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91100000022

第22章 中层领导如何选用人才(2)

春秋霸主齐桓公不计前仇而重用管仲,成就了一番春秋霸业。起初由于襄公乱政,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逃到国外,分别由鲍叔牙和管仲辅佐。襄公被杀,两位公子所逃至的莒鲁两国分别派兵护小白、纠回国争王位。管仲率兵埋伏于小白从莒国回来的途中,见小白到,张弓射之,小白倒地。管仲以为小白被射死,便派人急报公子纠,叫护送公子纠的鲁兵不再急于赶路,这样六日后才到齐。这时,先到的小白已被立为齐君,成为齐桓公。原来管仲只射中小白束腰皮带上的金属钩,小白佯死倒地,等管仲兵撤走,便迅速兼程返齐,故提前得立。

事后,桓公欲杀死管仲,鲍叔牙说:“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活齐,高溪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仲不可。夷吾所居国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就从鲁国要回管仲,封之为大夫。管仲曾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管仲能被识被用,一方面得力于鲍叔知贤识贤且与管仲从小亲近,更重要的是桓公能以大业为重,不记前仇,予以重用。假若桓公是气量极小之人,这历史英雄将又少了一个,而在后世也绝对少有人会知道齐桓公。

知人而不为亲仇所束缚,真的很难,而正是由于不易,才使得齐桓公的识才更加光辉。

五、从大处识才

识才不能只及一端不见全貌,如果只看到人家微不足道的一个优点就大叫“才子”,或是从窥管中看到人家的缺点就大叫人家无能,这都是错误的。识才必须从大的方面考虑。识才必须由近知远、由小知大,即所谓的长远识才。不然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识才的目的是为了用才,用才当然是用人家的长处。既然是这样,我们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又何必去计较人家那些微不足道的错误和缺点呢?如果老是吹毛求疵,结果必定是一事无成。故识才必须识大。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才,要从大的方面考虑。事物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那么人的大的方面就应成为判断一个人的主要标准。这样,即使人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我们可以忽视。故识才就不应只见其短不知其长或者更严重的是只知其小长而不知其大害就加以举用。

用与不用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注重人才大的方面而加以任用,最终的效果是很明显的。还知道巴顿将军的故事吧!他从小就养成了一个桀骜不驯的性格,心直口快,常凭感情冲动就去做事。刚到英国参加二战时,他就在一个自认为可以避开新闻界耳目的集会上大讲战争结束后,应由英美两国主宰世界,其他国家听凭支配。当时恰好有一个新闻记者在场,便把巴顿的话记录下来,登在了第二天的报纸上。随之抗议的呼声蜂拥而起。在后来他还因殴打士兵,险些结束自己的军旅生涯。然而艾森豪威尔深知其人,并对巴顿予以重任。一战时,巴顿做为美国远征军副司令潘兴将军的上尉副官来到欧洲。不久负责组训第一支坦克部队,并参战立功,被人誉为“坦克专家”。以后巴顿不断变换职务,也先后三次进学校深造。二战初,巴顿被任命为第一装甲军军长,负责坦克部队军官的培训工作。正是因为这些,艾氏极其看重巴顿的实力,并排除各方面的干扰,对之加以重用。

六、从实践中观察鉴别人才

真正的人才不在“纸上谈兵”,而关键要看的是其实干能力。时代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是空谈家,空谈何用?如果要说空谈的用处,诙谐一点就是空谈可以败事可以误国。怎样判断一个人是空谈家还是实干家,方法是让谈话者去干实事。用一句很简单的英文谚语即可道明实干与空谈的差别:“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可以说是事实胜于雄辩,但笔者以为说行动比语言重要更恰当。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领导者往往很难一时察觉某某是否有才,但直觉上领导又不忍放弃选的机会,于是不得不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理,兴许试用之后贤庸自明。但试用是要担风险的,万一试用不成,不仅没有觅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反倒把自己的秩序给打乱了。而聪明的领导自有对策,让人到下层去办事,通过对其成绩的考察来发现人才从而给予升迁。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现代的多数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大都有一个试用期,试用期满,老总就会对员工的成绩作一个评价,能够留下来的当然是领导所满意的被认为是人才的员工,有时领导还会从其中特别优秀者中选出一部分委以重任。中层领导同样可以运用类似的办法,可以把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让这样的职员去做,通过实践去检验他的才能。

