登陆注册
13653900000016

第16章 对待长辈的礼章是一门学问,教孩子自如地应对

礼是发于人性之自然、合于人生之需的行为规范。很多经典都讲到了礼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比如《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这六个字虽然简单,但是意义深刻。一个人不学礼仪、礼节,就难以有立身之地。这正是告诫我们要懂礼、学礼、行礼,做一个有礼的人。对于没有太多处世经验的孩子而言,我们要教给他如何与长辈有礼有节地相处。

称尊长,勿呼名

让孩子对他人多一份礼敬,真的对他有益吗?

从称呼长辈这样一个细节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尊敬长辈。“称尊长,勿呼名”中,“称”即称呼,“勿”即不可以,称呼长辈的时候,不可以直呼其名。有的人可能会疑惑:孩子对他人多一份礼敬,会不会有失尊严?会不会受人欺负啊?

其实不然,孩子对他人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礼敬,可以增加孩子的恭敬心,对他有无限的益处。因为当孩子懂得礼敬他人时,他人同样也会礼敬他,正如《孟子》中讲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而且,如果孩子处处与人为善,就不会有人与他作对。那么,孩子就多了一个帮手,少了一个对手,他就可以借助周围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业。

如何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落实“称尊长,勿呼名”?

平日里,我们是如何称呼周围人的呢?是不是彼此直呼其名,不懂得相互尊重呢?我知道,有很多夫妻在称呼对方的时候都是连名带姓,这样叫久了,家庭气氛就会变得冷淡。而且,孩子也会跟着学习,他可能也会在背地里偷偷地叫爸爸妈妈的名字。

有的夫妻在称呼对方的父母时,都是“你爸”、“你妈”,这也是不尊重长辈的一种表现,应该称呼“咱爸”、“咱妈”。

我们在与周围人相处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如果有孩子在旁边,我们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合礼。如果我们对他人的称谓很重视礼节,孩子就会跟着我们学习,重视他人的称谓,懂得尊重他人。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应按照自己的年龄和辈分来称呼长辈。一开始,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去做,比如,见到了叔叔、阿姨,就要让孩子叫“叔叔好”、“阿姨好”或“刘叔叔好”、“孙阿姨好”。慢慢地,孩子就知道如何去做了,即使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他也会主动询问:“您好,请问,我应该怎么称呼您呢?”

在称呼老师方面,我们也要引导孩子自如应对。比如,一定要让孩子叫“张老师”、“王老师”,等等。有时候,教孩子的老师有两个都是姓一个姓的,对于这种情况,有的孩子就会直呼老师的全名然后加上“老师”两字,这同样也是不礼貌的行为。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不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而是用其他方式区分,比如“教数学的李老师”、“教英语的李老师”。

那么,孩子对父母的名字,又该如何称呼呢?

我曾经看到一个报道:一个六七岁的女孩子与父母走失,因为不知道父母的名字和电话,令找寻工作一度搁浅。从这个报道中,我们得到启示,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名字,以备不时之需。同时,我们也需要提醒孩子,不能随便直呼父母的名字,这是不尊重父母的表现,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或者是特殊情况下,才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

对尊长,勿见能

“见能”会助长孩子傲慢的习气。要知道,“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中讲道:“满招损,谦受益。”大意是说,傲慢会给人招来损失,谦虚会使人受到益处。可见,谦虚对一个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得意地站在长辈的面前,将最近学习的“手艺”一一亮相。表演得好,当然会得到满堂的喝彩。有的父母可能会说:“这不很好吗?”真的是这样吗?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奶奶让孙女在长辈面前表演背英语单词。奶奶问她:“苹果怎么讲?”“桌子怎么讲?”“雨伞怎么讲?”孙女都对答如流。周围的长辈都鼓掌,说小女孩“厉害”。小女孩当然很是得意。最后,她反问了奶奶一句:“书本用英语怎么讲?”这给了奶奶一个措手不及,奶奶说:“我哪知道啊!”小女孩当即就说:“你怎么那么白痴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我们经常让孩子在长辈面前炫耀他的才华,助长了他的傲慢心。当孩子拥有的才华越来越多时,他就会越来越瞧不起长辈,认为自己什么都懂、都会,而长辈什么都不懂、都不会。

