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97900000016

第16章

甄业成关怀最多的,除了孩子就是老人。1994年春节前夕,甄业成花钱买了袋水果糖,专程到澧源镇敬老院去慰问老人。这个敬老院座落在县城东一个山湾里。甄业成来到院内,见一老人正在房内火盆边烤火,就上前招呼道:“老人家,您好哇,贵姓哪?”

“我姓杜”老人站身说:“请坐,你找谁?”

“我就找您,专来看看你们老人?”

“看我们?哟,你是民政局的吗?”

“不是。”

“是镇里的?”

“也不是!……”

“我是个教师。”甄业成笑着道:“来,我给你们买了点水果,请大家来吃吧!”

老人听说这是位教师,很感动地说:“难为你这样的好人也来看我们,我去把他们找来吧!”于是激动地将其他院里的人都找来,甄业成数了数,一共7个老人。都是七八十多岁的人。

“你们的生活怎么样?”甄业成要大家都坐下,一面慢慢细谈。

“一天吃几餐?”

“吃两餐。”

“有几个人护理?”

“哪有几个,就一管理员,一天只弄两餐饭,又不洗衣服。”

“你们有什么困难呀?”

“我们就是生活费少了点!一个月每人只40元。吃得不怎么好。炭火也不够。”

甄业成又仔细问了各个老人的身体及起居情况,然后说:“我是当老师的,也是县政协委员,你们提的意见我会给上面反映。”

“那就好!那就好!感谢你这同志热心给我们帮忙。替我们说话。”

“我再给你们每人20元钱,好过春节!”甄业成说着,就从口袋里又掏出140元钱来,给了每个老人20元。

几位老人千恩万谢,赞不绝口。

“我走了,你们多保重!”

甄业成告辞回去,果然又以县政协委员的身份,写了一份关于办好城关镇敬老院的调查报告。并就几个具体同题提出了多项建议。然后送到县政协。不久,县政协领导提案正式将甄业成调查报告呈送县政府。县政府将提案转有关部门,给予了答复处理。

甄业成帮助他人慷慨大方,无微不至,而自己这一辈子的生活却郡是在克勤克俭甲度过的。三、四十年代兵荒马乱,他读书求学常常未得温饱;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后,他把自己的粮食多次救济过学生,最困难的时候,和群众一样挖过野菜,吃过蕨根:七十年代在回马洛等山界上教书,他又将自己的大米给贫困村民兑换,宜己常常吃包谷面糊和红薯度日;八十年代以来,他住在县城,周围环境条件有了改善,他却因为帮助别人,自己仍然过着极为简朴清贫的生活。瞧不抽烟也很少喝酒,生活上没有什么特殊嗜好,他住在一间半简陋的房子里,没有电扇,没有电视,更没有冰箱等现代化家具,全部的家当一直是一张旧板子床,一个旧木桌,几把小木椅,一些炊具,一个放书兼作放衣的旧木柜和一个小碗柜,那后两件旧家具还是姐姐送的。此外就几乎一无所有了。他平常的生活,每月大抵只吃4次肉,即每星期天吃一次。每次买肉炼点油,炒菜也要管一个星期,小菜则以萝卜、白菜、豆渣、合渣为主食。他很少吃肉,不是不能吃,七十年代初,在“五·七”干校锻炼时,他曾和8个人一起创造过吃两大盘肉(每人2斤多)的记录,他一餐还吃过两斤米一个南瓜。他不肯满足口腹,或讲究吃喝,全都是为节俭着想。生活只要过得去,肚子不饿着就行,这就是他生活的基本信条,平常他煮的饭也是半稀半干,“小菜半边粮”是他多年坚持的习惯:白菜、萝卜之类菜便宜,他买得最多且百吃不厌。他爱吃的还有种菜是豆渣,这豆渣又便宜又饱肚,他常常买来干炒或煮着吃。

1990年4月,他在给贺龙教育基金会捐了1500元款之后,生活十分拮据。为着节省开支,他又瞄准了豆渣作为主菜。这一天早上,他提着一个大塑料桶来到粮店内的豆腐厂,对那过称的一位老人说:“师傅,给我买10斤豆渣!”

