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58000000015

第15章 不忘功臣的一代圣帝(3)

太宗明白这些臣子的心意,但他不愿破坏这宴会的欢乐气氛,也不愿为一点无心造就的小事件惩罚他的部属,所以又笑着说:“汉朝时,班婕妤曾经拒绝和皇帝同坐一车,后世的人都称赞她深明礼仪,却没人说她违背皇上意旨应当论罪。今天咱们有常侍爬到皇帝椅子上的事件,我不治他的罪,也许日后可和班婕妤相提并论呢。”一场纠纷因此平息,宴会也得以圆满结束。

在书法方面,太宗最脍炙人口的故事,莫过于从辩才和尚那里骗取《兰亭序》的经过。

《兰亭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最得意的作品,据说是他醉酒后信笔挥毫而成的,酒醒后再怎么临摩,却再也无法写出那股气势与韵味,所以这个作品就更加珍贵。王羲之的行草迄今仍被认为是中国书道上的瑰宝,自古以来喜爱王字的人不知有多少,太宗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不但临写王羲之的字体,更收集了他所有的书帖,可惜的是《兰亭序》并不在内。对太宗而言,这不啻是拥有一个豪华精致的珠宝箱,却缺少一枚光辉灿烂的宝石来点缀一般,怎么想都存有一分缺陷。

“我非得到兰亭真迹不可,王右军的字帖我都收罗齐全了,就是缺少这最珍贵的一份,我怎么能甘心呢?”太宗看着空手而归的臣子失望地说。

“我们到各地去寻访,实在都找不到《兰亭序》的真迹。不过,倒听人说越州(今绍兴)有个老和尚是右军后裔智永法师的徒弟,他手上有些字画,《兰亭序》很可能在他手中。”

“哦,这和尚叫什么名字?”太宗高兴地问。

“这倒不清楚,因为谣言众多,莫衷一是,属下就没去寻访求证。”臣子惶恐地回答。

太宗想了一想,然后说:“智永和尚拥有《兰亭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既然被说是智永的弟子,《兰亭序》是有可能在他手中,你们立刻去打听,如果真是智永的弟子,就邀请他到宫中小住,让我亲自来问他。”

那个和尚法号辩才,他确实是智永法师的徒弟。太宗把他邀请到宫中做客,待他非常亲切有礼,特地在内宫设一道场供他住宿,并不时到道场中和他聊天。

这一天谈完了江南文物、越州风光后,太宗便以一种极不经心的神态问辩才:“听说你师父曾拥有兰亭真迹,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辩才和尚一听到“兰亭真迹”几个字,心头禁不住一震,瞄了太宗一眼才定下神说:“看过,王右军的《兰亭序》确实是古今难得一见的佳作。气势雄浑,意兴酣醇,笔锋淋漓潇洒,真是难得一见的好作品。”

太宗精神一震,抓紧辩才和尚的手大声地问:“那它现在在你手中?”

辩才皱着眉想了半天,不禁摇摇头难过地说:“师父圆寂以后,就碰上战乱,连年兵荒马乱,逃来逃去也不知在什么时候把这珍宝弄丢了,更不知是丢在什么地方。”说完又陷入沉思。

“老师父你真的想不出最后一次见到兰亭真迹是在什么地方?”太宗不死心地问。

“唉,我年纪一大把,记性是越来越不行了,而且那几年东奔西跑,跑过太多地方,实在是想不起来了。”辩才十分自责地说。

“那就算了,”太宗看辩才的神色不像说谎,很是无奈,“这道场是专为你准备的,你想住多久便可住多久,不过我的心愿却又落空了啊!”

第二天辩才和尚就回越州去了,太宗闲暇时候提笔写字,就想起那部被他日思夜想的书帖,忍不住就会长嘘短叹。

“殿下,您不要难过。据我的推断,那兰亭真迹一定还是在辩才手上。”虞世南说。

“可是他一口咬定那真迹已经失落了啊!”

