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7000000013

第13章 中古史(6)

南方自桓温死后,上下流相持的形势,暂时缓和。而孝武帝委政于其弟 琅邪王道子,旋又相猜忌,使王恭镇京口,殷仲堪镇江陵以防之。这时候, 京口的北府兵强了,然而其实权都在刘牢之手里。仲堪亦不会带兵的,一切 事都委任南郡相杨佺期。道子则嗜酒昏愚,事都决于其世子元显。孝武帝死 后,子安帝立。王恭、殷仲堪连兵而反。元显使人游说刘牢之,倒戈袭杀王 恭。而上流之兵已逼,刘牢之不肯再替他出力抵御。于是无可如何,以杨佺 期为雍州刺史,桓玄为江州刺史。桓玄是桓温的小儿子。因为桓温在荆州久 了,其僚属将士,都归向他。他虽闲住在荆州,其势力反出于现任官吏之上。 所以殷仲堪不得不用他。这时候,既有地盘,殷仲堪、杨佺期自然非其敌手。 先后为其所并。于是上流的权势,又集于桓玄一身。公元四〇二年,荆州大饥。 元显乘机出兵,想把桓玄解决。然而所靠的不过一个刘牢之,而刘牢之又倒 戈,元显就失败,和其父道子,都被杀。桓玄入建康。明年,竟废安帝而自立。

这时候,荆州之兵力,实已非北府之敌。所以桓玄得志之后,便夺去刘 牢之的兵权。牢之谋反抗,不成,自杀。而北府兵的势力,实在并未消灭。 公元四〇四年,北府兵中旧人,刘裕、刘毅、孟昶、何无忌、诸葛长民等起 兵讨桓玄。桓玄的兵,到处皆败。逃至江陵,被杀。安帝复位。刘裕入中央 政府,主持大权。于是积年以来,朝廷为荆州所挟持的形势一变。然而军人 到底是要互相吞并的。于是相互间之问题,不在北府兵和荆州系,而在北府 兵里同时并起的几个人。

这时候,后燕因为后魏所破,分为南北,形势已弱。后秦也因受夏国的攻击,日以不振。前四〇九年,刘裕出兵,把南燕灭掉。先是妖人孙恩,为 乱于江、浙沿海,为刘裕所讨破。赴水死。其余党卢循、徐道复,于桓玄时 据有广州和始兴。至是,乘机出湘、赣北伐。直下长江,兵势甚盛。何无忌 为其所杀。刘毅亦为所败。刘裕撤兵还救,又把他打平。于是翦除异己者刘 毅、诸葛长民和晋宗室司马休之等。公元四一七年,大发兵灭后秦。此时正 直后魏道武帝中衰之际,坐视而不能救。凉州诸国都惴惴待晋兵之至。而裕 以急于图篡,南还,长安遂为夏所陷。裕登城北望,流涕而已。公元四一九 年,裕受晋禅,是为宋武帝。后三年而卒。自刘裕南还后,不复能经略北方。 而北魏自太武帝即位后,复强盛。北方诸国,尽为所并。天下遂分为南北朝。

南北朝的对峙

从公元三〇四年前赵自立 起,到四三九年北凉灭亡 止,共经过 一百三十六年。扰乱中国的五胡,快多和汉族同化了。只有拓跋氏,其起最 晚,其入中原也最后,所以又和汉族相持了一百四十年。

此时的南方,虽经宋武帝一度削平异己,然而分争之际,外兵不能遽去, 人心的积习未除。而宋武帝以后,为君主的,又没像武帝一般强有力的人物。 所以仍是内外相持,坐视北方有机会而不能乘,甚至反给北方以机会。恢复 中原,遂尔终成虚语。

当刘宋开国之时,南朝的疆域还包括今山东、河南之境。宋武帝死后, 魏人乘丧南伐。取青、兖、司、豫四州。其时正直徐羡之、傅亮、谢晦等 废少帝而立文帝。文帝立后,和檀道济合谋,讨除羡之等。后又并杀道济。 忙于内乱,无暇对外。而自檀道济死后,功臣宿将亦垂尽。于是四三〇、 四五〇年两次北伐都失败。魏太武帝反自将南伐,至于瓜步。所过郡邑,赤 地无余。南北朝时,北强南弱的情势,实始于此。

