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4500000011

第11章 南下督师

却说冯国璋火烧汉口,湖北革命军在十分危急的时候,10月28日黄兴赶到汉口。他是同盟会的负责人,当时孙中山已去美国,叫他留在香港代理总理的职务。他在两广云南等省领导过多次武装起义,一次失败了,一次又卷土重来,因此威名震于中外。他在香港接到中部同盟会的电报,武昌已经起义,催他速回内地领导革命。当他赶到上海的时候,北洋军正在猛攻汉口,他征装未卸,便又急匆匆混在上海人士所组织的红十字会战地救护队中,乘外国轮船来到汉口。

黎元洪听得黄兴到来,立即派人迎接他过江相见。此时汉口炮声隆隆,武昌人心浮动。黎在鄂军中挑选了一个又高又大的兵士,骑了一匹鄂军中又高又大的马,手持大旗一面,旗子上写着“黄兴到”三个斗大的字,在城里城外飞马高呼,用以安定人心。

黄、黎两人匆匆一面,黄即渡江指挥作战。此时汉口市区在强烈炮火下已化为一片瓦砾之场,革命军失去掩蔽,伤亡非常重大。黄兴只得在汉阳对岸满春茶园一带布置最后一道防线。

黄兴亲自督战,虽然起了一定的鼓舞军心的作用,但是此时各省援军尚未到达,军火、军饷两俱缺乏,加以袁世凯用封官悬赏的办法鼓励北洋军疯狂进扑,革命军很难稳住阵脚。黄兴虽手刃临阵退缩的军官数人,仍无济于事。11月2日,革命军放弃汉口,退守汉阳。

湖北都督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今后的战守问题。有人认为,黄兴并无正式名义,因此各军不听指挥。黎元洪愿将本人所兼的总司令一职让出来。

11月3日,阅马厂都督府门前高搭将台一座,举行了极其隆重的“登台拜将”典礼。钟点一到,黄黎二人并肩走上台来,由黎授印、授旗,并作了简短的介绍,称道黄兴多年来从事革命的功勋,请他出来担任革命军总司令,勉励官兵一致服从。黄致答词后,礼成,军乐大奏。黄骑了鄂军中那匹大马,绕场检阅军队,所过之处,军官行甩刀礼,兵士举枪致敬。这些情况与都督举行誓师典礼时一模一样。当天黄渡江到汉阳,在昭忠祠建立了总部,并电催独立各省迅速出兵来援。

就在这一天,革命军在断琴口阵地捕获“奸细”一名,解往都督府受审。此人便衣马裤,眉目英爽,一经查问,才知道他是吴禄贞派来的联络参谋王孝缜。他带来了北方第六、第二十两镇决定会师北京的消息。这一大好消息驱散了都督府中因放弃汉口而产生的悲观情绪,认为袁世凯已成瓮中之鳖,革命军的最后胜利指顾可期。黄兴任王孝缜为总部副官长。

革命军与北洋军隔汉水对峙,一连几天无战事。11月9日,吴禄贞被刺的消息传来,军中的乐观空气又被吹散了。

11月11日,武昌江防部队发现江面有一艘悬挂英国国旗的小火轮,蹴着白波向武昌驶来。船靠码头后,有两个清朝官吏走出来,口称有机密大事要见黎都督。守兵不敢怠慢,立即把他们监送到都督府来。原来这两个官儿是袁世凯所派的代表刘承恩和蔡廷干,他们持有袁的亲笔函及汉口英国领事葛福的介绍信,为接洽两军停战议和而来。

这一天,军务部部长孙武久病新愈刚出医院,穿了一套金光闪闪的陆军上将制服,来到都督府就职。军务部副部长张振武、参谋部副部长吴兆麟、外交部部长胡瑛也都在府中办公。黎找他们讨论应不应该接见袁世凯的来使。孙武认为袁是北方唯一的实力派,来使持有英国领事的介绍信,应当接见一下,听取他们的来意。胡瑛赞成这个意见。张振武、吴兆麟二人却都不以为然,认为接见北方来使,足以动摇军心,引起各方误会。正商谈间,突然有府中职员朱树烈、范义侠、萧鹤鸣三人闯进来,手中提着大刀,厉声叫道:“谁主和谁就是汉奸!”这样一来,大家都哑口无言,黎只得派人护送刘蔡二人出城过江。

