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93300000009

第9章 藏象学说(4)

6.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以五志分属五脏来说,脾之志表现为思的情志。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影响。若考虑问题,过度思虑或所思不遂,则可影响机体生理活动,主要是影响气机调畅,出现郁结不畅的情志,有“思则气结”之说。思为脾志,气机不畅,脾气郁结而不升,影响脾的运化升清和化生气血的功能。初则不思饮食,脘腹胀闷,甚则出现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等心脾两虚之证。思虽为脾之志,亦与心主神明有关,如《类经·疾病类》:“思动于心则脾应”。

7.脾在液为涎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涎,俗称“口水”,为腮腺所分泌,它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将咀嚼的食物润软便于吞咽消化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品的吞咽和消化。在正常情况下,脾精上溢于口而化为涎。

如果脾气运化功能正常,则水谷精微化生为津液与精气上注于口而为涎。而涎液不溢出口外又赖于脾气的固摄功能。若脾气虚弱,失于固摄,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涎自口角流出等病态。故说脾在液为涎。临床上,对于小儿多涎症,多用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

8.脾与长夏相互通应按照中医五行学说,脾在五行属土,土为长夏之主气,故脾与长夏之气相互通应。长夏,是夏季的第3个月(农历六月),时值夏秋之交,此时气候多雨而潮湿。根据“天人相应”理论,从季节上来说,脾气的生理功能在长夏季节时最旺盛;从气候上来说,长夏的潮湿气候最易伤脾,困遏脾运化功能,可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痰饮、水肿等病变;从治疗方面来说,脾对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脾虚易生湿,湿易困阻脾运,而使用健脾燥湿的方法治疗,可有效地解除病证。

(二)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1.脾与胃相为表里脾位于腹中,与胃以膜相连。脾和胃在经络上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在生理活动中,互相联系、依赖、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在病理上互相影响,互相传变,所以说脾与胃的关系极为密切。他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完成消化、吸收等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胃的收纳和腐熟水谷,是为脾的运化做准备;脾的运化,“为胃行其津液”,是适应胃继续纳食的需要。两者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消化运动。胃纳不佳,能导致脾化生气血的原料不足;食欲虽好,但消化不良,能食而不能化,也是病态。《医方考》所说“胃主受纳,脾主消磨,故能纳而不能化者,责之脾虚”,就是这个意思。然而胃主受纳与脾主运化又有区别,所以在临床上认为:食欲不振或嘈杂易饥,其病主要在胃;消化不良,食后饱胀,大便稀薄,其病主要脾。前者需开胃和胃,后者需健脾助运。

脾主升,胃主降,也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脾主升,就是说,脾的运化功能,不仅是消化食物,还包括吸收和输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水液。脾的这种输布作用,主要是向上输送到心肺,所以有“脾主升”之说。如果脾气不升,即可产生中气下陷的病理变化,出现脘腹坠胀、腹泻、脱肛等症候。胃主降,实际上包括胃与肠,是指胃肠向下传送食物,进行逐步消化的功能,所以胃气以通降为顺。如果胃失通降而上逆,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呃逆以及大便不通等症候。清代叶天士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又是相互为用的。脾升的是清气(即水谷精气),胃降的是浊气。清气不升可导致浊气不降,浊气不降也能影响清气的上升。

因此,食欲不振、脘腹饱胀、恶心、嗳气、消化不良、腹泻、舌苔厚腻等症状,往往同时出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其治疗须用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之法。

此外,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在治疗脾和胃的疾病时应有区别。湿邪易犯脾,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失健运,水谷不化,也容易生湿。脾为湿困,采用苦温燥湿法治疗,可达到健脾的目的,故有“脾喜燥恶湿”的说法。热邪容易犯胃,灼伤胃津;胃气上逆,频繁呕吐,胃津耗损,也会出现燥象,多用润燥养胃法治疗,故有“胃喜润而恶燥”的说法。

脾与胃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其中特别是脾主升、胃主降之间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脾胃的消化运动,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遭到破坏,是发生消化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治疗脾胃的病变也就以调整脾升、胃降的失常为主要原则。

2.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统血,肝藏血脾与肝的关系,体现在脾胃的消化功能方面,与肝气的正常疏泄有关;而在血液的生成、贮藏和运行方面,脾与肝有协同关系。

