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72000000021

第21章 脉诊层次(2)

如果我们自己的心境能够达到一个纯净程度比较高的状态,那个时候对气的感应就比较明显了。甚至病人的脉很弱,也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气感,能够感应到。有一些老年人,尤其是一些老年的女性,我们知道男为阳女为阴,所以一些老年的女性,尤其是一些比较安静的,与世无争的老大妈,她们从中医来讲体质大概都偏于虚寒,脉象往往比较弱,有时候真是摸半天都摸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太弱了,感觉不出来。所以有时候碰到这个情况,我就把自己的身心暂时地再调整一下,把自己各方面的注意力都收回来,把眼睛闭上,专心致志地去感受这个脉。这个时候,慢慢地你就由模糊到清晰,刚开始感觉不到脉,慢慢地能感觉到,唉!有脉了。再过一会儿感觉这个脉越来越清楚了,虽然这个脉实际上还是很微弱的,若有若无,大概都是些沉脉了,实际上慢慢你也能感觉到是滑是涩,是急促还是迟顿。再慢慢你就直接会感觉到那股气慢慢就过来了,这个老太太甚至你能感觉到她的脾气是急还是不急,她现在是生气还是开心,慢慢地甚至会有这些感觉,这就是一些气的感应。

这个就需要入静,《内经》讲“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时候碰到特别弱的脉,气感比较弱的,需要我们去入静,耐心细致地去感应,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他整个一气是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它是处在郁滞不行的状态,还是散而不收的状态,是升不上去还是降不下来,还是堵在中焦了。这种感觉,不光是对脉象当前的感觉,而且对这个脉象以后的预后,就是这个脉它在向一个什么样的方面发展,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你都会有明确的感觉。

这种感应一般来说只要我们认真去静下心来,好好去体会,大部分人都应该能感受到这种气感,这个还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我也没有特异功能,我想我跟大多数人都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人,所以我觉得我如果有这种感觉,很多人应该也会有这种感觉。没有的呢,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通过对自己身心的调整,应该慢慢也会达到这个境界,能感应得到的。所以中医它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是很真实的,是可以直接感觉得到的。

感同身受的体会

前面这是讲的“感应”,感应的层次。如果再进一步提高呢,在对病人能有气的感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再去提高自己,慢慢地我们就会达到另一个境界,这个境界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感受”。

感受,就是感同身受,就是说我们在摸脉的时候,就能感受到病人的一气周流,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是木气郁滞了,还是心气涣散不收了,还是肺气郁而不降了,还是中焦土气不能运转了,都能感觉到。不光如此,而且对病人自身的一些感觉,也能感觉到。比方说,病人觉得胃里堵得慌,又胀又恶心,吐也吐不出来,下也下不去,连病人的这种感觉我们当大夫的也能感觉到。有这种感觉的朋友也许相对少一些,但是这个也是确实可以做得到的。

当然我呢,也不是所有病人的感觉都能感受到,我在“感应”这个层次上,一般的病人我都能感应到,在“感受”这个层次上,只有一部分病人我能感受到。我这个功力与上工相比,其实还是差得比较远,大家也不要以为我有多厉害。

我在这儿跟大家一样,没敢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师,跟大家一样都是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希望在这里能够抛砖引玉,能够跟大家一起,吸引来真正有学问有本事的老师,咱们大家一块儿跟着好好学一下。所以我只能对一部分气偏得比较重的病人有这种感受,他有什么感觉,我也能感觉得到,有这个体会。

在这里就举一个病例,这个病人在讲精神病时我们已经提到过了。就是那母女俩当中的女儿,她结婚了,有一个三岁的小孩。她是从小身体比较弱,后来结婚生孩子之后,身体就更虚了,就病了。她这个病是什么样呢?就是她每天都感觉到肚子鼓鼓的,有时候感觉好像在肚子里面靠近脊柱那个位置,有一个人一样,在里面推她,把她往前推,所以她的肚子就鼓起来了,而且还一翘一翘往前鼓。所以她就说,里面这个人把我这么一推呀,我就站不住了,我就往前跑,她一天到晚不停地推,我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跑。她就得了这么个病,每天挺着个大肚子不停地跑,停不下来。所以后来家人就把她送到精神病科,精神病科把她诊断为精神病,在精神病科断断续续治疗了三年,在这三年中时好时坏,病情呢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

