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3100000015

第15章 华枝春满(7)

伏生,济南人,原为秦博士。据说当时焚书时,伏生冒生命之危保存了《尚书》,汉文帝为求能治《尚书》之人而知伏生,其时年已九十余,不便行使,故汉文帝遣晁错前往受教,得文二十八篇。此画上有南宋高宗题的“王维写济南伏生”字样。

王维崇信佛教,性喜山水,其诗多以山水、田园为内容,所绘物景颇为传神,笔法精深入微;晚年隐居蓝田辋川,过着吟诗作画、谈禅说佛的隐逸生活。此人兼通音乐,工书法,精绘画,擅画平远之景致,喜以“破墨”手法绘制山水松石,北宋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有“不衣文采”之创作理论对后世文人画影响甚大。

6、李昭道李昭道,甘肃天水人,字希俊,唐代著名画家。曾任太原府仓曹、直集贤院等官职,后官至太子中舍。李昭道继承其父李思训之长,亦擅长“青绿山水”的绘画创作,世称“小李将军”。亦擅绘画鸟兽、楼台、人物,并创“海景图”。其画风巧妙精致,虽“豆人寸马”,也画得“须眉毕现”。由于画面繁复,线条纤细,论者亦有“笔力不及思训”之评。主要画作有《海岸图》、《摘瓜图》等作品收录入《宣和画谱》。

《明皇幸蜀图》描绘了“安史之乱”时唐明皇逃往四川避难的情形。画家有意加强了春天山岭间之诗意,于层峦叠嶂描绘飘浮白云,树木亦秀丽动人;此画之妙处在于,人物虽小却分毫可辨,能使观者轻易分辨人物之身份。

我国国画之类别和技法,可分人物、山水、花鸟;其中,人物画是历史上最早形成的画科,早于山水与花鸟。大家皆知西洋画注重造型,而国画注重传神,可谓不注意精确之造型“由来已久”。我国最早创作的人物画,多重人物之刻画,力求逼真、传神,讲求气韵之灵动,形神要兼备,故古代论画著作中称其为“传神论”(顾恺之)。

而分门别类中,人物画又分为道释画、宗教画、仕女画、肖像画、历史故事画等。历代之著名代表画家,有东晋的顾恺之;五代的顾闳中;宋代的李唐;明代的仇英、唐寅;清代的费丹旭等大师。

二、宋元时期

1.夏圭

夏圭,南宋画家,宋宁宗时任画院待诏。初学人物画,后改绘山水;他将范宽、李唐的斧劈皴进一步发展,创立了“拖泥带水皴”;其创作除师法李唐而讲求阳刚之风外,更讲究水墨淋漓、清明透逸的效果,与马远同为“北方山水画派”之杰出代表。宁宗时为画院待诏,赐金带。画人物酝酿墨色如傅粉之色,笔法苍老,墨汁淋漓;所画雪景,全学范宽。画院中人凡画山水的,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与当时大画家马远齐名,故称“马夏”。

他喜以长卷横幅表现情景,而画面变化亦十分复杂,多以线、面或干、湿等手法互用,皴法也十分丰富,故艺术效果极强。其创立的“拖泥带水皴”法,在当时不仅对南宋绘画有所影响,而尤其对后世的“文人画”的表现形式影响更大,且后人在继承其法的基础上,不单用在人物画上,花鸟画中亦被广泛运用。

夏圭的画法多受佛教禅宗影响,故他主张“脱落实相,参悟自然”,趋向“笔简意远,遗貌取神”的效果。充分表现出了虚实和空气感,用笔清劲,简练概括,简劲苍老而墨气明润,给人浑厚朴实、明朗俊秀的印象。明代王履曾赞曰:“粗而不流于俗,细而不流于媚;有清旷超凡之远韵,无猥暗蒙尘之鄙格。”明代大画家董其昌虽对“北宗”山水颇怀偏见,却对夏圭十分折服,说“夏圭师李唐而更加简率,如塑工之所谓减塑者”。

2.米芾米芾所处的时代,正是画院写实派山水画大行其道之时,而他却只想表达心中的“意气”,以天真、癫狂手笔来表现山石的面貌,故能在画面上自由发挥,因他这类举止类同“颠狂”,故人称“米颠”。

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行书、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世人评为“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他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画山水,出自董源,天真发露,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其子米友仁亦是画家,师承其画法,自称“墨戏”,画史上称“米家山”、“米氏云山”,因其传承而有“米派”之称。

