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0400000026

第26章 南宋豪放词风的强音(2)

这首词写于宋开禧元年(1205年)作者出任镇江知府时,上片列举了孙权、刘裕的丰功伟绩,孙权坐镇东南,击退强敌;刘裕起兵北伐,收复了长安、洛阳大片国土。二者都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辛弃疾向往这些英雄,希望有一番英雄壮举。他虽然曾是过英雄,也豪迈过,但此一时彼一时,作者写这首词时,已在乡间闲居了20余年,风华向上的大好时光一去不复存在,但是自己恢复失地和故国江山的雄心始终没有减退过,现如今,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内心是赤诚的。为此,作者借用古代英雄的事迹来激励南宋士气,铲除畏敌如虎的怯懦心理,剔除软弱无作为的畏惧情绪,以便鼓舞人们的斗志。下片又借用刘义隆、王玄漠的失败事例,警告当权者韩侘胄要吸取古人教训,不要贸然行事,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草率出兵必然失败。然而韩侘胄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不听辛弃疾的建言,轻敌冒进最终惨遭失败。这种现实与历史上的事例何等相似乃尔!作者在结构全词的过程中,回忆了昔日北方起义,抗击金兵的英雄壮举。结句中又以古代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的故事来自况自喻,表达了自己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时至今日,自己已近花甲之年,仍然是十分强烈,雄心不改。一个威风凛凛的自我形象赫然屹立人们目前。这正是词人的自我形象,也正是他本人的英雄肖像的写照和缩影。这首词写景抒情及咏史巧妙结合,托古讽今,表达了作者的深谋远虑与报国豪情,气势浩然慷慨。在这首词中词人用了大量的典故,据宋岳珂《桯史》载:辛弃疾写就此词,“特置酒招数客。使妓迭歌,益自击节。遍问客,必使摘其疵,”岳珂便以“新作微觉用事多耳”回答。辛弃疾亦苦苦推敲。笔者认为,岳珂的指责是不确当的,因为尽管词中运用了较多典故,但这些典故都是紧紧围绕地点而言的,除了廉颇的故事之外,都是相关镇江的历史史实,词人身处镇江,登上京口北固亭望远,辽阔苍茫的原野引起了不尽的哀伤,自己为之奋斗的恢复中原,抗金复国的愿望没有实现,自己的雄图伟业落空了,自己的壮伟之气无法发泄,往往借登高望远一展自己的心结。站在北固亭,眼望四周,自己已进暮年,何时才能图大业呢,于是景情相融,悲从景中生,伤由情景来。这些围绕一地而来的典故,只要恰如其分,多点又何妨?为此,岳珂的批评是不公允的。其实词人正是借这些典故表达自己的块垒的。有了这么多典故,才显出这首词的厚重和多彩,说服力和感染力才得到了加强。这首词的艺术表现力是空前的,这恰恰是这首词的长处所在。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一评价是比较公正的。另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与上边这首词写于同时同地,并化用前人成句,自问自答,句式灵活,表达的仍是对中原的怀恋,对失地的无比强烈的情感,词中对孙仲谋的大力歌颂,就是对统治者宁可苟安也不思恢复的软弱行径表达了不满。语言轻快活泼,感情饱满欲胀,风格雄浑豪放,同样具有震撼古今的气魄和艺术感染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也是登临之词,表达的同样是悲愤之意。南渡已多年,却一直担任与抗金恢复毫无瓜葛的闲职,北望恢复无时无日,报国的一腔大志无地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忧从中来,悲从中来。上片选择的意象全为暮秋景致,用清秋、落日、断鸿、西风等意象,为自己的悲声作了渲染。景与情和谐的统一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下片开始转入抒情,连引三个历史典故,层次一转再转,表达了自己茫然无据的心绪。一是说自己不能与古人相比,古人可弃官归田,而自己是有家不能归,乡思之情很浓。二是对古人的批评,我绝不会学古人不问国是,只顾一己私欲。三是自己要学古代贤德高尚之人,为国为民分忧,为一己私利于国于民而不顾是他不耻的。四是借用桓温北征之事,表达自己对北伐无期,恢复中原无望的气愤,真是对不起自己平生之雄心壮志矣!有何面目大谈历代英雄。以上几层意思层层深入,情绪一下子达到高潮。最后一层是自然过渡到结尾,表明了登临之意。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伤悼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叹,与上片遥相呼应。这首词展现了辛弃疾自由挥洒,激昂悲壮的风格,词的内涵相当丰富深厚,虽然苏轼与他并称,但辛弃疾词的豪放内容是南宋生活的大写真,现实主义与浪漫情致有机结合一体。他的词反映了南宋的社会矛盾,内容相当厚重,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浑厚的内容完美地表达了出来,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词之所以有如此强的震撼力,就是他写的是真情,描绘的是真事,议论的是自己抗敌救国的主张及策略,他的报国无门却壮心不已的失落英雄的心声,高喊出了时代最强音,引起了当时以及后人的强烈共鸣。同时,他的词中的形象就是他本人,写他所想所思所为,就真切具体的多了。不像有的豪放词人那样,虽然粗声大气,情激高呼,但少了一些真情,多了一些矫情,读之虽有振臂一呼之势,却无空谷足音的韵味。当然,辛弃疾的人生经历,超群的秉性天赋,经验学识的丰富广博,才使其所以然,才创作出了“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的惊人词作,其词不仅“异军突起,能于剪翠刻红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并且以文为词,发挥并扩大了豪放词境,为豪放词留下了不朽之作,为宋词也开创了别天洞府,占据了词坛辉煌的一页。