这个患者年龄也不大,二十多岁。有一天家里人可能听别人介绍,带她到我这儿看病来了。这个患者长得还挺胖的,一看好像是没有什么病。胖胖的,脸色也还可以,她要不说话,还真不太像个病人。

但是她一坐在我面前,她就浑身打哆嗦,好像很紧张,话都不太会说。你问她什么,有点答非所问,所以她妈妈就把她的病情给我叙述了一下,然后我就摸她的脉。诊她这个脉的时候呢,这个脉非常地虚,非常地快,脉摸着是没有力的那种,很大,但是又没有力,散在外面的那种感觉,跳得很快,好像断断续续快要连不成块了。

我一般来说给别人摸脉,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能够平心静气,比较沉静的,应该是这么一个状态。但是我摸她这个脉呢,摸了很短的时间,一小会儿,慢慢的这种气的感觉就过来了,再慢慢对病人症状的这种感觉也过来了,病人现在有什么感觉我直接就感受到了。摸着她的脉我也有点打哆嗦了,好像有点是坐不住的那种感觉,而且她肚脐那个怦怦直跳,她心脏那种怦怦六神无主的感觉,感受得是很真切的。

在这里也不是故弄玄虚来给大家卖弄,是实事求是,当时确实是这样的。

所以当时我自己第一个直觉,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呢?就是赶紧先来点熟地黄,先给我镇住呀!要不都坐不住了。

你看非常的直接,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摸脉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能够感同身受,直接感受病人自身的感觉,那么这个时候你用药,有时候甚至都不用辨证,就跟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是很自然的,要用什么药自然而然地就出来了,像一种直觉。

所以这个病人,我给她用的什么方子呢?桂枝加桂汤,然后再重用熟地黄,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方子,开了好像两三付药。那么这个病人回去吃了药之后呢,第二次来复诊的时候,她妈妈非常惊讶地跟我说,回去吃了一付药,她孩子就说那个人再不推她了。原先那个人老是在肚子里推着她往前跑,吃了一付药就再不推了,睡觉也能睡得比较安稳了,再也不用跑了。以前是不停地跑,累了想歇一会都歇不成,没办法呀,说现在可以歇一会儿了。所以她妈妈当时就有点不太相信,说这个几年的病,治了几年治不好,怎么可能吃了一付药就有这么好的效果呢?所以你看把这个药和方子用对了,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能好到患者都不敢相信。当然这个病人也不是说吃这两付药就好了,她的整个身体还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调理,所以一直断断续续在我这里调理。后来她恢复得非常理想,可以算是痊愈了。脉诊,我个人的感觉,它是很真实,很直观的一些东西,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二十八脉。我们对着二十八脉,什么脉主什么病,这么往上套,脉诊不应该是这么像套公式一样的,我个人感觉应该不是这样。好多人认为中医是不着边际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这个东西有时候确实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并不是说它不存在或是没有,只是我们推导出来的一些理论。实际上中医是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得到的,非常真实的东西。像我们讲堂的一位老师,他就说他亲眼看见过经络。说实话经络我就没有看见过,但我能感觉到,身上的经络,一身之气的运行我能比较清楚地感觉到,但是我看不见。这就是人的层次不一样,你不能说看不见就是没有吧。以上讲的就是我个人对脉诊,对脉象三个层次上的一种认识。一个是最基本的感觉,再一个就是感应,再提高些就是感受,这三个层次。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说法,仅供大家参考。实际上呢,我们对脉的这种感受,不光是对脉应该有,包括对药,对方子,都应该会有这种感觉。如果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药物的那股作用的气势,直观地感受到一个方子的布局阵势,那么我们对中医的理解和运用,就进入了另一个天地。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们就把药象呀,方象呀,都系统地跟大家交流一下。

