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98100000027

第27章 1934年12月2日油榨坪资水河边(1)

一、血战后的思考

红军渡过湘江,迅速到达座落在三面环山,背靠资水的油榨坪,集中休整,八军团的部队只剩下了六百多人,其余大部溃散在湘江东岸。

油榨坪是个二百余户的村镇,在这茫茫苍苍的大山区,这也算是较大村镇了,在三百六十万分之一的袖珍地图上,标有它的大名。指挥部设置在靠近资水的一家小地主的庭院里。

1934年12月4日,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发布《后方机关进行缩编的命令》。命令缩小军团以及师级机关的直属队,取消师的后方机关及兵站,将所有后方机关直属队多余人员,全部编入团的作战部队中,立即检查、抛弃、销毁不必要的文牍、物资及行李。

这曾使毛泽东讽之谓磨破了脚的砂子,现在已经彻底倒掉了。

周恩来坐在资水河边,他可以清醒地想象出,这支匆匆从血战中突围而出的部队,没有后方,没有补充,没有休息,不管它多么英勇善战,犹如希腊神话里的安泰,离开他的母亲大地,那是很容易被敌人打败的!若要取得最终胜利,他们必须争取达到两个目标:

第一,必须有个立足之地,以便站稳脚跟,然后才能对敌人进行有力的还击;在这点上,他们“最高三人团”是完全一致的。这并没有什么错,犹如后来,红军集聚到陕北,在刘志丹所建立的陕甘根据地立脚一样。

第二,必须有一个具备战胜敌人率领这支大军摆脱困境的统帅!这个统帅,必须有高瞻远瞩的洞察力,必须具有审时度势的坚强自信,还有那种左右大势的非凡的决策能力!他在敌军、红军中都能保持着一种难以撼动的不可企及的力度!他能把千万人的思想和意志统一起来,指导革命之舟脱离危险的航程。广昌之战不过是对李德威信的一次挫折;放弃中央苏区,也仅仅是对李德威信的一次沉重的动摇;而湘江之战,对李德的威信却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他们“最高三人团”都负有责任,尽管程度略有不同。他们必须在反败为胜的情况下,才能重建威望。

可是,也许和期望胜利的意愿相反,后面的征程会比目前更糟!

从八一南昌起义失败的远征中,周恩来很容易看到这次远征的危险。本来,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激流险滩和暗礁!要越过这些艰难险阻,达到胜利的彼岸,这就要求这支部队的全体指战员,去完成看来难以完成的任务,去承受难以想像的牺牲,使人类的求解放求生存的欲望发挥到最大限度,提高到崇高的境界!

历史上有多少脱离后方的远征是胜利的?不可一世的风云英杰拿破仑1812年的远征莫斯科,失败得多惨?

那么,在“最高三人团”中,谁能够统帅这支大军走向胜利?在周恩来看来,博古是无能为力的,即使是一个小的战斗决策,他也是依靠李德。

那么,李德行不行呢?显然也不行,他虽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虽然有街垒战的实践经验,也有伏龙芝军事学院中得到的军事理论和知识。但却缺乏驾驭大兵团作战的把握全局的那种能力。

广昌战役,李德的内在的眼力就失灵了。他那种认识事物的程序的连贯性被四个因素破坏了:一个来自敌方,一个来自国际,一个来自内部,一个来自自己。

将帅五德:“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谁能具备这些德能?谁在历次战役中,显露过过人的才智与胆魄?

