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79000000030

第30章 心理教育——让孩子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4)

在这个事例中,父母可以说对杰西卡是非常残酷的,因为他们对他设立了太高的期望,这种期望实际上破坏了他的正常发展。而杰西卡从小就培养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要用自己最好的行动来使父母高兴。在他的理解中,只有他达到了父母的要求,他在父母的眼睛中才有地位,才变得重要。他不敢公开地向父母抗争,但是他晚上经常做恶梦,却表现出他内心的反抗,表现他内里不情愿做这一切的种种矛盾。在父母的高要求下,他失去了一个儿童所应该享受的天真和无忧无虑的生活,而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他作为一个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杰西卡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个人所应该得到的尊严,如果这种高压政策就这样持续下去,将会给杰西卡的生活带来不可避免的灾难。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我们没有权力向我们的孩子做任何要求,以便实现我们的个人野心。

要记住,当我们在孩子身上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时不断地向他们指出不足之处时,我们实际上在使他们失去勇气,降低他们的自信心水准,而在将来的教育中,却要不断地试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如果我们时刻注意到他们每一点点的进步,并及时指出,加以鼓励,我们会使他们充满了活力,并且产生要多做一点的欲望。

13.帮助过度“害羞”的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害羞”是一种人格特质。此种特质有些人是与生俱有的,有些人是受到后天影响所致。其实害羞对孩子而言,在成长过程中还是可以改变、学习的。

了解个性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个性,并承认害羞是自然的事实,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必操之过急。在孩子需要家长支持或协助的时候,给予额外的注意和体谅。

1鼓励突破。鼓励而非逼迫改变,接纳孩子的个性并不表示过度地保护与姑息。孩子在试图突破时,会有些许的尴尬,此时需要父母更多的鼓励才会再向前走一步。只要孩子的行为稍有改变,不论表现如何,都要鼓励赞美他的独立自主与勇气。

2改变靠练习。父母在家应与孩子多加练习人际沟通的技巧,事先的演练在轻松气氛下进行,指导孩子应对进退、待人处世的原则,使孩子自觉有备而来,减少临场慌乱。例如孩子在学校碰上“上台报告”的课程时,父母应当协助练习使之熟练,增强自我成就感。如果遇到挫折也知道如何去面对。

3建立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通常是建立于愉快的经验上。为人父母应协助孩子找出自己的专长与特点。例如孩子对画画有兴趣,给他绘画的工具,介绍他参加绘画美劳的才艺班,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的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父母尽量避免过度干涉或强迫孩子做不喜欢做的事,以免造成孩子的反感。

4友谊性支持。过度害羞的孩子在交友上较易遭到阻碍,友伴关系发展欠佳,父母应及时培养孩子的适应力与包容力,由“一对一”的友谊关系发展到良好的社交能力。

在处理孩子过度害羞的问题时,不可操之过急,以免负向强化孩子害羞的心理。

14.帮助孩子克服自卑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自卑心理,家长切莫以孩子“老实”、“省心省事”为荣,而应将其视为一种轻度的性格障碍,及早地加以矫治。在此,为您介绍几种矫治孩子自卑心理的方法:

(1)榜样参照法

自卑的孩子总是过多地看到自己的短处,常爱以己之短去比人之长,结果越比越缺乏自信。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名人传记,或给孩子讲一些名人在童年时代的趣事,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是有缺点、弱点、过失或错误的,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因此而退缩并不断地超越自我,最后才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以榜样激励孩子,让孩子产生“我也行,并不比别人差”的心理,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增强孩子的信心,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2)成绩强化法

对于成年人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对孩子们来说,那句话应该改成“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了。因为太多的挫折与失败会让孩子缺乏自信,并因此而任何事都不敢做、不愿做,进而不会做。为此,家长不宜向孩子提过多、过高的要求,而应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及时地给孩子表扬和鼓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逐渐摆脱自卑的阴影,一步步走向自信与成功。

15.自尊、自信才能成功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然而,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本来可能有十分的干劲,也只剩下五六分甚至更少了。长此以往,很难振作起来,逐渐会变成一个被自卑感笼罩着的人。不但会延迟进步,甚至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那将是很可怕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外因和内因互相作用的结果。从外因说,可能是受到的贬抑性评价太多,缺少成功的机会,处境不良;从内因说,可能是自尊心受损,自信心下降,又缺乏自我调控的能力。比如说,一个孩子在班级中不被重视,在集体中没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或者在老师、家长面前受到太多的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或者受到某种挫折(如考试成绩差)后没有应有的指导和具体帮助,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影响自信。尔后,其表现不佳,又可能招致新的贬抑,形成恶性循环。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

