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92000000003

第3章 序时年节祭祀中的辟邪(1)

序时年节与祭祀中的辟邪风俗典型地展示了传统文化的两面。源起于时序更替、崇天敬地的节庆祭祀,是古人对神秘的超人力量崇拜下的特殊文化施为,它不仅表达了古人对生的强烈渴望,更贯穿了古人对恶劣环境以及臆想中的势力的抗争。斗争与进取,正是传承于古人生存智慧中宝贵的一面。而对恶势力的主观臆想与过分夸张造成的恐惧,对超人力量的敬畏,对收获与健康的期盼而滋生的对歉收和病死的忧虑,带给民众的是太多的桎梏,甚至是愚昧,从而使传统风俗不可避免地蒙上负面的阴影。

一、感天应地中升腾不息的时俗之光

中国传统风俗是个庞大的的文化体系。绚丽多彩的服饰风情,千奇百态的起居戒律,欢欣喜悦的节日情调,动人心魄的游艺斗技,繁文缛节的婚丧礼俗,阴风习习的祭祀仪俗,凡此种种构成了一个浓重而又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氛围,渲染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民族风情。作为传统风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岁时习俗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在岁时民俗的世象中,展示了传统风俗中几乎所有的风貌。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民族心态,亦在岁时习俗的世象中得到充分的展露。

岁时习俗的最大特点是因时而兴,序时而变。岁时习俗的形成,则根源于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情,和经年累月偶然与周期性的感天应地的践行。

汉民族祖先的生产劳动以种植业为主,小麦、水稻这两大作物的收成就直接取决于天象风雨的变幻,这使得先民们异常关注日月运行、风雨诡变和寒暑交替。在对日月周行与昼夜时间差可以精确到亿分之一秒的今天,对时序交替及气象的预知当然不是一件难事。而对生存智慧尚处初萌阶段,在风雨肆虐下艰难求生的先民们来说,准确按照四季交替时序来安排农事却是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虽说中国是世界最为古老的农业国之一,但直至殷商周时代以前,历法尚疏,安排农事活动主要靠被动地观察日月星辰及体感寒热交替来进行。到了春秋时代,人们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逐步掌握了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周期,农事活动的安排方才初步有预知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长期观察天象所积累起来的天文知识,使人们对时序交替有了更精确的把握。并能对较长时间进行编排,“审天者查列星而知四时,推历者视月行而定晦朔”(《吕氏春秋·贵因篇》)。由审天象定四时,视月行定晦朔,其结果是导致了古代历法的产生。

历法的产生对岁时习俗形成的意义,在于有规律的岁时周期的排定,这使安排定期的、周期性的活动具备了可能性。农历各月及二十四节气的排定,就是历来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的依据,并由此形成了许多农业生产习俗,如:“二月惊蛰孵蚕子,三月清明撒谷子”,“雨水种瓜,惊蛰种豆”,“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夏至出蒜,不出就烂”,“十月寒露霜降到,摘了棉花收晚稻”等谚语,就直接反映了农业生产习俗与月份节气的关系。今天仍在盛行的节日习俗,有相当一部分即是源于与农历序时密切相关的民事活动。

所谓节日,就是一年中固定的、赋予特别意义的日子;在这一日子安排的特别活动,即是节日习俗。诸如立春时节的“打春牛”仪式,冬至节的祭祖与修订家谱仪式,农历九月初九重阳日喝茱萸酒、登高远眺活动,以及江西人立夏喝“立夏茶”、吃“米粉肉”、称体重等,都是特定日子里的特定活动,这就构成了奇异的节日习俗。

不过,从以序时而为的辟邪活动的角度囊括民俗活动,其范围大大超出了序时节日习俗的范围。今天盛行于民间的传统节日不外乎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重阳、中秋、腊八等十几个节日,即便像古时那样将二十四节气日及浴佛、花朝、龙抬头等节日都算上,也不会超过上百天的节日期。而序时辟邪习俗除了包括这些时节中的忌避习俗之外,一年中其他绝大部分时日均有辟邪习俗的戒律。

辟邪习俗的形成与生产活动、宗教信仰、祭祀礼仪、纪念活动、社区组织、文化娱乐、岁时活动以及外来影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考察汉民族辟邪习俗的传承,实际上贯穿着以下几条线索。

