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3500000021

第21章 扼住命运喉咙的天才(2)

经过生死边缘徘徊的考验,贝多芬选择再次坚持自己的音乐道路, 音乐是他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从地狱边缘归来的贝多芬也许离天堂更 近了一步。他以饱满的激情再度投入创作,他的音乐有了一种全新的面 貌,更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失聪的贝多芬更加接近音乐的巅峰,为 我们奉献了更多美妙的音乐。比如,这个时期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以及 献给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三首小提琴鸣奏曲。这两组曲子既有复古风格 的浪漫,也有描写田园美丽风光的意境,或者以一种崭新的形象畅想未 来。几乎为零的听力也使他可以屏蔽来自外界的嘈杂评论而坚持自己的 风格。展演清唱剧《橄榄山上的基督》,以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的音乐 会他也不甚关心。后来,他和混血小提琴家乔治·奥古斯汀·波尔特 里·布里奇特维合作演出,作品为A大调小提琴鸣奏曲《克莱采》。

《英雄》的旋律仍然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完成这个作品简直成了 他的一块心病。而如今,是时候了,挣脱死神魔掌的贝多芬准备倾注心 血铸成《英雄》。19世纪交响乐之最就在1803年的柏林诞生了。

这是音乐史的标志性事件。《英雄》寄托了贝多芬改革交响乐的宏 愿,在各个层次全面突破维也纳古典交响乐的传统格式。它致力于表达"一种走向完美的进步", 烘托"全世界为之默哀祭 奠"的肃穆气氛,塑造了一 个在人们心中长存的为自由 而生、为自由而死的英雄形 象。贝多芬后来的交响曲进 一步丰富了这个完整和特有 的"英雄"。

年轻的贝多芬推崇自由和平等观念,他之所以如此积极投身《英 雄》的创作,是因为他始终对英雄充满了崇敬之情。这个英雄就是能 够建立起未来新的民主社会的拿破仑。他甚至在作品的第一页写上了 献给拿破仑的字样。但是拿破仑欺骗了他,加冕消息传来,愤怒的贝 多芬撕掉了曾经寄托了无限敬仰的首页,他重新把标题改为《英雄交 响曲》。这一年,贝多芬继续创作了《C大调三重奏协奏曲》和《C大 调钢琴鸣奏曲》,并且积极准备歌剧《费黛里奥》和鸣奏曲《热情》 的创作。

1805年,歌剧《费黛里奥》再一次轰动了维也纳。1790年伯顿《艰 难的修道院》创立了"恐怖"或"营救"式歌剧,《费》剧是又一部极 为出色的这种风格的歌剧。它赞颂献身精神,讲述忠诚的妻子挽救自己 爱人的故事。拿破仑制造的战争极大地干扰了这部歌剧的排练和上演, 贝多芬甚至找不到参加彩排的演员,为招揽观众,他也几度修改该剧, 虽然他很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费黛里奥》热情地讴歌了新时代的女性。故事的女主角是品德高 尚和人格完美的莱欧诺拉。这个有着"美丽容颜,高贵的品质和坚定道 德原则"的优秀女性似乎只能存在于贝多芬的想象之中。虽然贝多芬身 边也有很多杰出的女性,但他的爱情是那么珍贵和稀缺。他矢志不渝地 追求纯洁完美的精神爱恋,而害怕美好的爱情堕落为兽欲。他害怕认识 的女性不能了解和认可他,所以只是"毫无目标地招惹偶遇的美妙少女,或就是仅仅驻足远观"。他看似高傲的外表不能掩盖对爱情的渴 求,但总在一次次接近幸福时黯然却步。他遇到了许多对他有重要意义 的女性:朱丽耶特·朱切迪伯爵夫人,安娜·玛丽·阿尔特蒂伯爵夫 人,特莱莎·约瑟夫姐妹,贝蒂娜·布里特鲁,爱玛丽·赛伯,以及多 诺蒂亚等。但是贝多芬与这些女性都没有公开表达彼此的心意。我们不 清楚贝多芬是否因此倍感遗憾,但纵观他的一生,不难发现他的爱情都 无果而终。

