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3500000027

第27章 巴赫(5)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德国当时的历史,遭遇三十年战争的危害后,这 个国家变得颓败不堪,乞丐和流浪者遍布街头。于是莱比锡教堂被从各 地送来的已经饿得濒临死亡的小男孩挤得满满的,这些孩子生活困苦不 堪,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每天只靠一顿菜汤度日,如此微薄的食物怎么 能满足青春期孩子的需要呢?他们只有一条裤子,那还是好心的贵妇人 捐赠给他们的。即便如此,他们为了遥不可及的前途,还必须得绞尽脑 汁地为教堂的乐师挤出几个小费,很多孩子因此被饿死或被疾病折磨致 死。这一幕幕惨剧对崇奉上帝的巴赫来说简直就是猛烈的打击。我们不 能够记清这种种苦难,但通过这些我们能够窥测到,在那个时代,享受 免费的音乐教育是多么的不容易。在那些行将就木的人们眼里,被送到 教堂的孩子简直就是上帝的宠儿,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还能够获得莱 比锡优秀的教堂乐师的指导。现在很多人,经常胡乱地把巴赫领导的唱 诗班与维也纳男童合唱团的巡回演唱联系到一块去。其实,我们今天看 到的这种团体里的孩子才是真正值得羡慕的,他们在饮食起居各方面都 得到了精心的照料,有一位善良而博学的老师陪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位 资深医生定期为他们做体检。与那些孩子相比,巴赫时代圣托马斯教堂 里的孩子们的处境简直惨不忍睹,他们连温饱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能保住小命就得谢天谢地了,上面讲到的那些悉心照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 天方夜谭。

由于这些孩子们一直处于悲惨的境地之中,所以他们一旦有机会改 变命运,一定会拼尽全力。因此,当意大利歌剧被整个西欧和北欧的音 乐领域主宰的时候,他们的命运有了很大的改观。之前欧洲的一流乐手 都没有充分发挥他们才能的地方,只得屈身于教堂乐队或爱好音乐的王 公,领到很少的薪水;如今歌剧走红,很多歌剧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出 现,给他们提供了很多更好的职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伟大的进步。尽 管有一些思想保守的同行给他们冠以"弄爵士乐的"之类的带有讥讽性 质的恶名,但他们根本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因为他们有钱了,他们可以 恣意玩乐,这对那些不可一世的同行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有力的回击。无 论何时,那些俗人总是对"为艺术而艺术"这一口号更感兴趣。然而凭 什么去责怪这些职业的笛手或提琴手呢?当然,在社会地位方面,音乐 家像股票经纪人一样享有特权,因为练琴是他们的工作,而那架琴也许 被某位演奏高手刚刚用了六个月。虽然这样的工作看着挺体面的,衣服 和手指都不会被弄脏,但其实他们每天都在进行高强度的劳作,简直与 汽车厂装配线上的工人没什么区别。

13世纪初期,在音乐道路上的探索者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荣耀,这 应该归功于神圣的阿波神的几个宠儿在各地进行的巡回演出。自弗朗 兹·李斯特以及尼科罗·帕格尼尼之后,随便一个钢琴师,即使他是 一个无名小卒,只要有在波罗的海海滨浴场开音乐会的经历,就会表 现出一副大师的风范,一如弗朗兹·李斯特,并且还幻想着满怀崇敬 的乡村美女将他看成狂妄的李斯特本人。而毕业于法国或意大利名不 见经传的音乐学院的任何一个年轻人,总是故作高深,即便是在去小饭 馆的时候,也一定会披上帕格尼尼式斗篷作为装饰,还会迈着特别的四 方步。也许现代的经纪人和音乐会主办人早就对他们附庸风雅的荒唐举 动习以为常了,因为在这样一个崇尚魅力的世界,这种怪异的行为无外 乎一个目的-吸引别人的眼球。但有一点必须指出,像帕格尼尼那样,为防止被骗去哪怕是 一枚硬币,也要不顾身份 地去亲自监督音乐会门票 销售情况的音乐家是绝无 仅有的。不要担心这样会 对他的光辉形象造成什么 损失,他完全能够掌握好 荣誉和利益二者之间的平 衡,并且不会放过每一个 有可能给他带来最大利益 的细节。或许他能够取得 这样的成就,成为世代景 仰的一代大师全靠他那超 凡的谋略,以及对市场的 全方位把握。