有一个小男孩父母双亡,跟一个傻哥哥一起过。这个傻哥哥经常打他、骂他,不给他饭吃。他学习不好,班上同学看不起他。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后进生。一位老师接班以后,了解了情况,经常到他家里帮他收拾屋子、做饭,让他穿上整洁的衣服。傻哥哥看到老师的做法,也慢慢转变了对他的态度。这个男孩学习有一点进步,教师就表扬、鼓励他,他的成绩越来越好。这个男孩在一篇日记里写道:“我感觉在我的老师面前我是一个人,我的头上也有一颗太阳。”这事例多么引人深思啊!

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没有那个男孩的境遇,但是,他们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特别是当他有缺点、有错误、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地前进,应该怎么做呢?

(1)尊重孩子的人格

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一位家长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家长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

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家长和老师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你没出息”,“你不可救药”,“你的脑子是猪脑子”,“我对你完全失望了”,“早知你这德性,就不该生你”,“你把我的脸都丢光了”……这些话应该从家长的语言里消失。

打孩子最伤害孩子的自尊,任意惩罚孩子也伤害孩子的自尊。请家长记住,切不可为了自己的尊严,伤害孩子的自尊。

(2)帮助孩子成功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得到一面小红旗,洗净一双袜子,做出一个菜,钉好一枚钮扣,擦净一次地板时,他都有成绩的喜悦,并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家长,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这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3)经常鼓励孩子

有些家长往往只看学习的成功与否,而不重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甚至打击孩子的自信。建议家长从小事抓起,多帮孩子一把。比如孩子不会刷碗,不要指责他,告诉他怎样刷才能刷干净,紧跟着鼓励他:“这回刷得真干净!”鼓励性的语言很多,家长应该多用、多创造。比如:“你真行!”“你真能干!”“不要泄气,再努一把力就会成功!”“我真为你骄傲!”“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一位家长对我说:“我试着对孩子说鼓励性的话,可是孩子说:‘我知道你在骗我。’”这是为什么?说明这位家长经常否定孩子,没有从教育思想上根本解决问题,孩子没有听出家长的真诚来。

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家长经常贬斥孩子,伤害自尊,降低自信,与家长思想的片面性有直接关系。本来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看待孩子应有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有了这样的观念,就不会一叶障目,只看一点,不计其余,也不会因孩子一时表现欠佳而气急败坏、大发雷霆。

有的家长不相信孩子,说不出鼓励孩子的话,常常是因为他们自身也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够成功,不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教育方法。看来,家长的自信非常重要。

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法。对于做事缺乏信心的孩子,特别是那些自卑感强的孩子,在不断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指出他们的闪光点的同时,要教育他们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再努一把力就会做好的”,“我不会被困难吓倒”……

另外,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须与老师配合,让孩子在学校也得到成功的机会,得到鼓励而不是贬抑。

同类推荐
  • 中学就去加拿大

    中学就去加拿大

    为什么要留学加拿大?什么年龄留学最合适?选读私立学校好还是公立学校好……面对想要送孩子远赴异国他乡的父母们层出不穷的疑问,作为一位老海归、两个留学加拿大名校的女儿的父亲、长期致力于中西教育研究的专家,本书作者朱凡现身说法,以自己送两个女儿留学加拿大名校的亲身经历,事无巨细地讲解了如何规划留学的全过程。从教育特色、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宏观层面,到课程设置、课外安排、生活环境、升学情况、工作前景等微观角度,均有真实案例供家长参考,帮助家长全方位地规划好孩子的留学。
  • 育儿指南

    育儿指南

    本书是儿童家庭教育的必备书,指导父母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了解孩子身体及心理素质状况,促进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针对性地对孩子实施各类教育训练,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本书集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于一身,角度新颖,通俗易懂,易于操作。本书按宝宝的不同成长阶段,分别讲解了0~1个月、1~3个月、4~6个月、7~9个月、10~12个月宝宝的发育状况、生活护理、日常喂养、体格锻炼、早期教育、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等知识。
  • 聪明宝宝必吃的30种益智食物

