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9100000014

第14章 洪武朝早期对黄河中游地区统治的确立(8)

以察罕脑儿卫的设立为标志,明朝对河套的控制似乎已较为稳固,但是从洪武八年年底时起,陕北地区的边防突然引起了朱元璋的重视,竟然在第二年的正月发生了不同寻常调兵遣将之举在平时阅读史籍时很容易略过,即使有学者注意也将其单独视为对危害陕北边防的伯颜帖木儿发动进攻的表现。然而,回过头来看,在洪武八年间,与延安等陕北地区毗邻地带的蒙古人中间必定发生一些重大变动;再有,伯颜帖木儿何许人也,为什么突然间在陕北造成了引起朱元璋关注的威胁,如果能对上述问题有所辨析,恐怕洪武九年明军在陕北的军事行动当有更加复杂的解释了。

探讨这两个问题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再次提出洪武九年年初朱元璋给李文忠的亲笔信。在这封亲笔信中,朱元璋透露了调兵陕北的玄机,为的是消灭活动在“恍忽滩”的乃剌不花乃儿不花与乃剌不花的对音问题。韩儒林《穹庐集》第44页注释[26]云“按darqan,音译为‘答儿罕’,甚为正确。但有元一代,通作‘答剌罕’,此种r前母音重现于r后之现象,在元代甚为普遍,如Turqaq元译为秃鲁华,Qarluq之译为哈剌鲁,Qorchi之译为火鲁赤等,皆r前母音亦复于r后读出之例也”另参见同书《关于西北民族史中的审音与勘同》。与伯颜。恍忽滩的位置前面业已考证,而乃剌不花和伯颜笔者认为分别对应的就是投降明朝的乃儿不花以及先已活动在陕北的伯颜帖木儿。乃儿不花投降明朝的时间在洪武八年三月,史称“故元知院不颜朵儿只等来降,赐罗绮衣服有差。不颜朵儿只者,即元国公乃儿不花也。于是诏置官山卫指挥使司,隶大同都卫,以乃儿不花为指挥同知”《明太祖实录》卷九八,洪武八年三月,第1678页。乃儿不花的驻地——官山卫的位置是清楚的注:地在今内蒙古卓资县北。蒙古国初年窝阔台、拖雷均曾驻军于此,是元代通往上都的必经之路,常有蒙古军守备。,其对大同都卫的隶属关系也是清楚的。那么,把远在大同已北的乃儿不花与活动在陕北的伯颜帖木儿联系在一起是否合理呢?事有凑巧,《明实录》洪武八年三月载“壬戌,以故元国公不颜帖木儿为察罕脑儿卫指挥佥事,其镇抚千百户五十七人俱以元平章知院等官为之”《明太祖实录》卷九八,洪武八年三月,第1670页。如果把文中说到的不颜帖木儿与次年被俘的伯颜帖木儿伯颜(Bayan Temür)与不颜(Buyan Temür)。岑仲勉《党项及於弥语原辨》谓蒙古语a、o、u三元音可互相转变,参见《中外史地考证》(上),中华书局2004年,第280页。又,[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九一(上海古籍出版社,方诗铭、周殿杰校点本,第1265页)云:《元史·诸王表》中之“永宁王不颜帖木儿”,在《元史·宗室世系表》中又作“伯颜木儿”,可证“伯颜”与“不颜”确有混用之可能。,以及与乃儿不花在恍忽滩厮杀的伯颜合并处理为一人,所有问题均可迎刃而解。

其一,朱元璋亲笔信中要求李文忠出兵的路线是从山西境内调军向西在保德州黄河渡口渡河,然后转而向南配合汤和北上的明军夹击陕北的故元军队。根据朱元璋的战役部署和战争对象来看,则亲笔信中所谓“伯颜”当是《实录》中所云之“伯颜帖木儿”。

其二,亲笔信中提到明军之所以选择在洪武八年年末九年年初之际发动进攻的诱因是伯颜与乃剌不花的内讧已经严重削弱了各自的军事实力,当然根本原因不在于此。原在河套以外东北方向官山驻扎的乃剌不花突入河套与伯颜争斗这一现象本身就说明了乃剌不花及其所部此时已不在官山一带活动,而是践冰入套,破坏了稳定不久的陕北边防形势。

