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4900000001

第1章 马上动起来(1)

如果你想在一切就绪后再行动,那你会永远成不了大事。有机会不去行动,就永远不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人生不在于有什么,而在于做什么。身体力行总是胜过高谈阔论,经验是知识加上行动的成果。若想欣赏远山的美景,至少得爬上山顶。上帝给了你大麦,但烤成面包就得靠自己。生命中的每个行动,都是日后扣人心弦的回忆。能者默默耕耘,无能者光说不练。你现在就可以开始行动,朝着理想大步迈进。

行动的重要性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一次,一家公司举办一个营销人员的培训会议。公司很多营销人员都来参加了。他们学习了很多东西,快要结束的时候,营销总监前来作总结。

他也没有多讲什么,最后让大家都动一下,站起来,看看有什么发现。全体人员很纳闷,但还是陆陆续续地站了起来,莫名其妙地东张西望。不一会,有人就大声地说在桌子下面找到一张美元。然后,就不断的有人说在椅子上、桌子里、地板上等地方找到了钱。最多的有一百,最少的也有一元。正当大家诧异的时候,这位总监就问大家能否明白其中的意思。没人能够回答,但又都很想知道。

总监就说了,这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告诉大家,只要你动了起来,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你坐着不动的话,就会一无所获。

做事要当机立断

“现在”这个词对成功的妙用无穷,而“明天”、“下个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永远做不到”的同义词。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就是因为应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我将来有一天才开始去做”。

我们用储蓄的例子来说明好了。人人都认为储蓄是件好事。虽然它很好,却并不表示人人都会依据有条理的储蓄计划去做。许多人都想要储蓄,可只有少数人才真正能做到。

这里是一对年轻夫妇的储蓄经过:

毕尔先生每个月的收入是美金1000元,但是每个月的开销也要美金1000元,收支刚好相抵。夫妇俩都很想储蓄,但是往往会找些理由使他们无法开始。他们说了好几年:“加薪以后马上开始存钱”、“分期付款还清以后就要……”、“渡过这次难关以后就要……”、“下个月我们就要……”、“明年就要开始存钱。”

最后还是他太太珍妮不想再拖。她对毕尔说:“你好好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钱?”他说:“当然要啊!但是现在省不下来呀!”

珍妮这一次下定决心了。她接着说:“我们想要存钱已经想了好几年,由于一直认为省不下,才一直没有储蓄,从现在开始要认为我们可以储蓄。我今天看到一个广告说,如果每个月存下100元,15年以后就有18000元,外加6600元的复利。广告中也说,‘先存钱再花钱’比‘先花钱再存钱’容易得多。如果你真想储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来,不可移作别用。我们说不定要靠着饼干和牛奶过到月底,只要我们真的那么做,一定可以办到。”

他们为了存钱,起先几个月当然吃尽了苦头,尽量节省,才留出这笔预算。现在他们却觉得“存钱跟花钱一样有趣”。

想不想写信给一个朋友?如果想,现在就去写。有没有想到一个对于生意大有帮助的计划?马上就去实行。时时刻刻记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今天可以做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今日事,今日毕。”

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能完成许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将一事无成。

有一天,珍去拜望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她刚好开会回来。珍一看到她,就知道她有心事,她的模样很狼狈。“你看!”她说:“今天开会的目的是改革一个制度,结果呢?我带了6个人一起去,只有一个人多少发挥了点作用,其他几个人一点用处也没有,简直是一群废物。我不晓得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照理说,他们应该讲几句话才对,这件事毕竟跟他们每个人都有关系啊!”这位朋友在开会时没有获得支持。但是如果散会以后她在大厅多待一会儿,一定会听到她的助理抢着说:“我当时很想说……”、“难道没有人建议……”、“我不认为……”、“我们应该积极一点……”。

这些开会时一言不发的人,居然在散会后说话不管用时抢着说。发言的时间过去以后才抢着发言,他们的心理简直令人难以理解。

企业界的主管都迫切需要各式各样的建议,但是躲在背后不发一言的人,往往会妨碍了他们。设法养成“该说就说”的好习惯。当你勇敢地侃侃而谈时,你就会信心大增,勇气百倍。请你跟着自己的新构想同时进步吧!