然而,巴赫面对的那些穷孩子们可不像李斯特和帕格尼尼,他们都 是穷人家的孩子,前途也很渺茫。这些机灵的孩子们在歌剧院的巨大诱 惑面前(在教堂唱诗班不辞辛劳工作几个星期,远远比不上在歌剧院几 小时挣的钱多),都作出了他们自己认为的最佳选择。于是,每一个孩 子都梦想着赶紧离开教堂,在外面宽广的世界中成长为闻名遐迩的歌剧 明星。老师们应该怎样处理这种脱离常规的行为呢?通知警察把他们关 进监狱?当然,那样做就会使丑闻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可没有人希 望看到那种情况,另外,这些孩子们的歌剧理想一定会得到这个城市大 多数市民的支持的。这个时候到处流行歌剧咏叹调,哪怕是在咖啡馆, 只要喜欢的歌手出场,只要他希望大家给他伴唱,那里就一定会歌声满 天。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莱比锡城最有地位的有钱人才是这种即兴演 唱参与者的主体。而在学校里,只有那些技艺低下的孩子留了下来。孩 子们的离开,使得学校里的那些老师十分为难,因为在重大的宗教节日里,那些复杂的清唱套曲让他们难以应付。 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令人敬佩的巴赫始终恪尽职守,并且一直坚守着他对音乐的真正理解。他的执著与坚定得到了回报,尽管学校陷入 了窘境,但当地市民依然满怀敬意地对待圣托马斯学校的校长。他从市 民的支持中得到了很大的信心,这种信心使得他能够克服工作中的各种 困难,一直致力于自己的事业。

不过,有多种现实因素充斥着音乐这一艺术圣殿,这种例子不胜枚 举,明显的例子之一就是宗教权威人士和雇员签订的合同。就以巴赫的 合同为例,戒酒问题就是合同中的一大条款。在当时,酗酒现象普遍存 在于教师和教士之中,于是宗教会议作出决定,坚决让教堂乐师巴赫作 出书面承诺,远离酒精以保持作为一名教堂乐师所应具备的体面和节 制。同时还要求他必须恪尽职守,其中包括教学生器乐、声乐和拉丁 文,不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对宗教委员会保持一贯的尊重态度;创 作的音乐不能过于戏剧化,间奏也不能过大;不能在唱诗班里使用不称 职的歌手。除此之外,还有更加苛刻的要求,那就是在没有得到市长命 令的情况下不得离职,想要接受别的大学的聘请也得经过委员会的允许 才行。当然,协议正式签订以后,还有别的事情等待着巴赫-他要通 过一个当地牧师团的考核。那些权威人士只有在认可了每一个细节之 后,才会以庄重的口吻宣布巴赫正式上任的消息。

再来谈一下巴赫伟大的创作。莱比锡时期对巴赫的创作生涯有着重 要的意义,那是他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一批最优秀的作品就是在 此期间诞生的。此时的巴赫,在生活和事业两方面都十分顺心,他有一 个和睦的家庭,生活没有什么可忧虑的,无与伦比的创作能力和高超的 管风琴技艺,为他赢得了很好的名声。当然,也会有一些事情让他感到 烦恼。顶头上司鼠目寸光、心胸狭隘,就凭他的鼎鼎大名,离开这个职 位到别处高就,根本就不是问题。但家庭责任感使得他不愿意再让家人 们四处奔波。而作为一个孜孜不倦地追求音乐至高境界的艺术家,只有 潜心创作才是治疗他苦闷的良药。

受难曲是他最受世人关注的作品。它是为耶稣受难所谱的曲,与清 唱套曲一样,由中世纪的神秘剧而来。神秘剧因为具有让信徒看到或听 到故事的功能,所以就成了文盲时代必不可少的东西。此外,这本书只 有拉丁文本,就是把它翻译成当地语言,仍然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搞不明 白。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迎回了早期的音乐,意大利这个对戏剧形 式极为敏感的民族,很自然地就把古老悠久的故事引入了清唱剧,不 过,这种最伟大悲剧的宗教成分被那些更为严肃的北欧人进一步挖掘出 来,许多具有特殊音乐个性的音乐因此横空出世。

敏感的巴赫自然没有将这种古老而单纯的受难曲轻易放过,这一时 期正是他音乐激情澎湃的时期,人们对他的音乐创作赞叹不已。亨德尔 是与巴赫同一时代的作曲家,他在创作受难曲时将完整的《圣经》词句 运用其中。巴赫的创新精神更是值得称赞,他不仅将《圣经》经文呈现 在我们面前,而且还把戏剧合唱也加了进去,许多抒情咏叹调穿插其 间。完备的乐队伴奏也出现了,如此一来,受难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下子变成为了精美绝伦、神圣高贵的戏剧表演。巴赫一共创作了三部 受难曲,只有1723年创作的《约翰受难曲》和1729年的《马太受难曲》 得以完整保存到现在。此外,他还创作过三部清唱剧,分别是1736年的《复活节清唱剧》、《耶稣升天日清唱剧》和1737年的《圣诞清唱剧》。 另外,还有很多弥撒曲也是他的伟大成果。

