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4500000008

第8章 武昌起义

前面说过,中国自甲午战败后,在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君主立宪和民主革命两大派别,前者被称为温和派,后者被称为激烈派。当两派开始形成的时候,前者受到社会上层开明人士的欢迎,不久发展为颇有声势的变法维新运动,后者则仅有少数知识青年和华侨参加。清政府把领导民主革命的孙中山描绘成红眉毛绿眼睛的凶神恶煞,还在他的名字旁边加上三点水,以示深恶痛绝。但自变法运动失败后,中国人民逐步认识到改良主义行不通,所以到20世纪初期,政治潮流为之一变,民主革命思想压倒君主立宪思想而成了时代的主流。

1903年,章太炎在上海《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也发表《革命军》一文,鼓吹民主革命,因此《苏报》被查封,章、邹二人被捕入狱。尽管这一时期清政府加强了对全国人民的思想控制,并且勾结帝国主义加紧了对爱国人士的迫害,但是并不能够阻止革命思潮的广泛传播,相反,通过《苏报》案的教训,更加激起了广大人民对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仇恨。1904年,陈天华在东京发表《猛回头》、《警世钟》两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阐明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走狗,要救国就必须先打倒这条走狗。这两本小册子不胫而走,并且流传到国内来,成了家喻户晓的地下读物。同时,各省留日学生纷纷发行鼓吹革命的刊物,东京成了民主革命的宣传阵地,对国内也起了重大的影响。后来,日本政府根据清政府的请求,颁布了取缔中国留学生的法令,陈天华忿而投海自杀。另一革命青年杨笃生也因忧愤国事,在伦敦蹈海而死。这些文字宣传和革命事例,一浪高似一浪,把民主革命推向了新的高潮。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合并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组织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同盟会发行了《民报》,与君主立宪派所发行的《新民丛报》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战。1906年,章太炎在上海出狱,到东京参加了同盟会,被推为《民报》主笔。《民报》不断地揭露君主立宪派的本质,巩固和扩大了民主革命的思想阵地,为革命行动准备了条件。

同盟会在国内领导过多次武装斗争。1906年,湘赣边区萍乡、醴陵一带爆发了工人、会党、农民的联合大起义,同盟会有刘道一、蔡绍南等前往领导。1907年,光复会员徐锡麟在安庆组织武装暴动,杀死了安徽巡抚恩铭。女会员秋瑾在绍兴密谋响应。这些起义和暴动事件,都以流血牺牲而告结束。同盟会鉴于内地起义屡次失败,革命干部牺牲惨重,因此自1907年起变更策略,改在西南边区组织武装起义。他们认为,西南边区是清政府鞭长莫及的地方,起义军火易于从国外运进来,即使起义失败,革命干部也易于逃出国境。但是,1907年同盟会领导的惠州、钦廉、镇南关的几次起义和1908年的河口之役,又都接连失败。1911年,同盟会集中党内骨干,发动了一次破釜沉舟的广州起义,又因所联系的军队未能及时响应,在清朝官吏的残酷镇压下,同盟会优秀会员死难者多达72人,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黄花岗之役。这次失败使同盟会元气大伤,不少会员认为至少须经过五年才能重整旗鼓,有的悲叹革命前途渺茫,孙中山也曾想到革命事业恐怕“不能及身以见其成”。他们没有看出革命全局的大好形势,当时除同盟会外,全国各地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此起彼伏地掀起了反饥饿、反压迫、反剥削的自发性斗争,其来势之猛,有如狂风骤雨,使清政府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它已处在风雨飘摇的垂死阶段。

同盟会的多次起义,都是从运动新军和联络会党入手。清政府严令各省督抚切实清除新军中的不稳分子。两江总督端方、湖广总督瑞瀓先后在新军第九、第八两镇中撤换和逮捕了一批倾向革命的中下级军官。清政府原来打算一面建立新军,一面裁汰旧军,此时又因不信任新军而停止裁汰旧军,想保存这些头脑陈腐的旧军官兵来阻挡革命潮流。

