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20800000016

第16章 晚年岁月风骨弥坚

第一节 国库券、西服、篮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魏武帝集·步出夏门行》

1979年10月,在九三学社第三届社员代表会上,王竹溪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自1952年入社以后,他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努力学习,先后担任过九三学社北京大学支社主任委员和北京市分社主任委员。他一贯热心服务,深入细致地做社员的工作,力图使支社和分社起到共产党模范助手的作用。

1979年9月,王竹溪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在此前就说过:“一个人应该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信科学,这样才有正确的方向和无穷的力量。”这正是王竹溪一生的力量源泉。

此后,他一直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并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在他转正的党支部大会上,同志们向他提了一些善意的意见,认为他在外面的兼职太多,以至于同本教研室的教师群众接触不够。王竹溪认为这些意见很中肯,他表示诚恳地接受,并逐个地家访了每位教师,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听取他们对工作方面的建议,受到大家的好评。

王竹溪从青年时代起,就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作风。他舍不得多花国家一分钱,但是对别人的困难总是慷慨解囊,热心帮助。早在中学时期他就曾一度放弃自己上高中的机会,借钱赞助同学上学。参加工作以后,他更是关心别人比自己为重: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生活发生困难,他热情资助;四川、唐山先后发生地震,他慷慨捐助。1981年,他因病住进医院,得知认购国库券的事情后,他立即向组织表示:自己认购五千元。

就在住院前,王竹溪赴美参加一个有关基本测量的国际会议,他担任代表团团长。按国家规定,组织上发给他一笔置装费。他全部推给了公家,理由是自己有西装。实际上,这还是他去英国留学时买的,他认为还能够穿,不必置新的。待到临行前仔细检查时才发现已被虫蛀,最后只好向别人借了一套西服穿上出国。

夫人涂福玉二十多年前买了一个菜篮子,常年使用已经破旧。1982年,王竹溪住院期间,一次王夫人提东西到医院去,他见到这个旧物,还一再叮嘱夫人将篮子修补好继续使用。

第二节 为了行人

王竹溪教育子女不仅在政治、工作、学术上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不要拒绝做小事情。在北京中关村居住时,离他们家数十米外的路旁有一个坑,人们夜间行走不方便。下班休息时,王竹溪拿上铁锹,领着孩子们去填土,全家人一连花了三天时间,终于填平了这个坑。

王竹溪逝世后,他的几位学生在悼念文章中这样写道:“王竹溪同志律己极严,是严守中国固有美德的典范。他是我国的科学前辈,在北京大学有好几代的门生弟子,又是北京大学的副校长,但他从不利用地位为个人谋求什么特殊权利。长期以来,仅住在两三间不大的房子里,他还动员他的老伴不要为他去争取宽裕房子,只是当北京大学的宿舍比较宽裕以后,他的住房条件才稍有改善。正因为王竹溪同志的这些美德,他终于通过自己的科学实践而通向了共产主义——于1979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里的一员。”

第三节 叶企孙师

1976年10月,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这场“革命”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无疑是一场文化浩劫。

“文化大革命”结束,王竹溪已是65岁的老人,身体今非昔比,他感到十年来耽误的事太多了,必须以“惜寸阴”的精神奋起直追。于是,他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名句激励自己,在教育和科学的春天里废寝忘食,辛勤耕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在他看来,首要的是青年人耽误的时间太多,太可惜。因此,除了加强对研究生的指导外,他还给本科学生授大课。在他的倡议和带动下,又组织了一批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大专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和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及理论物理研究所有关人员,每周请著名学者给他们作学术报告。王竹溪带头讲热力学,讲函数,讲当今世界新的科技知识,讲世界的科学信息,讲自己的教学、科研和著述的经验和体会,解答疑难问题。这项活动一直持续了三年多时间,收效极大。

一次,一位主持考试的北大教师,看到一份来自国外的物理学考卷,觉得其中的一道题目可能有问题,但又找不到问题的所在,第二天又要发给学生考试,时间紧迫,只好去找王竹溪。经他深夜检查验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并纠正了错误。事后,这位教师深有感触地说:“王先生对别人的东西及问题,总结概括能力很强,言简意赅,能很快抓住要害。凡是学生和同事有什么学术疑难问题去找他,他总是有求必应,耐心解决。王先生素以治学严谨著称,如数据、定理,只要出自王先生之手,准不会错。”

