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8800000035

第35章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2)

根据用途,可把这些感官教具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基本上都由若干部件组成。所有部件只存在大小、重量、色彩上的差异,其性质是相同的。比如,关于重量的教具,所有的部件均同质、同形,只是每个部件之间存在量的差异,以便训练儿童对重量的敏感度。

每种教具各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蒙台梭利要求,在训练时,应尽可能排除其他感官的干扰,以便使所要训练的感官得到的印象尽可能纯正和清晰。比如,为了训练触觉,要求儿童将眼睛蒙上,或者在暗室中操作触觉的教具,以便排除视觉的干扰。

蒙台梭利认为,只有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工作,这种工作或教育才具有最大的发展价值。

蒙台梭利的教具具有教育孩子辨别大小、轻重、高矮,了解最大、次大至最小,让孩子产生“秩序”感的教育特质。这种特质不只体现在教具本身,也涉及外围的一切行动。比如使用者必须有秩序地取下教具,有秩序地归位等。受这种教育的孩子,长大了就会懂得“长幼有序”等社会伦理。

而玩具制造者的目的却只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赚大人手中的钱,而大人们为了暂时免除孩子的纠缠,也就不惜破费买回家去。但用不了多久,就成了废物被弃置一旁。

蒙台梭利的教具有349种之多,对于这些教具,蒙台梭利曾公开表示,她更喜欢把它们叫做“工作材料”。因为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为做孩子成长“工作”提供“材料”,它们兼具增进智力和改善性格的作用,所以在使用者的心中,必须明白:它不像老师手中的教鞭,它是让孩子在其中“自我教育”、“自我启发”的物品。

蒙台梭利的教具不选用花里胡哨的颜色,而是以朴实、干净的色调为主,以突显教育的特性。由于使用教具的目的,是为符合儿童的内在需要,所以教具的大小、尺寸,只以儿童的能力为考虑范围。

每项教具都有能够吸引小孩子的因素,例如粉红塔木头的重量、颜色、声音等;各项教具的单独和联合使用,都有其步骤和顺序;无论在教具的设计上还是在其使用方法上,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了解步骤,重视秩序的素质。

在教具的设计上,蒙台梭利注意其控制错误的特性,即可以使小朋友自行发现错误并能自行改正。比如:粉红塔有10块,最小的1块是1公分的正立方体,最大的l块为10公分的正立方体,所以最大块与次大块刚好差1公分。在堆完塔后,小朋友可以拿起最小的那块,量一量各块之间的差距。

在蒙台梭利写的教具手册上,详细地写明了教具有动手教育、感官教育、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和品德教育等8项内容。

蒙台梭利认为,日常教具的教育目的主要在于,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因为对幼儿来说,动作的平衡会促进智能的发育,而且手眼的协调也可为他们将来的写字画图能力,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说,想要写字,就需要手部小肌肉发育起来。而蒙台梭利的日常生活教育,就包括了小肌肉的练习,时日一久,自然水到渠成。

感官教具是将颜色、气味等抽象的感觉带入具体实物,用以启发孩子认知的敏锐性,为进一步的教育目的立下根基。例如:“嗅觉瓶”可用来练习辨别气味浓淡及各种不同气味,让孩子亲身体验后有清清楚楚的辨认能力。

关于语文教具,蒙台梭利主张,在孩子出生时,大人就应该为他提供一个充满语言与文字的环境。比如,从孩子很小时就不断地跟他说话;大约在孩子会走路以后,就在孩子用的毛巾上写上他的名字等。

儿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应该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预备一些能培养其书写能力的教具。比如,常见的“砂纸字板”,是让孩子用手指去触摸砂纸中的字型,利用这种间接练习,培养孩子眼力和肌肉间的协调能力。

关于数学教具,蒙台梭利认为,人类学习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所以,在面对“数学”这种抽象概念时,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才能让孩子学得容易。

蒙台梭利的教具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中,认识事物,了解世界。

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在蒙台梭利看来,环境就像人类的头部一样,影响着孩子的整体发展。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发展。

1920年,在印度的东北部发现了两个女狼孩,大的8岁,小的两岁。因为她们从小与狼一同生活,其生活习性已经完全被狼同化了,甚至连声带也发生了变化;她们夜晚常常不睡觉,只是不断地吼叫;她们不会站着走路,只会爬行。

狼孩的生活方式显得与人类生活格格不入。其中大的那位女狼孩,活到了17岁,中间虽经过9年人类文明的教导,但其仍无法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性。这个事例,使蒙台梭利意识到,环境对小孩的影响,远比遗传重要。

在教育上,后天良好环境的影响能够弥补个人先天的不足。对个人而言,其成长一定要与环境相适应,否则,人的基本能力便无从发展甚或消失,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不能生存。