1.由信仰鬼灵到恐惧鬼灵而诞生的辟邪习俗

我们的祖先在认识并解析世界的过程中,臆想出了许多“自以为是”的学说。鬼灵之说,正是这些学说中的一篇杰作。古人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独立于肉体之外的灵魂。又分为神鬼与魂魄。《左传·昭公七年》曰:“人生始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孔颖达作注解说:“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孔颖达从附形与附气区分魂与魄,使魂魄之说形象化了。而神鬼的区别,则是神者光明磊落,可以进入神圣的天堂,永享极乐;鬼者脆弱、邪恶以致害人,它只能沦落入地狱或浮游于大地,受尽苦难折磨。随着鬼灵学说的出现,相伴而来的是对善灵的亲近、依靠、崇敬和对恶鬼的哄骗、讨好、驱除与避忌。祭祖及为死人“烧钱纸”,扎制纸金元宝、房屋、童男、童女等,其实是对鬼灵的崇敬与祈求,祈求亡灵暗中庇护自己的子孙后代,企望亡灵降福于亲友与家族。这类活动的举行都是有一定时间性的,如冬至日祭祖,清明扫墓,中元节凭吊亡灵等,这类活动形成了一些特定的祭祀类的岁时习俗。

驱除鬼灵与忌避鬼灵的习俗,则来自对鬼灵的恐惧。中国鬼灵文化中对鬼的描述有善恶之分。无论是善鬼还是恶鬼,其出现都有恐怖的一面。不过,人对鬼最惧怕的,是担心其“勾魂”。既然主宰“精神性识”的魂被勾去了,那人也就算完了。也正是因为古人相信鬼具有勾魂害人的本领,故对其深怀恐惧。恐惧之余,奋而积极地与鬼斗争,这就有了驱鬼辟邪的活动。在古人中广为施行直至今日部分农村仍然存在的驱鬼巫术,就是典型的驱鬼辟邪活动。按时节定期施行驱鬼活动,久而久之便形成岁时习俗中的一项辟邪活动。

2.由对超人力量的信仰到对超人力量的恐惧而诞生的岁时辟邪活动

先民原始的信仰赋精灵予万物,导致了信仰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和超人性。从天体、天象类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到大地上的山河草木;从空中飞行的禽鸟,到陆地上行走的牲兽,几乎都成了先民们的信仰对象。在天体信仰中,以对日、月的信仰为甚。《山海经·大荒东经》描述了古人对太阳信仰中的想像:“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大荒东经》说“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这些描述,从日之所生到日之所行,完全赋太阳以生命了。相对太阳的灵性而言,月亮的灵性更具优柔之性。嫦娥奔月使月亮留下凄美的形象。在民间长期流传的中秋夜接“月姑”显灵的习俗,更直接体现了对月亮这一女性精灵的信仰。

对星辰的信仰源于对星辰的观察。古人对星象的观察早有记载。《诗经》中的《郑风》、《陈风》、《小雅》各篇中就有“子兴祖夜、明星有烂”、“昏以为期,明显辉煌”、“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等观察星象的记载。古代占星术,正是在观察星象中建立起来的一套信仰文化体系。广为流传的牵牛、织女的神话,使星辰有灵的观念具体化了。其他的天象信仰,如风、雨、雷、电、云、雾、虹等,都有信仰的具体形式和内涵。

地生万物。生于斯、取于斯的大地,理所当然地成为先民们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史记》中所说的“地一”,即是地神。在方术大行其道的汉代,称地神为“地母”或“地媪”,是赐福于人类的女神,这与古代希腊神话中把地神称做“地母”(Gais)极为相似。由对大地的信仰导致了对山林、江河、湖泊等地物的崇拜。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五岳,历来就是祭祀重地。每五年天子就要到东、南、西、北四岳各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祀仪式。当然这类祭祖的对象并不全为山林,但坚信五岳有灵,是毫无疑问的。对地物的信仰是有具体的对象和形式的,这就是族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地物之神,如山之鬼神,树之鬼神,水之鬼神,火之鬼神等。

生灵信仰是信仰文化中又一个独特的分支,尤其是对动物的崇拜。与地物崇拜相比,动物崇拜的影响更大,延续的时间也可能更长,因为远在耕种出现之前,人类随时面临的危险主要就是凶猛的野兽,人所赖以充饥的也多是来自猎获的兽肉。这种相关性必然导致对动物的崇拜。麒麟、龟、凤凰、龙就是汉民族普遍崇拜的四种动物,号称“四灵”。神话中人面蛇身的女蜗,便是祖先仍对动物精灵信仰的具体形态。由于动物的分布和不同人群部落的活动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使得对动物的崇拜呈多样性。如虎神、熊神、鹿神、貂神、狗神、鹰神等。民间广为流传的各种动物神怪的故事,正是这种信仰与崇拜的杰作。今天仍在实行的农历生肖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也源自于古人对动物精灵的崇拜。

