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92400000044

第44章 唐(8)

姚崇同另一些当代名人的关系也不甚协调。在贬张说为相州刺吏时,另一宰相刘幽求也被免职。刘幽求很是不服,有人告他的状,说他“有怨望语”,就是说在背后说怪话,发牢骚。玄宗下诏追查,姚崇等人以和解的姿态劝说玄宗道:“刘幽求他们都是功臣,乍任闲职,稍微表现沮丧,也是人之常情。他们功业既大,地位又高,一旦被送进监狱,恐怕要引起很大的震动啊!”结果刘幽求被调出京城,去做睦州(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南)刺史。姚崇等人的上述一席话,表面上是保护刘幽求,实际上是证明了他确有“怨望”之罪。史书说,姚崇对刘幽求是素怀嫉妒之心,看来是有根据的。魏知古也是当时的一个名人,其功劳、地位、身望与姚崇也不相上下。他原是姚崇所引荐,后来与姚崇并列相位,姚崇渐渐地瞧不起他,把他排挤到东都洛阳去专管那里的吏部事务。魏知古心怀不满。姚崇有两个儿子在东都做官,知道魏知古是自己父亲提拔过的,就走魏知古的后门,谋取私利。魏知古到长安时,将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报告给了玄宗。

有一天,玄宗与姚崇闲谈,顺便问道:“你的儿子才能与品德怎样?现在做什么官?”姚崇十分机敏,一下子就猜透玄宗的话中有话,就采取主动,答道:“我有三个儿子,两个在东都,为人贪欲而又不谨慎,必定会走魏知古的门路,不过我还没有来得及问他们。”玄宗原以为姚崇要为儿子隐瞒,在听了姚崇道出真情后,很是高兴。玄宗又问姚崇,他是怎么知道的。姚崇说:“在魏知古社会地位很低时,我保护过他,提拔过他;我的儿子蠢得很,以为魏知古必定因为感激我而容忍他们为非作歹,故而去走他的门路。”玄宗听了,认为姚崇为人高尚,而鄙薄魏知古,觉得他有负于姚崇,要罢他的官。姚崇又请求玄宗说:“我的儿子胡闹,犯了法,陛下赦免他们的罪已是很万幸了,若是因为这件事而罢魏知古的官,天下必定以为陛下出于对我的私人感情而这样做,这就会连累到陛下的声誉。”然而魏知古还是被左迁为工部尚书。

张柬之——恢复大唐社稷的宰相

张柬之(公元625-公元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襄阳)人,登进士第。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举贤良科,对策第一。武周时历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宰相。长安四年(公元704年),以夏官(兵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时,武则天已病,宠臣张昌宗、张易之侍疾在侧,弄权用事。柬之与另一宰相崔玄等人密谋除二张。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柬之等率羽林兵500余人,迎太子(先被废黜的唐中宗李显于7年前立为太子)由玄武门入宫,斩易之、昌宗,迫武则天传位太子。二月,恢复唐国号。柬之进位夏官尚书、中书令,与崔玄、敬晖等并为宰相。但武氏家族武三思等及其羽党仍当权用事,他们勾结韦皇后,谮毁柬之等。同年五月,封张柬之为汉阳王,同时罢相。柬之自请养病返襄州,乃出为襄州刺史。次年六月,贬新州司马。至新州,忧愤病死。

主谋迫使武则天退位

武则天嗣圣二十二年(公元705年),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强硬派,决定以强对强,用强硬的手段逼迫武则天让位给太子李显,重新恢复李姓天下。

张柬之沉稳有谋,果断敢行。年已八十有余,但复唐雄心须臾不忘。早年任合州刺史时,便与荆州长史杨元琰一同泛舟,相互有约:“他日你我得志,当彼此相助,同图匡复。”不久张柬之入朝为相,立即推荐杨元琰为羽林军将军,控制京城军权。同时又阴结一些要害部门,伺机起事。

