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2500000030

第30章 医学模式与慢性疾病防治(1)

抗衰老离不开疾病防治,慢性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加速机体衰老。老年慢性疾病加速人体衰老,当衰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演变成老年性疾病,两者同时存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因此,科学、全面、有效地防治慢性疾病是抗衰老(延长寿命)的最重要策略。

临床统计研究发现:用现有的医学手段和途径,大幅度地延长人类预期寿命,使之接近或达到人类最大寿限可谓难上加难。很少的几种老年性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我们健康长寿进程,给人类跨越超常规长寿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那么,是否有新的途径使老年人摆脱几种主要的老年慢性疾病危害,顺利地越过人类平均预期寿命。有的话,这一途经的医学原理和基础又是什么?

医学模式即医学的主导思想,是某一时代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医学模式又称医学观,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原则和总出发点。即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生死观等。医学模式影响着某一时期整个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从而使医学带有一定的倾向性风格特征。一种医学模式影响着医学工作者的思维方式,行为风格,从而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随着社会的进步,白发浪潮已经来临。老年人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用现有的医学模式,医学手段,临床医学防治疾病的途径,来达到人类延长寿命的目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大?依靠西方生物医学模式,临床对抗医疗手段,来达到人类最大寿限看来已经陷入绝境!只有寻找新的医学途径,转变医学模式,才能使人类顺利地达到人类最大寿限。

第一节生物医学模式

从18世纪下叶到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发现。

显微镜的发明,创立了细胞学说;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动摇了形而上学、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工业化、都市化导致的传染病问题日益突出,推动了细菌学的发展,人们不仅发现了细菌的存在,而且通过培养基认识了一些使人致病的细菌;与此同时,一些医学基础学科,如生理学、病理学、寄生虫学、药理学、免疫学等都在蓬勃发展。生物学的长足进步,促使人们开始运用“生物-医学”的观点认识生命、健康与疾病。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人们认为健康是宿主(人体)、环境与病因三者之间存在动态平衡,这种平衡被破坏便发生疾病。这种以维持生态平衡的医学观所形成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医学模式”。

一、生物医学模式的由来和发展

19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鼎盛时期。物理和化学的概念与方法向各个科学领域渗透,创立了一系列新科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细胞学说、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等纷纷建立。标志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从整体水平进入器官水平。对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疾病的定位深入到细胞水平。

20世纪以来,由于遗传学的发展,疾病定位又从细胞水平深入到染色体,即亚细胞水平。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的分子结构;随后证实基因不过是DNA分子的一个片段,从而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深化到分子水平。科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生物学、生理学、药理学、基因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在诊断和治疗学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电子计算机和断层摄影术(CT)、ECT,B型、M型超声诊断仪、纤维内镜、磁共振等的发明使诊断手段达到一个新阶段,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创立和发展标志着医学科学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生物医学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的研究逐渐从宏观步入微观,这样使人们逐渐产生了一种观念,即认为人体只不过是一部精密的机器,疾病则是某一部件出现故障和失灵,医生的工作就是修补和完善这部“机器”。

时逢哈维(Harvey)的实验生理学和魏尔啸(Virchow)的细胞病理学的出现,以及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生物科学体系的形成,加上外科方面消毒和麻醉技术的出现,将人作为“人体机器”的观点注入了新的研究成果,于是乎“生物-医学模式”诞生了。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model)是指建立在经典的西方医学基础之上尤其是细菌理论基础之上的医学模式。由于其重视疾病的生物学因素,并用该理论来解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以及制定健康保健制度,故被称为“生物-医学模式”。其基本特征是把人看作单纯的生物或是一种生物机器。即只注重人的生物学指标的测量,忽视病人的心理、行为和社会性,它认为任何疾病(包括精神病)都能用生物机制的紊乱来解释,都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和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形态、结构和生物指标的特定变化。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是:以医院为中心,以专科医生为主导,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体,以疾病为中心(即以医生为中心),对疾病的认识致力于生理或病理变化基础,重视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使用;追求特异性的诊断与治疗,把诊断的权利交给冷冰冰的检查设备;医学导向专科化。其医学服务模式是:人有疾病症状后来医院看医生,医生根据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再根据病理、生理、现代药理等机制提出并实施治疗方案,并大量使用“化学魔弹”靶向攻击病变目标。