而且,当孩子非常傲慢时,就会认为自己很厉害,不愿意付出努力来提升自己的才华了。可以说,孩子一旦产生傲慢的心理,便会阻碍他人格的形成和学问的提升。

不鼓励孩子在长辈面前炫耀自己的才能,而是要引导孩子立志。中国有句俗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我们应该都知道王安石所写的《伤仲永》,写的是关于方仲永的故事,他天生才华出众,但是因为被父亲当做造钱的工具到处“表演”自己的才能,再加上他自己后天不努力学习,最终沦落成了一个普通人。

在这个真实的故事中,我们应该受到启发:其一是不要让孩子随意炫耀自己的才能,因为这会助长他的傲慢心,不利于他学问的提升,而且,当孩子习惯了赞美声和掌声后,就无法接受失败和挫折,不利于他的成长;其二是要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引导孩子立志,让他注重后天的努力,因为光有先天的聪明而不注重后天的努力,往往会一事无成。

事实上,长辈拥有很多人生智慧和经验。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在长辈面前,不要随意炫耀自己的才华,不要夸夸其谈,更不能表现出傲慢无礼的样子,而是要主动向长辈请教,虚心向长辈学习。

另外,我们要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立定自己的人生志向,一旦孩子立定了志向,他就会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志向努力奋斗,自然就不会出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状况。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在路上遇到长辈时,我们应该主动上前问候。

“路遇长,疾趋揖”中,“疾”即迅速,“趋”即奔向、快步向前走,“揖”是作揖,在今天来讲,就是恭敬地问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路上遇到长辈,我们应该赶快上前行礼问候。之所以用“疾趋”两个字,是因为这种快步走上前的动作表现了对长辈的恭敬。如果看到长辈后,走路还是慢吞吞的,就会让长辈觉得此人傲慢无礼。

因此,我们需要教导孩子,在路上遇到长辈,要快速走到长辈面前问候长辈,比如“奶奶好”、“老师好”、“叔叔好”等等。无论将来走到哪里,恭敬有礼的孩子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

如果长辈没有与我们说话,我们就要让长辈先过去。

当我们问候了长辈之后,如果长辈没有和我们说话的意思,我们就要退后一点,并恭敬地站在一旁,让长辈先过去。然而,现在很多孩子和长辈在一起时,长辈还没有准备离开,他就提前跑开了。这是一种不礼貌的做法。所以,我们要纠正孩子的错误做法,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培养他的恭敬心。

另外,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察言观色,如果看到长辈脸色比较疲倦或心情比较沉闷,就不要用很多话来影响长辈,而是要保持沉默,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长辈的吩咐,如果长辈没有什么事情吩咐我们,我们就要让长辈先过去,等长辈走远了,自己再离开。

这样的教诲,我们一定要及时教给孩子,并教孩子灵活运用。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节会不会太烦琐呢?

在古代,不论是骑马还是乘车,只要在路上遇到长辈,都要下马或下车问候,而且要等长辈离去大约百步之后,才能上马或上车离开。这是古代人的做法。今天很多人也许会发出疑问:“这样的礼节会不会太烦琐了呢?”

其实不会,因为礼节是用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的,只有遵循礼节,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如果觉得这个礼节太烦琐而把它废除,可能就会发生一些不愉快或产生一些误会。一个真正懂礼、学礼、用礼的人,是不会认为这样的礼节烦琐的,而是会用这些生活中的细节来培养自己的恭敬心。

今天,我们又该如何把这句话的精髓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呢?

