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8800000026

第26章 《井深大:早期教育法》(3)

井深大认为,现在的孩子真的非常用功。当然,努力确实很重要,但也应该有个限度。黑猩猩只要学习一小时便会很不耐烦,而孩子们放学回家后,还要再用功四五个小时,无法持续是必然的。许多父母是一面担心,一面又希望孩子能更努力用功。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在达成目标前应该忍耐、努力,这是一个人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若认为这种要求对孩子是过重的负荷,而不忍去做的话,这只是大人不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而下的主观判断。

许多父母对孩子采取的是“做这个,吃那个,该睡觉了……”的教育方式。所以孩子在准备考试时也无法制订自己的计划表,只好到补习班去,确实得到该如何准备的要领后,要依此好好努力,否则就不知何去何从。事实上,到了中学以后,孩子应该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参考书来学习,但长期的“父母责任制”使很多孩子不知道什么东西适合自己。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毕竟,“动机”才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原动力,而该如何让孩子拥有“动机”,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井深大认为,传统教育整体上的错误,就是没有给予孩子学习的动机,而以其他被动的方式来要求孩子用功。

小孩子感兴趣的事未必和考试全无关联,大人可以利用发展孩子的兴趣带动其学习。针对这个问题,井深大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位很喜欢钓鱼的孩子,有一天他钓到一条非常美丽的鱼,从此以后他就对河川海洋里究竟有些什么鱼产生了兴趣,才小学二年级他就很积极地查考鱼类图鉴。

但是,这种兴趣和学校的功课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的母亲跑去找一位专家商量:“我的孩子成天看有鱼的书,学校的功课赶不上怎么办?”专家告诉她:“不会的,只要他能够针对某一个目标彻底研究,便会培养出成功的自信,其他的事就难不倒他了。所以,请好好地珍惜他能如此全神投入一件事的精神,不要阻止他。”

不久,这孩子就在他的班级里得到“鱼博士”的美誉。更有趣的是,不仅是有关鱼的事,就是别的功课他也都学得很好,各方面都得以发展。所以,如何令孩子产生动机是很重要的。

由于价值观念的单一,与此不合拍的人就会遭到淘汰,就像对鱼类的事知道再多,数学和国语的成绩不好还是不行。这种偏颇的观念已经为我们的社会带来极大的弊害。

例如,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分类学家,因为从事分类学需要一种特殊的才能。好的分类学家具备一般人所不能及的敏锐观察能力,看到昆虫就会注意到它的翅膀脉络如何,触角如何弯曲等特征,而且记忆惊人。可是这种能力在升学考试中全无用武之地。

事实上,从事分类学的人不必钻研分子生物学,不用做物理实验。即使要懂生物学,也和一般的生物实验、大学的入学考题等没有关联,因此愈适合往分类学发展的人愈容易落榜,令分类学家们感到极度的困扰。

这种现象不只是在分类学,在其他的各种专业领域中也会发生。因为人们的评价基准是要有掌握所学科目的能力,认为人类的价值仅止于此。所以,孩子们只有接受大人要求自己学习的事物,全无他法可想。

这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一些毕业后到研究所工作的学生,由于他们已经在学问上拥有相当的广度,本应该可以迅速地展开纯属个人的研究,然而事实却不尽然。这些从小被施以普遍教育的学生,因为他们至今所学的尽是一些他们不感兴趣、或厌恶的事物,所以突然告知他们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他们反而无所适从,必须花一段时间去调整自己的心态。

所以当孩子自发地对某些事情感兴趣时,无论他们的兴趣对象是塑胶模型还是鱼类,大人都必须加以重视,并辅导孩子,帮助他完成。井深大认为,若教育体制及社会无法做到这点的话,那些优秀的人才势必会继续被埋没。

不能忽略世代同堂的优点

如今的年轻夫妻,大多不愿和长辈住在一起,因而,“小家庭”愈来愈多。这样一来,老人就如同被挤出工作岗位一样,也被拒于幼儿教育的门外,而且还遭到一些为人父母者的厌恶。

井深大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产生,主要是因为,一些做父母的,认为老人太溺爱孩子,会使小孩任性不听双亲的管教。这种想法,尤以部分自我标榜为新潮与进步的年轻母亲为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的夫妇更倾向于选择与长辈分居,搬到公寓里,过那种互不往来的生活。然而,当我们在追求这种所谓的小康生活时,是否有人冷静考虑过,真有摆脱长辈、成立小家庭的必要吗?