除用典之外,辛弃疾词中善于将比兴、比喻、象征、比拟,将语言技巧推到极致。在豪放词派中,苏轼词中已有大量的比兴手法运用,辛弃疾却把这些手法运用得更加圆熟,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水准。如用“斫去桂婆娑,”(《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比兴铲除那些阻挡抗金北伐的黑恶势力。“玉环飞燕皆尘土”(《摸鱼儿·更难消几番风雨》)中玉环、飞燕的下场比兴奸佞小人同样有如此下场,如《沁园春》: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飞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词的上片描绘了灵山雄伟峭拔之势,以及小桥流水、苍松翠柏的优美环境,衬托自己不满意闲适生活的心情。下片抒写灵山给人舒适美好的感受。这首词的意象组合很别致,以有生命之物比兴无生命之物,以人之情感赋予无生命之情感,十分高妙。为此,杨慎极为赞许“说松而又谢家,相如、史太公,自非脱落故常者,未易闯其堂奥”(《词品》卷四),这一评价,肯定了这首词的比兴手法的妙处,妙到无人达到的境界,这就是创造性。作者将马比山峰的连绵,赋予灵山若“奔驰的态势,化静为动,用比拟手法把灵山写的多姿多态,把灵山峰雄伟峭拔,蜿蜒曲折的概貌写的活灵活现”。“跳珠倒溅”中把水珠拟人化了,下片头六句中,“争先见面重重”本写雾散峰出的现象,但词人以写人的活动“争先见面”作比,化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灵山群峰如众多青少年见亲人般拥了过来,把灵山的苍松翠柏比成谢安家的子女一样庄重大方,挺拔俊秀,灵山的千姿百态,如司马相如初到临邛时那样车盖如云,从容文雅,潇洒巍峨。作者用不同的人物来描绘同一种景却极为罕见,因为在古代文学中用多种事物比喻人的各种优秀品质是不乏先例的,但用众多的人物描写灵山群峰的风貌,则是辛弃疾开得风气之先,也显十分别致新颖,这是辛弃疾的一大创举,不仅如此,词人还以文拟山,这又是比兴手法的创新。词人还用韩愈评柳宗元散文之语,“雄深雅健”来写灵山的高俊、深邃、幽雅,这种以人拟物之法,能把物写的富有灵动;以文拟物,即可赋予自然景物深深的韵味,所以这里的拟物、比喻、比兴恰如其分,超然圣手,让人感到了新奇,感受了美,感受了灵山的美妙的滋味。其实,“说景即是说情”,辛弃疾词有很多地方用拟人手法描写青山,如“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畴昔此山安居,应为先生见晚,万马一时来”(《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解频数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这些词句句写山,又句句写人,写人写山,写山写人,水乳交融,他是以山的美丽妩媚来衬托自己的心灵纯洁高尚和不朽品格的。同时还用“缺月初弓”比喻小桥,用“龙蛇”比喻参天松柏,用“风雨声”比喻松涛之声,实在妙极,让人从没感受到的奇妙。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论到:“诗有赋、比、兴,词则比、兴多于赋。或借景以引其情,兴也;或借物以寓其意,比也。盖心中幽约怨悱,不能直言,必低回要眇以出之,而后可感动人。”正是作者灵活多变的运用赋比兴,才使这首词传神,新颖,情景交融,让人咀嚼回味,慎思而玩索,越玩索味道越浓厚,感染力越强大。

在辛派词人中,都深受辛弃疾影响,有的人模仿,但已步入偏激。因为豪放词派多写爱国词,壮语惊人,虽讲格律但不拘于格律,以散文词法结构句子,吸收经、史、诗、文语言入词,但他们谁也没有辛弃疾反映社会生活那么深、那么广,虽然豪壮,但清逸不足,没有能超出者。

