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93300000090

第90章 中医儿科(4)

2.治疗原则本病以调和阴阳为治疗原则。心肾不足者,治以补益心肾;肾虚肝亢者,治以滋肾平肝;心脾气虚者,治以补益心脾。病程中见有痰浊、痰火、瘀血等兼证,则佐以化痰、清热、祛瘀等治法。

3.证治分类

(1)肝肾阴虚

证候:多动难静,急躁易怒,冲动任性,难于自控,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静坐,或有记忆力欠佳、学习成绩低下,或有遗尿、腰酸乏力,或有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薄,脉细弦。

辨证:本证以急躁易怒,冲动任性,五心烦热,舌红,苔薄,脉细弦为特征。肾阴虚者,五心烦热,盗汗,腰酸乏力,记忆力差;肝阳亢者,急躁易怒,冲动任性;肾精亏者,脑失聪明,学习困难。

治法:滋养肝肾,平肝潜阳。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常用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肝肾;山药、茯苓健脾养心;菊花、牡丹皮、泽泻清肝肾之虚火;青龙齿、龟甲宁神定志。夜寐不安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盗汗者,加浮小麦、龙骨、牡蛎敛汗固涩;易怒急躁者,加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桑椹润肠通便。

(2)心脾两虚

证候:神思涣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或虚胖,多动而不暴躁,言语冒失,做事有头无尾,睡眠不实,记忆力差,伴自汗盗汗,偏食纳少,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辨证:本证以神思涣散,多动而不暴躁,记忆力差,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虚弱为特征。偏心气虚者,形体消瘦,睡眠不实,伴自汗盗汗;偏脾气虚者,形体虚胖,偏食纳少,面色无华,记忆力差。

治法:养心安神,健脾益气。

方药: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常用党参、黄芪、白术、大枣、炙甘草补脾益气;茯神、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浮小麦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

思想不集中者,加益智仁、龙骨养心宁神;睡眠不熟者,加五味子、夜交藤养血安神;记忆力差,动作笨拙,苔厚腻者,加半夏、陈皮、石菖蒲化痰开窍。

(3)痰火内扰

证候:多动多语,烦躁不宁,冲动任性,难于制约,兴趣多变,注意力不集中,胸中烦热,懊不眠,纳少口苦,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本证以多动多语、烦躁不宁、难于制约、胸中烦热、懊不眠、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特征。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宁心。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常用黄连清热泻火;陈皮、法半夏、胆南星燥化湿痰;竹茹、瓜蒌清热化痰;枳实理气化痰;石菖蒲化痰开窍;茯苓、珍珠母宁心安神。烦躁易怒者,加钩藤、龙胆草平肝泻火;大便秘结者,加大黄通腑泻火。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静灵口服液:6~14岁,每次l0ml,1日2次。用于肝肾阴虚证。

(2)杞菊地黄丸:每次3~5g,或口服液5~10ml,1日2次或3次。用于肝肾阴虚证。

(3)知柏地黄丸:每次3~5g,1日2次或3次。用于肝肾阴虚证兼虚火上炎。

(4)人参归脾丸:每次3~5g,1日2次或3次。用于心脾两虚证。

(5)柏子养心丸:每次3~5g,1日2次或3次。用于心脾两虚证。

2.推拿疗法补脾经,揉内关、神门,按揉百会,摩腹,按揉足三里、心俞、肾俞、命门,捏脊,擦督脉、膀胱经第一侧线。

3.针灸疗法

(1)体针:主穴取内关、太冲、大椎、曲池,配穴取百会、四神聪、隐白、神庭、心俞。捻转进针,用泻法,不留针。1日1次。

(2)耳针:取心、神门、交感、脑点。浅刺不留针,1日1次。

【预防调护】

1.预防

(1)孕妇应保持心情愉快,营养均衡;禁烟酒,慎用药物;避免早产、难产及新生儿窒息。

(2)注意防止小儿脑外伤、中毒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保证儿童有规律性的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调护

(1)关心体谅患儿,对其行为及学习进行耐心的帮助与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责骂不体罚,稍有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

