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0400000037

第37章 唐宋词的空灵境界(1)

就词而言,境界是指在作品中,词人通过他所描绘的艺术形象,向读者展现出的思想感情、品德情操,是一种能够令读者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的高尚的艺术氛围。“境界”一词在我国文献中,最早见于《大雅·江汉》“于疆于理”句中,郑玄注曰“正其境界,修其兮理”。说文曰“竟,乐曲尽为竟。”即终极之意。又云:“界,境也。”后来佛经翻译中,“境界”一词就频繁出现,表现了佛经翻译的独特造诣,到了唐代,“境”、“境界”在诗歌中经常被用,后来,就成了文学创作和评论中经常使用的术语了。可见,境界一词的语意越来越宽泛了。晚清词评家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特者在此。”王国维这一观点,强调了境界在词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倘若一词中没有境界的渲染和艺术氛围,那么就很难流传下来。

一、唐宋词的空与静

词的空灵贵在写静写空和虚,描写静景的词很多,描写环境幽静的词比比皆是,大多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有的是在动中显出静,有的是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较多,纯净、纯虚空的也不多,都是动静互为作用的,也就是词人的某种心态,词艺术的境界,有时又是二者的结合。其实,空灵虚静的境界,主要是空,空是核心,它本是超然于客观现实之外的一种境界,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空应该是佛教用语,因佛教突出的是虚无,所以它强调的是一种空灵的境界。“空者,不着色相之谓。清则丽,空则灵,林月之曙,如气之秋。表圣品诗,可移之词”。在词的境界中,空与静、虚常联系一起。如晁冲之《点绛唇》“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汪藻《点绛唇》“彩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这首词上片前四句写寂静的环境,在寂静的环境中,引起愁思,无法成寐,只有起床徘徊,见到一轮新月朗照,皎洁无比,梅影横斜在窗边上,江面上风平浪静、空中的新月是静,窗边上的梅影是静,江面上一片宁静,这些静悄悄的环境,自然使人感到寂寞难耐,由此自然想到温馨的家,由此自然引起一段乡思愁意。所以静和空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意象。在表现静的时候,词人们还常常以声衬静,以静显空,如万俟咏的《长相思·雨》:“还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夜间是宁静的,但是雨水的滴答声又以动衬静,从而静显得更静。李清照的《声声慢》通过描绘秋的凄清冷落之景,写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外部环境的冷落与寂寥,反衬作者内心的五味杂陈。在秋雨连绵,下得令人心烦、焦虑,雨虽然已停,但好像雨还从屋檐上不停的滴答滴答着,于是词人更感到内心的茫然和空寂,好像缺失了什么,在不停地“寻寻觅觅”。这首词从里到外,从外到内,由远及近地刻画着自己内心的不平静和沉痛,不平静与平静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平静中才会产生不平静,不平静中又隐藏着平静,雨在不停地下着的时候,屋内是静悄悄的,雨停了,屋内的平静与屋外的环境一致了,但作者却感到了另外的体验,那就是心灵的不平静,所以词人正是通过这种平静中的不平静来反映国家的难堪程度的。借雨后宁静的环境和空阔的氛围来传达词人的内心的体验,很别致。

