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4400000018

第18章 爬行霸王——爬行类凶猛动物(3)

人类在观察蜘蛛结网以后得到了很多启示,比如有位法国科学家发现蜘蛛腹内腺体能造丝,腹部末端有吐丝器官,内有许多小孔,蛛丝就从这些小孔中压出。蛛丝出来是液体,接触空气后成为固体。于是他挤出蜘蛛的胶液,用人工方法抽成细丝,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副“人造丝”手套。当然,这手套又细又脆,不能遇水,据说至今还保存在法国巴黎。

现在人类经常用的人造纤维也是从蜘蛛那里学到的。蜘蛛在吐出一种叫生丝素的液体后,会迅速把生丝素拉紧,使其中的分子游离出来形成一种透明的结晶体,有效地提高了蛛网的强韧度。这一启迪,使人们制造出合成纤维。比如制造聚丙烯纤维,就是将化学物质的分子拉紧排成一列,再使分子结晶,这些结晶体就使合成纤维具有很高的强韧度。

可以说,蜘蛛的身上有很多宝贵资料。比如,研究生物技术的科学家们在对蜘蛛进行解剖后发现,蜘蛛的丝腺和山羊的乳腺是相似的,于是他们把蜘蛛的这一基因植入活体山羊乳腺内,使山羊产生含有丝蛋白质的奶,再从羊奶中提取这种蛋白质纺成纤维。现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军队已拟用这种纤维制造更轻便结实的防弹背心和防弹服。

庞大的蜘蛛家族中也有很多种类对人类危害很大,比如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有一种毛蜘蛛,它的可怕之处就是能与植物合谋吃人。日轮花的枝叶有着很强的缠性,人一旦触到日轮花就会被死死缠住,这时,成群的毛蜘蛛就会涌上来将人慢慢吃掉。与其相反,在澳大利亚有一种猎人蛛,它专吃蚊子并有着高超的捕蚊本领,被人亲切地称为“梦乡卫士”。

蜘蛛家族的种类很多,可谓千奇百怪,比如世界上最小的蜘蛛是巴拿马的热带森林里生活的一种小蜘蛛,体长只有0.8毫米,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蜘蛛。和巴拿马的这种小蜘蛛相比,澳大利亚境内有一种叫猎人蛛的蜘蛛,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它们的体重约有300克,相貌丑陋,但却是捕捉蚊虫的好手,凡是敢来犯的蚊子无一生还,具有猎人般的本领。同时,猎人蛛含有大量蛋白质,是土著人的上乘佳肴。

在所有蜘蛛中,名称最古怪的要算生活在夏威夷卡乌阿伊岛上某些洞穴里的一种盲蜘蛛了,叫无眼大眼妹。原来,根据各方面的特征它都属于大眼蛛科,只是由于它在洞穴里住久了,造成双目失明,于是留下了“无眼大眼”的怪名。另外,还有一种吃鸟的蜘蛛,它们生活在南美洲,最大的像鸭蛋那么大,吐的丝又粗又牢,在树林里结网,经常用网捕捉小鸟。而世界上最毒的蜘蛛就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灌木丛或草地上的黑蜘蛛。它身上有一个毒囊,其中有毒性极强的毒汁,人兽或家禽被它咬伤,几分钟内便有丧命的危险。

埋伏高手——螳螂

中文名称:螳螂

英文名:mantis

别称:刀螂,大刀螂

分布区域: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

提起螳螂,人们可能就会想到雌螳螂吃雄螳螂的习俗。其实雌螳螂吃雄螳螂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雌螳螂在生育小螳螂时,要耗费很大的体力,为了保证它们的体力,雄螳螂自愿充当补品被伴侣吃掉。