课后问答

问:前心和后背的情况在脉上如何取得?答:实实在在地讲,以我的水平,从脉象上,前心和后背恐怕我是分不出来的。如果我对病人摸脉的时候,病人碰巧病气比较重一些,我如果能够达到感受的层次的话,如果他前心有问题我能感觉到他前心,如果他后背有问题我也能感觉到他后背。通过这种方式我可能会知道。如果只是说单纯摸脉,就能摸到前心后背,这个理论上肯定可以,但是我个人达不到这个水平,没有什么经验可以讲,所以非常抱歉。如果大家谁有这方面的经验呢,可以出来给我们大家讲一讲,大家一起沟通一下。问:你刚才用这个桂枝加桂汤中为什么加熟地黄?答:熟地这个药呢,它是生地蒸熟的,色黑而黏,有点甜,有点苦,是一个润降收敛的药。从气上的感觉来说呢,用熟地黄就好像天气很热的时候突然下了一场毛毛雨,下了一场小雨,很清凉,一下子把那个热气给压到地面上去了。因为这个病人她的气是虚散在外,有点收不进去了。脉象虽然很大,但感觉里面的气很空,这时候用点熟地黄比较滋润,比较柔润而敛降,往里收一收。就是这种很直接的感觉。中医有一句话叫“胃喜为补”,就是说有些小孩生病了,他喜欢吃什么你就给他吃点什么,有时候就能把病治好。人身自己也是很聪明的,你这个病需要什么,需要怎么治疗,他会有感觉的。夏天热了我们就觉得口渴,冬天冷了我们就觉得怕冷,你看这都是很自然的。所以那个时候我感觉到需要熟地黄这个药,来镇摄收固一下这个失散不收的大气,所以就用了比较多的熟地黄,给她收敛一下,所以这个效果也比较好。当然大家不要盲目地去模仿这个方子,方无定方嘛,这个方子用在别的患者身上也可能没有任何效果。问:我是学西医的,如何能尽快地,少走弯路地把中医学好?答:我个人认为,中医是一个比较简洁、比较完美的医学体系,这个体系,黄元御先生在《四圣心源》里有很好的概括。我建议初学中医的,先读《四圣心源》。把《四圣心源》读熟了,慢慢就体会到土枢四象,中土斡旋,左路木火生发,右路金水敛降,一气周流,如环无端这么个大象。不光是人身一气周流的象,整个自然界也是这个象。先把这个模型建立起来,用在病人身上就可以看病,用在天地上就可以通晓古今,就看大家能不能达到这个层次了。这套理论就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一套非常好的体系。

所以我建议先读《四圣心源》,建立这么个模型,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地去学习一些药性,经方,再结合着去读《伤寒》《内经》。我不建议马上就去看病,马上就追求什么疗效,不要心急,哪怕一两年不看病,光看理论都可以。慢慢把理论体系建立起来,对药物有一个直观感受了,再从简单的病开始治起,先治小孩的,再由易到难慢慢来。在临床上去感受这套理论的科学性,感受它的魅力所在,在临床感受中进一步提高对这套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我认为这是一条比较好的途径,这是我个人的体会,供这位朋友参考。

