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54500000021

第21章 海棠不惜胭脂色(8)

先说一、二两句。王维诗歌咏叹送别,意在通过写景来烘染气氛,同时也暗示离人的忧伤和难舍。渭城早上下了一场雨,空气清新,纤尘洗尽,道路两旁的杨柳经过雨水的滋润变得格外清翠碧绿,似乎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是乐景。显然,在离人看来,乐不起来,反添忧愁。另外,此处特意点出新柳,其实大有深意。古时候,朋友送别,有折柳相赠的习俗,“柳”又谐音“留”,千般不舍,万般不愿,想留下来,却又身不由己,折柳相赠,祝福朋友,一路远去,顺风顺水,平安抵达,无病无痛,健康平安,因此王维诗中写柳其实不是悲春,也不是赞春,而是暗示离别的痛楚和忧伤,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如柳生出。

陈诗却劝朋友,不要悲伤柳色新绿,东西南北无处不春,都是一样的春天,想开点,你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春天相伴。劝朋友心境要豁达、宽广,不要为离别伤心,不要为景物变化伤情。立意显然不同于王诗。但是,亦可看出陈刚中对王维诗意的严重误解,甚至有意曲解。他不知道王诗中的悲伤新柳是为离别,不为春色,是为朋友,不为风景。

再说王诗写景染情,极富韵味,客色青青,柳色清新,空气洁净,气氛是清凉而凝重的,暗示离别的沉重和冷寂,情景交融,历历如画。陈诗纯粹是议论,没有情韵,没有画面,刚好暴露了宋代作诗普遍擅长议论的特点。

再说三、四两句,王诗劝说朋友喝酒,一杯一杯又一杯,似乎只有喝酒才可以暂时延缓一下离别的到来,没有别的话说,似乎也无从说起。离别在即,心有万语千言只能汇成一句话,你这一去,到阳关以西的地方,再也见不到亲朋故友了,很苍凉,很失落,也很无奈。读者读到此处,会和诗人一样伤感低落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阳关”很重要,这是遥远的边疆,是唐王朝和西南一些胡人国家疆域接攘的地方,经常发生战争,那里风烟四起,干戈不息。朋友这一去,不仅仅是内地的我见不到你,就是你的安全问题也是一大忧患啊,谁知道呢,我们后会有期无期?谁知道呢,你一去是否平安抵达?因此,王诗的劝告里面有无限悲凉和隐忧。

陈诗三、四两句则从“无故人”立论,劝告朋友,四海之内皆兄弟,哪里没有故人呢?不要伤感,不要悲观,心胸豪迈一些,眼光高远一点,精神振奋一些,放心去吧,祝你好运啊!陈诗的议论,的确一扫凄凉之气,振奋人心,有创见,有新意。这令人想起唐代另一位诗人王勃的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离别不像小儿女那样泪雨婆娑,不要哭天喊地,两个人只要知心知己,哪怕天涯海角,也似近在比邻,同样的豁达,同样的开朗,同样的乐观。但是,笔者发现,陈诗忽略了王维诗中的“西出阳关”这个特定的背景暗示,如果不去阳关,不去那个战火纷飞的地方,四海之内,人人皆有可能成为兄弟,一旦涉足阳关这道鬼门关一样的地方,那可就难讲了。遗憾,陈刚中没有看到这一点。

全诗来看,王诗侧重绘景叙事,以诗情画意取胜;陈诗侧重议论说理,以开导人心见长。王诗有情景,有韵味,有生活,吸引人,也感染人;陈诗由情景生发、设想,阐述道理,刻意出新,诗人的立意新颖,可以理解,但诗歌少了一些形象情韵方面的东西,难以吸引人、感染人。王诗极富文化底蕴,渭城、杨柳、客舍、阳关,这些词语都是颇能激发读者联想的;陈诗除了化用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之外,全是议论,似乎少了一些文化韵味。两诗对读,可以加深理解唐人风韵,诗情远旨。

桃花飞尽野梅酸

绝句

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游子出门在外,漂泊天涯,对风土人情、节候天气格外敏感。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就从游子的角度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夏之交、乍暖还寒的典型画面,读之历历在目,浮想联翩。

诗写游子对天气物候的切身体验,也许没有什么微言大义,但是,如果选材独到,体验真切,情趣活现,则能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享受。

游子走南闯北,辗转漂泊,对于天气的寒暖变化感触真切。诗人说,游子脱去冬服,尝试换上单薄的春衫。仅此一个细节,足见天气变化之剧烈,足见游子心理之敏感。“试”是尝试的意思,衣服的多少、厚薄随天气变化而定,冬冷则棉袄在身,冗肿沉重,活动不自在;春暖则单衫便服,轻装薄衫,轻松自在。试一试则是天气变化难以捉摸,游子要尝试,要适应,视天气冷暖而穿衣出行。没有办法,一个人出门在外,没有父母的叮嘱,没有妻子的呵护,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客观冷静的诗句之外流露出游子的艰难和孤寂,也引发读者对居家日子的联想。