到了交配季节,雌螳螂会散发一种叫做费洛蒙的激素。这种激素会吸引雄螳螂的到来。接收到这种气味的雄螳螂就会寻味而来。相见之后,它们并没有立即开始交配,而是先用它们那特殊的大眼睛相互打量,凝视良久。然后,先由雄螳螂摆动触角向雌螳螂表示爱意,雌螳螂也用摆动触角表示认可,这时雄螳螂才向雌螳螂缓慢地爬去。接近时,双方再用触角摩擦对方的触角,经过双方的触角厮磨后,才会正式进入交配过程。螳螂的交配往往会持续几个小时。在交配完毕后,有时雌螳螂就会回过头来啃食雄螳螂的头部,进而一口一口把雄螳螂的全身都吃光。而此时的雄螳螂竟不作任何抵抗,任其为所欲为。这都是为了给交配后的雌螳螂提供大量的营养,来满足大腹中卵粒的成型。不过这种现象在螳螂交配中并不是每一次都会出现的。螳螂头上长着一对大复眼和三只单眼。它的复眼很奇特,在白天是透明的,到了晚上,就不再透明,变成巧克力的颜色了。其实,这是螳螂为了适应黑暗,在夜晚也能看清四周,把眼睛里面的色素聚积起来的缘故。强壮的大颚旁边长着颚须,用来品尝食物的味道。螳螂的头顶上长有两根细长的触角,它们常有把触角拉进嘴里的举动。这是螳螂清理触角的动作,它们保持触角干净,就可以维持它的灵敏度。它特有的“大刀”似的前足,让其他昆虫见了就害怕。

螳螂是一个勤劳而凶悍的捕食者。它们常常不分日夜地随处捕捉猎物。当它们发现猎物时,“大刀”一样的前肢就发挥作用了。螳螂的前肢长着一排倒钩状的小刺,就像一对锋利的大镰刀,很多昆虫都不敢去招惹它们。螳螂可以说是昆虫王国的小霸王了。

同时,螳螂是一个“埋伏高手”,它们经常躲在草丛或树枝上,晃动着突出的大眼睛和三角形的脑袋,十分警惕,随时准备捕捉其他昆虫。它们有一项本领,就是会随着周围环境而改变自己的形态与颜色。有时,它们像一片枯叶;有时,它们又像一朵花。当蝴蝶这样的昆虫飞来飞去采蜜时,常常会被它们吓得半死。

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螳螂大约有1800多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繁殖特别旺盛。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它们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各地的环境,并且形成了适应环境的保护色和形态。绿叶螳螂大都分布在热带森林的各种叶层中,棕色干树叶类的螳螂则在林木底下繁殖。在草原、灌木丛,甚至是沙漠地区,都有螳螂的分布,而且身形各异,数量比地球上的人口还多。

蛇中之王——蟒

中文名:蟒蛇

英文名:Indian python

别称:南蛇琴蛇 蚺巴蛇 大麻蛇埋头蛇 梅花蛇金花大蟒 黑尾蟒。

分布区域: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印度,向东到印度支那,南至印度尼西亚

蟒蛇是蛇类中最大的一种,体长可以达到7米,体重60千克,据说有人还见过身长9.6米的蟒蛇,可谓真是蛇中的“巨人”了。蟒蛇一般生活在气候温暖的地方,种类很多,非洲热带雨林中的球蟒在受到惊吓后会将身体团成球状,据说古埃及宫廷专门养它来捉老鼠。黄金蟒是缅甸蟒蛇的变种,因其稀有而被原产地的居民当成神灵来膜拜。此外,还有血蟒、非洲岩蟒、安哥拉蟒、森蚺等许多种类。蟒蛇体型庞大,体表花纹非常美丽,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无毒动物。

所谓“贪心不足蛇吞象”,蟒蛇有个好胃口,可以吞下比自己体重大的动物。曾经有人发现一条10千克重的蟒蛇吞下了一头15千克重的小猪,真可谓骇人听闻了。蟒蛇捕猎时,遇到小猎物如老鼠之类,就直接吞入腹内,稍大一些的,先用身体缠住猎物致死,然后再吞下去。所有的蛇类吃东西都是囫囵吞枣式的,因为它们的胃壁上有很多粗大的皱襞,伸缩性极强,可吞食很大的食物,而且蟒蛇新陈代谢很慢,消化过程进行得也较慢,食物可以在胃内停留很长时间,不用担心消化不良。饱食之后,巨蟒可以有几个月的时间都不用吃东西了。巨蟒的狩猎对象有兔子、麂、鸟类、家禽等,此外,它还是捕鼠能手。