周恩来的内视的目光落在了毛泽东身上,他了解他。

资水河边传来欢快的歌声。这是宣传鼓动队在教唱:

我们人人心中有一团火,

要把红旗插遍全中国;

我们的胜利有把握,

杀敌立功莫错过:

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

粉碎了国民党的乌龟壳,

我们真快乐,我们真快乐。

周恩来心头涌起一阵酸楚。

在红军的中高层干部中,这些欢快的歌声并没有引起心灵的振奋,而是血战后的思考:

这种思考,各自的角度是很不相同的:

像周恩来这样,从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未来的更换统帅上着眼的人并不很多,这样想的无非是中央队里的王稼祥、洛甫、徐特立等人。徐特立跟周恩来一样,是来自对毛泽东的了解,而王稼祥和洛甫,则是来自毛泽东直接对他们的影响。

李德和博古的目光,却注视着这次严重挫折的客观原因和它可能引起的后果。

失败的直接原因并不难找,那就是后人所说的那顶沉重的轿子。

“兵贵神速”,这是班排连长都懂得的起码的军事常识。西征路上集中了红军所有的精英:战略家、军事家、谋略家,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李德到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叶剑英,怎么没有能够防患于未然?

也许后人会说:那是当时的“左”倾路线的执行者们拒不听从正确的意见。

那么,当时轿子是怎么抬起来的?是谁让抬起来的?谁提过不能抬轿子的意见?谁拒绝这个意见而一定要抬轿子?抬轿子或不抬轿子在这样一个军事行为上,就一定体现了执行左倾右倾或是不左不右的路线吗?今天打了胜仗归之于正确路线,若是明天又打了个败仗呢?是不是把路线斗争庸俗化了?

如果一切败仗都是错误路线指导下的结果。那么张国焘领导下的四方面军在1933年春粉碎川军三路围攻之后,又相继粉碎了川军二十万人的六路围攻俘敌两万多人,红军发展到八万多人,是不是他在王明的“左”倾路线统治下又执行了正确路线?那么,在遵义会议之后,正确路线战胜了错误路线,在土城又打了败仗怎么说?

也许历史结论的随意性就在这里,看最后的解释权落在谁手。1959年的庐山会议既可以把左说成右,十年浩劫,也可以解释成,十分必要的,非常及时的,甚至七八年就应该再来一次,而且收获最大最大,损失最小最小。

这就应了中国那句极富哲理的俗话:公公婆婆吵架,自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悲的是历史不给他们平等的辩论机会,人们只能听到一个原告者或是当家人的声音,缺席审判,自然也就成了一面之词,历史原案也就这么暂时定了,当然也只能是暂时。物质不灭,真情难死,当人们从蒙昧中历尽磨难苏醒过来,重新思索、重新认识、重新审理,重新反思,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历史的画页再翻回湘江两岸。

那么,使西征大军遭受大难的这顶轿子是怎么样的一顶轿子呢?它有多么沉重?

从中央苏区出发时,仅就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就有一万四千多人,还有两千多副挑子和担架,另外是大批的驮骡驮马。这样一个庞大的军事机关和后方人员,既是这次战略转移的沉重负担,又是绝对不能丢弃的领导核心。

他们的行进方式必然有前锋后卫和两翼的掩护,这支庞大的机关被保护在五十多公里长的狭长的甬道里,缓缓地按部就班地向着湘江前移。

部队为保护任务框死了,完全失去了战场的机动性和主动权,像前后左右四个轿夫那样抬着轿子去应付敌人的围追堵截。

这种状态只要有起码的军事常识的人都看得很清楚。后来人们指责部队有逃跑避战思想。可是抬着轿子去攻击敌人怎么可能?要攻击,那就必须摔轿子!

这个轿子是可以摔的吗?

这也正是当时“最高三人团”在组织部队作战略转移的两难选择:

要么丢掉机关;要么丢掉战争主动权;要么不作战略转移,用八万红军(一半是新兵)去和五十万敌军在苏区厮杀到底。除了这三条路外,当时别无选择。

当然,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们,在事后可以设想出第四、第五、第六或是第七种方案,可能比以上三种好一些,合理一些。但是,在当时,权衡来权衡去,只能采用抬轿子的办法,而且使不明真相的后人大为吃惊的是:这顶轿子竟然是毛泽东让抬起来的。