宋文帝后,孝武帝和明帝都猜忌宗室,大加屠戮。明帝嗣子幼弱,召镇 淮阴的萧道成入卫,朝权遂为所窃。内而中书令袁粲,外而荆州都督沈攸之, 起兵讨他,都不克。公元四七九年,道成篡宋自立,是为齐高帝。齐高帝和 子武帝,在位都不久。武帝子郁林王荒淫,为高帝兄子明帝所篡。明帝亦猜 忌,尽杀高、武二帝子孙。传子东昏侯,荒淫更甚于郁林王,而好杀亦同于 明帝。公元五〇二年,而齐为梁武帝所篡。梁武帝总算是个文武全才。虽其 晚年迷信佛法,刑政废弛,致酿成侯景之乱,然而其早年,政治总算是清明 的。于是南方暂见康宁,而北方又起扰乱。

北魏当太武帝时,南侵宋,北伐柔然、高车,国势最盛。孝文帝以 四九三年迁都洛阳,大革旧俗。这在鲜卑人,要算一个进化而和汉族同化的好机会。然而国势反自此衰颓。(一)因鲜卑一时不能学得汉族的好处,而 反流于奢侈。(二)则魏都平城,本靠武力立国,于其附近设置六镇。简拔 亲贤,为其统帅。而将士选拔,亦极优异。南迁以后,不能如旧。六镇旧人, 因此愤怒逃亡。魏人又恐兵力衰颓,加以制止。于是尽皆怨叛。倚以立国的 武力,反做了扰乱秩序的东西。不戢自焚,后魏就不能支持了。

公元四七四年,后魏孝明帝立,太后胡氏执政。侈无度。府库累世之积, 不数年而扫地无余。于是苛政大兴。中原之民,亦群起为乱。明帝年渐长, 不直其母所为。而为其所制,无可如何。这时候,北方有个部落酋长,唤做 尔朱荣,起兵讨平六镇之乱。明帝遂召他入清君侧。后又传诏止住他。太后 大惧。把明帝杀掉。尔朱荣借此为名,举兵入洛,杀掉胡太后,而立孝庄帝, 自居晋阳,遥制朝权。尔朱荣极善用兵。中原反乱的人,都给他打平。篡谋 日急。孝庄帝诱他人朝,手刃把他杀掉。尔朱荣的侄儿子兆,举兵弑帝。自 此朝权仍为尔朱氏所握,而各方镇,也都是尔朱氏的人,其势如日中天。然 而尔朱氏暴虐不得人心。公元五三二年,高欢起兵信都。韩陵一战,尔朱氏 心力不齐,大败。遂为高欢所扑灭。高欢所立的孝武帝,又和高欢不睦。高 欢仍袭尔朱氏的故智,身居晋阳,孝武帝阴结贺拔岳图他。以岳为关中大行台。 高欢使秦州刺史侯莫陈悦,把贺拔岳杀掉。夏州刺史宇文泰起兵诛悦,孝武 帝即以泰继岳之任。公元五二四年,孝武帝发兵讨高欢。高欢亦自晋阳发兵 南下。两军夹河而陈。孝武帝不敢战,逃到关中。旋为宇文泰所弑。自此高 欢、宇文泰,各立一君,而魏遂分为东西。