刘蔡二人留下了袁的一封信。信上说的是:朝廷已经实行君主立宪,从此不必大动干戈,希望革命党人悔罪投诚,保证不究既往。黎与黄兴二人商议之下,决定各写一封回信。黎在信中劝袁倒戈反正,革命军可以推举他为汴冀大都督。黄则进一步鼓励袁做新中国的华盛顿,万勿失此千载一时之机。

这是袁对革命军所作的第一次诱降。袁自南下督师以来,早就决定了一个两面利用的计划,一面利用清政府对付革命军,一面又利用革命军对付清政府。他先给革命军一个下马威,叫冯国璋猛攻汉口,这是“军事迫降”。等到汉口被他打下来了,他又采取“养敌自重”的办法,不拟进攻武昌,请他的后台老板英国人作介绍,对革命军进行“政治诱降”。汉口英国领事介绍刘蔡二人渡江接洽停战,是奉英国公使朱尔典之命而行的。

这次诱降未成,袁认为革命军还没有受到足够的打击,因此命令冯国璋继续进攻汉阳。他自己则于11月12日由孝感启程北上。

在汉口失守后的几天内,革命形势在东南方面有了重大的发展,上海、苏州、浙江先后光复。上海同盟会一再打电报并且派人前来,催促黄兴速回上海组织革命军中央政府。黄兴拟俟各省援军到达后,一战而夺回汉口,把武汉三镇的局势稳定下来,然后抽身东下。

各省援军到达最早的是湘军王隆中、甘兴典两协,受到湖北人民的夹道欢迎。他们一开到就要求上阵杀敌,反攻汉口。根据当时的形势,北洋军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革命军应当厚集兵力才能发动反攻,但是黄兴对敌人重视不足,而且他本人也急于要摆脱局部战区的牵制,东下主持全局,因此同意了湘军速战速决的意见。

11月16日,黄兴下令分三路反攻汉口,第一路由武昌渡江向谌家矶、刘家庙进攻,第二、第三两路均由汉阳强渡汉水,分别向龙王庙、玉带门、桥口等地进攻。第一路为佯攻,由鄂军担任,目的在于扰乱北洋军的后路,使之首尾不能相顾。第二路也由原阵地的鄂军担任。第三路以生力军湘军为主攻,黄兴亲自统率指挥。是日天雨路滑,对攻军不利。第三路渡河后,第一、第二两路均未按照命令出发,因此北洋军得以集中力量对付一面。湘军作战非常勇敢,在敌人的强烈炮火下,从拂晓战至午后,王隆中的一协死伤过半,仍坚持不退。由于北洋军不断增兵加强压力,甘兴典首先骑马退下来,引起军心动摇。黄兴立即率领督战队,手持大刀拦阻,甘部败兵竟向督战队开枪反击,夺路而走。黄兴只得命令第三路全部撤回汉阳。

反攻失败后,甘兴典不向总司令请示,擅率所部退回湖南。王隆中也借口该协牺牲过大,不服黄兴劝阻,自由率部退回武昌。黄兴电请湘鄂两省都督按军法制裁违抗命令和作战不力的各级将领,鄂军第一路协统成炳荣被撤职,第二路标统杨选青被处死刑,甘兴典回到长沙后也被捕正法。此时湖南又开到援军刘玉堂一协。

11月22日,北洋军偷渡襄河占领蔡甸,即向花园、黑山等阵地进攻。黑山炮兵谭森林被敌收买,所布地雷均未爆炸。刘玉堂在争夺仙女山的战斗中力战阵亡,北洋军乘势直扑龟山。11月27日,革命军放弃汉阳,退守武昌。是日黄兴仍在上海红十字会救护队的掩护下,乘外国轮船前往上海。

汉阳失守后,湖北军政府对于应否坚守武昌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北洋军拥有海军,随时可以渡江作战,革命军的兵力已经残破不全,无力巩固江防和坚守武昌。武昌已处于龟山炮火的直接威胁下。他们主张将都督府迁往鄂城,一俟各省援军云集,然后再图反攻。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武昌为全国首义之区,已成为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如果不战而退,不但玷污首义之名,而且足以影响全局。他们主张设防坚守,即使北洋军渡江进犯,也应奋勇抵抗,战至最后之一人。

正当争论不决之时,以前因文学社被破坏而失踪的蒋翊武突然出现,他是从蔡甸化装回到武昌的。他也主张坚守武昌,于是大家推他继任革命军总司令。他立即在洪山宝通寺建立总部,重行调整兵力,在武昌周围大君山、小君山、磁基山、京口、白沙洲、青山等处构筑防御工事,并在沿江一带加强防务。

