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92400000013

第13章 汉(3)

8月,双方划定“楚河汉界”。9月,陈平以其谋略家的敏锐洞察力,看到项羽已到了穷途末路了,因此对刘邦说:“现在我们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天下,而且各路诸侯也都诚心诚意地来依附我们。相反楚军连年作战,疲惫不堪,粮食也快吃光了,这正是上天要我们灭掉楚国的大好时机。我们必须乘此机会把楚灭掉。假如您不抓紧时机去攻打它,就会像人们所说的‘养虎遗患’啊!”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立即发兵攻打项羽。到公元前202年12月,项羽的军队被围在垓下,汉军采取“十面埋伏”之计,击溃项羽,迫使他退至乌江自刎而亡。陈平设计封韩信为齐王,以借力杀项羽,使刘邦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至此,结束了将近四年的楚汉战争。

请君入瓮,云梦擒韩信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登皇帝位,史称汉高祖。封韩信为楚王。不久就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向诸将征询对此事的意见。诸将都说:“赶紧发兵,活埋这个忘恩负义的小子!”高祖自知这些并不是好主意,就没有吭声。

这时,张良已经借口有病而功成身退了,只有陈平依然是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刘邦便向陈平请教,陈平开始不肯出主意,直到刘邦再三追问,并说:“我打算派兵前去讨伐他,你看怎么样?”

陈平沉着地反问道:“这次有人上书告发韩信造反的这件事,还有人知道吗?”

刘邦说:“没人知道。”

“那韩信自己知道吗?”

“也不知道。”

陈平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又问:“陛下的军队比韩信的军队厉害吗?”

刘邦回答:“不见得。”

陈平又问:“陛下手下的战将中,有谁在战场上能敌过韩信?”

刘邦回答:“没有人能敌得过他。”

陈平说:“军队实力不如韩信,将领又不是韩信的对手,现在您反而要出兵去打韩信;一旦引起战争的话,胜负就难以预料了。这样做我真是很为陛下担心啊!”

刘邦一听,十分着急,连忙问有没有什么稳妥的办法。陈平说:“古时,天子常常在全国各地巡行,会见各地的诸侯。南方有一个地方叫云梦泽,陛下装作出游云梦泽,要在陈州会见各路诸侯。陈州在楚地两界,韩信听到天子出游,又到了他的地盘上,他当然会来谒见。当他谒见陛下的时候,您便可以把他抓起来。这样就不用派兵,只需一个武士就足够了。”

刘邦依计行事,韩信果然郊迎在路中央。刘邦便让埋伏下来的武士将韩信捆得结结实实,投入囚车中。后来刘邦把韩信贬为淮阴侯,留居京城,不让他到外地任职,韩信也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陈平的这一计谋,避免了一场战争,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据的祸根,维护了新王朝的统一与安定。

机智释樊哙

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击败叛军英布归来,创伤发作病倒了。刚回到长安,又听说燕王卢涫叛变,就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去讨伐。樊哙走后,有人对高祖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高祖对吕后干预朝政早已不满,现在听说吕后又跟她妹夫樊哙串通一气,立时觉得情况严重了,他决意临阵换将,与陈平计议此事,最后,采用陈平的计谋,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大将周勃,等到了军营里,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

高祖要陈平尽快地把樊哙的头取来,让他检验。陈平、周勃当即动身,在途中边走边细心合计。陈平说:“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可以说是皇亲国戚,位高爵显。眼下,皇帝正在气头上,万一他后悔了,我们怎么办?再说皇帝病得这么厉害,吕后姐妹二人必然会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时难免会归罪于咱们两人。”

周勃一时没有了主张,便问:“难道把樊哙放了?”陈平说:“放是不能放的,咱们不如把他绑上囚车,送到长安,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周勃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到了樊哙的军营前,陈平命人筑起一座高台,作为传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节(一种信符)去叫樊哙。樊哙得知只有文官陈平一个人前来,认为只是传达平常的敕令,也没多想,立即一个人骑马赶来接诏。