笔者就想,早年求学在外,总是接到父母的来信,“天凉了,要多加衣服,不要感冒。”“记得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袜子要选厚实一点的穿。”絮絮叨叨的话语,洋溢着温馨慈爱,至今想来,依然令人身心温暖。相比吴涛诗人的“独自向天涯”,笔者算是幸运多了。

一个人游走山川,阅览不同的风光景物,体味不同的物候滋味,如果能够忘掉远离家门,远离亲人的艰难处境的话,自然也是一种舒心惬意的享受。你看,诗人看到,桃花瓣瓣,随风飘零,有的落地成泥,有的随水而去,有的枯萎枝头。景象有些凄凉、愁惨,美好的东西就这样消逝了,令人叹惋,令人沮丧。然而,时令已到野梅快要成熟的季节,这又给诗人带来惊喜。也许是穿山走林,也许是跋山涉水,路边长满了野梅树,树上梅子挂满枝头,深红浅红,紫红暗红,颜色不一,十分诱人。摘下几颗来尝尝,有的清甜可口,有的酸涩异常,有的个头硕大,有的小巧玲珑。无疑,这份野外尝新的滋味也是令人兴奋,令人激动的。

笔者小时候生活在山区就有这种生活体验,时节一到,总会和小伙伴们上山寻找野梅,爬上树,一边摘一边尝,直到衣裤上几个小口袋装满了梅子,直到自己尝过瘾之后,才高高兴兴地一溜烟滑下树来。当然有时候,摘到的是半生不熟的梅子,吃得小伙伴们一个个呲牙咧嘴,窘态百出。那种场面,至今想来,令人回味无穷。联系这首诗来讲,诗人“不幸”尝到了酸野梅,但是他又幸运地尝到了旅途中的另一种人生况味。

更有意思的是那蛙声,说来奇怪啊,前几天还在喧闹不已的蛙声,昨天夜里竟然都悄无声息了,今天早上吹来的东风,恐怕又要带来十天左右的微寒吧。诗人的体验真是精准细致。蛙声是“一夜”歇的,不是前天,不是今晚,不是其他时候,就是昨天夜里没的,你看诗人记得多么真切准确,可见诗人对物候的变化高度敏感。一个“怪”字点明了诗人的惊讶错愕,应该说,诗人对于蛙声喧闹是颇有好感的,也许旅途太沉寂了,太孤单了,一路上有蛙鸣热闹一番,壮壮胆,暖暖心,也是好的呀,何以昨夜不叫了呢?

笔者读到此处,倒想起了唐代诗僧齐己的《早梅》诗来:“昨夜深雪里,前村一枝开。”爱梅的诗僧记得,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前面那个村子有一株梅花开放了,多么激动人心的消息,多么早的梅啊!吴涛关心“一夜”之间停歇的蛙声,齐己关心雪夜绽放的梅花,心灵是相通的,实质是一样的。

没有蛙声陪伴的旅程是孤寂的,落寞的;不但如此,今天一早吹的东风,按照诗人早已熟知的常理来推测,可能又要带来十天左右的轻寒,看来又要加衣服了。一个“又”字点出了这种天气变化的规律性,也暗示诗人对于这种变化习以为常。可见诗人出门在外,漂泊流离早已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为时久远。心灵之悲哀凄楚隐约地折射出来。“十日寒”至为精准,说明诗人对于天气的冷暖变化已经十分熟悉,试想,如果不是常年漂泊在外的话,哪能对天气物候如此关注,如此清楚?反过来说,如此关注蛙声昨夜歇,东风十日寒,不正从一个侧面衬托出诗人旅途的艰难不易吗?

全诗描写诗人旅途见闻体验,天气变化、物候纷呈、诗人感触,五味俱全;视觉、味觉、听觉、触觉,全部开动;惊喜、失落、激动、沮丧,纷至沓来。难写之天气如在目前,难摹之情感活灵活现。不得不佩服诗人,有意无意的文字,描画出一段让游子,也让读者刻骨铭心的旅途体验。游子还在走,东风还在吹,空气中永远弥漫着一缕淡淡的哀愁。

酒醒忆君断肠时

道中忆胡季怀

周必大珍重临分白玉卮,醉中那暇说相思。天寒道远酒醒处,始是忆君肠断时。

离情无限,丰富多彩,有人宽慰对方,“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人表白心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有人挽留对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人目送朋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宋代诗人周必大的离别诗《道中忆胡季怀》则另辟蹊径,出奇制胜,取得了极强的艺术效果。