问:“一气周流”与“十二经脉大周天运行”与“肝脾左升,肺胃右降,中焦斡旋”几点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人体一气周流是如环无端的,这一气像太极一样。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重重叠叠,无穷无尽。一气周流也是这样,如果分成五段,就是五脏之气,如果分成十二段,就是十二经脉之气。一气可以分到无穷无尽,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合起来不过是一气而已。当年老师跟我讲,人身一气周流,开则林林总总,合则不过一气。打开以后可以分得很多很细,什么营卫气血,上中下三焦,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左升右降,中焦斡旋,可以分成很多种,但都是一气的变化,都是一气的不同形式。如果对一气把握到一定程度,感受得比较细微了,就会直接感受到十二经脉气的运行。也能直接感受到,十二经脉的气的运行,就是一气在周流!不是十二个气。当年老师对我讲的时候,我也没有这个体会,体会不到啊,听天书一样,理解不了。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自己慢慢就有体会了,真是这样。所以对一气周流,刚开始时不要强求,不去强求一气流到哪条经,哪个部位,先求个大概的左升右降,随着感觉越来越敏锐,慢慢都是可以感受到的。只要把大象感受到了,就不会出大错,治病至少就有一个大的方向,就会有疗效。问:圆运动中肝升肺降,具体到每一脏的功能怎么处理?答: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大,说一个治病的总原则吧。正常情况下,人的一气是很圆融的,人也感受不到十二经络有气在动。如果感觉到哪儿不舒服了,就相当于感受到气了,这一气就不圆融了。我们治病的原则,就是使这一气周流地非常圆融,非常通顺。该升就升,该降就降,所以肝升肺降不是截然分开的。西医讲的具体的肝脏和肺脏与中医说的肝气和肺气肯定是有联系的,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但是有形的脏器是互相独立的,无形的脏气是浑然一体的,不可能分开。所以没有单独的肝升,也没有单独的肺降,我们不可能单独去处理某一脏的气。一个肝气不升的病人,单独使它升也不可能,一气还是要降的。降和升实际上是一体的,不能分开的,是一回事,升就是降,降就是升。这个有时候不好描述,还要靠大家去体会。当大家体会到升降是一体的,阴阳是一体的时候,我想也不会问出这种问题来,没有单独某一脏怎么处理,不是这个意思。

同类推荐
  • 实用祖传药浴

    实用祖传药浴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不但在历史上名医辈出,在民间也大量流传着珍贵的偏方、秘方。例如一颗葱、一头蒜就可治病;一杯白开水就能止住打嗝……这些偏方、秘方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甚至很多偏方不花分文就能治好疑难杂症,以致于西医拍案称奇,如非亲眼所见,好像天方夜谭,使西医不得不承认中医之伟大以及中国偏方之神奇妙用。这些偏方、秘方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和苦苦探索,它不仅是众多医家心血的结晶,更是造福广大人民的巨大财富。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认为民间偏方、秘方是“国宝”。
  • 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它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
  •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

    《本草纲目》被世界人民誉为“东方药方巨典”。《本草纲目》内容丰富,知识广博,不仅对古代人民的医疗、保健有很大的影响,对现代人认识和了解药物、加强养生保健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选本以药材的便利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编选了一些觉的药方和常用药物,以便广大读者更好的阅读、理解和使用。
  •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针对影响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一一剖析,给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为强调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应从婴儿抓起,《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增加了婴儿情绪和行为障碍及心身疾病的内容,介绍了发达国家中已兴起的“婴儿精神医学”;为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设专篇讨论预防问题;鉴于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医学起步较迟。
  • 普外科速查手册

    普外科速查手册

    普外科作为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新医改的深入进行,满足广大普外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普外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编者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普外科速查手册》一书。 《普外科速查手册》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普外科常见症状诊断、普外科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普外科疾病的特殊检查。《普外科速查手册》既有经典的临床经验,又有前瞻性进展介绍。全书结构新颖,实用性强,充分体现科学性、规范性。
热门推荐
  • 大客户销售:技巧与策略

    大客户销售:技巧与策略

    本书内容有:初识大客户、分析大客户的采购风格、大客户人员概述、接近大客户、与大客户谈判、处理客户异议、大客户管理等。
  • 仙路星尘

    仙路星尘

    踏云沐星尘,拂衣向仙路。仙圣亦有情,清静岂意无?气吞日月精,剑吐风云怒。我欲驾天舟,星海觅归处。………神秘的晶石,混沌的空间……一个流落到修界的少年,一条不一样的仙路!
  • 雪之裳

