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7400000011

第11章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1)

【学习指导】

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分内治和外治两大类。熟悉外科疾病内治的原理,掌握消、托、补治疗方法。重点掌握局部外治的各种药物疗法,尤其是消散、提脓祛腐、生肌收口等药物的治疗。

外科疾病的内治之法基本与内科相同,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施治。但其中透脓、托毒等法,以及结合疾病应用某些方药,则与内科有显着区别。而外治中的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中的药线、垫棉等法,则为外科所独有。在临床上轻浅疾病或某些皮肤疾病,一般单用外治就能取效,但大部分外科疾病必须内治、外治相结合。具体的还需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致病因素,来辨别阴阳属性及经络部位,确定疾病的性质,然后确定内治和外治的法则,运用不同方药,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第一节 内治法

内治法除从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着手外,还要依据外科疾病的发展过程即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立出消、托、补三个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如解表、清热、和营等。

一、内治法的三个总则

(一)消法

消法适用于没有成脓的初期肿疡。此法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消散的治法总则。但具体运用时必须针对病因病情,运用不同的方法,如表邪者用解表法;里实者用通里法;热毒蕴结者用清热法;寒邪凝结者用温通法;痰凝者用祛痰法;湿阻者用理湿法;气滞者用行气法;血瘀者用化瘀和营法等。此外,还应结合患者的体质强弱,疾病所属经络部位等,选加不同药物。按此施治,则未成脓者可以内消,即使不能消散,亦可移深居浅,转重为轻。若疮形已成,则不可概用内消之法,以免毒散不收,气血受损,脓毒内蕴,侵蚀好肉,甚至腐烂筋骨,反使溃后难敛,不易速愈。

(二)托法

托法适用于外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脚散漫,难溃难腐的虚证。托法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的治法总则。如毒气盛而正气未衰者,可单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如毒邪炽盛的,尚需加用清热解毒药物。

(三)补法

补法适用于溃疡的后期,毒势已去,精神衰疲,元气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补法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法总则。凡气血虚弱者,宜补养气血;脾胃虚弱者,宜理脾和胃,肝肾不足者,宜补养肝肾等。如毒邪末尽之时,切勿用补法,以免留邪为患。

二、内治法的具体运用

消、托、补三种治法是治疗外科病的三个总则。但由于发病原因不同,病情的变化不一,因此在临床具体运用时,治则很多,归纳起来,有解表、通里、清热、温通、祛痰、理湿、行气、和营、内托、补益、养胃等十一个法则。

(一)解表法

解表法是用解表发汗的药物,使邪从汗解的法则。在具体应用时,当分辨风热、风寒,法分辛凉解表与辛温解表。

1.方剂举例 辛凉解表方,如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辛温解表方,如荆防败毒散、万灵丹。

2.常用药物 辛凉解表药,如桑叶、菊花、蝉蜕、牛蒡子、连翘等。辛温解表药,如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羌活、生姜、葱白等。

3.适应证 辛凉解表用于外感风热证,外科疾病局部焮红肿痛,或皮肤出现急性泛发性皮损,皮疹色红、瘙痒,伴咽喉疼痛、恶寒轻、发热重、汗少、口渴、小便黄、舌苔薄黄、脉浮数者,如颈痈、乳痈初起、头面部丹毒、瘾疹(风热证)、药疹等。辛温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证,外科疾病局部肿痛酸楚,皮色不变,或皮肤出现急性泛发性皮损,皮疹色白,或皮肤麻木,伴有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口不渴、舌苔白、脉浮紧者,如瘾疹(风寒)。

4.注意点 凡外科疾病溃后,日久不敛,体质虚弱者,即使有表证存在,亦不宜发汗太过,否则汗出过多,体质更虚,可引起痉厥、亡阳之变。

(二)通里法

通里法是用泻下药物,使蓄积在脏腑内部的毒邪得以疏通排出,从而达到除积导滞、逐瘀散结、泻热定痛、邪去毒消目的的法则。通里法分为攻下(寒下)和润下两法。

1.方剂举例 攻下法方,如大承气汤、内疏黄连汤、凉膈散;润下法方,如润肠汤。

2.常用药物 攻下药物,如大黄、芒硝、枳实、番泻叶;润下药物,如瓜蒌仁、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