诗歌抒写诗人对朋友胡季怀的思念之情,分两个层次来写,情深意重,动人肺腑。

一、二句为第一层,写别离醉饮,显友谊之深。饯别席上,玉杯美酒,朋友之间一遍遍地互道珍重,可是诗人酒入愁肠,醉后却未及畅叙别情,深感遗憾。这是诗人离别朋友之后,回忆当时的场景。

有几个细节特别值得玩味。“白玉卮”,就字面而言,指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名贵典雅,洁白光鲜,隐喻朋友交情纯洁真挚,高雅脱俗,或是志趣相投,灵犀相通,或是患难与共,同舟共济,或是肝胆相照,坦荡光明。总之,“白玉卮”的形象给人以美好深情的想象。

“醉”字点明二人喝得尽情尽兴,毫无保留,诗人醉了,朋友亦醉了。为何?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何况,这是临别一饮,此时此地一别,世事难以预料,真不知道何时何地才能相见。因此,两人要开怀畅饮,痛快淋漓,借酒来表达离愁别恨,借酒来讴歌真挚友谊。也正因为喝“醉”了,海侃神聊,天马行空,话题纷纭,话语滔滔,忘记了伤心事,忘记了离别苦,没有互道离别,没有诉说相思。

诗人用“那暇”一词表明朋友之间酒到醉处情最欢,没有时间也不会想到这些离愁别绪之事。这儿的“那暇说”为后面两句的“始是忆”,埋下了伏笔。很多离别诗,描写饮酒场面,无非悲悲切切,凄凄惨惨,互道相思,难舍难分,牵肠挂肚,离恨天涯。周必大此诗则一反常规,写酒醉痛快,不道相思,不暇相思,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友情的深挚、真纯。令人耳目一新,心有所动。

诗歌三、四两句为第二层,写别后相思,见思念之绵长。天寒道远,置身他乡,恍然酒醒,这才想起朋友远远地离开了自己,内心倍感痛苦。

构思颇似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首诗不同的地方在于柳词形象,杨柳依依,晓风习习,冷月生寒,种种意象烘染词人的孤寂、落寞情怀。周诗则比较抽象,以“天寒道远”尽言其苦,氛围也至为凄冷。同样引发读者的想象。天寒道远,身心寒凉,需要美酒暖身,需要朋友陪伴,可是自己却是漂泊天涯,形单影只,远离家乡,远离朋友,岂不倍加痛苦?也正是这个时候,才格外地想念朋友:朋友在哪儿?一切可好?也像我这样孤寂落寞吗?不知道诗人漂泊何处,也不知道诗人是何时酒醒,只知道,一旦酒醒,他就思念朋友,肝肠寸断。“始是。时”意为“正是。时”之意,表明这种思念自自然然,不矫饰,不做作,是一种最真实、最真诚的感情。

先前喝酒只顾痛快,不道相思,酒醉之后,路途远去,不能相思,及至酒醒,立马想起朋友,此情此景倒令人想起韦应物的诗作《全椒山中寄道士》一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诗人坐在衙门办公,天一变冷就想起山中那位朋友,生活太艰苦了,要拿一壶酒到山中去看他,在这个风雨凄凄的夜晚,朋友温情动人肺腑。同样,周诗人的酒醒忆友一样让人感到温馨幸福。

朋友一别,各向天涯。这首诗里,没有南浦春草,灞桥柳色,没有野渡孤帆,长亭驿舍,没有执手相看,泪如雨下,没有互道离别,千嘱万托。诗人只是事后回忆,中途切入,写“不暇相思”、写“正是相思”两个画面,让人同样感受到友情的珍贵,思念的绵长。是啊,是朋友,真心朋友,不管何时,不管何处,不管何境,心是相通的,彼此思念。

一往情深深几许

望云楼上望云飞

望云楼

文同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楼上卷帘时,满楼云一色。

俗话说,“文好题一半,名好园生辉”。记得《红楼梦》中有一个情节:大观园各处亭台楼阁建成,贾政率领宝玉、贾珍等一班人马,进园观赏,一边流连玩赏,一边给园林景点命名,诸如翼然亭、泻然亭、沁芳亭、有凤来仪、曲径通幽、杏帘在望、兰风蕙露。无不诗意盎然,赏心悦目。园林景观,命名犹为重要,吟诗作文,命名同样重要,好的标题无异于文章的眼睛,而眼睛乃心灵的窗口,读者是能够通过文题透视诗文的情思意韵的。