“如果已经失落了,他何必又急着跑回越州,我就不信皇帝的内苑会比不上他的寺庙。”

“你的意思是说兰亭真迹在他的庙中?”太宗讶异又怀疑地问。

“我想应该是,他既是智永和尚的嫡传弟子,又亲眼看过兰亭真迹,当然知道那是如何珍贵的物品,岂会轻易任它流失?”

“他不肯说实话,我又不能无缘无故派人到寺庙中搜寻,这该怎么办呢?”太宗听见《兰亭序》可能在辩才庙中,不禁心急地问。

房玄龄在一旁说:“只宜智取,不宜妄动。我听说监察御史萧翼是个很机灵的人,他是南朝梁元帝的曾孙,自幼习读经书,本身又是多才多艺,让他去和辩才斗智,应该是理想的人选。”

太宗高兴地点点头,说道:“好,就派萧翼到越州去见见那老和尚,非把《兰亭序》给套出来不可。”

江南五月,榴红似火,萧翼穿着便服出游,乘坐商船来到越州。下船以后,换了一身山东人的装束,拿着折扇便开始四处闲逛。

傍晚时分,萧翼去到郊外,发现一座古意盎然的庙宇,壁上又有许多古老的浮雕刻画,就走进去观赏。这古庙正是辩才和尚住持的寺庙,萧翼来到这里当然是有意的。他沿着走廊一处又一处地仔细观看,一副读书人四处游历的模样。

“这位施主是打那里来啊?”当萧翼走到辩才和尚住处附近时,正巧碰到他。

“晚生是从山东来的,因为运些蚕种来卖,所以才到贵宝地,又听说这所古寺年代久远,特地抽空来观赏膜拜。”萧翼客气地回答。

“山东是个好地方,我也是从那儿来的,这样说起来,咱们还有同乡之谊啊,进来坐,进来坐。”老和尚一听萧翼来自山东,谈吐又十分文雅,不禁雀跃万分,忙叫小徒弟准备素酒果品,要好好和萧翼把盏长谈。

这一晚,两人谈得十分投契,不但畅谈文史、字画,还下了局不分胜负的棋。

“施主真是个人才啊,像你这等人做生意岂不是被埋没了,你该去应试才对,一定可以金榜题名。”辨才老和尚拍着萧翼的肩膀亲切地说。

“不瞒您说,我乃是梁元帝的子孙,严格说起来也算是个没落的王孙,要我和一般平民一样去求取功名,是不可能的。”萧翼故作骄傲状。

“那你会不会作诗?”老和尚一听赶忙扭转话题。

“会啊,莫非大师您也精通作诗?”萧翼也立即笑着答复。

“精通谈不上,喜欢倒是真的,那我们就来赋首诗,作为今日有缘相识的纪念。”辩才说完就拈了个来字韵,笑着说:“我献丑了,请你多多指正。”摇头晃脑长吟道:“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燃灰。”

萧翼听了一边翘起大姆指,一边佩服地说:“好,好!真是好诗,我就依刚才拈的招字韵和你一首,是东施效颦,你可别见笑啊!”

“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谁怜失群翼,长苦业风飘。”刚长吟完毕,老和尚早就端着一杯酒在一旁等候了,“好诗,值得喝一大杯,来来来,喝酒,喝酒。”一夕夜话使两人成为忘年的知友,从此萧翼就不时到寺中和老和尚谈天、喝酒、下棋,两人越来越投契,开始推心置腹无话不谈。

过了十多天,萧翼又来到寺中,手里拿着一卷书帖。

“萧施主,你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啊?”辨才和尚在寒暄坐定后问。

“您瞧,这是先祖亲笔写的职贡图。”一边说一边将书轴展开。

“果然是出自帝王手笔,气势宏伟!”老和尚端详良久,笑着说。

“晚生很喜欢字画,尤其是王右军的行草,真是绝品啊。虽然这是先祖的手迹,我仍然要说,王右军的墨迹比这更要高明。”萧翼以庄重又仰慕的语气说。

“那萧施主手上一定有王右军的墨迹吧,可否拿来给老和尚开开眼界。”辩才笑着说。

萧翼立即豪迈地说:“没问题,明天就带来请您过目,不是我吹牛,那真是一等一的杰作!”