    聪明宝宝必吃的30种益智食物

    给宝宝最天然的脑黄金。天然的食物是帮助宝宝大脑发育的最佳营养,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基础及大脑发育的保障,选对食物巧手烹调,让宝宝越吃越聪明。
  •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是一件不容忽视、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大事。不过,我们也不用着急。因为任何一位妈妈,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一位不错的妈妈,都可以成为一位称职的家长。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我们做妈妈的要努力,努力学点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常识。
  • 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

    本书讲述了一个孩子——作者的儿子小卡尔的成长经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早期教育的成功案例。书中详细记录了小卡尔在父亲的教育下,从一个资质平庸的孩子变成一个天才的全部过程。小卡尔生来普通,但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很小就通晓法语、意大利语,9岁开始阅读《荷马史诗》,10岁进入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3岁任专职教授。这一惊人的教育成就在当时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让人们首次认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热门推荐
  • 一世冷暖

    一世冷暖

    是不是她从来没有体验过温暖,所以一旦有光靠近便忍不住想要拥有,于是便沦陷。可是可笑的是连光都不属于她,她拥有的永远是黑暗里的冰凉。她虽然是天之骄子可是从未感受过亲情,在她父亲的眼里从来只有一个女儿,那便是苏忆心。她从高处跌坠,再从泥泞里爬起。只留有恨与绝望。
  • 强占小妻

    强占小妻

    这个自以为是的小女子,以为是自己吓跑了他身边的莺莺燕燕,一直暗暗自得着;殊不知,这个狡猾的男子,早运用一切手段,扫清了围在她身边的花花草草,理所当然的霸占着这个小女子的一切,到底是她赢了他的心?还是他赢了她的身?
  • 重生之残女难为

    重生之残女难为

    一朝穿越,身份转变,现世普通女子成为古代名门庶女。掉落悬崖,几乎是粉身碎骨。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她被神医救起。神医世家,相府之后,哪个名衔似乎都是无限荣光,可是,又有谁能够看清那光鲜下的人心斑驳,身在异世,面临暗涌不断的生活,她又会如何自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炼狱洪荒

    炼狱洪荒

    相传,上古神话时代,一位通天大能以“通天塔”祭炼了十八层炼狱,分别关押着上古大凶,十八层炼狱自成一界,十八层炼狱也就形成了十八域........天地悠悠,虚空上九条天龙守护着一具青铜古棺。在古棺上一个青铜色的三足古鼎悬浮,蒙蒙清辉缠绕,似乎镇压着青铜古棺。青铜古棺里究竟有什么秘密?为何需要九条天龙看守.......
  • 冷帝的倾城哑后

    冷帝的倾城哑后

    “商子冉,告诉朕,你到底是怎样的女人?她笑的花枝乱颤,纤手抬着抵在男人的胸膛,痴痴道,“红颜祸水。”她是犯官之女,为他甘心为奴,为他怀有子嗣,为他领兵挥师北下,身先士卒。只因他许她一生一世的爱,然而当繁华落定,那人才露出他冷漠的面孔,她宁做祸水,不为后!
  • 悟空志

    悟空志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冥须悟空。
  • 驚魂

    驚魂

    藍玥領,一名令人聞風喪膽的特工;不論是殺人、盜寶..只要你想得出來,她就做得出來;只是.她,在一場意外中,穿越了;一場撼動你的心、驚動你的靈魂,看她如何創出自己的星空。
  • 上古世纪之狼的孩子

    上古世纪之狼的孩子

    海瑞斯有两个家庭,第一个家族他不确定在他们身边待了多久,也许是他刚出生就被他们遗弃。第二个家族他与他们之间本应毫无交集,海瑞斯却在它们身边感受到了温暖,可惜的是这种亲密的感觉并未持续多久就宣告终结,从此以后他是一个孤儿,更是王子身边的守护骑士。
  • 太上养生胎息气经

    太上养生胎息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乐的人生

    快乐的人生

    这是一本告诉你人生如何才能变得快乐的生活哲学书,它的写作背景是当时的美国正面临着社会经济萧条和民众情绪低落,戴尔·卡耐基为了重新让人树立信心、重新充满力量、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于是进行了一系列励志演讲,这本书就是这一系列演讲的文集。本书通过平凡而积极的众多励志故事探索人生法则,告诉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应该具有的积极心态和正确做事方法,其中提到的众多信念和思想对美国社会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