在写静的过程中,词人们往往通过声响、动作来衬托,从而使静更显宁静,或更显静谧,从而能达到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如范成大的《鹧鸪天》: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栏幽槛小红英。酴醾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这首词写春日别墅风光,完全用衬托写景,写绿树芳草,曲栏红花,红绿互相映衬,这是宋代人最擅长的手法,如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蒋捷的《一枝梅》中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柳永《八声甘州》中的“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吴文英的《祝英台》中的“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卢祖皋的《鹧鸪天》中的“庭绿初圆结荫浓,香沟收拾旧梢红”,等等,这些绿叶红花互相映衬,都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这是静态的描绘。范成大词的三四两句描写酴醾架上的繁花招来了蜜蜂;杨柳间小燕子翻飞自如,这里是动景,以动衬托静,因为,如果不是园中特别静的话,蜂鸣声如何能听得到?并且着一“闹”字,更显出园中的幽静了。小燕子在杨柳间自由翻飞,轻盈自得,不受任何阻碍,也说明杨柳垂挂,无风无尘,也是静的表现,“闹”与“轻”两个字写了两种动物的动态,这种动态完全融入了静极的生活画面当中,可见静中有动,静衬托环境更加宁静,蜜蜂的鸣声,更显示出幽静恬适环境的优美。红绿、动静的互相映衬,把春天的生机盎然,春光的无限美好刻画得情趣生风,悦愉恬美。他的另一首词《忆秦娥》的上阕“楼阴缺,栏杆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一个明媚的月夜,高楼在树阴掩映之下,只露出一角,东厢因没被树阴遮掩,为此栏杆的影子投到了地上。月光照射在庭院,照射在窗户上,杏花已满枝,洁白如雪,这是闺中妇人活动的背景。春天的美好生机让人感到惬意,然而,这美好的春光却白白浪费掉了,自己独守闺房,自己的那一半不知身在何方,现在情况如何,心中是否仍思念着我?这里的景全是静态的,这些静态的景是非常和谐的,悬挂的月,斑驳的栏影,洁白的杏花汇成了美丽秀雅的环境,这一环境的静,衬托出闺中人的寂寞孤独,风的动,漏斗的滴水声给寂寞的环境注入了耀动光点或水珠。动中显出静,静中有动,动静相辅相成,达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对周围环境气氛的渲染,人物形象神志的表现,都有一种特殊的作用。为此,人们读了这首词,会感到平和、宁静、温馨之美。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在词中很普遍,表达的效果也令人向往,往往给人一种超常的艺术享受。

虚与空的诉求同样表现出让人回味的意境。因为虚为空,空则虚,虚则灵动,在咏物中,如果要使笔墨空灵,就必须从虚处取神,切忌太坐实了,“夫词欲清空,忌填实”,“其寓意也微,其托兴也孤”。要达到虚空境界,在艺术手法上多用暗示、隐喻、比兴、象征等,这样方能达到含蓄蕴藉的效果。如柳永的《雨霖铃》,上片是写分别的场景,全为实写,别后情景全是想象,全是虚处着笔。上半片写分别时的情景也是静的吓人,分别时纵有千言万语,也无从说起,那种沉痛,那种伤情都在泪眼中。那别后的思念,是怎样的思念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一“念”字贯注下半片别后心情的描写,别后双方的心情如何,则全是揣度和猜测的。“烟波”、“暮霭”、“沉沉”这些景物的描写和气氛的渲染,都是由眼前景过渡到以后情景的写法,即融情入景、即景抒情,这以后的情景纯然是虚构的,至于说以后的情景会是什么样,只有人的联想或想象之后方可知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的名句,是紧承“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而来,从上下文来看,应该是深一层的想念,直到今宵酒醒时,心上人已无踪影,只能面对着岸边的杨柳,晓风轻拂,残月凄冷,这是多么令人难堪的情景呀。这两句话中有许多能触动离愁来表现这次情愁的东西,酒是麻醉人的东西,它可以消减愁情,那么等酒醒了那肯定是愁醒的。经过麻痹后再醒过来的愁,必然使人无法排遣的。周邦彦的《关河令》中“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就是酒醒后无法排解后的愁情;“晓风残月”之景,凄清难耐,使人不堪忍受,再加上起早远行的人大多在“晓风残月”中动身起程,送别的人也是在这个时候送别,这样别情与此时的凄清联系起来了,无怪乎这两句有那么大的艺术感染力。以下四句是更深一层推想到离别后惨不忍睹的情景,“良辰美景”与“千种风情”都成了虚设的美好光景,离开心爱的人,千种风情都不足以吸引人,那些欢声笑语向谁说呢,向谁表达呢?这下片完全是虚设之景,虚设之情,因为事件还没有发生,你怎么就知晓了呢,这纯粹是虚设的景致,虚拟的痛苦心情。这种虚拟的都是空的,都未曾发生,却把它当作发生一样来对待。这样一来,上片的实景与下片的虚景有机结合,详写与略写相得益彰,这样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离情别绪的主题。通过对虚拟别后凄婉情景的铺叙,使词的主观情调极有章法,表现了作者善于驾驭长调的艺术才能。这首词的虚空境界的表现,增强了这首词的空灵境界,提升了词的艺术层次,也增强了该词的艺术感染力。

