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1200000028

第28章 结识与交往(4)

林式同描写“一床蓝灰色的毯子”,“一床”是指一张叠着一张的毯子,总共四张,而不是一张,他说得不清楚,所以大家搞错不在意料之外。但无论如何张爱玲都不是躺在地上,也不是身上盖着毛毯,而房间里也没有任何桌子。林式同没有提过什么“赭红色的旗袍”,而晚年奇瘦的隐士张爱玲也不见得会去量身定做新旗袍。

不少人争论张爱玲去世后多少天才被发现,现在许多的说法是去世后七天。我有一份张爱玲正式的死亡证书,里面写着死因是心血管疾病,死亡时间是9月8日12点半,但这是发现她死亡的日期,并不是死亡当天的日期。其实去世了多少天,由法医来判断,但那份报告从来没有公开过,所以那些说死了三四天甚至七八天的人,是没有证据证明的。以上只不过是一些例子,其他的例子多的是。

内地版《张爱玲全集》主编止庵曾经说过:“我觉得有两个词特别可怕:一个‘想必如此’,一个‘理所当然’。我不想说人云亦云的话。这个世界说话的人太多了,应该少说,如果要说,就应该说些像话的话。但做到这点很难,第一得知道别人说过什么,第二得知道别人说得对不对。不知道肯定不能说话,知道一点也不该说话。”(止庵《藏拙或补拙,说话或不说话》)目前张爱玲的传记就是有太多这种“想必如此”与“理所当然”的论述,令读者无所适从。

晚年经济状况与遗物

张爱玲死后,遗嘱执行人林式同需要处理两件事。其一,处理遗体。9月30日,治丧小组的成员林式同、张错、张信生三人在加州租船出公海洒骨灰,尊重遗愿同时遵守法律。其二,张爱玲在遗嘱中说她所拥有的东西交给宋淇夫妇,包括钱财与一些遗物。

于是林式同再去张爱玲家整理遗物,这所房子位于洛杉矶市10911号Rochester Avenue206室,根据林式同的描述:“正对着电梯口,一条笔直的走道,四面没有窗,灰灰的日光灯,整天亮着。到了尽头,靠左边,就是张爱玲住的房门。一打开门,房里弥漫着沉郁的空气,我很快的把所有的窗户打开……地上摆着许多纸袋,包着不同东西,门旁靠墙放着那一张窄窄的行军床,上面还铺着张爱玲去世时躺的那床蓝灰色的毯子,床前地上放着电视机、落地灯、日光灯,唯一的一张折叠桌倚在东墙近门的地方,厨房里搁着一把棕色的折叠椅,一具折叠梯,这就是全部的家具了。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轻便好拿,包括电视,她原来有个小的,只有五六吋,大概太小了,看不清楚,搬家后买了一个新的,大一点,有十几吋,也不重。张爱玲买了大量的灯泡,因为她怕黑怕冷清,电灯电视一天到晚开着,这习惯她曾经跟我谈起过,‘有时还藉电视声音催眠’。对门朝北的窗前,堆着一叠纸盒,就是写字台,张爱玲就坐在这堆纸盒前面的地毯上,做她的书写工作……墙上没有挂任何东西,连一张日历也没有,真可算是家徒四壁。张爱玲的房内除了她自己的作品和定期杂志外没有书。”

最后一点其实不对,因为房间内有张爱玲最爱的《红楼梦》和丈夫赖雅的亲笔签名书。

“更衣室里除挂着的衣服外,地上堆满了各色各样的纸袋……她从来不用箱子,什么都是临时现买,一搬家就丢的丢了。她不用普通的女鞋,唯一常用的是胶底浴用拖鞋,买了好几大包,全是新的,用脏就丢。”此外张爱玲生前在韩国城租了一个三英尺见方的小仓库来摆东西,全用纸袋装着。

外界有人看到这些描述就觉得张爱玲晚年很凄凉。我觉得,只要张爱玲自己喜欢,何必要求她一定要住花园洋房,坐跑车、养番狗、吃鲍参翅、穿名牌时装、携高贵手袋、戴钻戒、搞整容?就我所知,张爱玲在赖雅去世之后的感情生活应该是空白的。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为什么一定要她有个伴侣呢?没有这些东西就一定很凄凉吗?你可能有如此想法,但正如她那篇散文所说的,她要你“把我包括在外”。

以我自己来说,最近作家陈玉慧发表了一篇文章回忆数年前上门来探访我的事。她写道:“宋家现在是宋以朗一个人住,张爱玲的文件和书稿,全置于客厅一大桌上,再加上一墙壁张爱玲或有关张爱玲的著作,除此,没有别的家具或装饰。”我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无妻无儿,家徒四壁很凄凉,反而这种生活我喜欢得很啊!