3.适应证 攻下法适用于表证已罢,热毒入腑,内结不散的实证、热证。如外科疾病局部焮红肿胀,疼痛剧烈或皮肤病之皮损焮红灼热,并伴口干饮冷、壮热烦躁、呕恶便秘、舌苔黄腻或黄燥、脉沉数有力者;润下法适用于阴虚肠燥便秘,如疮疡、肛肠疾病、皮肤病等阴虚火旺,胃肠津液不足,症见口干食少、大便秘结、脘腹痞胀、舌干质红、苔黄腻或薄黄、脉象细数者。

4.注意点 运用通里攻下法,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尤以年老体衰、妇女妊娠或月经期更应慎用。使用时应中病即止,不宜过剂,否则会损伤脾胃,耗伤正气,致疾病缠绵难愈。尤其在化脓阶段,过下之后,正气一虚,则脓腐难透,疮势不能起发,反使毒邪内陷,病情恶化。泻下药物虽然可以直接泻下壅结之热毒,但在使用时可适当加清热解毒之品,以增强清泻热毒之效果。

(三)清热法

清热法是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是治疗热毒蕴结证的主要法则。即《内经》所说“热者寒之”的治法。在具体运用时,必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实火宜清热解毒;热在气分者,当清气分之热;邪在营分者,当清营凉血;阴虚火旺者,当养阴清热。

1.方剂举例 清热解毒方,如五味消毒饮;清气分之热方,如黄连解毒汤;清血分之热方,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养阴清热方,如知柏地黄九;清骨蒸潮热方,如清骨散。

2.常用药物 清热解毒药有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蚤休、野菊花等;清气分热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石膏等;清血分之热药有水牛角、鲜生地、赤芍、丹皮、紫草、大青叶等;养阴清热药有生地、玄参、麦冬、龟板、知母等;清骨蒸潮热药有地骨皮、青蒿、鳖甲、银柴胡等。

3.适应证 清热解毒法用于热毒之证,症见局部红、肿、热、痛,伴发热烦躁、口咽干燥、舌红苔黄、脉数等,如疔疮、疖、痈、有头疽等;清气分热适用于局部色红或皮色不变、灼热肿痛的阳证,或皮肤病的皮损焮红灼热,脓疮、糜烂,并伴壮热烦躁、口干喜冷饮、溲赤便干、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洪数等。如颈痈、流注、接触性皮炎、脓疱疮等。临床上,清热解毒与清气分热常相互合并应用,有时不能截然分清。清血分热适用于邪热侵入营血,症见局部焮红灼热的外科疾病,或皮肤病出现红斑、瘀点、灼热,可伴高热、口渴不欲饮、心烦不寐、舌质红绛、苔黄、脉数等。如烂疔、发、大面积烧伤、丹毒、白疕(血热型)等。以上三法在热毒炽盛时可相互同用。若热毒内传、邪陷心包而见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身热、舌质红绛、苔黑褐而干、脉洪数或细数,是为疔疮走黄、疽毒内陷又当加清心开窍法,可应用安宫牛黄丸、紫雪散、至宝丹等。养阴清热法用于阴虚火旺的慢性病症,或走黄、内陷后阴伤有热者,如红蝴蝶疮、有头疽溃后;清骨蒸潮热一般用于瘰疬、流痰后期虚热不退的病证。

4.注意点 应用清热药切勿太过,必须兼顾胃气,如过用苦寒,势必损伤胃气而致纳呆呕恶、泛酸、便溏等症状。尤其在外科疾病溃后体质虚弱者更宜注意,过投寒凉可影响疮口愈合。

(四)温通法

温通法是用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等药物,以驱散阴寒凝滞之邪,是治疗寒证的主要法则,即《内经》所说“寒者热之”之意。在临床运用时,本法分有温经通阳,散寒化痰;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两法。