同盟会有部分会员不赞成领导人所决定的改在边地起义的策略。他们认为,在边地起义打不中清政府的要害,相反地有利于清政府争取时间,调兵遣将来扑灭起义军,而在内地起义,把利剑插入敌人的心脏,可以早日夺取胜利。他们还看到:清政府建立禁卫军和保存旧军这些措施,已经引起了新军的反感,而近来又在新军中进行“肃军”工作,更使新军官兵惴惴不安,因此,把革命的力量打进新军里去,策动他们起义,条件更加成熟。

1910年6月,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谭人凤、居正等在上海设立中部同盟会,作为在长江流域策动起义的指导机关。这批同盟会员大多为两湖人士,他们经常化装到两湖建立革命组织,策动新军会党起义。

湖北是革命党人最活跃的一个地区。日知会成立于1904年,是湖北最早出现的革命小组织。1906年,该会会员集体加入了同盟会,孙中山派乔宜斋偕同法国武官欧吉罗到武汉视察。那位武官口没遮拦,在日知会的欢迎会上公开发表激烈言论,引起官方注意,因此日知会被查封,大批革命骨干被捕入狱。但是,革命党人是捉不尽杀不绝的,此后又有群治学社继之而起,以研究学术为掩护,在汉口办《商务报》鼓吹革命,又派大批社员投入新军发展组织。1910年,长沙贫民发生抢米大暴动,抚台衙门被焚,清政府从湖北调兵到湖南去镇压,群治学社拟乘武汉防务空虚之际,策动新军起义,不料事机败露,同时《商务报》又因大声疾呼反对铁路国有政策被封,因此会员纷纷走散。同年,部分群治社员另组振武社,也因组织起义失败而告瓦解。1911年,他们又另组文学社,加强发展新军中的组织,所吸收的对象遍及步、马、炮、工、辎各营。除文学社外,又有孙武、刘公、焦达峰等组织共进会,联络两湖会党起义,相约湖北先动,湖南响应;湖南先动,湖北响应。共进会与文学社虽同属革命组织,但因保密之故,彼此不相联系。

1911年,全国出现了保路救国的高潮。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四省为川粤汉铁路所经之地,人心更为激昂。成都惨案发生后,清政府派端方带兵入川镇压,从湖北调走了新军一协,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又一次发动起义的有利时期。这一年8月,上海中部同盟会派谭人凤、居正等到湖北,指导文学社、共进会联合起来组织一个领导起义的统一机关,公推蒋翊武为起义军总司令,孙武为参谋长,蔡济民为总参议。为了壮大革命声威,他们请居正速回上海,迎接在香港的黄兴和在上海的宋教仁速来武汉领导起义。起初,黄兴认为武汉一地断难成事,主张多联络数省同时并举,经过宋教仁等解释,他也就不坚持己见了。

起义日期原定中秋节,因筹备不及,推迟至10月11日举行。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十四号刘公家中搬运炸弹,失手爆炸,印籍巡捕闻声前来,刘公急将被单盖在被炸伤的孙武脸上,伪装病人怕风,把他搀扶下楼,雇人力车逃走。巡捕在屋内搜出手枪、军服、炸弹、文件及党人名册等件。党人预料官方即将按名拘捕,因此革命军总司令蒋翊武临时决定,提前于当晚12时起义,以中和门外炮声为起义信号。蒋命王宪章、彭楚藩、杨宏盛三人分途搬运炸弹。杨宏盛用菜篮装送炸弹至工兵营,值班排长一定要检查,杨一时情急,向他扔出一颗炸弹,自己回头就跑,仍被追者捕回。当天下午,清朝军警追踪至武昌小朝街八十五号文学社,当场捕去彭楚藩、刘尧瀓、丁笏堂等五人,仅蒋翊武一人走脱。是日,全城戒备森严,担任传达起义命令的邓玉麟,未能及时完成任务,因此当晚起义未成。