无疑,生物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针对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方面,使其发病率、病死率大幅度下降;在临床医学方面,借助细胞病理学手段对一些器质性疾病做出定性诊断,无菌操作、麻醉药和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减轻了手术痛苦,有效地防止了伤口感染,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使现代医学从细胞水平向分子生物医学水平发展。

然而,必须同时看到这种医学模式受“还原论”的影响,有着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1.仅仅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只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把人看作“生物人”。

2.在临床上只注重人的生物功能,而忽视了人的心理功能及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忽视了精神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治疗方面的作用。

3.在科学研究中较多地着眼于躯体的生物活动过程,很少注意行为和心理过程。把人视为“生物机器”。

4.思维的形式化往往是“不是、就是”(不是病,就是健康)。因而对某些功能性或心因性疾病,无法得出正确的解释,无法解释生物学与行为科学的相关性,无法提供有效的、非药物性的治疗,更无法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这样就必然不能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本质。

二、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

基于上述诸多“无法”,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L.Engel)197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应对生物医学的挑战。”在理论上对“生物医学模式”作了更正确的扼要的论述,他尖锐地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他说:“这种模式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躯体)变量来说明。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病患(患者)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生物医学模式不仅要求把疾病视为独立于社会行为的实体,而且要求根据躯体(生化或神经生理的)过程的紊乱来解释行为障碍……任何不能如此解释的障碍都必须从疾病范畴中排除出去。而且这种模式已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至上命令,它的局限性易受忽视。简言之,它现在已获得教条的地位。在科学中,当一个模式不能解释所有的资料时,就要修改摈弃这个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表现如下:

1.采用“对抗治疗”。依靠化学工业的高科技药学家不停地研究制造“化学魔弹”;医学家陈年累月地大量发射“化学魔弹”。由于“病因谱”“疾病谱”的变化,并非所有疾病都是生物因素所致,很多疾病是“大兵团,多兵种协同作战”,向人体发起总攻,而使人体致病。“化学魔弹”对某些疾病已无用武之地。与此同时,大量病原微生物为了逃避“化学魔弹”打击,出现变异与耐药,使“化学魔弹”攻击失灵。

2.排斥人的社会属性。人不同于动物,除具有生物性外还具有社会性。生物医学排斥了人的社会性。人类具有这两重性并不是新问题。

生物医学模式排斥人的社会性是有历史和社会根源的。“身心分离”是生物医学模式的先天不足。

3.人不是可以被修复的“机器”。“人是神造的(大自然),机器是人造的”。人是有感觉、知觉、思维、灵魂、精神的。人与机器有本质的区别:机器是由零部件组装的,并各有其独立性。人体是组织、器官、系统发育,并且只有构成整体才具备完整的功能。机器有稳定的结构,但不会有发育进化的过程;人体结构的稳定是相对的且会发育和进化。机器具有“还原性”,人体不具有“还原性”。把人体当“机器”看待与修理是不正确的。人不是“机器”,人类来源于大自然,并融于社会,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4.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思想“还原论”有局限性。还原论(reductionism)亦译简化论,它的基本思想是:要求用物理和化学的规律完全解释生物规律。主张“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可测量的生物学(躯体)变量来说明”。事实上“还原论”的理论规律只能说明疾病的一部分,并不足以完全解释疾病的变化规律。“还原论”作为一种认识论本质上是机械唯物论的一种,作为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于人类疾病的本质解释有它的局限性。从而导致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带有先天缺陷性。