接下来的岁月里,贝多芬坚持不懈地创作。1806年他为俄罗斯使 节创作了三首四重奏。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他成功地加入了一些俄 罗斯民间音乐的元素,大使非常认可。这位名叫拉苏莫夫斯基的大使 是位高雅的俄罗斯伯爵,他喜爱音乐,特别修建了一座供音乐家免费 使用的豪华表演场所,在他的影响下,俄罗斯风格的音乐在维也纳也 一度流行。

1807年,骑士协会接管了维也纳剧院和两座宫廷剧院后,贝多芬觉 得这是一个机会,但他的名气未能打动主管的三大亲王,未能取得预期 的职位,所以贝多芬又重返自己热爱的创作之中。

1808年夏天,贝多芬为维也纳剧院奉献了一场精心准备的超长版音 乐会,此次音乐会可谓维也纳历史上的音乐盛典。许多经典曲目,如《命运》和《田园》,即第五、第六交响曲被演奏。此外,还有钢琴 管弦乐的《合唱交响曲》、《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即兴E小调幻想 曲》等。

这次音乐会的压轴巨作当数《命运》和《田园》。《命运》极力描 绘了与命运作斗争的壮丽画面。C大调的激昂结尾预示着告别黑暗、迎 接光明,雄壮的大号仿佛贝多芬本人面对命运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 这是一部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自传性作品。《田园》则展示了另一幅景 象,几乎完全听不见声音的贝多芬在如诗的田园景色间漫步,他通过俯 卧在大地上,直接用心去倾听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妙旋律。与《命运》 中激烈抗争的画面不同,《田园》致力于展现怡然平和的乡村生活的景象。有湍流的泉水,载歌载舞的朴实乡人,暴风雨袭来前的平静和悠 扬的牧歌。这部作品对音乐元素的捕捉和运用已经具有后来浪漫主义 的雏形。

1809年春末,维也纳又一次被法国入侵。贝多芬不但痛恨拿破仑 和他的军队的侵略行径,也愤怒地斥责没有真才实学的维也纳军官。 他说:"作为一名将军,对策略的了解就应该像我对对位法的熟悉一 样。"1810年,奥地利皇帝忍痛割爱,将十八岁的女儿嫁给比她大了 二十二岁的拿破仑,才求得维也纳的和平。战争结束之后,维也纳百 废待兴、经济衰败,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受此影响,他专心致志投入创 作,陆续完成了《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五钢琴协奏曲和其他一 些鸣奏曲,其中包括名曲《告别》。此外,他还编写了一本教材。战 争没有摧毁他惊人的创造力和才华。但是他又一次求婚失败,让他在 感情上一败涂地。

贝多芬十分敬佩歌德,因此他屡次修改为歌德五幕剧《爱格蒙特》 写的一支配乐曲。自此,贝多芬的音乐开始转变,从1812年《A大调第 七交响曲》、《F大调第八交响曲》可以看出来。《第七交响曲》不再像 以往从战争到获胜的传统模式,而是描绘人民聚在一起欢庆胜利的景 象,以轻松活泼取代了以往的厚重风格,侧面勾勒出一个充满活力的英 雄形象。贝多芬希望用这种焕然一新的曲风表达自己祈愿祖国迎接胜利 的美好愿景。《第八交响曲》在和声与配器上有很多创新,以舞蹈性的 音乐为主体,歌颂美好的生活。变化多样的风格说明贝多芬丰富的想象 力和超强的创作力,他运用各种元素和各种风格已经达到了收放自如的 境界。