心动不如行动

成功并不是招手即来的事情,渴望成功的人,必须有决心克服沿途的各种阻碍。这些阻碍迟早都会到来,他必须有毅力,有恒心,而且,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冲破险阻,到达目标。

现实中有很多人,他们有一些前景非常看好的发明,有的在生意上有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想法,然而,他们总是迟迟不肯行动,以致最终都被别人抢了先机。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不要心理上总对时机有一种依赖感,外界的条件永远不可能尽善尽美。如果有了目标,需要的就是马上行动。固执于细节,你将一事无成。

一个人有了创造力,有了智慧和才华,却不去使用,这可以说是对人的潜能的最大浪费。

不要被困难吓倒,行动可以使你变得坚强,使你一步步提高。过去的失败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习。找出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找出你的目标,而后,义无反顾地完成它。不要逃避,不要放弃,要始终如一,坚守目标。要把一切艰难挫折当作使自己更强大、更坚定的机会。

只要你不放弃尝试,你就永远不会失败。要做一个敢于行动的人,要把眼光放到最终的目标上,要自己决定前进的道路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然后,就把你的热情、你的活力都投入其中。要心无旁殆,目标集中。

要随时准备做出艰难的决定,要从日常生活最细小的事情上做起。重要的不是行动有多浩大,而在于是否去行动本身,是否能够坚持,直到目标完成。不要经受不住各种诱惑,中途放弃。完成了一个目标之后,再接着往下一个标努力。

事实上,成功的最大阻碍来自于一个人的惰性。如果我们希望控制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控制我们,那么,就必须克服惰性,必须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

心动不如行动。希望什么,就主动去争取,去促成它的发生。我们无法指望别人来实现我们的愿望,也不能指望一切都已经成熟,然后轻松去摘取果实。永远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要彻底打消这样的念头。

古人云:“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意思是说,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别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不抱怨天;抱怨别人的人则穷途而不得志,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进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任何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的举动都毫无意义,任何成功之道都不是怨出来的,而是创出来的。

走南闯北,行商坐贾的血液里流动着商人特有的“不安分”的因子。寻找机遇,探求商机,知难而进,四处出击,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格格不入的。“随遇而安”,“安身立命”,“知足常乐”往往是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所信奉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常常使知识分子故步自封,作茧自缚,成为超越自我的一种障碍。知识分子一方面希望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体现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又不能破釜沉舟,独闯天下,立命商界。因此,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一些知识分子表现出一种不平的心态,他们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败,缺乏果断行动,抱怨商人文化素质低、道德素养差,但又不愿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

中国圣贤老子曾经说过:“胜人者力,胜己者强。”说明能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力量,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新一代知识分子,要做时代的强者,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功者,首先要战胜自我,更新观念,转变思路。其实,路就在你的脚下,下一步你选择什么,往往决定了你的人生的轨迹和事业的轨迹。如果下一步你选择的是一如既往,随遇而安,这也是一种活法。因为,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如此,一个稳定的职业,一份稳定的收入,一种稳定的生活,如果能保持一种稳定的心态,淡泊名利,淡化得失,淡视成败也是一种生活的境界。

当然,生活的境界与人生的境界是不同的。成功后对成败的淡视、成名后对名利的淡薄、获得后对得失的淡化,与这之前的淡视、淡薄、淡化显然是两个层次,两种境界。前者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后者更多的是对成败、名利和得失的真正超越。

如果成功的欲望和梦想促使你下一步准备换一种活法的话,你应该当机立断,跨出决定人生轨迹的这一步。优柔寡断不是商人的性格,四平八稳不是商人的风格,在商界惟有拼才会赢,惟有搏才会成功。渴望成功者先要作好失败的准备,因为成功之道是用失败的经验铺垫的。潮起潮落是商海的自然规律,优胜劣汰是商海的竞争规则。山穷水尽,背水一战,常常是商人的必修“课程”。你做好准备了吗?尤其是如何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

同类推荐
  • 机遇在于把握

    机遇在于把握

    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懂得把握机会。如果只是等待别人把我们推上成功的彼岸,成功永远也不会到来。愚蠢的人只会坐着等待机会,结果等来的却是一事无成;而成功者却是靠自己去创造机会,抓住机遇,最终走进成功的殿堂。哪里有失败,哪里就有机会!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机遇只会垂青那些经历了失败而不放弃的人,只会垂青那些有思想、有准备、有能力的人。一个人能否成功,就要看他能否有效地把握好身边的每一次机遇。
  • 求职不能太老实

    求职不能太老实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求职准备不能太老实——老实人不知道的那些事儿、职场定位不能太老实——职业规划很重要、寻求面试机会不能太老实——如何获得面试机会、个人形象不马虎——注重面试时的修饰和衣着、说话不能太老实——面试时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等。
  • 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

