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93300000002

第2章 绪论(2)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人体不仅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人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从中医学认识来看,人与外界环境有着物质同一性,人又生活在环境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正因为这些原因,外界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显着或不太显着地影响到人,影响到人的功能活动,迫使机体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这类反应处于生理阈值之内,则表现为生理性的适应;如果这类反应超过一定范围,或者虽做出了反应,但仍使机体无法适应外界的变化,就有可能出现病理性情况,甚或发展为疾病。这就是中医学强调的人与环境的统一性。《内经》以“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等来表述这一认识。它具体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对功能活动的影响;二是社会环境对功能活动的影响。

(1)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中医历来十分重视人和自然界环境的联系,季节、昼夜、地理等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等许多方面均有影响。

(2)人和社会关系密切: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环境的不同,也造成了人身心功能上的某些差异。

(二)辨证论治

证者证据,如司法凭证据判案,中医凭证而论治。《内经》虽无“证”的名称,但在论述某些疾病时往往已涉及脉象、症状、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内容,并且《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辨证的纲领,贯穿于各种辨证方法之中。张仲景在《内经》基础上发展了辨证论治原则,并且升华出了“证”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其着作中首先以“脉证”分篇立目,进行疾病分类,重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代以后,《伤寒论》“证”的概念普遍用于临床,而且辨证手段不断发展和深化,形成了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清代温病学说形成后,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证”于是就成为医者对病人的症状、舌脉、病情变化、治疗经过、个体情况、地土方宜等状况,经过四诊八纲的分析,采用某种辨证方法得出的一个总的概括性的结论。

关于“证”与“症”字的使用,宋朝以前的医籍中未见到“症”字,到明、清医籍中才广泛使用“症”字,而且有的医籍中“证”“症”并用,看不出含义的差别。究其原因,可能因为“症”是由”证”衍化而来的一个俗字(《辞源》《中华大字典》)。

证与症和病有着质的区别。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既言病又言证,有时病与证互称,但病与证是有区别的。病是全程的,证是阶段的。所谓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哮喘、中风、疟疾等。所谓证,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经络等)、病的性质(如寒、热等)和邪正关系(如虚、实等)。此外,证还能反映疾病可能发展变化的趋势,并且涉及影响疾病性质的患者年龄、体质等自身因素和自然、社会环境等外界因素。证的这些特性反映着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之本质和全貌。总之,证会随着疾病的进退而变化,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具有时间性、阶段性、变化性的概念。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病人诉说的不适,如头痛、腹痛等,或者是医生检查患者所获得的结果。同一症状可以出现在不同疾病之中,可以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病理机制可大相径庭,但基本性质也可以完全不同。中医学中的病名是个专业术语,本身内涵不够确切,有些病是根据疾病部位命名的,如肺痈、肠痈等;有些是根据病因命名的,如伤食、中暑等;有些是根据临床表现命名的,如黄疸、消渴等。

同一种病可以有不同的本质特点,更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证比单纯的症状或病名更能够全面、深刻、确切地揭示疾病变化的本质。

辨证论治分为辨证和论治两个阶段。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因此,辨证的过程就是对病人做出正确、全面判断的过程,或者说分析并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事实上,所谓证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可以认为“证”是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反应状态。致病因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不同的反应。不仅不同致病因子可以引起机体不同的反应,而且,同一致病因子,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同,也可以引起机体反应的差异。致病因素不管多么复杂,总会作用于特定的人体,并通过人体的反应性而表现出来,而且,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有限的,故典型的反应状态也是有限的。临床上,中医就是依靠自己的感官直接从这些反应状态中获得病理信息,并通过医生的分析、综合,而最后辨别和判断患者当时的功能状态,这就是辨证的实质。所以,中医学的“辨证”,是从机体反应性的角度来认识疾病,是从分析疾病当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来认识这些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并且以此来反映疾病本质的临床思维过程。

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是否正确。所以,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前后衔接、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理(中医理论)、法(治疗原则、大法)、方(方剂)、药(中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中医认识并治疗疾病,是既注重辨病又强调辨证的,且重点在于辨证。对于比较简单的疾病来说,辨病论治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如蛔虫病可以用驱虫药治疗等。但是,多数疾病都有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病理变化不尽相同,很难确定划一的治疗方法。因此,只能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来确定治疗方针,也就是说,不是根据病,而是根据证来确定治疗方法,这就是为什么中医辨证论治比辨病论治用得多的道理。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要求人们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