在宋词中,虚空的运用比较普遍,往往都是先写客观实景,然后写主观之情。化实为虚,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如姜夔的《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同类推荐
  •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传世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髎集》的全部内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杂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 蒙田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

    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
  • 2011年散文排行榜

    2011年散文排行榜

    为了梳理和总结2011年中国散文创作,中国散文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2011中国散文排行榜,入选的40余篇作品均富有艺术特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代表了2011年度中国散文创作的整体面貌。囊括了包括余秋雨、贾平凹、陈忠实、梁晓声等著名作家的2011年佳作。
  • 郁达夫小说全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盛年白狐传

    盛年白狐传

    一只笨笨狐仙的终极人7养成史,本是天宫无所事事一散仙,被贬下凡之后,竟要顾虑那些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此乃姑娘下凡头一遭历练,办砸了怎生了得?不理那没了心的倒霉星君,且看我如何大展身手、持家有道!……咦,月圆之夜出了岔子,怎地尾巴还露在外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开心的天骨

    开心的天骨

    适趣闲文:“人死了,会留下什么?”“精神!”我挨了一巴掌,很疼;“灵魂!”我又挨了一巴掌,更疼;我连忙老实:“尸体。”“尸体之后呢?”“腐烂后就剩骨头。”“骨头,有枯骨、朽骨,有媚骨、傲骨,有铁骨、风骨,更有天骨。可惜,太多的人都没有骨头。你懂吗?”我不懂,我只懂排骨和脆骨,能吃;但我装懂:“好象和骨气有联系。”
  • 少爷不要太霸道

    少爷不要太霸道

    三年前她属于他,他伤了她,她决绝的离去。三年后物是人非,他已是全球有名的圣皇集团的总裁,而她亦是时尚界知名度很强的女强人。当再次打开他们曾共同生活的公寓看到的是他驰骋在一个美艳女子的身上,散落一地的衣裳再次演绎着三年前发生的事。
  • 英雄联盟的越界者

    英雄联盟的越界者

    嗯~怎么说呢,有点想得太多~这是一本主线为都市和无限的小说~主要原素大概就是英雄联盟和二次元以及都市剧情~次要元素有点混杂,超级多的设定~顺带一提,作者脑洞太大已经快要把自己坑进去了~大概就是这样,德玛西亚~
  • 幻想成神

    幻想成神

    龙飞身负游戏系统,穿越到了魔法斗气世界,本来是无法修炼的废材,却因为强大的精神力得到了游戏系统的隐藏职业:修真者。各种各样的奇遇和挫折,让龙飞逐渐成长起来,距离曾经的美好幻想,一步一步接近着。“我要成神,我要成为万人之上的主宰,我会为此付出一切努力。我要左拥右抱,谁不服就大脚丫子踹死他!”——地球的某个超级宅男
  • 武天动地

    武天动地

    林越前世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从小在孤儿院内长大,拿着并不算高的薪水,住着公司安排的宿舍,至今还是单身,好不容易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女孩,竟然还被自己的上司看上了。可是现在不同了,今世的我不会在受半点的欺负,我要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我要站在这个世界的最高峰。”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4)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荒龙神帝

    荒龙神帝

    他天生神力,一心要成为仙王,一路艰辛,几次生死,自己摸索修炼方法,遇到院长传授自己开创的修炼体系,从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欲破天荒

    欲破天荒

    主角指天大骂:你TM给了我一个耀眼的身份,却给了他一具无法修炼的躯体,你丫的这是闹哪样...轰隆一道闪电劈落,欲将主角劈死....主角再骂:你丫还想劈死我,看我不捅破你...
  • 识破厚黑术

    识破厚黑术

    厚黑术无疑就是巧于辞令、善于献媚、心黑手辣、蛇蝎心肠、陷害忠良、排挤人才等等,这些都是厚黑者的共同特点,本书就这些现代厚黑术,教你如何洞悉人性、察言观色,用最好的办法去做有意义的事,识破在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黑洞和陷阱,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