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91800000029

第29章 八观第九(2)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来了解他的名声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合呢?凡是具有偏才的人,性格中一般包含两种或更多的品质,这些品质之间可以相互促进,从而使他们因此获得美好的名声。因此,骨骼坚挺、气质清朗的人,就会获得美好善良的美名;气质清朗而又体力充沛的人,就会获得强健的美名;聪明直率、坚强诚实的人,就会有值得信赖的美名。如果在这些品质的基础上,再加上端正的品质,这个人就会形成高尚的品德;如果再加上勤奋好学,他就会知书达礼,富有教养。因此观察一个人具备多少种品质,就可以知道他的名声有多好了。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来认识他的所做所为与心中所想是否表里一致呢?如果仅仅以揭发别人的隐私为目的来观察别人,是违背人之常情的,这样做不能算是公正待人,因此,当面揭露别人的隐私,看上去是很正直的行为,实际上这是攻击好人,斥责良善之辈。如果有意放纵自己,这种行为看上去很自由,但却不能使人步入正道,因此,这种有意放纵自己的举动看上去很洒脱,仿佛看清了一切人情世故,但实际上是行为傲慢,生活没有节制。所以说,正直的人爱斥责别人的过失,好揭发别人隐私的人也爱斥责别人的过失,他们的斥责看起来是相同的,但斥责别人的原因却是不一样的。

洒脱通达的人放纵不羁,放荡的人也放纵自已,他们放纵的行为相同,但放纵的原因是不一样的。那么怎样才能区别他们之间的不同呢?性格正直而又温和的人具有中庸的美德;性格正直却好揭短的人就有错误的倾向;喜欢斥责别人而自己品性又不正直的人,就是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人。能疏导自己的情绪,行事又有节制的人,就具有通达的性格;通达得过分了,就产生了错误的倾向;放纵而不节制自己的,就叫做表里不一的人。错误的倾向和表里不一,这两者的表现是一样的,但性质却是不同的,这二者都是似是而非的表现。

因此,有的人轻易向别人许诺,看上去很讲义气,实际上很不守信;有的人办事时经常变换方法,看上去很有能力,实际上收不到一点效果;有的人喜欢刻意进取,看上去似乎善于观察事物,实际上只会添乱;有的人表面上很顺从,看上去挺老实,背地里却固执己见。这些都属于似是而非的表现。也有似非而是的情况。有的人手中掌握很大的权力,看上去像是滥用权力的奸臣,实际上他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有的人非常聪明但不外露,看上去似乎很愚笨,实际上他却很精明;有的人具有博爱的胸怀,看上去这种爱非常空泛,但实际上这种爱非常深沉淳厚;有的人爱讲道理,说实话,看上去总是在谴责别人,实际上他非常真诚,都是为了别人好。所以我们要认真观察,辨别清楚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不同表现,掌握真实情感的正反两种情况。