1.方剂举例 温经通阳方,如阳和汤;温经散寒方,如独活寄生汤。

2.常用药物 温经通阳、散寒化痰药物,如附子、肉桂、干姜、桂枝、麻黄、白芥子等;温经散寒、祛风化湿药物,如细辛、桂枝、羌活、独活、秦艽、防风、桑寄生等。

3.适应证 温经通阳、散寒化痰法适用于体虚寒痰阻于筋骨,患处隐隐作痛,漫肿不显,不红不热,面色苍白,形体恶寒,小便清利,舌淡苔白,脉迟或沉等内寒证,如流痰、脱疽等病。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法适用于体虚风寒湿邪侵袭筋骨,患处酸痛麻木、漫肿、皮色不变、恶寒重发热轻、苔白腻、脉迟紧等外寒证者。

总之,上述两法之中阳和汤以温阳补虚为主,一般多用于体质较虚者,为治疗虚寒阴证之代表方;独活寄生汤祛邪补虚并重,如体质较强者,可在去其补虚之品后应用。

4.注意点 阴虚有热者,不可施用本法,因温燥之药能助火劫阴,若用之不当,能造成其他变证。临床上应用温通法多配以补气养血、活血通络之品,能提高疗效。因为元气充足,血运无阻,经脉流通,阳气自然畅达。

(五)祛痰法

祛痰法是用咸寒化痰软坚的药物,使因痰凝聚的肿块得以消散的法则。一般来说,痰不是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但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情志,以及体质虚弱等,多能使气机阻滞凝聚成痰。因此,祛痰法在临床运用时,大多是针对不同病因,配合其他治法使用,以达到化痰、消肿、软坚的目的。本法分有疏风化痰、解郁化痰、养营化痰等法。

1.方剂举例 疏风化痰方,如牛蒡解肌汤合二陈汤;清热化痰方,如清咽利膈汤合二母散;解郁化痰方,如逍遥散合二陈汤;养营化痰方,如香贝养营汤。

2.常用药物 疏风化痰药有牛蒡子、薄荷、蝉蜕、夏枯草、陈皮、杏仁、半夏等;清热化痰药如板蓝根、连翘、黄芩、金银花、贝母、桔梗、瓜蒌、天竺黄、竹茹等;解郁化痰药如柴胡、川楝子、郁金、香附、海藻、昆布、白芥子等;养营化痰药如当归、白芍、首乌、茯苓、贝母等。

3.适应证 疏风化痰法适用于风热夹痰之病证,如颈痈结块肿痛,伴有咽喉肿痛、恶风发热。清热化痰法适用于痰火凝聚之证,如锁喉痈红肿坚硬、灼热疼痛,伴气喘痰壅、壮热口渴、便秘溲赤、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解郁化痰法适用于气郁夹痰之病证,如瘰疬、肉瘿,结块坚实,色白不痛或微痛,伴有胸闷憋气、性情急躁等。养营化痰法适用于体虚夹痰之证,如瘰疬、流痰后期,形体消瘦、神疲肢软者。

4.注意点 因痰而致的外科病,每与气滞、火热相合,一般很少应用温化之品。临床应用可根据病变部位经络脏腑之所属而随经用药,如病在颈项腮颐加疏肝清火之品;病在乳房加清泻胃热之品。

(六)理湿法

理湿法是用燥湿或淡渗利湿或化湿的药物,以祛除湿邪的治法。外科疾病中湿邪常与其他邪气相合而致病,最多为挟热,其次为挟风,最次为挟寒。因此,理湿法不单独使用,必须结合清热、祛风、散寒等法,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1.方剂举例 燥湿运脾方,如平胃散;消热利湿方,如二妙丸、萆薢渗湿汤、五神汤、龙胆泻肝汤等;除湿祛风方,如豨莶丸。

2.常用药物 燥湿药物,如苍术、佩兰、藿香、厚朴、半夏、陈皮等;淡渗利湿药物,如萆薢、泽泻、薏苡仁、猪苓、茯苓、车前草、茵陈等;祛风除湿药,如地肤子、豨莶草、威灵仙、防己、木瓜、晚蚕砂等。

