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1600000005

第5章 遏制楚国

在晋楚争霸战中,郑国始终是争夺的重点。

夺取郑国便成为晋国政府挑战楚国的第一目标。

公元前572年(晋悼公二年),围绕郑国的争夺战开始了。晋国纠集了齐、鲁、曹、邾、杞和卫等国,大兵压境,直杀到郑国都城之下。郑国军队在洧水畔与晋军交战,寡不敌众,被迫撤入城内。

楚国人还是老一套“围魏救赵”的策略,并不直接与晋军交锋,而是出兵攻打宋国,迫使晋国人回防。刚在洧水河畔吃了败仗的郑国军队也出兵,攻占了宋国的犬丘,这证明郑国的军队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然而在郑国内部,脱离楚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自鄢陵战役后,楚国在与晋国的争霸中渐落下风。特别是晋悼公继位后,巩固了晋国在中原地区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晋强楚弱的格局已是清晰可见,而郑国依然不屈不挠地站在楚国一边,可谓不识时务。

可是郑成公却毫不动摇并坚定不移地实行亲楚政策。

因为他有一块心病,那是一生的耻辱。

我们再回顾一下旧事。十年前(公元前582年),郑成公在投靠晋国的情况下又想与楚国搞好关系,于是出访楚国。同时向两大霸国示好,希望借此能使郑国超然于晋楚争霸的旋涡之外,可是这有可能吗?很快郑成公就认识到自己的想法过于天真了。晋国人对他私下与楚国联络怒不可遏,认为这是背叛。于是毫不犹豫地将他逮捕,郑成公一下子从国君沦为阶下囚。

每当回想起往事,郑成公心头便有几分苦涩。当他脑海中浮现晋国君臣冷冰冰的面孔时,他有一种不寒而栗的冷意。在他恐惧难安时,是楚共王伸出温暖之手。楚国以割让汝阴的代价换取了郑国的加盟,郑成公义无反顾地背叛晋国,投入楚国的怀抱。在随后的鄢陵之战中,楚国又慷慨地出兵救援郑国。在那场战斗中,楚共王还挨了一箭,被射伤了眼睛……

只是鄢陵之战楚国败了,而如今的晋国则如日中天。

显然继续追随楚国,郑国就必须要付出代价。

忧心忡忡的郑成公终于病倒了。

室宗子驷前来探病,子驷的目的是要试探郑成公的口风,他小心谨慎地说了一句:“如今郑国负担太重了,大臣们都认为应该要脱离楚国,归附晋国。”郑成公的眼睛凝望着远方,他摇了摇头。像是若有所思,又像是自言自语:“楚王当年为了救郑国,在鄢陵之战中被射伤了眼睛,这都是为了我。我如果叛楚,既对不起楚王,又违背自己的誓言,那怎么行呢?”

郑成公可能忘了,楚共王固然是救援郑国时挨了一箭。可是与其说为了郑成公,还不如说是为了楚国的利益。要是失去了郑国这座桥头堡,楚国凭什么北进中原,凭什么与晋国一决雌雄呢?

郑成公没能抗拒死神的召唤,他的死使得郑国亲楚的立场出现了松动。多数人倾向归附强大的晋国,脱离楚国。可是执掌大权的子驷心里十分矛盾,郑成公尸骨未寒,如果这么快就调整外交政策,未免对不住刚刚死去的国君,还是等等吧。面对众人的强烈请求,子驷只是淡淡地回答说:“国君遗令不好改变。”

正在子驷犹豫不决之时,晋军将领荀罃会见鲁国仲孙蔑、宋国华元和卫国孙林父等政要,商讨如何征服郑国。显然,晋国是不达目的不肯罢休。根据以往的战例,只要晋国入侵郑国,楚国势必来援,晋国又捞不到什么好处。看来晋国的将军们有点犯难,打算集思广益,看看众人有什么高招。

