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8800000038

第38章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5)

母亲们很快就提供了他们孩子进步的证据。她们在孩子们的口袋里发现了一些小卡片,上面粗略的写着购物清单:面包,盐等等。我们的孩子已经开始为母亲买东西列清单了!另外有一些母亲告诉蒙台梭利,他们的孩子已经不在街上乱跑,而是停下来阅读商店里面的字符了。

做个安静的观察者看着孩子成长

在蒙台梭利看来,教育必须以尊重孩子为前提,教师必须从能促进儿童身心发育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并把培养孩子一生中最初的智慧与品格作为教学的目的。

在对孩子的观察中,蒙台梭利注意到了生命自然成长的事实。她发现,孩子在出生以前,就具备了发展的预定计划,由于这个计划从生命一开始就已存在,正如鸡蛋会孵出小鸡,人的受精卵会发育成胎儿,长大成人,所以蒙台梭利称胎儿为“精神和肉体胚体”。“胚体”在受精的那一刻,就含有了“未来成为人”这一大自然的“预定计划”,于是,“预定计划”也按着大自然订下的步骤产生了自我实现的活动,不断地自我活动,完成了伟大的生命。

而大人能做的,只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其中自由地选择,不受干扰地满足自身内在的需要,使生命能够自然地发展,逐步建构一个完美的大人。

这些成果的获得,与教师在儿童学习发展过程中的适当介入有极大的关联。在“引导”孩子时,教师不能干扰孩子的思路和计划,只是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帮忙,而决不会成为孩子与经验间的阻隔物。

一个教导一般用法的课程,会冷却孩子对知识的狂热,就如同它会冷却大人的狂热一般。其实,要保持这份狂热的活跃并不难,只要大人以一种尊重、镇定及等待的态度来看儿童的行为,只要儿童能在他的经验里及举止动作上无拘无束。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都有他想要开展的性格:他们有原创力,他们选择自己的工作,依着内在需求而坚持或改变工作;他们不怕付出,而且总是寻求机会付出,并兴高采烈地尽力克服困难;他们需要与大家分享其成功,要大家发现其小小的胜利。因此,大人并无必要介入太多。

大人应该在一旁等待,并随时准备与孩子分享愉快,承受困难。如果孩子需要我们同情,我们应该乐意回应。我们应该带着无比的耐心去对待孩子缓慢的进展,用热忱和微笑去迎接他们的未来。

大人都希望在自己工作时不被干扰,努力时没有障碍,需要朋友时能及时得到帮助。同样,儿童也是人,也需要尊重,尤其是他们弱小、无助且前途无量,更该受到尊重。但是,通常情况下,打人并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孩子。大人明知孩子模仿的本能强大,并且很崇拜自己,但他们还要强迫孩子顺从。大人们压抑着孩子,甚至态度粗鲁。

蒙台梭利指出,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拥有一颗仁慈的心,我们就要用更多的慈爱去对待他们。所谓慈爱,是指揣摩孩子的希望,顺从孩子,甚至必要时抑制自己的欲望,这就是我们必须对待儿童的方式。

在蒙台梭利看来,对于生命,我们知道得不多。孩子成长为大人是借助一种神圣的力量,在这个奇妙的过程中,我们所做的干预必须是辅助性的,教师在提供了这个生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帮助之后,必须充满敬意地等待儿童成长。

对于这个成长着的生命,大人应该当个安静的观察者,这就是大人全部的使命。也许大人们在观看时,应该记住耶稣所说的那句话:“小孩子受了多少苦,才到我的跟前来。”

帮助孩子走向独立

有些父母对子女呵护备至,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虽然父母是出于一片爱心,但却抹煞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蒙台梭利总是强调这么一句话:“Help me to do bymyself”(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其实,父母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学着独立。

孩子只有在大人的照料下,才能健康成长,他们成长的目标是“独立”。孩子慢慢会爬、会走、会跳,渴望脱离大人的摆布,使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这世界,以自己的双脚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这不只是孩子想把自己“变成”大人的一种向往,而是所有生物自然发展的内在力量。

蒙台梭利认为,“独立”是成长的主要目标。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就具有发展生命的能力。另外,“独立”还是成长的必备条件,它代表生理心理各项功能的成熟。比如,能自己走路,能自由呼吸等等,这些是他人无法替代经历的。成长的路相当漫长,只有不断地促使生理及心理功能成熟,才能成为“独立的人”,才有能力靠着自己的努力,完成生命发展中需要的各种活动。

要使孩子生理、心理功能达到成熟,除了随着年龄增长,顺应自然因素之外,父母还要发挥必要的辅助作用。但得记住,帮助是适量的,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对儿童的压制。当一个成人看见儿童正在以巨大努力做某些似乎毫无成效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间就可以完成,这时他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殊不知,成人无意识地阻止儿童进行这种自然的、缓慢的、不慌不忙的活动,反而阻碍了儿童的正常发展。

比如,当母亲看到孩子折手帕的动作很慢时,就忍不住抢过来帮他折。这种行为是很残忍的,不但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尊。所以在这里,“独立”变成了大人对小孩的一种态度,即“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虽然孩子的动作很慢很蠢,但那是一种学习,是一项神圣的工作!