博古和李德也在反思,他们共同的反思却是自我辩解。这种自我辩护是由“中央队三人小组”所提出的指责引起的,他们认为这些责难并不公正,甚至认为散布对“最高三人团”的不满是一种非组织活动。这两位王明极“左”路线的推行者,尽管在中央苏区用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手段堵塞言路消除不满,却还不敢把它上升到这是反党反中央的行为。他们认为,人们在受到新的挫折时总喜欢怀旧,很自然地会联想到一、二、三、四次“围剿”的胜利。

李德建议博古尽快找洛甫谈谈,绝不能任凭不满情绪继续泛滥,以免酿成灭顶之灾。

二、博古与毛泽东

油榨坪挤满了机关人员和直属部队。处处是匆匆忙忙的奔跑、喊叫、争吵。许多担架、骡马拥塞在狭窄的街道里,不啻为一个别开生面的闹市。

博古急匆匆地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由于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特别是败仗之后,他也不希望引起别人注意。但他不知道洛甫住在什么地方,只好派警卫人员去打听,他站在一个小店铺的廊檐下等候。

天气很好,1934年12月2日下4时的和煦阳光,怀着善意和柔情抚慰着劫难后的人群,远处的越城岭的锯齿形的峰峦象一排列队的巨人,威严沉郁地颔首静立在那里,恭候他们光临。

博古在焦燥不宁的等待,警卫员却迟迟不来。

前面两匹重载的驮骡相撞,物资散落在街口,巷道发生了阻塞,一排抬伤员的担架停在他的前边。

靠他最近的一个伤员,伤在腹部,绷带洇出已经干结的铁锈色的血。脸上象蒙上一层死灰,他望了博古一眼,那是濒临死亡深渊的眼神,无言地瞩望着他要去的那个陌生世界。

接着就出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一个头上缠着绷带,脸肿得像透明的瓦罐似的伤员认出了中共中央的负责人,猛然从担架上坐起:

“博古同志,绝不能把我留下!”

这声音是可怕的,象一头豹子受了致命创伤之后的哀嚎,显然头部受伤使他神经受了刺激,充血的眼睛,从肿成一条缝的眼皮下透出一种疯狂。

博古一时认不出这就是时常给他送电文的机要秘书。但他知道,安插伤员这是最棘手的任务。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安插几乎等于丢弃,许多伤员宁愿自杀,也不愿落进敌人手里。

“我叫他们把我打死,”他一甩手臂,僵直的指着陪送的卫生人员,“可这些狗崽子们反而把我的手枪没收了!”

这瞬间产生的强烈色彩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凄厉之声,极富悲剧气味。

博古只好跨前几步,蹲在担架前,安抚他:

“我叫他们一定把你安插在可靠的基本群众家里,多给你留下一些经费,等伤好了,可以再找部队嘛。”

连博古也知道,这种哄孩子式的宽慰,显然不解决问题。

“你命令他们打死我,用我的手枪。”他用不可违抗的声调,给博古下了命令。

“同志,你不要冲动,这样不好,……

“那好,我自己来,”不知何处来了一股蛮力,他几把就把绷带扯了下来,血流如注,受了电击似地仰倒下去。很难说是昏迷还是死了过去。

博古手扶担架,石化了似地蹲在那里,不知如何办好。

“博古同志,你还是忙去吧,”卫生队长把博古搀起来,“处理伤员是最叫人挠头的事,他们不管不顾,……你不好办。”

“是,是,”博古很感谢卫生队长善意的开导。如果伤员跺脚骂娘,任何人也只好忍着。

他一回头,警卫员正好来到他身边,轻声说:

“首长,他们离这里不远。”

博古带着伤员留给他的一腔沮丧之情,一脚踏进警卫人员指给他的小院。他首先闻到一股扑鼻的肉香,接着听到毛泽东的浓重而又欢快的湖南口音,似乎在开一句什么玩笑。

“我来看看你们,“博古站在门口,当即找到了探访的借口,“稼祥的伤口怎么样了?”