东西魏分裂后,高欢、宇文泰争战十余年,各不得逞,而其祸乃中于梁。 这时候,梁武帝在位岁久,政治废弛。诸子诸孙,各刾大郡,都有据地自雄 之心。而兵力亦不足用。南朝当宋明帝时,尽失徐、兖、青、冀四州及淮北 之地。齐明帝时,又失沔北五郡。东昏侯时,又失淮南。梁武帝时,虽恢复 合肥、寿春,而又失义阳三关。用兵迄不得利。北方乱时,梁遣陈庆之送魏 宗室北海王颢归国。庆之兵锋甚锐,直抵洛阳。然而孤军无援,元颢仍为尔 朱荣所破。公元五四七年,高欢死。其专制河南之将侯景,举地来降。梁武 帝遣子渊明前往救援,不克。渊明为魏所虏。侯景亦兵溃来奔。袭寿阳而据 之。梁人不能制。五四九年,侯景反。渡江,围台城。救兵虽多,都心力不齐, 不能进。台城遂为所陷。梁武帝忧愤而崩。子简文帝立,为侯景所制。这时候, 梁武帝的子孙,如湘东王绎、河东王誉、岳阳王詧等,都拥兵相争,坐视台城之危而不救。而其形势,以湘东王为最强。侯景西上,至巴陵,为湘东王 将王僧辩所败。勇将多死。遂弑简文帝而自立。湘东王乃即位于江陵,是为 元帝。遣王僧辩和陈霸先讨平侯景。而成都的武陵王纪称帝,攻元帝。元帝 求救于西魏。西魏袭陷成都。纪遂兵败而死。元帝和西魏,又有违言。公元 五五四年,西魏兵攻江陵。王僧辩、陈霸先的兵,都在东方,不及救援。江 陵遂陷。元帝为魏兵所杀。西魏立岳阳王詧于江陵,使之称帝,而对魏则称 臣,是为西梁。王僧辩、陈霸先立元帝的少子于建康,是为敬帝。是时,东 魏已为北齐所篡。又发兵送渊明南归。王僧辩迎战,不胜。就迎接他来,废 敬帝而立之。南朝险些儿全做北朝的附庸。幸而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复立敬 帝。北齐举兵来攻,给他苦战打败。南朝才算勉强自立。公元五五七年,陈 霸先废敬帝自立,是为陈武帝。三年而崩。兄子文帝立。这时候,南方承丧 乱之后,国力凋弊。国内尚有许多反侧的人,要一一讨定。再也无暇顾及北 方。而北方的东西魏,亦先后于五五〇、五五七年,为齐、周所篡。

北齐文宣、武成二帝,均极荒淫。末主纬,奢纵更甚。而北周武帝,颇 能励精图治。公元五七七年,齐遂为周所灭。灭齐的明年,周武帝死,子宣帝立。 亦极荒淫。在位二年,传位于子静帝。宣帝死后,后父杨坚辅政。大权尽入 其手。起兵攻他的都不胜,五八一年,坚废静帝自立。是为隋文帝。时南方 为陈后主叔宝,亦极荒淫,五八八年,为隋所灭。西梁已于前两年被废。自 晋元帝立国江东至此,凡二百七十三年,而天下复归于统一。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

制度是随事实而变迁的。思想是事实的产物,而亦是事实之母。在某种 环境之下,一定要生出某种思想。既有这种思想,一时虽未必实现,而积之 久,总是要现于实的。此等情形,看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很可明白。

秦、汉时代的宰相,并非天子私人。所以其位甚尊,其权亦重。君权日 见发达,则相权必渐见侵削。所以自东汉以后,实权渐移于尚书。曹魏以后, 中书又较尚书为亲近。宋文帝以后,门下亦成为亲近之职。两汉时代的宰相, 则不过人臣篡弑时所历的阶级而已。平时不复设立。这是内官的变迁。其外 官,则自后汉末年以后,州郡握兵之习,迄未能除。东晋以后,疆域日蹙, 而喜欢侨置州郡。于是州的疆域,日渐缩小,浸至与郡无异。而掌握兵权的人, 所指挥的区域,不容不大,于是有以一人而都督数州或十数州军事的。其实 际,仍与以前的州牧无异,或且过之。自东晋至南朝之末,中央的权力总不 能十分完整,就由于此。

选举制度,亦起了一个极大的变迁。我国古来,本行乡举里选之制。士 之德行、才能,都以乡评为准。风气诚朴之世,自然议论能一秉至公。两汉时, 实已不能如此了。然而人之观念上,总还以为士之贤否,须取决于乡评。后 汉末,“士流播迁,详复无所”。于是曹魏的吏部尚书陈群,就于各州置大中正, 各郡置中正。令其品评本地的人物,分为九等,而尚书据以选用。品评人物, 本是件难事。德已不免于伪为,才则更非临事不能见。而况中正亦未必定有 衡鉴之才。甚至有(一)趋势,(二)畏祸,(三)私报恩仇等事。其结果, 遂至“惟能论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于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 以上所论的,是举士之事。至于铨选,则汉世本来权在相府。后来因其弊颇 多,而实权渐移于尚书。魏、晋以后,大抵吏曹尚书操选用之权。这时候, 仍以全权委之。有衡鉴之才的人,很可以量才委任。然而天下总是徇私和幸进的人多,秉公和廉退的人少。所以到后来,不得不渐趋重于资格。资格用 人,起于后魏的崔亮。亮创停年格,选用的先后,专以停解月日为断。这本 因为当时军人竞选所以如此的。北齐文襄帝操选权时,已经把他废掉。然而 自唐以后,又渐趋重于这一途,就是为此。