还别说,三个臭皮匠也顶得上一个诸葛亮。鲁国的仲孙蔑想了一计,令荀罃拍手叫好。他说:“不如我们在虎牢关筑城,逼迫郑国投降。”虎牢关就是制地,是郑国的军事要塞。

为什么仲孙蔑提出这一战略,让荀罃眉开眼笑呢?春秋时代是中国军事艺术大发展的时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原则虽然是兵圣孙武提出来的,可是在孙武之前,这个战略思想早就被广泛应用了。在虎牢关修筑城堡,就是在郑国境内建立一个军事支撑点;同时警告郑国,我们是要长期待下去,不走了。说白了,这就是军事威慑。

筑城的决定通过了,十几个诸侯国都派人到了虎牢关,大干苦干,卖力筑城。很快一座崭新的堡垒耸立在群山之间,各国均派出军队入驻。

诸侯国在虎牢关筑城的消息传到郑国都城后,国人为之震惊,看样子晋国人这次来了就不想走了。有了新城堡作为基地,晋国军队随时都可以兵临城下,直接打击郑国都城。坐等楚国来援,恐怕要成为幻想了。

郑国的一帮大臣们,凑在一起商议对策。其实哪有对策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最好的对策就是投降。大家齐瞪眼看着子驷,子驷能避开众人的眼光吗?此时的他又想起郑成公临死前说的那一番话,得了,管他什么遗言。打不赢就得投降,不然还要亡国吗?

几天后,投降信交到了虎牢关新城的司令长官荀罃手中,荀罃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没想到筑了一座城,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迫降了郑国,看来是一笔太划算的投资了。

就这样,郑国挥别了楚国而投向晋国的怀抱。

望着郑国远去的背影,楚共王此刻才发现与晋国人相比,自己是多么迟钝与消极。在不经意之间郑国已飘然而去,楚共王捶胸顿足,追悔莫及矣。

楚共王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自认为实力上无法与强大的晋国联盟抗衡,对郑国的离去也没有采取武装报复的手段。可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郑国人,却有些得意扬扬了,甚至打起了楚国的主意。

公元前565年,郑国执政大臣子驷对蔡国发动侵略战争。要知道蔡国一直是楚的喽啰国,入侵蔡国,无异于跟楚国人作对。不可否认,郑国军事力量并不弱。在郑军的猛攻下,仓促上阵的蔡国军队被打得大败而回,蔡军统帅公子燮成为郑军的阶下之囚。

攻蔡战役的胜利,令郑国人都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仿佛回到了战无不胜的郑庄公时代。侵蔡之役的总司令司马子国自然也是得意扬扬,当他脸上挂着胜利的骄傲回到家中时,却发现儿子子产的脸上写满了忧虑。

子产对父亲的这次胜利却忧心忡忡,他认为进攻蔡国是一大失策。蔡国是楚的喽啰国,楚国能置之不管吗?楚国人来了,郑国能抵挡得住吗?只得投降楚国了,一投降楚国,晋国人又要来问罪了。子产以不安的语气对父亲说:“从今以后,郑国大约在四五年的时间里不得安宁了。”

子国的脸色很快由晴转阴了,所有人都对他的胜利表示祝贺,偏偏只有自己的儿子说这种丧气话,他怒气冲冲地骂子产道:“你懂个屁!国家有执政的正卿发布出兵作战的命令。小孩子胡乱说话,要被砍头的。”

子产被父亲教训一通后,不敢吭声了,慑慑而退。

可是事实证明了子产确实是高瞻远瞩。

郑国欺负蔡国,虽然快意,却自找麻烦惹祸上身。

作为南方霸主的楚国,自然要为蔡国撑腰。

半年后,楚国首相子囊统领大军攻打郑国。这下子郑国政府慌了,六位上卿紧急召开碰头会,六个人两种意见,子驷、子国和子耳三人认为楚强郑弱,得投降才行;而子孔、子蟜、子展三人则认为应当要坚守,等待晋国来援。