同类推荐
  • 八十而立

    八十而立

    邓友梅老,自诩“八十而立”。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虚怀若谷,谦德满怀的老作家一路行走一路自立的风骨与精气神。
  •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围绕毛泽东与水浒精神这个主调,全面收集详尽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水浒传》的专题资料,仔细分析了毛泽东那视角独特、个性新奇的读书经验,具体揭示了毛泽东从梁山好汉身上挖掘到的古代革命造反者的精神内涵。毛泽东对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拼命精神、“打虎”精神……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精心的吸纳;对梁山好汉的政治和政策、胆略和策略、战略和战术……都给予了别开生面启人心扉的解读,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转化为革命实践中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物质力量。同时,毛泽东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了梁山好汉在精神状态和斗争策略方面的不足和失误,作为革命的借鉴。
  • 十六夜膳房

    十六夜膳房

    本书巧妙借用民间耳熟能详的孟婆、忘川等元素,以生死之命题搭建美食于情感之间的桥梁,将现代都市人的诸般情感体悟作为丰富食材,烹制出各类让人或感动、或失落、或悲戚、或愉悦的人间料理。你我的失措、爱恨、遗憾、生死,都蕴于每一道食物之中,杂陈人生百味。它在试图还原一个热气腾腾的真相:只要心怀温柔,每个人都会活过很好的一生。
  • 时间的弧度

    时间的弧度

    他用诗行圈起了一道道的生活藩篱而蒙养着自己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情充满一种自然的力量,渐渐地在这沉寂之中喷溅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热门推荐
  • 婚昏欲醉

    婚昏欲醉

    他需要的是一个可以作为心爱女人替身的傀儡,她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让自己依靠的后台。他霸道、狂妄,是魔魅、亦正亦邪的王者。她倔强、骄傲,是美丽、蛊惑人心的精灵。当替身变得日渐重要,当认定的事实开始扭曲,他们之间又该怎么发展?是互惠互利?是相恨相杀?还是假戏真做,以爱作为出口,逃离恨的迷宫?
  • 凡人魔天纪

    凡人魔天纪

    他本天潢贵胄,英才盖世,有望成为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却被皇族选作护道者,以剑道护君道。从此绝代剑客横空出世,一剑平江湖,震慑无数魔头宵小。他更潜心剑术,期望以武入道,以剑求仙,谁知造化弄人,命运多舛,却被深爱他的女人施邪法化作一只虫子,从人中龙凤蜕变为蝼蚁虫豸,这其间的痛苦辛酸又有谁能知?不能成英主,不能做剑客,也不能成仙,唯有成……魔!魔!魔!
  • 幸福的根源

    幸福的根源

    不幸的药方无从抓起,幸福则是一种抓不着的感觉,它不能生产,无法继承,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也不可能像某些文人们说的那样,轻轻松松地立地生根,顺顺利利地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幸福与不幸,有时只需一秒就能完成转换,让人猝不及防,甚至非人力可以改变。正因此,幸福也就更加难以言说。罗芬芬编著的《幸福的根源》主要从快乐生活、修剪欲望、降低需求、低调处事等几个方面从内到外阐述了幸福的本质以及幸福生活的秘诀。
  • 帝国最后追杀令

    帝国最后追杀令

    大清帝国末年,慈禧太后在临终之时,下令追杀沈家后人沈望。年幼的沈望浴火中磨砺,拜师学艺,力战新血滴子,参加革命推翻满清。然而,追杀令不止,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之心不息……沈望面对家仇国恨奋而起之,和无数革命义士走上了漫长艰苦悲壮的抗战之路……————————————————————————————谨以此书,向所有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英雄致敬。
  • 绝世腹黑:拐个郡主当老婆

    绝世腹黑:拐个郡主当老婆

    突如其来的婚约打破了越青鸾的生活,她不明白,认识一天不到,眼前的这人就死皮赖脸的叫她娘子,他是第一个让越青鸾看不透的人。明明才认识没多久,他对她的一举一动都温柔至极,明明是一副地痞流氓样,城府却深的可怕,就好像每一步都在他的计算之内,“小鸾儿,就算你忘了我,我们也可以重新相识,相知,直到相守不是吗?”“这婚你成也得成,不成也得成,你这辈子都不可能离开我。”
  • 嗜魂刀

    嗜魂刀

    一位身穿白色衣服、黑亮垂直的头发,斜飞英挺的剑眉,细长蕴藏着锐利的黑眸,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修长高大却不粗犷的身材,宛若黑夜中的鹰,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正面对着大海一个人自言自语的说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回家的时候了,这人就是在十年前最有名气最年轻的金牌猎人桑青~~~~·
  • 虚空幻神

    虚空幻神

    这是一只天空妹在各个世界中吞噬灵魂,灭杀主角,残害穿越者和毁灭世界的故事。
  • 朴栎紫的人生日记

    朴栎紫的人生日记

    一名叫朴栎紫的逗比,啊呸,是少女。经历了许多事情后撰写了自己的人生日记,当然,有喜也有悲......
  •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

    本书掌握了许多过去从未纰漏的材料和图片,从音乐和激励的角度阐述了李云迪的成长环境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 西使记

    西使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