诚然,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确实会有一些矛盾,如婆媳不和、小姑欺嫂,或爷奶溺爱某个孩子等等。可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略世代同堂的许多优点。

而在井深大看来,在抚育孩子的氛围中,有老人在其中施加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老人大都有丰富的阅历,他们有年轻人不具备的涵养和待人宽容的品性,他们懂得循规蹈矩的礼节,因此,老年人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年轻的父母若仅因怕孩子被宠坏,而硬把将对孩子产生可贵影响力的老人隔离,实在是太可惜了。要让孩子不任性,只要父母本身经常采取有分寸的态度来管教即可,而且还应该切记,老人家的一言一行,都可供给幼儿不易得自父母的新鲜刺激。

日本东京大学校长茅诚司就对此感触很深。他自己在幼时,受到祖父祖母的影响最大。茅先生的祖父,当时身任村长,走在路上,光听到他的咳嗽声,孩子们都会吓得不敢再哭。他是一位受人敬畏的长者。他叱喝晚辈,并非感情用事,而是以他一贯的严谨态度,来训诫后生的。祖父的影响使茅诚司成为一位傲骨凛然、明辨是非之人。而他的祖母对他的影响则是另一方面的,他祖母是一位性情温和、终年不懈不怠、在家织布的旧式妇女。

也许是受祖母的影响,成人后的茅先生,格外的专心致志,即使是在庭院中除草,他也认真到不容有一根剩草的地步。

心理学家多湖辉就有过这样的评论:“茅诚司从小所养成的这种脾气和集中力,正是促成他日后成为人格上很完美的杰出科学家的因素。”

不要拿孩子作比较

正如俗语所说:“邻家的花红”、“别人的老婆漂亮”。人,总是爱拿自己和他人作比较,比较的结果则是患得患失,觉得别人的什么都好。总之,常把“别人”放在心上,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

父母们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比孩子的成绩,比孩子的升学,然后比就业,惹得几家欢乐几家愁。甚至从孩子出生时起,邻里之间就开始了“比较战争”。

比如,“人家生的是男孩,我却生了个女孩”,还有“同样十个月大,某家的孩子已经会跟人握手,说‘拜拜’了,而我们家的孩子却还什么都不会,是不是他的智力发育跟不上?”如果父母担心到这个程度,那就有点问题了。

的确,在一些育婴书上,给出了有关婴儿智能的标准发育过程,但那毕竟只是一个“标准”而已,它并不表明婴儿表现早,就是智商高,相反就是智商低。

这里的道理就在于,由于婴儿在生下来后所受的刺激种类不同,他们所感兴趣的对象可能也不同,再加上家庭结构、语言能力等也千差万别,孩子们的兴趣对象根本不可能会一样,各方面能力的表现也会有很大区别。

比如说,爱好古典音乐的妈妈每天听古典音乐的话,婴儿也有喜欢古典音乐的可能;如果母亲每天都听流行歌曲,宝宝也会变成爱听流行歌曲的一员。所以我们不能由此来判定“哪家的小孩有艺术天分”,或说“我家孩子不懂艺术”。

如果我们说婴儿也能听懂古典音乐,一定会有不少母亲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孩子的音乐天赋。不过,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并非听得懂古典音乐的婴儿就是优秀的,听不懂古典音乐的孩子就低能。事实上,前者只不过是通过反复的听古典音乐,在古典音乐的刺激下,婴儿就懂得听古典音乐罢了。同样地,跟人握手、说再见,大人如果不教孩子,却要孩子这么做,那大人的要求就有点无理了。

同类推荐
  •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画云博士在海外生活20多年,她的教育研究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本书通过她育子和教学的经历,深刻剖析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本质,并为优化这些关系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些方法的灵魂即无条件的爱,它令许多教育问题迎刃而解。本书中西合璧,教育理念前沿。虽然从内容方面来看,谈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从价值和功用上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成长的良好读本,其中的反思、诚恳和自我觉醒意识,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著名教育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作者是资深的教育专家画云博士。
  • 怀孕全程专家指导

    怀孕全程专家指导

    未来时代,也许生孩子的重负不再由女人来承担,而在这个角色反串的过程当中,男人女人又扮演着什么呢……
  • 创造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②

    创造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②

    二十年多前,作家刘墉以一封封亲切的亲笔信,写给刚考上纽约史岱文高中的儿子刘轩,信中针对儿子每日生活所遭遇的事件加以发挥及引导,寄理于情的字字句句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教诲与期许。 跨越二十年的成长,穿越二十年的对话,父情子心相互辉映,育子经典历久弥新……这是影响千万人的励志家书,这是激励千万人的人生参考。
  • 决定孩子一生的50种性格

    决定孩子一生的50种性格

    本书根据孩子们的各种心理特征,将孩子分为独立型、顺从型、反抗型、软弱型等类别,书中的理论与案例都紧紧围绕着性格这一主题进行了一一剖析。
  • 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林汶奎编著的《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是对巴菲特这位著名股神的描写,看他是如何成功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投资哲学从生活的点滴渗入到孩子的思想中。《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对巴菲特的生活细节,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人生等进行描写,深入到巴菲特对于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认知与态度,从而告诉儿女如何进行正确的投资。
热门推荐
  • 狂妃:至尊三小姐