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胃的正常消化功能,与肝气的正常疏泄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分泌胆汁的功能,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所以脾气健运须要肝气的调畅来协助输布。而脾气健旺,运化功能正常,则有利于肝气的疏泄。如果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就会影响消化功能,出现胁下、上腹闷痛,嗳气纳呆,腹痛泄泻等。这种病理现象,临床称“肝气犯脾”“肝脾不和”。所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

脾统血,肝藏血。脾主运化,以生化血液;脾主统血,控制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逸出于脉外。肝主藏血,贮藏血液并调节血流量。肝脾协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化生、贮藏与运行。若脾虚则运化失司,必然影响生血功能,则肝无血藏致肝血不足,出现眩晕眼花,目力减退,爪甲不荣,肢体麻木,耳鸣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经少色淡或闭经等。若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则可出现各种失血、出血证。

3.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人类的生殖繁衍,须依赖肾中所藏的先天精气,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的生命活动,亦须依靠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与后天又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肾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所以脾之运化功能必须有肾阳的推动、温煦、蒸化始能健运;肾主水,藏精,又必须赖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不断的滋养补充,才能不断充足。若肾阳不足(又称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则脾胃的消化功能就会减退,临床上则出现脾肾阳虚的病变,如腹部冷痛,腹胀,纳呆,形寒肢冷,浮肿,便溏、五更泄泻等症。当脾虚时则中阳不足,生化无权,致水谷精微难以化生人体之阴精,以致肾精不足,不能充养髓海,出现未老先衰,齿摇发白,腰膝酸软,不育不孕等。小儿则发育不良,生长迟缓。

四、肝

肝,位于腹腔,横膈膜之下,右胁之内,胆附于肝。中医文献中均有关于肝重量、部位等记载。关于肝形态的认识,与现代医学中所说的肝脏是基本一致的。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藏血”“主筋”。“肝主疏泄”表现在气机的调节、精神情志活动和胆汁的分泌与排泄等;“肝藏血”,就是说肝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主筋”即是维持全身的筋肉关节等正常运动。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前人称为“刚脏”。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气,主动、主升,又被称为“将军之官”。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在志为怒。肝经与胆经相互络属为表里。

中医脏象学说里的肝、胆生理功能,只有分泌与排泄胆汁的功能与现代医学基本相同,其他方面的生理功能,则与现代医学所论述的不同。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肝主疏泄疏泄,即疏通、宣泄之义。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舒畅、条达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气机的调畅:人体气血、经络、脏腑、器官的活动,主要表现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这是“气机”的作用。气机的调畅与否,是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或异常的一种表现。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表现为气机调畅,于是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也活动正常;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气机失调,表现为种种病理变化:肝气郁结,则可产生胸胁胀痛、乳房胀痛、少腹胀痛等症;肝气横逆犯胃,则可出现胃脘攻痛、恶心、呕吐、嗳气不舒等症;肝气犯脾,则可出现胸胁及腹部胀痛、肠鸣、腹泻等症。

气是血的运行动力,与肝主疏泄的功能亦有关,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血液循环保持通利状态;若肝疏泄失职,通利作用失常,则可影响到血液的运行,气滞而致血瘀,出现血瘀等种种病证,形成积、痞块,如胸胁刺痛,并积肿块,月经不调等。也可因气郁化火,而致耗血、动血,影响肝的藏血功能。

肝的疏泄通利作用在促进水液代谢、保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肝调节水液代谢,主要是通过调畅三焦的气机,从而维持三焦水道通畅,使水液流行通畅。如肝的疏泄失职,气机失调,影响到三焦水道的通利,使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会产生痰饮、水肿。而水液停聚,化为痰饮,痰停肝经,也会发生乳癖、梅核气、瘰疬、瘿瘤、臌胀等疾病。

(2)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附于肝叶间,内藏胆汁,与肝相连,肝、胆的经脉互相络属而相为表里。胆汁的形成与分泌,来自肝脏,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故胆汁的分泌与排泄,是肝的疏泄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肝疏泄正常,气机调畅,胆道畅通,胆汁方能顺利排入消化道,以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肝失疏泄也可表现为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异常,出现黄疸、口苦、呕吐黄水以及胁肋胀痛、腹中胀气、饮食减少等症状。