贝多芬已经进入晚年,以岁月的累积迎来了艺术上的成熟。他越发 地陷入了重重的矛盾之中:积极行动和审慎反思,对胜利的信心和斗争 的艰巨曲折,对现实不满、对理性与和平的不懈追求,等等。既是一个 伟大的艺术家,又是一个普通人,这就是贝多芬最大的矛盾。但是这种 矛盾没有禁锢他,而是通过丰富的心理斗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心灵自由,他正"越过一座座前人的音乐高山,向想象力的巅峰迈进"。贝多 芬的最后十年是在病痛的折磨中度过的,但他惊人的毅力和对创作无比 的热爱让他依旧年轻,活力无穷。这十年,他创作了最后五首出类拔萃 的钢琴鸣奏曲,以迪亚贝利圆舞曲为基础创作了三十三段变奏,独唱、 合唱、管风琴和管弦融为一体的《庄严弥撒曲》,以及开拓新形式的实 验性作品第九交响曲。也许他还在计划《C小调第十交响曲》的创作, 但上帝吝啬给他更多的时间了。

《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可谓是贝多芬的绝唱。在这 里,他深切地表达了对天国的向往之情,仿佛处处回荡着上帝庄严的 声音。《庄严弥撒曲》手稿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全由心生,只求表达 心声。"他通过音乐"找到了充满谦卑的崇敬、心怀感激的赞颂,全 身心地表达坚定信仰的圣言",这部作品凝聚了贝多芬多年与命运抗争 的人格力量,使音乐获得了救赎生命、扫清罪恶、升华灵魂、放飞希望 的能力。贝多芬就是这样,无论如何也没有放弃希望,他通过《第九交 响曲》中的《欢乐颂》一节,唱出了全人类团结成大家庭,携起手来走 向光明的精神。雄伟的乐曲,使人们感觉与上帝同在,音乐就像上帝的 声音,只有注入生命的精华,才能创作出这样不同凡响的音乐。在1827 年3月26日那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贝多芬孤独地离开了人世。时至今日,贝多芬的音乐仍然继续陪伴着我们,每当《命运》的旋律响起,我 们仿佛总能看见贝多芬在天国的微笑,他虽然双耳失聪、流露出一贯的 忧郁气质,但还是那样充满雄心壮志和对音乐的无限激情。

我祝愿在天国的贝多芬过得幸福安详,因为他在人间承受了太多的 痛苦和折磨。比如,贫寒的出身和暴虐的父亲、受人嘲笑的苦难童年、 事业巅峰时的致命耳疾、一生向往而又终生抱憾的爱情……他没有享受 到什么亲情的温暖,酒鬼父亲自不必说,那些势利的亲戚,包括亲生兄 弟,都没有真正关心过他。唯一真正无私地深爱他的母亲,却又早早地 离开了人世。贝多芬的寓所也是一片脏乱不堪:随意摆放的钢琴、积满 灰尘的乐谱、到处乱放的脏盘子、多日未倒水的脸盆、乱得像一团麻的 床。他的衣橱倒是塞得满满的:一件蓝外套、两套燕尾服、两件紧身外 衣、两套双排扣大礼服、两顶帽子、八条长裤、六双靴子、十四件衬 衫、十四条内裤、六把刮胡刀、十六双长袜、一根手杖,甚至还有两把 小手枪,一面是奢华的衣柜……,另外却是时常陷入拮据的生活。

贝多芬音乐之外的生活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应该完全理解他的弧 僻冷漠,甚至不近人情。所以他会对敬仰他的观众大吼:"你们这些白 痴!"所以他会离群索居,远离喧闹,而折磨人的疾病甚至使他怒斥酒 馆里坐在身边的人是"流氓";所以他会苛刻得因为一点榨菜就叫老仆 妇卷铺盖走人。一切的一切,我们必须选择理解和谅解。只有明白伦勃 朗双目失明的感受,才能了解贝多芬的痛苦。听力丧失的他几乎不能与 同行交流,仅靠一些小字条与外界交流。这些记录了贝多芬的问题和困 惑的字条,其中有一些还保存至今。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人。他为世人留 下的一曲曲惊世之作,使我们无法再表达更多的敬重和感激。我们需要 同情这个骄傲的人吗?不!贝多芬不容得别人对他的一丝同情。

