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76500000002

第2章 生命的呼唤与祈愿——诞生礼(1)

诞生礼不仅要从人出世那一刻开始,可以更进一步说,要从受胎那一刻开始;基于信仰的认识,我们可以说,早在胎儿未在母体中形成之时,诞生礼就已经大张旗鼓地开演了。一句话,诞生礼包括了求子、孕育、诞生几个阶段过程中的仪礼。在丰富的人生仪礼当中,多阶段延展进行、超前实施是诞生礼突出的特点。

朱仙镇年画:五子登科。诞生,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诞生礼,正是在这人生第一个关口搬演的种种仪礼的总汇。

生命的开始可以比较精确地为人所感知和把握,呱呱坠地的婴儿可以确切无疑地传递这一信息,但是,人们往往并不把生命的开始点定在婴儿脱离母体来到世间这一刻。事实非常明显,任何一个有过怀孕经验的女子都可以早在在孩子出世以前至少几个月的时间里就通过她自己的身体确切地感觉到她的腹中有另外一个生命存在。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激情碰撞之后,新的生命就已开始孕育。这可以称为自然的生命观,它是建立在人们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

前面已经说过,在自然的人生观念之外,人们还普遍拥有信仰的人生观念。这种生命观超越人的肉体生命过程,它建立在人们的信仰、观念基础之上。

人是文化的动物,人是民俗的动物,随着人的生命历程的起步和行进,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文化的烙印、民俗的生活。人生仪礼正是这种文化的烙印,正是民俗生活的集中体现。而这一多幕大戏的首场正是诞生礼。

基于科学的认识,我们可以说,诞生礼不仅要从人出世那一刻开始,可以更进一步说,要从受胎那一刻开始;基于信仰的认识,我们可以说,早在胎儿未在母体中形成之时,诞生礼就已经大张旗鼓地开演了。一句话,诞生礼包括了求子、孕育、诞生几个阶段过程中的仪礼。在丰富的人生仪礼当中,多阶段延展进行、超前实施是诞生礼突出的特点。

下面,就让我们切换进关于诞生礼的多彩镜头:

1.无时求有有求全

镜头一:传席撒帐

随着一阵更为激烈的鞭炮声和更为高亢的乐器声,轿中的新娘子一路颠簸的心随着喜轿的落地而踏实了一刻。终于到了。等到轿帘掀开,自己的脚步踏出去,一个崭新、陌生的环境就要成为自己日后生活的世界了。

“新娘子下轿喽——”,随着司仪一声亮嗓,忐忑不安的新娘子被扶下轿。脚下没有实落的感觉,软软的,像是踩在了什么垫子上。顶着满头珠花,又蒙着盖头,但她还是忍不住低下眉眼往自己脚下望去。一条长长的口袋铺在地面,前面——盖头挡着,看不着了。

尽管有人搀扶,新娘子还是走不快,耳边只听到司仪一连声的吆喝:“传袋,传袋”,然后是旁边有人匆匆走过和“扑”地一声掷物于地的声响。此起彼伏,还伴着几个孩子稚嫩的童声:“下轿踏席儿,儿女成群儿;下轿踏牌儿,六儿仨官儿;下轿踏布袋,六儿仨秀才。”

孩子们唱着,众人们传着,新娘子走着,闹哄哄的场面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拜堂仪式终于结束,新娘子和新郎已经并排坐在洞房的新床上。新娘子脑子还是乱哄哄的,今天的节目实在太过丰富,让初经此事的她应接不暇,她不清楚自己还要期待什么。

不用再期待了,她开始感到有一把一把的东西撒到自己的身上、头上、坐着的床上,“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再撒一把生花生,一男一女插花儿生。”“枣儿满炕红,生儿是英雄。”“双双核桃双双枣,生儿聪明生女巧。”“还有莲子和桂圆,连生贵子中状元。”随着撒帐的人们一声接一声的口彩,这些果啊物啊像雨点般地落下。

新娘子害羞地尖叫着,躲闪着——其实,她根本无处躲闪,她不能离开新床,只能任由这些东西抛撒到自己身上,有些个免不了让她感到有点疼痛,但她得忍着,她明白,这是人们对自己最殷切的期望和最美好的祝福。象征性地侧侧身子摇摇头,不过给这场撒帐的节目增添一些戏谑和喜庆罢了。