当晚,清朝官吏张灯夜审。先问彭楚藩:“你们同党究竟有多少人,从实招来,可以免死。”彭厉声回答说:“狗官休问,全国四万万同胞都是我们的同志!要杀便杀,不必多言!”问官惊得目瞪口呆,次晨即将彭楚藩、杨宏盛、刘尧澂三人枭首示众。

10月10日,清朝官吏下令紧闭武昌各城门,封锁新军各营房,不许士兵外出,并调旧军在重要街口施行紧急警戒。困守营内的新军士兵人人自危。

当晚七时许,革命的第一枪起自第八镇工程第八营前队。该队二排排长陶启胜前来查夜,看见兵士金兆龙正忙着把子弹装入枪膛,厉声问道:“这是为了什么,你想造反吗?”金大声咆哮说:“老子正是要造反!”他一个箭步扑上去殴打陶排长,一面提高嗓门大叫:“弟兄们,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同棚兵士程定国闻声跃出,从陶启胜的后面用枪柄把他打倒。管带阮荣发赶来查问,也被兵士吕中秋、徐少斌开枪打死。接着,左队兵士方兴在营前空地上扔了一颗炸弹,振臂高呼:“整队集合!整队集合!”后队正目熊秉堃立即率领士兵约三百人向楚望台军火库出发。守库士兵属于同营左队,立即起而响应,公推左队队官吴兆麟担任革命军临时总指挥。此时城外炮兵营已知工程营首先发动,立即拖炮入城,占领高地,发出轰轰隆隆的炮声,于是革命风暴席卷武昌全城,步、炮、工、辎各营纷纷向楚望台集合。吴兆麟率领他们进攻总督衙门。总督瑞瀓从后墙打洞逃走,由文昌门出城,登上楚豫兵舰。第八镇统制张彪率残部在望山门一带顽抗,因为炮声隆隆,电话不通,即由文昌门渡江逃往刘家庙。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跑到第四十一标第三营“坐镇”,妄图抵抗革命。吴兆麟派传令兵周荣棠持函劝他参加革命,被他亲手拔刀砍死。当他听得满城文武均已逃走,总督衙门已被革命军攻下,他的部队也都弃暗投明参加了革命军,才屁滚尿流地带同参谋刘文吉离营逃走。

10月11日,武昌全城已无敌踪,革命军在蛇山和黄鹤楼升起了十八星旗,改元称黄帝四千六百〇九年。

革命军迫切需要组织革命政权来领导革命。其时,同盟会领袖孙中山在美国,黄兴在香港。起义前湖北各革命组织公推的鄂军都督刘公、革命军总司令蒋翊武,也都不知去向。有人建议推革命军临时总指挥吴兆麟为鄂军都督。吴推辞说:“本人官卑职小,压不住众。”坚决不肯担承。有人建议:“黎协统是个大官,压得住众。”此论一出,反对者纷纷,都说黎元洪不是革命党,而且公然反对革命,岂能推此人领导革命?吴兆麟却赞成“推一个非革命党人做都督,表示革命军大公无私,不争权利,可以鼓励一般非革命党人消除顾虑,共同参加革命,这样,就可以减少革命前途的阻力”。这种重视资历而敌我不分的论点,当时竟无人再反对而决定下来。

但是,黎元洪已经躲藏起来,一时难于找到。事有凑巧,黎打发一个伙夫回家拿行李,因其行迹可疑,革命军加以盘问,那人供出黎统领现在躲在黄土坡谢管带[4]国超的家中。吴兆麟叫马荣、程正瀛二人带队前往迎接。黎听得外面人喊马嘶,急忙躲在床帐背后,随即被搜查出来。马程二人说明来意,请黎到楚望台临时总指挥部去,黎疑心革命军要在那里枪毙他,吓得面无人色。当然,他想不去是办不到的,只得硬着头皮走出来。马程二人牵了一匹马让他坐上。