在贝多芬自尊自强的一生之中,命运的坎坷几乎将他击垮,他却更 加斗志昂扬,高贵骄傲。当然,在贝多芬的那个时代,由于民主自由理 念的广泛传播和版税制度的确立,经济独立的音乐家已经不再需要对资 助人卑躬屈膝像仆人一样侍奉。贝多芬有着极强的自尊和艺术家的傲骨,其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贵品质为人们所称道。据贝多芬的好友韦 格勒回忆"李希诺夫斯基亲王的母亲图恩伯爵夫人在他(贝多芬)面前 跪着请求演奏,而贝多芬倚坐在沙发上,不客气地拒绝了她"。贝多芬 甚至在信中这样大骂亲王:"你是因为环境和出身才成为了亲王。亲王 过去有许多,未来也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1812年夏天,贝多芬和歌德一起在捷克温泉城泰普利茨散步。当他 们谈兴正浓之时,歌德见到了迎面而来的奥地利皇后和亲王,他恭敬 地摘下帽子站到一边。贝多芬颇为不屑,他说:"这些人应该给我们让 路,我们何必要让他们呢?"然后就目中无人地穿行于这些贵族中间, 拂袖而去。王公们不但毫不介意,还颇有礼貌地向他致以问候。贝多芬 这才轻轻推了推帽子作了礼貌地回应。歌德随后赶上来的时候,贝多芬 对他说:因为尊重你我才等你的,你本该受到和我一样的尊重,只不过 你对他们过于谦卑了。

贝多芬一如既往地高傲,不愿意为事权贵而轻贱自己。他平生只有 一次例外,就是对李希诺夫斯基亲王-一直对他悉心照顾的一位仁慈 的绅士。亲王从未怠慢他,尽管他不止一次对亲王发脾气,甚至让亲王 吃闭门羹。贝多芬内心其实一直十分感激这位十分尊重和爱护他的长 者。亲王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应亲王一直以来的恳求为其最后演奏 了一次钢琴。其实丧失听力的贝多芬在表演上已经严重走音,但贵族 们没有与他计较,他们甚至说:"我们不能苛责老贝多芬,他就是这样 的脾气,谁叫他是天才呢?"贝多芬五十七岁离开了人世,送葬的途中 不仅仅站满了悲痛的仰慕贝多芬的普通观众,还有整齐肃立的王朝士 兵-这是哈布斯堡宫殿和贵族们向贝多芬致敬的特殊方式。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仿佛站在高高的天堂之 上,俯视着我们这些疯狂崇拜、仰慕他的人。他的音乐和高傲,都给我 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当然,除了音乐和高傲,我们还应该记住他 的虔诚和爱。贝多芬在一封给弟弟的信中记录了辛酸的心声,他诚挚地 自我反省,他非常希望后来的我们不要把他看成一个脾气暴躁、自大狂妄的社会渣滓。他想让我们知道:他对整个人类、整个世界都有深沉的 爱。他其实是个孤独的清醒者,他希望通过音乐将人类的灵魂和全知全 能的上帝连接,他希望用音乐救赎、感化、涤净世上千千万万仍然迷 茫、困惑的灵魂。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对上帝的无限虔诚和对人的无 尽热爱。

同类推荐
  •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本读本在浙江大学通识课程立项建设基础上编撰而成。通过对二十五位电影名家与其代表作的阐释,帮助大学生丰富电影艺术方面的必要修养。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主要收录了用戏曲进行跨文化沟通:成功的先例、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访美比较、亚洲戏剧让西方人接受并学习的可能、西戏中演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莎士比亚与昆曲:内心外化的麦克白等内容。
  • “满映”电影研究

    “满映”电影研究

    《"满映"电影研究》是根据我在北京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今天能够出版这《"满映"电影研究》,心里颇为高兴。有幸结识从前的李香兰——山口淑子女士是我长期从事伪满研究的最大的推动力。关于《万世流芳》等一些宝贵资料是她亲自提供给我的。
  • 华语电影的美学传承与跨界流动