不料,台后忽然转出武将周勃,当即将樊哙拿下,钉入囚车。周勃又立即赶到中军大帐,代替樊哙,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当走到半路,陈平忽然听说刘邦病故。他想:现在朝中必然由吕后主持政事,这可糟了。唯一可喜的是,幸亏先前未斩樊哙,还好向吕后交代。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长梦多,会有人在吕后面前说他的坏话,一定要先赶到长安,把自己的事解释清楚。他立即策马赶往长安,路上遇到使者传诏,让他屯戍荥阳。

于是,他又生一计,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汉高祖的灵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这明明是说给活人听的,是在向吕后表功。吕后姐妹听说樊哙没死,都松了一口气。看着陈平泪流满面的样子,就宽慰陈平。陈平又趁机请求留在长安,吕后也答应了,还拜他为郎中令,辅助新皇。陈平从而避免了一场大灾害,再次保全了自己。

周勃——佐刘邦定天下的名相

周勃(?-公元前169年),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被封为绛侯。

周勃的祖先原为卷县(今河南原阳西南)人,后迁到沛县。周勃少时家贫,靠编织养蚕用的蚕箔为生,还常给办丧事的人家吹箫。后来成为一名能拉强弓的勇士。当初刘邦在沛起事时,周勃就以中涓亲近侍从的身份,随沛公四出征伐,屡建战功。后随刘邦进军咸阳,灭秦,项羽入咸阳封刘邦为汉王,汉王赐周勃为威武侯。入汉中后拜为将军,随韩信还定三秦。周勃在一系列的作战中总是当先破敌,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也总是冲锋在前。高祖五年,率军攻取泗水、东海两郡,共拿下二十二个县。在燕王臧荼反叛过程中,周勃随高祖平叛功劳最大。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赐给周勃列侯的爵位,分封剖符世世勿绝,享有绛县八千一百八十户的食邑,号称“绛侯”。

汉初定,各诸侯王的反叛不绝,周勃成为汉初平乱的主将。周勃在跟随高祖平乱中共计俘虏相国一人,丞相两人,将军与二千石官吏各三人,还单独打垮两支部队,攻下三座城池,平定五个郡、七十九个县,活捉丞相、大将各一人,战绩赫赫,功不可没。周勃为人憨厚刚正,高祖称他可委以大事。可是周勃不习经术,鄙薄儒生。周勃平燕王乱归来后,高祖逝世,他就以列侯的身份辅佐孝惠帝。孝惠帝六年(公元前187年)设太尉职,任周勃为太尉。

惠帝懦弱,吕后专权,外戚势力膨胀。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吕禄担任汉朝上将军,吕产任汉相,分掌南北军,把持朝中大权,谋夺刘氏天下。当时的周勃虽为太尉,却不得进入军营大门;陈平担任丞相,却不能处理政事,刘氏政权岌岌可危。于是周勃与陈平联合,共谋诛吕安刘之计。是年八月,齐王刘襄带兵率先讨伐诸吕,吕产派灌婴抗击,灌婴却按兵荥阳,与齐王联合共讨诸吕。周勃和陈平见齐王发兵,共谋宜为策应。于是把大臣郦商作为人质,使其子郦寄诱劝吕禄交出兵权,归其封国。吕禄交出将印,周勃得以控制北军,派兵助刘章入宫诛杀诸吕,与诸大臣共立文帝。

在匡扶汉室的事业中,周勃功居首位,名垂后世。文帝即位后,以周勃担任右丞相,赐黄金五千斤,食邑增加到一万户。文帝对周勃非常尊敬。退朝的一段礼仪是:宣布退朝的时候,大臣们跪下来,说吾皇万岁万万岁,然后皇帝先走,但是周勃上朝的时候,周勃先走,文帝目送之。有人劝周勃说:“您诛灭诸吕,迎立代王为帝,声威震动天下。您受到丰厚的赏赐,处在尊贵的地位,得到皇帝的宠信,这样不久就会大祸临头。”周勃非常害怕,感到处境危险,于是请求辞职,皇帝应允。