蒙台梭利指出,帮助孩子独立,大人除了要“放手”之外,还应该保证“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

蒙台梭利坚信,儿童期绝不是进入成年期之前的一个过渡阶段,大人与小孩之间根本就是一个南极,一个北极。也就是说,虽为同一个人,存在形式与心智状态却完全不同。其间最明显的差别就在于大人已经发育完全,变动性已经非常微小,各种发展潜力已经固定,智力增长的速度也逐渐低落。而孩子却处于旺盛的成长过程中,正在不断地变化,迅速地增长,潜力无穷。

正因为孩子是一个多变的个体,自然的体型、行动、认知与精神发展上,都和已经定型的“大人”不同。既然二者处于截然不同的位置,大人就不能不经细察,妄自以已经定型的标准与头脑,去否定孩子的奥秘、想法和需要。

想要了解孩子,就必须多观察他们成长的规律。我们当然无法以横切树木的方式剖析儿童,更不能将他像小老鼠一样关在实验室里作试验。但是可以经由多方的观察,发现孩子的生长法则,推敲出他们的真正需要,然后“对症下药”地制定教育方法。用最适当的安排,满足孩子内心的需要,使他们自动产生“去尝试”的喜悦,同时完成大人所谓的“学习意愿”。

教育应该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鼓励儿童自己动手操作,给儿童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对儿童的压制。婴儿走路是为了完善自身的行走功能,他步履缓慢,没有节奏。成人要想帮助他,就必须降慢自己的步伐,让孩子自己走。孩子试图走路时,他受到一种不可压抑的冲动的驱使,他是那样的勇敢,甚至在尝试中有点鲁莽,就像一个毛头士兵,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冲向胜利。

孩子的小手第一次有智慧的举动,这是他要进入这个世界的自我努力。对于这种举动,成人应该满心赞美,但是由于成人固有的偏见和吝啬,害怕孩子损坏东西,千方百计地把东西藏起来,不让孩子碰到。他们在孩子背后不断吆喝:“放下!停下来!别动那个!”孩子意识到,周围的东西是属于成人的,他不能随意乱碰。但是孩子必须通过手的活动才能发展自我,因此他需要一些能使他工作的物体。成人能帮助他们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使他可以展现那些强烈的倾向,进而发展自我。

蒙台梭利把儿童心理发展归因于“潜在生命力”的自然表现。她认为,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精神生命就已潜藏在尚未发达的肉体之中,肉体只不过是精神的一个容器,精神生命自它存在就具备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但需要特殊准备的环境;随着幼儿身体的发展,肉体化过程会随之发生,即精神力量支配肉体的活动;潜在生命力会逐渐分化并形成复杂的心理现象;具有吸收性的心理帮助幼儿获得关于环境中的各种经验,使之成为自己心理的一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和行为模式。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潜在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存在,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激发和促进儿童这种潜力的发展。

基于这种观点,蒙台梭利所有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都是建立在较少干预儿童主动活动的基础之上。蒙台梭利强调,教育应该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应该帮助儿童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前行,应该鼓励儿童自己动手操作,而不是用一种外在的力量强迫幼儿脱离自己的发展轨道,达到成人的目标。

蒙台梭利重视儿童活动,特别是自我活动的思想向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教育不是死板的知识记忆,儿童不是知识的接受器,而是一个主动吸收环境、能自我发展的人,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对材料的探索和操作,儿童可以实现自我的发展。因此,教育要充分关注儿童的自主活动,给予儿童活动的空间和环境,鼓励儿童动手操作。

同类推荐
  • 卡尔·威特的教育(第二版)

    卡尔·威特的教育(第二版)

    “一个天才的头脑是一片沃土和乐园,而且享受着永恒的春天。创造性的作品就是这个春天最美丽的花朵。”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希望他能成为一名旷世奇才。然而面对着如何把孩子教导成一名“天才”,他们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纵然寻遍名师先圣,览阅浩渺书海,却依旧收效甚微。为了解决父母们的这种教子之忧,我们特意把德国19世纪的一位神童——卡尔·威特的受教育过程整理编译成书,使为人父母者能从中得到教导孩子的良方。这是一部贴近现实生活,指导父母培养孩子的精品之作。
  • 婴幼儿安全营养全书

    婴幼儿安全营养全书

    本书共分四章指导读者如何为孩子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营养,内容包括:营养均衡是身体健康的基石、饮食习惯是发育的关键、饮食营养左右健康等。
  • 准妈妈心灵励志书

    准妈妈心灵励志书

    本书从准妈妈的心理出发,告诉准妈妈心灵快乐的秘诀,帮助准妈妈调整心态,轻装上阵,愿天下所有的准妈妈都能在孕期拥有一份好心情,孕育一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宝宝。
  • 不打不骂巧教妙养

