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3400000003

第3章 地理(3)

但是,到了30年代,核物理学家第一次揣摩出在太阳和其他恒星中所发生的核反应。因而推测出,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它上面的核反应,太阳的一生将度过引力收缩阶段、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以及致密星阶段。其中主序星阶段是太阳的稳定时期,我们目前正处于这一阶段,而且刚刚度过了一半时间。但接下来便是太阳变成红巨星的阶段,那时大部分氢燃料消耗尽,其他核反应就会发生,使太阳变热膨大。在这种情况下,地球的末日就到了,它会被烤成灰烬,最后又挥发掉。当然这是几十亿年以后的事。

除了太阳之外,目前科学家还在寻找影响地球寿命的其他因素。

有的科学家认为:太阳可能有一个兄弟——太阳的伴星,这颗伴星日夜不停地绕日运行,每隔2600万年,就会转到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来“兴风作浪”,它的强大引力会引起众多彗星的大扰动,有10亿颗彗星将在太阳系内横冲直撞,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将成为这些彗星的“靶子”。如果与地球相撞的彗星的质量足够大,那后果真不堪设想:轻者生物灭绝,生态剧变;重者山崩地裂,地球“粉身碎骨”。这种类似的灾变是有案可稽的。科学家们还发现:在过去的2.5亿年间,生物发生过多次灭绝,其间隔恰好是2600万年。例如:9100万年前、6500万年前、3800万年前,以及1100万年前,分别发生的大灾变,使75%以上的生物在劫难逃,恐龙就是在6500万年前灭绝的。当然,这颗可能会给地球带来不测的太阳伴星还没有被人们发现。但是,许多科学家是相信它的存在的。

地球究竟将受到来自空间哪一方的打击而遭毁灭?地球何时寿终正寝?这些,现在还都是悬而未决的疑案。

地球空气究竟来源于何处

空气、阳光、水被称为生命的三要素,但是在这三要素中,空气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更为重要的。人在没有阳光照射时会活很长时间,没有水,人也可以生存5~10天,然而没有空气,人只能活几分钟甚至更短。其实我们呼吸空气只是呼吸空气中的那一部分氧气,氧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氧气从呼吸道进人体内通过血氧交换到达全身各部,使机体组织细胞能够新陈代谢,进行着正常的生理活动。

氧气在空气中以体积计算约占21%,以重量计算约占2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按上述两个方面计算分别占78%和75.5%,另外空气中还有水蒸气、二氧化碳、氩、氖等气体。空气在标准状态下每升重约1.29克,随着距离地面越高空气则越稀薄。

但是,空气最早是怎么形成的呢?

根据天文学家推测:行星是由一些巨大的气体和尘埃旋转而形成的,而构成这些气体尘埃的各种元素的比例,一般等于它们在宇宙中所占的百分比。在地球形成之前与其他行星一样,其构成约有90%是氢原子,9%是氦,其余是极少量的氖、氧、碳等元素。地球的尘埃在高速旋转中逐渐靠拢形成一个核心,这就是地核的雏形,在构成之中一些气体也被笼绕在圆体形成物中间,当这些堆积物越来越大,随之其内部的压力越来越高,因而最后造成火山喷发,这些被裹在地表以下的气体则喷发出来,其中的氢不是被燃烧,就是由于其密度太小,而迅速脱离地球逃逸了。氖、氦也同氢一样消失了。而剩下来的气体不是由于密度较大,就是由于水蒸气的凝结而来不及逃逸的,这就形成了大气,它包绕了地球的表面。这些剩余的气体有水蒸气、氨、甲烷和少量的氩。水蒸气冷凝后便落到地球表面,于是就形成了海洋。

这些大气由于太阳紫外线的辐射,其中水蒸气又分解成氧和氢,氢又逃逸掉了,于是仅剩下氧,氧与氨化合生成氮和水,与甲烷化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就是地球在几百亿年生命开始之前的大气。氮和氧作为生命的始动物质,为生命的诞生和孕育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