这期间有一个故事,是说一天文帝想了解一下国家与百姓的事情,就把右丞相周勃找来,问他:“全国一年之中要审理、判决的大小案件共有多少件?”周勃一听,低着头,回答说不知道。文帝又问:“那么全国上下每年收入和支出又是多少?”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湿了,因为他还是回答不出来。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这些事情都分别有掌管的人,审理案子的事,有廷尉;财务的事,有内史,只要把他们都找来,一问就知道了。”汉文帝听了点点头,对陈平的回答十分满意。事后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觉得自己反应、机智都不如陈平,于是借病辞去右丞相的官职。这就是成语“汗流浃背”的典故。

不久丞相陈平去世,文帝复招周勃任丞相。十个多月后,皇上对周勃说:“我下令所有列侯离开长安到自己的封地去,有些人还没有走,你一直被我器重,希望你可以带头就国。”周勃于是辞相归国。周勃免相归国后一年多,当河东守尉来绛县巡视时,周勃总担心被害,往往是身披铠甲,家奴各拿兵器与守尉相见。之后便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周勃谋反。朝廷把这件事交给廷尉处理,廷尉要地方官逮捕周勃,进行审问。周勃非常害怕,不知怎么辩解。狱吏也渐渐欺凌和侮辱他。周勃送给狱吏千两黄金,狱吏便在“牍背”——公文板的背面——书写“以公主为证”几个字示意周勃。公主是文帝的女儿,嫁给了周勃的儿子,所以狱吏教周勃以她作证人。周勃把昔日皇帝给他的赏赐都送给薄昭(汉文帝之舅),薄昭便到薄太后那里替周勃说情。薄太后也认为周勃无谋反之意。当文帝朝见太后时,太后便用“冒絮”(一种头巾)扔向文帝说:“绛侯周勃诛诸吕时,身上挂着皇帝的玉玺,在北军统率军队,他不在那时谋反,现在在一个小县里,难道要谋反吗?”文帝已看到了绛侯在狱中的供词,便向太后道歉说:“官员们正在查清这件事,准备释放他呀!”于是派使节赦免了周勃,恢复爵邑。绛侯出狱后慨叹:“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周勃再次就国,于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卒,谥武侯。

周勃夺军

汉惠帝没有儿子,吕太后从外面找了一个婴儿冒充是惠帝生的,立为太子。公元前188年,惠帝一死,由这个婴儿接替皇位,吕太后就名正言顺地临朝执政。

吕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要立吕家的人为王,问问大臣们可不可以。

右丞相王陵是直筒子,说:“高皇帝宰白马立下盟约,不是姓刘的不应该封王。”

吕太后听了挺不高兴,又问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

陈平、周勃说:“高祖平定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这当然是对的;现在太后临朝,封自己的子弟为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吕太后才高兴地点点头。

散朝以后,王陵批评陈平和周勃说:“当初在先帝跟前宣誓的时候,你们不是都在场吗?现在你们违背了誓言,怎么对得起先帝?”

陈平和周勃说:“您别着急。当面在朝廷上和太后争论,我们比不上您;将来保全刘家天下,您可比不上我们了。”

打这以后,吕太后就陆续把她的内侄、侄孙,像吕台、吕产、吕禄、吕嘉、吕通等一个个都封了王,还让他们掌握了军权。整个朝廷大权几乎全落在吕家的手里了。

吕后一家夺了刘家的权,大臣中不服气的人不少,只是大多数人敢怒而不敢说罢了。

汉高祖有个孙儿刘章,封号叫朱虚侯,他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有一次,吕太后举行宴会,指定刘章进行监督。刘章对太后说:“我是将门的后代,请允许我按军法来监督酒宴。”吕太后答应了。

刘章瞧见大伙儿喝酒喝得热闹。他提出要给吕太后唱《耕田歌》助助兴,吕太后说:“你就唱吧!”