当时武则天生病甚笃,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怕武则天去世,自己无法图存,所以也在居中用事,暗蓄异谋。张柬之以为时机已至,不能再缓,于是又把同道桓彦范等都安插在羽林军中当将军,直接控制保卫皇宫的禁军。

诸事安排停当,张柬之便率左右羽林军五百余人,直入玄武门,并派人强行从东宫找来胆怯疑惧的太子李显,一起突入内殿。二张听到风声,慌忙从武则天房里跑出来探听情况,恰被张柬之碰上。张柬之毫不迟疑,即令就地处斩。然后直奔武则天的寝室长生殿。殿前侍卫环立拒进,张柬之须眉倒竖,大喝一声“退下”,大踏步带兵敲响了武则天卧室的大门。

武则天听到人声杂沓,料知有变,便竭力支撑起身子,厉声问道:“何人胆敢作乱?”张柬之带着太子已拥兵到了床前,齐声道:“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入诛二逆,恐致漏泄,故不敢预闻……”

武则天仍以一贯的强硬态度,对太子怒目而吼:“汝敢为此么?但二子既诛,可速还东宫!”

张柬之等以硬对硬,大声道:“太子不可再返东宫,以前天皇唐高宗以爱子托给陛下,现太子年齿已长,天意人心,久归太子,臣等不忘太宗、天皇厚恩,故奉太子诛贼,愿陛下即传位太子,上顺天心,下孚民望。”

武则天实不甘心女皇的威风就此熄灭,当然不愿马上传位,没料到自己强硬,对手却更加强硬,大有不成功便成仁之势。又见人势汹汹,刀光闪闪,她也只能一下子软瘫下来,口中说:“罢罢!”身子已重新缩进床里边去了。

第二天,张柬之等毫不偷闲,把异己分子或捕或杀,干净利落消除后患,然后让太平公主直接找武则天,劝迫传位。不多时,唐中宗李显复位,真正掌握了国政。

显然,对于像武则天这样敢作敢为、言出不二,尤其是在十五年之中以强硬态度控制朝政而得心应手的人,如采用软弱退让的手法,只能使武则天更加强硬,更加为所欲为。在这场争取皇位的权力斗争中,以张柬之为首的一帮人,一改太子等一味妥协忍让的做法,果断用强,决不手软,决不讲情面,从而一步到位,取得了复唐的成功。应该说,张柬之“以硬对硬,一步到位”的做法,在当时是最为明智的。

汉阳王张榜招贤

张柬之因被武三思所诬,回襄阳任刺史,封汉阳王。

传说襄阳老龙堤堤身单薄,每遇涨水,常溃堤破城与民为害。张柬之根据老百姓多年的愿望,决心把大堤修好,为民除害。于是拨银两派劳役大修千年古堤。但屡修屡溃,民工劳苦,张柬之束手无策。怎么办呢?他想来想去,忽然灵机一动:我何不张榜招贤呢?

于是,襄阳城街头出现了治理大堤的“招贤榜”,规定三日内,如有才揭榜根治堤患的人,可得重酬。这一下轰动了襄阳城。时间一天、两天地过去,但看榜的人多,揭榜的人却没有。眼看到了第三天正午时分,还没有人来揭榜。看榜人和贴榜人心里都为此纳闷起来:“难道我们襄阳没有能人?”正在这时,从人群后挤进一个三十多岁、书生模样的人,上前把榜揭了。大家一看,这不是住在西巷子里的“傻秀才”吗?他怎么把榜揭了!

傻秀才本姓欧阳,是那年涨大水的最大受害人,父母、妻子、儿女五口丧生,他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自遭洪水灾害后,他含愤闭门攻书,邻人还以为他精神失常了,从而把欧阳秀才改称“傻秀才”。今天他来揭榜,难怪人们惊讶。

张柬之召见了欧阳秀才并请他上坐,问道:“先生,今大堤屡修不固,不知君有何见解?”