二、苏辛词的异同

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辛弃疾继承和发扬光大了豪放词,并把豪放词推到了极致,到南宋,豪放词才蔚然成风,形成气候。苏轼虽开创豪放词,但在北宋苏轼后继乏力,并不完全被人们认可。两人并称,又有上下承继关系,但却有同有异。他们的相同处是彻底打破了婉约词一统天下的格局,创作了大量的豪放之作,在词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评说苏轼词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也就是说苏词荡涤了缠绵悱恻的儿女情肠的写作法度,引领人们登高望远,在茫茫旷野之下产生一己之悲情,从而慷慨高歌,在安乐闲适情怀下,抒出自己的强烈呼声,这种高亢之声是超世脱俗之声,是远离尘嚣之外的呼告,是心胸开阔,境域辽远的旷达。为此,他的豪然之气在北宋时和者寡,后继队伍不壮,别人难以学来。辛弃疾的词是“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就是说,辛弃疾在浓墨重彩的描画中,显出雄气伟岸之态,沉郁悲壮之气,具有雄才大略,气魄浩然,直爽痛快淋漓的高唱之势,对时世无拘无束,有如李白的豪放自由一样。用王国维的话说,“东坡之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生性,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机会不来,正则可以为郭(子仪)、李(光弼)、岳(飞)、韩(世忠),变则为桓温之流臣,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苏辛两家,各自不同。”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写人的角度不同,层面也不同。辛弃疾描写的人物大多为英雄豪杰,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代天骄的英雄豪杰,所以他所写的都是一时英雄豪杰的形象,如郭子仪、岳飞、孙权、刘裕、谢安、李广等,他认为这些英雄豪杰,才是自己的偶像,也是自己的追求目标,在这些身世不畅的英雄身上,也有辛弃疾一生不幸的影子。苏轼写人多为仙气之人,超逸旷达之人,以“疏狂异趣”的形象为最,大多为飘逸任性之辈,达士、游仙、隐士、居士、迁客等面孔比比皆是,《定风波》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渔父》中的“一笑人间千古”,“醉醒还醉醉还醒”,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通过这些不同的仙气笼罩之下的人物,彰显了苏轼“坡仙”的性格特征。辛弃疾写人大多虎虎有生气,朝气蓬勃,威武雄姿,大多从信念写起,如《贺新郎》中“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写远大抱负的有“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写矫健雄风的有“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这些人物都是威风凛凛,一副浩然正气面孔,相反,苏轼写人多有超脱习气,老者、练达者较多。

2、写景绘物也不同。辛弃疾最善于在写景中,尽展豪放特征的飞动感,景物都具有奔腾不息的动态美,在这种极富动态美之中,又饱含着自己的顿挫沉郁之情。在描写景物时,虽然笔法清新纯朴,但一种跃跃跳动的律动感无法按捺。而苏轼的写景大多是淡云、微风,细雨潺潺,迷蒙清疏的景色,多用月明清辉的柔和来写环境的清幽宁静,虽有青山绿水的澄澈灵活,但仅是为增加画面的寂寂之感。这与辛词的气势磅礴,悲壮激越显然不同。

同类推荐
  • 比较文学概论

    比较文学概论

    本教材总结了比较文学学科的规律性知识,提炼出学科基本常识中最重要的关键点,辅以较深入的研究性指导。本教材突破了以往比较文学概论教材过分理论化的缺陷,采用详实的文本和历史事件案例讲述,从而使内容丰富充实。本教材按教育规律精心设计专栏,写作风格简明流畅,章节编排易读且更吸引人,力图在体例、内容和风格上有所创新,尽量做到简明而不简单,既保持知识性、学术性又灵活生动。
  • 活着就有眷恋

    活着就有眷恋

    《活着就有眷恋》是一本散文随笔集,辑录了作者十年来所写的散文、随笔、创作谈以及演讲集等,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审视、对生命的悲情感悟、行走的经历以及读写心得。文字清新、生动、隽永,充满浪漫的抒情性。一卷在手,如同与作者同行,听她娓娓道来一路的山川风光及内心的觉醒、感受,创作的艰辛与欢愉,以及,对文学、对小说的独特理解和痴迷的热爱。
  •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柳亚子:“曼殊所有的作品是非食人间烟火人所能及。小诗凄艳绝伦,无世俗尘土气。”周作人:“他(苏曼殊)的诗文平心说来的确还写得不错,还有些真气和风致,表现出他的个人来……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印顺大师:“中国有两大诗僧,前有佛印,今有曼殊。”
  •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 报告文学集(写“妇女回家”“优化组合”后女性的命运)。
  •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刘邦显