上述种种信仰与崇拜,在今人看来似乎不可理解,甚至觉得可笑。而对远古的先民来说,却是一种严肃的生存智慧。先民对万物的信仰,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认知:万物皆有精灵,皆有超人的力量,敬仰精灵,顺从精灵,笼络精灵,便能感动精灵,帮助人类,降福于人类;如若违逆了精灵,得罪了精灵,便可能遭受惩罚,招致灾祸。正因为如此,过去具有讨好信仰对象性质的祭祖活动,成为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的全民性活动。“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礼记·月令》。)这是说天子率王公大臣迎春、迎夏;秋、冬来时,也有同样的活动,只是方位在西郊、北郊而已。普通百姓没资格参加天子主持的祭天仪式,但祭祀活动是不能少的。百姓祭祀之地是“社”,而且主要是祭地:“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礼记·郊特牲》。)除祭天祀地之外,还有许多的祭祀对象。《礼记·祭法》记载,帝王的祭祀对象有司命、国门、王族、厉鬼等七种,诸侯为五种,大夫为三种,嫡士为二种,庶士、庶人为一种。既然如此繁复的祭祀是为了顺从、讨好信仰对象,以祈其降福;而一旦不这样做,就是有失于礼,并将得罪神灵,招致灾祸。因此,我们有理由断言:对信仰对象的祭祀,本质上是一种隆重而又普遍的辟邪活动。尤其是祭祀活动一般是定期举行,这就使得信仰与祭祀成为一种岁时辟邪习俗,而且是一种邀宠性的辟邪活动。企望通过邀宠,使异己的力量转化为“顺己”的力量。

另一方面,尽管先民对信仰对象多有躬逢迎合,但一旦认定某些信仰对象的精灵与人作祟,危害于人,则会针锋相对,与之斗争。这种斗争方式多在特定时日如节日中展现出来,从而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岁时辟邪习俗。春节贴门神、放鞭炮,端午插艾草、菖蒲,都是一些积极的辟邪活动。

3.干支纪时与神秘的数术相结合,在形成了择吉习俗的同时,也逆生出与之相对应的辟邪习俗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搭配,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是我们古人创造的一种特殊纪时方法。从纪时功能看,这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仅仅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符号,它只反映时序的推移。但干支纪时吸纳了阴阳、五行、占星等神秘文化因素后,其纪时的功能大大扩充了。由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编定的皇历,标识出吉日与凶日,求吉与避凶,正是干支纪时功能的扩充。

皇历是历书演变成的一种特殊形式。历书最初的功能是为方便安排农事和政事。我国最古的历书《夏小正》,相传为夏朝的历书,其中虽有北斗、大火、南门、织女、昂星等星象标识,但并未出现择吉历注的内容。到了春秋时期,择日期定行事已经流行。当时将日子分出“刚”、“柔”两类,并遵从外事用“刚日”、内事用“柔日”的原则。不过,这里所说的“刚日”、“柔日”不是在日历书上固定标出,而是通过卜筮方法确定的。因此,可以认为,作为择吉、辟邪之用的皇历此时尚未出现。

同类推荐
  • 流苏与娜拉

    流苏与娜拉

    一个是流苏,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她抓住了众人虎视眈眈的范柳原,努力做太太;一个是娜拉,她重重地摔响夫家的门,踏着高跟鞋走到广阔天地里,开创新生活。她们是民国女性的典型代表,一个安稳,一个飞扬。全书以这两个颇具代表性的女人为出发点,纵观民国,随意点染,说尽民国女性的爱恨嗔痴、恩怨情仇。一篇篇短文,像一块块碎锦,傲然夺目,全部拼贴起来,真可谓是迤逦多彩的民国女性百态图。
  • 祝酒辞大全

    祝酒辞大全

    本书是一部祝酒辞的选集,收入了各类祝酒辞数百篇。这些祝酒辞大多符合祝酒人的身份,符合当时的各种环境,可以作为酒宴上祝酒时的参考。作为一种酒文化,祝酒辞也有不少传统的成分,值得学习借鉴。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 中国艺术经典3

    中国艺术经典3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

    你也许不同意摩罗的观点,但你无法回避本书所提出的问题。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被撕裂的痛苦命运是如何形成的?除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以外,是否还交织着自我撕裂的主动选择?在军事上、政治上的一系列失败以后,在一个多世纪的富国强民的峻急追求中,是否引发并促进了国人全面的精神崩溃?中华文明是否发生了彻底的断裂?它又是如何被割裂的?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在向现代化的全面皈依中,文化精英们是否产生了自我怨恨的文化心理?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被释放出来的?其中又交织着什么样的权力博弈?今天的中国人面临着何种处境?未来中国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我们该如何抉择?如何行动?若要了解这一切,你不能不读《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若想解答这一切,你不能不独立思考!
热门推荐
  • 极品妖孽:邪女王逆天重生

