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3500000004

第4章 宗教音乐的发展(2)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荷兰乐师逐渐走向衰落。17世纪以后,仅存 的一两位荷兰乐师,也仅是作为王室大公的合唱队的指挥。意大利人 和德国人则迅速填补了在他们逝世之后的指挥空白。等到荷兰人再一 次站到世界的巅峰时,他们已经是另一个领域- 绘画- 的领袖 了。无论如何,在两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荷兰人在音乐的发展史上 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荷兰人的成就绝对值得我们以钢琴伴奏来讲述。他们是严格遵守纪 律的民族,视遵纪、守法为天职。也正因如此,荷兰人把音符的准确性 发挥得近乎完美。他们对复调有着执著的追求,不愿为了配成标准的和 声而放弃复调。这种执著使得音乐中增加了一种新的因素,使之更加完 美。换句话说,在那个时代,一些民歌的作曲家已经误打误撞地用上了 对位法。

对位法的精髓在于确定了音符与音符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先用数 学计算出音高,然后,从任意音高开始唱第一声,第二声用一样音高或 者高五度的音符唱,紧跟着是控制节奏的符号,后面音符的选择也是如 此。尽管方式比较愚钝,但也不失为增加了一个音乐概念。或许通过上 面的介绍,人们会认为这种音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情感表达的自由, 增加了很多纯粹的数学计算。必须指出的是,荷兰人、德国人和北欧其 他国家的人,恰巧都是这种类似于数学游戏的作曲方法的忠实拥护者。 建筑师和工程师通过计算,用坚硬的材料修建公路、修补桥梁;类似 的,这些作曲家也是通过计算,用原本脆弱的人声来创作优美的歌曲。

二、创新宗教音乐

上文我们提到的那些热衷于数学演算的作曲家们,常使得在教堂里 虔诚做礼拜的教徒气愤不已-因为作曲家们任意增减音节的长短。可 以说,歌词的完整性为圣咏的改革作出了牺牲。正是歌词的这种改变, 使虔诚的信徒们无法听懂歌曲的内容,而他们认为内容要比音乐本身 重要得多。并不是所有的教徒都持这种观点。有些做礼拜的教徒就认 为只要歌曲本身好听,歌词其实并不重要。创新的标准在于加入新的因素,这对于作曲家们 来说可是一件好玩的事 情:他们在唱诗班庄重 地唱到"荣誉属于上 帝"时,揉进了一些流 行音乐的曲调。这使得 那些相对比较向往自由 的教徒可以随意哼唱, 因此一些轻松的曲调更 适合他们。

如果你曾经玩过乐 队,那么你对以下这些 看似奇怪的组合一定不 陌生:把鲁宾斯坦的《F 大调》加入《友谊地久天长》之中,或者在演奏《斯旺尼河》时顺带一部分德沃夏克的《谐谑曲》,而《啊,亲爱的奥古斯汀》可以极为和 谐地加入一段由卡尔·玛丽亚·冯·韦伯创作的《自由射手》的旋律。 可是你是否想过,这种组合,作为音乐史上的一种变革,是怎样产生并 发展起来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介绍一下特伦托会议。该会议的主题就是坚 决反对音乐改革,因为改革中存在的危险之一就是使庄重神圣的宗教音 乐变成下里巴人。也正是这个原因和主题,使得此次会议从1545年开到 1563年,虽然中间暂停过几次,但仍可谓是一场持久战。会议过程中, 严肃音乐的坚定拥护者们认为,任何改革都将影响音乐艺术的健康发 展,他们十分不屑作曲家们的数字游戏,也十分不满意他们的创作。 他们这种观点是有针对性的,在15世纪的合唱指挥之间特别流行这样 一种游戏-将原本优美动听的旋律通过他们合理的数学演算,变成 不堪入耳的音乐。我以一首名叫《三只瞎眼老鼠》的儿歌为例解释一 下。这首儿歌的旋律在16世纪可以被荷兰人随意地颠倒,如"瞎眼的三只 老鼠 " 。也 许 旁 边镇 子 上的 乐 师听 过 之 后又 将 其变 成 了" 三 只 瞎眼 的 老鼠 " ;而 第 三 个人 为 了表 现 自己 , 则 把它 改 成了 " 老鼠 的 三 只瞎 眼 "。 别 急, 还 有 第四 个 人, 他 比之 前 三 个人 的 创造 力 高得 多 : 这回 的 版本 可 以从 头 到 尾正 着 唱, 可 以从 后 往 前倒 着 唱, 甚 至还 可 以 从任 意 一句 开 始。 他 的 高级之 处在 于 ,无 论 采 取哪种方法演唱,居然都能听出调来! 这股浪潮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下面讲的是我的亲身经历。一天,老师为了奖励我认真练了一个月的小提琴,决定和我一同演奏一曲《二重 奏》。所选的谱子可能是海顿或者莫扎特的。老师把琴谱放在桌子中 间,一个人从第一句开始,另一个人从最后一句开始。可想而知,这基 本上是一种游戏,可绝对不算什么优美的《二重奏》。可是那时仅仅十 岁的我依旧认为是件很好玩的事情。