他亦画梅、松、兰、菊等花卉画,晚年兼画人物,自称“取顾(恺之)高古,不入吴生(道子)一笔”。米芾好模仿名迹,能以假乱真;并以行、草书最著,博取前人所长,用笔俊迈豪放。《宣和书谱》论其书“大抵初效羲之”,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八面”。

他传世作品甚多,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最为著名。

《蜀素帖》为米芾书法精品,为他38岁时所作,其书法苍老凝练、行笔涩劲、沉稳爽利、清雅绝俗,可谓“超神入妙”。其书体为“二王”及唐、五代书风之延续,但与前人书法无一相似之处,是米芾自家风格之明证。明画家董其昌题跋曰:“米元章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3.米友仁米友仁是米芾长子,故人称“小米”,早年即以擅长书画而知名,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官提举两浙西路茶盐公事、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世称“米敷文”。其为继承家学,少即以书画知名,擅画云山,略变其父之风格成一家之法。所绘画作,多以云烟变灭为法度,而风格看似草成,实则法度森严,自称“墨戏”;且性格耿直、不附时风,自重为珍。善书法,“酷似乃风,亦精鉴赏”,但自有自家风格。

《潇湘奇观》为米友仁所绘山水画之代表作。图绘江边雪山、云雾变幻的奇境;只见浓云翻卷,远山坡脚隐约可见,随云气之游动变化,山形可隐可显。群山重叠起伏,远处峰峦终于出现于白云中;中段主峰耸起,宛如尖峰起伏林木疏密,远近、层次清晰,显露真实;但末段一转山色,隐入淡远之间,体现自然界之造化神奇。

此画作者以“没骨法”取代隋唐北宋以来之“双勾法”,给人以自然美之印象,改变了山水画的形象和表现手法。作品主要运用泼墨法和破墨法,依仗水墨的晕染来塑造形象,很少用线勾勒,浓淡、虚实的墨色,使景致时隐时显,忽明忽晦,朦胧又富变化,故时人谓他“善画无根树,能描朦胧云”。(汤垢《画鉴》)笔与墨之巧妙结合,使得米氏之云山兼具“滋润”与“沉郁”之特色。

山水画,是指以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绘画,其最早只是作为人物画之背景而创作,后独立成一支最能代表国画艺术成就之画种。山水画注重整体构图效果,尤其以位置之摆放、神韵之表达,以及笔墨之浓淡为要点。

就风格之不同,又分水墨山水、青绿山水等小类。历代代表之人物有:唐之李思训;宋之李成、范宽、董源;元之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明、清二代之董其昌、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石涛、八大山人等名家。

4.赵孟頫赵孟頫,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官道人”,中年曾作孟府,浙江湖州人氏,宋宗室之后裔。宋亡后,隐归乡里闲居。元世祖忽必烈搜访宋朝“遗逸”,经程拒夫荐举,始任兵部郎中,又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

赵孟頫精通音乐,善鉴定古物玉器,其中以书法、绘画成就尤高。山水画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亦工墨竹、花鸟等画,所画风格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自谓“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遥追五代、北宋法度、有评论谓“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遂开元代之新画风。

赵亦善诗文,其诗之风格以和婉为色;兼工篆刻,尤以“圆朱文”著称。传世画作有《鹊华秋色图》、《红衣罗汉图》、《幼舆丘壑图》、《秋郊饮马图》、《江村渔乐图》等。

《红衣罗汉图》所绘,身着红色袈裟的罗汉盘腿坐于树下青石之上,左手前伸,神态安详,正在讲授佛法的情景。图中罗汉颇似西竺僧人,据悉他常与西域僧人往来,故能对西域人之神态特征刻画入微;其人物造型取法于唐之阎立本,即以铁线描勾勒,且用笔凝重,苍劲有力,人物形象逼真。

三、明代时期

1.戴进戴进明代画家,号静庵,浙江杭州人。少年时当过金银首饰学徒,后改学绘画,刻苦用功,画艺大进,宣德年间供奉宫廷,因画艺高超而遭妒忌,遂被斥退。后浪迹江湖,以卖画为生。

他擅长山水、人物。其山水画师法马远、夏圭,并取法郭熙、李唐,多是遒劲苍润手法;用笔劲挺方硬,水墨淋漓酣畅,发展了马远、夏圭传统。

人物画师法唐宋传统,兼长工笔、写意;工笔用铁线描和兰叶描;写意从马远变化而来,笔墨简括;花鸟画工笔、写意、没骨诸法皆擅长。人物佛像则能变通运笔、顿挫有力。

其画作在明中期影响较大,追随者甚众,人称“浙派”,遂成明代前期画坛之主将,后世推他为“浙派”创始人。传世之作有《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三顾茅庐图》、《达摩至慧能六代像》、《南屏雅集图》、《归田祝寿图》、《葵石峡蝶图》、《三鹭图》等。2.唐寅此幅《落霞孤鹜图》,是唐寅所绘山水画的代表作。画面表现的是:崇岭峙立,几株柳树亭立,半掩水阁台榭,下临江水;阁中一人独坐眺望,旁有童子侍立。不远处,落霞孤鹜,烟水微茫,故画中景观辽阔优美。