在由黄土坡到楚望台的一路上,不少人看见这位身躯高大的统领,身穿灰色呢袍,愁眉苦脸地骑在马背上,像被押解的犯人一样,也以为他此去凶多吉少。可是到了楚望台,吴兆麟立即传令号兵吹号,兵士排队相迎,吴自己也站在队伍前面行甩刀礼,黎的心情才安定下来。他跟吴兆麟本是旧相识,见吴并无恶意,便用长官关心部下的口气连骗带吓地说:“你们为什么要革命?革命是要杀头充军的!你们都有身家性命。依我之见,赶快归队回营,否则悔之晚矣。”话犹未了,只见一人面带怒容,手提一把明晃晃的大刀,从队伍中闪了出来。吴大喝一声:“马荣不得无礼!”又转过脸来向黎解释说,武昌各界人士正在咨议局开会,请黎即去参加,本人也陪同前往。

黎在一路上两眼发直,闭着口不吭一声。到了阅马厂咨议局,他一眼望见会议厅里黑压压挤满了咨议局议员和武汉绅商人士,连两榜出身的咨议局议长汤化龙也在其中,心里不觉一怔:“难道这些人都是前来参加造反的吗?”

此时正在讨论选举鄂军都督的问题。吴兆麟陪着黎走了进来,有人轻言细语说:“都督来了。”其实,革命军同各界人士早已协商好,通过咨议局选举,把黎元洪的都督名义定下来。所以黎氏一到场,议员刘赓藻即提议推举黎统领元洪为鄂军大都督,屋子里响起了一阵零零落落的掌声。黎着急地说:“你们不要抬举我,我不是革命党,不够资格。”

接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劝黎元洪顺应人心,接受推举,共伸大义,黎却执意不从。他告哀乞怜地说:“我平日待人不薄,诸位切莫害我。”于是又有一人从人丛中闪出来,握着手枪大声吆喝:“谁甘心当满奴,谁吃我一枪!”此人是率领测绘学堂学生参加起义的李翊东。吴兆麟又急忙摇手制止了。

汤化龙走近黎的身边,向他咬了个耳朵,叫他不要再做声了。这时候,大厅里突然变得鸦雀无声,大家的眼睛不约而同地都集中在那张胖笃笃的脸膛上。只见黎有气无力地说:“武昌靠近大江,海军那么厉害,怎么守得住呢?”

邓玉麟回答说:“守得住就守,守不住我们退湖南。”“湖南,怎么好退呢?”

“那边有我们的同志,他们会来打接应的。”“饷呢?”

“打开藩库,用了再说。”

以上问答之词,说明黎的内心压根儿反对革命,断定革命军无险可守,无援无饷,绝无成事之理。他又怕吃眼前亏,从此就装起哑巴来,不再开口说话,而大家也就以为他已默认担任都督,会议至此结束。

当天湖北军政府就在咨议局内宣告成立。可是那位被推举出来的大都督,接连两天如醉如痴,不进饮食,也不开口说话,似乎想用绝食的办法来“尽忠完节”。据警卫员报告,他有两次图逃未遂。这种阴阳怪气的态度,又激怒了性情暴躁的张振武,他主张一刀把他挥为两段。参谋甘绩熙、陈磊也说,此人不杀,恐有后患。可是吴兆麟等又一再加以阻止。他们认为:庙也有了,菩萨也有了,菩萨本来就是不言不语的,庙里的事情,自有和尚来管。于是革命党人推举蔡济民、吴醒汉、陈宏诰、邓玉麟、高尚志、张廷辅、王宪章、徐达明、王文锦、梁鹏等组成“十人谋略团”,负责主持军事,对外则用都督之名以行。因此府中人员背地里都称黎元洪为“黎菩萨”,不久“泥菩萨”之名传遍武汉三镇而无人不知。

12、13两日,汉阳、汉口两镇相继光复。湖北各府州县接到省里的电报,也纷纷赶走清朝官吏而宣布独立,全省革命形势大定。

在那些日子里,武汉三镇人心沸腾,千千万万的市民都把革命的胜利当作自己的大喜事,彼此见面打招呼,都抱拳拱手互道恭喜。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听到人们高谈阔论地说:“这一下子压在我们头上的清朝皇帝和狗官们都倒下来了,从此我们四亿同胞都是一品大百姓,都成了国家的主人翁了。”“从此四亿人就是四亿个皇帝,而今天担任国家公职的官员,都是人民的公仆。”