其三,洪武八年三月朝廷对不颜帖木儿等五十七人的封赏实际上暗示了不颜帖木儿刚刚降明这一事实。有的学者认为在扩廓帖木儿之后对明朝边境造成严重威胁的前元将领中就有伯颜帖木儿,甚至将其与金山纳哈出相比,窃以为太过。以伯颜的兵力与乃剌不花相比尚且不足,遑论纳哈出!从另一个角度讲,伯颜帖木儿降明前为史书所不载,而乃剌不花却是北元重臣之一,长期侵扰明边。乃剌不花降明是在内外交困,迫不得已的形势下作出的无奈之举。从投降事宜的酝酿到真正归降,历经了洪武七年八月至洪武八年三月半年多的时间。乃剌不花在降明的要求中明确提出了所谓“欲于平地驻扎”,笔者认为这里的平地绝非普通意义上的理解,它指的是元以来的平地县(属大同府)注:即《元史》之平地县。《元史》卷五六《地理志一·中书省·大同路》载大同路所属之“平地,本号平地袅,至元二年,省入丰州。三年,置县,曰平地。”(第1375页)即此。虽然明朝最终仍然大体按照乃剌不花的要求对其进行了安置,设立了羁縻的官山卫。但乃剌不花本人似乎不愿按照明朝的规定履行什么藩臣义务,而是想利用明朝军事压力减轻的有利时机,吞并周边蒙古军力,恢复自身实力。唯有此才能解释乃剌不花于洪武九年年初黄河封冻的时候进入无兵防守的河套东北部,从而与伯颜帖木儿厮杀的原因。

其四,乃儿不花与伯颜帖木儿的活动一定为明朝所洞悉,于是趁着两位蒙古将领内讧的时候,明朝毅然用兵河套,准备从南北两方面彻底消灭集中于河套的蒙古军队。从战役进行的实际进程来看,朱元璋的打算似乎部分落空。在其发出亲笔信后,李文忠实际上并没有按照舅父皇帝的安排进军。可能的解释只可能是前线战局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笔者猜测最主要的可能性就是乃剌不花在得知明军的动向后已经急速撤出了河套地区,从而造成朱元璋合围计划的落空。乃剌不花也好,伯颜帖木儿也好,都是元军中较有智谋的将领。伯颜的诈降和乃剌不花的出逃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洪武九年四月,“官山卫指挥同知乃儿不花叛入沙漠。大同卫指挥使周立率大同、振武等卫将士讨之。追及白寺塔滩,获其辎重。乃儿不花遁去。”《明太祖实录》卷一〇五,洪武九年四月,第1762页。随着乃剌不花逃归漠北,官山卫也就自动废置了。

陕北方面,伯颜帖木儿的反叛似乎在察罕脑儿卫内部并未达成统一,因为汤和到达陕北之后,伯颜立即投降,而且史书记载说当年的三月“丙寅,察罕脑儿卫遣军校脱脱帖木儿送故元降官答剌海至京。诏赐衣服。”《明太祖实录》卷一〇五,洪武九年三月,第1749页。答剌海至京可看作是伯颜帖木儿伪降的表示。随后明军撤退,伯颜再次叛明,引发了内部的不满,在傅友德明军的威胁下,伯颜被部将擒送明军大营。笔者以为,察罕脑儿的情况和官山卫类似,在主要军事力量被消灭之后,维持原有的卫所设置已无必要。所以,察罕脑儿卫也应该在洪武九年以后自动废弃了。《延绥镇志》卷一《河套》“夫当洪武之初,套中皆为弃地,忽来忽去,乘其虚亦易逐。而东胜不守,藩篱自撤。自后防河之戍既罢,巡河之议又寝,居然瓯脱焉。是河套非彼夺之,实我弃之也。”

至此,洪武十年以前明朝在河套内部安置蒙古降人所建立的一卫六所悉数废弃。由于洪武五年以后明朝防线的全面收缩,特别是东胜卫的内迁,使得西起河套内部,东北延伸到大黑河流域成为明与北元反复争夺,互相攻伐袭扰的战场。从明朝一方看,失去东胜卫的前沿支撑,等于向蒙古敞开了大同以至陕北的明朝边防前线,难以有效地扼守秋冬季蒙古军出入河套的通道,同时对附边驻牧的蒙古降众也无法实施真正的控制。对蒙古而言,明军防线的退缩无形中扩大了蒙古人在漠南活动的范围,其运动纵深增加,回旋余地广阔。漠南的蒙古人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边境斗争的主动权,这一形势基本维持到洪武二十年以后。

同类推荐
  • 匪行三国

    匪行三国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战火纷飞的三国,英雄辈出,但为男儿,无不热血沸腾。便让我们从一个黄巾贼来见识这天下英雄,来经历这热血沸腾的英雄时代。取张燕,代黑山,太行山中,一个巨匪的窃国之路。午夜梦回,风烈烈,旗飘飘;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持三尺青锋,威加海内;提百万雄师,灭尽胡虏。男儿当如是…………多谢浅墨歧兄提供QQ群:120554700。
  • 战國

    战國

    元辉迷失于黑洞之中,一头撞进了日本战国时代。他一直将日本视为国之旧敌,对这个乱世怀揣着好奇心。他面对着曾为预料的巨变——热血英豪的气魄,发人深省的鬼谋,惊天动地的会战,一切将他卷入了史诗之中。
  • 假如这不是明朝

    假如这不是明朝

    彻底颠覆以往所有历史书的模式、口吻、角度,提供给我们充满无限遐想的历史画面,打开了历史的另一个世界——原来历史背后隐藏着这样的重重玄机。历史进行大胆的重构,假设当时的繁荣一直延续,中国历史将会被改写成哪一般模样。
  • 喋血晚清