当洞房安静下来,只剩下一对新人之时,新郎的一句话为新娘子今天经历的传席撒帐之类的特殊待遇提供了解释,他说:“给我生个儿子吧,等着他传宗接代呢。”

于是新娘子明白了,她将承担起把一个属于她自己和身边这个男人的崭新生命带到世间的神圣使命。

洞房内红烛荧荧,她心里充满了憧憬。

传席,也叫传袋(代),是流行于我国不少地方的一种求子习俗。撒帐,在祝福新人的同时,也具有和传席同样的求子功能。所以,虽然严格说来,二者都属于婚嫁礼的一部分,但无疑又可以作为提前奏响的人生序曲,而成为求子礼俗的典型一幕。又因为它们的实施尚在男女两性肉体结合孕育生命之前,所以从时间角度而言,当仁不让地又成为求子礼俗中的首章。

传席风俗始于何时,已经不能确考。从文字资料来看,至少在唐朝时此风已经流行,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写下:“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从诗中可知,唐时的传席,是用几块毡褥轮番传递而让新人前进的,其功能多被认为是辟邪,大概与不让新娘脚接触土地的禁忌有关,并不清楚是否有求子的意义。

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传席礼仪在后世的发展中也呈现出多样的面貌,并且求子的功能日渐明显、突出。比如江浙一带多用米袋铺地,辗转更换,谓之传袋,又叫袋袋相传,显然是以“袋”谐音“代”,传达祝愿生育子女延续家族的心理期望。浙江临安还流传着《传袋歌》,唱道:

一袋传一袋,新新娘子脚踏凤凰袋,

新新娘子新新郎,一双金花插在百子堂,

百子堂上出贵子,贵子之中出了状元郎!

……

四代传五袋,五子登科一起来,

儿孙个个高官做,个个儿孙俱全才。

……

大多要唱到“传十袋”,求个圆圆满满。前面特写镜头中出现的《传袋歌》,是中原一带的。歌词有详有略,南北不同,祝吉求子的取向却是无时空之隔的。中原地带传席铺袋多用麻袋,麻又被称为棕麻,棕与宗谐音,更直观、明显地体现着传宗(棕)接代(袋)的意愿。关于传席古人用毡近人用袋的不同,有的解释说唐宋时的传毡与传代无关(二者无谐音关系),也有观点认为传毡与传袋只是因时地而不同,不过古人重其事,近人重其名。近人改毡为袋,可能是受经济条件限制,贫家用袋或席,富贵人家仍用毡,祈求新人及早添嗣、家世代代相传的愿望是贫富不分、古今一致的。可以说,在婚礼上搬演的传席求子仪式开启了人生仪礼首章诞生礼的序幕。

撒帐,同样是这一序幕中的重头演出,它可考的历史还远在传席礼俗之前,据说是始于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和李夫人新婚之时,命宫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武帝与李夫人用衣裙盛接抛撒来的花果,说是得果多得子就多,无非是取个彩头图个吉利的心理作用罢了。不过,和传席不同的是,撒帐在开始形成礼俗之时就有了祝吉求子的意味。后世仪式虽有变异,这一主题却始终未改。

这是一幅象征意味浓厚的民间剪纸作品。和众多的吉祥图案一样,画面表现的内容并非现实。鼠是民间信仰中的子神,而葡萄又因果实众多而被民众视为吉物,二者的结合不是为了表现老鼠吃葡萄,而是象征多子。武帝时抛撒的五色同心花果,到唐、宋时一度改为撒钱,似乎祝福生子的意味相对淡薄,其实不然。外圆孔方的铜钱在作为撒帐之物使用时,其象征意义显然不止于财富这一项,有学者认为方孔象征女阴,也不妨视作天(圜)地(方)交合的象征,总之,仍是求子的吉祥、象征物。明、清以后又改为撒帐果,近代以来流行的用来撒帐的物品多为花生、栗子、红枣、核桃、莲子、桂圆、松子、糖果、香烟等等,前已说明,多为同音相谐,取其吉祥意义而用。如枣谐“早”,取“早生”之意,又枣树结果多,可象征多子。栗子谐“立子”、“利子”,多和枣一同使用,取其“早立子”之意。花生表示男女插花儿着生,取儿女双全之意。核桃质地坚硬,象征子女坚强有为。莲子、桂圆谐“连生贵子”。香烟象征意义更为直白,就是民间常说的延续香火、繁衍人烟。