在这种民主思想的指导下,社会风气立刻为之一变。首先革除了“大人”、“老爷”这类不平等的称呼,所有磕头、作揖、打扦等旧礼节也都被废止,而代之以握手、脱帽或鞠躬。

关于服装问题,意见分歧,莫衷一是,有人主张恢复明朝的旧衣冠,有人主张西装革履,可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赞成衣冠复古或全盘洋化,因此未作具体规定。街头所见大多为短打朋友或长褂子先生。

流行最早而又雷厉风行的是剪辫子的风气。脑后垂辫,本来是满族入关后强加于各族人民的一种怪现象,外国人把它叫做作“猪尾巴”,所以出洋留学生都把这条尾巴剪掉,以免受人侮辱。清朝末年,留学生大多参加了民主革命,清政府往往把剪掉辫子的人当作革命党而加以迫害。武昌革命的炮声一响,不少人脑袋后面摇摇晃晃的这条尾巴立即化归乌有,剪迟了的,就要受到“千夫所指”,“万人笑骂”,辫子又成了甘心作“满奴”或亡国奴的一种标记。而且,你不剪,会有人替你来剪。你出得门来,走在大街上,往往碰到一向不相识的人,拦路揪住,拿出利剪,把你这条孽根硬是连根剪掉,路人拍掌欢笑。也有一小撮顽梗不化之徒,害怕脑后空空,生前见不得皇帝,死后对不起祖宗,他们把辫子盘在脑门上,用一顶大帽子遮盖起来,有的索性改作道士装,这种人被称为“遗老”或“亡国大夫”。

当然,女子又当别论。妇女的发型不同,她们留辫子也跟男人的辫子有区别,可以存而不论。也有个别摩登女性,醉心男女平等,不惜牺牲万缕青丝与男子看齐,反而引起社会的歧视,甚至受到官厅的取缔。

女子最流行的风气是放足。武昌革命的炮声一响,不但闺门少女不约而同地下决心不再缠足了,不少成年妇女也把裹脚布扔在茅厕坑里,放成了一种不大不小的“黄瓜脚”。女子缠足是千百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摧残女性的一种陋俗。19世纪后期,不少进步人士大声疾呼,提倡女子放足,但是社会上的习惯势力,认为女子不缠足不美观,嫁不出去。说也奇怪,以前以三寸金莲为美,此时则以小脚为丑,社会风气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随之而变了。有人打趣地说:“辛亥革命,男子解放了头部,女子解放了足部。”

女子最引人注目的是要求男女平权,包括参政、参军、婚姻、教育、职业,等等。这也是几千年来所未有的一个突变。革命刚开始,就有不少地区的女青年们,抛却红装换武装,成立了女子北伐队、女子救护队。不少大城市成立了女子参政会,出现了身佩徽章,出入官府,被称为“女伟人”的女子活动家。没有人敢于公开反对女子参政。有些“女伟人”被聘为总统府、都督府的顾问、参议、咨议等。但她们都是有名无实、有职无权的时髦人物,实际上仍被排斥于政权之外。尽管女子所争的教育平等和婚姻自由均未完全实现,但也初步地打开了封建旧礼教的缺口,打击了孔孟之道,取得了社会人士对她们的某些让步。女学校逐步有所发展。女子选择配偶,“先斩后奏”,木已成舟,也不是家长们所能完全阻止的了。