1977年1月13日,中国物理学会老前辈、王竹溪的老师叶企孙因在“文革”期间长期受迫害逝世。他怀着深厚的师生情谊,以十年“文革”的亲身体会,含着热泪撰写了《深切怀念叶企孙先生》的悼念文章。

叶企孙先生是中国物理学界的老前辈,对发展中国物理学和培养物理人才方面有过重要的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到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迫害,身心受到很大摧残,不幸于1977年1月13日病故,这是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个极大的损失。

叶先生是上海人,生于1898年,早年在清华留美预备班学习,于1918年到美国去留学,以精确测定普朗克常数的实验工作获得博士学位。1923年回到南京东南高等师范(即现在南京大学前身)物理系任教。1925年,清华大学创办本科,叶先生到校任物理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聘请了许多有名的物理学家到清华任教,其中有已故的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先生,已故的物理学界前辈萨本栋先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前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培源先生,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赵忠尧先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施汝为先生等我国物理学界老前辈。叶先生在清华大学长期从事教学工作,1952年院系调整后,继续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从事教学工作,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培养了大批物理工作者,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如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王淦昌同志、科学院副院长钱三强同志等。在他的晚年,仍然坚持亲自讲课,他对国际物理学的新发展非常注意,经常向青年教师介绍。他的专长是磁学,但其知识非常广博,对物理学的全面发展都是很了解的。

叶先生是我国物理学界最早的组织者之一,1932年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他担任一任副会长。……他长期担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对理科的发展都是很关心的。他从来不偏袒物理,他对各个学科都是重视的。

叶先生对自然科学史很有兴趣。他的学术兴趣很广泛,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很熟悉,而且经常阅读许多古书,学识很渊博。

叶先生对青年很关心,要求严格,对学生的情况很了解,在学习方面强调循序渐进。记得在1929年我进清华大学学习时,叶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而又爱护青年,给我很深的印象。他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主持磁学研究室,每星期都和学生见面谈话,他说这是给大家学习的机会。他每年都请主修磁学的毕业生到家座谈,在毕业分配后,他常约请他们到中山公园去谈他们到工作岗位后的情况。

叶先生生活很俭朴,但他经常在经济上帮助别人,帮助过他的一些学生,也帮助过另外许多人。他身后除了书籍,没有钱财。

叶先生为人正直,生活俭朴,在经济上帮助人,对学术一丝不苟,对青年爱护备至,这些高贵的品质,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王先生笔下的叶企孙先生也正是他自己的写照。

第四节 夙愿

王竹溪教授身为物理学家,在坚持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还不惜成年累月、默默无闻地编纂汉字大字典,为汉字检索自动化,为汉字的字母化、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直到病入膏肓时,仍念念不忘编纂出版这部大字典。他在医院时写下遗嘱,委托他的忘年交杜晓庄同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著名物理学家卢鹤绂为杜晓庄同志妥善地保存了王竹溪的遗嘱原件,支持杜晓庄全力完成王竹溪未竟的事业,作为对王竹溪的一个纪念。

1981年年底,王先生因病住院后,仍一直关心《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的编纂工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物理组成员去医院探望,王竹溪总是要问编纂工作进展情况。1982年12月底,王先生已经病重不起了,当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物理组的人员去探视时,王先生明确地告诉他们:“他已经向物理学会辞去在《物理学报》、物理学名词委员会等机构中担任的各项职务,唯独不辞去《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编委会的职务,想把这项工作坚持做到底。”

1983年1月30日,王竹溪先生与世长辞,“要把《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的事做到底”的心迹竟成了他对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物理组的最后遗言。

《中国大百科全书》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化与科技的最新成就,是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的标志,截至目前已出两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及物理学卷主编名单里赫然印着“王竹溪”的名字,这是人们对一代物理学大师永久的纪念。