在那个时候,巴赫有着创作受难曲的最合适的心态,因为他对受难 并不陌生,他能够感觉到受难,而且他还发现,万能的耶稣也在继续受 难。于是,他创作了《约翰受难曲》(1723年)、《马克受难曲》、《马 太受难曲》(1729年)等几部作品。

巴赫一生共创作了五部受难曲,在这五部作品当中,《马太受难 曲》是最完美、最有名的一部。这部作品的首演时间是1729年4月,当 时配备了编制相当完备的乐队,其中包括独唱者、一个童声合唱队、两 个乐队、两个合唱队、两台管风琴。它的歌词是从《马太福音书》第 二十六至二十七章引用而来的,讲的是耶稣受难前几天的事。这首曲子由七十个分曲组成,分前后两大部分。开场大合唱揭开了第一部分的序 幕,然后完整表达这一部分内容的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最后的晚 餐,第二个场景是克希玛尼的祷告,第三个场景是耶稣被捕,其中最出 名的是女高音咏叹调《亲爱的主流出鲜血》和浑厚的女中音咏叹调《悔 恨交加》。后面是表现十二门徒提问耶稣的合唱,以及《是的,我被处 罚了》(赞歌合唱)、《这是我的鲜血,请你们喝吧》(叙述调), 还有《我愿把心献给你》(女高音咏叹调)、《我们要和耶稣同时警 醒》(男高音咏叹调),然后是组成的男低音、数字低音和小提琴组成 的"三重唱",再后面是用双簧管和长笛演奏的《我们亲爱的耶稣被捕 了》(悲剧性主题曲),最后是《啊,人们》(赞歌合唱)。

耶稣受到审判、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及被埋葬,是第二部分的主要 内容。一开场是女中音咏叹调《啊,亲爱的耶稣被带走了》,后面是具 有文艺复兴风情的牧歌式的《你的朋友去哪儿了》(四声部赋格)、《忍耐再忍耐,哪怕是被谎言刺伤》(男高音咏叹调)、由小提琴伴 奏的《神啊,看在我流泪的份上,请怜悯我》(女中音咏叹调),然后是《我的救世主为 爱牺牲》 (女高音 咏叹调) ,接着就 是令人兴奋的高潮唱 段,然后又忽然转到 了曲调舒缓而又静谧 的《啊,被诅咒的各 各它》,最后是《我 们落泪、下跪》(合 唱),安静祥和的气 氛继续下去,灵魂在 舒缓的乐声中渐渐归于平静。

"我们一边念着你的名字,一边流泪、跪拜,祈愿你平静地安睡! 筋疲力尽的圣体,你平静地安睡吧!你的墓穴与墓碑是灵魂的安息地, 我们能够在那里得到无比的满足,然后安静地睡去。"听着这样的曲 子,圣洁之感油然而生。也只有这样的曲子,才能够流传千古,那高高 在上的永恒的神灵,那光辉灿烂的神性与不朽,在这些如同世界本源的 启示面前,"创造与继承并存,表象与抽象相互融合,主观和客观交织 在一起,甚至连节奏和旋律、定位与和声、作曲和演绎、主调和复调、 应景实用和绝佳创意、整体结构和细节处理,都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所有这一切是多么完美啊,不过,这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有它的 创作者-巴赫是不朽的,是最重要的,当然也可以说成最不重要。想 想看,当我们听到这样向上帝最虔诚最热烈的真情的献祭时,我们也许 能够感觉到巴赫是怀着多么纯洁的心灵面对神明,我们也很可能会把它 看成是巴赫与神的完美结合。

同类推荐
  •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本书内容包括人的本质作为美的本质、人的外化成为丑的本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真善美批判、从动物式享受到美感、觉悟之维与美感标准等。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
  • 世界艺术5000年

    世界艺术5000年

    本书采用故事性的体例,将代表世界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影响深远的艺术流派、艺术大师和艺术珍品娓娓道来,在增加辅助栏目的同时开辟专栏进行体例上的创新。400多幅精美图片和注重文化与艺术有机融合的装帧设计将《世界艺术5000年》打造成一座雕梁画栋的世界艺术博物馆,让读者直面艺术,与艺术亲密接触。
  • 莫奈艺术书简

