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3100000015

第15章 各剧种同台竞技(1)

民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兰州市活动的戏曲剧种除秦腔外,主要有京剧、豫剧、蒲剧及评剧、曲剧6个剧种。在各剧种的竞争和交流过程中,开阔了兰州戏曲从业人员的艺术视野,进而丰富了各自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促进了各剧种表演艺术水平的共同提高。

民国三年(1914年),京剧便已进入兰州,最初仅是一般性的“清唱”而已,尚无舞台表演,到民国十五年(1926年)京剧在兰州拥有了一定的观众和爱好者。

民国十七年(1928年),“进化剧社”更名为“觉民学社”后,专门聘请了京剧演员魏胜奎(花脸)、常双奎(武生)、狄瑞林(文武丑)、陈福泉(武生)、郭荣利(红净)等人任武功教练。这些京剧教练与秦腔演员同台演出拿手戏,出现了同台竞技、各擅胜场的动人情景。

民国二十年(1931年),由蔡老二等人创办的京剧戏班“新舞台”在兰州演出。兰州观众称其为“徽班子”,主要演员有郭荣利、魏胜奎、徐玉麟(老生)、陈福泉(武生)、刘钟英(武旦)、狄瑞林(丑)、常双奎、单虎臣(文武丑)等,演出剧目主要有《大名府》、《徐策跑城》、《古城会》、《鸿门宴》、《四郎探母》、《失街亭》等,该戏班以独特的剧目、考究精致的戏箱及各怀特技的演出阵容,尤其在基本功翻打跌扑方面的深厚功夫,让其他剧种的兰州同行钦佩不已。

民国三十五年(1936年),著名京剧老生演员孙盛甫抵兰演出。其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徐碧云、刘奎官抵兰搭入京剧戏班“胜利大舞台”(创立于1938年)演出,其后,徐碧云率亲属成立“云声大戏院”,在双城门外“两湖会馆”的戏园(即后来的中州剧院)演出。上演的剧目有《绿珠坠楼》、《泗州城》、《武家坡》、《打渔杀家》等。演员的表演水平及服饰化妆均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徐碧云和刘奎官联袂演出的《霸王别姬》等剧目,引起轰动。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在国民党当局推行的“新生活运动”的喧闹声中,兰州的军政要员拜伟出面倡导,在曹家厅“左公祠”内建立了“新生活俱乐部”,集中了一批著名京剧票友。另外,兰州业余京剧团和由西北运输处公路局资助兴办的“西北戏剧学校”,都是以票友为骨干组建起来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京剧演唱方面具有相当深厚的功力,许多人还是唱、拉、弹、唱、打击的多面手。他们的热心活动和积极倡导,为繁荣兰州的京剧艺术做出了贡献。

民国三十年(1941年)以来,在兰园“思危斋”活动的“快乐生力社”,聚集了知名度较高的麒派老生肖子华、俞派老生王梓敬、金派花脸陈思霖、梅派青衣王西民、程派青衣赵笠夫、荀派武旦李春珠等。他们演出的剧目《打严嵩》、《甘露寺》、《搜孤救孤》、《窦娥冤》、《大英节烈》等,不仅一破兰垣的沉闷之气,而且唤起了人们为抗战救亡尽匹夫之责的爱国情怀。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抵达兰州,“快乐生力社”招待演出《霸王别姬》(陈思霖饰项羽,李春珠饰演虞姬),华莱士对演员精湛的演技称赞不已。自此,“快乐生力社”被观众誉为兰州的“京剧之花”。