“进来,进来,你来得晚了一会,”坐在桌子右边的王稼祥热情地用手势向博古打招呼说,“供给处分了一只鸡,饱餐了一顿,……我身体还可以。”

“请坐吧!”坐在方桌另一边的毛泽东动了动身子,指指左边的那个空着的坐位,“洛甫刚刚走了,他觉得不舒服,大概是放的辣子太多了,吃不消。”

博古坐下后,却不知如何开口,毛泽东放下筷子,示意警卫人员收拾桌子。

“打仗要好的指挥员,改善伙食可要好的供给处长,怎么样,你们军委纵队的伙食怎么样?”毛泽东拿起香烟递给博古,博古摇摇手表示不吸。他便自己吸起来。

“当然不如你们休养连。不过有时吃得也很好,有时就只好啃红薯了……”

警卫人员在收拾桌子,毛泽东一边悠悠然地吸着烟,一边风趣地开着顽笑:

“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可是,我们连鸡肋也都啃光了。”

“当然,三个人吃一只鸡(其实是两只),太少了嘛。”博古应酬着,仍然找不到可以深入交谈的话题,“明天翻越老山界,据说挺陡的,你们又不能骑马,坐担架就更困难了……”博古说出这种说了等于什么也没说的话,颇为后悔,但仍然无法打破尴尬的局面。

“山再高总被踏在人脚下。”毛泽东吸着烟。

“必要的时候,刘大个子可以背着我爬山,”王稼祥诚挚地希望博古放心,“过九嶷山的时候,就是他背我过苍鹰岩的。”

“这次转移,比预想的困难,湘江一战损失太大,除了敌人强大的客观原因外,主观指导上肯定有很多不当,有很多教训可以吸取。”博古点到此处,不再多讲,以试探对方的反应,引出对方的论点。

“应该很好的加以总结了。”王稼祥坦直地说,“像这样马不停蹄当然不行,静不下来嘛,要有个相对的安定环境……”

“我们(指三人团)也正在思考这些问题。”

“思考是纠正失误的前提,“毛泽东弹弹烟灰,“找出个所以然来嘛,魏征的话是对的: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我们也要想想为什么失利嘛。找出失利的原因来就好办了。”

同类推荐
  • 逆战之反恐卧底

    逆战之反恐卧底

    张立远被B市组织安排进入恐怖组织当卧底,挺过一次次的危险,在努力下,成功配合组织完成反恐计划,完美的完成卧底任务。
  • 特种作战

    特种作战

    特种兵龙翔奉命潜入滨海,侦破贩毒集团。龙翔一身正气,面对金钱、美女的诱惑,岿然不动,正义之剑,高悬于朗朗乾坤;浩然正气,涤荡污泥浊水。长剑如虹,上演一曲正气之歌。
  • 逆战风暴

    逆战风暴

    一个毫无价值的目标,一个被开除军籍的新手,在恐怖组织袭来之际,如何杀出重围,逆战脱生?“恐怖组织?不不不?”“……”“我们是国际人道主义协会,我们只关心那些恐怖组织的成员,有没有受到非人的虐待……救命啊!”“下次再有这种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来救人的,直接给我打到他们不能人道!”
  • 红缨枪

    红缨枪

    《红缨枪》系根据抗日老战士的回忆、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写成,许多故事鲜为人知,口口相传,历久不衰。红缨枪是中国抗日儿童团的唯一标志物,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儿童团以红缨枪为主要武器,与敌、伪、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其间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在世界战争史上,中国的抗日儿童团是唯一有组织、有领导的抗战组织,组织者和领导者就是中国共产党。《红缨枪》以罗荣桓率领的115师,在沂蒙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为大背景,儿童团员在游击队沙指导员的带领下,与日本帝国主义者及土、伪、顽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直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作者qq:44688413
  • 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1944年初,在苏德战场北翼,苏军在粉碎德军重新恢复对列宁格勒包围封锁的企图之后,开始准备对当面之敌发起进攻,以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解放列宁格勒州,为下一步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创造条件。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战略企图是: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同时实施突击,首先粉碎德军第18集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以积极行动牵制德军第16集团军的基本兵力和北方集团军群的战役预备队;尔后,3个方面军分别向纳尔瓦、普斯科夫和伊德里察方向发展进攻,击溃德军第16集团军,完全解放列宁格勒州,为把法西斯德军从波罗的海沿岸驱逐出去创造条件。
热门推荐
  • 缁门警训