既应当看到一种病常可表现出多种不同的证,又须注意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的某些阶段,有时可以出现类似的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还可以根据辨证结果,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等方法。

总之,中医治病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取决于“证”的性质。相同的证,代表着类同的主要矛盾,可以用基本相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证,提示其本质特点不同,就必须用不同的治法。故有“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的说法。由于证实质上代表着病机(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化的机理)特点,故“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关键在于病机之异同。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机理和本质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治疗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和精髓所在。

目前中医治病比较重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结合。应该说明,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都是从疾病的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在这点上道理都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在于:中医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指导其临床辨证思维,因而主要得出“证”的概念(当然,中医也还有“病”的概念)。西医则是根据西医的理论,指导其辨病的思维,因而主要得出“病”的概念。疾病是同一的客观事物,由于所采用的指导认识的方法不同,由不同的理论体系指导而形成不同的概念“证”或“病”,因而也形成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乃有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的辨病论治的差异。目前,中西医结合的实践中,创造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办法。这种办法,能够采中医和西医之所长,并尽可能去两者之所短。因而,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病,疗效多有所提高,疗程多有所缩短,这正反映出中西医结合的优越性。但是还必须明确指出,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还是建立在两个不同理论体系之上,所以,目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办法,只能说是中西医结合前进道路上的桥梁,它还远不是目的地,我们还必须给自己提出更高的任务:在目前中西医结合实践中,积累大量的经验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更艰巨的理论工作,逐步搞清各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辨证与辨病的内在联系,逐步建立统一的理论体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完成创建统一的新医药学的伟大任务。

中医的辨证论治学说对于病因与机体反应互相作用而致病的认识上,主要着眼于机体反应性(内因)这个方面的。

中医学治疗法则的精髓,在于“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病理上的阴阳失调,不外太过或不及两方面,故治疗的目的就在于调整阴阳,使之重新建立起正常的动态平衡。因此,中医治病处处注意正反两个方面,祛邪而不伤正,补阳而不伤阴,其他诸如扶正祛邪、补虚泻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壮水之主、益火之源等治疗大法,无不包含着辩证法的思想观点,这就是中医学调节控制人体的论治特点。所以,辨证论治研究的是特定的证候与特定的方药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而这种对应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是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检验,被反复证实了的客观规律。辨证论治的思想,既符合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辩证法观点,同时,也逐步为现代医学(如免疫学等方面)的发展所论证,具有丰富的科学内容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学是从人体与外界环境密切联系的观点出发,从人体本身是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出发,来观察人体对周围环境的反应状态,并透过临床表现的征象来认识疾病的本质,从而抓住人体反应状态的主要矛盾,运用动态平衡的理论,通过各种具体治疗手段,使病者重新建立起新的平衡,从而达到使疾病痊愈的目的。这就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同类推荐
  •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介绍了天人相应与生命整体观、养生方面的知识。
  • 疑难杂症诊治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疑难杂症诊治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简明实用,既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和运用各种病证的辨证规律,又是临床中医生对疑难杂病诊疗的指南,是一部有特色,有实用价值的中医著作,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药爱好者、广大患者及家属参考。
  • 近视与弱视防治必读

    近视与弱视防治必读

    本书介绍了近视与弱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性;强调指出:科学的用眼卫生、正确的预防措施、恰当而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本病发生率,控制病情发展和减少并发症的三大关键。
  • 反思西方医学

    反思西方医学

    反思西方医学是一本从过去到现在,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彻查深究的书。原来,现代西方医学是挂着西方医学羊头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医学,在科学、理论、医疗、目标、体制等各方面存在大量错误。从“临床-病灶-手术-赚钱”这条主线看,是一种不善良的医学,与全人类盼望的健康医学背道而驰。本书揭露了美国医学杀人事件,指出了全世界医疗改革的重大误区,疾呼人类尽快改正科学错误和医学错误。本书以单细胞规律为中心揭示了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本质,解开了癌症是细胞分裂病的秘密,呼吁世界放弃癌症是基因病的错误结论。本书讲述了理性吃饭和锻炼心脏的重要性,并敬献给全人类一份藏匿科学和健康秘密的“藏宝图”即“路线图”。
  • 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

    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

    为纪念金华市名老中医张兆智诞辰100周年,张兆智医师的儿子——金华市名中医张丹山组织汇编了《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一书,几易其稿,终于付梓。
热门推荐
  • 娇妻重生:高冷老公住隔壁