林式同将张爱玲家里的物品归类,分为九大块:一、银行财务及税务部分,需要让律师处理,其结果将专函报告;二、家具,包括电视、灯桌、桌子等;三、衣服,包括化妆品等;四、来往信件,分为宋淇夫妇、亲戚(姑姑与弟弟)与其他人的信件;五、作品手稿;六、身份证明,包括结婚证、公民证;七、随身用品:眼镜、假牙等;八、照片;九、书籍。

他来信咨询我父母需不需要将这些东西原封不动地运回香港。他说如果全部装箱,需要让海关检查,并要本人到海关处领取。我父母回复他说,某些普通东西不需要,如桌子、梯子、电冰箱、电视机。最后林式同以海运方式寄了十四箱东西过来,包括书籍、照片、衣物、鞋子、手提包、假发、毯子以及两箱手稿。

1997年,我母亲将一些手稿捐给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其中包括《同学少年都不贱》的手稿(2004年出版),《海上花》的英文译本打字稿(后来由孔慧怡完成,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少帅》的英文打字稿(2014年9月中英对照版由台湾皇冠出版),《中文翻译:一个文化影响的媒介》的英文演讲稿(已翻译成中文,未发表)等。在1992年2月25日的信里,张爱玲曾提及一份关于林彪的英文稿,但该稿不在遗物中,现在不知所踪。

当时我母亲留下了张爱玲遗物中的一些手稿在家里,不知它们可否出版。我母亲去世后由我处理出版,包括《重访边城》(2008年),《异乡记》(2010年),《雷峰塔》《易经》的英文打字稿(后来由赵丕慧翻译成中文,2010年出版)。这里有一件轶事,当时香港科技大学学生孙晓明找上门,要求阅读《雷峰塔》《易经》以完成他的硕士论文,结果我同意了。不幸张爱玲将两份打字稿的封面掉乱,结果他2009年的论文《天才梦:张爱玲美国时期的生活与写作初探》里面的《雷峰塔》应该是《易经》,而《易经》则应该是《雷峰塔》。不过孙晓明还是第一个写了有关这两本书的人。

林式同还去银行把张爱玲的存款取出。张爱玲在美国有六个户口,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林式同总共找到28107.71元美金。去银行取钱并不是凭着一份所谓遗嘱就可以拿到的,因为银行不会根据一张纸而将户口金额全数转账。林式同要经过洛杉矶市遗产承办法庭办理手续,需出示死亡证明、确认遗嘱、确认遗嘱执行人。完成后,法庭就会发指令给林式同去银行取钱。外面有一些说法是,林式同没通过法律途径就把钱取出了,因此没有法律效应。这种说法完全不可能,银行不会随便把钱给人,他们只服从法庭的指令。

林式同先把张爱玲银行的28000多元美金全数汇给我父母,并列出消费清单,包括黑箱车、冷藏、火葬、租船等花费,以及找遗产承办法庭所用的律师费、所租单位的清洁费、搬运费、电话费、邮费、煤气费、电费、把东西运回香港的运输费等。林式同告知上述费用估计是11687.03美元,我父母随后就把这笔费用汇还给他。张爱玲有28000多元美金的存款,当时美元兑港币汇率是7.75左右,所以张爱玲死后共有20多万港币,这在当时不算多也不算少,网上有人说她生前穷得要拾纸皮来糊口,是无稽之谈。

没过多久林式同也去世了。他的太太是日本人,患了老年痴呆症,忘记他是谁,让他痛心,因此他写了一本《你是谁啊!》。他寄了一份电脑打印本给我父母,应该没有出版过。书的后语是:“这是一个大时代的一对小夫妻的故事。这是个不能留学而留学,不愿移民而移民,抗日而和日本人结婚,自认是中国人而不是中国人,要爱国而没有国可爱的人,挣扎着度过了一生的故事。这故事由老人痴呆症的来临而结束。它和每一对夫妻一样,期间充满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我要补充的是,张爱玲究竟有多少钱。上面我们说美国银行有28000多美元,扣除身后事费用后是17000美元左右。我手上有些张爱玲与我父母的通信,里面有提及财务报告,我父亲在香港帮张爱玲买了一些外币或定期存款。哪个国家利息高而通货膨胀低,赚的钱就比较多。我母亲在香港以她自己的名义开了多个银行户口,其中一些是帮张爱玲管理的存款,但也有其他户口是我父母、我三叔宋希与其他亲朋戚友的。我不清楚哪些钱具体属于哪个人,银行也不会随便给我详细资料,因为他们不可以无故揭人隐私,就算是子女也不例外。