民国初期,在兰经商的山西籍人员达到了近2万人,山西“降太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商群体,兰州所有的“海菜行”、“行栈业”及一半以上的百货、五金、绸布等商号控制在他们的手中。在他们的赞助扶持下,蒲剧界的著名演员一批一批抵兰演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蒲剧班社“晋华社”抵兰,先在隍庙戏楼演出,后筹资在柏道路建戏棚一座,取名为“山西剧院”,一度更名为“晋风社”。主要演员有王根来(须生)、王金燕(小旦)、彭富魁、孙广盛、李文治(小生)、辛寅生(小旦,艺名“一点红”)、王小喜(丑角)、高金来(花脸)等。尤其是辛寅生演《送女》、《珍珠汗衫计》等戏,感情真切,柔肠百折。加之蒲剧口音腔调和秦腔相似,很快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民国三十三年(1940年)前后,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王存才(老小旦)、闫逢春(胡子生)、彭福奎(文武小生)、筱兰香(小旦)、筱月来(小生)以及筱艳秋(青衣)等来兰搭班演出。代表剧目有《五雷阵》、《伍员杀府》、《汴梁图》、《三搜府》、《翠屏山》、《潘金莲戏叔》、《沙陀国搬兵》、《藏舟》等。王存才演《挂画》,踩着硬跷在圈椅扶手的各个支撑点上单腿而立,随着情绪和人物心态的转换轻松随意地移动而不看脚下。他浑身是戏,感情和技巧溶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他演《红霓关》中的东方夫人,在洞房中举杯欲饮时看见自己的前夫在酒杯中狞笑时,一个抡背翻下案去,原先的满头珠翠不见了,散发伏额,冷汗泼面、失魂丧魄的痴呆样,活画出了人物巨大的情感落差。这种神出鬼没的艺术表现手段,让范克峻先生感慨不已:“在我五十年的看戏历史中,还没见过功夫超过王存才先生的。”阎逢春无论唱腔、表演、扮相,包括髯口、甩发、纱帽翅、马鞭、板带、翎子等特技功夫无一不精,他移植秦腔的台架戏《伍员拆书》,依据秦腔的风格和规范而有所超越,当时只有他才敢与郗德育分庭抗礼,一争高下。筱艳秋擅长青衣唱工戏,唱腔刚柔相济,土而不俗,由他演出的《三娘教子》脍灸人口,几百句的唱词如江河之浩荡,完全不遵循戏曲固有的板眼节奏,而是顺着人物内心的情感之流,跌宕起伏,自然流淌,已臻于“不加雕琢、率性而为之化境”。在《三上轿》、《四贤册》、《断桥亭》等戏中的卓越表演,罕有世人能出其右。此外,孙广胜《藏舟》一剧中表演“撑船”,表现水中行船的小碎步技巧十分出色,故获“水上漂”之美誉。筱月来在《小宴》中的“翎子”功、彭福奎在《石秀杀嫂》中的“耍刀花”等等,均显露出很深的艺术造诣。在短时期内,蒲剧成了能与秦腔相抗衡的兰州地区的第二大地方剧种。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部分蒲剧演员返回山西或去西安演出,“晋风社”解散,蒲剧在兰州演出活动到此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元月,以豫剧名旦张风云为主演的“豫声分团”由西安来兰募捐演出。在“中州戏园”(后称中州剧院)首场演出大轴戏《桃花庵》,开兰州戏曲舞台豫剧演出之始。他们的演出,以其古朴醇厚的中州音韵和酣畅明快的郑卫弦索,在兰州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豫剧著名小生赵义庭、花旦李兰菊、名琴师张崇儒(豫剧板胡创造者)、名鼓师李作英应兰州“中州剧院”邀请来兰献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著名演员王景云应邀加盟“中州剧院”。新的演出阵容是王景云(文武花旦)、赵义庭(文武小生)、宋淑云(花旦)、李兰菊(花旦)、马景萄(正旦)、朱庆喜(花脸)、梁永杰(武生)等,全戏班共40余人。常演剧目有《三拂袖》、《凌云志》、《义烈风》、《涤耻血》、《女贞花》、《霄壤恨》、《巾帼侠》、《克敌荣归》、《叶含嫣》等30多出大型剧目。

同类推荐
  • 保安族文化概要

    保安族文化概要

    保安族的精神文化具有理想信念与务实相复合的总体特征,更具有复合屡次性的特点。这种特色民族精神文化既来自于保安族的发展历程,反过来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精神又指导、激励着一代代保安族人努力奋发,终将和其他民族一同走向兴旺发达。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四大玉石

    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近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玉石文化保持着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其影响是世界上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其地位在中国人心中也是不可低估的。中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盛誉,堪称东方艺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四大玉石》全面介绍了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四大玉石的文化故事。
  • 上海特色餐厅

    上海特色餐厅

    本书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极佳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 中国式饭局宴会细节全知道

    中国式饭局宴会细节全知道

    本书全面总结和剖析了中国人请客吃饭求人办事过程中的礼仪、技巧和注意事项等,重点从备局、设局、布局、对局、收局等几个角度举例阐述饭局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让你在饭局之上尽显绅士风度和淑女风范,有助于你在觥筹交错间结交贵人,轻松成事。
热门推荐
  • 若只是爱

    若只是爱

    袁科可因为一次意外,遇到了宋清予,从此与他结下了缘分。可以跟宋清予一块留学的袁科可,由于好友背叛,被众人误解,失去了留学的机会,也失去了心爱人的信任。受伤不已的袁科可来到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学习,没想到天意弄人,生活再起波澜!
  • 韬晦术

    韬晦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遥

    仙遥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她在重华宗做了九年外门弟子,十年杂役,曾高高在上,也曾一夕被打入尘埃。十年蛰伏,恍恍度日,终于幡然醒悟,以心证道。东华小千世界前三百七十五万年,唯她一人上登天台。这是一个原装女配在生死一线间,受高人点化,自立自强的故事。
  • 求梦生

    求梦生

    这原本应该是一个正常平凡的日子,但在一场奇异病毒的来袭下,如狂风暴雨般肆掠,很快病毒覆盖整个地球,甚至在统治地球的人类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时,病毒已侵蛀了大半人类。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甚至对于弱小的人类来说,这已成为他们眼中的末日......
  • 坤猿家主

    坤猿家主

    浩瀚元气世界,人族全世尽皆;荒古百万历史,人族无比辉煌!当知道了历史的真相,自己那扑朔迷离的身世,他,会放下男儿的担当,家国的责任吗?远古时代的人族秘辛;低吟呜咽的荒古巨兽;林坤,究竟有着什么…身份…………
  • 换花草与龙抬头

    换花草与龙抬头

    在贵州黔东南从江县占里村,有一个世代相传的秘密,当地苗民借助一种名叫“换花草”的草药控制着生男生女,阿里河就是换花草“变来”的男孩,一开始,他也像其他孩子一样自由、幸福地成长,直到那一天,他被卷入了继承大祭司的纷争中,幸福的童年就此破灭,人性的黑暗使他饱受磨难,究竟是世界变了,还是他变了呢?
  • 四叶草是橙色的

    四叶草是橙色的

    他们三个意外收到超能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在“”神族后人“”羽莹公主的帮助下渐渐获取了“”神族人“”的认可。
  •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 镜换杯

    镜换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大少爷草之阳染上了妖气无奈远离家乡,之后巧获一本练气秘籍,悟出了独一无二的功法,遇到了传说中的妖,魔,神,开始了他的纵横传说,不甘平凡,超人智慧的草大少最终称霸在诸界,快意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