刘章放开嗓子唱了起来:

深耕穊种,立苗欲疏;

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这首歌的意思是:田要耕得深,苗要栽得疏;不是好种子,就把它锄掉。)

吕太后听了,很不痛快。

不一会,有个吕家子弟喝醉了酒,不告而别。刘章追了上去,借口他违犯宴会规矩,把他杀了。刘章回来向太后报告的时候,左右大臣吓得什么似的。吕太后因为已经允许他按军法办事,也拿他没有办法。

吕太后临朝的第八年,得了重病。临死前封赵王吕产为相国,统领北军;吕禄为上将军,率领南军,并且叮嘱他们说:“现在吕氏掌权,大臣们都不服。我死了以后,你们一定要带领军队保卫宫廷,不要出去送殡,免得被人暗算。”

吕太后死后,兵权都在吕产、吕禄手里。他们想发动叛乱,但是一时不敢动手。

刘章从妻子那里知道了吕家的阴谋,就派人去告诉他哥哥齐王刘襄,约他从外面发兵打进长安来。

齐王刘襄向西进兵,吕产得到这个消息,立刻派将军灌婴带领兵马去对付。灌婴一到荥阳,就跟部将们商量说:“吕氏统率大军,想夺取刘家天下。如果我们向齐王进攻,岂不是帮助吕氏叛乱吗?”

大家商量下来,决定按兵不动,还暗地里通知齐王,要他联络诸侯,等待时机成熟,一起起兵讨伐吕氏。齐王接到通知,也就暂时按兵不动。

周勃、陈平知道吕氏要发动叛乱,他们想先发制人,但是兵权在吕氏手里,怎么办呢?

他们想到大臣郦商的儿子郦寄和吕禄是好朋友,就派人要郦寄去劝说吕禄:“太后死了,皇帝年纪又小,您身为赵王,却留在长安带兵,大臣诸侯都怀疑您,对您不利。如果您能把兵权交给太尉,回到自己封地,齐国的兵就会撤退,大臣们也心安了。”

同类推荐
  •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战国终结者

    战国终结者

    两千年来,人们对秦始皇的骂声不断,如果赢政地下有灵,大约该愤愤不平,颇为不满吧!公平一点讲,作为一位帝王,而且是刚刚从乱世中走出来的帝王,秦始皇能够做到“政平”“守法”“好文”,我们对其还有什么好苛求的? 后世对秦始皇最为诟病的地方,可能就是他的暴虐和求仙问道。但后者不过是人之常情,今人不也概莫能外?至于前者,古来即有“乱世用重典”的说法。如果是守法下的暴虐,至少也该给他一个“良民”的称号吧!“依法治国”。恐怕秦始皇做得比很多朝代的帝王都要好很多!
  • 哥伦布

    哥伦布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中世纪热那亚共和国航海家,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哥伦布1451年8月10日出生在意大利,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曹雪芹(中国十大文豪)

    曹雪芹(中国十大文豪)

    曹雪芹(?—1763,一作1764)清代小说家。名,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上为汉人,其远祖曹彬是宋代开国大将军。曹彬生七子,其中一支后来移居辽东。曹雪芹先祖世选(又作“锡远”),约在明万历年间被满军俘虏,做了奴隶,不久就跟了多尔衮,属满洲正白旗,后称“上三旗”包衣人(包衣,满语译音,即奴才)。
热门推荐
  • 说话办事恰到好处

    说话办事恰到好处

    人们活着,不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做成一些事情,成就一番事业。我们办事要像厨师烧菜一样,掌握火候,要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人而变,才能把事情办好。若办事太死,太乱,到头来,只会将本该成功的事在片刻之间化为乌有。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中国人自古就讲究说话和办事的“度”。这个“度”就是恰到好处。在倾听与响应、幽默与玩笑、赞美与批评、拒绝与答复、说服与劝导、辩解与圆场、问话与答话中,掌握了这个度,你将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功自然也就到水到渠成。
  • 谁家年华如此沧桑

