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5300000004

第4章 救济院(2)

抵达安纳西时,巴克便向卢梭道别。卢梭和他虽然相识不久,但巴克的善解人意和风趣乐观却深深地影响了卢梭。如今就要分别了,卢梭心里不禁有些伤感,他依依不舍地目送巴克离去。然后,卢梭来到华伦夫人家门口,他心里有些紧张。不过当他见到华伦夫人时,华伦夫人那亲切的语气、和蔼的面容使他很快恢复了镇定。华伦夫人温和地询问卢梭一路上的见闻,并诚恳地留他在家里住下来。卢梭很感激华伦夫人,对自己能够受到的款待也很欢喜。

卢梭住的是一间古老的房屋,地方宽敞,这个屋子位于花园的小径旁边,也就是他第一次来拜访华伦夫人时,走过的那条小径。窗外,花园里树木蓊郁,繁花似锦,洋溢着一派田园风光。这是卢梭第一次住在这种环境中,他心里不禁非常感谢华伦夫人的善良和慷慨。住在这样宽敞的房间里,面对着这样优美宁静的景色,卢梭心中的郁闷一扫而光。这里虽然不如古丰伯爵家奢华艳丽,但屋子整洁安静,别有一番情趣。华伦夫人非常好客,又很乐于帮助别人,每次在家里举行宴会时,她都会叫卢梭一起参加。

华伦夫人家有一个女佣名叫曼勒,还有一个仆人安格,一个厨娘南希,以及两个马夫乔治和威廉。卢梭和华伦夫人的相处模式很像是母子俩,他叫她“妈妈”,而她称呼他为“我的孩子”。平时卢梭帮助华伦夫人整理一些资料,誊清教堂往来的单据,有时候还帮助她采集药草、抄写药方、制作药丸。华伦夫人的访客总是很多,而且涉及社会各个层次的人,有军人、医生、传教士、妇人等,她很乐于接待这些宾客,这种热情好客的作风使卢梭从中获得了不少乐趣。有时候,卢梭也与华伦夫人讨论文学,或念书给她听。华伦夫人天资聪颖,爱好文学,鉴赏力也很强,她说话时常常带有很文艺的气质,华伦夫人虽然生活在乡间,但并没有乡间妇人的庸俗和粗鄙。她喜欢与人交流,卢梭在无形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处世经验。

工作之余,卢梭也没有忘记继续阅读,他在屋里找到一些书,其中有一本《旁观者》,他最为喜爱。他仔细研读书中的用字、措辞、结构和情节设置,并用这种方式来训练文法,纠正他昔日惯有的发音。

华伦夫人鼓励卢梭去神学院读书,并送给卢梭一本乐谱。偶尔她也会教卢梭唱歌,她的嗓音轻柔动人,她还会弹琴,这些熏陶使得卢梭对音乐越来越感兴趣。卢梭经常将华伦夫人送她的歌谱带在身边,反复地练习,不久后,他就学会了里面所有的歌曲。卢梭到神学院后,负责教他的是一位青年牧师加迪埃先生,他本身也在神学院进修,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教导卢梭。他长得很白净,斯斯文文的,不屑于隐藏自己的情感,卢梭从他的眼神和声音中时常能够看到忧愁。

加迪埃先生善意而有耐心地教导卢梭,他是卢梭离开家后遇到的最善良的老师。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卢梭的思想渐趋成熟。

有一个星期日,卢梭从神学院回到华伦夫人家,远远就看见邻居的房子失火了,眼看火势就要蔓延到华伦夫人家。卢梭赶紧跑过去,全家人一起将家具搬到花园里。那天大主教正好来做客,他和华伦夫人一起跪在花园里祈祷,卢梭和其他人也一起跪下。不知道是不是这份虔诚感动了上天,总之风向转了,火势没有蔓延过来。

卢梭每次回华伦夫人家都带着那本歌谱,还会唱些在学校里新学的歌给华伦夫人听。华伦夫人认为卢梭对音乐很有天赋,有意让他朝这个方向发展。她每星期都在家中举办一次音乐会,教堂乐队的领班也常到她家中拜访。这位领班是麦特尔先生,是当时巴黎小有名气的作曲家。华伦夫人将卢梭引荐给他,并拜托他教导卢梭。麦特尔先生决定让卢梭住到他家里,以便更好地教他音乐。