    娇妻重生:高冷老公住隔壁

    前生为了得到他的爱,她百般讨好却换不来一次正眼相看。重生在新婚夜之后,她拒绝前生重演,与他保持距离。她和他是政治婚姻,她和他各取所需。他要她当好他的门面媳妇。她要他暗地里支持她的事业,除此以外,他和她没有关系。可是,有一天,他压在她身上,眼神炙热:“你不是很爱我吗?”说着,他吻了上去。“你是我的妻子……““我爱你有用吗?你何曾真心对待过我?”她挣扎,却也默默享受,他真的会爱上自己吗?
  • 回归:栀子之心

    回归:栀子之心

    栀子花语:喜悦。也有解释说,栀子花的花语是——“永恒的爱与约定”。她冰冷,她邪魅。带着异能回到了现代!偶遇时空老者,老者竟说认识曾经活泼的她,她难道还有什么记忆没恢复么?一年的时间两人打造了Dream集团和血羽宫,并排在第一位。在皇樱学院,当他们遇上她,他们还认识她吗?她们遇到了不是凶手的两人...几个月后,她们回来了,水晶恋心的出现会引来怎样的风波?......敬请期待!
  • 幻心剑帝

    幻心剑帝

    一段用鲜血铺成的强者之路;一段用生命演唱的绝世爱情;杨修谨踏碎了一个又一个的白骨,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迷醉红尘奈何不了幻神之心;刀光剑影阻挡不了心神之剑;古老的寓言终于降临,沉睡龙族,大荒神族,深渊魔族,一个又一个的传说从沉睡中醒来;渺小的人族又该何去何从?是继续内斗,还是一致对外?
  • SD敢达的世界

    SD敢达的世界

    仅以此书,几年陪伴我们六年的《SD敢达OL1》......他是一个普通少年,12岁的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背着父母偷偷打开电脑,开启了《SD敢达OL》。正当他玩的热火朝天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发生了.....
  • 狼性总裁狠狠爱

    狼性总裁狠狠爱

    现是成人教育然后赤果果的诱惑,这个男人到底是想做什么。吃抹干净还质疑我不行,真是倒了血霉了惹到他,更血爆的是他怎么会是这地带的首席大佬呢?什么?要我做他的女人,想做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 极度人生

    极度人生

    山村少年叶凡被‘逼着’来到繁华都市寻找二十多年前指腹为婚的未婚妻,却遭遇了退婚的尴尬境地。物欲横流、喧嚣浮华的现代都市中,叶凡的极度人生就此展开....
  • 重生之财权天下

    重生之财权天下

    抱着电脑重生了,重生到了风云变幻的1985年好吧,这时候,苏联还没解体,国家还没富裕,美国五角大楼还没被撞,欧元还在娘胎里孕育着,因特网时代还没到临……既然重生了,就不会再这么浑浑噩噩的过下去了,前世欠我的,今生你都要给我拿回来……ps1:这年头,是个拼爹的时代,既然我们拼不起爹,那么,让我们在书里拼自己吧!ps2:本书绝对是11文,但绝对不是11文。与女主之间心与心的交融这叫11,与女主之间肉与肉的碰撞才是11……ps3:本文会出现一些隐藏世家,由于本人是非豪门出生,所以情节有误和本人无关,请勿举报,谢谢合作!!!好了,不罗嗦了,彪悍的人生,从现在开始了!
  • 知识服务业:都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知识服务业:都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本书是对知识服务业这一全新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专著。内容从对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讨论切入,对知识服务业的内涵、范畴以及发展前景作了系统、完整的论述,并从大都市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潜力。本书不仅理论上有创新,而且国内外相关资料翔实,在实证研究方面也有科学的判断,具有实用和指导价值;适合政府人士、学者及相关企业界人士阅读。
  • 一眼就把人看透

    一眼就把人看透

    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任何一位成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思维信抑,生活习惯,脾气秉性,生活阅历的不同,再加上其行为和心态还会受感情与理智的影响,所以,每个人所呈现出来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言谈举止和表现方式各有不同。另外,现实生活当中还有些人故意将自己真实的一面遮掩起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雾里看花,分不表东南西北。这就使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变得不再简单而轻松,也给我们看人识人带来了不小困难。
  • 杂病广要

    杂病广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