(2)训练患儿有规律地生活,起床、吃饭、学习等都要形成规律,不要过分迁就。

加强管理,及时疏导,防止攻击性、破坏性及危险性行为发生。

(3)保证患儿营养,补充蛋白质、水果及新鲜蔬菜,避免食用有兴奋性和刺激性的饮料和食物。

三、慢惊风

慢惊风来势缓慢,抽搐无力,时作时止,反复难愈,常伴昏迷、瘫痪等症。

【病因病机】

(1)脾胃虚弱:由于暴吐暴泻,或他病妄用汗、下之法,导致中焦受损,脾胃虚弱。脾土既虚,则脾虚肝旺,肝亢化风,致成慢惊之证。

(2)脾肾阳衰:若胎禀不足,脾胃素虚,复因吐泻日久,或误服寒凉,伐伤阳气,以致脾阳式微,阴寒内盛,不能温煦筋脉,而致时时搐动之慢脾风证。

(3)阴虚风动:急惊风迁延失治,或温热病后期,阴液亏耗,肝肾精血不足。阴虚内热,灼烁筋脉,以致虚风内动而成慢惊。

总之,慢惊风患儿体质多羸弱,素有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而致脾虚肝亢,或虚极生风。此外,也有急惊风后驱邪未尽,而致肝肾阴虚,虚风内动。病位在肝、脾、肾,性质以虚为主,也可见虚中夹实证。

【诊断】

诊断要点

(1)具有反复呕吐、长期泄泻、急惊风、解颅、佝偻病、初生不啼等病史。

(2)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见面色苍白,嗜睡无神,抽搐无力,时作时止,或两手颤动,筋惕肉,脉细无力。

(3)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结合血液生化、脑电图、脑脊液、头颅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原发病。

【辨证要点】

1.辨证要点慢惊风病程较长,起病缓慢,神昏、抽搐症状相对较轻,有时仅见手指蠕动。辨证多属虚证,继辨脾、肝、肾及阴、阳。脾胃虚弱者,症见精神萎靡,嗜睡露睛、不欲饮食,大便稀溏,抽搐无力,时作时止;脾肾阳衰者,症见神萎昏睡,面白无华,四肢厥冷,手足震颤;肝肾阴虚者,症见低热虚烦,手足心热,肢体拘挛或强直,抽搐时轻时重,舌绛少津。

2.治疗原则慢惊风一般属于虚证,有虚寒和虚热的区别。其治疗大法应以补虚治本为主,常用的治则有温中健脾,温阳逐寒,育阴潜阳,柔肝息风。

3.证治分类

(1)脾虚肝亢

证候:精神萎靡,嗜睡露睛,面色萎黄,不欲饮食,大便稀溏,色带青绿,时有肠鸣,四肢不温,抽搐无力,时作时止,舌淡苔白,脉沉弱。

辨证:病以脾胃虚弱为主,常发生于婴幼儿,初期有精神萎靡、面色萎黄、嗜睡露睛等临床症状,继而脾不制肝而动风,出现抽搐反复发作,但程度较轻。一般不伴有高热,此点可与急惊风鉴别。

治法:温中健脾,缓肝理脾。

方药:缓肝理脾汤加减。

常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白芍、钩藤柔肝止痉;干姜、肉桂温运脾阳。

抽搐频发者,加天麻、蜈蚣息风止痉;腹泻日久者,将干姜改为煨姜,加山楂;大便稀溏者,改用附子理中汤温中散寒,健脾益气。

(2)脾肾阳衰

证候:精神委顿,昏睡露睛,面白无华或灰滞,口鼻气冷,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溲清便溏,手足蠕动震颤,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

辨证:本病多发生在暴泻久泻之后,体内阳气衰竭,病至于此,为虚极之候,阳虚极而生内风,属慢脾风证。临床除上述阳气虚衰症状外,还可见心悸气促、脉微细欲绝等危象。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药:真武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

常用人参、白术、山药、茯苓、黄芪、炙甘草健脾补肾;炮附子、肉桂、炮姜、丁香温补元阳。

汗多者加龙骨、牡蛎、五味子收敛止汗;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胡椒、半夏温中降逆止呕。