第二天,萧翼就带着从太宗处借来的几幅右军真迹拿给辩才看。

“怎么样,是真好吧?”萧翼得意地问。

老和尚沉吟了半天,笑了笑神秘地说:“是真迹,不过只能算是二流的,我手上有更好的。”

“有比这更好的?我不信。”萧翼做出不相信的神态,这一来老和尚急了,说:“真的,出家人绝不说谎,你先说右军的字哪一幅最好?”

“那当然是《兰亭序》。”

“可不是嘛!我手上就有兰亭真迹。”辩才神气地说。萧翼一听,心扑通扑通狂跳不已。

“兰亭真迹?传闻不是说早就失传了吗?”

“那是掩人耳目的说法,”辩才一边说,一边拿椅子垫高,从梁柱中拿下一卷纸,“否则人家知道这好东西在我手上肯定要来抢,连皇帝都在打它的主意。”

“你看,是不是真迹?是不是比你手上那些字好?” 辩才和尚把字摊放在桌面,得意地问。

萧翼激动地说:“果然是珍品,不知大师如何能得到这稀世珍宝的?”

“这是我师父传下来的啊,虽然经历那么多场兵乱,我可一直都揣在怀里带着逃难,这东西比我这臭皮囊要有价值多了,” 辩才和尚一提到《兰亭序》,话就滔滔不绝,“皇帝不知怎么听到消息,还把我传到宫里头去,我当然不肯承认兰亭在我手上。”

自从把《兰亭序》拿下来见客后,辩才和尚就舍不得再把它搁在梁柱上,每回萧翼去探望他时,总见他在窗前临摹王羲之那飞扬逸致的行草,于是萧翼也拿起笔,和他一块儿临摹起来。

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辩才和尚被一户人家请去主祭,萧翼便趁这时机,跑到老和尚房中把《兰亭序》真迹取走,因为他是辩才的好友,又不时拿字画在寺中进进出出,所以没有人怀疑阻挡,就如此轻而易举地将《兰亭序》真迹送到太宗手中。

辩才和尚回来发现真迹不见了,急得差点晕过去 。师徒几人正在吵闹不休时,忽听到寺外传来一声呼喊:“御史大夫到。”

“御史大夫?”辩才赶忙整理衣装出去迎接。“啊!是你。”老和尚站在寺前目瞪口呆地指着骑在马上的御史大夫萧翼。

萧翼连忙下马说:“真对不起,没告诉你就拿走兰亭真迹,请您别生气,皇上想要看一看这真迹,你偏偏不肯,所以只好出此下策!”

辩才老和尚吓得脸都白了,忙跪下来说:“皇上是不是要治我欺君之罪?”

“不会的,皇上体念您年纪大了,又是真心喜爱这珍品,他从您手中要了去还觉得不忍心,特别交代我送您绢匹三千段,谷子三千石,感谢您以生命保全这旷世的墨迹。”萧翼扶起老和尚,亲切地说。

“那我就放心了,请您代我向皇上致谢吧。”老和尚心有余悸地说。

太宗得到兰亭真迹,欣喜异常,连忙命令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四个拓书名手,把兰亭字迹拓印下来,送给太子近臣们观赏,自己更是随身带着真迹,随时随地尽情地欣赏临摹,甚至在遗嘱上,特别指定要兰亭真迹陪葬。