    刘邦显

    本书主要由“九十年的人生轨迹”、“遗文选辑”、“怀念文章”、“年谱”等部分构成,并配有若干刘邦显同志工作和生活中的照片,多侧面地展示了刘邦显同志始终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高贵品质。
  • 腐村

    腐村

    腐村》是《我的乡村》系列的第一部,该系列还有第二部《雨村》,第三部《离村》。我想给你讲述一个真实的乡村。也许你曾忘记,也许你曾忽视,这是我们的悲哀。我想带着你拨开层层的尘埃,一起去触摸有些低温的现实。《腐村》,很多老旧的东西都会腐坏,枯了的树,谢了的花,不管曾经如何的明媚鲜艳,都免不了化作尘土。他们的善良让你感动,他们的愚昧让你难过,他们的遭遇让你同情,他们的结局让你心酸,他们是那一群留守的人。村庄里留守的孩子,女人,还有老人。尤其那些老人,他们不敢老去,不能老去,却还是一天天老去。有谁在他们生命最后的一程,给予他们温暖的目光,让他们安心的老去,安静的老去,有尊严的老去,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 十里桃林醉仙心

    十里桃林醉仙心

    “吾本是三界战神,却为这瑶池仙子动了情。”“欲厮守,难成愿,吾是上神,不可动情,万马天兵相对,吾心甘情愿。”“一道天旨,将三界战神,瑶池仙子,贬为庶人,洗去记忆,流放人间受六界轮回之苦,永不召唤。”“吾的错,却害了汝。”“今生无悔,若有来生,定会与其相遇,不离不弃。”群号:173511846
  • 山河乱绝世帝妃

    山河乱绝世帝妃

    一朝架空穿越,一场前所未有的命运变革,无论是前世不为人知的杀手,还是今世弃之如撇的弃子,她都想要努力的活下去。五国混战她脱颖而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曾想遇到腹黑邪魅如他“江山为媒,天下为聘,嫁我可好。”且看她独步年华,抒写一场场江山铁歌。
  • 亿万老婆在劫难逃

    亿万老婆在劫难逃

    她是夏氏集团大小姐,也是当红小花旦,拥清纯女神之称,一场有预谋的陷害,不禁失了清白,被亲生父亲赶出家门,更是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走头无路之际,被某个毒舌傲娇又高冷的男人拣回了家,那个传说中有厌女症,所有雌性不得靠近三米之内的异类。可是,谁能告诉她,眼前这个逼她签下不平等契约,时时刻刻威逼利诱恨不能把她拴在身边的男人到底是个什么鬼,说好的高冷呢?说好的厌女症呢?传闻他身世成谜,生性冷酷狠戾,睚眦必报,是人人惧怕不敢得罪的人,没有之一,一时同情心泛滥,救下她,收留她,圈养她,然后一辈子.
  • 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本书通过选取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他们影响深远的36件事,展现孩子当时的心理状态,帮助父母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诉求,同时帮助孩子迈出成长的第一步,摆脱成长的烦恼,使孩子度过快乐,难忘的童年。
  • 嗜血总裁的狂野妻

    嗜血总裁的狂野妻

    为了报复飞氏集团,他不惜折磨她、设计她,逼迫她爱上他。新婚当晚,他和别的女人厮混在一起,第二天,在她愤怒的眼神下,他当着大家的面前凌辱她!而他没想到的是,被他当作玩具的女人,他居然会有一天爱她痴狂,爱她如魔!
  • 细雨点酒

    细雨点酒

    很想穿越所有的屏障走进你的窗前悄悄看你埋首书堆的身影你会否听到我怦然的心音很想、、、很想变成抱在你身上的外衣把你搂进怀里让我倾注一生的痴情品味我们此后无数故事的美丽很想、、、很想化作阵阵清风穿越你的窗户朦胧成你的身影共享一室温馨很想、、、可惜所有的期待终是凄美的梦镜你的脚步太快只是远远的、、、凝望你朦胧的背影花开花落、空叹无奈青春的花季、因你永远是望窗的季节——追求
  • 花月尺牍

    花月尺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妻

    阴妻

    我生在棺中,养在鬼地,魂魄不全,天生灵根。我降妖除魔,惩恶扬善,却不知自己为何生在天地间。我杀过人,灭过鬼,斗过神魔,斩过妖邪,却不知道我是谁。我踏遍千山万水,走过神州大地,却两眼迷茫,不知去向何方。我叫碧玺,这是我的传记,我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只能一步步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