5.生物医学模式治的是“病”而非得病的“人”。它将“病”与“人”分离开来,忽略了患者的心理感受,不注重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使其在就医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患者心里很不舒服,未做到以人为本。因此,导致医患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在此,我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触。

6.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由生物因子(细菌、病毒、寄生虫)所致的疾病已被控制,而另一类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心理性疾病、精神病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这时,人们才惊讶地发现,曾经为人类做过重大贡献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这些疾病面前显得束手无策。

7.生物医学模式,对征服慢性疾病和人类长寿抱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忽视了养生保健,忽视了疾病的预防,忽视了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对健康和疾病概念的理解过于片面,有时还打着医学科学主义的旗帜滥用科学成果;导致了医疗费用上涨,导致了医学科学非人性化和医疗危机的产生。

第二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疾病谱”发生了转变,病因出现了多样化,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老年化社会的医疗服务,要求人类同时利用预防医学、生物医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康复医学、健康教育等综合手段。即现代医疗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同类推荐
  •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分五章共62节,着重阐述了重要外科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并同时注重介绍重要的外科诊疗新技术、新疗法。书中的每节内容在体例上分前沿学术综述、临床问题、建议阅读的书目和文献等几个部分。前沿学术综述重点介绍近年来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临床问题采用问答的形式阐述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以使读者浏览时更易快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推荐阅读的书目和文献每节仅介绍一到两篇,这些文献都是相关领域中极具影响的学术论著,阅读这些著作一定会对读者有所裨益。另外,每节末还列出重要参考文献若干,大多数为近年的资料,可供读者做深入查阅。
  • 本草纲目现代释用手册

    本草纲目现代释用手册

    本书撷取了《本草纲目》药学之精华,突出李时珍的药学成就,旁征博引,实用性强,对中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都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对广大中医药学工作者及爱好者也大有裨益。书中将人们日常食用的五谷杂粮、水果蔬菜、油盐酱醋、鸡鸭鱼肉等加以整理归类,并诠释其药用价值,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饮食以取得防病治病的功效。
  • 实用内科疾病的诊治与护理

    实用内科疾病的诊治与护理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医学知识日新月异。医务工作者需要不断用新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算得上称职的医务工作者,也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 本草纲目通俗读本

    本草纲目通俗读本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经历编著的一部不朽巨著,从它面世之日起,就一直为人们所真爱,它的光彩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暗淡。本书收集了《本草纲目》的各种版本,选择编辑了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近的、实用性强的疗方,并且对其顺序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把我们的主要食品-菜部、果部、谷部放在前面,并作为重点。全书详细地介绍了它们的实用价值和加工方法及治疗病方。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对现今已不常用的,例如:水部、人部、石部只选其一小部分,作为点缀,以保持书的基本完整。
  •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本书为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年轻临床医师,包括各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本书以较少的笔墨概述每一疾病,并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处方和警示的条目编写,简洁明了。本书的编写围绕处方用药这一主题,对发病机制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把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合二为一成诊断要点。为了方便临床医师的实际使用,本书在治疗要点之后,以处方的形式列出详尽的治疗用药选择,尤其适合于全科医师和低年资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需要。对目前尚无特异性有效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书也一并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热门推荐
  •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如果有一天,您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唐朝——不要惊慌,来,拿起这本《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先过了语言关,学几句中古汉语、唐朝国骂;再混进官府食堂开开小灶,品茶喝酒。记住,像穿越小说中那样大大咧咧走在街上,随手拿出纹银几两是会悲剧的,户口簿、暂住证一个也不能少。可随旅行团游览长安城最热门的五大景点,顺便逛逛青楼,看看马球,带上豹子去户外狩猎。更可入乡随俗,像个唐朝人一样过端午、春节、七夕情人节。想洋气一点也没问题,圣诞节唐朝就已有!运气好的话,还能受邀去别人家里做个客,唱K、跳舞,乐不思蜀,最后买套占地十亩限价房。
  • 西河词话