这些道理看起来很容易明白,但实际上则难以区别,不是天下最精明的人,又有谁能把握假像下的真实情况呢?所以要是仅仅听对方说的话,轻易就相信对方的神色表情,有时就会失去对真相的了解。要是怀疑真相而去相信假相,有时就会失去真正的人才。所以观察辨别一个人是否贤明,必须看他外在的行为举止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内在动机。因此,观察他的内心动机,就可以知道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对别人的爱敬态度,来判断他为人处世之道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伦理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爱别人、尊敬别人。因此,《孝经》中认为“爱”是最高的道德,把“敬”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周易》把自然气息之间的交融感应作为道德,把谦让作为准则;《老子》把“无”当做道德,把“虚”作为准则;《礼》把“敬”作为根本准则;而《乐》则把“爱”作为中心思想。要是人的本质中有爱和敬的成分,那么他就能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就可以在感动天地的同时获得别人的信任,因此,他在为人处世方面就会有一帆风顺之感。在爱和敬两者之中,“爱”的方面不能比“敬”的方面比例小,要是爱比敬少的话,只有廉洁清高的人愿意归附这样的人,大多数人则不愿和他在一起,如果一个人的性格中爱比敬多的话,虽然廉洁清高的人对他不满意,但被他的爱打动感化的人会心甘情愿地为他献身。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敬”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能使人们之间的等级差别过于严格,从而使人们相互疏远,这种情况若长久下去,就难以打动人心。而“爱”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能够使人们之间的感情日趋亲密,这种情真意厚的爱才能深深地打动人心。因此,观察一个人敬爱别人的态度是否真诚而端正,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情绪和欲望,来辨别他是心胸宽广的贤者还是器量狭小的小人呢?人的情绪和欲望有六种基本的表现方式。如果一个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就会感到喜悦;要是他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他就会产生抱怨;要是他总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绩,就会被别人所厌恶;要是他处处谦虚退让,甘居人后,就会讨得别人的喜欢;要是他揭露了别人的短处,就会惹人生气;要是他既经常自我夸耀,又揭露别人的短处,就会遭到别人的妒忌。这些是人的本性的六种不同表现。希望自己的理想实现是人之常情,所以性格刚强的人喜欢发奋图强,建功立业;正直善良的人喜欢督察行政事务,制定规章制度;有才能的人喜欢治理动乱的局面;有谋略的人喜欢出谋划策;能言善辩的人喜欢盛气凌人地质问别人;贪婪的人喜欢聚敛财富;得到上级宠幸的人喜欢显示他的权势。

如果他们的愿望理想得到别人的称赞歌颂,他们就会非常高兴,这就是所谓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如果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发挥,那么他们的愿望就实现不了,要是他们的理想得不到实现,他们就会感到悲哀。因此,要是不能建功立业,性格刚强的人就会愤慨;要是行政事务都不讲规章制度,正直善良的人就会悲哀;要是政局动荡不安,有才能的人就会哀叹;要是敌人的力量还没有被消灭,有谋略的人就会陷入沉思;要是无法积聚财富,贪婪的人就会忧虑;要是自己的权势得不到显露,得宠的人就会悲伤。

这就是所谓能力得不到发挥时,人们就会悲哀。每个人都想超过别人,都想比别人强,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们都非常厌恶别人自夸,自夸就是想超过别人。因此,要是有谁自夸长处,就会招来别人的厌恶。这就是所谓的炫耀自己的长处,就会招人厌恶。每个人都想取得胜利,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们都喜欢别人谦虚,谦虑表示自己不如别人,甘居人下,甘居人下就有谦让的意思。这就是所谓谦虚退让,甘居人下就会讨人喜欢。掩盖自己的不足,显示自己的长处,这也是人之常情。

因此要是有人触犯了另一个人的短处,那个人就会觉得像被罩子盖住了,感到愤闷与难受,这就是所谓揭别人的短就会惹人生气。嫉妒、攻击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也是人之常情。要是自夸不已,使别人讨厌自己,虽然会招来憎恨,但也不会招惹更大的祸患。而如果拿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这也就是所谓的既自我夸耀又触犯了别人的忌讳,就会招致别人的妒忌。以上这六种情况都源于自大的心理。所以贤明的君子在待人接物时,不会计较别人对自己的冒犯,不计较就会显得谦虚退让,这样就不会受到伤害了。但是见识浅薄的小人却不是这样,这种人既不能正确地审时度势,又要求别人听自己的。

