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3900000002

第2章 贵在静心——人生胜境平常心(1)

不良情绪是疾病的催化剂,一个人如果终日思前想后、欲望不止,难免就会百病丛生。而要消除不良情绪,重要办法之一就是要学会静心。所谓静心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宠辱不惊,闲看厅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

淡泊名利,养心莫善于寡欲

名利观念人皆有之,名利需求是人的潜在本能。当温饱问题解决后,很多人就开始追逐名利。

名利是人们生存基础之上的高层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说物质基础是人生存所必需的,但要通过正当途径来获取。正当途径得来的名利是社会所承认的,是人们可以大胆追求的,但过分追逐名利就不可取了。人执着于名利很容易失去自我,因为被名利牵着鼻子走,一心只想夺取和获得,会产生许多牵挂、忧虑、顾忌,心中负荷很重。圣人孟子很早就看透了这个道理,为了给世人排解烦恼和痛苦,就总结出这样一句话:“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大意是讲修身养性的最好方法是减少、节制物质生活欲望。为人减少了欲望,本心即使有所丧失,也不会很多;为人欲望很多,本心即使有所保存,也剩不下多少。在他之后,诸葛孔明又说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蕴含着相同的意思。

然而淡泊并不是舍弃,许多人望文生义认为淡泊就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淡泊名利并不是拒绝名利,而是不要把名利看得过重,免得自己在欲望中迷失。其实,名利本身并不是坏东西,而是人们的正常需求。每个人都想生活得更舒适和更轻松,对名利的追求是可以理解的,完全不必隐讳。

这种正常的追求如果引导得好,个人的自制力和悟性较高,能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做出贡献,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反之,如果一个人名利思想过重,利欲熏心,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甚至损害他人的利益,名利就会反过来束缚自己,使人动弹不得,心境浮躁,生活沉重不堪。

因此淡泊名利强调的是做事时的一种心态。应该正确看待名利带给人的影响,并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愿望,知道自己要什么,该怎么做。这些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人可能用毕生的精力去争取,到头来仍然没有通过淡泊名利这一关。这种情况提醒我们,淡泊名利的重要性,因此面对诱惑,一定要沉得住气。

当年博学多才的庄子在濮水隐居,楚威王想请他来做丞相,辅佐朝政。就派两个大夫带上许多珍珠玉帛去请他。两个大夫在濮水岸边见到庄子正在钓鱼,于是对他说:“楚王希望先生能到楚国从政,想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您,劳累您了。”

这时,我们想一下:许多读书人寒窗苦读,不都是想要获得这样一个机会,为自己博得名与利吗?面对如此诱惑,庄子会如何选择?一边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将要上钩的游鱼——贫穷的庄子钓鱼可不单是情趣优雅,怕是家里已经没有粮食可以下锅了;而另一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楚国相位。两者的巨大差距使这道选择题看起来十分容易。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去请。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结果,庄子拿着鱼竿,看都不看那两位大夫。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名利算得了什么?他仅仅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

随后,他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位大夫回答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说:“你们请回吧!我情愿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的一生也确实像烂泥中的神龟一样,超脱自在。其实,人生名利如浮云流水,如果能够淡然处之实在是人生之幸。人若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抛弃无边欲望带来的烦恼,独守一份心灵的宁静,也算是找到人生的要义了。

顺其自然静心过生活

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唯有自然而已,顺其自然,便得以静心过生活。

顺其自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安静、平和的心态。首先,自然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那么要“顺其自然”,就应该先了解自然,掌握自然,也就是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而后积极地去顺应。如此处事,便会避免许多事端,心也自然安静下来。

也就是说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顺其自然,不要对抗自然。养生能懂得顺其自然,才真正开始接近天地。离天地越近,越能获得天地的滋养。老子还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生于天地之间,顺则生,逆则亡。

所以,不论是在田间耕作,还是在商海腾挪,或者是在为了仕途奔波,都应该先悉心研究其中内在的自然规律,然后决定取舍进退,不强求、不逆势而动。这样,就不会因为盲目行动,打乱自然而导致身心疲惫。如果能做到这些,无论面对何种处境,都会泰然处之,安然自得。