    狂妃:至尊三小姐

    天下万物,唯舞独尊!缥舞,特工组排行第一的职业杀手,却被最亲的人杀害,一把大火毁了她付出的所有。重生的那天她成了缥家任人欺负的三小姐,可她不服输的性子就注定要翻云覆雨,只手遮天。谁也不能阻止她锋芒毕露。她要让所有人臣服在她的脚下!【日五更!】【玄幻+女强】
  • 悠然古行

    悠然古行

    有工作有房!没爹没娘!许悠然看着讲台上手持课本的古老师,暗暗做了一个决定,既然要嫁人,那就是他了,本想着等考察期一过,两个人就成亲,可不知不觉中,攻守双方角色怎么转换了!本文古代师生恋,1v1
  • 帝后日常:皇后修仙的日子

    帝后日常:皇后修仙的日子

    穿越成不受宠的国公府嫡长女已经够可怜了,还要和成百上千个女人分享一个男人,太重口,她选择挂机。可是身不由己她一路升职加薪,最后还是坐上了皇后的宝座。身为皇后,理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她忙着修仙,是真没空!圣上,皇后娘娘又不参加晨会。朕听不见!圣上,皇后娘娘要把臣妾贬为宫奴。朕看不见!圣上,皇后娘娘要跟外国人私奔了!朕要杀了……你这个挑拨离间的小人!#救命,这里有个宠妻狂魔!#吴悠染看着身旁眉眼清俊的男人,挑眉问道:嘿,要不要上天?
  • 治国书生

    治国书生

    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自古以来江南多有醉死客,北边枯骨无人收。且看一小小书生如何力挽狂澜,匡扶将倾大厦,一袭青衫,谈笑朝堂,指点沙场。文中一些小诗多为本人自作,如有荒唐,望君一笑。
  • 巫婆的红筷子

    巫婆的红筷子

    最具争议的作家阎连科与颇有人气的人文学者梁鸿跨越十年的文学对话。在连绵的追问与回忆之间,作家个人的历史回眸即是时代、国族的印迹,对民众命运的深入思索激发成作品的内在多层回声,一幅幅可感的画面重新回现,多少悲欢离合、穷形尽相都不脱厚实的悲悯。在激情与思想的交锋中,两代人文思想精英共同展示了当代中国文学深处的精彩波澜。
  • 谪仙人

    谪仙人

    在唐朝安史之乱的大潮中,几个少年少女寻找自我坚持梦想的故事,故事以历史为基础,但加入一部分想象仙侠,风格总体为武侠每个人都在这个纷乱复杂的世上寻找着自己......
  • 冷王的叛逃丑妃

    冷王的叛逃丑妃

    他以为她很丑,因为初见她时,她脸上有块很大的红斑,那块红斑让她看起来格外的丑陋。多月后再见她时,是在皇宫的夜宴上,当时她戴着面纱,他以为她是因为貌丑才戴的面纱。然而,面纱下,她有张极美的脸,美得妖娆,美得魅惑,美得令人窒息,只需一眼便可俘获人的心。只是,她再美,这时候她也不是他的妻,因为———她已被他休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男人心中的好女人

    男人心中的好女人

    每个女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都期望得到他的青睐和宠爱,让他用一生疼惜自己、呵护自己,但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如愿,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她们并不知道心中的他喜欢什么样的好女人。本书作者在采访了众多男女后,将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选取最为突出和最具代表性的话题,完全站在男人的角度告诉女性朋友们--不同年龄和性格的男人各喜欢什么样的好女人;男人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有着怎样的潜台词;在金钱和性爱两方面,男人又是如何看待女人的......除此之外,本书还综合了男人的真实想法,列出了五大他们最想让女人了解及理解的事情,只要你能做到,一定会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女人。
  • 租妻暖爱

    租妻暖爱

    他们原本是相亲认识,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相遇,一个是为了应付回家骗自己的父母有女朋友而不被各种逼问,一个是为了钱,所以两人见面一拍即合,达成协议,可是后来的发展出乎两个年轻人的预料,假相亲变成了真夫妻。
  • 仙家宝贝

    仙家宝贝

    从二十一世纪的地球到星月大陆,为毛?她家庭幸福,生活安乐,不需要。。。成为仙界人人想放点血来炼丹的仙家宝贝,为毛?她胆小怕事,只为自己的小命着想。。。。谈个恋爱居然是个大魔头,为毛?她只想平平淡淡过日子。。。修仙多艰难,且看身为仙家宝贝的许宝宝一步一步走向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