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74900000007

第7章 世界现行公历的来龙去脉

历法是根据天体运行的周期来安排的。以月亮圆缺为主要依据的叫“阴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为主要依据的叫“阳历”。

阳历,最早起源于埃及。对埃及人来说,一年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尼罗河的泛滥,它不仅是埃及的经济命脉,而且对埃及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也有很深的影响。为了及时做好耕种的准备工作,确定河水泛滥的开始时间格外重要。而河水泛滥的间隔,正好同一个太阳年基本相符。这样,埃及人就放弃了依靠月相确定年月的做法,而采用了一年365天的历法。太阳年不是365天的整数,每年约有1/4天的误差。

罗马是古代一个强大的帝国,可是,它最早的历法却很混乱。古罗马最初用的是太阴历,一年中只有10个月,共304天,到了公元前713年,因受到古希腊的启发,才将“太阴历”改为“努马历”。这种古历增加了2个月。古罗马人认为双数是不吉的,因此有忌讳,每个月的天数都是单数:1、3、5、8四个月,每月为31天,而2、4、6、7、9、10、11七个月,每月为29天,12月只有27天,特别短。努马历一年只有354天,比实际年长365天少了11天多。

古罗马人使用了“努马历”后,就糊涂地过了两个多世纪。直到公元前509年时,罗马政府才规定每隔4年要加进两个闰月年来调整差数。这是历法上的改进,应该是件好事。可是,当年编制历书的是一些愚昧的僧侣,他们对耕种农活,农事节气不感兴趣,只是从宗教和政治上考虑,随心所欲地增减闰月,把历法搞得更乱啦!过了400多年,努马历已落后于实际天象的太阳历80多天,因此春秋难分,寒暑颠倒。难怪后世作家这样讽喻地说:“罗马人在战场上常打胜仗,可是他们却说不清哪一天打了胜仗。”

公元前45年,罗马的统治者儒略·凯撒对历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埃及使用的历法简明实用,于是下令根据埃及历法对罗马历法进行改革。在埃及天文学家苏西金斯的帮助下,把古罗马历变成了纯粹的太阳历。经过长期的研究,公元前46年,凯撒颁行了新历——儒略历。

新的历法规定,每年设12个月,共365天。今后每隔3年设置一个“闰年”,多加的一天放在原来的12月(儒略历的2月)的后面,冬至后的10天,作为儒略历的开始,即把原来努马历中的11月1日改为1月1日——“元旦”,把努马历的月序顺次推迟2个月。

这样改革后的儒略历,变成了以太阳为准的太阳历,彻底结束过去历法的混乱局面,因此凯撒改历是有很大功绩的。但是,在改历中他却塞进了自己的私货,把七月的名字改为儒略。儒略历是当今世界通用的“公历”的最早雏形。

公元前44年,儒略历颁行后两年,儒略·凯撒被刺杀而死,时年58岁。凯撒的义子,18岁的渥大维赶回罗马,登上了权力的宝座,忙于清除政权,巩固统治地位。

儒略历实施不久,那些昏庸的僧侣把历法中规定的“每隔3年”当作“每3年”闰年一次。当这个错误被发现时,已经过去了36年。

这样,在36年中,原来只应当有9个闰年,实际上却有12个闰年;前42年,原来只应当有9个闰年,实际上却过了12个闰年。

于是,罗马的统治者渥大维进行了一次较大的历法改革,决定从公元前8年到公元4年的12年中,不再设置闰年,这样正好扣除了过去多出的3个闰日(当年中的2月30日)。从公元8年开始恢复每4年置闰年的办法。

在渥大维统治时期,罗马进入了和平繁荣的黄金时代。公元前31年,罗马共和国改为罗马帝国。不久,元老院特地授予渥大维一个光荣称号:“奥古斯都”,它的意思是:“神圣”和“祖国之父”。