庄子的一生素来超然豁达,一切顺其自然。他生活艰辛,有时不得不向别人借米来糊口,但他对这些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后来,他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唁。他不哭,反而坐在遗体旁边,敲着瓦盆唱起来。惠子指责他为什么不哭而歌,他坦然地回答说:“开始我也很悲痛,后来仔细一想,人是怎样来到这个世上,又怎样离开这个世界的呢?原来人是由气,即自然界的非生命物质变化而来,气聚成形,气散则死。现在人的形体已死,又将变成非生命的物质了,故以鼓盆而歌,欢送和庆祝我的妻子重新回归自然。”其实,顺其自然的养生方式见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古时候,有位叫纪昌年轻人,自认为射箭是天下无双,就连师父他也不放在眼里。他的师爷甘蝇的射箭本领天下闻名,传说甘蝇射箭箭无虚发,百发百中,看过甘蝇射箭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他是神射手。于是,纪昌就去找甘蝇。

见面后,甘蝇问:“你会射箭吗?”当时正逢孤雁从天上飞过,纪昌抬手一箭射中。甘蝇淡笑说:“真正的射手不用弓箭。”接着做了个射箭动作,空中飞翔的小鸟应声坠下。甘蝇拿起鸟,吹了口气,小鸟又飞向空中。见此,纪昌大惊,决定跟着甘蝇学箭。

10年后,纪昌变得平和恬静,稳重淡泊。虽然再没有人见他射过箭,但他住的房子却箭气冲天,连凶猛的鹰也无法从房上飞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真正成为自然的组成部分时,自然的力量才真正属于你,正如真正的拳师是在用心打拳,真正的书法家是用心在写字。养生也是如此,当悟出天地大道理时,才能在天地间长存。

因此,养生学家认为:人要去掉主观干扰,尊重客观信息。如果特别想睡觉,往往是身体过于疲劳;如果体内缺水,客观信号是口渴。古代有句话叫“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这也是要人们顺其自然。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人的生活要有规律,不能疲劳过度,疲劳是百病之源,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人应该在该做事的时间用心做事,该睡觉的时间安然入睡。比如,晚上10点到早上6点是最佳的睡眠时间,在11点到3点这段时间,身体组织进行自我修复,是细胞生长的最好的时间。只有在这个时间内休息,疲劳的身体才最容易恢复。

故而,要静心养生,就一定要尊重和顺应客观自然。例如春天是万物萌生的季节,这时人应该晚睡早起,多做户外活动;夏天是万物茂盛的季节,这时人应该让气机宣畅,精神外向,千万不要发脾气;秋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天高云淡,此时人应该收敛自己的情志;冬季是万物封藏的季节,人应该早睡晚起,将自己的精神和身体藏起来,尽量不要外露。只要能够这样行事,顺其自然,身体就会得到良好的调养。

宠辱不惊,坦然面对人生起伏

当人们遇到大的变故时,常用一个词语来自我勉励,那就是“宠辱不惊”。做人要做到无论别人怎么对待你,都不要太往心里去,不要因个人得失而心神错乱。别人如何看重你、夸奖你,你都不必得意忘形;别人怎样羞辱你、打击你也不用心怀怨恨。这是做人的修身之道,用一句流行话说:保持一颗平常心,做自己该做之事。

在唐高宗总章初年期,卢承庆是吏部尚书,负责朝廷文武百官的考核选拔工作。这时有一位负责督运朝廷物资的官员,因途中遭遇大风浪,以致损失了大量粮食。于是卢承庆在为他做考评时,就批示说:“督漕运却损失粮食,评为中下等。”这位官员听后泰然自若,没有任何辩解就退了下去。卢承庆感觉此人有雅量,值得尊重。继而一想:“损失粮食在于天灾,不是他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他个人力量所能挽救的,评为‘中下’,恐怕不合适。”遂决定将其考绩评为中中等。

谁知这位官员知道此事后,仍一如上次那样沉稳,既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任何惭愧的意思。卢承庆见他如此这般,非常赞赏。最后便将其考绩改为:“宠辱不惊,评为中上等。”这位官员面对政绩考核表现出宠辱不惊的精神,使卢承庆深受感动。后来卢承庆本人也大起大落,命运坎坷,但他的心情始终平静如水,并不因起落无常而改变自己的为人原则。

其实,人生本就没什么定式,起起伏伏在所难免,能够坦然面对才是明智选择。羞辱也好,荣誉也罢,不过是过眼云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尽本分。