“大堤之要害在于:脚实则立,其虚则废。”

张柬之听后觉得有理,遂问道:“君有何良策赐教本府?”

欧阳秀才讲:“依学生之见,在襄阳、万山之间,打桩结绳,坐石堆土,堤可成也。”

张柬之遂按此法筑大堤,堤防坚固,数年不溃。后人称此堤为“张公堤”。

张柬之称赞欧阳秀才道:“今堤坚固如城,皆先生之功,吾以何酬君?”

欧阳秀才回答道:“大人过奖了!我闭门专攻水利,为的是能为襄阳百姓造福,今大人能用我言筑堤,我的愿望已实现。我只做了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您给我这样的荣誉,我已知足。百姓免遭洪水之灾,我也获其利,何需另酬!”

张柬之惜其才,荐欧阳为水利使,在任期间,老龙堤固若金汤,得到襄阳百姓的称颂。

杨国忠——从市井走向权力巅峰

杨国忠,原名杨钊,唐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杨贵妃同曾祖兄(另一说同祖兄)。生年不详,卒于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46年)。

仕途从市井开始

杨国忠年轻时,不学无术,被街坊邻居看不起。那时候的杨国忠,过着低贱又穷困潦倒的生活。他先是在四川当兵,后来好不容易升了小官,当了四川新都县县尉。在唐朝,士兵地位有个从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在唐朝初期,士兵很受人尊敬,但后来士兵被将领们借给权贵使用,成了权贵们的奴隶一般,士兵地位就逐步下降,到了唐玄宗后期,当兵已经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杨国忠结束士兵生涯,在新都县做起县尉,但日子也不好过,生活同样十分贫穷。据说他在三年县尉任期满后,竟然穷得没有钱回家。

杨国忠虽然穷困潦倒,但他仍有一颗市井之徒的色心。杨玄琰(杨贵妃父亲)死后,杨国忠就经常去杨玄琰家里。杨国忠之所以经常去杨玄琰家里,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得到救济,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和他二女儿私通。杨玄琰二女儿,就是杨贵妃的二姐,后来的虢国夫人。说到私通,这里可能会有一个问题,杨国忠和虢国夫人私通,算不算乱伦呢?应该不算,其实杨家到了杨国忠、杨贵妃这一代,他们之间血缘关系已经比较疏远了。杨国忠和杨贵妃只是同一个曾祖父,在血系来讲已经超过3代了——直系超过3代,这个就是在现代婚姻法上也是容许的。杨国忠和虢国夫人私通,可以看到,一个市井之徒,在任何情况下,好色之心永不消失,并从熟人中先下手。

杨国忠后来仕途之所以有彻底转机,在于他有一身市井的本领:能喝酒、能赌博。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封为贵妃,她一家突然荣耀起来。唐玄宗首先追封了杨贵妃死去的父亲为兵部尚书,她叔父杨玄圭为光禄卿,并赏赐了豪宅给她的三位姐姐。但这并没有给杨国忠这位远房亲戚带来什么,他还是在四川当小混混。杨国忠后受人委托去了长安,生活才有了转机的希望。那时候,唐玄宗最喜欢玩“樗蒲”,而杨国忠刚好擅长于此,杨贵妃姐妹们为了讨好唐玄宗,就把杨国忠推荐给了唐玄宗。几次玩下来之后,唐玄宗颇为高兴,就允许杨国忠随供奉官出入皇宫。杨国忠就凭他的出色牌艺,博得唐玄宗高兴和信任,不久之后又马上升官,当了金吾兵曹参军。从此,杨国忠的显赫仕途开始了。

七年权力达巅峰,一人身兼四十职

公元745年杨国忠当上金吾兵曹参军,又在不久之后当上了判官,747年当上侍御史。到了748年的时候,杨国忠一人就已经身兼15职。再过4年,到了752年,杨国忠当上宰相之后,达到了权力顶峰。这时候,杨国忠兼职也达到巅峰,达到40余职,当时朝中几乎所有重要职位都为杨国忠一人兼任。