12月1日,从龟山打过来的开花弹纷纷落在武昌城内,都督府也中弹起火,黎元洪不征求别人的同意,慌忙迁往城外卓刀泉刘家祠堂办公。

当天下午,英国领事又派人过江来,向革命军建议停战三天,以便觅取和平解决的途径。这是袁世凯所作的第二次和平试探。第一次他自己派代表前来碰了壁,第二次就请高鼻子洋人出面来跟革命军打交道。读者要问道:北洋军接连打了两次胜仗,武汉三镇已夺去其二,袁为什么还要一再谋求和平解决?这是因为,袁对全国局势比别人了解得全面,此时革命烈火已经烧红了半边天,武汉之战成了局部问题,而北洋军无可再调之兵,即使能够攻下武昌城,也不能够解决全面战争。而且打武昌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此时长江上游海军舰队已在九江起义,北洋军的海军优势不复存在;湖北革命军虽然受了相当大的损失,但是湖南、江西、广西、贵州等省的援军已经出发在途,战事必将持久,北洋军再打下去,必将陷于泥淖而不能自拔。由于这些原因,所以打汉阳仍是袁的一种军事迫降的手段。当汉阳攻下之后,他认为湖北革命军已经被他的威力吓倒,应该可以接受和谈了。

英国领事的来文,由都督府派急足送往卓刀泉。自12月1日起,南北两军停战三天。黎于12月3日迁回武昌城。此后停战期一再延长,实际上武汉从此无战事,南北战事改在另一地区进行。

革命军与清朝军队的另一战场在南京。

武昌起义前,南京驻有两种性质不同的军队:一种是具有革命倾向的新军第九镇,一种是旧军江防营。第九镇和一般新军不同,是清政府在初步试行征兵制的基础上建立的,有不少革命分子参军入伍,所用军官也有不少是日本士官生出身。1906年,东京同盟会派人分赴长江各省,策动新军响应萍醴起义,在江苏的策动对象主要就是第九镇。萍醴起义失败后,两江总督端方在第九镇进行了一次大整肃,撤换了一批有革命倾向的军官。

第九镇原驻长江北岸,因1911年举行秋操,调驻长江南岸,其第十七协及镇司令部均驻南京城内,第十八协两标分驻镇江、江阴两处。武昌革命事起,江宁将军铁良、两江总督张人骏怀疑这支新军不稳,10月30日将第十七协调驻城外秣陵关,而将浦口江防军二十营调驻城内。

江防军的统帅不是别人,正是1900年奉袁世凯之命北上“勤王”的淮军副将张勋。他是江西奉新县人,早年在同乡人许振祎家中当过书童。许是曾国藩的挂名弟子,曾任河道总督。张勋因偷窃主人财物被逐,他一再求情,许写信介绍他到广西提督苏元春处求差,补了一名伙夫。他善于逢迎,深得新主黎元洪早年肄业天津水师学堂,与萨镇冰有师生之谊。1911年10月17日,萨乘楚有军舰抵刘家庙江面,黎即去函劝其反正。函中有云:“党军驱逐瑞督出城后,即率队来洪营合围搜索。洪换便衣匿室后,当被索执,责以大义,洪只得权为应允。吾师素知洪最谨厚,何敢仓卒出此。虽任事数日,未敢轻动。今则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谁无肝胆,谁无热诚,谁非黄帝子孙,岂甘作满族奴隶而残害同胞耶?洪有鉴及此,识事机之大有可为,乃誓师宣言,矢志恢复汉土。”这封信的前半段倒也说了一些老实话。萨对此函虽未作复,但也并非无动于衷。九江独立后,清政府命萨率领各舰开往九江镇压,萨知事无可为,即换乘商轮只身赴沪。萨去后,各舰舰长在九江宣布起义。本拟开回武汉助战,因秋深水浅,便由海筹舰长黄钟英率领,驶往下游。清政府所属长江舰队尚有镜清,保民等舰及鱼雷艇14艘停泊下游镇江一带,也于11月6日全部起义。