于是卢梭从华伦夫人家搬到了麦特尔先生那里,他有些舍不得离开他的“妈妈”,不过这是为他的未来着想,何况两家离得并不远,卢梭可以随时回去看望华伦夫人。此后,卢梭和音乐家及合唱团的儿童们生活在一起,终日沉浸在歌唱的天地里。这种生活很自在,但卢梭仍然很守规矩,虚心努力地学习。这段生活留给卢梭最深刻的印象是音乐会的练习、合唱时的歌声、儿童班的歌唱、神父祷诵时穿的服装,以及唱诗班的帽子。卢梭经常带着他的笛子,坐在乐队旁边,尽情地吹奏。

冬季的某一个夜晚,大家聚在麦特尔先生家中的壁炉周围取暖,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女佣前去应门。进来的是一位少年,他自称是一位法国音乐家,因经济困境而四处奔波,很想在附近的教堂任职。麦特尔先生本身是法国人,所以他觉得这位年轻的音乐家很亲切,他热情地招呼他。卢梭则在一旁观察这个年轻人,他看到这个人容光焕发、精神愉快,说话也很流利,从他的谈吐中,可以知道这一定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他说他的名字是王特尔,刚离开巴黎,本来准备到格勒诺布尔投奔一位亲戚,不想却在这里迷路了。

晚餐时,大家围绕音乐展开了话题,王特尔的言谈非常动人,他提到了许多音乐大师、音乐名著以及许多著名的男女演员,他描绘逼真,就如同他曾亲身体验过一般。卢梭对这个年轻人特别感兴趣,因为他有知识、有才能。

安纳西教会在当地很有地位,主持者都是神学家和一些出身贵族的人,想要入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这些牧师、教士们自视甚高,对雇用来的人从不正眼相看,不礼貌的对待时有发生。他们对麦特尔先生的态度也很冷漠,其中唱诗班的领班牧师对麦特尔先生更是极为轻视。

这一年圣诞节的宗教聚餐,麦特尔先生不但没有被邀请参加,还受到了教士们的责难。麦特尔先生决定离开这里。他去向华伦夫人辞别时,华伦夫人极力挽留他,但他去意坚决。华伦夫人和卢梭只好帮助他打点行装。卢梭自然是要为他送行的,他与仆人安格一起护送麦特尔先生到了里昂。到里昂的第二天,麦特尔先生突发急病,没有知觉,口吐白沫。卢梭赶紧叫来了医生,经过救治后,麦特尔先生才慢慢苏醒,卢梭这才回到安纳西。

身为音乐家

卢梭返回安纳西时,华伦夫人已经因为要事去了巴黎,这使得卢梭非常失望,他一方面惦念着患病的麦特尔先生,一方面因为见不到华伦夫人而焦虑。无奈之下,他只好留在安纳西,等待华伦夫人回来。

卢梭先去探望了王特尔先生,王特尔现在在当地已经大受欢迎,很多贵妇人都对他倾心不已。王特尔殷勤热情地招待了卢梭。为了能跟随王特尔研习音乐,卢梭请求与他共同居住,王特尔欣然同意。

他们一起租了一个房间,房东是一个鞋店的主人,诙谐有趣,极为幽默。他常戏谑地称呼自己的妻子为“懒妇”,夫妻俩经常吵嘴,王特尔总是去当和事佬。这样四个人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发生很多趣事,卢梭常被逗得开怀大笑。

华伦夫人那里只有女佣曼勒在看家。卢梭时常去看望她,她是个性情和善、平易近人的女孩。她有很多同伴,其中有一位日内瓦姑娘,对卢梭颇有好感。其他的几位女伴对卢梭也十分客气,都把他当做自己的朋友看待,大家相处得很融洽。

有一天清晨,卢梭到田野中去看日出。那天日光柔和,田野上满是各种争奇斗艳的野花,黄莺优美的歌声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面对如此美丽和谐的大自然,卢梭不自觉地越走越远了。