慢惊风脾肾阳衰证为亡阳欲脱之证,上述症状但见一二者,则应投以益气回阳固脱之品,不可待诸症悉具再用药,否则延误投药时机,可危及患儿生命。

(3)阴虚风动

证候:精神疲惫,形容憔悴,面色萎黄或时有潮红,虚烦低热、手足心热,易出汗,大便干结,肢体拘挛或强直,抽搐时轻时重,舌绛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辨证:多发于急惊风之后,痰热炼灼阴津,筋脉失养,故证见抽搐反复发作,低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部分患儿可伴有筋脉失养之肢体活动障碍,甚至萎废不用。

治法:滋阴潜阳,滋肾养肝。

方药:定风珠加减。

常用生白芍、生地黄、麻仁、五味子、龟甲、鳖甲、生龙骨、生牡蛎潜阳息风;当归滋阴养血。日晡潮热者,加地骨皮、银柴胡、青蒿清热除蒸;抽搐不止者,加天麻、乌梢蛇息风止痉;汗出较多者,加黄芪、浮小麦固表止汗;肢体麻木,活动障碍者,加赤芍、川芎、地龙活血通络;筋脉拘急,屈伸不利者,加黄芪、党参、鸡血藤、桑枝益气养血通络。

【其他疗法】

1.推拿疗法运五经,推脾土,揉脾土,揉五指节,运内八卦,分阴阳,推上三关,揉涌泉,掐足三里。

2.针灸疗法

(1)体针:取穴脾俞、胃俞、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太冲,其中太冲穴施捻转泻法,余穴皆用补法,用于脾虚肝亢证。取穴脾俞、肾俞、章门、关元、印堂、三阴交,诸穴均用补法,用于脾肾阳虚证。取穴关元、百会、肝俞、肾俞、曲泉、三阴交、太溪、太冲,诸穴均用补法,用于阴虚风动证。

(2)艾灸:取穴大椎、脾俞、命门、关元、气海、百会、足三里。用于脾虚肝亢证,脾肾阳虚证。

【预防调护】

1.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入不洁食物。

(3)积极治疗原发病,尤其要防止急惊风反复发作。

2.调护

(1)抽搐发作时,切勿强行牵拉,以防伤及筋骨。

(2)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涎壅盛者,随时吸痰,同时注意给氧。

(3)抽搐时要禁食,搐止后以流质素食为主,不会吞咽者,给予鼻饲,病情好转后,给予高营养、易消化食物。

(4)对于长期卧床的患儿,要经常改变体位,勤擦澡,多按摩,防止发生压疮。

第四节心肾病证

一、遗尿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正常小儿1岁后白天已渐渐能控制小便,随着小儿经脉渐盛,气血渐充,脏腑渐实,知识渐开,排尿的控制与表达能力逐步完善。若3岁以后夜间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经常尿床,就是遗尿症,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

早在《灵枢·本输》就有“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遗尿候》说:“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肾主水,肾气下通于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膀胱为津液之腑,既冷,气衰弱,不能约水,故遗尿也。”嗣后,历代医家均认为小儿遗尿多系虚寒所致,常用温补之法。明清时期拓展了肝经郁热的病机,验之当今,此类遗尿多与尿路感染有关。现代研究通过X线影像诊断,发现部分遗尿与隐性脊柱裂有关。

【病因病机】

遗尿多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为多见。

1.肾气不足肾为先天,职司二便;膀胱主藏尿液,与肾相为表里。尿液能贮藏于膀胱而不漏泄,须靠肾气的固摄;尿液能排出体外,则是靠肾的通利。肾的这两种功能称为开阖。肾的开阖主要靠肾的气化功能来调节。肾气不足,就会导致下焦虚寒,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司,不能约束水道而遗尿。先天肾气不足,体质虚寒及有隐性脊柱裂的患儿多属此证。

2.肺脾气虚肺主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湿,肺脾二脏共同维持正常水液代谢。

若肺脾气虚则水道制约无权,所谓“上虚不能制下”。《杂病源流犀烛·遗溺》说:“肺虚则不能为气化之主,故溺不禁也。”因此,此证又常见于屡受外感,哮喘频发,喂养不当,消瘦羸弱的患儿。