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也把荣誉看得很淡,她在获得第一次诺贝尔奖之后,毅然将原来的100多个荣誉称号统统辞掉,专心研究,终于又荣获了第二次诺贝尔奖。有一天,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见居里夫人正全神贯注地做试验,她的女儿们则在一边玩得不亦乐乎。这位朋友发现,孩子们手里的玩具竟是一些精美的奖杯和奖牌。于是他就随意拿起一块,看后不由得大吃一惊:“这么珍贵的东西,代表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随便让孩子拿着乱玩呢?”原来,他手里拿的正是一块价值连城、绝无仅有的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居里夫人听后,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居里夫人对待荣誉的这种态度,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人活一世,难免会遇到宠辱,但由于人的胸襟,境界不同,当宠辱来临的时候,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又有“受宠若惊”之说。

宋朝有个人,因自己穿的棉袍被宋徽宗赵佶的御手摸过,他便将赵佶的手形绣在棉袍上,穿着它到处炫耀。他的一只胳膊被皇帝握过,他便以黄帛的把皇帝握过的地方包缠起来,给人作揖时,那只缠着黄帛的胳膊连动都不敢动。此人因受到一点皇帝的恩宠而四处矜夸炫耀,这种举动荒唐而可笑。

还有一些人,不堪承受人生的失意,看不到光明,因此走上绝路。诗人屈原就是这样。他为国家倾尽心力,却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挑拨而被楚王疏远,后来又被放逐。他悲愤欲绝,在汨罗江里结束性命,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假如他能坦然面对着一切,振作精神,坚持到底,也许他便可以匡扶天下。怎奈他陷入悲愤的情绪里,没有以坦然的心态面对,最终自沉江底,可惜,可叹。

其实,人生在世,都在为了各自的追求和目标,不停地忙碌着。生活时而顺当时而坎坷,很少会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发生。因而,无论发生什么,人都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坦然面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曾国藩曾自箴:“莫问收获,但务耕耘。”因为收获是无法把握的,而耕耘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且一个人倘若追求太多,杂念太多,就会浮躁不安,便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做事。

其实耕耘与收获是因果关系。就像老农种田,你精耕细作,我也精耕细作,你的收成就可能好,我的收成却可能很差。因为庄稼要获得丰收,除了精耕细作,又要土壤适合,还需风调雨顺;光有精耕细作,不是干旱就是泥石流,收成就不见得好。有句话说得好“尽人事以应天命”,这句话很有哲理,只有尽人事才有可能应得到天命。一个种子不播,半个果实业甭想收获。

耕耘是必须要做的,不劳而获的事情一般不会发生。人们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假设天上纵然掉下馅饼,那也只有勤劳外出觅食的人才能捡到。朋友说过一句话“想要鸟屎拉在头上,还得多出去走走才行。”耕耘的必要性可见一斑,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耕耘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没有春耕,何来秋实?但是春季播种的时刻,如果太执着于秋季的收获,到时只怕收获不佳,乱了心性。因此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才是正理,我们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而不问收获,并不是不想收获,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耕耘上。这种人深信,只要有耕耘,就必然有收获,问与不问结果都一样。何必那样功利呢?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就会把精力放在耕耘上,放在努力奋斗上,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的目标和人生价值。

同类推荐
  • 内向的力量

    内向的力量

    或许大家并不知道,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因为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内向优势,从而让自己在浮躁的社会里沉静下来,独立思考、富于创意,最终迈向成功。了解自己的性格,开放自己的人生,加强自己的钝感九提升吸引力,扩大影响力。挖掘内向的力量,迎接成功的明天。
  • 女人魅力一生的铂金法则

    女人魅力一生的铂金法则

    这是一本有助于女性朋友增加自身魅力、培养非凡气质、获得更多幸福的书。打开它,或许你今天还是路边一棵不起眼的小草,而明天,就可以成为花园中的奇葩或许你今天还在为幸福的获取而苦恼,而明天,就已经掌握了通向幸福的金钥匙!
  • 记事本成功法

    记事本成功法

    最简单的工具往往蕴含着极大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像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经汴学家科特勒等大人物都有用记事本的习惯。你希望像他们一样成功吗?那么,从现在开始合理使用你的记事本吧!
  • 关于思维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思维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关于思维的格言》让我们在听名人的名言时,也可开拓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思维不再局限于那狭窄的一方天地间,而是如鹰般翱翔于广阔的天际!
  • 哈佛公开课