不多久,他走到溪旁的树林里,忽然听到后面传来嗒嗒的马蹄声和女孩子说笑的声音。卢梭回头一看,原来是他认识的姑娘——格兰芬小姐和加蕾小姐。格兰芬是瑞士人,长得很漂亮,她不知道因为什么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她与加蕾是好朋友,住在加蕾家。两个人相亲相爱,情同姐妹。加蕾比格兰芬小一岁,长得更是美丽文雅,天生丽质。她们要到一栋别墅去,但是马不肯涉水,于是叫卢梭帮忙。卢梭想鞭打那匹马,又怕被踢,而惹得两个姑娘担心。他另想了一个方法,他手执加蕾那匹马的缰绳,牵着马渡河,一匹马在前引导,另一匹马自然就跟随了。这样渡过小溪后,卢梭向她们告辞。

格兰芬很善良,她建议卢梭跟她们去那栋别墅,把弄湿的衣服烘干。卢梭看着她们,仿佛对两位姑娘的邀请有点局促不安,略带羞涩地点头答应了。她们见他憨厚的表情不禁笑了起来。

卢梭上了格兰芬的那匹马,坐在她背后。沿途风光明媚,又有两位姑娘一起谈天说地,卢梭异常兴奋。到了别墅,他的衣服早已被风吹干了,格兰芬和加蕾亲自下厨准备午餐。

用完午餐后,他们便一起到果园里摘核桃。这天过得悠闲愉快,无拘无束,直到黄昏,他们才动身回家。这次愉快的经历舒解了卢梭因为思念华伦夫人而产生的郁结。

曼勒许久没有收到华伦夫人的音讯了,她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回来。曼勒有意回故乡看看,她希望能有一个人跟她同行,便邀请了卢梭。卢梭对旅行一直满怀兴趣,而且这次旅行只需要几天的时间,于是欣然答应陪同曼勒。

曼勒在路上一直很照顾卢梭,偶尔也调皮地模仿卢梭说话的声调和动作,这为旅途增添了不少愉快的气氛。

路经里昂,卢梭顺道去探望他的父亲。卢梭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和父亲见过面了,这次相见,父子二人不禁百感交集。卢梭的泪水更是夺眶而出,他与父亲相拥良久。心情平复下来之后,卢梭对父亲述说了自己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成为一名音乐家的志愿。父亲看到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并且有了自己的志向,自然十分高兴,说了很多鼓励他的话。

数日后,卢梭和曼勒平安抵达目的地。卢梭受到了曼勒家人的热烈欢迎,次日一早,卢梭便动身返回安纳西。

回程时,卢梭想转道洛桑,因为那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湖光山色。卢梭喜爱自然的本性终其一生也没有改变,虽然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但大自然的美景总能带给他无与伦比的快乐,能抚平他心中的伤痕。

行至洛桑,卢梭回忆起在麦特尔先生家遇到王特尔的情景,他萌生了教授音乐的想法。于是卢梭决定先找一间旅舍安顿下来。他听说一位塔罗先生,据说他乐善好施,经常留过路的旅人过夜。卢梭前去拜访他,并对他说明了自己的身世。塔罗先生是位好心人,答应替他介绍学生,并承诺可以等卢梭日后有了收入再付房租。卢梭非常感激塔罗先生的善心,他的音乐生涯算是正式开始了。

之前卢梭在麦特尔先生家中学习音乐,那六个月时间里,他学到了很多,同时他又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准备在洛桑施展自己在音乐上的才华和抱负。卢梭以前学过作曲,便以作曲家自居。数日后,卢梭听说洛桑有位法学教授特雷拜伦先生,他酷爱音乐,经常在家里举办音乐会。卢梭决定去拜访他,希望能获得他的青睐。

特雷拜伦先生请卢梭作一首音乐会演奏的曲子,卢梭很高兴,花了15天时间作了一首交响曲。经过誊正、删改后,他把曲子交给特雷拜伦家中的那些音乐宾客。这首曲子沿用了王特尔教他的风格和技巧,卢梭希望能收到特殊的效果。

音乐会不久后就准备妥当,来了很多宾客,他们都要试听卢梭的新曲。卢梭首先向席上的宾客说明了音律和形式,然后站在指挥台上,手执指挥棒指挥起来。可惜音效异常地混乱,不知道是那些演奏者故意为之,还是卢梭的音乐本身就没什么可取性,总之效果非常差。几分钟之后,卢梭有点慌乱了,他汗流浃背,紧张惶恐,但还是坚定地继续站在指挥台上,宾客们开始交头接耳。

有一位说道:“实在难以忍受啊!”