    极品妖孽:邪女王逆天重生

    【正文已完结】轩辕娥凰是废材,身为皇者却是废材,忠了皇室千年的臣子在她登基大典上准备改朝换代。置死地而生,逆天重生,她还是她,只是唤醒了血脉里逆天修道的天赋,威震八方。皇城四少之首的公子哥上官夜放下身段,来做贴身护花使者;神秘莫测的皇城工会少主独孤擎天愿百里红妆倒嫁上门,原本是死敌的魔界之皇东方熬乔装打扮,百般讨好加勾引,只为让她让爱上他……招惹下的桃花越来越多,拜托公子,请慢慢排队等我轩辕女王长大再说究竟是要单恋一株草?还是统统收入后宫一个都不放过?……修仙踏征途,破万难,除险阻,纵横三界……荐完结文《第一闪婚撞来的豪门老公》《欢喜冤家:司令千金闯情关》
  •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

    本书以强大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为支撑,以丰富的案例、一阵见血的分析揭秘出社会各色狠角色形成的人格因素和社会因素,完整呈现战胜狠角色的实用方法,狠角色都有哪些特征?如何识别身边狠角色?面对狠角色如何占据强大的心理优势?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拒绝被狠角色决定命运?
  • 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警语名句》主要内容为警语名句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维多丽亚的秘密

    维多丽亚的秘密

    奚风烈又闯祸了,而且是弥天大祸。她把妹妹奚晨月的老板给打了,还学着电影里用胶带把人家裹成一个棕子反锁在储藏室里,然后又开走了人家那辆价值百万的宝贝悍马车……奚晨月大怒,说:你这是抢劫!上百万呀,够得上枪毙的标准啦!你是不是存心想让爸妈大过年的去监狱看你?!奚风烈当然不想……
  • 六界客栈

    六界客栈

    21世纪最潮的活动是什么?当然是旅行。古城名胜挑战度太低!穿越时空的风险又太高!为什么不来一场跨界之旅?传说在六界的分岔路口,有一间专门接待跨界旅人的客栈……---------坑品良好,放心入内!
  •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3)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杀无尽

    杀无尽

    从时间的起点,天神与魔鬼的较量就开始了,并持续至今。从人类的定义出发,天神在无耻这个词上比魔鬼做得更到位。当魔鬼意识到人间这块大肥肉已经被天神占据时,他们把目标转向了另一个空间——冥界。力量,仇恨,爱情,诅咒,默林被夹杂在中间,痛不欲生。当亡灵大巫的灵魂得到升华之日,就是杀戮开始之时,如果非要给这个杀场加一个时限,它将是永无止尽。
  • 战幽天

    战幽天

    战!戮!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凌驾九天;哪怕魂飞魄散,也要颠覆九幽!《战幽天》请诸君多多支持!
  • CEO的危情女人

    CEO的危情女人

    一场禁锢,情仇交织,恶魔与天使的斗争华丽展开……10岁,她父母双亡沦为孤儿。在那片城堡似的庄园中,他双眸幽深如墨,勾起的唇角却凛冽无情:“记着,从今天起,你只是一个被捡来的脏东西……”她是天使,却沦陷在恶魔暗黑的羽翼中,被无情地肆虐。20岁,她强大孤傲,却终究反抗不了他。夜下的大桥,被他亲手推下,冰冷的河水中,脑中只回荡着那一句无情战栗的话语:“去死吧。”短短三个字,令她的世界分崩离析……一纸化验单,天使怀了恶魔的孩子,恶魔却亲手将其碾碎。她绝望离开,一别数年,与他却是枪口下重逢,他笑得邪魅如旧,“邵安乔,我的女人,你还想往哪逃?”她是他的秘书兼保镖,亦是他的女人!
  • 修叶骑兵团

    修叶骑兵团

    西方的银霜帝国和东方的东明帝国在当时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帝国,而数百年之后,银霜帝国一分为二,东明帝国一分为几。在被分裂后的东明帝国中,出现了很多个国家,彼此之间都为了再次统一而连年相互征战,闹得各国百姓民不聊生,于是催生了无数盗贼。其中有一伙儿强盗在各国战争的夹缝中生存,也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能得到一时的安宁,他们开始了漫漫的建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