他们假装敬爱别人,以这种态度来使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要是别人不经常邀请他去做客,他便会认为对方轻视自己;如果别人侵犯了他的利益,他就会怀恨在心。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情绪和欲望,可以辨别他的内心,可以知道他究竟是心胸宽广的贤者还是粗俗丑陋的小人。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短处,来知道他的长处呢?偏才的人,都有自己的缺点。由此推论,性格正直的人缺点在于好斥责别人而不留情面;性格刚强的人缺点在于过分严厉;性格温和的人的缺点在于过分软弱;性格耿直的人缺点在于拘谨。然而,正直的人如果不抨击邪恶,明辨是非,他也称不上正直了,既然喜欢他的正直,就不要全盘否定他好责人之过。好责备人恰好是正直的标志。刚强的人如果不严厉,也就称不上刚强了,既然喜欢他的刚强,就不要责备他的严厉,严厉恰好是刚强的表现。温和的人如果不软弱,他也就保持不了温和的性格。既然喜欢他的温和,就不要责备他的软弱。软弱恰好是温和的标志。耿直的人如果不拘谨,他就保持不了耿直的性格,既然喜欢他的耿直,就不要指责他的拘谨,拘谨恰好是耿直的表现。但是,有缺点的人不一定有优点,而有优点的人,必定要表现出一些缺点。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缺点,也就可以知道他有哪些优点了。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是否聪明,来分析他在哪些领域会获得成功呢?“仁”,是道德的基础;“义”,是对道德的自我约束;“礼”,是道德的具体表现;“信”,是道德的支柱;“智”,是道德的主导。而“智”来自于人的聪明。聪明对于人来说,好像是白天的太阳、夜晚的烛火那样重要。越聪明的人知识面就越广博,但是要想达到知识渊博是很困难的。这样看来,勤奋学习某方面的知识,不一定都能成才;即便成才之后,掌握了高超的技术才能,却不一定能理解深刻的理论;即使精通理论又能言善辩,却不一定具有“智”的品质;即使是有了智慧,能够处理各种事务,却不一定能掌握普遍性的真理——“道”;只有对“道”进行深入地思考,才能通晓世事。因此,勤奋好学比不上掌握技术才能;有技术才能比不上精通理论;精通理论比不上富有智慧;有智慧比不上对“道”有所把握。“道”这种东西,在天地间循环变化、神秘莫测,我们很难说清它到底是什么。

因此,只能另外讨论在“道”之下的各种才能与品德,当几种才能品德各自发挥作用时,以“仁”最为出色。而当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用时,就应该以“聪明”为主导。因此,如果人们用聪明来指导“理”,就会通晓事物的道理,如果没有聪明作主导,人们就会一事无成。所以,没有聪明指导时,人们在辩论演说中就举不出深刻的道理而显得繁琐杂乱;没有聪明指导时,设立法规制度就会设想不周全,因此显得过分苛刻;没有聪明指导,玩弄权术就显得虚假诡诈。因此,如果能力相等的人共同学习,聪明的人就会成为老师;如果力气相近的人一起竞争,聪明的人就会成为英雄;如果道德品质相同的人共同行事,那么通晓一切知识的人会成为圣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是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是否聪明,就会知道他能在哪些领域取得成功。

【解析】

本书上卷研究最多的问题是人物才性鉴定的方法,刘劭在第九章中,集中讨论了人物才性鉴定的方法和途径,即“八观”。观者,观其形貌,察其本质。所谓“八观”就是:①“观其夺救,以明间杂”;②“观其感变,以审常度”;③“观其志质,以知其名”;④观其所由,以辨依似”;⑤“观其爱敬,以知通塞”;⑥“观其情机,以辨恕惑;⑦观其所短,以知所长”;⑧“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八观”的才性鉴定方法首先能够根据性情的常和变,多方面、综合性地考察一个人的真实情况。比如“观其夺救,以明间杂”,注意到人性中有正反间杂的情况。通常的见识是宽仁出于慈爱,事实上也有慈爱而不宽仁的,或者宽仁而不救济的。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实际上是个人的私欲或性格上的弱点在起作用。由此推论,指出个性素质比之才能更为重要,如果素质有极大的缺陷,所谓的才能只是害人害己的东西,尽管素质、修养在这里不是刘劭讨论的重点,但由此可见他除了重视人的才智之外,也并未忽视道德修养的作用。