    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

    《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内容为:我们可以选择一切,唯独无法选择父母;我们可以改变一切,唯独无法改变成长的经历。那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你我成年后的生活。但是,好在我们还有机会认识到它们,并且修正它们带来的不良影响,让自己重新走上成长之路。每年都有无数人因为求学求职失败陷入心理疾病的沼泽。为什么学业与事业会带给我们如此大的冲击?因为我们需要认同,需要赞赏,需要成就感,因为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
  • 成功金法则

    成功金法则

    人生中最大的悲剧是碌碌无为、成功像陌路者一样一次次与自己失之交臂。有人叹气发牢骚,但是我们反思过自己吗?成功者有成功的法则,失败者有失败的借口。一本书蕴涵着深刻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培养处世能力,获得成功人生启迪。
  • 成功者的思维方式

    成功者的思维方式

    本书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事例,讲述了成功人士应具有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全书共分八章,分别讲述了思维方式对人生命运的影响,成功者的思维方式、处事原则、体察事物的角度、人际交流的方式和管理下属的理念,以及使命感、创造性对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一品法神

    一品法神

    哥布林一族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魔法天赋但是却生而不能吟唱,所以释放不出哪怕是最简单的一个火球术可是,自从张威出现之后,一切都变了当哥布林拥有了吟唱的能力之后,天下何处不可闯荡一番
  • 妙不可言的人体奥秘

    妙不可言的人体奥秘

    本书内容包括:构成人体的细胞;神经系统的结构;脊髓和脊神经;脑的组成;脑神经;神经系统指挥人体活动;脑的高级机能等内容。
  • 踏天封神

    踏天封神

    逆天子,战苍穹,封神路,踏骨寻。尚武大陆为何风云再起?是谁在搅动风云?又是谁问鼎苍穹?在群雄纷争之时,又是谁潜龙出海,撼动九州。踏上九天,问天封神之时,看着脚下的累累白骨,这一切原来只是个局……
  • 鬼域冥帝的混血魔妃

    鬼域冥帝的混血魔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全能杀手,却因一枚戒指和敌人同归于尽,穿越到历史上没有的朝代,废材又如何,混血又如何,当废材逆袭,身有异凤天戒,又为若明家‘凤主’,当知道真相的家主爷爷追悔莫及,狠毒养姐嫉妒恨;废材如她,有表哥皇帝王爷当靠山,有美男周身围绕,一次意外让他们俩相遇,当冷漠的她遇上冰山的他,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前世他们意外陨落,今生他们的结局又将如何?天下传言,‘异瞳现,定天下’这将会是事实吗?冥帝,魔妃看他们如何定天下……
  • 中国远征军(下)

    中国远征军(下)

    中国青年学生在二战期间,跨国征战,抗击日寇,以血肉之躯保卫战时中国国际运输线的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展现了中国远征军从出征,失败到大反攻的艰苦卓越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中、美、英青年军人的战斗友谊和爱情生活,显现了二战中史迪威、孙立人、戴安澜等一大批中外将领的个性和风采。
  • 陕州河亭陪韦五大夫

    陕州河亭陪韦五大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甜婚蜜爱:高冷女神太迷人

    甜婚蜜爱:高冷女神太迷人

    相亲的时候遇见初恋女神,没想到分别这么多年还能再碰到,他想这一定是上天恩赐的缘分,说什么也不能放手,于是乎,死缠烂打的霸上女神。他拿着包蹲守在她家门口,可怜兮兮的求收留:“我妈说我不肯结婚,就把我赶出家门,求你收留我吧!”他死皮赖脸,紧追不放:“既然你没结婚也没男朋友,怎么就不能让我当你男朋友呢!”危机时,他挺身而出:“第一次什么的,当然是跟我,我能证明!”结婚时,他甜言蜜语:“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何事秋风悲画扇.

    何事秋风悲画扇.

    8岁,第一次读到何事秋风悲画扇,我也明白了自己名字的来历。16岁,我入宫。24岁,经过一番争斗我成为贵妃,然而心性早已不是初入宫的女孩。32岁,皇上驾崩,我成为太后。然而,他早已不在。40岁,人人皆道新任皇上圣明,我只含着笑与姐妹一起看着。......64岁,太后驾崩。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地下的那五年

    地下的那五年

    在一次盗墓中发生事故,主角失去五年间的记忆,尸毒带来的特殊恢复能力和痛苦的折磨,寻求记忆,却在这潭浑水中越陷越深......
  • 西夏史

    西夏史

    本书将带读者走进一个秘藏于历史深处的西夏王朝并探索它的身世荣枯,品味它独特而美丽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