蟒同其他的蛇一样喜热怕冷,最喜欢生活在25~35℃的环境中,而且只有在温度达到25℃以上时才取食。当环境温度在20℃时则很少活动,到15℃时,蟒体则开始进入麻木状态,如气温继续下降到5~6℃,就会死亡。所以即使生活在热带,蟒也会冬眠,而且冬眠期长达四五个月。不只低温对蟒伤害大,它们在强烈强光下暴晒过久也会死亡。因此,夏季高温时,经常可以看到在树荫下盘旋而卧的一动不动的蟒。

同其他的蛇类一样,巨蟒视力并不太好,但这并不意味着老鼠可以躲在那里不被发现,因为巨蟒寻找猎物并不是靠眼睛看,而是依仗敏锐的嗅觉。蛇类常将长长的芯子探出来,是为了探察外界的情况。此外,巨蟒还有一门先进的武器——“红外线探测仪”,位于眼睛和鼻孔之间的颊窝处,凭借这一武器,它可以觉察到老鼠身体不断散发出来的热量,从而获知老鼠的方位、大小等信息。由于蟒具有如此强大的能力,在非洲或欧洲曾有很多家庭养巨蟒来看家护院,印度甚至还专门训练蟒蛇照顾婴孩。

草上飞——蝮蛇

中文名:蝮蛇

别称:土球子、土谷蛇、土布袋、土狗子蛇、草上飞、七寸子、土公蛇

分布区域:中国大部分地区

蝮蛇别名土公蛇、草上飞,体长60~70厘米,头略呈三角形。背面灰褐色到褐色,头背有一深色“八”形斑,腹面灰白到灰褐色,杂有黑斑。

蝮蛇常栖于平原、丘陵、低山区或田野溪沟有乱石堆下或草丛中,弯曲成盘状或波状。捕食鼠、蛙、蜥蜴、鸟、昆虫等。蝮蛇的繁殖、取食、活动等都受温度的制约,低于10℃时蝮蛇几乎不捕食;5℃以下进入冬眠;20~25℃为捕食高峰;30℃以上的钻进蛇洞栖息,一般不捕食。夜间活动频繁,春暖之后陆续出势寻找食物。

蝮蛇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毒蛇,其种下分类问题,颇多争论。这场争论长达60多年之久,主要是缺乏足够的根据以说服对方。为此,我们对全国各地的560条蝮蛇标本及Maki(193)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鳞片数目、头型、色斑以及分布区域的不同,确定我国蝮蛇可分为3个亚种,即中介亚种、短尾亚种及日本亚种。

中国蝮蛇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东起内蒙古,西到新疆,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界蒙新区及华北区的黄土高原亚区的西部。短尾蝮蛇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南限约在北纬26°附近,属于东洋界华中区及西南区的一部分。但山西、河北、山东及东北三省是这两个亚种的同域分布区。Smith(1943)把蝮蛇分布的南限延伸到北部湾的一个小岛上,这是严重的错误,他所说的这个小岛叫做小龙山Syoryuzan岛,其实就是蛇岛,在辽东半岛南端的西面,并非雷州半岛的西面。

秦岭是黄河和长江水系的主要分水岭,从古生代到现在,一直起着我国南北两大部分的分界作用,所以在动物地理的分布上,都认为是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天然障壁,这不仅对鸟兽有效,对蛇类的分布更为有效。但秦岭东段从伏牛山往东,山势突然低落,与华北平原接壤,分布于秦岭以南的短尾亚种通过这个地区与古北界的中介亚种相遇,形成两个亚种的同域分布区。

明显而有趣的例子是:在陕西,洋县和周至两地相距甚近,但中间隔着秦岭主峰太白山及首阳山,在山南洋县采到的蝮蛇是短尾亚种,在山北周至采到的则是中介亚种,表明秦岭对这两个亚种是起着地理隔离的作用的。

日本亚种在我国只分布在台湾省,与日本群岛所产的相同。中介蝮数量特多的地方,已发现有两处,一处在黑龙江西部,靠近蒙古的卓山车站附近,站北共有6个山头,长约3千米,宽一两千米不等,是铁路局的采石场,其中1~3号山头因蝮蛇太多而停止开采。另一处是蛇岛,面积仅1平方千米左右。过去有人估计岛上有蝮蛇50万条,这显然是夸张了。1957年在岛上考察之后,我们估计大约有5万条蝮蛇。最近辽宁蛇岛考察队在岛上作了数量分布调查,认为现存蝮蛇约有2万条,这和我们当时的估计比较接近,因为该岛在1959年以后曾遭火灾及滥捕,损失的蝮蛇是相当多的。