此画技法工整,山石用湿笔点染,故线条流畅,风格潇洒俊秀,突显飘逸;画上自题诗是借王勃之少年得志,来为自己坎坷不平之遭遇而吐不愉。此画风格近于南宋院体,为他盛年得意之作。

唐寅出生于商家,故地位较低。其幼年

即能刻苦学习,11岁显出过人之才,并能写出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乡试,获“解元,‘(第一名)。次年,赴京会考,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地主徐经,因暗中贿赂主考官的家僮而事先得知考题,但事情败露。唐寅亦受牵下狱,遭受凌辱。此后,自负的唐寅对官场产生反感,自此,性格、行为流于不羁,后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发奋读书,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其行笔秀润缜密,颇具潇洒清逸之韵味。他的山水画多表现为雄伟险峻、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时亦描写亭园幽境中文人逸士的悠闲生活。其山水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多样。其人物画多写古今仕女或历史典故。其传世的画作有《王蜀宫妓图》、《落霞孤鹜图》、《事茗图》、《看泉听风图》等。

3.陈淳前面讲过山水画,此处再讲一讲花鸟画之特色。花鸟画,亦是国画一大分类。泛指以花卉、鸟、兽等动植物为主体的绘画。此类创作之体裁,产生年代较人物、山水为晚,多讲求精细或趣味,刻画以精巧、传神为主。

画花鸟就表达形式的不同,又分为工笔花鸟及写意花鸟二类。以表现手法而言,国画主要以写意或工笔,或二者兼顾为主,但以讲究意境深远、气韵充实、画面传神为创作手法。以线条勾线传神、着色自然为特点,总以和谐为主旨;另以独特之手法,以印章为点缀,以达平衡、增韵为独创,是为东方绘画之魅力所在,更显完美,此为西洋画之所无。

大写意,即以张条疏散、施墨粗放为特点,削繁为简、遗形取神为手法,创作者多为泼墨粗画。小写意,即以简练归融为特色,多强调笔墨中之情趣,不苟求惟妙惟肖,但求整体气势与着色。工笔,是与写意不同的手法,与写意相反,多求刻画精确,要求工整、细致,乃至细节明确、刻画入微,手法以细腻、准确为度。

陈淳,明朝画家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曾学画于文徵明,后不拘师法;又法米芾、黄公望、王蒙。其山水较文征明疏放开阔,盖学米友仁而致笔迹放纵也。其尤擅长水墨写意花鸟,开明代写意花鸟画之新局面。

4.仇英仇英明代画家,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后定居苏州。其出身工匠,后从周臣学画,因文徵明之推赞而知名当时,以卖画为生。

仇英擅画人物,尤长仕女。工于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不同笔法表现不同对象。刻画之人物形象,或圆转流利,或劲利有力,皆为精工、妍丽之作,世人有”周昉复起,亦未能过“之评。他的山水画多学赵伯驹、刘松年,所画青绿山水之作,多呈细润而风骨劲峭;亦善绘制花鸟。晚年客居于收藏家项元汴家,摹仿历代名迹,据称”落笔乱真“。

仇英在当时名家周臣门下学画,曾用心临摹古代佳作,因刻苦及天赋不凡,故而技艺大进,成就卓著,因而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明四家“或”吴门派“。

他所创作的题材很广泛,擅写人物、山水、车船、楼阁、界画等场景;尤擅长于临摹,技法之中,工笔、写意、白描俱佳;画风细腻工整、色彩华丽,取古德之长而又能化为己用、自成一格。

其传世作品有《春夜宴桃李园图》、《柳下眠琴图》、《桃村草堂图》、《剑阁图》、《松溪论画图》和《玉洞仙源图》。

5.董其昌董其昌,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氏,明代著名书画家、书画鉴赏家兼书画理论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人称“董华亭”。万历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溢“文敏”。

同类推荐
  • 星河·雪原

    星河·雪原

    诗集收录作者自1979年以来发表和未发表的诗歌68篇,作者自称“有关手法、技巧之类,谈不上。但至少,全是‘真馒头’,感情是真挚的。”
  •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本书收录了《一夜风流一世情》、《潇洒逃亡》、《眼睛一眨鸡变鸭》等故事。
  • 月光光