回到上面的例子。"瞎眼老鼠"本身的旋律被弄得支离破碎,最后 就留下了几个中看不中用的歌名。弄到了这个地步,连最痴迷"新艺 术"的人们都意识到自己做得有些过分,改革应该停止了。这时一位宣 称音乐可以兼有庄严和轻松的伟大音乐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就是 伟大的帕莱斯特里纳。

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和16世纪的大多数优秀人物一样,不分昼夜地辛 勤工作。他创作的曲子在数量上显然比不上当时著名的荷兰人罗兰·德 尔·拉特尔多(后者的全部乐谱六十大本都记录不完),可是帕莱斯特 里纳在音乐史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他拯救了音乐。那是在特伦托 会议召开期间,罗马和西班牙的守旧势力认为,荷兰风格的乐曲从一定 程度上威胁了经典的格列哥利圣咏,所以坚持要将其从教会音乐中剔 除。这种最为粗暴的排异方式有先例可循: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在位时(14世纪初)便决定教会仪式仅可使用经典圣咏,但是在不到一个世纪 的时间里,教堂音乐又恢复了以前的状态,这得归咎于各个教堂的执行 者都是说一套做一套。不过也多亏如此,人们才能同时欣赏到逝世的和 当代的作曲家的作品。

但这回可不一样了。西班牙守旧集团采取有力的措施来隔断革新可 能对圣咏造成的威胁。他们甚至把教皇唱诗班里的西班牙成员集中到特 伦托,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支持同胞们亲自去聆听并选择 自己所支持的音乐,换一种说法就是,让这些唱诗班的同胞们体会出新 音乐的危险。幸运的是,新音乐受到教皇四世的喜爱。他把裁决的权力交给了枢机主教会议-借口不能以个人的名义对一种艺术形式采取强 制措施。枢机主教会议对此讨论了好几年,这多多少少给革新者们一点 喘息的机会。最终裁决是圣咏只能用拉丁文演唱,圣乐中不能含有任何 所谓"猥亵的、不纯洁的"因素。后来,教皇邀请枢机主教欣赏一出整 合了新旧音乐的优秀作品-帕莱斯特里纳最新的作品《马瑟鲁斯教皇 弥撒曲》。这也算是一个颇为创新的折中方案吧。于是,教皇和主教皆 有所得。一曲终了,枢机主教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而教皇则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继续欣赏新音乐。他发出通告,将上述《弥撒曲》作为唯一的 词曲标准,所有的作曲家都要参照它来创作。

这次会议为宗教音乐的改革带来了转机,换句话说,陈腐守旧的西 班牙派(由克里斯汀巴尔·莫勒里斯和路易·迪姆·德尔·维多利亚在 罗马建立的)最终失败了,也许他们的故土罗马都不能收留他们。这一 决定的另一个结果是彻底区分了教堂音乐同世俗音乐。此后,教会选取 的部分教堂音乐出自世俗音乐家之手,而这些作曲家可能对宗教并不感 兴趣,但是能谱写出优美的宗教圣咏音乐。也就是说,世俗作曲家的作 品开始走进教堂。这种折中的音乐得到了教堂里所有人的认同,包括唱 诗班和前来礼拜的教徒。更重要的是,从此世俗音乐摆脱了教会的阻 挠,有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这样一来,它那激发人们审美情趣的作用 越发明显了。

这一决定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在这之后,世俗音乐得以摆脱教 会监督而丰富其娱乐性,同时,教会音乐的严肃性得以保全,圣咏也不 可能会变成娱乐大众的对象。

同类推荐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本书结合西方现代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在辩证吸收苏联蒙太奇理论、巴赞长镜头理论和电影符号学基础上,从电影审美时空角度切入,对电影的生命内核、审美境界的构建、审美体验机制、审美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创造性地建构电影美学新理论。上篇围绕审美时空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国禅宗美学、欧洲生命美学、马利坦神学美学、海德格尔美进行细致解读提炼,提出审美四维空间的概念。下篇在批评传统电影美学的基础上,围绕电影审美时空建立电影审美四维时空的概念,对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形成、结构、存在机制、品质、各类等进行系统阐述。在中西视界融合中开创电影美学新境。
  • 世珍拾羽

    世珍拾羽

    我喜欢一切美且好的事物。每天清晨,当我从一夜憨实的睡眠中自然醒来,睁开双眼,透过卧室那半敞的门扉朝门厅望去,目光一定会落在那柴木嵌老花板的柜子上的雕漆剔红花好月圆圆几上,于是,我一天的好心情便宛如圆几上那丰满的牡丹花般灿烂起来。感谢上帝,把这些我心目中美且好的事物送到了我的面前,让我与它们,不,它们与我朝夕相伴,使我这颗曾经和很多人一样的心几乎很少再纠结、挣扎、烦躁、不安。想到它们,我的心便如母亲般柔软,充满温暖和感动,因为,我爱它们。有人说,收藏是件奢侈的事,我从来不觉得,当然,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这点玩意能算作收藏。细想想,收藏一词多少是有些狭隘的,收到了,藏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 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本书稿是一部系统介绍陇南民间美术的学术专著。书稿对陇南民间美术形成的地域文化、艺术类型、形式特征、文化内涵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主要内容涉及陇南民间刺绣、民间雕塑、民间绘画、民间家具及装饰、民间纸扎造型与装饰、民间社火中的造型与装饰、民间剪纸与皮影、民间建筑装饰、少数民族服饰、民间编织。书稿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漫谈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漫谈