3.心肾失交遗尿小儿多有睡眠较深、难以唤醒或醒后神志蒙眬等现象,也有梦中小便尿于床上者。这与“心主神明”有关。因心肾失交,水火不济,夜梦纷纭,梦中尿床,或欲醒而不能,小便自遗。

4.肝经郁热肝主疏泄,肝之经脉循绕阴器,抵少腹。肝经郁热,疏泄失司而致遗尿。

此外,尚有不良习惯而成者。若自幼缺乏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夜间排尿习惯,或3岁以后仍用“尿不湿”,而任其自遗。

【诊断】

1.诊断要点

(1)发病年龄在3周岁以上,寐中小便自出,醒后方觉。

(2)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每夜遗尿1次或2次以上者。

(3)尿常规及尿培养无异常发现。

(4)部分患儿腰骶部X线摄片显示隐性脊柱裂。

2.鉴别诊断热淋(尿路感染):尿频急、疼痛,白天清醒时小便也急迫难耐而尿,裤裆常湿。小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或脓细胞。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本病重在辨其虚实寒热,虚寒者多,实热者少。虚寒者病程长,体质弱,尿频清长,舌质淡,苔薄滑,或舌有齿痕、舌体胖嫩,兼见面白神疲、纳少乏力、肢冷自汗、大便溏薄、反复感冒等症。实热者病程短,体质尚壮实,尿量少、黄臊,舌质红,苔黄,兼面红唇赤、性情急躁、头额汗多,磨齿夜惊,睡眠不宁,大便干结等症。

2.治疗原则以温补下元、固摄膀胱为主要治疗法则,仍需清心安神或泻肝清热。

3.证治分类

(1)肺脾气虚

证候:夜间遗尿,日间尿频而量多,经常感冒,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无力。

同类推荐
  • 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本手册分两篇。“学习篇”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归纳、提练、概括,使学习内容变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以便学者在复习时能准确把握主要知识点。在表述形式上主要采用图表形式,将内容相关、格式类似的内容进行归纳与概括,以化繁杂为简明,变零散为系统,帮助学习者对相关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与比较,便于掌握和记忆,并在脑中构建起《中医诊断学》的知识网络。“释难篇”主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或易混淆的内容,加以解释和剖析。附录中有2套模拟试卷,以帮助学习课后复习之用。
  •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本书为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年轻临床医师,包括各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本书以较少的笔墨概述每一疾病,并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处方和警示的条目编写,简洁明了。本书的编写围绕处方用药这一主题,对发病机制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把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合二为一成诊断要点。为了方便临床医师的实际使用,本书在治疗要点之后,以处方的形式列出详尽的治疗用药选择,尤其适合于全科医师和低年资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需要。对目前尚无特异性有效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书也一并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 背针疗法治百病

    背针疗法治百病

    背针疗法是针灸背部腧穴治疗人体相关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包括背、腰、骶尾部腧穴的应用,必要时,还涉及枕区、颈部、颈后区穴位,临床尤以夹脊穴、背腧穴和督脉穴的应用最为广泛。背腧穴与督脉穴、背部奇穴又统称为背腧穴。
  • 地震灾区百姓卫生防病手册

    地震灾区百姓卫生防病手册

    为防止灾后传染病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发生,保障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让地震灾区广大受灾百姓掌握科学的防病知识,应重庆出版集团之约,我们紧急编写了这本《地震灾区百姓防病手册》。内容包括“地震应急救援措施”、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化学中毒预防”、做好消毒”、防蚊、防蝇、防鼠”、传染病预防”、常见疾病防治”、重建心灵家园”等对地震灾区群众针对性较强的卫生防病知识;并附有“震灾卫生防病七字诀”。旨在让普通百姓和基层卫生防疫人员共同行动起来,掌握科学的卫生防病知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夺取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 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本书以症状为中心进行阐述,用图表解释急诊处理流程,形式新颖,条理清晰,内容详尽,便于查考,可快速阅读。本书适合急诊医务人员,尤其是急诊内科年轻医师以及医学生阅读与参考。
热门推荐
  • 重生农家千金