那老人认得甄业成,他接过桶问:“甄老师,你怎么老买豆渣?一次还买这么多?”

“我喜欢吃哩!”甄业成答道:“豆渣营养高,我喜欢炖吃,煮吃,炒吃,味道硬不错!”

“真是怪呀,别人都只吃豆腐,你却只吃豆渣,还说营养高。”

“我说的没错!豆渣好吃,又便宜,一个月还省不少开支。”

“原来你是算的这个帐呀!”

“不,不完全是!”甄业成又遭:“我真喜欢吃哩!”

“好,那就给你多称点!”那位老人说罢,即给甄业成装了满满一桶豆渣,足有20多斤。

“来,就算10斤,5角钱!”

“嘿,你怎给我装这么多,不止10斤吧!甄业成问。

“就是这些罗!你提去算了!”老人说。

“那就谢谢啦!”

甄业成也不再客气,就给了5角钱,然后提着豆渣走了。

这一桶豆渣,甄业成整整吃了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以后,他又去买了一桶豆渣……。

如此开伙食,一个月下来,甄业成算帐,除去大米,伙食菜钱仅用了5元钱,这可是1990年的5元钱呵!如果换成肉钱,当时在这个县城仅能称一斤半肉!

节俭,节俭,再节俭!甄业成就凭这样的节约方式,硬是度过了多年来一个义一个节衣缩食的日子。

甄业成生活简朴,连小偷都对他“手下留情”。1988年9月,有次甄业成值班到深夜口12点,回去睡觉肘,开门发现后窗被打开,有人进来翻箱倒柜,将他藏在一件衣服里的3千余元国库券偷走了。他当即报了案,公安局派人查了现场。第2天公安局召开会议说:甄业成一生辛辛苦苦,从牙缝里攒出来的几个钱,买了国库券,突然被人偷了2这件案子一定要破!”

过了不几天,甄业成下班时开开门,忽见屋中间一张报纸包着什么,打开一看,全部的国厍券都送来了,那小偷还写了几句话:“姓甄的,国库券送来了,我们对你不了解。你是从牙缝里攒的几个钱不容易,特此退还给你,请莫再查了!”甄业成拿着这纸条送给公安局说:“即然这小偷知道改,这事就算了吧!”

甄业成自已过着简朴的生活,对别人却那么热心相助,为此许多人都说他“憨”,说他“傻”。他的姐姐起初对此也不理解。1992年9月的一天,60多岁的姐姐专程到县城来看他,进屋后老人里里外外一看,再对弟弟情景一想,禁不住热泪直流地哭道:“业成,难怪人家说你傻,你硬“憨”得很!屋里什么都没得,黑白电视都没一部,还是我家送你的两个小柜子,你还送钱给这人给那人,到底起么作用?你自己不顾,攒得要死,吃没吃好,穿没穿好,比个民还差些呀!”

甄业成听姐姐数落完,他平静而又耐心地解释说:“姐姐,你讲的话有些是对的,有些还对我不了解,你想想,要为国为人民,不牺牲个人利益怎么行,我是共产党员。党章上说:共产党员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你再看看战斗时期,董存瑞拿着炸炸碉堡?明知会牺牲,他为什么敢于舍身而上?他不是爹妈的血肉之躯吗?他还不是想到解放全国才这么做!我们今天建设四化,没有人牺牲个人利益,又怎么建设得好国家,何况我这样牺牲点个人利益,比起董存瑞那样牺牲生命,还算得什么呢?”