    谁家年华如此沧桑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本文从唐明小时候说起,以一位算命的瞎子老人为开始。老人离去,到了中学,中学的同学梁子和马雅有着怎样的故事?到了大学,大学的舍友有着怎样的友情和爱情?然后是走向工作,那么那些女孩和男孩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 时空流犯

    时空流犯

    历史从来不会出错,既是你不出现,总会有人会。“很荣幸,撒克先生!这是您第十次企图谋杀我。”说话的是个名叫杜恩的年轻小伙儿,长相中庸,完全看不出任何的闪光点的那种。他一脸平静。“呸!叛徒!”撒克凶神般的眼神,愤怒不止。“很好!从住所的爆炸到监狱门口的暗杀。我真是太受你们欢迎了。”“东方小子!甘愿被异族奴役,早晚要你命!”
  • 锦堂归燕

    锦堂归燕

    身为丞相嫡女,襁褓中就被换到市井苦苦求生。好容易认主归宗,却陷入绵绵不绝的内宅争斗中。她想和睦姊妹,孝顺长辈,好好的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极品们一个个都不想让她如愿!所以她认清现实!想要过得好,宅斗谋划少不了!斗白莲,虐绿茶,一手烂牌也能玩逆天。只是——“那个奸臣,别以为收买了我的胃,我就会承包你!”厉害了我的王爷,您这么打的过番邦,害的了忠良,还下得了厨房,家里人知道吗?
  • 异世孤情:夫人脾气大

    异世孤情:夫人脾气大

    要她成全妹妹跟未婚夫?没问题,反正她是穿越来的外来户,对那男人没感情……但请别将她的乐观当成无畏,以为她不会受伤,便将一个又一个伤害毫不手软的全都丢过来,真当她好说话便没脾气么?这一次,她也好好的有脾气一回给他们看……
  • 诡异话君社

    诡异话君社

    六界大战让身为六界圣君的妄言动用血祭之羁,不料力量过于强大以至于撕开虚空裂缝进入轮回。在东海之渊醒来的妄言发现随之而来的还有一股不知名力量,将其封印却不料修为大大折损之后妄言和这股不知名力量一起沉睡在了东海之渊。妄言醒来之后却发现随之醒来的还有那股不知名力量,妄言只好将其封印在六界法外之中。而在六界法外之中的妄言却不知身为六界护法的余儒早已布局好一切等待王归……却让余儒始料未及的是这一切似乎是有人早已算计好的,谜题随之一个随着一个接踵而来...
  • 裁决之神断肠舞

    裁决之神断肠舞

    残冬压语心难入,随风刹起已迟暮。水晶一摇天地辟,且看雪仙潇洒舞。一场大雪,一个时代的开始,一个乱世的尽头。新的开始,谁才是魔武大陆真正的主宰,谁能掀开历史的帷幕?且看裁决之神在一个特殊的乱世中特有的舞蹈!
  • 渣夫的百惠媳

    渣夫的百惠媳

    男主各种渣,阿谀献媚、逢迎拍马、小肚鸡肠、睚眦必报,阴险、狡诈,不憨厚、不老实、不斯文、不可救药。古代最底层小人物的苦苦挣扎,为了生存各种不入流的手段。但是这样的男主,却有一位百般好的妻子。古代小人物的恋爱故事。
  • 呆萌少爷呆萌受

    呆萌少爷呆萌受

    他是未来的商业巨子,昔日的"可爱女孩",现在的呆萌男神;卖萌无敌,腹黑之致;然而却意外和某女成了假情侣,闹出误会就算了,还要逆推?他男人的威严往哪放?某女淡然一笑,江山皆失色,“我看上的人绝对跑不了。”
  • TFBOYS木子之季

    TFBOYS木子之季

    那年她五岁,他六岁,一个承诺,锁住了两个人的一生,而他却又为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