这里有一张纸条,日期是1996年12月18日,是我母亲的笔迹,上面写着张爱玲的英文名字E.Chang,计算“绿簿子”(银行外币存款)剩余32万多美元。这不是法律认可的证据,只是一张字条。按照当年的汇率,那大概是240万港币。如果张爱玲当年带这笔存款回中国,就是个百万富翁了。今天莫言拿到100万美元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还会给人取笑他在北京买不起一套房子,但在1995年,240万港币在内地(或香港)不是一个小数目。

说到这里,大概已澄清了张爱玲晚年的经济状况。

回看张爱玲的遗嘱附信,大概意思就是把剩下来的钱给我父母用来照顾身体。他们两个人给病魔折磨多年,医药费其实远远超过张爱玲剩下来的钱。现在我的双亲都已经去世了,那些版税收入就另有用途。

张爱玲在遗嘱附信里说要“请高手译”她的作品,现在她的作品已经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波兰文、捷克文、日文、韩文、越南文等。其实它们都是外国出版社自己找张爱玲的国际代理签的合同,他们自己付翻译费。有些张爱玲的英文作品翻译成中文,如《雷峰塔》《易经》《少帅》,则用张爱玲的版税入息来支付。

香港大学张爱玲纪念奖学金从2009年开始,每年颁予一位从内地或台湾来港、于香港大学修读文学科及人文学科之本科在读女学生5万港币,如今已经有三位大陆学生与一位台湾学生受惠。当年香港大学的奖学金是张爱玲后来成为作家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奖学金得以帮助背景和张爱玲相似的女学生,我相信她会同意这种做法。

张爱玲五年研究计划由2011年开始,每年一届,持续五届,每届将选出三至五个研究项目进行资助,论文与文字创作资助金额为五万元人民币,纪录片为十万元人民币。三年来已经有十五人受惠。实行这个计划,金钱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出版社[新经典文化、青马(天津)文化、香港与台湾的皇冠出版社]付出的人力,因为行政事务繁重。

2010年是张爱玲诞辰九十周年,香港浸会大学举行了张爱玲国际学术研讨会,差不多一百位学者参与,后来出版了论文集《张爱玲:传奇·性别·系谱》(林幸谦主编)。此外,浸会大学的纪念张爱玲系列活动颁出了首届张爱玲绘画奖,其中冠军奖金为五万港币,后来出版了《印象·张爱玲》一书。以上活动用张爱玲的版税入息支付。

2010年,北大百年讲堂举行了“2010北京张爱玲纪念研讨会”,各地学者聚首一堂,包括止庵、陈子善、苏伟贞、郝誉翔、符立中、格非、马家辉、吴福辉、杨联芬等。以前试办的张爱玲研讨会都会碰到阻力而停止,所以这个会议是大陆的第一次张爱玲研讨会,以后就应该容易得多了。这个会议也是用张爱玲的版税入息支付,加上出版社的帮助。

还有一件轶事。2010年张爱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时,我遇见一位以前的台湾记者,她跟我道歉说:“不好意思,打搅你母亲了,我曾在当年打电话给你母亲询问张爱玲死讯,我也知道这是非常心烦的。”我当时也不知道我母亲心情如何,回来后看到她的日记才顿时明白。我母亲听见张爱玲逝世的噩耗,当天做了记录:“1995年9月9日,中秋节,倒数661天。惊闻爱玲噩耗(孤寂中离开人世,是祸是福?),四十余年旧事涌上心头……整天电话不绝,烦愁到极点……总解不开生死之谜。”她在日记里列了来电名单--郑树森、平鑫涛(数次)、《联合报》陈××以及其他报界人士,“都想拿资料”。信中的“倒数661天”是指离香港回归的日子。她“烦愁到极点”后,夜深去听法国作曲家马斯奈(Jules Massenet)的歌剧《泰伊思》里面的小提琴名曲Meditation来解压,“动我心弦”。

同类推荐
  •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竞因此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她说自己的生命如同内部爬满虱子的华丽袍子,她也曾为了一个男人低到尘埃里去,开出花来。 她是被定格在民国的女子,在人们的印象里,她永远处在那个响着百乐门舞厅的靡靡之音,流过倒映白渡桥与夕阳影子的黄浦江的旧上海,穿着艳丽的旗袍,抬起下颚,用冷静而疏离的目光看向人群。 她是繁华外一缕青灰的月色,她是物欲与情感撞击之后的残骸,她是堪称传奇的民国女作家,她是独一无二的——张爱玲。 这本《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周恩来养女孙维世

    周恩来养女孙维世

    本书作者收集各方资料,并亲访审判林彪、江青集团的特别法庭“首席审判员”王文正法官,通过“红色公主”孙维世的一生,重现了那段特殊的岁月。
  •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本书从古到今,以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各界名人为本,讲述了121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有趣故事,使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全面了解俄罗斯大国千百年来逐渐发祥、繁衍,相互对立、统一,盛衰兴亡、日益演进的复杂历史。
  • 生命的写照