随着生命在偶然的情况下出现,以及在臭氧层形成保护层之下,生命的光合作用开始进行,于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同时释放出氧气,地球才真正地走向了能够孕育生命和利于生命生长的正常轨道,这些大约距今有五亿年了。我们今天所生活在这种被称之为空气的大气中,当然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了。

以上所说的这一切只是我们根据对于其他星球观测到的现象而对地球大气形成的一种推理。至于为什么众多的比地球还古老的星球最终并未产生生命,是不是与大气的构成有关,我们目前尚无法回答。同样对于我们地球本身的这种大气形成机理,也没有敢说就是如此之明确,因而,空气的形成对于我们来说就不仅仅是千古之谜了。

撒哈拉沙漠曾经是大草原吗

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达800多万平方千米,地跨埃及、苏丹、利比亚等国,直抵大西洋岸边。该地区常年滴雨不下,最高温度可达58℃,最低温度则为-15℃。由于气温忽冷忽热,致使该地区的气候极其恶劣。目前,据测算这个可怕的沙漠正以每天27米的速度向南移动,而有的地区,每天速度则高达107米。自从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撒哈拉地区一直是个沙漠地区。在阿拉伯语中,“撒哈拉”与“大荒漠”的意思是等同的。

有些地质学家、地理学家认为:在几千年以前,撒哈拉沙漠地区是一片草木茂盛、雨量充足的草原。早在1850年就有人在阿尔及利亚东部的撒哈拉沙漠中,发现岩壁上刻有鸵鸟、水牛以及一些人物画像,而没有骆驼等沙漠中存在的动植物。1933年法国人将这些发现公布于世,这才引起了广大科学家的注意。接着,他们对撒哈拉沙漠地区做了进一步的科学考察。他们在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千米长的壁画,这些壁画五颜六色、色彩雅致,各种色彩交相辉映,生动地描绘了史前撒哈拉地区的民族生活场景、宗教仪式和恢弘的战争场面。

1956年,亨利·罗特带领法国的探险队对撒哈拉沙漠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探险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们克服了各种令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大约发现了1万多件壁画。他们为了让世人领略撒哈拉沙漠的艺术瑰宝,在1957年将总面积达10776.4平方米的壁画复制品和照片带回了巴黎。这些艺术瑰宝在欧洲巡回展出,轰动了整个世界。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对这些壁画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他们认为:在几千年以前,撒哈拉地区曾是草原,村民们在此进行原始的狩猎生活,到了公元前4000年,当地的居民已经学会了饲养牲畜。随着历史的发展,住在这里的人们已懂得制造盾、矛、战车。人们为了生存,相互之间进行了残酷的掠夺战争。在亨利·罗特发现的壁画中有这样一幅画:为了争夺食物、财产,人们手持木制的弓箭,身穿灰色的布衣,头戴着小帽子,而有的人则穿着华丽的衣服,头戴花色的头巾,在指挥战争。另外还有一幅画:在一个村落里,第一座房子是空的,也许是村子的主人居住的;其他的房子前面各有一个女人怀抱着孩子,从她们翘首企盼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是在盼望着丈夫的归来。这幅画描写了一幅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生活的场景。

除恩阿哲尔山区外,在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尼日尔、马里、乍得等地也发现了不少壁画。其中学者们在诸多的壁画中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壁画中的放牛人与现在撒哈拉沙漠南部地区的呼鲁贝族人的体质特征极为相似,尤其是一些生活方式、服装样式、房屋结构。所以有些学者做出这样的结论:呼鲁贝人在撒哈拉地区还是草原的时候,他们从尼罗河上游来到了撒哈拉沙漠的南部地区,并在此生活了下来,后来由于气候的原因,他们在公元前4000多年开始迁移到尼日尔河畔,并一直生活到现在。此外,在1933年,探险家们在利比亚的费然山等地发现了大量的马拉战车的壁画,数量极其可观。壁画中的战马四蹄奔放、气象恢弘。据此,他们认为既然有大量的战马肯定会有马得以生存的客观条件。而草和水,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这也正是学者们认为撒哈拉地区曾是草原的有利证据。而且,他们认为撒哈拉地区曾是草原的间接证据是:通过对大量的壁画进行研究发现,骆驼在壁画中出现的次数极其少,而且即使是有骆驼的壁画也都是后期的作品。