甄业成的这一番话说得真诚实在,他的姐姐听了无言以对。也许,他觉得弟弟说得也有道理。此后,这位老人竟再不埋怨甄业成了,而且每过一段时间,还给甄业成要送些鸡蛋和清油来。

甄业成说服了姐姐,也更不在乎别人说他如何傻如何憨。他认定了这辈子就向雷锋学习,多做好人好事。他节衣缩食一辈子,所有的收入除了少量的伙食开支之外,几乎全部拿来为国家为社会和为他人作了奉献,这里,仅将他从五十年代来一个很不完整的捐献统计数字开列如下:

1955年10月,给梭子丘乡农民甄如玉捐40元。

1956年10月给梭子丘乡农民甄才雁捐40元。

1965年10月,给官地坪公社买拖拉机捐200元。

1974年9月至1975年9月,给回马洛学生交书籍学杂费200元。

1977年9月,给回马洛大队买机械、办商店共捐1100元。

1978年7月,给官地坪公社车耳坪水库捐100元。

1984年给马合口乡村民谷梅花捐100元。

1985年7月,给马合口白族乡政府成立捐200元。

1985年8月,给马合口乡中学捐100元。

1986年8月,给赤溪乡金家台村火灾捐款100元。

1987年9月,给县人民医院落成捐100元。

1988年6月,给洪家关乡王海燕家捐100元。

1987年7月,给马合口乡刘世根烧屋后捐200元。

1989年3—10月,累计给聋哑残疾人捐资400元。

1990年4月,给县贺龙基金会捐1500元。

1990年10月,给洪家关乡龙凤村买牛蛙种捐200元。

1991年5月,给陈家河镇居委会两村民谢流树买牛蛙捐700元。

1991年3月,给全县党员扶贫捐100元。

1991年7月,给县民政局社救股社会救济捐200元。

1991年7月,给县民政局社救股社会救济捐200元。

1992年5—8月,给陈家河镇居委会邓冒正买猪和粮食计700元。

1991年10月,给金藏上坪小学修学校捐500元。

1991年9月,给马合口乡红十字会成立捐200元。

1992年6月,给马合口乡文化科技站落成捐100元。

1992年7月,给马合口乡长马坪村村民谷忠平、谷忠国买牛蛙捐600元。

1992年9月,给市森保节捐200元。

1992年9月,给空壳树乡陈辉同学到北京自费读书捐100元。

1992年10月,给县党校捐200元。

1992年9月,给团县委希望工程捐200元。

1992年9月,给马合口乡刘家峪刘世盛家买牛蛙种捐200元。

1992年9月,给马合口乡瓦庄坪村村民向发生买蛙种捐200元。

1992年10月,给芙蓉桥乡合群村钟耀华家买牛蛙种捐200元。

1993年2月,给武汉市一患白血病患者捐寄200元。

1993年4月,给麦地苹乡芦场小学修学校捐400元。

1993年4月,给吉首电大分校捐100元。

1993年11月,给县政府募捐办社会救灾和教育投资共捐800元(300元一次,500元一次)。

1993年3月,给凉水口镇谷罗山乡侯九云家买牛蛙和长寿瓜种捐300元。

1995年3月,给全县学生扶助金捐200元。

1994年8月,给洪家关贺龙纪念馆捐1500元。

1994年5月,给淋溪河农民谷镇军救小孩捐500多元。

1994年9月,给团县委希望工程捐100元。

1994年2月,给教委集资办校捐300元。

1995年正月,给澧源镇敬老院捐100元。

1995年5月,给马合口乡万众洛组村民甄国强受火灾,捐现金200元,牛蛙种500元,长寿瓜种300元。

1995年6月,给上洞街二虎溪村向仙华买牛蛙种捐100元。

以上捐款都是100元以上的统计数字,也是甄业成至今还回忆得起来的数字,有些数因为年代久远早记不清了。而几元、几十元的捐赠小数,更不知有过多少。在陈家河镇风木滩居委会,甄业成曾记有明细的十多家的单据,上面记载着甄业成1992年帮助困难村民代交各种税务的情况:

“向春英5.00元,谢远家3.75元,周怀玉4.42元,谢远永4.42元,陈××5.00元,谢胜周3.75元,夏××2.00元,谢胜召8.26元,马××4.00元,向××4.00元,邵××30元(买猪)……”

从甄业成回忆不出的一些几元几十元乃至百元以上的捐献款物,真不知到底有过多少。这几十年来,如果要将甄业成的全部捐款统计的话,那么至少他将工资收入的3/4,全都拿来奉献给了学生、农民、老弱、病残者、灾区、国家……

值得分析的是,甄业成的捐款,如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其价值也是很大的。譬如,20年代他一次就给回马洛捐款1100元。这个数目如果按物价上涨的情况,不低于现在上万元,所以,甄业成这几十年的捐款仅从经济上来看就是一笔很不小的数目。而甄业成这几十年为人民无私作奉献的高尚楮神,就更不是以物质价值所能衡量的了。

1991年3月的一天,甄业成应邀作学雷铎的经验介绍时曾说:“我学习雷锋同志到现在几十年了,这些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只作了上万件平平常常的好人好事,捐款累计有数万元。”接着,他便从50年代参加工作讲起,将自己在10多所山村小学如何教孩子,如何从生活上关心贫困娃儿上学,如何兢兢业业工作,如何艰苦奋斗办校,如何扶贫帮困,如何节衣缩食的生活历程都作了回忆介绍,一千多人的会场听着他的讲述,竟鸦雀无声,有不少人听到感人处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报告会后,许多人都议论说:“甄业成这样的典型在全国恐怕都很鲜见!他的事迹太感人了!这样的先进人物,就是给他立座丰碑,塑个铜像都应该呀!”还有不少青年男女在听报告后,甚至主动写信给他,要求给他当儿子或女儿,愿服侍他终生,甄业成一一回信表示了感谢,同时也作了谢绝。

同类推荐
  • 爱落一地

    爱落一地

    父亲是我心中的伟人,他的为人做事,被乡亲们四处传颂,“爱落一地”是他留给人间的杰作,我深感自己的为人做事,远比不上父亲,但我也敢大声叫喊:“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活着见过人,死了见过鬼。”我的人生既简单如“一”,也渺小如“一”,然而我的这个“一”呀!举上为天,铺下为地,竖起如柱。
  •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在毛泽东的笔下和口中,古老的国学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它能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提供方针政策的指导,它能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贡献力量,更奇妙的是,它能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水乳交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原理呈现出大中华气派!对于国学典籍中的成语、典故、诗词歌赋,甚至神话传说,毛泽东能信手拈来,随意驱驰。他能以古典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来说明一个革命道理,令听者拨云见日:他能从初见者的姓名中寻找到楚辞唐诗,让对办惊叹不已……
  •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往日的情书

    往日的情书

    《往日的情书》可说是一部真情实录,其中收录了叶辛和当年的恋人王淑君从萌生初恋到进入热恋及两地相思期间的所有通信。时间跨度是从1969年的12月至1973年的5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0周年时,出版社酝酿出版一套《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当时由于叶辛参与主持上海作协日常工作,天天上班,挤不出时间撰写大块的回忆文章。出版社复印了叶辛夫妇这段时间的通信,除了一些辨认不清的字句,几乎是原封原样编撰了这本书,当年印刷了一万五千册销售一空。这一次收进文集,仅在体例上做了调整,所有文字仍按复印信件出版。虽是年轻恋人的通信,可在字里行间,仍能读出知青生活里男女情人间的相思和意味。
热门推荐
  • 幽暗生花

    幽暗生花

    接引——很有禅意,却是一把狙击枪的名字;黄泉之花当在阴间盛开,却是一支本已淘汰两百多年的转轮手枪;猛鬼邮差,恶名来自极少数逃过接引点名和黄泉花开的幸存者们的恶意诋毁,其实这些懦夫所畏惧的敌人不过是个从事武装城际速递的家伙。他向来心狠手辣,却愿为一个女俘虏甘冒奇险、火中取栗,是以不战则死、是以杀人无数、是以擒获许多俘虏……星球意志、星系膨胀、暗冷变异、加速进化——未来或将是黑暗与毁灭、亦或是光明与繁盛;或许人类会灭绝、又或将遨游星际、甚或永生不死……生灭绝非天定,幽暗却也生花!
  • 爱如妃花轻似梦