另一个人说:“真是难听到极点了!”

“真像是魔鬼音乐!我想捂住自己的耳朵!”另一个人接道。

卢梭的这首新曲遭到宾客们的指责,他失败了。遭到这样的打击之后,卢梭觉得自己无法再在洛桑待下去了,他便决定到纳沙泰尔去。在纳沙泰尔,卢梭很顺利地收了几个学生,继续教授音乐,生活费用也有了着落。物质生活虽不足忧虑,但卢梭心中一直惦记着华伦夫人。有一天,卢梭遇到一个老者,他看上去像是个神职人员,他说的是意大利语,但又像是某个偏僻地区的方言。卢梭与老者一见如故,和他畅谈起来。

言谈中,卢梭知道这位老人是耶路撒冷的一位主教,他到纳沙泰尔来的主要目的是募集资金,因为与当地人言语不通,他希望邀请卢梭做自己的翻译。卢梭欣然答应他的委托,于是两个人一起前往索尔勒。

到了索尔勒,他们先去拜访法国公使波尔侯爵。波尔侯爵曾经担任过驻土耳其公使,对耶路撒冷的情况比较了解。老主教与公使交谈了一会儿,因为公使通晓多种语言,所以卢梭并没有介入他们的交谈。一刻钟之后,老主教出来了,公使希望与卢梭谈谈。他询问了卢梭的家境和生平,他看到卢梭态度诚实,言语恳切,就将他引见给了自己的夫人。公使夫人见卢梭聪慧灵敏,非常喜欢他,便挽留卢梭留在公使馆做事,也免得跟着老主教四处奔波。卢梭非常感谢公使夫人的厚爱,答应留下来。

公使秘书马丁先生领着卢梭到一个房间,对他说道:“这房间曾经的主人是一位伯爵,他和你同姓。如今你就住在这里吧,希望将来你能有比他更伟大的成就。”

这番话对卢梭而言是一种很大的鼓励,卢梭住下后,决定把房间里的书都阅读一遍,在那之前,他先写了一首赞誉公使夫人的诗,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

卢梭很勤奋地在公使馆工作,馆内的一名翻译官先生对卢梭颇为欣赏,他对卢梭提起他有位朋友是瑞士人,在法国军队里当团长,这位朋友的侄子也在巴黎军中任职,他想找一个助手,不知道卢梭是不是有兴趣。这对卢梭而言是个好机会,何况卢梭一直很想去巴黎,于是他马上答应下来。

公使为卢梭写了一封介绍信,并给了他100法郎作为旅费,临行前鼓励卢梭一定要努力向上。由此,卢梭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同类推荐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在明朝朱氏家族统治日渐没落的时候,东北苦寒之地的一个家族日益崛起,这个家族起先只是为了报杀父之仇,随着实力不断扩大,志向也由复仇变为建国乃至征服天下。清爱新觉罗家族自入关后,共历十帝,统治近三百年。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历史中,家族问争斗没有前朝各代激烈,最大的问题在于“华夷之争”下的民族融合。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使封建经济达到了顶峰,但同时,由于闭关自守、盲目自大,使中国在近现代落看于世界发展。
  • 蒋氏家族全传

    蒋氏家族全传

    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毁誉兼有的人物。本书详细记述了蒋介石的生平、婚姻家庭和军政生涯,涉及身世秘密、辛亥革命、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黄埔军校时期、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宋联姻、统一中国、围剿红军、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决战、退守台湾、传位蒋经国等内容。本书客观地描述了蒋介石领导北伐统一中国以及领导抗战抵御外侮的历史功绩,同时指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政府的腐化堕落、民心的丧失是其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
  •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本书记录了陈独秀传奇人生,内容包括:青年时代、上下求索、辛亥风云、创办《青年杂志》、北大文科学长、五四运动前后、创党、广东教育委员长、加入国民党等。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热门推荐
  • 不好看也有青春

