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1600000081

第81章 参考文献

一、报刊文章

[1]马戎:《读王桐龄〈中国民族史〉》,载《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格·叶菲莫夫:《论中国民族的形成》,载《民族问题译丛》,第2辑,1954年。

[3]范文澜:《自秦汉以来中国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载《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

[4]曾玲:《李亦园教授与东南亚华人研究: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第3期。

[6]赵树冈:《东南亚华人的人类学研究:以区域及主题为分析焦点》,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

[7]徐杰舜问,李亦园答:《人类学要关心人类的未来——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五》,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8]张海洋、徐杰舜:《汉族:说不清特征的民族》,载《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8期。

[9]孟凡夏、刘振贵《徐杰舜教授如是说:汉族是一个越滚越大越结实的雪球》,载《炎黄春秋》2001年第10期。

[10]蒙本曼:《人类学本土化的示范之作——〈雪球〉出版座谈会纪要》,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1]周大鸣:《汉民族研究的新里程——〈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评析》,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2]钟敬文:《一个民族应该有一部像样的民俗史》,载《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

[13]钟敬文:《研究中国风俗史要注意民族性和历史性》,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4]孙庆忠:《人类学汉人社会研究:学术传统与研究进路——黄淑娉教授访谈录》,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5]葛公尚:《试论海外华人研究在汉民族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载《世界民族》2001年第1期。

[16]赵杰:《多流一原的地理承载了中华民族精神》,载《中国民族报》,2011年7月29日。

[17]郑杰祥:《夏部族起源的探讨》,载《河南师大学报》1980年第5期。

[18]姚政:《论夏族的起源》,载《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19]白寿彝:《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在中国民族关系史座谈会上的讲话》,朱桂同笔录、瞿林东整理,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

[20]陈连开:《中华新石器文化的多元区域性发展及其汇聚与辐射》,载《北方民族》1988年第1期。

[21]陈连开:《论华夏汉民族的形成》,载《中华民族研究初探》,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年。

[22]陈连开:《论华夏民族雏形的形成》,载《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3期。

[23]史继忠:《汉族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载《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

[24]田继周:《夏族的形成及更名汉族》,载《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

[25]周伟洲:《周人、秦人、汉人和汉族》,载《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2期。

[26]史继忠:《汉族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载《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

[27]付永聚:《华夏族形成发展新论》,载《齐鲁学刊》1995年第3期。

[28]李清和:《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29]黄兴涛:《“民族”一词究竟何时在中文里出现》,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

[30]彭英明:《关于我国民族概念历史的初学考察》,载《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

[31]金天明、王庆仁:《“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载《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4期。

[32]周传斌:《论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33]牙含章、孙青:《建国以来民族理论战线的一场论战——从汉民族形成问题谈起》,《民族研究》1979年第2期。

[34]林耀华:《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译名的问题》,载《历史研究》1963年第2期。

[35]纪闻:《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争鸣与新探索》,载《民族研究》1986年第4期。

[36]周传斌:《论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37]王联:《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理论》,载《世界民族》1999年第1期。

[38]马戎:《关于“民族”定义》,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39]周旭芸:《“1998年‘民族’概念暨相关理论及问题讨论会”综述》,载《世界民族》1999年第1期。

[40]翦伯赞:《关于处理中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9年第1~2期合刊。

[41]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一九五七年八月四日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民族团结》1980年第1期。

[42]彭英明、唐奇甜:《民族问题及其实质浅论》,载《民族研究》1981年第1期。

[43]翦伯赞:《关于处理中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9年第1~2期合刊。

[44]李雄华:《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载《求索》2003年第1期。

[45]郝时远:《寄语新世纪:霸权的终结与民族的和解》,载《世界民族》2001年第1期。

[46][美]赫瑞:《民族、族群和族性》,载《中国人类学会通讯》第196期。

[47]M.G史密斯:《美国的民族集团和民族性》,载《民族译丛》1983年第6期。

[48]孙九霞:《试论族群与群认同》,载《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49]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50]纳日碧力戈:《民族与民族概念再辩正》,载《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

[51]纳日碧力戈:《全球场景下的“族群”对话》,载《世界民族》2001年第1期。

[52]张振标:《我国人的容貌特征》,载《化石》1981年第4期。

[53]文传洋:《不能否定古代民族》,《学术研究》1964年第1期。

[54]田继周:《周时的民族和民族政策》,载《思想战线》1985年第2期。

二、书籍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5]《列宁全集》第二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6]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列宁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

[7]《斯大林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8]孙中山:《民族主义》,载《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9]王育民:《中国人口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王克千、吴宗英:《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王韬:《蹲园——艾录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2]王桐龄:《中国民族史》序,北京:北平文化学社,1934年。

[13]李亦园:《台湾民间宗教的现代化趋势》,载《李亦园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4]李亦园:《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成立并举办“海外华人研究研讨会”祝贺词》,郝时远:《海外华人研究论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16]蔡元培:《蔡元培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7]王韬:《韬园文录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8]牙含章:《民族形成问题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0年。

[19]周星:《民族政治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0]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2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22]梁中堂:《人口学》,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23]陈代光:《中国历史地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24]王育民:《中国人口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25]张实:《体质人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26]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构建》,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7]袁少芬、徐杰舜主编:《汉民族研究》第一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28]李龙海:《汉民族形成之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29]魏昌:《楚国史》,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