蝮蛇多生活在平原、丘陵及山区,栖息在石堆、草丛、水沟、坟堆、灌木丛及田野中。短尾蝮的洞穴多在向阳的斜坡上,洞口直徭为1.5~4.5厘米,洞深可达1米左右,大多利用蛙、鼠等挖钻的旧洞。蛇岛的中介蝮多栖息在石缝、草丛及树枝上,静止不动,头部仰起向着天空。当小鸟停落在它附近时,即迅速向小鸟袭击。常见一棵小树上有几条蝮蛇。在一株高约2米的栾树上曾见有21条,一棵樱树上见有25条。小鸟稀少时,多潜伏于草丛及石缝中。例如:1957年9月15日,岛上小鸟极少,所捕获的413条蝮蛇中,草丛里捕到的占54.52%,岩石上捕到的占43.61%,树上捕到的只占1.87%。

仔蛇2~3年性成熟,可进行繁殖。蝮蛇的繁殖方式和大多数蛇类不同,为卵胎生殖。蝮蛇胚在雌蛇体内发育,生出的仔蛇就能独立生活。这种生殖方式胚胎能受母体保护,所以成活率高,对人工养殖有利,每年5~9月为繁殖期,每雌可产仔蛇2~8条。初生仔蛇体长14~19厘米,体重21~32克。新生仔蛇当年脱皮1~2次,进入冬眠。

用蝮蛇作原料生产的一些贵重药品能医治多种疑难病症。蝮蛇毒素是生产高效抗血栓药物的原料;蛇干有祛风、镇静、解毒业痛、强壮、下乳等功效。

山谷蘸——尖吻蝮

中文名:尖吻蝮

英文名:Hundred-pace pitviper

别称:白花蛇,百步蛇,五步蛇

分布区域:中国,以武夷山山区和皖南山区最多

五步蛇学名为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蘸、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内相当着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

五步蛇头大,呈三角形,吻端有由吻鳞与鼻鳞形成的一短而上翘的突起。头背尖吻蝮黑褐色,有对称大鳞片,具颊窝。体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方形大斑块。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

同类推荐
  • 哈佛小天才IQ智商课:和美国孩子一起提升智商

    哈佛小天才IQ智商课:和美国孩子一起提升智商

    本系列丛书包括《哈佛小天才EQ情商课》、《哈佛小天才IQ智商课》、《哈佛小天才LQ学商课》和《哈佛小天才MQ德商课》等四个分册,分别从情商、智商、学商和德商等四个方面多个角度,精选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精彩经典的哲理故事,每个哲理故事均有精要的哲语阐释和英汉双语名言印证,力求言简意赅地剖析成功的教育智慧,寓教于乐地揭示出哈佛大学最精华的教育精髓,为优秀家长和成长中的孩子打开成功的秘密。
  • 生物技术与工程导论

    生物技术与工程导论

    本书较全面地反映国内外现代生物技术与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最新发展,内容丰富,新颖、文字流畅、町读性强。本书涉及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分离工程等内容,以及在农业、食品、医药、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全书共分8章,每章后附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知识拓展、参考文献、进一步阅读材料、复习思考题。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新技术和新进展,且能够从中学到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 崇尚科学(1)

    崇尚科学(1)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少年维特之烦恼(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少年维特之烦恼(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世界文坛中脍炙人口的探案佳作。小说出版后,其主人公福尔摩斯成为大侦探的代称、众人崇拜的英雄,也是英国小说中刻画最生动的人物之一,一度令众多侦探小说的主人公黯然失色。在中国,《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译本最多、销量最大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而福尔摩斯则是家喻户晓的外国小说人物。
热门推荐
  • 烟卉漫绽雪山城