杨国忠兼任的职位主要有这么几个:御史大夫、判度史、铸币使、修国史、吏部尚书、管当租庸、四川节度副大使……似乎杨国忠是全能的,似乎当时朝廷已经没有人才。杨国忠身兼40余职,除了和唐玄宗的昏庸有关外,更和当时朝廷官员体制的混乱和瓦解相关。

自掘坟墓,杨家灭门

公元755年的唐朝,李林甫已经死去3年了,高力士依然小心谨慎,朝中已无可制约杨国忠的人。但朝廷之外,还有一人是杨国忠的竞争对手,即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安禄山。

在《唐史札记四:是谁挖掉了盛唐的根基》中提到,唐玄宗和李林甫破坏了唐初建立起来的良好边防军制度,使得安禄山等人有了造反的可能和能力。而杨国忠和安禄山之间的嫉恨,使得安禄山有了造反的意愿。当一个人同时有了造反的能力和造反的意愿时,造反已经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

公元755年的盛夏,杨国忠正在日夜不停地收集安禄山造反的情报,派兵包围了安禄山在长安的住宅,逮捕了安禄山的宾客李超等人,并且秘密将他们处死。而远在北京的安禄山,造反准备工作已就绪,只在等待时机。杨国忠的一系列活动促成了安禄山在公元755年造反。后来安禄山曾经对他人说过,因为唐玄宗对他不错,他原本想在唐玄宗死后才造反,之所以提前行动,那也是迫不得已。

安禄山的造反,并没有给沉醉于繁荣的唐朝人以清醒,朝廷总以为这场叛乱会马上被平定。杨国忠等朝中大臣还沉醉于权力斗争。这些斗争中,以杨国忠和哥舒翰争斗最为关键。哥舒翰原本也是边防军将领,在安禄山叛乱之后,被唐玄宗委以重任,担任前敌总指挥,军权在握。杨国忠在朝廷,哥舒翰在前方,如果两人齐心协力,叛乱至少不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但偏偏这两个人互相猜忌,互相提防。这种猜忌和提防,在潼关战役时全面爆发。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当然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他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猛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付出绝对牺牲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
  • 原来努尔哈赤

    原来努尔哈赤

    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努尔哈赤少年为奴,后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以“七大恨”起誓征明,一生征战四十余年,用武力和智谋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努尔哈赤作为大清帝国的奠基人,他对清代历史的影响,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努尔哈赤既播怔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埋下‘光宣衰世’的基因”。
  • 木兰将军

    木兰将军

    花木兰,中国古代民族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影响深远到全世界。本书写的是女英雄木兰乔扮男装替父从军,最后光荣还乡的故事。
  • 罗斯福 尼克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罗斯福 尼克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政治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热门推荐
  • 凤凰斗:天下第一妃

    凤凰斗:天下第一妃

    宫逸嫣,万人宠爱的千金小姐,绝世的容颜,高贵的身世。风光的表面下谁能想到还有那样的不安。所有的爱成了隐瞒真相最好的理由,不知情的她又能如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倔强偏执的她用最惨烈的方式来回应那些爱她的人,却不料最后才发现自己伤害的竟是最爱自己的人。
  • 闺人赠远二首