    生命的写照

    蓦然回首,人生将近五十个春秋,三十载的笔耕生涯,无不在空前的历史背景下饱经了“从小失去母爱”“铁窗生涯”“自学之路”“历尽贫寒”这四大不幸的人生磨难中度过。因此,我要说,是三所“特殊大学”造就了我的人格力量,是“九死一生”的人生经历让自己把握了生命的真谛!或者换个说法:“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所以说,也是“十大梦幻”演绎了我超越混沌的自由飞翔,更是“七大爱好”陶冶了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和高尚情操!一个充满了不幸和坎坷的时代,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观!我的《牧羊人之子》《不幸的大学》《生命的写照》人生三部曲就是在这种历尽了苦难而痴心不改的环境中完成的。
热门推荐
  • 穿越两界的倒爷

    穿越两界的倒爷

    异界:嘘酒如命的矮人啊,为红星二锅头疯狂吧!优雅美丽的精灵啊,艺术写真照你怎么能错过?大肚皮的兽人嘛……方便面管够!哦!性感的魔族MM,T字裤就是为你而存在!半身人厨师?切!见过味精吗?见过辣椒吗?见过籽苒吗?你吃过王至合臭豆腐吗!?贵族?不带个电子表你好意思出来见人?巨龙先生,需要装修吗?
  • 狐狸王爷擒烈妻

    狐狸王爷擒烈妻

    一穿到古代就挨了下人的一顿鞭打?她可是堂堂王妃!这丈夫嫌弃,下人横行,小三嚣张的情景是怎么回事?身处异世,且看她收服下人,调教小三,休掉暴龙王爷,欺她之人她定然不饶!
  • 帝都风月

    帝都风月

    本文架空,是一个女权稍微冒头的年代。文案:女主身怀秘术,以所有气运为赌注交换她未来一年之内逢赌必赢。因为她要寻找当年的真相。曾目睹当年事件的沐王爷究玉:看似病弱的神秘小郎君左长乐:真相需要权谋来交换,一人之力怎能敌得过倾国。她的结局是喜是悲,能否最终做自己的主人。清幽小院,谁推开此门。
  • 将军家的帮主娘子

    将军家的帮主娘子

    帮主,淮南水患。某帮主:捐!帮主,有人劫掠民女。某帮主:砍!帮主,佞臣挡道。某帮主:杀!帮主,你相公回来了。某帮主:打!给我打!给我往死里打!
  • 一世牵念

    一世牵念

    首先祝新老朋友们,马年行好运,马上心想事成!这几天一直没有更新,因为我在对原文做一些修改。(强迫症)错别字、标点符号、不严谨的地方,人物性格的丰润统一、内容的丰富精简等等。还请朋友们支持及指正。大年初八不见不散!爱你们!看书的小伙伴们,跪求点击、收藏、推荐啊!!!!!
  • 冒牌庶女:王妃难伺候

    冒牌庶女:王妃难伺候

    替身成巫女,被追杀,冒牌成庶女,被盲嫁,好容易当个女匪,竟遭人活祭天!还让不让人愉快的穿越了?姐只是想挖挖金矿,逛逛九州,再泡个美男,如此而已。巫族杀手说姐太嚣张。东跃国子民斥姐恁猖狂。鳌国狼兵骂姐是大流氓。姐有异能,就这么嚣张和猖狂外加流氓,你想怎么地?女匪?实话告诉你,甭管女匪还是男匪,逮住王爷就是好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学院

    超级学院

    本尊想做没人拦得住。本尊要走没人挡得了。本尊一向由来由去。
  • 远古传说之铸剑师

    远古传说之铸剑师

    后人有言“魔剑出而四国乱,神剑出而四国一。”然,剑没有那样大的本事,铸剑的我更加没有。我只是个命数不计的普通人。一个修道而无用的道者。一个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一个冷眼观世而忘却热血的凉薄者。一个茕孑一生,畸零一世的铸剑师。
  • 经典人生艺术

    经典人生艺术

    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有名的总统,他和善可亲,异常地受人欢迎,甚至他的仆人也都非常喜爱他,你不禁要问,他运用了怎样的魔法使人们都喜欢他呢?其实很简单,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罗斯福很善于记忆别人的名宇。
  • 午夜请开灯

    午夜请开灯

    黑夜里的死亡追逐;诡异离奇的失踪;惨绝人寰的死亡现场;一个个忽暗忽明的线索,反复出现。人为?非人为?敲响午夜十二点的钟声下,飘荡着的模糊白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