    月光光

    门对青山,月亮总是从对面的山顶上升起来。山如墨画,天清月朗。虽说山形的轮廓依旧,却辨不清山上的树。人家的房屋也是这样,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且屋后多有修竹绿树,阴影还要重一些。月光下的小村一片平和宁静,但村人并未早早地沉入睡梦中去。
  • 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原本是一些写给没有人的文字,是一个人写给世界的情话和狠话。这本十年写就的书完整展现了一个不向生活认怂的人所会经历的世界。接手第一个剧本就被骗的迷茫与无助,28岁被催婚的委屈与惶恐……作者写尽了人在各种境遇中的无奈和进退两难。在那些眼泪,那些温暖,那些自嘲与自尊中我们看到: 人生艰难时,犹豫不决时,在恐惧要先于生活压垮你时,走错路不是最糟糕的事,害怕走错才是;受伤后最难的不是止痛,而是还有像没受过伤那样去爱的胆量。或许一个人永远无法拥有80而无悔的人生,却可以保有在80岁都敢重新开始的勇气。这,就是我们为之努力的东西,就是让生活热气腾腾的东西。
  • 岁月留痕

    岁月留痕

    《岁月留痕》收录了《继续发扬“三苦两乐”精神推动全乡教育再上新台阶――在刘寨乡“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立足乡情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推进全乡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夯实基础教育推动经济发展――在土门岘乡“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讲政治谋全局抓大事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交通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在2009年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挖掘资金潜力增加农业后劲――丁家沟乡清财工作圆满结束》等作品。
热门推荐
  • 绝世倾情:魔君的小妾

    绝世倾情:魔君的小妾

    身为神魔后裔的少年,带着好基友寻找母上大人。途中调戏各界美人,最终一个凡人为其钟爱,什么?竟然还是穿越来的!最为惊悚的是母上大人竟也是与之不同年代的穿越者。。。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沼泽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沼泽

    本书主要介绍了沼泽的成因、分布、类型、特征以及沼泽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 落千殇

    落千殇

    妖皇童年悲催,找到自己想要保护到人,可是自己却保护不了,让他死了,晋升妖皇,毁了妖界全部生灵,打开虫洞穿越到人界,找到了跟自己前世要保护的人张的有几分相像的人,留在她身边就算留一份情吧,他以为自己不会爱了,没想到自己爱的至死至休,轰轰烈烈。
  • 红颜诛花

    红颜诛花

    一段爱与守候的故事,一场华美的视觉盛宴:江湖风雨路,生死两茫茫。唯暗夜听雪,方能心神怡。他是光,温暖如阳。他是夜,清冷如月。为了爱,她甘愿坠入魔道。伊人已转身,究竟谁才是她的归家路。他对她说:“歌飞,我寻了你好久好久。”他对她说:“九年前你看到的那个白衣少年并不是我。”
  • A Complete Account of the Settlement

    A Complete Account of the Settle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下欢

    月下欢

    当权欲和爱情发生冲突,那宁负天下不负他的誓言还算不算数?十年前,她被称作妖孽,被亲生父亲追杀,被天下唾弃,母亲哥哥为救她命丧黄泉。十年后,重生归来,她是贤王府的第一世子,身份高贵,大权在握。而眉心处那一道浅浅的疤,却成了她心里永远的痛。因为是权王,所以没有资格说爱。因为没资格说爱,所以她一次次挑战伦理,挑战道德的底线。欢歌笑语,纸醉金迷,她圈养男宠女妾,欺世灭俗。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 脉斗鬼方

    脉斗鬼方

    在这里你能看见“多西”的辉煌与潇洒,在这里“多西”将带你一起在鬼域和方界里一起杀戮!
  • 养生笑话荟萃

    养生笑话荟萃

    本书共收集740个古今中外有关健康的养生笑话。分为饮食篇、运动篇、旅游篇、生活篇、医疗篇。这些笑话反映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因天真、误解,在健康养生方面闹出的尴尬、无奈的言行。
  •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经学家,所著《资治通鉴》为中华古史学经典绝品。他品行高洁,而为时人所赞叹。本传系统叙述司马光生平,突出其史学成就,文笔也较为清丽。——文史专家王曾瑜本传富有独特的个性视角,传人传事,客观真实。作者在短小生动的章节叙述中,见人见事见故事见性格见品德见作为,将传主的繁复人生给予公正生动的文学呈现,很好地写出了司马光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行为“泥古”与道德坚守的性格形象。——文学专家李炳银《通鉴载道--司马光传》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本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的司马光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