    西河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祈韩

    祈韩

    听说,今天我们公司里,新来了一个练习生。听说,今天我们学校里,新来了一个转校生。郑秀妍不屑的撇撇嘴:“真心不想承认他是我同桌,这家伙真的很讨人厌。”金泰妍目光出神的喃喃自语:“一来,就抢了我月末考核,唱歌第一的家伙,真的很想较量一下。”徐贤垂着头,心绪沉浸在回忆里:“你,真的不记得了啊,我们的约定。”敏雅眯着明媚的笑眼,开心的拍着手:“他是我oppa,是敏雅最喜欢的人,他是第一个认真倾听我街头演唱的人。”各色各样的女孩,对于他的到来,情绪莫名,命运交织。安穆年,神色淡然的眯着他那蔚蓝的眼睛,踏向绚烂的舞台。而身后,安小仙以降临之姿,携百鬼,仰望太阳。
  • 虚极霸天

    虚极霸天

    坠涯到异界,玄易开始了自己的逆天之路!……土之绝裂,火之苍绝,风之随动,紫之神秘,翠之幽洞,海之浩瀚,黑白无极的绝对。别人贵不可求的能力,他只需觉醒就能获得!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我左即左,我右即右!他要这天再也遮不住他的眼,他要这地再也埋不住他的心,他要那众生皆知,他玄易……最强!
  • 回眸的那一瞬间

    回眸的那一瞬间

    ……夜黑风高的夜里,面对……回眸一瞬是该如何抉择?是已然放弃?还是孤注一掷,勇往直前?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神武者之天错

    神武者之天错

    武者等级:武师、武君、武宗、武王、武皇、武帝、武圣、武尊、武祖。武者元力不同分为。金、木、水、火、土、雷、寒七系。拥有特殊能力的武者:元素武者、鬼武者、灵武者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点问题,所以闲人重开一本《绝世神武者》故事主线内容修炼体系均不变,有些细节需要调整,虽然闲人文化不高,文笔不好,但是会努力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作者,选择《绝世神武者》,觉得不错帮忙收藏,推荐
  • 荒岛异事件

    荒岛异事件

    一觉醒来,黄芸发现自己竟然躺在一个陌生的荒岛上,荒谬的现实令她难以置信,在她惊魂未定之时,一张骷髅脸悚然出现在她面前……荒岛的另一处,一群被困岛上的游客正茫然失措。厄运悄然袭来,他们中有人命在旦夕却丝毫没有察觉……殊不知,一个巨大的阴谋正悄然展开。一伙伴的离奇死亡打破了岛上的平静,幽灵的阴影笼罩在这座死亡之岛上,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此后,惊魂事件一桩接着一桩,弥散在岛屿上的恐怖和绝望气氛越来越浓……活着的人终于意识到,生存的唯一希望不是等待外界的施救,而是自救!他们开始寻找藏在他们中间的“游戏”策划者……到底谁能够逃出生天?
  • 神魔猎场

    神魔猎场

    神魔猎灭尽,仁心胸中留。天地若不义,吾自为法则。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永世执念只为她

    永世执念只为她

    公元3389年,人类过度的吸收宇宙粒子,导致时空错乱,一个名叫“奇月大陆”的位面被传送到了这里。科技,玄幻,两种截然相反的文明,到底会碰撞出何样的火花?而在这火花中,到底会诞生怎样的璀璨传说?叶晨,一位奇月大陆的普通修者,在觉醒了体内不平凡的族魂之后,将会发生什么?“力量……给我可以俯视苍生的力量……”叶晨的身躯不断在黑与蓝的光辉中闪现,声音越来越虚弱,身后那个属于吞天的巨大虚影越来越大,“如果我会因此变成一个恶魔,那也随他吧……一切,只是为了守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