兵制则自东晋以后,恃以御敌的,都是州郡之兵。固亦有时收折冲御侮 之效。然而总不免有外重内轻之弊。甚而至于御侮则不足,作乱则有余。北 方五胡割据,大抵用其本族之民为兵,而使汉人从事生产。到周、齐之时, 五胡的本族,渐趋凋落,又其战争剧烈,而财政竭蹶,还有所谓府兵之制。 籍民为兵,蠲其租调,令刺史以农隙教练。每府一郎将主之。分属二十四军, 领军的谓之开府。一大将军统两开府,一柱国统两大将,共为六军。隋、唐 兵制,都是沿袭他的。

魏晋时代的制度,最可纪念的,便是刑法。汉时法律之紊乱,已见。 从前汉宣帝时起,至后汉末年止,屡说修改,迄未有成。至魏时,才命陈群、 刘邵等删定,共为十八篇。晋武帝还嫌其科网大密,再命贾充等删定,共为 二十篇。于公元二六八年,大赦天下行之。这便是有名的《晋律》。宋、齐、梁、 陈四朝,虽略有损益,大体都沿用他。就北朝的法律,亦是以此为依据,不 过略杂以鲜卑之法而已。自唐至清,大体上亦无甚改变。总而言之,自采用 西洋法律以前,我国的法律,迄无大改变。我国的法律,渊源固然很古,而 其成为条理系统的编纂,则实自《晋律》始。所以说这是我国法制史上最可 纪念的事。

至于租税,则当时颇有杂税。如北朝的酒坊、盐井、关市邸店,南朝之 卖买田宅牛马及津市等。然而这些都不甚重要。其最有关系的,还是田税和 户税。而这时候的田税和户税,与民生是很有关系的。所以留待中 讲述。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从两汉到魏、晋,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转关。其要点,在破除古代的迷信, 而从事于哲理的研究。

同类推荐
  • 明白点心理学

    明白点心理学

    生活就是与人打交道,明白点简单心理学,让我们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陌生人、各类突发事件。如果你愿意花一些时间来看看本书里的故事和内容,你会发现这些正是你所需要的。当你试着通过本书的方法去了解别人、去解决难题时,就会发现“天赋”其实是人人都有的。
  • 真君武松

    真君武松

    一场意外,让他成为一名著名的人物,武松!当拥有这个身份之后,他该如何面对霸气不拘小节的晁天王?如何去面对忠诚却又阴狠的宋三郎?如何对待北宋末年的四寇?如何对待积弱无比的赵氏朝廷?北辽强盛欺人,女直崛起欲霸,西夏顽固不堪,吐蕃混乱无比,大理臣而独守。更有水浒英杰争相现世,他该何去何从?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既然来了!我唯一的愿望便是,不要让华夏史上的耻辱再度出现。华夏男儿、汉家男儿岂能由异族侮辱!
  • 红顶商人

    红顶商人

    不好意思,最近比较忙,再加上这本书的成绩实在是太惨淡了,所以想好好地考虑一下,改变一下思路,准备重新写过,多谢大家的支持!作为一个胸无大志的普通公务员,吕岳这辈子的追求其实很简单:做一个幸福的房奴,娶一个贤惠的妻子,然后平平淡淡的过自己的小日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雷暴让这个简单不过的梦想也成了幻境!宛如做了一场噩梦,梦醒之时吕岳却突然发现自己诡异的穿越了,但最为杯具的是,自己竟然穿越到顺治十六年,变成了秦淮河中的一个小龟奴。他觉得自己也许就是第二个韦小宝,然而现实却让他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韦爵爷的“奋斗之路”:顺治出家、康熙亲政、平定三藩,一桩桩历史事件的背后,改漕运、开海禁、商四夷,一个商业帝国在吕岳的手中渐成雏形。。。。。。
  • 考古发现之谜