“八观”识人方法的八个具体途径可谓各有所长,各显其能。

识人的第一个方法,观察一个人是否能在凶恶中主持正义,能否用善去感化恶人,即可弄清楚是不是没有恒心、摇摆不定的间杂之人,也就是察其夺正与救恶,辨其立场之坚定。

了解一个人的内心状态是识人的第二种方法。人的外貌淳厚而内心深沉,若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必须从对方的言谈应对中观察、了解对方的目的何在,然后再研究其内心状态和附和赞同的目的。但要注意的一点是,从人物神色举止,感情变化等方面考察一个人的才性特征,尤其要去除种种假相,深入本质。

识人的第三种方法,即看其人是否名副其实。偏才的人,通常以一才见长,以一才闻名,两种才质互相激发,才会产生种种美名。依据所得之美名,再与其所具备的质性比较,两者是否名实相符。

识人的第四种方法,是观察一个人的所为,并判断他是否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刘劭对“依似”的情况有独到的见解。所谓“依似”,即人物行为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表现,比如“直者亦讦,讦者亦讦,其所以为讦则异”。似非而是的情况则如“大权似奸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内明,博爱似虚而实厚,正言似讦而情忠”。有人认为刘劭挑出这种情况实有所指。因这类人皆不从自己本性来,只是随时尚而颠倒。

同类推荐
  • 挺进英伦

    挺进英伦

    英国市场的开发对于逐渐采取“走出去”策略的中国企业来说,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实验场。在这样一个崇尚原创创意和设计的国度,中国品牌可以得到巨大的提升,并继而进入世界性的渠道。
  • 创业实战指南:初创中小企业的成功之道

    创业实战指南:初创中小企业的成功之道

    《创业实战指南:初创中小企业的成功之道》不是一本讲具体操作方法的书,因为没有一种方法会适用于所有企业。《创业实战指南:初创中小企业的成功之道》试图分析创办企业面临各种基本问题时应当具有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树立起来了,方法自然会衍生出来。
  • 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

    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制造业将会由原来依靠成本优势大规模制造的模式转变成“专业化公司+信息化改造+小制造”的模式。在10年之内,会有50%~60%的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迈不过这个坎儿,惨遭淘汰。鉴于目前很多传统企业“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状,本书将用“互联网的加减法” 这个简单模型清晰地说明商业新时代的游戏规则和全新玩法,帮助传统企业化解“本领恐慌” 。
  • 老子,最合格的CEO

    老子,最合格的CEO

    本书主要通过《道德经》中所讲述的观点,结合作者本人在做管理及培训中所遇到的各类提问及疑问整理成简单易懂的“现代管理学”,其中每个观点都与《道德经》中所讲到的内容有关联,可以让管理者在简单的五千字中悟到现代管理的真谛,以及为人处世之道。本书采用“先总结、后分析+以案说法(现代、古代、真实案例)”的架构,其中现代管理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作者亲身经历或在管理培训中,学员提到的真实问题,而且涵盖“大中小”三种企业类型,涉及到“招人、留人、用人”等众多与中小企业主切身利益相关的管理法则。在写作中不仅有论点,还有论据,以真实案例及历史典故做支撑,既增强了说服力,也能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吸收。
  • 管理的智慧

    管理的智慧

    《管理的智慧》通过36篇不同主题而深具管理启发性的短文,深入浅出轻松地探讨管理的真谛。从管理大师的箴言名句、管理个案的研究、管理方法的优劣运用、管理趋势的发展走向,到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管理的智慧》协助管理者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能够抱有正确的态度,选择正确的手段,运用管理的智慧,施行正确的管理改善,从而真正提升组织的管理能力。《管理的智慧》是现代管理者必读的管理随身书。
热门推荐
  • 武神之上