在过去,马和马车是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然而,如今的交通工具不一样了,那“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的做法还有什么用吗?还学它干吗呢?其实,这还是一个灵活变通的问题。形式是与时代俱进的,但形式背后的实质、本质却是不变的。

所以,我们需要参照当今的现实状况,把这句经典所传递的精髓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其实,“骑下马,乘下车”就是在告诉人们,遇到长辈要主动问候。我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在路上行走或骑车时遇到行走或骑车的长辈,在保证自身和长辈安全的情况下,要主动问候长辈;但如果乘坐在公交车上,即使见到了迎面而来的长辈,也不可以把头探出窗口问候长辈,因为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

另外,我们也要教给孩子送长辈的细节:如果是把长辈送到电梯口,就要给长辈按住开关,让长辈安全进入电梯,等电梯门关闭之后再离开;如果是把长辈送到楼下,就要等长辈走出我们的视线之后再离开;如果是把长辈送到车站,就要等长辈上了车且车行驶了一段距离之后再离开。也就是说,一定不能离开得太早,否则是很没有礼貌的。

当然,要求孩子做到这些,父母在生活中要首先做到。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礼节。

如今,很多孩子和长辈在一起时,长辈还没有坐下,他们就已经“大大方方”地坐下来了,这样的行为显得他们很没有教养,而长辈也会觉得他们没有家教。孩子之所以没有教养、没有家教,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没有教给他与长辈相处的礼节。

在平日里,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礼节,当长辈站着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陪长辈站着,长辈坐下后,吩咐我们坐下,我们再坐下。这样,在无形中孩子就会受到良好的熏陶,自然会学着我们的样子与长辈相处。

引导孩子灵活运用这句经典的教诲。

有的孩子非常听话,学习了这句经典之后,就老老实实地按照经典去做。这是非常好的。先学会“老实”地去做,再学会“变通”地去做,这是很正常的。如果一开始还没有学会“老实”,就学如何“变通”,那这种“变通”也一定是不合理的。

就“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这句话来说,当长辈不想坐而让孩子先坐下时,孩子可能还是会恭敬地站在一旁。这时候,我们首先要肯定孩子的那份恭敬心,然后再教导孩子灵活处理,那就是应该听从长辈的吩咐,正所谓“恭敬不如从命”。

另外,孩子还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长辈已经坐下了一段时间,还没有吩咐孩子坐下。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引导孩子主动询问长辈:“我可以坐下吗?”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让长辈更轻松一些。因为,如果我们一直站在长辈旁边,长辈就需要把头抬起来,甚至是仰起头来和我们说话,这会让长辈觉得不舒服,甚至感到很累。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当孩子在众人面前大吼大叫时,我们是如何做的呢?

如今,很多孩子拿捏不住什么场合下应该讲话、什么场合下不应该讲话。在公共场合,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大吼大叫,上蹦下跳,到处乱跑,等等。而他们的父母还认为这是“活泼”的表现,而实际上,这恰恰会让周围的其他人认为:孩子没有礼貌、没有家教,孩子的父母不懂教育,让孩子在公共场合捣乱、不守规矩。

有一次,我乘坐电梯,同行的有几位家长和几个小朋友,几个小朋友先进入电梯,然后就争着按电梯的开关,紧接着就大吼大叫起来。这时候,一个家长非常淡然地说:“现在的孩子都这样,只要聚在一起就闹腾。”

请问,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吗?当孩子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会怎么想?他可能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很正常的,下次还会这样大吼大叫。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适时地制止孩子,纠正他的错误行为。一旦发现孩子说话很大声,就要马上提醒他:在公共场合,说话一定要小点声音。另外,争着按电梯开关,也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务必要注意,以后不可以这么做。

孩子说话时应落落大方、声音适中。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训练孩子与长辈说话的礼节。首先,我们要适时地带孩子参加一些聚会,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有机会学习如何与长辈说话。孩子见识多了,自信心增强了,在长辈面前也就显得落落大方了。

另外,我们要注意引导孩子,告诉他说话的声音要适中。如果声音太大,会让长辈觉得刺耳,也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如果声音太小,就会让长辈听起来费劲。如果孩子说话的语速适中、声音适中、语句清晰,就会让长辈觉得比较舒服。

当然,当我们进入公共场合时,一定要注意自己说话的音量,也要及时提醒孩子注意音量,不能因为说话声音太大而影响到周围的人,破坏公共秩序。

如果孩子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上课回答老师的问题的时候,也能够声音适中、自信地回答,让老师、同学清晰地听到,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他的学习效率会很高,学习就是愉悦的,也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我们的言行举止会给长辈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当我们和长辈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留意长辈的感受。