    喋血晚清

    一个特种兵,穿越到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前夕的广西之后的喋血经历,
  • 回首吴越

    回首吴越

    西施,两千五百年前一介庶民之女,因其貌美,不幸卷入吴越争霸的漩涡中。她空有美貌,毫无胆量,谋略,智慧,充其量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可自从《吴越春秋》《浣纱记》等演义作品问世后,后人皆认为夫差因她而疏远忠臣,因她而荒废朝政,吴国因她而灭亡,她成了亡国祸水。冤枉啊!冤枉啊!本书以《左氏春秋》《史记》《国语》为基础,真实反映吴王夫差盛极而衰的一生,穿插介绍越国,鲁国,齐国等诸侯国历史,介绍夫差如何把吴国推向灭亡的深渊。做此书目的有二,一来替西施翻案,二来探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之古训,揭示着“天下大势,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一人类亘古不变的正能量。
热门推荐
  • 達海叢書·附錄

    達海叢書·附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尊毒女:倾城帝妃戏诸侯

    至尊毒女:倾城帝妃戏诸侯

    生性残忍冷漠的她由狐妖修炼成人。无意打开时空之门,给时空带到古代……倾城容貌却带着戾气,神鬼皆惊,却见他第一眼,无情戾气化为爱慕。他谈吐优雅,却能叱咤风云,喋血战场,身为一国之君,只为她回首。
  • 蒙古密藏1:发现成吉思汗陵

    蒙古密藏1:发现成吉思汗陵

    本书不仅是国内首部全面解读蒙古帝国的文化悬疑小说,而且是唯一一部全景式展现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兴衰历程的文化悬疑钜制。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历史系的蒙古国黄金家族后裔宝音博士的一篇名《发现成吉思汗陵》的报告引发了世界考古界的沸腾。宝音携带祖先遗留的信物金蝠牒并循着在其妻黄金家族后裔诺敏其其格家发现的耶律楚材手记《西征纪要》的历史轨迹,开始了艰难的探寻成吉思汗陵墓之旅。考古中的一次意外事件,他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帝国。而当宝音在一次对姑娘湖的考察中坠湖醒来之后,他才发现原来所有的离奇经历不过是一个梦。他依然还在扎户丘特山的成吉思汗陵考古基地。
  • 花开彼岸的睡莲

    花开彼岸的睡莲

    当她面对呐喊与否的时候,她说:“无论如何,有些话不能藏在心头。”当他面临日常与非日常的分岔口时,他说:“这不重要,我只要陪在她的身后。”她的笑宛如精灵,他的守护是最牢固的城墙。除妖世家的公子,似乎心怀他念的好友,突然闯进的冰美人......当她遇到不同的人和事,当她在他的帮助下解开一个个心结,当各类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她感觉到了,他手心的温度。睡莲花开,彼岸自心头。
  •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悦之无因

    悦之无因

    爱情有时候不一定是顺遂的,爱情有时候不一定是甜蜜的;不顺遂的时候,你是我的指上花;不甜蜜的时候,你是我的心尖刺。
  • 貴族學校的雙面公主

    貴族學校的雙面公主

    她的眼神是如此美麗,帶著淡淡的微笑,她彷彿是九天玄女,流光溢彩,吸引著眾人的眼球!他與她,如此相配,彷彿天生,就該站到一起!帶著優雅與高貴的王子公主,完美如童話中的描述。她唇邊漾起一抹美麗的笑意。他藍色的眸子溫柔地看著她,輕輕吻了下去。原來吻她和被她吻,其實一樣的甜。
  • 蛋糕的100种做法

    蛋糕的100种做法

    《蛋糕的100种做法》介绍了如何制作巧克力蛋糕、慕斯蛋糕、冻品蛋糕等。
  • 清世流年

    清世流年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林萧,此林妹妹非彼林妹妹,前世的女汉子幸福终老,谁知一朝穿越竟成侯府千金,还是嫡出,哇哇,还是内定的太子妃。想想那些晃眼的金银珠宝,美味的美味佳淆,满室的仆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啊!神马东西?原来太子只是打酱油小弟,那我的太子妃也是浮云?林萧瘪嘴,什么更糟糕的,男主竟有妻,还有青梅竹马的情人?林萧很想大声骂娘,但只能弱弱问道“俺是不是女主”·······且看现代小女子如何在古代来一场“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好戏。
  • 火影之神咒

    火影之神咒

    X,一个有着碧蓝发色的实验体,从诞生之日起就要被迫接受无数的死亡测试,同时隐藏在忍者世界的黑暗历史与巨大阴谋正一步一步地将她吸入无尽的深渊……究竟是怎样的历史背景,究竟是如何的阴谋,X又是如何走进被隐藏在暗处的陷阱……书友群:7768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