有时,中层领导没必要让所有的人都去做类似的事情,而是在较为器重的人中让他们去做特定的事,看他们的处事技巧,从而判断其是大才还是小才。

现实中,委之政事来察其真才实学为多数领导所青睐。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一次招聘会上,一位应聘者自己有足够的“硬件”,更重要的是还做过学生会干部,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说得天花乱坠,把该用来形容自己优点的词几乎都用上了。他以为这是外资企业,领导一定会喜欢这种大胆且敢于自我推销的员工,但招聘的领导并没有被他的话所迷倒,先是把他派到一个小车间管理生产,试用期3个月。结果试用期满,这位应聘者把那个车间弄得一塌糊涂,不得不灰溜溜地逃之夭夭。这位领导是聪明的,他知道现实中许多人喜好说大话,吹捧自己,但一到实干的时候就露馅了,因此他就安排一个棋局让他去走一着,能与不能自然就反映出来了。

真金不怕火炼,真才更不怕检验。如果是人才,在领导者委以的重任中,发挥自己的才干,从而为人所识。而在中层领导方面,通过让下属办事,从而知晓下属才能的大小,进而判断该让他们干什么事。委以责任,既是中层领导识人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层领导识人用人的关键。要不为市场上种种的人才所蒙蔽,中层领导何不试试“委以责任”这把“杀手锏”呢。

七、善于从复杂情况中辨别真伪

智,是智慧,指一个人的聪明才干。智能型的人才更容易判别事物的主次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领导者想要知晓下属的能力,可以故意把事情搞得很复杂,然后让下属去判别。有时,领导者连自己都说糊涂了,也让下属去评论,这种情况下中层领导在不经意间更易识得人才。

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事例。李德裕年少时天资聪明,见识出众。他的父亲李吉甫常常向同行们夸奖李德裕。当朝宰相武元衡听说后,就把他召来,问他在家读些什么书?言外之意是要探一探他的心志。李德裕听了却闭口不答。武元衡把上述情况告诉给李吉甫,李吉甫回家就责备李德裕。李德裕说:“武公身为皇帝辅佐,不问我治理国家和顺应阴阳变化的事,却问我读些什么书。管读书,是学校和礼部的职责。他的话问的不当,因此我不回答。”李吉甫将这些话转告给武元衡,武十分惭愧。有人评论说:“从这件事便可知道李德裕是能作三公和辅佐帝王的人才。”长大以后,李德裕真的做了唐武宗的宰相。

智慧之人要从扑朔迷离中判明真实情况,这种方向感有助于在实际的处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从而洞察事情的本质。这是领导者必备的才能,又是领导者选才应着重参照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勇,诚是可嘉;有智,实也难得,要有大智大勇之才,更是不易。领导者若能识出大智大勇之才并加以任用,必然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巨大的帮助。因为智勇双全之才,一方面有过人的谋略,在办事之前定经过一番周密的考虑,对以后的行动有全面的指导;另一方面,还有敢于拼搏敢于创新进取的勇气,而这一方面往往又是许多人所欠缺的。

同类推荐
  • 商道核裂变

    商道核裂变

    贯穿释、道、儒三家的基本线索,是从出世到入世,从无为到有为,从做人到做事;先义后利,以义取利。以人为本,义利相通,是它们共同的基本思想,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是一个从义到利、从虚到实的逐步递进过程。市场经济同释、道、儒的基本思想不是排斥的,而是要吸收它们的基本养料,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 商务谈判艺术

    商务谈判艺术

    杨易编著的《商务谈判艺术》对商务谈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谈判原则、谈判准备、谈判开局、谈判磋商、谈判策略与技巧、谈判礼仪、风险规避以及谈判法律与心理为重点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商务谈判的基础知识,是高务谈判人员必备的参考书
  • 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本书针对“主管学”而作,从主管自身角色定位、上下级关系、有效管理员工、激励、沟通、团队组建管理以及办公室政治等角度入手,集结了主管在工作中最容易犯的88个错误,为主管“扫”出身边的一个又一个“雷区”,并提供了越过雷区的有效方法。
  • 读寓言悟管理

    读寓言悟管理

    为了让广大业内人士和读者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学习到世界著名企业的管理精髓,《读寓言悟管理》采用了讲寓言故事学管理知识的形式,对大量的管理材料进行了精心筛选,反复推敲。每一个故事都力求精炼概括,每一个著名企业的事典都做到视角独到。《读寓言悟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管理书籍,在于避免了枯燥空洞的理论说教,以全新的形式——活泼生动的寓言为引导,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典事例,用精炼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管理理念。
  • IT到DT:大数据与精准营销

    IT到DT:大数据与精准营销

    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正在走向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DT数据时代。以我为主,方便我管理的IT时代,正走向以别人为主,强化别人,支持别人的DT时代。营销,在“大数据时代”,正以“高效、精准、省力、务实”为原则,走向精准,走向量身定制,走向个性化……
热门推荐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提升心灵力量的书,如果你正在寻找你所能想像到的最幸福、最圆满的生活,那么,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本书中极为重要的文字。本书必定能给予你心灵上的启迪,它会让你的人格更伟大、更优秀,让你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去改变你的现状,拓宽你的视野,丰富你的内涵,并最终实现你的理想,书写人生灿烂的华章。
  •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男人都想有她这样素淡如莲的知音,女人希望像她那样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为什么要读林徽因?她是让三大才子魂牵梦绕的奇女子,民国学者眼中学识渊博的林先生,文学与建筑的双料才女,事业与婚姻美满无暇的女神。最真实的林徽因,温雅如玉,民国气质,美到极致,纵然岁月流转,未曾输给时光。
  • 长城之外的草香