当然各地风俗不同,抛撒的物品也多有差异,但不管是什么帐果,都是利用其谐音取意、类比象征的特点,来寄托人们的求子大愿。

撒帐同时,很多地方都要伴唱“撒帐歌”,同样是各有腔调,各具特色。所有这些撒帐歌又有着共同的功能——祝愿新婚夫妇早生贵子、多生贵子。毕竟,多子多福的观念实在是传统社会人们的无限期待和心理共识。有些经过相当艺术加工的撒帐歌,先撒东西南北,再撒上下前后,语言生动而典雅,虽未必出自民间百姓之手,却也相当传神地表述了民间百姓求吉盼子的世俗心态。

而撒帐人,也渐渐有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多由全福人(福寿双全、子孙满堂)或男方父母(也是已经完成人生重大任务、后继有人的成功人士)来承担,以图将好福气、生殖力等传递给新人。

在婚礼上搬演的求子习俗还有很多,比如偷筷子(谐“快子”,求快生子)、吃夹生饺子(故意让新娘子亲口说出“(饺子)生”,以讨口彩,求顺利生子)、吃鸡蛋(以人比鸡,下蛋生子)以及在随嫁物品中准备子孙桶、灯取(等娶)罐等等物品,活动可谓丰富多彩,目的却完全相同。

作为陪嫁物品的一种,灯取罐也并非只为实用而备——它是插放类似火柴棍的小木屑的用具,小木屑上硫磺,可用来点灯,“灯”与“丁”的关联众所周知。这对灯取罐上的刺绣图案——男孩乘龙、女孩跨凤,显然有祈盼儿女双全的意味。总之,由于传统中国人极端重视子嗣,时时不忘香火延续,在两姓(性)好合的当口刻意地强调生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镜头二:拜神拴娃

媳妇娶回家已经半年多了,可媳妇还没有任何开怀的迹象,明着暗着问了几次,儿子臊得气粗筋暴,媳妇羞得红脸低头,就是不见种子发芽。

刚出正月,等不及的婆婆便收拾好了该准备的东西,跟媳妇说:“明儿个我跟你去赶庙会,准备准备吧。”晚上,媳妇跟儿子念叨这件事,儿子说:“我估摸着这是又要到人祖庙去了。”“恁么远,我不想去。”“你听咱娘的,错不了,到人祖庙给人祖爷烧烧香,灵着哩。再说,还不是为了咱早点得个儿子吗?”

媳妇将信将疑,但第二天还是一大早就跟着婆婆出门了。

路上无话,赶到人祖庙,都快晌午了。婆婆先在庙会外买了几大捆草香,领着媳妇进了庙,到大殿给人祖爷烧了香磕了头。婆婆嘴里还不住地念叨:“人祖爷,我又来了,早些年跟您这儿烧过高香,现在您给的儿子都娶媳妇了。这回还是一样,给媳妇再求个娃儿,您老显灵吧。”媳妇心里虽不像婆婆那样虔诚,但看到庙会人山人海,大殿内外拜倒一片,也明白殿上端坐的人祖爷着实了不得,她认真地学着婆婆烧香、磕头,默默地念叨着求子的心愿。

婆婆显然对媳妇的表现很满意,出了大殿往后转,婆婆说:“咱既然大老远来一趟,不能光烧香许愿,这殿后供的是人祖姑娘女娲娘娘,咱到她那儿去拴个娃娃。”看着媳妇不解的表情,婆婆笑了:“拴个娃娃再生养就容易多了。待会儿我帮你拴,拴完咱娘儿俩直接回家,可有一点,这一路上你得低着头,逢谁跟你说话,你都不能搭腔,你只管念叨着‘留柱,跟娘回家’,最好一刻别停。给娃取名叫留柱,中吧,要不叫拴柱?到家了,把娃娃压到你炕席下面……”

媳妇一一地记着,点着头。说话到了殿后,婆婆领着媳妇照例先磕头,然后拿出一块钱交到香案旁的执事手里,换一条红色的棉线。

香案上摆满了泥捏的娃娃,个个憨态可掬。婆婆相了几眼,捡了个浓眉大眼的泥娃娃,把已经结了套的红绳套在泥娃娃脖上,说一句:“留柱,咱回家了。”于是把泥娃娃拴起来,快速塞给媳妇。媳妇忙不迭地接过来,放到怀里,转身就走,伴着脚步声,“留柱,跟娘回家了”的呼唤已经冲口而出。婆婆和执事打过招呼,出门一路护着媳妇往家里赶。