    莫奈艺术书简

    这本《莫奈艺术书简》由克劳德·莫奈著,张恒译。克劳德·莫奈是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他率先在户外作画,在光与影的舞台上灵活地跳舞。他热爱城市的天际线,喜欢房屋在晴空下呈现的灰白色块;他喜欢马路上奔走、忙碌、短打装束的行人,他喜欢赛马场,贵族们前呼后拥的驾车出游;他喜欢我们的女士,喜欢她们的遮阳伞、手套,她们的服饰装束,甚至她们的假发套和搽面香粉……
热门推荐
  • 美男集结号之红尘纷飞

    美男集结号之红尘纷飞

    这是一段发生在洛阳城内一群小人物身上的故事,虽不大喜,虽耐人寻味,却是小资有趣。本文结合了穿越、男宠等等当下时尚的元素,让你瞠目结舌。她是简单的被败落的家室丢出来的千金小姐,在他的娇生惯养下,越发胆大妄为。却又不知如何成为当今的泰安公主,进入一段又一段荒谬的圈套谎言中,无力抽身,只得沉陷。他是她捡来的所谓的小弟,却被她视为生命至宝,失去便如同失去呼吸。可是奈何身份无奈,终得离开,负她一生,却又许她一生,痴痴等了一生。他是身份不明的乐师,仿佛事事都有他掺足,他在想,若不是遇见她,也许自己这一生一定过得安逸快活,可偏命运弄人,她是他心上的朱砂痣,为她拆了自己的步步为营,深陷险境,只为爱她。
  • 重生提督舰娘

    重生提督舰娘

    响是不死鸟,不是不死喵,你们要记住!那边的金刚,不要在蠢萌了!
  • tfboys之可惜不是你

    tfboys之可惜不是你

    在看到你微笑的那一秒我不安的心跳正悄悄地发酵温暖像突如其来的风暴紧张得我忘了给你拥抱玺也许还没准备好(吧)凯别害怕别去逃跟我奔跑你的呼吸我都能听到幸福渐渐围绕就紧紧靠聆听真诚的心跳。。。
  • 郑氏关系文书

    郑氏关系文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卿本筱筱

    卿本筱筱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寻某样东西,却往往在路上迷失。天若灵犀,或许会懂得我们所求,借造化送一程归途。心若灵犀,或许会知晓此生所寻,用悲喜赢一段不悔。愿天知心意,长随心迹
  • 我家的神兽农场

    我家的神兽农场

    王勤心怀抱负却一直挣扎在社会底层,工作兢兢业业反遭恶少欺辱,一怒之下辞职返乡,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猪窝狗窝,一次偶然,王勤救下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啥?小鸟是神兽?一滴唾液让苹果园大丰收,苹果个大红润还有治病奇效,再来一滴,今天种下的种子,明天就能百年人参,王勤感觉自己不能再低调了。
  • 火焰与团扇

    火焰与团扇

    女主是宇智波泉奈,本文中的泉奈从一开始就是女的,恶搞一下艾斯筒子,文笔可能有一些渣,请多担待,不要看泉奈在原著中死得早,但其实也是很强的,大Boss斑爷的弟弟能若到哪去?可能会感觉苏一些,泉奈的眼睛在本文中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恢复,并进化成永恒万花筒写轮眼,但轮回眼是不可能的。啊啊啊,感觉有一点屌啊,嘛,自家闺女自家疼啦!
  • 小儿诸疳门

    小儿诸疳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银面假公子:狂誘御龙

    银面假公子:狂誘御龙

    当冷血腹黑的她穿越成懦弱等死的死囚时,会迸发出怎样的激烈火花?阴暗潮湿的死牢中,哀嚎声不断,几乎所有的犯人都蹲在角落,坐立不安。冷静的她引起了华衣男子的注意。从此沧澜国多了一个银面公子,名动天下,破奇案无数,遇神杀神,得无数男女竞相追逐。
  • 失忆校园:我是谁

    失忆校园:我是谁

    (由于工作室人事变更,坑是填不上了,后续会把所有章节翻新)一场事故,记忆空白。好吧,让我看看。千亿身家,嗯不错有钱。妖孽老哥,挺好养眼。腹黑竹马,不想要,扔掉。某风幽怨之言:“就这么把我扔掉了,嗯?”那么,扔出去,捡回来,再扔出去。“......那我自己滚回来......”额,商品和图片完全不符,我要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