考古学者认为:非洲从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寒武纪潮湿期,在那时撒哈拉地区生长着热带草原植物,这样的自然环境利于狩猎等游牧生活。大量描绘游牧生活的壁画也证明了这一点。

也有的科学家对此说法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现曾有过记载撒哈拉地区是草原的文字,而且这些壁画的真实性也是值得怀疑的,也许是长期居住在沙漠地区的人们渴望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生活,所以他们雕刻了大量的壁画来反映他们的心声。而且如果认为撒哈拉地区曾是草原,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肥沃的草原变成了荒凉的沙漠、戈壁。也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这些壁画描绘的是古罗马帝国的军队征服撒哈拉地区时,因思乡心切,于是在岩石上到处雕刻,来反映他们故乡的美好生活,以此表达思乡的心情。

撒哈拉地区在史前社会到底是草原抑或是沙漠?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相信随着考古学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问题一定会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极地也会有火山吗

这座冰火相伴的山峰,矗立在地球上人迹罕至的大洲上。埃里伯斯火山是南极洲的灯塔和路标,在午夜太阳的照耀下,笼罩着玫瑰红与松石绿的光晕,喷出的蒸汽远飘数里,飘过冰封的罗斯岛上空。山下有美国人建立的麦克默多站,不远处有几间小屋,是当年斯科特、沙克尔顿所率领的探险队住宿处。小屋现已破旧,陈设仍保留原样。罐头食物、留声机都放在原来地方,在严寒中保存完好。20世纪初期的探险家简直把埃里伯斯火山视为“良师益友”,一次次外出勘察地形或做科学考察,都有赖埃里伯斯火山引导返回营地。

特罗尔火山和埃里伯斯火山是地球上已知区域最南端的两座火山。一听“特罗尔”和“埃里伯斯”这两个名字,好像颇有含义,尤其是“埃里伯斯”在希腊文中意指阴冥。其实这是罗斯上校麾下两艘船的名字。1841年1月,他指挥这两艘船穿过浮冰,寻找磁南极。

罗斯率领的探险队向南推进。一天早晨,看见一座雄伟的山峰峰顶有东西飘扬,起初以为是雪花随风乱舞。细看原来是一座火山正在喷发,喷出大量火和蒸汽。在万里冰原中有此景象,实在令人惊讶。罗斯上校以船名把这座火山命名为埃里伯斯;以另一船名命名附近一座较小的休眠火山为特罗尔。

罗斯上校始终找不到磁南极。南下的路被冰架阻挡,此冰架大如法国,后来命名为罗斯冰架。虽找不到磁南极,但此行已是了不起的成就。

1901~1904年,斯科特率领一支探险队又来到这里。直到1907~1909年,沙克尔顿在此寻找磁南极和地南极。

登山时环境恶劣,山坡的蓝色冰层近乎垂直,上覆薄雪,气温零下33°C,空气稀薄,呼吸困难,他们登山经验又不足,一名队员的脚冻伤了,然而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峰顶地形奇特,4个火山口一个叠一个,地面散布完整的长石晶体,大多竖立,状如鬼怪,似在迎接他们。他们起初大惑不解,后来发现地面有好些喷气孔,喷出蒸汽柱,蒸汽喷出不久就冷凝,冻成这些形状。那个活火山口深275米,喷出一团团含硫烟雾,把熔岩像炮弹似的射上半空。