人体的消化功能,包括对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水谷精微的输布和吸收等生理、生化过程。这些生理活动,虽然主要由脾胃主管,但也需要得到肝主疏泄的促进作用,方能维持消化过程的顺利进行。肝助消化作用还表现在协调脾胃的正常升降方面。脾与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只有脾升胃降协调,饮食物的消化过程才能正常。

而脾胃的正常升降不仅与脾胃本身的生理活动有关,而且还和肝主疏泄的功能活动有密切联系。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维持消化功能旺盛的一个重要条件。若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不但影响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而且还会导致脾胃的升降功能紊乱。如脾不升清,在上发为眩晕,在下发为飧泄;如胃不降浊,在上则发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腹胀满疼痛,在下则为便秘。前者称为“肝脾不和”,后者称为“肝气犯胃”,二者可统称为“木旺乘土”。对此,临床常采用疏肝理气、调和脾胃的方法予以治疗。

(3)情志活动的变化:人的情志变化,如喜、怒、忧、思、悲、恐、惊,被称为“七情”等,是人的头脑对外界客观事物及外界刺激的反应。在中医学中认为“七情”是病因的-种,能影响脏腑的功能,其中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最为常见。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能保持乐观的精神,心情舒畅,五脏气血和平协调。肝疏泄失职,则可引起情志的异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可导致人体气机阻滞不畅,出现胸胁、两乳的胀闷疼痛,同时还可出现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多疑善虑等病理现象,中医称之为“肝气郁结”。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太过,亦可出现情志亢奋、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甚则不能卧寐等症状,中医称之为“肝火亢盛”,严重时气随血逆,会发生中风、猝然昏倒等危证。另外,肝调畅情志与肝藏血的功能密切相关。如果肝血充足,肝体得到肝血的滋养,则疏泄功能正常,“肝藏血”,“血舍魂”,方能很好地调节情志活动。若肝血亏损,疏泄无权,则出现种种情志活动异常的病症,如惊骇多梦、卧寐不安、梦游等。

所以,肝失疏泄时,除可表现为气机失于调畅和胆汁的分泌、排泄失常外,还可出现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等情志活动失常的证候。反之,外界长久反复不良的情志刺激,特别是郁怒,会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产生肝气郁结或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因此,中医学又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暴怒则伤肝”的说法。

肝主疏泄的功能,虽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但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气机失调,既可影响到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又可影响到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精神情志活动的异常,也会引起气机失调;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异常,又能影响脾、胃、肠的生理活动,而致气机失调,进而也能影响到精神情志活动。因此,对于肝主疏泄的三个方面,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去对待,而应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理解和掌握肝主疏泄的功能表现和临床意义。

同类推荐
  • 恐怖年代: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灾难

    恐怖年代: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灾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肆虐欧洲的黑死病、“死亡病毒“——埃博拉、1918,流感肆虐、恐怖的天花、疟疾打败美军、蚊子与黄热病、“白色鼠疫”——结核病、难以预料的霍乱大流行、超级瘟疫——病毒性肝炎、第一杀手——艾滋病、神秘的“脑炎”、恶魔夺命者——白喉、怪病“登革热”、走向末日的脊髓灰质炎、伤寒袭击亚洲、幼儿的梦魇——麻疹、中国流行性出血热之战、现代欧洲的新灾难——疯牛病等详细内容。
  • 急重症救护新概念与新技术

    急重症救护新概念与新技术

    本书主要介绍了急重症救护领域的新概念和新技术以及实用的抢救知识与操作技术。包括基础和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技术、创伤生命支持技术、国际预检分诊系统与分诊技术、危重患者监护技术、常用的急救药物和危重患者常用抢救护理操作规程。该书借鉴了大量的国内外(尤其是国外)急救领域的新概念与新技术资料,从独特的角度诠释了生命支持相关的技术和概念,以ABCD方法说明挽救生命措施的关键步骤,力求急救的流程简单、快捷、清晰而易于实施,内容科学、先进、可行,可使读者较全面地掌握急重症救护的方法与技能。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为了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服务特色,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过精心遴选,我们编写了《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本书依据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要求,汇集了近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建设为重点,便于医院领导、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系统掌握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及管理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医院及科室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依据,增加医院日常管理及监督考核的针对性和客观性。
  • 养老护理预防摔伤技巧