    考古发现之谜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谜团。
  • 顶级兵王

    顶级兵王

    别人怎么诱惑我,我都不会动心思,你不诱惑我,我都很难控制了,你诱惑我了,我还能把持住么?葛川说着,凑近了她的脸蛋,手也落到了她的腿上。美女,你不仅美丽,我能不想你么?
热门推荐
  • 公主,别闹

    公主,别闹

    穿越成被送去给楚国三皇子和亲的公主,竟在入城时被一个纨绔子弟当众非礼,清白毁了,被拒婚了……只是这个据说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会缠上她?
  • 终极召唤

    终极召唤

    战士,力量与骁勇始终是战士的悲哀。他们只能勇往直前!法师,天赋是次要的。理解是最主要的。根源在于信念!祭司,祷言之力,神圣的根源。光明无所不在!骑士,光明的守护,这就是骑士的最后尊严。召唤师,大自然的宠儿,自然的主宰。那么神灵也可以召唤吗?
  • 糖果女生

    糖果女生

    你是不是也在喜欢一个人?是不是也被一个人喜欢着?是不是也喜欢看那些江湖、武侠、两肋插刀的豪情?是不是也曾经有过好兄弟亦或好姐妹?是不是也曾帮着最好的死党追求他的一生所爱?是不是也有过被喜欢的人当作妹妹的经历?是否想起,吃到某人为自己做的早餐,舌尖泛起薄薄的甜?又是否记得,曾有喜欢自己的人喜欢了别人,心头的那一抹酸?
  • 异界之魔血战神

    异界之魔血战神

    一夜间家门被毁,幸福都成了过往,哀伤已成习惯,仇恨抚不平心中的空荡,唯有一战!这是一个唯力量独尊的世界。
  • 愿君安

    愿君安

    【ps:本作品从未参考任何历史依据、纯属虚构】姜国的禁卫军统领与高国的公主一见钟情、可是知道那一天、才发现、高国的公主原来是私下培养了一大批精兵而且是高国未来的女王、得知了这个消息的姜国禁卫军、很是心痛、于是发誓灭了高国和所有王室、从此、两国战火不断…………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 我要上你的身

    我要上你的身

    一个不相信爱情的娱记,一个生前万花丛中过的帅气男鬼,两者之间碰撞到了一起,会发出怎样的火花。男鬼说:“我要上你的身!”娱记回答:“做梦去吧!”是否成功,你得点开进来看才行!
  • 绝世武尊

    绝世武尊

    少年杨真,苍厄天生,与魔鬼交易,以命换力,逆行征途,沿路斩尊神,长枪所向,动乾坤,逆日月,终成绝世武尊!
  • 武傲三界

    武傲三界

    草根孟不凡,为何如此好运,遇恩师,赠宝物?初入宗门,打破神话,超品天赋羡煞旁人,看他如何在别人的算计下,走向核心子弟。偶得仙宝葫芦,发现另有乾坤,看葫芦童子如何带领不凡,创造不凡之路。笑傲仙界,美人相伴,惬意的生活却不能使他停下前进的脚步,不断的突破自我,到底何处才是他的目标?勇闯地府戏孤魂,飞入九霄游飞龙。看我不凡,武傲三界。
  • 倾城一舞只为你

    倾城一舞只为你

    她,原是丞相府的嫡女,却遭人毒害。一朝重生,竟成一名歌姬。她立誓要找出幕后之人,却越查越惊心。这是为何?……他,燕国自建朝以来最年轻的将军。虽是武将,却拥有天人之姿。一次宫宴,他她相遇。只一眼,他便知此生要的是谁。只一眼,她便知自己注定沉沦,但她亦知她身上肩负的太多太多,不愿拖累他。这一世,注定她逃,他追。---------------------------------------------------“顾卿,如若可以,我愿此生不曾遇见你。”“夕儿,遇见便是遇见了,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