东征失败憾离世

自汉末以来,中国和只有一江之隔的东邻朝鲜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南北朝的时候,朝鲜分裂为高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仍旧愿意称臣。虽然在某一朝代衰微没落时,高丽也曾乘机发兵前来侵犯,但是仍可算是忠心的附属国,这种关系在唐朝时更为显著。因为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高丽的连年征战使得国力锐减,民心丧失。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就努力与高丽荣留王修好,还册封荣留王为辽东郡王、高丽王。与此同时,册封百济武王为带方郡王、百济王,新罗真平王为乐浪郡王、新罗王。

贞观年间,唐朝国势强盛,文化繁荣,朝鲜半岛和日本受惠最多。由于这几个国家的文化水平不高,看到灿烂辉煌的大唐文化,都倾心仰慕,派遣许多学生到长安留学,不但使用唐朝的年历,还模仿唐朝的服饰,甚至仿照汉字造他们本国的文字,所以当时这几个国家不论是典章制度、学术思想、美术建筑、制造技艺、衣食居住、社会习尚、佛教宗派、寺院经典等,都源自唐朝,是受唐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他们对唐朝贡纳不绝,全心归服。

贞观十七年(643年),高丽权臣渊盖苏文弑君再立新主,并联合百济预备并吞新罗时,高丽与大唐的友好关系就产生了变化。

“当初渊盖苏文弑君就有人劝我发兵前去攻讨,而且以唐朝目前的国力要打高丽,是轻而易举的事,”太宗对新罗求援的使者说,“不过,我不愿意轻启战端,让两国百姓流血伤亡,现在你又来求我发兵攻打,这实在很令人为难!”

“不愿轻启战端是陛下有好生之德,而且别的国家作战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发兵干涉,既然这几个国家在名义上都归属我国,陛下只要派人带诏书去阻止高丽的攻势,就可算尽到责任了。”房玄龄本来就不愿意太宗出兵攻打高丽,见太宗这么说了之后,连忙劝道。新罗的使者听了太宗君臣的话急得说不出话来,只好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

太宗仁慈地说:“你不用急,我立刻就派人去传达停战的诏书。”

“可是渊盖苏文的大军已经包围住我国的京城了,他决不会轻易就罢战的,陛下,求您发兵救救可怜的新罗百姓吧。”那使者痛哭着哀求。

太宗非常自负地说:“我下的诏书他敢不听从吗?你放心好了,他绝对不敢乱来的。”

同类推荐
  •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法国诺奖得主倾情裸传自述传奇人生)》是作者纪德关于童年和青年的珍贵回忆,充分展示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大师的性格特质和成长印迹, 是一本坦率得令人震惊的著作,对了解纪德拒绝任何教条的一生,理解其变化多端、充满矛盾的作品,非常重要。
  •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与郑和相遇海上

    与郑和相遇海上

    绕过好望角世界第一人,揭开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开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破解郑和船队之谜。人类“大航海”先驱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1405-2005)!“既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语言精美的文学读物,更是一部弘扬我国古代文明的极好教材!”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

    关于独立,关于偏见,关于成长,田朴珺首次执笔发声,细说独立女人,笑看偏见传闻!不煲鸡汤,只啃骨头!王石不推荐?习惯就好!中国演艺圈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田朴珺,身兼演员、王石女友、电影制片人、杂志专栏作者等多重身份,首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习惯就好》。主要收录了田朴珺从被中戏退学到跨入演艺圈,转战地产界、到去纽约游学生活等重要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奋斗经历、感情经历以及思考感悟等。本书将会首次揭秘田朴珺本人多年闯荡演艺圈以来的各种被大众误解的争议事件,并且第一次回应与地产大亨王石的“红烧肉”事件,力求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田朴珺到大众面前。
热门推荐
  • 此情可待

    此情可待

    慕子安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三十层下面黑点似的人影,明明模糊的看不出任何。慕子安却清晰的知道那个进楼的黑点就是月莲溪,他仿佛看到了她穿着水红色的上衣,配着白色七分裤,清爽干练,就像他以为不记得了,很久以前的温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独宠双面娇妻