投降还是抵抗?三票对三票,两方都没有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子驷试图说服反对者,他说道:“我们这几个人在这里讨论来讨论去的,意见不统一。这会使国民不知所从,这样事情更难办了。现在楚军攻势很猛,民众心急如焚。依我的看法,不如先投降楚国,以免百姓受苦受难。等到晋国的军队来了,我们也向晋国投降。小国嘛,最好的外交策略就是准备好钱财,恭迎大国来取。谁让我们夹在晋和楚两大强国之间呢,只有用这个办法才能避免战争,保护百姓。”

对子驷的说法,反对派可不太买账。子展反驳道:“小国之所以能与大国周旋,保全自己,凭借的就是信用二字。一旦没有信用,战乱将绵延不绝,随时可能亡国。郑国已经参加五次中原诸侯大会,曾经发过誓的。现在却要自食其言,晋国一定不会放过我们的。我们曾经归顺过楚国,楚国不过将我们视为它的一个县。与其投降楚国,不如等待晋国前来救援。如今晋国君主励精图治,军力强大。将领之间合作无间,一定会支援郑国的。而楚国人远道而来,只要粮草用尽,势必要退兵,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首相子驷听后很不以为然,既然六位上卿在投降与抵抗上见解分歧,且三票对三票。作为执政,他有权来做出最后的决定。

子驷站起身来,以坚定的语气说:“参与谋划的人太多,准办不成事。发言的人太多,谁来承担责任呢?我看还是归服楚国,这个责任由我来承担吧。”

此言一出,其他人也不吭声了。

不是归附楚,就是归附晋,这就是郑国的命运吧。现在首相子驷把话说到这份上,得,那就降楚吧。

事实证明子驷的这个决定是致命的。

如果是力战而降,那还情有可原。可是郑国人没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了,这将做何解释呢?子驷派王子伯骈前往晋国,向晋国政府解释理由:“楚国责备我们对蔡国用兵,便出动大军进攻。我国民众陷入深深的恐慌之中,国家危在旦夕。形势万分紧急,只得与楚国谈和。国君与大臣们只得顺应民心,暂时屈服于楚国,故特遣在下前来向贵国解释。”

此时荀罃已经取代韩厥成为晋国首席执政官兼中军元帅,他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邲之战中,他曾被楚军俘虏,并且被关押了九年。他的这一段战俘生涯不仅没有令他灰心丧气,反而使他返回晋国后平步青云,当然这也得益于荀氏家族在晋国巨大的影响力。在荀罃听来,郑国人无非是在为投降的行径狡辩。他面无表情,冷冷地问说:“郑国在遭到楚国进犯时,可有派人向晋国求援?”

王子伯骈一听,怔了一下,尴尬地答道:“没有。”

荀罃带着冷嘲的口吻说道:“你们不用向我国求援,就自作主张投降楚国,看来贵国政府早有这个打算了。既然如此,也不必多说了。我国君自会率领各国军队前往郑国,与贵国君相会于城下。”

荀罃是属于强硬的鹰派人物,对郑国人的背信弃义,他的回应就是武力解决。

战争机器开始开动起来。

晋悼公时代,晋国非常明智地利用霸主的影响力将战争成本转嫁到了其他国家。我们在20世纪后期经常看到的“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其实在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大地上,类似的“多国部队”已经频频地在军事舞台上亮相了。

以晋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又一次大举入侵郑国。

晋国精锐的四军全部出动,很快包围了郑国的都城。中军在鲁军、齐军和宋军的配合下攻打鄟门;上军在卫军、曹军和邾军的配合下攻打西门;下军在滕军和薛军的配合下攻打北门;新军在杞军和小邾军的配合下砍伐郑国都城外的树林,以安营扎寨。