比如,当我们见到长辈时,如果我们慢吞吞地走上前,长辈就会觉得我们很傲慢、没有礼貌;当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如果我们一溜烟就跑开了,长辈可能会认为,我们不愿意跟他在一起,恨不得马上离开;当长辈问我们事情的时候,如果我们讲话的时候左顾右盼,长辈就会觉得我们心不在焉或者很不耐烦。

我们的这些行为没有带给长辈舒服、欢喜的感受,是不符合礼节的。孩子跟长辈相处,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引导孩子去恰当地做这件事。

如何引导孩子落实“进必趋,退必迟”呢?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当他有事要到长辈面前时,要快步走上前,不能磨磨蹭蹭,以免让长辈等待的时间过长;当他要离开长辈的时候,行动要缓慢一些。

对于这些进退应对的礼节,我们可以在家中训练孩子,比如,我们可以时常呼唤他的名字,然后吩咐给他需要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慢慢养成“进必趋,退必迟”的好习惯。这样,当孩子与其他长辈相处的时候,自然就会让长辈舒服、高兴。

如何引导孩子落实“问起对,视勿移”呢?

我们要告诉孩子:当长辈走到你身边询问事情的时候,你不能坐着回答,而是要站起来;不能害羞,而是要把头抬起来;眼神不能游移不定,而是要目视长辈。

同样,我们也可以像引导孩子落实“进必趋,退必迟”一样,来帮助孩子落实“问起对,视勿移”。这样,孩子恭敬地聆听长辈的话语,不仅会带给长辈舒服、欢欣的感受,而且孩子自己也能从长辈的话语中受益。

教子箴言

与长辈相处,确实需要一些礼节。这些礼节,可以表现出一个人对长辈是否有恭敬之心。如果孩子能够用与长辈相处的这些细节来磨炼自己,就会滋养出自己的恭敬之心。一旦孩子拥有恭敬之心,自然就会流露在与长辈相处的行为举止中,正所谓“诚于中,形于外”。

同类推荐
  • 好妈妈,你会教男孩吗

    好妈妈,你会教男孩吗

    每个男孩都是火星人。作为地球人的父母,了解火星人是首要的。 好男孩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管教出来的。 男孩将来注定要成为男人,所以培养他男子汉的气质和绅士风度很重要。对于教育孩子而言,最高的境界是刚柔并济。
  • 亲爱的,我们一起怀孕吧

    亲爱的,我们一起怀孕吧

    两位新手妈妈,几乎同时怀孕,同时生产。她们在怀孕期间彼此切磋、互相鼓励、携手迎接新生命。雅君在北京公立医院产检,后来转到北京私立医院生产,在本书出版时正在孕育第二个宝宝;嘉音在北京私立医院产检,后来转到美国纽约私立医院生产。她们在怀孕期间做了大量功课,看了很多各类中英文书籍,但是没有找到一本特别实用的孕期读物,现有书籍理论偏多,内容繁杂、雷同,中西观点存在很多冲突。她们必须要经常上网看其他孕妈妈发的经验帖,到处盘问生过孩子的朋友,最后要从不同的答案中提炼出精华,一路走来很辛苦。当时就特别希望有一本书能告诉大家怀孕真实的感受和经验,如何应对怀孕中的各种常见问题,并推荐一些值得信赖的母婴产品。
  •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50件事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50件事

    本书属家庭教育类。书中从感悟教育的细节入手,从50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感悟教育的必要性和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
  • 新编孕产期营养百科

    新编孕产期营养百科

    从备孕开始贴心、细致地指导夫妻营养饮食的调养、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备孕应该吃什么、应该补充哪些营养物质,为孕育优质宝宝提前做好营养储备。从知道怀孕的那一刻到幸福与艰辛相伴的10个月孕育历程,以全新、科学的角度给准爸爸妈妈提供了每月的营养饮食要点、注意事项、饮食安排、营养食谱推荐等环节,使准爸爸妈妈轻松、合理地安排孕期饮食,从而达到优质孕育的目的。
  • 做孩子的私人医生:天下父母必知的122招