人的欢心,逐步提拔他做到巡防营管带。他又犯了营规,管带当不下去了,苏派他做差官,携带大宗礼物,到北京去走中朝贵人李莲英的门路。他到北京的时候,苏被两广总督岑春煊参倒,李莲英保荐他当上了北洋淮军管带。1896年,袁世凯小站练兵,他的部队调往受训,因此又与袁接上了关系。1899年,他随袁到山东,升任淮军副将。1900年他奉派北上“勤王”,在居庸关外追上了“两宫銮驾”,他又巴结上西太后,升任淮军翼长。《辛丑条约》签订后,他的队伍调往关外,归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节制。1910年升任云南提督,未到职前改授江南提督,节制江南、浦口各营。他跟袁世凯和西太后都有历史关系,因此既自命为北洋派大将,又自居为大清朝的忠臣。

武昌起义后,革命浪潮冲击着长江沿岸各省,南京成了一座四面受敌的孤城。江苏咨议局和绅商各界都劝两江总督张人骏宣布独立,以免兵临城下。张已年逾古稀,但求苟全性命,愿意交出政权。他跟满族江宁将军铁良同处一城,而兵权又掌握在张勋的手里,不能有所作为。于是清政府任命张勋会办江苏军务,并授以保卫南京之全权。

张勋在城北一枝园建立了江防军大本营,宣布了戒严令,紧闭南京各城,大举搜捕革命党人。凡是被他们认为形迹可疑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枭首示众。因此,大行宫、花牌楼一带的电线杆子上经常悬挂着累累的人头,不少穿洋服和剪掉辫子的人也被枉杀。张勋的辫子兵借口搜查乱党,到处穿房入户,乘机抢劫财物。在张勋的暴力统治下,这个六朝金粉之地,成了杀气腾腾的人间地狱。

张人骏、铁良之流恃有江防军撑腰,对新军采取了歧视和戒备的态度。第九镇应领子弹被扣留不发,兵士每人身边仅留子弹三颗,备野外演习之用。张勋的态度更加咄咄逼人,扬言任何人如敢反叛朝廷,江防军的力量足以平之。第九镇官兵在反动派的高压下,已经积愤难忍,加以革命派从中鼓动,连动摇不定的统制徐绍桢也觉得受不了,愿意参加起义。他们暗约城内巡防营及总督卫队为内应,第九镇官兵乃于11月8日在秣陵关起义,进攻雨花台炮台。不料城内机关被破坏,参予其事者均被捕杀,起义军缺乏攻城炮,两天后被迫向镇江退却。

在此以前,第九镇第十八协已在镇江起义,推举同盟会会员(原光复会会员)、第三十六标管带林述庆为镇江都督。在南京的第十七协退抵镇江后,林对统制徐绍桢颇不礼貌,徐只得派人到上海乞援。上海同盟会正拟联合苏浙两省出兵北伐,开辟第二战场,以分北方之势,而解武汉之危。他们认为徐绍桢在军队中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因此决定组织江浙联军,推徐为总司令,即日向南京反攻。

江浙联军包括浙军统领朱瑞、苏军统领刘之洁、上海光复军统领黎天才、沪军敢死队司令洪承点等部。第九镇十七、十八两协合编为镇军第一镇,以同盟会会员柏文蔚为统制。其实,这些军队都是起义后新扩充起来的,不但人数不足,而且也缺乏战斗经验。但是,由于革命深入人心,士气非常旺盛。11月22日开始进攻后,联军首先夺得南京外围的乌龙山和幕府山。12月1日又夺得制高点天保城,胜负之局已定。接着孝陵卫之战,江防军统领王有宏头戴红顶花翎,往来指挥作战,中弹落马而死。联军炮打狮子山和北极阁,张人骏和铁良正在山上观战,吓得狼狈下山,遁入日本领事馆中。

两张商请美国教士出面调停,愿意和平让城。联军向他们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江防军必须全部缴械;二、他们所劫去的藩库存银八十万两必须全部追还。条件没有讲好,联军准备攻城,忽然探马报道,当天夜晚,张人骏、铁良两人都偷出下关,乘坐日本兵船逃往上海去了。清政府命张勋护理两江总督,但因大势已去,他也率领江防军残部偷出汉西门,由大胜关渡江北窜。

12月2日联军进城后,林述庆从镇江赶来,一马当先跨进了两江总督衙门,自立为江苏都督。上海同盟会因程德全早已被推为江苏都督,改推林为北伐军总司令,叫他渡江追敌。但林的军队已被柏文蔚接收改编,他因手无寸铁而自动下台。联军又将光复军改编为宁军第一镇,派黎天才为统制兼援鄂司令,光复军总司令李燮和也因人去楼空而自动解职。