    武神之上

    公元2025年,世界发生核污染,出现了很多变异人,为了人类的延续,全球集中人才制造出了潜力芯片,当芯片造好以后,却遇见了毁灭性的打击,王译锋博士为了保护芯片,启动了自毁系统,却奇迹般的穿越了,穿越到武元2025年的武者大陆,芯片和自己融合的他成为一个武学妖孽般得天才,武神不是他的极限,传说中的武神之上才是他的追求。
  • 大汉边军

    大汉边军

    男儿浩气,男儿热血。男儿当提三尺剑,建不世之功业!汉末!又见三国!都尉写三国不走寻常路,希望带给读者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智慧的人物。良臣猛将真的就那么容易收吗?现代人到了古代就真的很有优势吗?猪脚刘武将会一刀一刀的砍来名声,砍来人才。新作了一个群,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来找我。大汉官军:167162336
  • 贫乳控的我穿越到了巨乳王国

    贫乳控的我穿越到了巨乳王国

    这个以乳量决定战斗力大小的世界,真是让我不喜欢啊……谁胸大,谁说话,谁胸小,谁说话。
  • 爱情厨男

    爱情厨男

    33岁的独立首饰设计师顾长笙有成功的事业和爱她的男友,可原本水到渠成的感情却因为长苼的逃婚而走到了危机边缘。在逃婚过程中结识的厨师齐袂,因缘际会地来到了长苼的感情中。鸡蛋,白茶,菌菇,大米,面条……这些平凡的食材,把一段段人生际遇带给长苼,她的过去,她内心深处的秘密,以及感情的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 飘摇王的淡定妃

    飘摇王的淡定妃

    一位未来的工程师却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历经结婚生子,她会怎样在一个陌生的时空生存?心如静水,重若尘埃,本该无欲无求,顺其自然,但是世事难料,风云变幻,看现代女生用自己坚强和聪明才智玩转古代。
  • 独手遮天

    独手遮天

    一个乞丐,生活在漆黑的小巷里,从小没有朋友,也没有人关心他,大家都把他当作瘟神看待,没有人瞧得起他,他从小没有父母,在这种环境下,独自生活了14年。他有着坚强的意志使他最后成为了一个可以独手遮天的人物
  • 创世幻神录

    创世幻神录

    少年的心,勇敢的剑。持剑平天下侠客心,一光一暗创世来。这是一个幻气的世界,这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一个从小被家族认为是百年不遇的废柴,意外地得到了被封印的上古神兽天龙帮助。从此,一个寻找尊严的少年便踏上漫漫成神……
  • 花开依旧寒

    花开依旧寒

    从小因为太出众,所以没有人愿意和她玩,都觉得她太难亲近。好,那么她就让自己变的非常平凡,结果却因为平凡而被嫌弃被骗,那么,她就继续做回那个高傲出众的自己,让那些看不起她的人,知道自己的眼睛有多瞎!做了真实的自己,享受着报复的快感,心里却提不起一丝一毫的开心。可是为什么自己不是白家的女儿?那她到底是谁的女儿?自己的母亲又是谁?阴谋、伤害、面对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在自己的面前,她已经遍体鳞伤,她发誓她要报仇,可是到最后她才知道那个一直伤害她、害死自己身边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甚至他还害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面对这样的仇恨,她能下的了手吗?
  • 无赖仙旅

    无赖仙旅

    -------------------------------姓名:阳乐‖性别:男‖爱好:女(人、仙、妖不限)特长:坑蒙拐骗?优点:没有节操缺点:还未发现修仙目的:确保自己以后不要修鬼--------------------------------【新书,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
  •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和弗兰克林·罗斯福是怀着坚定信仰的奋斗者;他们是美国历史的灵魂;他们改写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也改写了世界格局;他们当之无愧称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民众敬仰和学习的人。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神秘而又遥不可及。《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励志珍藏译本)》编者研究美国历史多年,力求将他们真实的一生清晰地呈现给每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