    缁门警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影之未来科技

    火影之未来科技

    什么?火影世界?未来科技?若想知后事,请看本文!!!
  • 残次品

    残次品

    年龄:三亿。身高:不明。体重:找死。三围:御姐。五官:……家住:不明。性别:女。现在在哪儿?地球。
  • 冬天无雪

    冬天无雪

    这部小说是发生在中国最著名的侨乡晋江,中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以及东南亚的故事,以中国开放改革为背景,以第一主人公许佰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描写他艰苦创业的精神和感情上的纠葛,尤其李碧以晴她女性的细腻、真挚的情感精确的把握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塑造了李碧晴这一丰满的人物形象,小说构思极富有浪漫情调和强烈的故事情节。人物和场景都细腻生动,语言优美,使得整个作品极有魅力,作品展现另一个波澜壮阔的场面,由许佰强所展现的人生心路历程的故事,把读者带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个红火的荒唐的不堪回首的年代,今天已经不复存在。
  • 横扫天下

    横扫天下

    生而为男,当顶天立地,身处乱世,当横扫天下。昔年武道盟主林天,机缘巧合转世重生,十二岁即突破到先天境成就还在前世之上,虽修为超强但隐世埋名隐居山林。恰逢时局动荡,仙门现世,妖魔丛生。乱世将至,虽隐居山林也被波及,一代千古奇才,就此走出山林迎接一波波腥风血雨。
  • 迦叶风云

    迦叶风云

    战与火的洗礼,让他从一个孩童成长为这个斗气大陆之中人族的佼佼者,而接下来他却发现,在这无垠的大陆之中其他种族中,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渺小的存在,一切似乎都要在一次重新来过,而想获得强大的力量就只有……千年一莫,天堑成壑。六道之争,起于一人;六族之战,止于一人。迦叶大陆上,这亿万年来的格局真的会因为这一句令人迷茫的话而被打破吗?
  • 殇誓

    殇誓

    跨越丝绸之路追寻永生的恶梦,原以为是一切的终结,没想到却打开了亚特兰蒂斯的记忆,一位言灵者,一位贵族少主,爱上不懂爱的人,最终只是毁灭。
  • 青卿我心

    青卿我心

    叶青卿穿越了,得知只有半片灵魂无法自由离开的她,冷静下来寻找出路而这时,她发现那个徒有倾城容貌,却因被男票甩,寻死觅活的妓子前世,居然拥有着强悍血脉?好吧,你不经营,放着我来!慢慢的,她发现自己居然被皇子、将军、大富、蛊别……各式优质男包围了面对这一双双虎视眈眈的眼睛,叶青卿只想说:放我回去高考!
  • 陌生人

    陌生人

    《陌生人》似乎和加缪的《局外人》血脉相承,但加缪的荒诞是世界的荒诞,吴玄的荒诞是自我的荒诞,而且自我比世界更荒诞。“我”对故乡的陌生感,“我”对女人的陌生感,“我”对自我的陌生感……吴玄打开了“自我”最为黑暗的内部空间,我即是我的地狱。
  • 脑袋决定钱袋(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只有1%的不同)

    脑袋决定钱袋(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只有1%的不同)

    本书立足于社会人生的宏观角度,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学术态度,为你搭建了一个解放观念、引爆智慧的致富平台。它通过一系列精彩的小故事和评论讲述了穷人和富入的差距,并教导穷人如何缩短这些差距,获取财富。其中,“你为什么不是有钱人”一章深刻剖析了造成穷人艰难处境的原因;“富人想的和你不一样”一章则向你破译了富入不为人知的财富密码;“借风使力”一章教你如何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用智慧借他人之力成就自己的事业;“世界上最聪明的投资思路”一章则教你如何抓住当今愈演愈烈的大牛市,在这场投资盛宴中舀取自己的那一部分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