3.适应证 燥湿法适用于湿邪兼有脾虚不运之证,如外科疾患伴有胸闷呕恶、脘腹胀满、纳食不佳、舌苔厚腻等。清热利湿法适用于湿热交并之证,如湿疮、漆疮、臁疮等见肌肤焮红作痒、滋水淋漓者,用二妙丸、萆薢渗湿汤;若热重于湿,患处灼热肿痛,如委中毒等,用五神汤;若肝胆湿热引发的蛇串疮、子痈、囊痈等,用龙胆泻肝汤。祛风除湿法适用于风湿袭于肌表之证,如白驳风。

4.注意点 湿性黏腻,易聚难化,常与热、风、暑、寒等邪相合而发病,故治疗时必须结合清热、祛风、清暑、散寒等法合并应用。理湿之药,过用每能伤阴,故阴虚、津液亏损者,宜慎用或一般不用。

(七)行气法

行气法是用理气的药物,调畅气机,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消肿散坚止痛目的的治则。外科疾患局部的肿胀、结块、疼痛,是由气血凝滞所致,气血凝滞是外科病理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行则血行,所以行气法每多与活血药配合使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七情不畅,肝气郁结,易导致气血凝滞,或气郁生痰,故行气药每用疏肝解郁法,又多与化痰药合用。

1.方剂举例 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方,如逍遥散或清肝解郁汤;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方,如海藻玉壶汤、开郁散等。

2.常用药物 疏肝解郁、行气活血药物,如柴胡、香附、枳壳、陈皮、木香、元胡、当归、白芍、金铃子、丹参等。理气解郁、化痰软坚药,如海藻、昆布、浙贝、青皮、半夏、川芎等。

3.适应证 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法适用于肝郁气滞血凝而致肿块坚硬或结块肿痛、不红不热;或痈疽后期,寒热已除、毒热已退、肿硬不散者,伴胸闷不舒、口苦、脉弦等,如乳癖、乳岩等。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法适用于肿势皮紧内软,随喜怒而消长,伴性情急躁、痰多而粘等,如肉瘿、气瘿等病。

同类推荐
  • 名方妙用

    名方妙用

    本书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广泛收集古今中医药方,经长期临床验证,精心筛选出制作简单、取材容易、疗效确切的药方1200余首。每方包括组成、加减、主治和疗效。按常见证候和内科、儿科、妇科、外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分类编排,介绍了250余种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中药名方治疗。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强,适于临床各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及家庭自疗者阅读参考。
  •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前列腺炎诊疗手册

    前列腺炎诊疗手册

    前列腺炎综合征是青壮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8%~25%。前列腺炎症状繁多、轻重不一,故有学者称其严重的症状所带来的痛苦不亚于前列腺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也悄悄地蛀蚀着他们的家庭。
  • 臧平立医案

    臧平立医案

    本书介绍作者的身世、男女不孕不育的中医理论及治疗方案、妇科杂症及治疗方等疾病。
  • 消化系病诊治争议病案集

    消化系病诊治争议病案集

    近年来国内外出台越来越多的相关疾病诊治指南,使我们在诊治中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但是,诊治过程中还是有许多复杂的案例,需要结合实际病情,灵活掌握,适时运用。基于提高医术水平和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的需要,我们收集了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若干争议病例,在浙江省内多次组织消化专科医生讨论会,对这些争议病例对照诊治规范或共识进行分析,发现或多或少都有教训可供汲取。本书对这些病例逐个进行点评,并附有国内外对相关疾病的诊治指南,解读其中所存在的疑问。
热门推荐
  • 好一个国舅爷

    好一个国舅爷

    与他忘年交的皇上,师徒关系的恭亲王,天下圣儒的太傅爹……小国舅庞何仗着雄厚的背景,为非作歹的程度简直是让人发指,强抢民女、横行霸道,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可是,如此嚣张的国舅爷,难道就没个死穴?听说只要召唤恭亲王,尖牙利爪的庞何就会变成乖巧的小猫。胆敢乱说话,直接一脚踹下轿;翻墙过来要一起睡?旁边小床呆着去。强扑上来要压倒?被子裹成大虫茧。什么?要学点穴神功?好呀,先嫁我,做了师娘再说。
  • 噬天蒂魂