尽管妇女解放尚有遥远的距离,上述点滴改革,却也引起了封建卫道者们的狂喊大叫,说什么“人心不古,世道陵夷,阴盛阳衰,成何体统”。

此外,社会风气的改变,还表现在从军的问题上。武汉革命军初起时,全部官兵仅有四千余人。为了革命的需要,湖北都督府决定扩充为五个协。往日清政府建立新军,采取了募兵制,应募入伍者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他们都是因为活不下去才不得不出来吃粮当兵。革命军也仍然采取募兵制,在武汉三镇插旗招兵。没有想到,不到三五天工夫,全部兵额如数募足。从新兵的家庭成分来看,有不少半无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内。这些人显然不是为生活问题,是为参加民主革命而来。

军政府成立的初期,也打破了往日官场中界限分明的等级制,自大都督至司书生,一律月支生活费二十元。军政府也没有清朝总督衙门那种森严气派,如有机密大事,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要求面见都督而能畅所欲言。黎元洪住在府中大楼东头的一间,吴兆麟的革命军临时总指挥部设在西头的一间。黎是名义上的大都督,军事由十人谋略团主持,来访人士也由他们接待。

都督府成立最早的直属机构是外交部。部长胡瑛原名宗琬,别号经武,湖南桃源县人。早年进过长沙经正学堂。黄兴在湖南组织华兴会时,他首先参加,后来又到汉口加入了日知会。日知会被查封时,他被捕入狱,清政府处以终身监禁。他在狱中宣传民主革命,狱吏谈国华被他感动,把女儿许给了他,还掩护他跟外面通信往来,因此他在狱中又先后参加了振武社和文学社,还经常与湘西会党密切联系。武昌的炮声一响,他一脚跨出牢门,一脚跨进都督府而自立为外交部长。

都督府成立后,民主革命派和君主立宪派立即展开了尖锐的斗争。立宪派想把革命政权从革命派的手中夺过来,于是布置了两套办法:一套建议鄂军大都督举行祭告黄帝典礼和革命军誓师大会,一套主张制定湖北军政府的组织条例。立宪派企图抬高非革命党人黎元洪的地位,以抑制革命党人。那位形同俘虏的黎菩萨,因见革命形势稳定,也就态动神流,眉宇开朗,而不再装哑子做木头人了。

1911年10月16日,鄂军都督府门前广场上搭上一座高台,举行革命军誓师典礼。中部同盟会代表谭人凤站在台上授剑、授旗。黎元洪身着上将制服,站在台口中央,口中念念有词,由于嗓门太低,台下只听得有“请中山先生来鄂领导革命”的一句话。词毕,礼成,军乐大奏。随后都督走下台来,骑上鄂军中最高大的一匹马,绕场检阅军队。都督所经之处,军官一律行甩刀礼,兵士行举枪注目礼。看热闹的人群称赞说:“人又高,马又大,都督端的威武不凡。”

接下去又演第二幕。都督府邀请武汉各界人士在教育会开会,宣读湖北军政府的组织条例。立宪派放出空气说,这个条例是由孙中山先生制定,派居正带到湖北来的,所以未经讨论,大家一致举手赞成。条例规定都督为一省军民两政的最高长官,下设军政、民政两大部。军政部设战时总司令一员由都督兼任之,下设参谋、军令、军务三部。民政部设部长一人,由咨议局推选之,下设内务、外交、交通、财政各司,各司司长由民政部长提名选任之。条例通过后,除由黎元洪兼任战时总司令外,并推杨开甲、吴兆麟为参谋部正副部长,杜锡钧为军令部长,孙武、张振武、蔡绍忠为军务部正副部长。同一天,湖北咨议局选举汤化龙为民政部长兼法制局长。由于都督府有了规章制度,都督直接总揽兵权,十人谋略团被取消了。其实,军政府组织条例是由汤化龙起草制定的。立宪派耍了这一花招,革命的领导权便由革命派移于反革命军阀和君主立宪派之手。10月18日,革命军在刘家庙对岸青山、红关之间布置炮兵阵地,向停泊武汉江面的清朝军舰进攻。这些军舰有炮舰楚豫、建威、江元三艘和鱼雷艇飞鹰、湖隼两艘。湖广总督瑞瀓就躲在楚豫军舰上。革命军拂晓攻击,共计开了三炮,一炮击中楚豫尾部,楚豫也向岸上回了一炮,即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其余各舰均树白旗投降。