事物想要生存,就得适应环境。沙漠里的骆驼,为了适应早晚温差大的气候,生理上就发展出了各种特殊的器官。对于人类,蒙台梭利以语言能力为例来说明本能的适应现象。比如,母亲并不希望孩子讲粗话,但小孩子却能“运用自如”,这完全是他从环境中学来的;一个生长在英语系国家的孩子,他家附近住了许多墨西哥人,孩子的父母不懂西班牙文,而孩子却能说得极为流利,那也完全是他从环境中学得的。

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如果能给儿童一个非常丰富、能提供学习刺激的“环境”,那么就能保证儿童智能成长的速度和品质。蒙台梭利指出,旧的教育只包括教师和儿童两个因素,对于环境是不重视的。新的教育应当重视有准备的环境,因为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对幼儿并不适宜。一个孩子出生后要适应这样的世界,取得经验,就需要成人的帮助。

蒙台梭利认为,对于新生婴儿而言,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婴儿惟有与父母相处,仿效其言行,才能成长而适应世界。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母亲要尽量用母乳喂养孩子。另外,当大人出门时不应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

对于3岁以后的儿童,蒙台梭利主张为其提供一个能激发其活动的“有准备的环境”。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即要求这个环境有规律、有秩序;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可让儿童独立地活动的时间;能引导儿童形成良好习惯的规范。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之家”是指能够供给孩子发展机会的环境,这种学校并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按经济情况与客观环境而定。不过它必须像个家。也就是说,不能光是一两间同样大小的教室,必须有几个房间,有庭院,院子里有遮风避雨的设备——孩子可以在户外活动,可以放些自己喜爱,自己照顾的小花、小草、小动物。

比如说,它附近有绿树成荫的花园,儿童们可以在树下游戏、工作和休息。它还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工作室和休息室。工作室置有长玻璃柜和带有两三格小抽屉的柜子。玻璃柜很矮,孩子可以轻松地取放各种器具。在柜子里,有每个孩子自己的一格抽屉,用以存放个人物品。

休息室是儿童彼此交谈、游戏和奏乐的地方。此外,饭厅和更衣室都按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布置。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是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活动。每天的活动时间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包括谈话、清洁、运动、用膳、午睡、手工、唱歌、照料动植物,以及各种感官和知识的训练、学习等。儿童的学习、工作可由自己安排掌握,不受规定时间的限制。

由此可见,蒙台梭利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之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

蒙台梭利科学的幼儿教育法,推翻了以往以大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真正地实践了以孩子生命力为活动中心的教育目标,所以它是一种新的教育。蒙台梭利以她科学的客观观察,发现了儿童独特的生长秘密,也发现了“成长”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力量的结果,以“环境”、“教师”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帮助孩子正常发展。

蒙台梭利还指出,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儿童具有一个积极的精神生命”,因而“有意无意地压制”儿童,在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错误措施。长期的教育经验使蒙台梭利坚信,环境对人的智力、心理的发展举足轻重。

抓住孩子的“吸收心智”和“敏感性”

在蒙台梭利看来,人和动物都是在适宜的环境中自然生长和发展的。只是人并不能像动物那样,一生下来就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本能,并做到动作协调。人的本能是在生活中逐渐显现出来的,是通过自己和环境交往的经验建立起来的。

刚出生的婴儿,生理与心理上的功能都还不成熟,就像一张白纸,不能像小鸡一样刚刚出生就会啄食,婴儿的各种智能必须靠其日后的种种努力而慢慢地发展。

人类是依据固有的规律逐渐成熟的。初生儿离开温暖湿润的母体,随即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那么,面对这个突然到来的复杂环境,这一固有规律是如何发生作用,使孩子由小长大、由无知变得成熟的呢?

新生儿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为了面对它,也为了适应它,他们会借助一种特殊“力量”,以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特殊的力量会帮助孩子从复杂的环境中,自动地选择成长所需要的事物。孩子们不得不看,不得不听那些使他们目不暇接的东西,这也促使他们主动地尝试、摸索,快速地了解和学习。

可是幼儿这种内在的敏感动力并不是永远存在的,等到孩子6岁以后几乎就消失了。这种看不见的生命力共有两项内容,一种是“吸收性心智”,另一种是幼儿期间的“敏感力”。

蒙台梭利指出,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力,简称“吸收心理”,即他们能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密切接触和情感的联系,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再利用这一切塑造自己,从而形成独特的心理、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这种自然吸取和创造性功能是成人所没有的。儿童在幼年期所获取的一切都将保持下去,甚至影响一生。蒙台梭利主张,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应为儿童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精神食粮,供其吸收。孩子的这种需要,就如同生理胚胎期的胎儿需要母腹特殊的营养和保护一样。