    华语电影的美学传承与跨界流动

    两岸三地的电影相互影响深远而广阔。本书立足华语电影的历史研究,以“历史回望:流变与传承”、“博弈互动:中国电影与全球语境”、“影像美学:回溯与展望”以及“跨区流动:影响与播散”为研究切入点,以期对“华语电影”的概念进行厘清和辨义,填补国内外学术界华语电影研究的一些空白,并拓展华语电影研究的历史维度。
热门推荐
  • 在这里邂逅爱

    在这里邂逅爱

    微风轻轻拂过,洁白的栀子花和翠绿的叶随风轻扬摆动,午后的阳光从栀子树的叶隙中洒落一地斑驳,树下的木质座椅上的女生正在认真看着什么书,神情专注都没发现飘落在头上的一朵栀子花瓣。女生有着一头瀑布般的黑亮长发,眼睛很大很明亮,脸型也是标准的瓜子脸,用有安静温和的气质。女生像是感觉到什么似的,忽然抬头看了下某处,洛辰暮看着女生忽然朝这边看的目光,吓了一跳赶紧闪身躲到熟的背后,女生并没有看到什么,好笑地摇摇头,是她太敏感了吧。洛辰暮看到女生的反应,嘴角不轻易地扬了下单又很快冷冽。
  • 玛格丽特的秘密

    玛格丽特的秘密

    “这是一个奇异的故事。上海美术馆里展出一幅16世纪的法国油画,画里就是著名的玛格丽特王后。林海是学法语的大学生,当他看见这幅油画时,竟突然昏迷。更离奇的是,当晚他去图书馆查找玛格丽特的史料,遭遇一名神秘男子在他手心写下一行法文,意为“救救我”!林海心存恐惧,在老屋阁楼夹层里发现一卷手绘羊皮书,上面写满了晦涩难懂的中世纪法文。林海找到了悬疑作家“我”。法国伏尔泰大学的奥尔良教授也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力邀“我”带着羊皮书赴巴黎鉴定。然而,浪漫之都等待着“我”的却是惊心动魄的昼夜。”
  • 蜜宠医妃

    蜜宠医妃

    行奢华,性嚣张,好胭脂,嗜红衣,慕定王——说得是相府嫡女秦卿。倾城容,脑单纯,小受样,患腿疾,命不稳——说得是大燕异姓南陵王。使异能,会医术,懂驭香,貌倾城——说得是穿越后的秦卿。心太狠,手太辣,性阴鸷,世无双——说得是黑化了的南陵王。女主与男主相遇后——就成了一个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热血故事。也成了一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溺宠故事。更成了一个一对‘弱弱’夫妻,在乱世中共同打造辉煌盛世的故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Their Silver Wedding Journey

    Their Silver Wedding Journ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Natural Value

    Natural Valu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就是一朵百合花

    你就是一朵百合花

    《原创阅读文库:你就是一朵百合花》朴实无华、语言洗练、视角独特,展示了校同生活的种种现状,具有鲜明的校园原生态的特点。作者比较注重描写、对比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和细节的刻画与渲染,精心塑造了一个个血肉鲜活、个性鲜明、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不少篇什所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内涵。
  • From This World to the Next

    From This World to the Nex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杨柳村是个不大不小的山村,老杜家啊,就生活在这个村。极品不极品的,端看大家伙怎么说了。且看老杜家家长里短的种田生活。
  • 冷血杀手穿越:倾城狂妃

    冷血杀手穿越:倾城狂妃

    她,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外表冷酷,杀人于无形。她,南楚国欧阳家废物大小姐,身性懦弱,受人欺压。因一场事故,她穿越成她。当风眸再次张开,她又岂是当初那个废物?哼,当初欺我辱我之人,必将粉身碎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她,誓当王者,夺回属于她的一切!且看她如何,玩转天下?而他,神界之王,大陆至尊,却对她宠溺入骨。她逃,她躲,他追,他找,一心只想找到她,温暖她,宠她。
  • 一二九学生运动

    一二九学生运动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