联军在下关捕获了张勋的爱妾小毛子。原来,张勋从南京逃走时,因为军中不便携带妇人,把小毛子藏在一个亲戚的家里,被联军宪兵搜查出来。沪军都督陈其美建议把她解往上海,陈列于张园,作为南京战役中的一个战利品,任人参观,每人收门票四角。他说上海人素来好奇,一定会万人空巷前来参观,估计可以筹集军饷十万元。徐绍桢回电说:“革命军仁者之师,不宜有此儿戏之举。”他把小毛子安置在门帘桥清朝候补道陈善的家中,随后又派津浦路局长陶逊把她送往徐州,交还张勋。

张勋率部渡江后,沿途受到联军追击和淮上军的侧击,情形非常狼狈。逃到徐州他才松了一口气。但是,江山已归别人,美人又陷虎穴,心中好生懊恼。忽然有一天,联军送回了小毛子,他这一喜非同小可,除亲自到车站迎接外,还大张盛宴款待陶逊,极口称谢徐绍桢的深仁厚德。陶逊南返时,他把所扣机车十四辆和客货车八十辆交还给津浦路局,作为答礼。

南京被围时,袁世凯曾命张勋死守待援。本拟调北洋军第五镇由山东南下赴援,但因山东也在风声鹤唳之中,这支军队无法调走。张勋退抵徐州后,袁命兖州镇总兵田中玉出兵韩庄、利国驿一带,协助张勋防守徐州。

南京号称东南重镇,也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南京在汉阳失守后的第四天光复,不仅把长江中下游联成一片,挽救了湖北革命军的不利形势,而且开辟了第二战场,控制了全国第二交通大动脉津浦路的南段,使袁世凯更加感觉到这场战争无法再打下去,因此,他不得不依靠帝国主义,玩弄政治阴谋,采取“速和速决”的策略,企图在和议席上取得他在战场上所不能得到的东西。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麦克斯韦 罗蒙诺索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麦克斯韦 罗蒙诺索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李平、翁有利编著的《麦克斯韦 罗蒙诺索夫》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麦克斯韦 罗蒙诺索夫》对麦克斯韦、罗蒙诺索夫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我和爸爸马三立

    我和爸爸马三立

    本书是一部通过马三立女儿、女婿的独特视角,追忆马三立生前事迹的纪实作品。作者希望借此寄托对亲人逝世五周年的深切缅怀,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师的机会。
  •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总有一个人,你爱如生命:张爱玲的喜悦与悲伤

    本书用散淡清丽的文字完美再现了张爱玲特立独行的一生,她的年少时光,她迷途般的爱情,她在炮火中的洗礼,以及远渡重洋的漂泊,还原一个不在传说中而在我们身边的传奇,走近真实的张爱玲,体味她繁华背后的苍凉。但愿我们都能在最深的红尘里遇见最美的爱情。
  • 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

    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

    奥普拉·温弗瑞,一位美国尽人皆知的人物,一位打动人心的“脱口秀女王”,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传奇人生的美国黑人女性。她出身平凡却凭借着非凡的个人魅力,在访谈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美国和世界亿万电视观众的心。人们崇拜她,不仅因为她的身价高达24亿美元,更因为她的努力,她的不屈,她独一无二的个性魅力!《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结合奥普拉的传奇经历,将她的智慧呈现给广大女性朋友,帮助大家找回失去的信心,重塑完整的自我,活出属于自己的全新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如娇似狼

    如娇似狼

    如小娇是片场的专职武替,一次拍戏时,威亚断了,结果一摔摔出个未婚夫来。未婚夫就未婚夫吧,为什么眼前这个画风明显跟她不同的男人还长着一对狼耳?狼耳就算了,还带着个拖油瓶。好吧,拖油瓶小狼看久了也挺萌的,后妈也许是个挺有前途的职业。但是这狼实在太渣,分分钟想拖她去领证,三观不和怎么结婚?如小娇奋起反抗:不谈恋爱,就想跟我领证,门儿都没有。某狼:小丫头,三百年前你的名字就已经在我家族谱上了,想跑?关门,放狼。作为一只五百岁、风华正茂的狼,唐修大大表示,等一个人出生等了三百年,终于等到媳妇出现的这一天,谁还能如此淡定?
  • 羁绊几千年