    闺人赠远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殿下妖娆妃

    极品殿下妖娆妃

    北琅国太子,空有虚名,无权无势,病弱半残,容貌丑陋,更是不祥之身,就算身份再怎么尊贵,也没有人敢多靠近他一分,更别说是想嫁给他了,可偏偏就有那么一个‘倒霉’的女子成了他的夫人。谁知,有了太子妃之后,这太子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一次比一次跌瞎众人的眼睛。传言她只是一介孤女,无依无靠,没有倾城之色,没有绝代才华,没有金粉家世,要什么没有什么。而真正的她,惊世艳艳,无双天下,一双清冷瞳眸之中掩藏着多少傲骨锋芒,本不是寻常燕,又岂会平淡一世。太子至理名言:夫人是天,凡事要以夫人的标准为标准。夫人往左,他绝不往右,夫人往右,他绝不往左。夫人要人三更死,他绝不让那人活到二更,夫人要人立马活,他绝对乖乖捧出救命仙丹。总而言之,夫人的话大过天,就算是皇帝老爹来了,也得让一边。【本文一对一宠文,男强女强,且看腹黑男女主各种斗,一步一步共同迈向美好的未来。】*————————————————————*“夫人,你说是把他五马分尸呢,还是挫骨扬灰呢?”妖孽男子对着身边的绝色女子温柔问道。那女子神情淡然,无谓道:“千刀万剐就行了!”在场众人,都不由吸了一口冷气,心中默念:千万不要得罪女人,尤其是这么漂亮的女人。唯有妖孽男子轻声暖笑,看向女子的眼中满是极致宠溺,然后对着地上那人道:“我夫人说将你千刀万剐,是你的荣幸,你可要好好享受下啊!”众人更是觉得浑身一凉,心中再次默念道:也千万不要得罪男人,尤其是长得那么妖孽的男人。地上那人早已晕厥,不省人事了,若是来生做人,他定要求老天爷千万不要再让他遇到这一对男女了。*————————————————————*雪花散落,冷寒彻骨。“夫人,你信我吗?”他的目光永远停留在她的身上,从未改变。她冷漠的脸上,突然勾勒出了一抹绝美的浅笑。“我信!”从未不信。上穷碧落下黄泉,一生一世一双人。他的唇边又浮上了往日的妖魅笑容,上前将她拥入怀中,认真细语道:“能得夫人你,此生再无憾事!”【绝代公子,温润少爷,冷酷王爷,风华神医,桀骜庄主,神秘门主。各式美男来袭,亲们请接好!】偶简介无能,亲们请自行补脑!
  • 少年天道师

    少年天道师

    一位孩子在一次机缘之下得到天书,从此开始修炼玄学,武学。八年之后出现了一位十步杀一人的古武高手,观星辰的天道的相师,屠杀上百万人的杀人魔幻,医术达到能把死人救活的阎王敌。观察古董的古董王一迷惑众生的九尾狐,道家妹子求双修,仙家小姐表示滚远点。可爱清纯的树妖小萝莉。
  • 我的男神karry王

    我的男神karry王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生,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可是很多人都说他们不般配,她到底该如何拯救自己的命运呢
  • 霸情悍将

    霸情悍将

    爷爷辈的斗嘴打赌,让这对陌生的男女成为未婚夫妻,自此纠缠不清。一个是淡泊如菊的宅女,一个是沉默冷冽的商场悍将;一个土匪,一个无赖;当一部由她主笔的网络小说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时,他主动找上了她。寡淡如冰的宅女与淡漠寡言的悍将之间,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杂纂之广杂纂

    杂纂之广杂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颜转校生

    绝颜转校生

    G市的六大家族的十年之约,北川南旬的两校恩怨自从浅涵来了之后就变了。他们没有错,陌浅涵不应该打扰他们,但是陌浅涵不后悔认识他们。更不后悔认识你,颜子落。愿你不忘浅涵,分离也好,长久也好。未未的第二部作品希望大家多支持↖(^ω^)↗O(∩_∩)Oo(>_<)o~~
  • 风云之异界

    风云之异界

    兄弟三人阴差阳错得上古强大门派强者传承穿越到异世大陆,一个好色成命,一个重情重义,还有一个机智超神,且看他们兄弟三人如何逗奸人,踩小人,泡MM,成就无上强者,搅动大陆风云……创造不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