可怜的郑国又一次陷入恐慌之中。

子驷又祭起投降的法宝,这是他既定的政策。不论是楚军还是晋军,谁来就投降谁,这就是生存之道。

晋上军司令荀偃跳出来,反对与郑国媾和,他说道:“郑国首鼠两端,难以信任。我们应该继续包围郑都,坐等楚军来援。到时以逸待劳,一举重创楚军;否则的话,即便与郑国签订和约也没有用。”

众将觉得荀偃说得有道理,便把目光转向总司令——中军元帅荀罃。

荀罃曾在楚国当了九年的战俘,对楚国的实力深有体会。晋国与楚国实力相当,谁对谁都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果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这是很不现实的想法,晋楚之间的争霸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

沉吟片刻后,荀罃开口了:“与楚国的战争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眼下积蓄力量是很重要的。如果硬拼,势必要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上策应该以智取胜。”

那么如何以智取胜呢?

荀罃分析说:“郑国投降后,楚国一定会兴师问罪。我们可以将四大兵团分为三部分,轮番袭扰楚军。这样每一部分都可以轮流休整,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而楚军无法得到充分休整,一定会被我们拖垮的。”

总司令毕竟是总司令,说出来的话令大家都心服口服。

就这样,郑国这个两面派的角色又一次投降晋国了。

依照惯例,郑国投降后便与晋国会盟。双方在戏邑举行会盟仪式,并且各自写定盟书内容,向神明起誓。

晋方代表士弱先走上台,作为胜利的一方,他脸上挂着征服者的笑容与傲慢,他开始宣读道:“今日盟誓后,郑国倘若对晋国三心二意,不听从晋国的命令,将受到神灵的诅咒。”

这种霸道的口吻,令台下郑国君臣们的自尊心深深地受到伤害。

子驷决定要反击,维护郑国的尊严。

轮到子驷上台宣读盟誓书了,他匆匆上场,手中拿着一份盟书。很快他就让晋国政客们感到震惊了,只见子驷对着神灵祷誓道:“上天降祸,使郑国夹处晋和楚两个大国之间。大国没有伸出友情之手,却以战争逼迫郑国接受会盟。郑国先祖的英灵得不到祭祀,人民享受不到土地的收获。男女老幼都辛苦劳顿,无处可以倾诉苦衷。今日盟誓后,郑国必须对有道义且强大的国家唯命是从。如果三心二意的话,愿受神灵的降责。”

这叫什么盟文呢?更像是一通发牢骚的话。更巧妙的是子驷并不说对晋国忠诚不二,只是说服从“有道义且强大的国家”。弦外之音,晋国与楚国谁有道义,我郑国就听谁的。

晋国上军司令荀偃是个火暴脾气的人,听完后噌地一声跳起来,对子驷厉声喝道:“不行,必须要修改这份盟书的内容。”

但郑国人却不肯让步,郑国上卿子展也站起身来,对荀偃说:“盟书的内容已经昭告神灵了,岂可随便修改?”

一时间盟会上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

晋国元帅荀罃不想破坏刚刚达成的和局,他转头对荀偃说:“算了,我们也有过分之处。以武力要挟他们会盟这恐怕也没有道义,姑且先结盟退兵吧。只要我们勤修德政,终究会得到郑国的,何必非要在今天呢?如果没有道义,连晋国百姓都会抛弃我们,何止是郑国人呢?倘若能平息战争,令民众休养生息,远方国度的人也会前来归附的,何必非要强迫郑国呢?”

荀偃这才咽下这口恶气,退回座中。

就这样,晋国与郑国在很不和谐的氛围下勉强达成结盟的协议。

强扭的瓜不甜,武力威胁下的结盟当然也很脆弱。

晋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刚刚撤离,郑国又开始秘密与楚国接触。这下子可把晋军将领们气坏了,很快诸侯联军又兵临郑国都城之下,此时距离双方会盟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郑国果然很不听话,居然以强硬的立场来对抗诸侯联军。

诸侯联军分别从东门、西北和北门三个方向发动进攻,可是士兵们大多厌战。加上往返奔波,劳顿异常,打了五天竟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荀罃打算出动奇兵,渡过洧水突袭郑都的南门。可是渡过洧水后很泄气地发现,各诸侯国的军队都不打算前进了,士气非常低落。虽然有十一个国家追随晋国出征,但这些国家的将士们心里明白,攻打郑国对自己毫无利益可图,不过迫于晋国的压力罢了。再进一步想想,如果易地而处,自己的国家处于郑国的四战之地,那下场能比郑国好多少呢?