    长城之外的草香

    在北国,风雨过后,霜雪前后,极目望去,蔚蓝色天空下是蔚蓝色的故乡,但是,无论往昔或现在,人们的生活都是多色彩的。《蔚蓝色的故乡:长城之外的草香》作者以不同文本、从不同视角书写着这片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辽阔美丽的故土,且都写得很有个性;审美视野一直延伸开去,博大而深邃,却又平易而质朴,绝非只适合文学爱好人士阅读,而是真正的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 躺下去会舒服点

    躺下去会舒服点

    《躺下去会舒服点》收录了曹寇的二十一个短篇小说,其中部分在网络刚刚流行的年代就已在文学BBS发表。这些以单纯的文学热情和严谨如工匠的态度琢磨出来的作品,一出手便即成熟,冷静狠雄,风格独具。相较于后来的作品,它们“更加曹寇”。
  • 黑白冥皇

    黑白冥皇

    我愿主宰天下,只为夺你倾世天下,你若喜欢天下,我就将天下送你,你若喜欢这个世界,我就将世界送给你,他们在我眼里仅是玩物,你若喜欢送你都可,你若不喜欢我便毁了,我做这么多不为什么,我只是爱你罢了。
  •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郁晓晓:孤儿,商业间谍。意外穿越,成为大禹国相爷三女儿,名字也叫郁晓晓。传闻相爷三女儿软弱无才,但却嫁得天下女子都妒嫉的少陵王司马无忧,岂知大婚当天便被强人所辱,少陵王未让她进门,只给了一纸休书,她成为了大禹国的笑柄。回府后投湖自尽,两日后苏醒,便像换了一个人,醒前想以死明志做个烈女,醒后却一派不知羞耻的样子四处游玩,而且还‘故意’认错人,说错话。小公子庆生宴上,少陵王不计前嫌光临,装作不认识她,几次无事找事,要她施展才艺,都知相府三小姐有貌无才,她姐妹也出言相讥,认定她会出丑,却不知她打扮得空灵如画,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更是巧笑嫣然,一曲《枉凝眉》伴着高难度的舞蹈艳惊全场。片段一:阳光里的南宫无忧开了口,声音柔柔的:“我来瞧你,你开不开心?”“瞧我什么?瞧我这个弃妇怎么再死一次?”郁晓晓犀利地道。片段二:白云城堡堡主令狐一白指着正吃得不亦乎的郁晓晓道:“本堡的女主人在那里。”郁晓晓扔掉鸡腿:“不关我事,我是打酱油的。”片段三:闻人允清眼底含冰:“你走,我不想看到你。”郁晓晓早已泪如雨下:“闻人,你不要死!”如果爱情只是一场谎言和利用,堪破后又如何驻足?看郁晓晓如何从大禹国的笑柄,华丽变身,成为一个风华绝代的奇女子。****某青的其它两篇文:http://novel.hongxiu.com/a/226771/相公个个都难缠http://novel.hongxiu.com/a/190311/丑妃翻身
  • 神伏

    神伏

    天地变,风云起,破天幕,领万族。七界尽在手掌中,登得顶峰定乾坤。欺父母者,杀!辱爱人者,灭!挡前行者,屠!我只要站起便可让天空不再明亮!我只要坐下便可让大地为之颤抖!《神伏》将给各位展现不一样的精彩人生,终有一天神必降临。
  • 君至未至

    君至未至

    一个想爱却不敢爱,一个愿爱却不会爱。他们太过自尊,爱情里谁也不愿意低头。有过泪,有过伤,有过恨,有过痛。每个人都会有一段遗憾终生的错过,他与她究竟能否弥补这段错过的时光?(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竹马别跑

    重生之竹马别跑

    重生前她是小鸟依人的柔弱女生,寻寻觅觅以为得到良人,温柔娴淑却只换来无情的背叛。绝望之时,心底想起的却是他那声,蕊蕊,别哭,有我在……重生后她立志要做自立自强的新一代女性,美容健身、刻苦学习、多才多艺一样都不能少!可是她变了他却也变了,她不哭,他也没说过那句:蕊蕊,别哭,有我在。
  • 倾城公子世无双

    倾城公子世无双

    世人都知道他不学无术,还爱逛青楼,打架。却无人知道他原来是她。当他变成她,这个世界就变了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