    不打不骂巧教妙养

    《不打不骂巧教妙养:培养最棒孩子的36种方法》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不打不骂,诚然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会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会有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家长应该怎样调节,在《不打不骂巧教妙养:培养最棒孩子的36种方法》中也提供了一些方法。
  •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准妈妈准爸爸必备私房书

    针对准爸爸的无所适从,本书在每一章都特别立了一个栏目——“准爸爸须知”,这样可以让准爸爸在准妈妈不适或难受时能给以最及时的关心和呵护,陪准妈妈度过人生中最难忘、也是最难熬的一段幸福时光。
热门推荐
  • 冥解

    冥解

    在奥利奥大陆,最为推崇的便是神秘的魔法和刚烈的剑术。法克是一个既不能修炼魔法又不能锻炼剑术的人,在魔法师眼中,他是先天性智力障碍,在骑士眼中,他是连低阶剑气都不能掌握的残疾人。唯有一个人看重他,一个带领法克走上强者道路的指引者,是他发现了法克体内的神秘力量。
  • 清史演义

    清史演义

    本书以演义的形式,叙述了清代二百九十余年的历史,书中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大清王朝康乾盛世的壮观景象,又一定程度地揭示了咸丰朝后的腐败没落。唐松波先生所作注释,通俗得当。
  • 银色神圣

    银色神圣

    (EXO之魔族血之恋小番外~血之恋结局为BE,这本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结局保证HE,女主被夜星黎给予初拥转化血族后沉睡四百年苏醒。血族夜袭狼族,导致狼族伤亡惨重,仅剩三位狼族皇室。当血族狼族混血出现,会掀起怎样的风波?神族与冥族的混血将何去何从?魔尊血狱的回归,昭示着什么,谁也不知道。一场隐藏在暗夜的盛宴就此展开。(这本书可能会做一个大的整改,会一步一步修改)
  • 宠妻攻略:狼性首席轻轻爱

    宠妻攻略:狼性首席轻轻爱

    刚刚回国就被霸王硬上弓,一纸契约强行被囚禁在他身边。他惩罚她的离开,对她百般掠夺,夜夜缠欢中他却身心沦陷,契约到期,她选择离开,却被他绑回来扔上床。他凑在她耳边,语气暧昧,却带着一种嗜血的可怕,“还有力气逃跑?看来是我不够卖力啊。”觉是要睡的,孩子是要生的,上了他的贼床,这辈子都别想逃。
  • 一舞倾城:绝世妖妃

    一舞倾城:绝世妖妃

    玄气作流彩,翩然起舞,她是第一人;一舞惊天下,琴弦拿命,她是第一人;神兽如倒贴,萌宠如云,她是第一人;各种外挂随便开,各种美男随便选,各种圣兽随便挑。邪恶是她的灵魂,精明是她的化身。不甘平凡,一步一步,只想站在世界顶端!她唯恐天下不乱,处处引火。最后却也是玩火自焚,坠入他早就铺下的情网…
  • 创伤总会好的

    创伤总会好的

    他有一小段人生不完美,童年记忆,点点滴滴回忆在脑海中,一滴眼泪,包含了多少的忧伤,无人倾诉,无人理解,又有谁会懂呢?但雨后总会有彩虹,人生不会总是悲伤,心灵的这些创伤总会好的。
  • 读《论语》悟养生

    读《论语》悟养生

    《论语》中蕴含的养生思想至今仍然散发着不朽的光辉。本书即是对《论语》中提出的养生思想进行摘录、解读、剖析,并和现代养生思想结合。本书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原文、译文、阐述、养生之道、养生典范,循序渐进,让读者在了解古人养生思想的同时,知道流传至今的养生方法,掌握其思想精髓,边看边学,运用在平时的生活健身锻炼中。为了增加其可读性和趣味性,在书中添加绘画、书法等。
  • 绝色师父无处逃

    绝色师父无处逃

    前世她无欲无求,等待她的却是亲人对她痛下杀手!终于天公开眼让她转世为异世公主!万念俱灰欲成魔时,他一袭白裳似雪,如神祇般步步生莲向她走来,却不曾想他根本就无心!千年的相处竟然抵不过他人的一句话,她终究落入魔道!
  • 数码异闻录之拂晓的双子

    数码异闻录之拂晓的双子

    数码宝贝同人作品数码异闻录系列作品讲述高中生名侦探夜神和歌(夜悯和歌)的物语。三好吉宗(南宫俊)与和歌(0欧阳铃0)合作(合作内容会在“作者的话”板块中进行注明。)预计全12卷(篇幅:短-中篇)。
  • 谁来挑战章鱼哥

    谁来挑战章鱼哥

    在提倡全民体育的年代,体育营销成了很多企业的营销选择。不仅是体育用品企业可以做体育营销,饮料、电脑、保健品等等都与体育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