晋国元帅荀罃察觉到诸侯联军已经士气涣散了,如果一味强令进攻,恐怕还要激起这些国家的反感哩。不如顺水推舟,就此罢兵吧。

晋军撤退后,意外获得胜利的郑国人颇有几分惊讶。郑国上卿子孔赶紧建议说:“晋军出征已久,士兵们已经相当劳累了,都想要早点回家。如果我们乘机追击,一定可以大获全胜。”

子展当即反对:“不行,打败晋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可是郑国要是与晋国结仇了,那亡国的日子怕是不远了。”

郑国政府竭力与晋国保持一段距离,主要是害怕楚国前来兴师问罪。可是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的。

虽然子驷向楚共王解释,郑国与晋国的会盟实是不得已之举。可是楚共王哪里理会这么多呢,在他看来背叛就是背叛,就必须要以武力讨伐。

面对前来问罪的楚军,子驷一如往常地闪过两个字,即投降。

子驷的国策是如此务实,投降对他来说只是家常便饭。今天归晋,明天附楚。不要说国人一愣一愣的,就算是高层官员也觉得乱了套了。

连建议追击晋军的子孔都站出来反对了:“我们刚与晋国歃血为盟,盟书的血迹未干。现在就要背信弃义,这样做行吗?”

首相子驷胸有成竹地答道:“我们在盟书中已经明确地写了,只服从强大的国家。如今楚军兵临城下,晋军跑哪去了?现在当然是楚国强大了,服从楚国,并没有违背我们的誓言啊。再说了,我们参加会盟是迫于晋国的武力。这本来就是不平等的,毫无诚信可言,这种盟约神灵也不会承认的。”

其实子驷也算是一个聪明的政治家,所以在盟书中早已埋下背叛晋国的伏笔。这种两边倒的政策固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国家所遭受的伤害,但也在晋楚争霸中显得狼狈不堪。

郑国又一次倒向楚国了。

这么一来,晋国的努力又前功尽弃了。

同类推荐
  • 古遗址里的文明

    古遗址里的文明

    本书稿是“华夏文明之源·甘肃历史文化丛书”之一。本书通过对河西走廊一带遗址、故城的分布以及历史变迁过程中细节的具体描写,让记忆恒久的故事焕发出新的内容,展示了遗址、故城的年代、价值和意义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 大明帝皇

    大明帝皇

    至正年间,天下英雄烽烟四起,纷纷自立为王,反抗朝廷。天降奇才,拯救万民于水火,看他如何一统江山。。。。
  • 历代官制(中国文化史丛书)

    历代官制(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资治通鉴精编

    资治通鉴精编

    本书共精选16卷,上起东周,下迄五代,囊括了1300余年的历史。其取材除十七史外,包括杂史、传状、文集、谱录等数百种,内容充实。本书为选译本。
  • 倒爷很忙

    倒爷很忙

    自从捡到个“穿越神器”,徐强得过且过的悠闲懒散日子一去不复返。小人物也想干点大事了
热门推荐
  • 晗情骁骁

    晗情骁骁

    相遇是缘,再相见是注定。你好,再见。一个声音让她记了很久,一个背影让他一见钟情。
  • 孤独公主的蜕变

    孤独公主的蜕变

    一个被遗弃的女孩,南宫爱会,在这个世界上用了三种身份生活,虽然有着知心好友欧阳少美,也有着配合默契的cp竺天岚,但是她的生活依旧没有一丝色彩,谁能拯救她?答案是:她自己……
  • 高冷杀手:执手无悔