渥大维恢复了儒略历置闰的办法,却仿效凯撒的做法,下令把自己出生的8月份改称为“奥古斯都”(Augustus)。在原来的儒略历中,8月是小月,为30天,渥大维为了要显示自己同凯撒一样尊贵,于是又将8月改为大月31天,就同凯撒并驾齐驱了。这样,9月、11月就从大月的地位降为小月,而10月、12月升为大月。问题来了,经过这么一改,一年就多出了一天,应该扣除一天才行。他就从2月中减去一天,当年的2月是处决犯人的月份,谁也不喜欢。从此2月份只剩下28天,闰年也只有29天了,2月30日也只是在历史上才有的日期。

儒略历每4年一闰,因此不是每年有2月29日,只有逢闰年的这一年才有。这在世界上曾引起不少有趣的事。世界上那些在2月29日诞生的人,要每隔4年才能庆祝自己的生日。70年代,电子表风行世界,那时表上没有2月29日这一天。每碰到闰年,闰日那天,表上显示了3月1日,29日轻易地溜走了。电子表只有除去干电池,停摆后才能得以调整日期。

不过,也有人喜欢闰年。2月份多了一天,商店和工厂的老板就可以多赚一笔钱。欧洲的习俗是,闰日是青年向恋人求婚的吉日,这一天使许多有情人结成了美满的姻缘。

儒略历是比较准确的历法。经过几百年的施行,逐渐得到人们广泛的承认。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正式把儒略历作为基督教世界的历法,并以此为根据计算基督教节日的日期,并规定春分日必须是3月21日。

儒略历还没有同天文周期完全吻合,平均每个历制年,比太阳年长约12分钟,即每128年便多出一天。

到13世纪时,差额已达8天,当年的天文学家向教会指出,历法需要改革。可是,这个改历问题却使教会为难了整整3个世纪,都没有解决。

到了16世纪,改历问题才有了端倪。意大利的医生兼天文学家李利厄斯花了10年时间研究出了新历,他在1576年将改革方案提交罗马教廷,经过许多学者(有天文学家、数学家,还有一些僧侣)讨论,终于获得教皇格里戈里十三世批准。

1582年2月24日,格里戈里发布改历的命令:从1582年10月15日起,所有基督教徒必须使用新历——格里历。这就是今天世界各国通行的“公历”。

公历是以一个“回归年”作为单位的。计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了使用方便,就将365天定为一年,这就是“平年”。

回归年比平年多5小时48分46秒,这样积上4年就有23小时15分4秒,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就要闰一天,这一天放在2月份,成为29天,这样,那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闰年”。

但是,4年中累积起来的时间,经过4年闰一天后,就多闰了44分56秒,400年以后就会使历年比回归年的时间多上3天。因此,在400年中应少闰3次。它规定:一个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凡是公元纪年数能被4除尽的是闰年;对于每世纪的第一年,虽能被4除尽,但不能被400整除的仍不作闰年。如1600~2000年间400年中,1700、1800、1900年等,就不算闰年;而1600、2000年就是闰年。这样,在每400年中,原来该闰100次,减少了3次,共有97次闰年。

用这种办法补救以后,每隔3000年,还有一天之差,就只要在3200年中减少一个闰年就行了。在改历时,在1582年中扣除已提前的10天,即把这年10月4日(星期四)的第2天(本应是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星期五)。这样一来,格里历再次同太阳年相符,春分再次回到了3月21日。

同类推荐
  • 破译世界战争悬案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世界战争悬案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战争悬案之谜》讲述的是解开世界战争所发生的种种离奇谜案。
  • 海洋中的食物链(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海洋中的食物链(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在海洋生物群落中,从植物、细菌或有机物开始,经植食性动物至各级肉食性动物,依次形成被食者与摄食者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亦称为"营养链"。食物网是食物链的扩大与复杂化,它表示在各种生物的营养层次多变情况下,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状营养关系。物质和能量经过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转换与流动,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基本过程。本书就带领读者去认识海洋中的食物链。
  • 课堂上学不到的趣味科学:生活科学