    本书内容包括:电视剧艺术基础、中国电视艺术发展简况、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电视剧、音乐电视、电视文艺等。
热门推荐
  • 隋风

    隋风

    破阵子~隋风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千骑万乘破胡虏,扬帆南国渺烟波。扬鞭笑狂歌。三伐高丽沉戟,万千土贼祸国。仓皇直趋江南日,大好头颅谁可得。木子李唐夺。隋朝开皇初年,杨坚励精图治,大隋百废待兴,天下战乱未平,危机与机遇并存。倒霉穿越者李强,失身跌入这历史的洪流中,懵懂挣扎。北击突厥离间异族的妙计,关陇新贵世家豪族的权争,三省六部科举制度的开创,兴修水利开建义仓的善举,灭陈平叛征战天下的豪情,兄弟阋墙废长立幼的无奈,三伐高丽举国皆悲的国殇,瓦岗李唐天下群雄的并起,精彩的人生不需要理由…秦琼,程咬金,罗士信,徐世绩,李靖,正太不可缺。张出尘,花木兰,萧皇后,平阳公主,长孙无垢,萝莉不能少。
  • 枭雄崛起:不轻狂枉少年

    枭雄崛起:不轻狂枉少年

    我是你骄傲的王,用无可匹敌的锋芒,执你在掌!我赐给你的伤,即使我置若荒凉,你也只可静待消亡!与其惊弓之鸟般拥有,不如画地为牢,囚一生!
  • 九声雪

    九声雪

    他是九山山海琴皇的幼子,因为听一曲《如梦似幻》身体一朝长大;他是琴师,比起他的兄长,他什么都不是,所有的山海琴师都有琴魂琴骨,可是他的母亲是个凡人,他的七魄是七情;他原本性格温和单纯,什么道术琴音都不会,但人间一行却亲眼看见啊蜀的死,性情大变,闭门九年,九年听九声落雪,一抬眼,为复仇而穷尽此生。九山山海山山雪山山故事谁人说。这是一本细腻漫长的小说,非快餐文化。
  • 重生之千金逆袭

    重生之千金逆袭

    郁思琪挺着大肚子为丈夫送文件,意外撞见丈夫私会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恼羞成怒的丈夫将她推翻在地导致难产死亡……后来郁思琪重生了,又可以活过来报仇了!她没了老公就算了,辛辛苦苦赚来的家业凭什么被小三妹妹抢走?重来一世,就别怪她心狠手辣,步步为营,重夺家产,虐渣男贱女!
  • 民国爱恨情仇:我就是传奇

    民国爱恨情仇:我就是传奇

    该小说是励志小说,说的是一个叫葛群英的广西女人充满传奇、艰辛的一生。其中有叛逆少爷、野蛮小姐、可怜丫鬟、豪门争斗、男女特工、殖民地风情、飞虎队传奇、抗日峰火、政权变化等等贯穿此书。小说人物众多,人物鲜明有特色,反派人物坏中也带情义。
  • 不羁少爷逍遥妻

    不羁少爷逍遥妻

    湛车合出手毒辣,被师傅关在万壑峰思过,八年后出来,俨然一副放荡不羁,顽劣好玩的模样湛车合身兼几派要职,不为情事所困。身受叔父,义父,师傅传教功夫,一步步巩固其在江湖上的地位。朋友或忠诚,或叛变,或冷漠。他笑看世事,无所谓的样子,江湖在复杂,他都过得简单。湛车合一心铲除边疆教派势力,是他们侵略中原的企图不得逞,在其间湛车合或得或失,他都当作身外之物,什么都不在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感情方面,湛车合可谓是处处留香处处留思,他到底在乎谁,还是说他到底在乎什么。
  • 参天台五台山记

    参天台五台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线之陷入绝境

    火线之陷入绝境

    他,只是一个高中生,因迷恋一款名为cf的网络游戏,再一次意外,陷入了危机四伏的cf世界,是死是活,只能靠自己
  • 异天徒

    异天徒

    我有一个很普通的名字王启年我想说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关于人类,关于神,关于千百亿年,关于我们的血脉诸神不饶人,我们亦未曾饶过诸神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龙之路的彼岸

    龙之路的彼岸

    乔治出生在一个祖辈世世代代靠着渔猎为生的家庭,听老人们说起,他们家是从几百年前就逃亡到南大洋的罪民,原本的家族何等光辉荣耀。乔治完全不关心这些陈年往事,依旧舒舒服服的躺在沙滩上哼着小曲,日子无限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