    雪之裳

    她用十年从千年不化的冰雪山峰活着回来,欠她的,她欠的,一一偿还,到最后,你可曾还记得灯火阑珊处那人的笑容?——一个蛇精病的复仇过程中爱上另一个蛇精病!
  • 蛮荒征途

    蛮荒征途

    少年狂,欲飞翔,挥斥方遵斗志昂;破天罡,踏风浪,戮尽恩仇我为王!演绎无尽的野蛮,踏上征服蛮荒之途!新书上传,骆驼恳请大家收藏;觉得本书还行的,别忘了帮忙推荐一下;诸君请与骆驼一道,踏上《蛮荒征途》!
  • 逆袭吧颜兮!

    逆袭吧颜兮!

    颜兮看好友的书竟然穿越到了里面同名同姓的恶毒女配,且看她如何逆袭人生!
  • 重生之我非女主

    重生之我非女主

    她是个不幸的人,但她很乐观,很天真的认为只要自己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她好。同父异母的妹妹夺了她的荣誉,夺走了她一生为之奋斗东西。于是,她重生了,重生在一个充满了丧尸的时代。"贱人,都是你把丧尸引过来的。"“莫初雪,你不要怪我,要怪,就怪你的天赋吧。”一次巧合,让她成为别人唾弃的对象,有强大的实力又如何,她心心念念的人竟然趁着她虚弱之时推她进了丧尸群。九死一生,她逃出了丧尸群,遇见了那个令她永生难忘的男人。当她有了至强的实力,不再害怕任何人时,她突然发现,自己早已习惯了孤独。蓦然回头,那人却一直站在自己的身后。他笑颜如花:“初雪,不管你是不是小翼,我都跟定你了。”五转轮回,这一切,是缘,还是虐?
  • 大小姐的贴身特种兵

    大小姐的贴身特种兵

    全球通缉的顶尖杀手、佣兵界排名第一的佣兵、还有曾经轰动世界的江洋大盗都是江宇辰一手调教出来的徒弟,出道不到两年时间便横扫整个佣兵界和杀手界创下赫赫威名,人称特种兵王。全球发布一项佣金过亿的SS级别任务,江宇辰不想接却无奈被视财如命的美女师傅威逼利诱,最后来到临海市保护富豪家族的大小姐,却不想目标还在幼儿园上大班……
  • 左手趋势投资,右手价值投资

    左手趋势投资,右手价值投资

    我在投资生涯的起初阶段,在同事和前辈的指点下,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每日在波浪图、江恩线、阴阳K线、均线分析的文字指点下比照实盘进行临摹研究,颇有心得。成为职业操盘手后,每每小有成就必会心生感慨,怀念当年用功的灯下时光。最近两三年,随着职业历练的积累,蓦然回首,发现曾经得心应手的各种分析工具已经被我渐渐放在一旁,就如同荒废农事的农民,忽然发现耕田的锄头落满了灰尘,心中暗吃一惊。仔细再一一想来,那些入门必学的各种技术,其实早已成为我工作习惯的一部分,虽未必日日操练,但他们却无时无刻不在支持着我的投资事业。因此,应该不仅沾染不了尘埃,反而是在疾风劲雨中默默挺立呢!
  • 与狼的契约

    与狼的契约

    作者第一次写啦,支持一下嘛~一个可爱的萌妹子,来到森林里遇见了狼群,与狼做下了契约。她和酷妹子萧萧,暖心富公子天子皓,和小染一样的羽冥灵,还有许多和狼做下契约的人们会发生什么事情?
  • 裸妆秘笈

    裸妆秘笈

    本书内容包括:心机裸妆呈现无瑕肤质、传神裸妆需要完美局部配合、透射魔力的潮流角色妆、最具新鲜感的环球风情妆、释放魅力的潮流绚季妆、裸妆的“闺蜜”百搭发型与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