    哈佛公开课

    哈佛大学培养了8位国家总统、34位普利策奖获得者、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数百位世界级富翁,此外,还有一大批知名的学术创始人、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文学家、思想家。哈佛大学是社会精英的聚集地,是优质教育的代名词。能够获得哈佛大学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成功智慧,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本书汇集了哈佛哲学、心理、管理、情商、社交、口才和幸福7门最热门的公开课,立体直观地诠释了这个全球顶级学府的育人之道和精英养成之道,并提炼了哈佛著名学子、教授等人的成功箴言和思想精华,能给年轻人受益终生的启迪。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庶女当道

    重生之庶女当道

    三天三夜的狠虐折磨后,她被休下堂,身无分文,凭着仅存的力气爬回家族,却看见满身是伤死不瞑目的娘亲,三姑六婆鄙夷的眼神,嘲讽的口吻,大笑的表情,顷刻间,仇恨成骨。“我若不死,必定卷土归来!”抱着娘亲冰冷的尸体,仰天长誓狂风肆虐暴雨淋漓中,她踉跄的倒下,疾驰而来的马车将她席卷一捞。
  • 纵情狂帝

    纵情狂帝

    他自幼失去双亲庇佑沦为孤儿,混迹于市井之中。巧遇黑帮火拼,冒死救了天狼帮头号人物,从此加入天狼帮。因他机智过人天赋异禀,得到天狼帮老大的赏识,并加入专业组织的训练。经过层层地狱式训练,成就一身不凡的金刚铁骨,叱咤黑帮,横扫两道,令众多帮派闻之丧胆。一次机遇误食晶石后而身怀超能之术,更令他如虎添翼。且看他如何纵横黑市、操控商战、驾驭赌场,如君临天下般傲视群雄!再看他如何玩转在众多女神之间……
  • 异事

    异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有云烟

    心有云烟

    武侠是一个梦,比玄幻真实,比仙侠普通的梦。他的没落在于此,他的魅力也在于此。每一位读者都是一位侠,我们有着相同的江湖。“你们四个,改名换姓,远走高飞。琴棋书画,刀弓剑戟,只以为好,不以为官!”
  • 血海翻腾

    血海翻腾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昭华宫帘

    昭华宫帘

    王氏贵女,一纸圣旨召入宫中封为公主。从此,再也离不开命运的漩涡。她表面是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公主,实际是牵制家族的工具。在皇族的命运漩涡里,她认识了他。她是他最敬重的皇姐,是大胤国辅政的长公主。他是她心里藏得最深的人。“因为我是公主,我才能遇见你。因为我是公主,我不能和你在一起。”
  • 仙之问

    仙之问

    一入修真不是人,问仙求道求长生,神仙不足信,长生不够长
  • 撒旦绝恋Ⅱ:惹上诡谲恶总裁(全本

    撒旦绝恋Ⅱ:惹上诡谲恶总裁(全本

    他是各行业都有渗透的巨头古氏财团的年轻总裁,时而魅惑,时而冷漠,又时而狂暴,令人捉摸不定。而她,不过是一个无父又无母、寄人篱下的小孤女。原本就是两个世界里的人,却因为命运的转轮,而有了交集。他看着她清冷娇弱的脸庞,审视着她的眸子,逼迫她交出她的一颗真心;最后,在她丢了心,心甘情愿的留在他的身边,满怀着喜悦迎接着即将到来的新生命的时候,却见他忽现阴鸷的神情——“滚!……就因为我厌倦了你、腻了你,所以你该滚了!”心碎,就只是在一念之间而已……◆可爱的小虫虫◆三岁——小虫不悦的嘟着嘴:妈咪,为什么你要我打扮成女生的模样?她头上冒出了几根黑线:因为女孩子能够穿漂亮衣服。小虫厌恶的瞅着身上的白色蓬蓬裙:可是小虫不喜欢穿漂亮衣服。她皱眉兼无语,看来无法忽悠了……
  • 这些病不用上医院

    这些病不用上医院

    本书包括了90%以上的常见小毛病,您只要照着指南做,去医院的时间就能省掉一大半,钱当然也省下一大半,关键还省心啊。有了柴小姝博士的指南,您就不用老去医院麻烦医生了。
  • 我与书的故事3

    我与书的故事3

    本书是“世界读书日”征文大赛作品集,宁夏青少年围绕“我与书的故事”这一主题讲述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书风貌、读书经历,回顾读书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入选作品千篇,编辑将其编校加工整理成书。本书能让同学们乐于读书、勤于读书,让书记的墨香弥漫在学生的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