    重生农家千金

    一朝重生,让她有了萝莉的身材御姐的心,就算再贫穷她也能想办法对付。只是,面对贪图富贵的哥嫂要把她卖了图谋丰厚的聘礼时,她该怎么办了?妙计献上还请笑纳,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要去哪找个男银了?哼!姑姑出没,侄子当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抗战之穷途英雄

    抗战之穷途英雄

    1931年9月18号,王胜利被五分熟拉着来到了北大营旁边的高粱地里面烤东西吃,却意外撞见了日军伪造九一八事变的全过程。当被逼到穷途末路,奋起反抗成了唯一的出路。
  • 明末之成王败寇

    明末之成王败寇

    求功要求百岁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万代名。明末苍凉大地,谁主沉浮。穿越的吴帆徽,以草根之身崛起。左擒苍,右牵黄,锦帽貂裘,万骑卷平岗。羽扇纶巾,谈笑朝廷,指点我江山。铁血柔情,纵横捭阖,掀起狂飙浪。看明末之苍凉大地,我主沉浮。
  • 南柯不一梦

    南柯不一梦

    “看来本王的爱妃,是很喜欢本王这个吻,不然怎么回味无穷?”邪魅的声音从身边响起,黎明下意识的歪头,却发现自己的右边躺着一个英俊帅气的男子,用手支撑着脑袋玩味的看着她,最重要的是,他的声音和梦里的声音一模一样,就连身上的红袍都一样。“鬼啊!”黎明用被子蒙住头,不敢看他。“哪里有鬼?谁敢欺负本王的王妃,本王灭了他!”说着,拉下了黎明脸上的被子。“你真不是鬼?那你就是流氓!你怎么进来的?”黎明露着一双眼睛,不敢起床。“我是你梦里的夫君。不对,准确的说是你前世的夫君。”一个梦,一段柔情,一方过去,一世前生,在你看来是南柯一梦,在我看来是幸福前生。
  • 凰倾天下:嚣张养女要逆天

    凰倾天下:嚣张养女要逆天

    【墨墨第一次写文,知道有很多不足,谢谢亲们的支持,文中一开始可能有些乱,越往下会越好的,墨墨会加油。】她,沫千舞,来自华夏大陆的绝代强者,说风是雨,一变穿越到了苍穹大陆,听都没听过!什么?养女?逆袭的我你高攀不起!亲情,那是什么?本是拿真心对待,不料是要拿她血祭,那就看你如何血祭!养女背后是你惹不起的神秘身份。等等,后面跟着的男人是谁?他,人前清冷如月华之神,淡漠高贵,人后对她宠溺无边,独宠她一人。当一身红衣的她与一身玄袍的他在火海冲天相视“天下也只是我不想要的东西而已。”他狂傲出声。“我就是你的天下。”她挑眉回应,你要不要?嗯哼!
  • 九道魔天

    九道魔天

    一个山野少年,机缘巧合之下接触了武道世界。在充满未知的前路中,少年将会走向何方。武道的世界强者为尊,弱肉强食,看一介少年如何在充满荆棘坎坷的武道之路上,一路跌宕起伏,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踏上武道至巅。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 决定你一生的行为

    决定你一生的行为

    成功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是有一条却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经之路,那就是“付诸行动”。行动胜于一切,没有行动,一切言辞都是空洞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永远都不要指望别人来改造我们的命运。改造命运,唯有靠自己积极行动、主动争取。本书将教你从日常行为抓起,做好人生规划,学会灵活转变思路,懂得放松心态、修养性情,为成功早打基础,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等。本书旨在帮你走向成功之路,带你步入幸福人生。
  • 火影之风影我爱罗

    火影之风影我爱罗

    我是风影,最强风影!!!我要反抗命运!!!
  • 惊天雷动

    惊天雷动

    风雷动,惊天鸣,异世大陆风云再起,超级宗派长老意外命陨,是同宗夺权,还是阴谋策划,孙儿励精图志,为报家仇,独闯天涯,进雷影部队,逐渐接近真相,究竟标志着旧家族的衰落败亡,还是新式英雄的崛起,待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