    养老护理预防摔伤技巧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 我是医学知识大王

    我是医学知识大王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男女之别,通过这样的方式延续着新的生命,一代又一代的延绵不息。生命是个奇特的个体,它有着最为原始的魅力令人痴迷;它有着自身独特的奥秘激发人们去不断的认识它。如何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怎样加强疾病的自我预防?碰到伤及生命的意外情况怎么处理?如何正确的识别运用药品?……《我是医学知识大王》,以通俗讲解的形式、精炼有趣的语言生动有趣地介绍了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以使广大少年读者了解身体结构,增强防病保健能力,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热门推荐
  • 若时光流去

    若时光流去

    我想,我是爱良辰,从他那天递给我的那把雨伞开始,我们的缘分是不是就这么注定了。却没想到,我们只是有缘却是没有份,最后陪在他身边的人终究都不是我——苏陌念我跟阿陌从小就认识,我以为没有任何人能够抵达我对她的好,可是,夏凉辰出去以后,我才知道,我输了,并不是因为夏凉辰对阿陌比我对她好,而是阿陌每次都能他对他的好挂在嘴边,这是我所做不到的。——顾杰她说我是她的太阳,只能是她的,可是她却忘了,如果靠的太近了,太阳也会灼伤人,而我,终究灼伤了她。——夏凉辰
  • 重生之宠冠娱乐圈

    重生之宠冠娱乐圈

    她是莫烟,一个集腹黑与傲娇于一身的三冠影后。32年的生命里,最重要的事就是拍戏拍戏拍戏,赚钱赚钱赚钱。然而某一天,她不小心嗝屁了,再次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10年前。工作狂从不恋爱的她,不仅多了一个老公还多了一个女儿。而对方,更是将一纸离婚协议书甩在了她眼前。看着他那张年轻了许多的脸,莫影后不干了……
  • 植物大战学院

    植物大战学院

    2009年5月5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PopCapGames开发的单机游戏植物大战僵尸正式发售。然而事实的真相是……邪恶的、无比邪恶的僵王博士乔治埃德加,带着他的僵尸大军,从摇旗僵尸、矿工僵尸、雪橇车僵尸到伽刚特尔一应俱全的僵尸军团,入侵了我们这个位面。著名的中途岛大战爆发了……然而,佐菲奥特曼战败了,赛文奥特曼也战败了,蝙蝠侠布鲁斯韦恩和蜘蛛侠彼得帕克也都纷纷战败了……神盾局代理局长菲尔科尔森引咎辞职。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我们用百万字,千幅图片,翔实地再现了五千年间人类共同的实践经验、创造的文明,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洪荒之大师兄

    洪荒之大师兄

    混沌开天死,身合盘古元神,得证大道!渡量劫,拜鸿钧为师,成圣!圣人游洪荒,掌控宇宙行!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三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看你的了!
  •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真正的人生,不是你继承的那部分而是你创造的那部分,它是你不断选择和努力的结果。不论你有个富爸爸还是穷爸爸,幸与不幸都可能在你的手中转换。你的一生,由你自己打造。一部彻底改变你人生、工作、交际、财富观的心灵成长之书。
  • 魔宠天下

    魔宠天下

    他莫名的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未知的使命,一连串的奇遇,从驯兽开始,让他收服了一个又一个魔宠灵兽,掌握了各种千奇百怪的魔法技能,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子,带领着他的魔宠们一路闯荡天下,神奇魔幻之旅由此展开。
  • 小生是魔

    小生是魔

    美人如玉,柔指芊芊,燃尽路黯,怎不敌妖魔横行?百年后,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茫茫红尘何归家?千杯独酌,挽琴述悲欢!斜依断剑,孤影乱仙魔,纵他人痴笑,锦袍血染,铺起尸山骨海!
  • 三国之霸业

    三国之霸业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穿越者秦成,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在铁血中开创自己的末汉霸业。正所谓: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不做悲情英雄,在这里,将会开启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