婆婆的心里一片畅亮,香给人祖爷烧了,又从造人烟的女娲娘娘那儿拴回来了娃娃,这回可妥了。来年抱上了孙子,还得备份厚点的礼来还愿哩。

媳妇的心里一派神圣,香给人祖爷烧了,从女娲娘娘那儿拴来的娃娃就贴在自己心口,一句一句的“跟娘回家”让还没有做过母亲的她感到温暖也感到责任。她想起了前一晚自己男人说的话,恍惚觉得怀里的泥娃娃已经沉入自己的骨肉之中,“留柱,跟娘回家!”她一次又一次幸福地叫出了声。

她已经完全相信,只要照婆婆说的把“留柱”放到炕席下,再跟自己男人同房,她很快就会真正孕育一个女娲娘娘恩赐的聪明、健康的娃娃。

上面镜头中的场景人祖庙,在河南省淮阳县城北1.5公里,是传说中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墓,称为“太昊陵”,民间盛传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故称伏羲为人祖爷,他的陵墓也被俗称为人祖庙。

同类推荐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甘肃民间故事集

    甘肃民间故事集

    這些珍贵罕见的民间故事,令人大开眼界,他们有的浪漫、有的神秘、有的诡异、有的狂奇、有的感伤……打开这部书,让我们重温旧梦。
  •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典章制度(中国文化史丛书)

    典章制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若是蝴蝶会哭泣

    若是蝴蝶会哭泣

    她,本是平凡女子,却一次又一次流落异地,江湖中的恩怨情仇似乎都与她有关,这厄运就那么无法逃开吗?所有这一切种种安排,可有她的一丝意愿?他,一袭月白衣衫,本是杀手,却在与她的第一次邂逅中便有了一生一世的承诺,而后,依旧是背叛。他,是那里的王爷,是地下的皇帝,依旧为她倾心,可最后,为什么会对她的死活不管不顾?不是爱过吗?在这恩怨情仇交织的地方,她又该走向何方?
  • 行路难

    行路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裁的罂粟娇妻

    总裁的罂粟娇妻

    【虐文,作者学生时期的作品,不喜勿喷】搞什么呀,她明明是27岁的千金大小姐,怎么重生成高中生了?想欺负她?哼,没门!闲逛夜店,遇到皇甫澈,把他吃干抹净还抛下五百块就打发了,不料他居然是总裁大人?赶紧跑路!五年后,她换了身份,甚至换了张脸回来,却再度遇上他,这下惨了!
  • 女王殿下之王的玉佩

    女王殿下之王的玉佩

    当一缕阳光照进黑暗,照在还在沉睡中的女王身上,微风吹来,一个不速之客——蝴蝶飞到了女王的身边,将女王从睡梦中唤醒。是谁在耳边低语,是谁在身边守护。他说他爱她,是真还是假?她也说她爱他,是政治联姻还是一见钟情?他告诉她,他们都只是棋子与傀儡罢了。她也告诉他,她从来都不相信命运。因为命运由她自己来掌控。
  • 海药本草

    海药本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动物的进化

    动物的进化

    本丛书讲述了人类的进化的繁衍与进化过程;有关科技的基本知识;动物的进化的繁衍与进化过程;有关太空的基本知识;有关植物的基本知识。本系列丛书与时俱进,紧密结合青少年的实际,集最新知识、最新科技、最新发现于一体,阐释了青少年所遇到的各类科学难题,突出了“新”字。可以说,本系列丛书,既有基础性科学知识之奠基,亦有前瞻性科学知识之升华。
  • 死党来自修罗道

    死党来自修罗道

    或是为了最强的尊号……或是为了从永无止尽的战斗中解脱……亿千万年来在修罗道、在人间道、在大宇宙的三千世界不断轮回上演着残酷而血腥的凄景……然而,这并不关高峻什么鸟事!!!直到某一天,他发现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沦为了那血界战线中的一员。“吾友啊,就让我来陪你战个痛吧!”
  • 可以失败不能放弃

    可以失败不能放弃

    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告诉读者成功与艰辛、苦难、“头悬梁”、“锥刺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具体内容包括:失败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成功、放弃了就永远都没有希望、失败并不能否定一切、失败可能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等。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尊王

    尊王

    无上之道,我为尊王。一手遮天,摘日月。脚踏洪荒,灭神灵。少年苏柯自坟地中走出,开始了复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