    做孩子的私人医生:天下父母必知的122招

    本书依据孩子成长的规律,针对许许多多困惑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问题,从保健、心理、急诊、生理这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产生的原因,循循善诱,提出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帮助广大青少年解除困惑的方法。
热门推荐
  • 绯色妖娆之倾君

    绯色妖娆之倾君

    万年等待,千年相伴。初见,她是才出生的娃娃神,他是被追杀的帝子,她说:“以后你就是我的了,知道吗?”他无奈的笑着,轻声回了句:“知道了,我的神。”再见时,他是天界太子,她是妖神。她说:“我不知道我为何存在,但现在我只想为你存在。”他放肆的笑着说:“嫁给我!”。“好!”当烈焰焚天,她绝美的脸上留下最后一滴泪,呢喃道:“以汝之血,封吾之魂?何必如此!何必。呵呵!”抬起手,结印,惨白的唇微颤,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以妖神之名启誓,绝吾之情,封吾之爱……”当最后一朵落神花化成赤炎燃尽,他们又将如何。繁华落尽繁花开,花香燃烬再不归。
  • Misc Writings and Speeches

    Misc Writings and Spee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本书介绍了:胎儿情商培养、幼儿情商培养、道德品质培养、健康情感培养、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育儿方法。
  • 绝品高手在都市

    绝品高手在都市

    大山高手来到都市,却遭遇美女纠缠!为了征服美女总裁,为了儿时妻妾成群的伟大梦想,身怀绝世功夫的猪脚,在这繁华天地里,嚣张逆袭,一路高歌!踏巅峰,掌生死,纵横都市,醒掌天下权;泡美女,扩后宫,玩美无数,醉卧美人膝!
  • 神棍说

    神棍说

    红袍猎猎,立于崖巅;白云滚滚,见朝阳起;高声吟唱,静静祷告;默默无语,久久停留……一切,都还好——“你跟我走吧,我给你能力去护卫自己想保护的。”“你是谁。”“我是神。”“我要跟着你去干什么?”“造神!”
  • 重生异世之超级系统

    重生异世之超级系统

    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的叶枫,偶然得到一枚神奇玉佩。穿越异世界,抽奖系统,经验系统两大超级系统。异能,丹药,升级,只要有钱都可以办到!于是乎,叶枫开启了在异世界狂拽酷炫吊炸天的生活!
  • 守护甜心之相生相随

    守护甜心之相生相随

    开心的开头,悲伤的结局,亚梦到底该怎么办。面对亲妹妹的心愿和伙伴们的友情,亚梦无法抉择。一个是冰冷到极致的女王,一个是普普通通却很快乐的人,亚梦无法判断她到底是谁
  • 此情可待枫之恋

    此情可待枫之恋

    不同于很多网络小说玄幻漂浮和虚幻,它算是一部现实的成长史,我们或多或少也会经历过和读懂一些。它属于底层的,是最值得抒写的,因为那是最忽视的地方。作品第一部(初中):与亲人短暂相聚,后来同姐姐李小琳一同回乡下,以及在初二与中考这段将发生腐败、官企勾搭、以及小人物的底层事件呢?第二部(高中):自从陆小曼的到来,小辉的世界发生了变化..父亲和母亲”隐秘“的真相也会浮现。第三部(大学):学和在外有故事和蜕变?总结:本部长篇小说读出李小辉从初中到大学的一段具有故事的成长历程,农村到城市,凄美恋情,真挚亲情,乡风...融入了日记诗歌文体,主题广而具有揭破、批判、反思社会和人性的现实的价值。
  • 明季三朝野史

    明季三朝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男助欺人太甚

    男助欺人太甚

    “难道眼前的女子便是那霄氏一族的小女儿吗?虽然她很有捉妖师的风范,可是为何她没有前世的美丽容颜,好吧,如果她的心头血真的能够拯救灵禅集团的守护神,那么我只有牺牲我自己来……”云潺看见霄音这张姿色平平的脸蛋,咬着牙,闭着眼……使出浑身解数,好吧,唯有牺牲自己了,对此花痴女使出美男计。还有没有天理啊?菩萨啊,你为何让一个男人生的如此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