    不好看也有青春

    将性格贯彻,在不好看的青春里,活出我们的色彩!青春,我们不修边幅,青春,我们很认真但随时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青春:在恋爱中成长,在友情中迷失,在亲情中找到安慰。
  • 魔破坤宇

    魔破坤宇

    珀诺大陆至强者火尊昊天,为了追逐极致大道,破空而去,因遇空间风暴而导致穿越偏离,误入云雾大陆,迷茫的昊天偶遇一连串攻击和骚扰,为何又会与新位面的海神大战呢?水与火将会碰擦出什么样精彩的火花,败北的昊天将会有怎样的奇迹出现,轮回后的昊天又为何消失?又会面临着什么?什么的经历使他舍身成魔,血就成河,想到知道答案,一切尽在魔破坤宇。。
  • 记一次青春

    记一次青春

    第一次写的,请多包涵简璎的坚持很感人哦她会不会打动王子呢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借古喻今(上)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借古喻今(上)

    毛泽东在文章和谈话中常常引用一些典故和成语。他学习古人的长处,又不受古人的局限,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本书对毛泽东著作中引用名句典故的情况进行了了阐释和剖析,使读者领略到伟人博古通今的文化内涵和人格风采。
  • 我和我的兄弟传

    我和我的兄弟传

    讲一讲高中时期的辉煌,回忆年少时期的叛逆
  • 独家秘爱,首席绯闻女主播

    独家秘爱,首席绯闻女主播

    她守了他七年,却在回国之后才知道,他为了自己的事业,娶了自己的同寝室同学。七年初恋,毁于一旦。和陆子均分手之后,无法面对他结婚的新闻,新任主播姜一离被调离岗位。却意外的接到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那就是采访本城新贵江霖风。困难虽然重重,可她因为一次巧合掌握到一件事情。从而得以靠近。可是这一靠近,却似乎近的有些令人不知所措——他在步步紧逼。“你知道为什么我把采访任务交给你么?”姜一离茫然,“为什么?”“并不是因为你知道那件事,而是……那天在电梯里,我抱着你,很有感觉。”江霖风在她的耳畔低哑说话,那一刻,仿若春暖花开,人生新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情有约:高冷boss乐悠悠

    爱情有约:高冷boss乐悠悠

    报告少爷少奶奶在选佣人,还选了好几个。坐在办公桌后面的薄天爵抬起头来看着站在办公桌前面像他汇报的李寄,皱着眉头说;半个月前不是选了吗?怎么还选、家里不够用?薄天爵想想说;算了,由她去,只要她开心就行。李寄站在那儿吞吞吐吐的说;少奶奶全选的是美男,说是美女看多了腻,还说天天要美男伺候全套。薄天爵听了气的脸都青了,騰的一下就站起来说;把车开过来。李寄在心里非议,少奶奶你这又在和少爷闹哪样,三五天闹一次说什么家里太安静了,要热闹。以前少爷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好了少爷真的生气了,少奶奶你就自己,自求多福吧。
  • 转身放弃爱

    转身放弃爱

    懵懂的青春,残酷的现实!最后让她选择了嫁作他人妻!一个转身的距离让她失去了最爱的人!一个转身让她伤害了另一个人!她的感情何去何从!
  •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

    本书从《南怀瑾谈生活与生存》作为出发点,根据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等著作将人生分为“人生的价值”、“事业的真义”、“圣人与英雄”、“君子与小人”、“读书与学问”、“修身养性”、“人情世故”、“时位与贵贱”、“烦恼”等,从这些主题入手,在南怀瑾先生的人生哲学基础上加以理论,使读者有机会在南怀瑾先生的人生哲学里获取更多的为人处世、安顿身心的人生智慧。
  • 小胡涂和他的小伙伴们

    小胡涂和他的小伙伴们

    这是一本关于姓胡说的大学笑园故事。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构思和创作这本书,以大学搞笑日常为蓝本,配以虚构和夸张的情节,并融入意识流、对话体、漫画风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这本书是手记上的,已断断续续地完成了七个NB(NoteBook),如今已经毕业好些年,说好的完本呢?我还欠我和我的那些小伙伴一本大学回忆录呢,现在是时候完成儿时的梦想了。——题记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逗逼、二逼、苦逼、装逼、牛逼、撕逼……各种“逼”的青葱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