同类推荐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草根宰相诸葛亮

    草根宰相诸葛亮

    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 特斯拉自传

    特斯拉自传

    本书是尼古拉·特斯拉唯一一部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最大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
热门推荐
  •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精选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精选

    本书设立了名家评点、背景透视、内容梗概、妙语佳句、阅读指导五个专栏,浓缩原著精华,提炼作品主旨,给读者指导性的阅读建议。
  • 尘事

    尘事

    作者通过两个农民家庭冉家和李家的发展变化,讲述了在改革开放以后,宁夏南部山区的农民,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落后的生活状态,实现经济富裕,走向小康之路的发展历程。同时也道出了中国最广大的群体渴望知识,渴望进步,渴望改变的普遍心情。
  • 全身心投入工作

    全身心投入工作

    本书向你讲述了如何更好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投入当然不是一点点,而是你的全部精力、心思与智慧;投入也不等于一味“苦干”,它还需要与灵敏、机巧、效率为伴;投入也并非仅仅为了付出,而是为了“产出”。只有产出大于投入,你的投入才愈发有价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个人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而只是企盼好运从天而降,那么,在他年老回首往事的时候,他就会为今生的碌碌无为而悔恨。一个人无论身居何处,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首先全身心投入其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求得不断地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准则,也是人生的准则。那些在人生中取得过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领域全身心投入过。
  • 老子不生气

    老子不生气

    养正气的儒家历来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仰慕;不生气的老子则素来深受民间百姓的追捧。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的理论,但老子所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做人心态和从政心态,它们无不指向不生气的心态修炼。做人要无为,从政要无为;做人要自然,从政也要自然。做官的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官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政治文化。经商的亦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消费者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商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具体地说,老子指出了两种健康的心态,一是无为心态,一是利人心态。无为是不刻意为己,利人是无己心态的升华。
  • We Two

    We Tw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现实下的无奈

    现实下的无奈

    男主角李家辉一个农村教师,为了给贫困儿童建立学校而努力,更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儿童而四处奔波,而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上不是做好事就有钱赚,有身份,所以李家辉得到大家的歧视,但是女主角却李丽梅独独喜欢这样的男人,毅然的选择了离家出走和李家辉过这样的日子,爱情也得到了完美的升华。
  • 网游之泣血修罗

    网游之泣血修罗

    地球破灭重建,原界突然出现,出现在人类面前的是选择、是超脱!当传承重现人间,将掀起无尽的血与杀戮。追寻上古神话的脚步,征战!前人走过的路注定成为传说,现在走过的路也注定成为过去,时间会因为岁月的沧桑而变久远,岁月也会随着时间的久远而变苍白……新书:星河武影
  • 逆天创世神

    逆天创世神

    地火铸身,寒冰炼体,寂寞对月,苍山相依,孤寂中成就巅峰!携手红粉,仗剑红尘,侠骨柔情,踏破天地!邪云神宫,水火共舞,无上传承,登天梯,一步一世界!通天塔降临,震动万界,十万种族,同台共舞,杀戮无限,血染长空!七彩霞光映苍穹,万丈高山一朝崩,神女繁花空中舞,失落世界战族承!血煞气,射长空,震动新界,长剑血红,斜指青冥,十万血魂祭,天降血雨!百万苍山,刀意凌空,威压天地,始显狰狞!精彩的奇幻之旅尽在逆天创世神!
  • 万界王庭

    万界王庭

    破败的轩宇静静的伫立在这无垠的虚空远处的雕纹仿佛在向世人呐喊枯寂的虚空破败的王庭永寂之人何以一力挽苍生?
  • 腹黑王爷爱妃拒承欢

    腹黑王爷爱妃拒承欢

    无缘无故就穿越了~老天啊,你穿越也给个好点的角色啊!偏偏成了宰相府里最不得宠的庶女,娘亲无能爹爹不爱,看我如何闪瞎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