    烟卉漫绽雪山城

    莫南夜莫宅唯一白手起家的幕后少主家族地位的掠夺与残暴在他年仅4岁那年亲眼目睹对他疼爱有加的叔叔竟然对他痛下杀手瞬间逝去双亲的他唯有逃离这地狱般的魔爪待他强大之时将会是他的必死之日。柳访烟孤儿善独来独往喜静外人总是看不清那副冰山美人下到底是怎样一番美景大学毕业后进入南流总院当护士偶然一次枪杀案件把无辜的她牵扯其中。就在那一瞬间,那一眼莫南夜的冰山一角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慢慢地融化一次次情不自禁地靠近无时无刻地占有柳访烟从一开始的拒之千里变成半推半就最后是沦陷其中.....
  • 36招解除3M魔咒

    36招解除3M魔咒

    本书着力解决职场中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问题,让您在面对各种类型的要求、请求、苛求时,都可以找到有效的拒绝方法,从而摆脱困境,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次贷风暴下的中国牌局》充满了轻松的睿智。为了能让您解除3M魔咒、面带微笑地轻松工作,让您每天的生活变得幸福、愉快,《次贷风暴下的中国牌局》不仅讲述如何规避3M魔咒,而且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可以帮助您尽快树立起在职场中取得成功的正确的观念、心态与思维方式。《36招解除3M魔咒》让您投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帮助,它为您提供了36招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您驰骋职场,无往不利。
  • 曼哈顿的黄昏

    曼哈顿的黄昏

    2017年10月16日傍晚,纽约曼哈顿美丽的日落。上纽约湾的一角,海水有节奏地冲刷着棱角分明的山崖岩壁,飞溅起大团的白色浪花。一座巨大的西式庄园连绵起伏地覆盖在这片巍峨的悬崖上,庄园里面,不断地传出节奏感十足的欧美流行摇滚乐与各种疯狂的欢呼,数道彩色的光柱随着节奏喷射在各个角落.到底这座能跟皇家园林媲美的私人庄园里面在庆祝些什么?
  • 在末日活着

    在末日活着

    且看猥琐男如何在末世潇洒滋润的活着,如何在末日建立自己的乌托邦
  • 降龙圣尊

    降龙圣尊

    降龙罗汉在被自己的师尊如来佛祖赏赐的大日如来真经后,他的四师兄托塔尊者因为嫉妒,想要背着如来佛祖除掉他。但是在降龙死去的最后时刻,他忽然想起了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所得的灵魂出窍之术才躲过了飞灰湮灭。当他在醒来的时候,他的灵魂已经附在了一个十二岁,而且满身是病的少年身上。最可怕的是,就算他已经是度过十世比丘僧了,但是这个世界也让他很陌生!半托伽你个卑鄙小人,总有一天我要重新回到西天,让你魂飞魄散,阿……这个上一世是普度众生的善良充满睿智的济公,在这一世有什么转变呢?曾经的降龙尊者在三界的威名之响亮,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
  • 仙剑之无尽轮回

    仙剑之无尽轮回

    “我是谁,我这是在哪里,为什么会有一个那么温柔的眼睛在看着我,为什么我的心好痛,啊!!!!!”无尽的轮回早已使得昔日称霸一方的冥尊,从一代霸主变成一个在无尽的岁月里寻找记忆的可怜人,昔日伊人耳边话,今朝余音耳边旋,悔恨不知当日情,今夕感叹已成空。冥尊诸葛玄,在时光的长河中能否找到昔日追求的答案,天道有情,亦无情,终究一场红尘梦......
  • 翻浪江湖

    翻浪江湖

    黑道,一种永远无法呈现在阳光下的生活、江湖,涉过水的人才知道为何称其为江湖。一心闯荡世界,誓要有所作为,良家好孩子——秋雨,不料最后却无奈投身黑道。江湖险恶!人心难测!对手奸猾,美女柔情,试看懵懂少年如何在江湖中翻起闪亮浪花。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 白马过江湖

    白马过江湖

    女主角是一位豪门权贵的流落之女,男主角则是土生土长的武林好苗子。寒冬时节,女主角家中发生了一系列剧变,她的母亲惨死,哥哥下落不明...这将如何影响她的人生和武林格局?......
  • 水一样做事

    水一样做事

    本书是一部成功心理的通俗读物。内容包括刚柔之道,方圆之道,动静之道,虚实之道,屈伸之道5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