    课堂上学不到的趣味科学:生活科学

    隐身衣是如何让人“隐身”的?飞机失事后为什么要找黑匣子?在水中能躲避子弹吗?牛粪居然能变出钻石?水为什么会在油锅中“蹦跳”?为什么调鸡尾酒时要用力摇晃?千奇百怪的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少秘密?意想不到的答案通通都在书里!不信就翻翻看吧!
  • 现代武器

    现代武器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神奇的新材料

    神奇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然而对于新材料,大多数人都觉得他们离我们很远,更甚者认为其很神秘,其实他们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里。《神奇的新材料》带你走进新材料的世界,给你一场别让的旅行,让你在感受新材料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可思议的特效外,同时也可带你进入另一个世界,感受一份新的体悟。
热门推荐
  • 陇东案例警示录

    陇东案例警示录

    法制纪实文学《陇东案例警示录》。从这部书里,读者可以看到我们的公安民警怎样在履行着自己打击犯罪的神圣职责;可以看到富有正义感的热血青年怎样在与持枪歹徒展开殊死搏斗;还可以看到一些青少年是怎样在一步一步走进犯罪的泥潭;而我对生活中各类骗局、陷阱的披露,同时也在暗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还将继续进行……
  • 九转灵砂大丹

    九转灵砂大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寻近代中国

    重寻近代中国

    中国政治精英利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系列战败编织了一整套饱受外族剥削、欺侮为内容的“民族叙事”和“历史建构”。 但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下,持续强化“悲情叙事”正在将中国从世界大环境中孤立。马勇从现代化视角出发重塑中国近代史,一方面重新评估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功过是非,理清世界走进中国的路径及客观效果,另一方面剖析在现代化冲击之下,中国走向世界的艰难过程。
  • 至尊狂圣

    至尊狂圣

    白家庶子白无双得祖先杀神魔魂附体,修炼突飞猛进,奇遇不断,神兵利器随手可得,美女娇娃尽揽怀中,将对手无情的踩在脚下,终成为最无可匹敌的存在。
  • 工业4.0

    工业4.0

    本书是费尔达芬工业峰会——系统领导2030年的配套用书,主题思想是:从经济和科学的角度,深入探讨怎样才能使中欧工业到2030年仍能保持一个成功的全球生产基的地位。到2030年,互联网和其他服务联网的系统将使所有行业实现智能化,并取代传统的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产品服务。本书每个章节都从非常特殊的角度表达了对工业4.0的独特看法,所有这些观点综合在一起可以为我们清淅地勾勒出目前工业产业发展所处岔路口的情形。
  • 孝诗

    孝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暗香魂

    暗香魂

    她,一个生世成谜的女子,一夜变故失去了兄长,却又忽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舞一支霓裳,风情万种,道不尽百转千回的人生,且把相思深藏,到幽冥不忘。
  • 请旨承婚:狂傲夫君来接招

    请旨承婚:狂傲夫君来接招

    她本是个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本本分分的小娱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兢兢业业过日子。不料阴差阳错,弄巧成拙,一朝穿越。既来之则安之,为了生存,小心翼翼。为了身份不被暴露,她步步为营,玩得风生水起。安史之乱后,歌舞升平,且看一介良民如何玩转大唐。------------------------------------------------------------------“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末日我还活着

    末日我还活着

    菜鸟来到部队,在一次任务中药品泄露灾难来临。朋友、死对头,每一位活着的人都变的那么重要,看着他们我才能感觉我还活着。活下去我一定要活下去。
  • 花城记忆簿

    花城记忆簿

    这里有很多故事,有真实的也有虚幻的,也许你会在其中找到你的影子。生活本艰辛,人世亦难居。但你要相信自己,相信爱和信念。每个人都是一朵花,在风雨中生根发芽,在爱中摇曳风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记忆簿,里面记载着每个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更新不定时。一篇一个故事。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