    爱如妃花轻似梦

    一名推销界的女王穿越到风伦国,成了太尉小妾之女,更可气的是还把她许配为太子良娣——小老婆,晕死,打死也不干,花容月貌又如何,我就给毁了,为了自己的一片蓝天,她毁容、诈死、经商、行军演绎了一段传奇,情往何处,爱栖何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郑成功传

    郑成功传

    本书是一部描写郑成功辉煌人生的传记小说。它刻画了民族英雄郑成功这位特殊历史人物形象,反映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政权更迭和纷繁复杂的时代风云。
  • 穿越之北宋奇侠

    穿越之北宋奇侠

    北宋,哲宗-绍圣元年,江宁府净安寺举行主持接任大典,正在这时,寺中历代主持念珠“朝暮珠”却不翼而飞。就在大家惊慌失措之际,突然出现一个穿着奇装异服,说着怪异语言的青年男子,这个男子却是九百多年后正在博物馆偷盗的岳骄龙。原来岳骄龙正是“朝暮珠”选中的有缘人,为了完成“朝暮珠”定下的三十六项修为,岳骄龙离奇来到北宋,偶遇段誉、虚竹等人,更是因为“朝暮珠”的机缘巧合练得一身上乘武功。为保大宋江山,岳骄龙同众多武林人士一起抗衡朝廷奸臣、周边强国。在抗衡中竟然遇见同他一起离奇来到北宋的吴良德,但吴良德却贪图富贵,试图同奸臣一起诛杀正道武林人士,最终因为奸臣的阻碍、皇帝昏庸,只得无奈看着北宋灭亡.....
  • The Wreck of the Golden Mary

    The Wreck of the Golden Ma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暗菩萨

    黑暗菩萨

    李阳偶然得到一身技能和本领,他是正义之士的维护,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因果。
  • 雷霆战机之星界棱镜

    雷霆战机之星界棱镜

    奥尔特星云战役结束半个世纪,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风暴令全球电子设备瘫痪。期间少数人在苍穹天际目睹三根柱状云层与其散落的棱镜(联邦政府统称:星界棱镜)。随后的几年,这些人拥有了地球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具备的“未来科技”学识,而后又纷纷离奇死亡。罗伊是在太阳风暴当天降临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无意识破解了“星界棱镜”,一场抢夺“未来科技”的战争弥漫于整个宇宙。手游《雷霆战机》小说,巴利尔、伊莲娜、克拉克、布莱德等角色悉数登场。
  • 傻王的嗜血魔妃

    傻王的嗜血魔妃

    机缘偶得的一块血玉凤凰佩环,使得月琉璃一个仙帝后期剑修遭到仙界仙帝及他修仙者的封杀,不甘却无可奈何,最后运用自身最后一丝灵力自爆而亡。寒眸睁开,冷光四射。重生异世,很好。既然上天多给自己一次机会,欠我的债迟早是会要还回来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克隆人的主宰

    克隆人的主宰

    当科技的产物,克隆人带着修真强者的记忆来到了魔法的世界回发生什么,请大家敬请关注克隆人的主宰!
  • 伊本良人怎可放过

    伊本良人怎可放过

    两个人的专业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却走到了一起,偶尔逗逗比,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女主:吃货是本质,腹黑是假象。男主:温柔是外表,腹黑是实质。水情要在这声明一下,那篇秦殇没有弃,只是想更好的呈现给大家,毕竟历史型的和架空不同,最后呈现给大家的名字会变。水清想把这本写完后,再写一篇穿越的小说后就正式的写秦始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