    噬天蒂魂

    器火轩昂、丹技纵横、玄阵布天下博魔兽、斗天兽、斩仙兽、灭神兽!在通往巅峰的道路上,少年演绎着一段精彩的人生。拼武圣、战仙者、陨异魔、弑魔神!狂魔群舞之时,大陆缪乱之日,谁主浮沉!
  • 穿越之我的古代奇缘

    穿越之我的古代奇缘

    现代女子凌雪,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身处古代!艾玛,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自家父母居然也在古代!!这是神马情况?!算了,既来之则安之,没事开个店铺,斗个小三,玩个宅斗,上个战场,闪瞎了一票古人没商量!只是这恋情嘛,有点纠结,到底是温文尔雅的将军?还是冷酷木讷的睿王?亦或者是父母希望下嫁的轩王?好啦好啦,不管谁是真命天子,推倒便是!本文轻松搞笑妹纸们速来跳坑呦!`(*∩_∩*)′
  • 高冷上司等等我

    高冷上司等等我

    作为一个高富帅,却要办成穷屌丝来自己的公司实习,苏宸觉得真是……好开森!作为一个软妹子,却要硬装成一个御姐来管教那帮熊孩子,洛锦之觉得真是……心好累!初见,他俩互看不顺眼,“估计靠关系进来的!”“估计潜规则上来的!”可日久后,他俩却改变了看法……总而言之!这就是个霸道总裁追“霸道总裁”的故事,有暖有虐,腐女勿入!
  • 王妃很妖孽:霸气王爷宠上天

    王妃很妖孽:霸气王爷宠上天

    那天,她从高高的山上跳下。不料穿越,变成废物小姐。本以为,也就这样平平淡淡、毫无恩怨的度过古代一生,可偏偏,就有人来招她。“王妃~”某王爷从马上跳下来,兴奋的大喊。“不在~”某王妃从院子里逃出去,大声的一叫。夜里——“王妃,你又不乖了!”某王爷一脸邪恶的抱着某女”想添个儿子不?“江山如画,却不敌她,一笑风华……
  • 十五度仰望

    十五度仰望

    一个富家公子为追一个在街上擦肩而过的女孩,隐姓埋名,转学到女孩学校。并对她展开猛烈的恋爱攻势。直到有一天,对她公布自己真实身份时,她反倒不乐意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几经波折,好不容易和好如初,一场风波又悄悄来临。。。。。。
  • 为夭消得人憔悴

    为夭消得人憔悴

    五万岁,已是到了不小的年纪而她到了此时此刻,却依旧分不清欢喜同爱她自已为爱的是师父却不知师父的心自从那女子死后便是封了起来缠过、恼过、逼过最后连她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她要的她自以为若炎帝君不过是欺侮她她打死也不要成为他的妃子却不知他忘了过去,甚至差一点丢了她好不容易再次见到她,便是再也不能放手
  • 换个手段生存

    换个手段生存

    本书内容包括:理性生存:换一种表现自我的手段;智慧生存:换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灵性生存:换一种说话办事的手段;品质生存:换一种立身处世的手段等六章。
  • 英雄联盟之我是召唤师

    英雄联盟之我是召唤师

    高中生苏逸阳在城市联赛中获得了冠军、就在队友欢呼时,他却被告知已被选为瓦洛兰的召唤师,他在比赛时用的凯南成为他的专属英雄!瓦洛兰之旅开启!
  • 他的泪

    他的泪

    当凌果儿终于鼓起勇气准备向暗恋了两年的白允熙告白时,不就是说了一句“如果我对白云熙的爱有假,就遭五雷轰顶”嘛,雷没轰下来到是莫名地从天掉下一名美少年。正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形容的恐怕就是尹欧宸这种人了吧?自称自己是魔族的王子,人不仅自恋到爆还整一个把她当奴婢使唤,傲娇到不行;凌果儿不仅上为他伺候下为他寻找掉落人间的七根羽毛,她这是招谁惹谁了哦?这么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