1978年,在南极新西兰斯科特站工作的野外求生专家蒙提斯报道说:“数十枚熔岩飞弹一边打转,一边在我们头面高处盘旋,像电影里的慢镜头。有些飞弹‘轰隆’一声从天空坠落,其他自我们中间飞过,有的快,有的慢。大多数如茶壶,少数比茶壶大得多……纷纷落在主火山口中,融掉积雪,激起热水和蒸汽嘶嘶喷上半空。”

尽管埃里伯斯火山的喷发景象令人胆战心惊,但1975年以前从没有人受到伤害。1979年11月,一架新西兰飞机载游客飞到火山边观光,遇上喷发,257名乘客与机员全部罹难。他们主要死于“乳白天空”现象,那是极地一种极其危险的大气光象:大地与天空呈现一片均匀的白色辉光,云和地平线难以分辨,无法辨认方向和景物。出事飞机的残骸仍散布在冰雪中,提醒大家南极洲虽然美丽多姿,但也很危险。

火山为何会喷发

1943年2月20日,墨西哥一名农夫看见田地开裂,并冒出气体和尘埃。入夜,裂缝喷发。翌日早晨,已形成一座高9米的火山锥,喷出大量火山灰和石块。新生的火山锥不断增大增高,到年底,高达300米,掩埋了附近的帕里库廷村。其后,熔岩从山坡漫出,吞没了10公里外一个小镇。这座火山危患9年后沉寂下来,未再喷发。此山名为帕里库廷火山,是首座几乎自诞生时即受科学家研究的火山。一般火山的活跃期可长达数百万年,这座火山的活跃期却特别短,显得很不寻常,不过由于地处火山带,可能随时再度活跃起来。

同类推荐
  • 一千零一夜全集(三)

    一千零一夜全集(三)

    《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许多非常健康有益。《渔夫和魔鬼》、《阿拉丁和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巴达航海记》、《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和《乌木马的故事》等歌颂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描写了善良的人们对邪恶势力不屈不挠的精神,塑造了奋发有为、敢于进取的勇士形象,赞扬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许多故事以辛辣的笔触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反映了人民大众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引起了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因此这部民间故事集具有永恒的魅力。
  • 魔法帮帮忙之诅咒恋上你

    魔法帮帮忙之诅咒恋上你

    茜雅对付威达的招术不但全都失败,表妹艾妮也来到了卡希拉魔法学校。艾妮心地善良,性格柔弱,就连冷漠的威达都被她的可爱打动了。茜雅好像成了一个谁都不在乎的人,但她可不服输,一条条锦囊妙计又在她的“坏心眼儿”里生要发芽。她能转败为胜,博得大家的喜欢吗?
  •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这是作家们在以真诚、朴实而又温馨的文字,讲述关于阅读的故事;这是作家们伸出有力的大手,牵着小手快乐地走在成长之路的证明。这些文章,有的是作家们在讲述自己阅读的经验,告诉读者,要想在成长之路上走得从容些,阅读是很重要的;有的是作家们在谈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他们或直接告诉小读者怎样选择图书,或间接地表达阅读的一些诀窍;有的是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或幽默有趣,或富有启发,让你感受到最初的生命脚步的韵律……凡此种种,这些作品很亲切很友好,它们会给你展示一个美好的文字世界,让你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与快乐。书的最后收录了一些作家给小读者推荐的书单,让小读者学会选书,学会阅读。
  • 我的第一本环境科学探索发现

    我的第一本环境科学探索发现

    全面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活泼、美观的版面,而给予孩子们以知识上的传授、阅读上的享受。本丛书在培养孩子智商的同时,也通过故事中隐含的道理来给予他们以情商方面的培育与引导,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 一千零一夜(中)

    一千零一夜(中)

    《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不是某个作家独创的,也不是在一时一地形成的,而是中近东地区的广大市井艺人、文人学士经过几百年搜集、提炼、加工形成的,是阿拉伯和波斯湾地区各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热门推荐
  • 大至尊