大人在面对一项新事物时,可以借用旧经验来学习。例如,一个成年人初次到非洲去,听见当地人发出一些叽哩呱啦的声音,就算他听不懂,他仍会判断那是“语言”。

而孩子呢?从完全黑暗的母体,滑进这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他没有任何经验,智力也还没有成熟。“吸收的心智”这项内在的助力,就会驱使他从环境中大量且全面地吸收,就像照相机的感光底片一样,将对外界的印象全部摄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从无到有地快速累积、储蓄底基。

然而这种潜意识的摄取,大约到3岁以后,便会转变成有意识的吸收。也就是说,幼儿在3岁前创造出功能,3岁后这些功能会开始快速发展。

孩子在“吸收心智”驱动下的学习,不仅与大人不同,速度更是惊人。儿童就因为有这种能力,才会从“无”到“有”地奠定智力的基础。

在“吸收心智”的基础上,蒙台梭利认为,生物界存在一个事实,即各类生物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生长阶段相适应。例如,毛虫在出生后第一阶段对光很敏感,为了得到强光,它爬上树梢。与此相关联的是树梢有最嫩的叶子,适于幼虫食用。当毛虫长为成虫,可以吃较大的树叶时,对光也就失去了敏锐的感受力。

蒙台梭利觉得,儿童心理的发展与这一生物现象极其相似,也有各种敏感期,在发展过程中也经过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也都有某种心理的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来,过了特定的时期,其敏感性则会消失。

敏感力是指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某一段时间,只对环境中的特定事物产生兴趣,并不断地主动触摸、模仿或学习。敏感力产生的效果是惊人的。例如,处于语言敏感期,儿童会对语言产生最大的兴趣,他积极模仿大人的用语来快速学习,其语言的字汇容量与表达力,更是神速地进步。他不需要文法书,也不需要词类表,他自然而然就能经由环境,学习字正腔圆的各种语言。

再比如,小婴儿出生到某一阶段,会自然地学爬,以至于学走路,那是因为到了这件事情的敏感期,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学了,而且也得到最大的效果。假如错过了该项智能发展的敏感期,以后再想学习,不仅会失掉学习兴趣,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也会加倍。

在这些感官的敏感期内,大人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当环境与孩子的内部需要协调一致时,一切都会顺乎自然地实现。如果儿童不能在敏感期从事协调的活动,或者说如果缺乏适宜的环境,儿童将会失去并永远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

同类推荐
  •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这本书是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网瘾戒除专家、2012年中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贾容韬老师成为一个好爸爸的心理历程及他这么多年教育方法的汇集。 贾容韬老师原来是做企业的,由于孩子教育出了问题,成为年级倒数第一名,还差点被学校开除,痛心之余,贾老师决定做陪读爸爸。在这个过程中,贾老师也进行了反思,发现孩子的问题其实主要是家长教育方法的问题,他开始从书本上学习,看了上千本书,做了80多万字的教育笔记,同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方法改变了,孩子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逐渐好学上进,最后还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贾老师把自己摸索出的经验用于指导其他咨询他的家长,指导了几千个家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

    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

    《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主要内容简介:俗语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要想教育出优秀的孩子,父母就必须先学习。《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邀请了儿科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参与编写,介绍了育儿方面的新知识和新进展,包括婴儿的心智发育、自测方法、早期教育,幼儿的心智发育、早期教育,以及孩子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心身保健、智力启蒙等方面内容.《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通俗易懂,适合广大男女青年、年轻父母及幼教人员阅读。
  • 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

    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

    0~3岁阶段的科学养护对宝宝一生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科学养护不仅是宝宝身体成长的必需,而且言语、认知、交流等社会行为能力的形成也有赖于此。《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一书想读者所想,解读者所急,更贴近生活实际,遵循科学,并汇集了大量的育儿知识,非常适合新手父母使用。
  • 20年后,孩子靠什么养活自己

    20年后,孩子靠什么养活自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财商教育应该从小培养。《20年后,孩子靠什么养活自己》针对如何培养青少年“财商”的管理培训,通过评述+案例+训练,指导每个家长如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把财商教育渗透其中。书中案例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家长共鸣;书中的很多方法可以拿来就用,可操作性强,使得本书更适合于中国家庭的父母使用。相信书中很多教育观点和知识会给家长们带来极大的触动和帮助。父母留给孩子真正的遗产不能是钱,而是要教会他们赚钱的方法。
  • 不要做指挥孩子的家长