    羁绊几千年

    事故发生了,我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我获得了一次新的生命是的,我就是人们常说的修仙者,给活了千年的我心的悸动.......她死了,我也浑浑噩噩的活了下去,遭人鄙视.......直到,我再次看到她的身影,无论她是什么人,我都要再次将她抓在手中(攥紧拳头)我是......最接近仙的人
  • 嫡女策:一等傻妃倾天下

    嫡女策:一等傻妃倾天下

    简介:她本是反恐部队的精英,不料被人出卖,最后落的个惨死收场!一朝穿越,一缕幽魂竟俯身在一个被人遗弃的柔弱女子身上,虽然是嫡出,但因生母早亡,过的竟是嫡不如庶的凄惨日子。一朝醒来,眸中光华霎现,面对深宅后院里的步步惊心!她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高干精英该如何应付?居心叵测的后母,薄情寡义的生父,甚至那心机似海的庶妹!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和她平日所要面对的枪林弹雨到底会有何区别?她又该如何才能保全自己?他本是帝王朝隐忍不发的腹黑皇子,只因那日不经意的一瞥,便将那个清高孤傲的女子视作他棋局里最为重要的一颗棋子!一场皇权争夺下来,他却发现,到头来,他除了皇位,已经全盘皆输!“宇文宸,我说过,没有人可以计划我的人生!其中也包括你!”女子眸底凌厉,殷红的唇角挂在冷冷的笑意。宇文宸:“我也说过,普天之下,如果我想得到的东西,没有谁可以逃的掉!”..............(本文极爽女强,强强对决,精彩不容错过,嘎嘎~~)
  • 古龙文集:绝代双骄2

    古龙文集:绝代双骄2

    书中栩栩如生刻画出小鱼儿、花无缺、铁心兰、江玉郎、燕南天、江别鹤、移花宫主、十二星相、苏樱等众多典型人物,是古龙所有小说中篇幅最长,情节最丰富的小说。《绝代双骄》也是一个关于仇恨和宽恕的故事,以仇恨开始,以宽恕结尾,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全书高潮迭起,诙谐斗智,充满幽默,让人笑中带泪。小说问世以来,被改编无数,梁朝伟、刘德华、林青霞、林志颖、苏有朋等明星先后参与演出,陪一代又一代人度过了人生的美好时光。
  • 此去惆怅

    此去惆怅

    李俞和自己的丈夫结婚都已经五年了,可是他们两个人之间没有感情。所以孩子也一直都在阴影中长大。这里说的他们的孩子的故事。
  • 太古武魂

    太古武魂

    太古年间,人族七魂七魄,谓之仙!天妒仙族而抹去四魂,天谴人族而放逐天、地二魂,人族仅剩命魂常驻己身。魂道修行便是悟天地之灵、四方万物,补自身七魂之路。……一个杂役少年偶得仙经而崛起于微末之中,且看他如何集齐四枚太古武魂,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传说!
  • 没有不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不愿承担的责任

    没有不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不愿承担的责任

    不论是楔形文字,还是象形文字;不论古今,还是中外;不论家庭,还是职场。历史的变迁、地域的隔阂、工作的转换……却不妨碍我们对责任相同的理解,责任是人生命的一部分,应该承担的任务,应该完成的使命,应该承担的后果。
  • 错爱:倾城皇妃

    错爱:倾城皇妃

    她是他精心安排的一枚棋子,却阴错阳差毁了容,成了一枚无用的废棋;他明知她有意接近自己,关键时刻在茶中下毒,却咬着牙将茶一口喝下,放她安然离去;他为自己谋得一枚棋子,却对她暗暗动情,奈何肩负重任,唯有负她,留待日后再作弥补;他救她,只为医者善心,日后相处,却深深为她动情!面对他们,她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超级英雄

    都市超级英雄

    征服星辰大海,跨越无尽时空,为的就是让自己的青春无悔。就算是一滩烂泥,当他漂浮在宇宙之中时,也可以骄傲的说,我就是最闪亮的存在。
  • 梁唐争之步步为营

    梁唐争之步步为营

    莫名其妙和“路人甲”一起穿越,竟然穿越到五代的后梁,一个成了毒杀皇帝的冒牌公主,一个成了弑父篡位的大梁新皇。艾玛!历史书上说这大梁国运不但只有十七年,而且这新皇还只坐了八个月的皇位就被兄弟又篡了位!这还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