同类推荐
  • 中国名人地图

    中国名人地图

    本书展示了84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化景点,以名人的“功名、事业、文章”为经,以文化景点为纬,勾画出一卷名人与地域、文化、历史交相辉映,绚丽多彩的名人地图。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朱棣最有谋

    朱棣最有谋

    本书带领读者从永乐皇帝朱棣跌宕起伏的一生中,领略他齐集一身的王霸之学、权谋之变,获得为人、处世、立功的经验与学问,练就自我保护、披荆斩棘的谋略和智慧。
  • 破解电磁场奥秘的天才:麦克斯韦

    破解电磁场奥秘的天才:麦克斯韦

    记述了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的科学人生,他是继法拉第之后,集电磁学大成的伟大科学家,他依据库仑、高斯、欧姆、安培、毕奥、萨伐尔、法拉第等前人的一系列发现和实验成果,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科学地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揭示了光、电、磁现象的本质的统一性,完成了物理学的又一次大综合。
  • 中华女杰(现代卷)

    中华女杰(现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华女杰(现代卷)》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1949年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涌现的20位女英雄(女杰)故事,讴歌了她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美菜好风范。
热门推荐
  • 陆少宠妻有点坏

    陆少宠妻有点坏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睡了一枚大帅哥是什么体验?秦筱沫只想哭!大帅哥却步步紧逼,“无耻女人和陆夫人,二选一?”秦筱沫真的哭了,“能不选吗?”帅哥危险眯眼,“你猜!”好汉不吃眼前亏,秦筱沫一挺胸,“不就是结婚嘛!结就结!”然而,下一刻她就后悔了。为什么人人都说陆承深又帅又多金,却没人说他是属禽兽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心蔷薇之守护骑士

    无心蔷薇之守护骑士

    命运的残酷使她失去了双亲与族人后又失去记忆,但又是命运使她与前世的爱人相遇,突现的邪尊身份,令她决定不再爱,越是喜欢的人越要远离才不会使他们受到伤害。连自己的爱情都无法守护,再强大的力量又有何用……断情绝爱如此简单,又为何我迟迟未能做到。无情是爱最好的掩饰。“既然这样,那你就去粉碎这份爱,它由我们来守护。”——只属于优娜的守护骑士们。。。。
  • 紫荆花回忆录

    紫荆花回忆录

    在这个没有魔法,没有斗气的世界里,龙是主宰着大陆的生物。可飘扬着的紫荆花旗帜,是人类对龙类最大的挑战。紫荆花下,是一首由血与肉谱写的伟大挽歌。书友群:286981586
  • 生活小窍门

    生活小窍门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都市之大天王

    都市之大天王

    路遇车祸救了个美女,却险些搭上自己性命,在医院里醒来却看到……
  • 别让拖延毁了你

    别让拖延毁了你

    本书通过对人们拖延的心理和行为的分析,让更多理性的思想得以洤释,使得人们可以在其中找到根治拖延的方法。
  • 织梦的少年生于浮城

    织梦的少年生于浮城

    被父母溺爱少女遭遇车祸,竟然不是父母亲生?那么她将去陌生的E市寻找自己唯一的哥哥。其实是Z市【ONE】集团的总裁,看她如何玩转E市。
  • 神斗

    神斗

    时间与空间的连锁,感情与梦想的纠葛,人生与世间的感悟,神明与平凡的内心,顶尖特种兵的重新塑造,异世界的相同与不同。
  • 无序守则

    无序守则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故事,有修行者飞天遁地,一剑千里。有魔法师言出法随,一言定生死。有异能者招式百出,万法不沾。在这里,你是龙也得盘着,你是虎也得窝着,高手都要驾着尾巴做人,谁知道昨天捡垃圾的老头是不是天王老子?谁知道昨天买糖吃的小孩是不是一界之主?你能一拳打碎石头?我开机甲分分钟灭你!大大小小的人物组成了这个平稳的江湖,而我们的主角则是带着他的师妹,用极端到让人发指的手法,撕裂这让人压抑不爽的世界!
  • 战天三界

    战天三界

    少年意外获得战胜魔像,加入战狼兵团,创建属于自己的帝国军队,战三界,成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