    总裁独宠双面娇妻

    穆清寒以为和自己的老公相守能白头偕老,但她错信良人,渣男带着小三登堂入室,最后还陷害她坐牢差点死掉。两年后,她换了一张漂亮的脸蛋,故意接近前夫,成为了他的新宠。好戏即将上演……
  • 乡村的记忆

    乡村的记忆

    仿佛回忆温暖的往事,融化心头的郁结和焦渴。让人化作随水漂游的树 叶,悠然又悠然,听一路泉水叮咚的天簌之音,惬意间魂归故事。 《乡村的记忆》收录了《乡村的音符》、《老骡》、《城市旁边是乡村 》、《芦苇》、《大烩菜》、《普通话》、《耳朵是用来听音乐的》、《自 己的风景》等散文作品。
  • 八十亿

    八十亿

    救世主说我们要有QQ群,于是就有了QQ群:143555262挟持一家医院能换来多少钱?挟持一家酒店能换来多少钱?如果同时挟持一家医院和酒店,又能换来多少钱?人与人之间因为地位的划分,贵贱不同,但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50名悍匪,1600名人质,80亿赎金。难道人的性命会嫌贵?
  • 诸神彼岸

    诸神彼岸

    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个深奥的问题权利者说——为了满足胸中的欲望思想者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吉恩说——为了让妈妈每天都露出笑脸、为了兄弟大牛能去省城读书、为了暗恋的蜜儿姐姐可以穿上一套雪绒做的衣服、为了彩虹村千百父老乡亲……我是吉恩,不管我走到哪里,我永远都是加特林山脉的子孙!
  • 殇城祭

    殇城祭

    谋权、杀手、重生?她只是一个不能有任何儿女私情的特级杀手。在某次任务中中了很奇怪的毒,靠殇魂引镇毒,后为救主人心仪的女子拿出来,不料施法后,丢了一魂,之后被神秘带到仇人手里,经过几番周折,她带着武功尽失的残躯来到了僵尸基地……看似一场谋权的阴谋其实另有蹊跷,慕容奕羽的目的竟然是……她说,如果七魂六魄中,丢了一魂,会怎么样?
  • 魔侵江湖:千丝锁蝶.del

    魔侵江湖:千丝锁蝶.del

    父亲被杀,母亲悲伤欲绝,穆王府地位不保。穆芊蝶本是无忧无虑的王府郡主,却为了找寻一个真相涉足江湖。神秘俊美的黎山少年,风流倜傥的南宫三少,楚楚可怜的黄衣美人,率真可爱的天山少女,阴险狡诈的白衣女子,精通暗器的守玉传人……是谁在操控一次次的相遇与别离。江湖中正邪之争与朝廷的疆土之争,魔教为何兴风作浪?千丝困锁的江湖,哪里才有宁静的乐土?一层层迷雾拨开之后,结局为何令人难以接受?药王绝情,难道就是穆芊蝶最后的归属?
  • 謇斋琐缀录

    謇斋琐缀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柴少女夺宝记

    废柴少女夺宝记

    一个叫秦知香的苦逼少女变成武林高手的那点儿事情,顺便逗逗各路美型实力派、狂拽炫帅吊炸天的boss们。
  • 误惹妖孽之腹黑六小姐

    误惹妖孽之腹黑六小姐

    她,23世纪组织里面最优秀的杀手珂颜重生在鄱阳王府的嫡孙女身上。他,东晋国王爷,武道天赋可谓是无与伦比。冷酷邪魅的性子遇到她之后就完全变了个味。人人对她都避之不及,唯有他只对她穷追不舍。这场强者与强者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而追逐者与被追逐者之间的对比也正在慢慢拉开序幕。小剧场一:“做什么?”某小姐眼底闪过一丝厌恶,不过很快就遮掩住了。这个人真是不知脸皮有多厚,当真是利用习惯了?“我该给你应酬了.~难道你不要了?”某王爷邪魅一笑,她眼底的厌恶他自然是看到了。不过自己真的有这么烦嘛?卖萌打滚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