    大至尊

    特种兵林沐穿越成异界废柴弟子,邂真爱,重塑身,赚修行,忙升级,历尽千辛万苦,看他如何在异界耀武扬威!如何逆转乾坤,成为全能霸主!
  • 冒牌王妃要爬墙

    冒牌王妃要爬墙

    老总没有错,错就错在被我一不小心撞见了,而且,老天爷居然惩罚我,下个楼梯也能摔穿越?遇到一群流氓,稀里糊涂被抓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迷乱的男女,凶猛的野兽,好怕怕!混乱中,还有人打架!咦?那个不是抓我来这里的帅气小将么?喂,你们打,不要伤及无辜啊!什么世道,那个臭男人,不认识也不能见死不救啊!就算我是穿越过来滴冒牌货,你也不能这样冰冷无情吧?还要强行霸占我?哼!警告你,对本姑娘好一点,不然红杏爬墙给你弄顶绿色的帽子戴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墓嫁衣

    鬼墓嫁衣

    死亡的号角在黑暗中吹响,咒灵的意念在邪恶中重生,轮回百年的怨恨重新回到尘世间,一切或许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探索百年鬼谜,在无限恐怖中寻求一线生机,或许这一场没有光明的旅途,只是轮回中的瞬间而已,咒灵将永远伴随着你……
  • 无敌神威

    无敌神威

    王凡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因意外来到异世界,为了生存,他只能委屈求全,等待一发冲天的机会。天才算什么?那是我脚下的一条虫。妖才又如何?打的你像丧家之犬。圣女又怎样?不听话的统统镇压当暖床丫鬟。我就是天,凡想逆天者,统统震杀。无敌神威,正式开写了,喜欢的朋友支持下,平凡感激不尽。
  • 倾城全能师:第一乱世邪凤

    倾城全能师:第一乱世邪凤

    “原来…你终究还是不属于我……”——她与他相识在年幼时候。她觉得既重活一世,便要按心之所向行事,灵动的是她,乖张的是她,嚣张的也是她。她是人人相护的神医,却也是万人畏敬的神兽之主。但她无论怎样,都是他心头的一抹朱砂红。……但到底,仍是负了他……
  • 基因狂潮

    基因狂潮

    当拥有了一个基因系统的时候,豌豆射手,生化僵尸,地狱恶魔,圣血天使,没有我造不出了的。但死亡却依旧紧随身后,是自保还是带领众人杀出重围?掌握自己的信念,徘徊于生死之间。聚信仰,铸神台,点神火,逆天改命。也许死亡才是开始,轮回得以重生。我是方言戍,基因系统的掌控者!
  • 导购就该这样做

    导购就该这样做

    导购是一种令人自我骄傲的职业,你必须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这一工作,才能为工作神魂颠倒,你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一定会得到顾客的青睐!
  • 回家

    回家

    刘国芳对生活进行高度的审美把握,对生命、人性的认识达到更高的层面,创造出极有意味的作品。即使是生活中一个简单的细节,一件普通的事件,一句平凡的话语,在刘国芳的笔下,都能洋溢着一种诗意美。他的小小说不仅体现了这一文体特有的瞬间感染力和冲击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本书收入刘国芳最新发表的小说70余篇,这些小说在有限的艺术篇幅里,形成一种独特的内蕴美,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达到了一种理性的、哲学的高度,读后使人心弦为之颤动。
  • 数码宝贝之次元战争

    数码宝贝之次元战争

    次元大门开启,潜在敌人苏醒,次元错乱,数码世界的命运将何去何从?继晶界兽之后各次元英雄战后再集!新人写文,所以每章都比较少,不过还是请各位多多支持(???_??)?
  • 校花神少

    校花神少

    人性本善,神力倒转乾坤,以拯救世界为名,来人间寻找纯善之人。以超凡的能力穿梭在神、魔、人三界,神人化为弱校高中生,四周美女如云,桃花处处泛滥。想要了解更多,我们《校花神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