    不要做指挥孩子的家长

    今天,面对迅速变化、竞争激烈的社会,应当怎样做父母?已成了许多家长心存的最大困惑,一方面为了子女的成长父母们操碎了心,费尽了心思;但另一方面,却是孩子不服管教、反抗、叛逆和家长的希望背道而驰。但此时很少有家长认真地想过,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导致了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往往会采取高压限制,过度指挥,强权专制等偏激的方法,这已成了今天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通病。解决和克服这种命令指挥型的家教弊端已是当务之急。
热门推荐
  • 学院传说之青春之歌

    学院传说之青春之歌

    他们是六个身份各异的姐妹,虽不同出身,却情同手足,他们的家庭都有各自的伤痛,可是伤痛终有一天会痊愈,他们坚强,独立,乖张,叛逆,他们正是青春热血的时候,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青春,为了音乐的快乐,她们走上了舞台,结交到了一群与他们一样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朋友……
  • 年轻,若有所失

    年轻,若有所失

    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拥有了她的爱情,当成为乙肝患者失去了她的爱情。她不知道爱情是什么,却懂得了亲情的力量。害怕爱情,却不拒绝爱情。希望借助这个故事告诉那些生活在自己私心事里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爱情是可以相信的,但是不能完全相信。最重要的时候靠自己,不能什么都不做光想着依赖他人给你温暖。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 暗香

    暗香

    《暗香》讲述了辛亥革命爆发,普苍山龙家盛昌号茶庄为避战乱,拟将一批上贡清宫的金牌普洱茶隐匿起来,谁知觊觎者闻风而动,前来抢夺贡茶,龙家为护茶付出沉重代价。转眼百年沧桑已过,大茶商云氏集团总裁云浩然对外宣布,拥有盛昌号百年金牌普洱茶及乾隆皇帝的御赐金牌,因此成功获得汇丰银行用于发展普洱茶事业的巨额贷款,他野心勃勃想要垄断国内普洱茶市场。马帮锅头的后代在临终之际透露出关于百年金牌茶的重大秘密,从而使龙家茶庄的真正后人——龙腾卷入了一场为家族复仇的漩涡之中。 终于,龙腾找到并开启了隐藏在普苍山百年之久的龙家金牌茶,并组织马帮重走出滇进京之路。
  • 第一总裁夫人2

    第一总裁夫人2

    历经千辛建立起来的爱情,却因为两个女子的介入,再度暗潮汹涌。 为救丈夫将MISS—KINGDOH总裁左冷艳逼出商界; 为救儿女,将小妖范捧上大位。 黑暗经商手腕,血色情感掠夺,再掀人性道德沉沦大战。
  • 鬼王悍妃:绝霸天下

    鬼王悍妃:绝霸天下

    二十一世纪杀手界第一人冷魅穿越附身在北冥大陆紫宸国将军府的废材大小姐沐紫苒身上,天下人皆以她为耻,唾弃她,嘲笑她,却不知现在的她而非以前的她,敢羞辱我?我灭你九族!对我好的,我会拼了命的去保护着。伤害我的人,我必定会十倍还之!若是天要灭我,我必逆天而行!
  • 道古长青

    道古长青

    挑一柄剑,揭三世迷,苍乱世间,搅动风云。炼七种情,游百数界,漫漫修路,道骨长青。天性纯良的少年入得庐山修习,以师门长辈为榜样一步步成长,入世后见得人性善恶,一次生死之行引出上代迷闻,千百起落间,锤炼一颗通明道心,踏上那万古长青之路。全文慢热,且期归位。
  • 死亡软件

    死亡软件

    一介学生泉雄进入“骗局”,现实世界的死亡游戏,谁是敌谁是友?装备,技能,妹子,不要太多好不好。!!新人作者,望大家支持。
  • 我有神器

    我有神器

    这是一个天上地下功能最全、威力最强大的神器,说什么诸葛亮知天晓地,天上地下无所不知与这神器一比简直就成了傻子;说什么十万天兵天将、百万妖师天下无敌,看我一人如何手持神器抵挡;说什么轩辕剑、盘古斧开天辟地,与我这神器一比,简直逊毙了。
  • 绝世婚宠,总裁的小淘妻

    绝世婚宠,总裁的小淘妻

    她是建筑界著名设计师,被至爱背叛,一夜宿醉之后,误闯他的房间。他是KIN首席总裁,百分百男人,一次意外让他和她在宾馆邂逅。当他清醒过来,看着枕边躺着的女人,扔下一千块,说:“女人,你最好识趣点,这是你的小费。”她冷笑:“有钱了不起啊,这次算老娘请你的。”掏出一千块砸在他的脸上,苏晴自以为潇洒的走后,却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成了他的女秘……
  • 完美配合:永远和你在一起

    完美配合:永远和你在一起

    在未来的2030年,科技发达,开发出了一款游戏,叫作《仙境》,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来玩这一款游戏,其中发生了许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