    高冷杀手:执手无悔

    殷倾夏(眯眼):炎皓月,你再对我动手动脚我就杀了你!炎皓月(挑眉):呵,我可是你的雇主。殷倾夏(怒):你……初见,她不喜挑剔得人神共愤他,他质疑看似纤弱的她。然而……
  • 昉情渃铧

    昉情渃铧

    从小青梅竹马,今年两人已经十八。八年前因为因为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这个女孩全家搬离了这座城市,这个城市有她留恋的东西,有着他从小玩到大的男孩,他喜欢她,她喜欢他。女孩就这样被父母带走了。因为一次意外发生的事女孩失忆了。八年后的一天,两人偶然的擦肩而过男生觉得好熟悉"请问,小姐,我们见过吗?“女生却轻轻地回答”抱歉,先生。我不认识你。“他们会发生什么那?
  • 走丢的红裙

    走丢的红裙

    轻苏最好的朋友走丢了,却在上大学时意外联系到,却始终见不到面,她们在平行时空中用一只电话相互联系着彼此之间的友谊。
  • 年年孤叶迎春风

    年年孤叶迎春风

    二十年来坚持“一夫一妻无妾制”不动摇的苏夫人育有四个听话的好孩子:长女奉旨入宫,是为皇后殿下;长子刑部供职,是为国家高级公务员。就连爬树上墙无所不能的调皮次女也已安分出嫁。苏夫人向来不太注意世人的指指点点,但在这普遍认为“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的时代,她无法免俗地被大潮流熏染,开始为小女儿着急了。然而这位苏府千金虽长得与孪生姐姐分毫不差,性格脾气却完全不同。她尽得父亲苏太傅之真传,满腹的心计使她几乎千事不愁、万事不忧,又怎么会傻傻地被婚姻套住呢?于是她面向前来提亲的众家男子立下了一条基本要求:非自愿入赘者勿扰。直到某一天,来自远方的乘龙快婿亲手敲响了苏府的大门……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王朝湮灭:为西夏帝国叫魂

    王朝湮灭:为西夏帝国叫魂

    11世纪时,党项人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盘踞中国西北两百年,曾经与宋、辽、金、蒙古等并立。岂料横扫欧亚战无不胜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临终遗嘱要将西夏党项一族斩尽杀绝!在蒙古人的铁骑践踏与驱逐下,党项人失所流离,不知所终。诗人记者唐荣尧跋山涉水,将脚印送往历史故地的角角落落,步量访谈,与史籍印证,顺源溯流,追寻他们的蛛丝马迹,发现他们的最后去处,破解了一个被重重迷雾包裹着的历史疑案……
  • 圣武者

    圣武者

    玄武少年为何赠予龟甲,玄武衣?牛魔王为何知晓破解阵法之人?一个会炼丹的老者为何选定刘三笑为徒弟?武者大陆,是九方世界的一方世界,那其他八方世界在何方?此文是一个巨大的坑,慎入,慎入!!!
  • 剑燎天下

    剑燎天下

    “相信好书总会有人看,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扑街狗!”
  • 飘渺仙尘生死录

    飘渺仙尘生死录

    音尘断,一双人,离离散散总关情。缁尘老,月销魂,一柄宝扇丈天涯。现代少年卷入宝扇争夺战,先闯入幽冥深林。“鬼哭神君”赠以罗盘,阴差阳错误入“湛蓝水域”(女儿国),跌跌撞撞学会神功。他不惧世道唾弃,与幽怨森林的血魇拜把子。他豪情满怀,在獣魍城当过将军。因为他是六域上仙翭麟转世,所以他被认为是六域之内唯一的“救世主”!因此,魑、魅、魍、魉、魈、魃、魁毅然决然追随左右,逍遥神兽拼死为其开路。殊不知那“黑面阎罗”正准备策划一统六域的阴谋,黑色烟云逐渐蔓延,福兮祸兮?尽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