[30]徐杰舜、彭英明:《民族新论》,南宁:广西人民岀版社,1987年。

[31]徐杰舜、周耀明:《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2]彭英明、徐杰舜:《从原始群到民族——人们共同体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33]徐杰舜:《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4]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

[35]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

[36]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上海:上海亚细亚书局,1935年。

[37]李亚农:《西周与东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38]司徒尚纪:《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

[39]周建新等着《江西客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0]袁少芬:《汉族孤岛文化现象探析》,载何光岳主编:《汉民族的历史与发展》,长沙:岳麓书院,1998年。

[41]沈已尧:《海外排华百年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42]岑仲勉:《汉族一部分西来之初步考证》,《两周文史论丛》,商务印书馆1958年。

[43][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

[44][美]明恩溥:《中国人德行》,张梦阳、王丽娟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

[45][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第1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

[46]《梁任公近着》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47]《中国民族史》上册,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

[48]《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49]《春秋战国史话》,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

[50]郭真:《现代民族问题》,上海:现代书局,1929年。

同类推荐
  • 三国之还我万夫雄

    三国之还我万夫雄

    人说曹操是奸雄,刘备是枭雄,若再有一位英雄与二者争锋,岂不快哉?唯一要说明的,我的主角可是汉朝人。
  • 异世之随波逐流

    异世之随波逐流

    稚嫩的面容、弱小的身躯、在这异世之中,穿越而来的叶痕成为了十几岁的孩童,谈不上发明、亦不会创造,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拜上了神秘莫测的师傅、结交到小小的红颜知己,所有的一切,都从一个小乞丐开始做起。
  • 这里曾经是汉朝6

    这里曾经是汉朝6

    “这里曾经是汉朝”是一套全面解读两汉史的通俗历史读物。它全景再现了中国古代第一盛世王朝的勃兴与衰落。本书是该系列的第六部,书中从马皇后入宫奋斗写起,到东汉末年军阀董卓被屠杀泄愤为止。东汉时期,自刘秀刘庄父子之后,一代不如一代,因为皇族子嗣无能,外戚趁机揽权。皇族为对抗外戚,开始重用宦官。面对这种情况,多年垄断汉朝话语权和行政权的士大夫,纷纷提剑上马,联合外戚跟宦官战斗。在这场史无前例、打得难舍难分的政治势力斗争中,东汉犹如被人从内部掏空的巨山,轰然倒塌……
  • 调教李唐

    调教李唐

    重生到武德九年,距离玄武门之变还有三天时间,身为李建成心腹的郑毅该怎么办?
  • 落魄少爷

    落魄少爷

    亲生父亲打下的万里江山,儿子立誓推倒。无关对错,无关正邪。以天下为棋盘,以万物做棋子,来一场博弈,但谁又是真正的棋手?“你欠我的。”“我知道!”
热门推荐
  • 重生虐文当女主

    重生虐文当女主

    王菁菁重生到虐文后,她觉得自己过的挺自在;有吃有喝,有人养;还有能干帅气的未婚夫;当她踹掉了恶毒女配,虐死了出轨的男主,她以为自己的好日子来了!没想到,剧情君将她推进了更大的黑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巨星从主播开始

    巨星从主播开始

    镜头前,他是让无数观众为之疯狂的超人气主播!文坛中,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让文学爱好者奉若至宝!舞台上,他是让亿万歌迷狂呼万岁的耀世巨星!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爱你youaremysuperstar天王巨星,从主播开始!PS:节操有保障,求推荐,收藏,各种求。书友群(326615481)
  • 乔布斯你学不会

    乔布斯你学不会

    “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始人,在他的带领下,“苹果”成为IT界首屈一指的公司。并且创造了iphone、ipad等一系列改变世界的科技产品。10月5日“苹果”教父乔布斯去世了,人们开始期盼另一个乔布斯式的人物出现。然而乔布斯是独一无二的,不是谁想学就可以学得会。《乔布斯你学不会》从创业、管理、用人、创新、品牌、挑战这六大方面展示出乔布斯与众不同的思想。《乔布斯你学不会》每一段语录都发人深省,解读部分精彩深入,智慧小语更是画龙点睛。当你认真学习了乔布斯的精神和智慧,就算无法成为另一个乔布斯,也一定会受益良多。”
  • 穿越之丫鬟逆袭变王妃

    穿越之丫鬟逆袭变王妃

    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子好不容易有时间出来旅游结果人太多不慎挤下井里掉下去,梦境中出现了白须老者告知自己穿越了,说自己有一个缘跟一场浩劫等着来解决。是福是祸靠自己掌握。。。
  • 三国之四国争锋

    三国之四国争锋

    现代人宋林无意识的来到诸侯联盟刚刚解散的三国时期。碰巧穿越到曹操龙亢兵叛的一个小兵身上,从此异变突生,整个三国形势彻底混乱。反曹操、绑谋士、据城池、杀士族。宋林的到来使整个三国大变样,逐渐变成四国争锋。【新人新书,不足颇多,望大家指教。】
  • 石洞集

    石洞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 蜜恋:这位殿下不能惹

    蜜恋:这位殿下不能惹

    【新书已发,《蜜恋:高冷女王进怀里》】“天下还有比他更自恋的人么?”“有啊!就是你呗!”“天底下还有比他更帅的人么?”“好像没有了。”一个帅气腹黑的男神,冷寒轩;一个活泼可爱的女神“经”,安恋欣!华丽丽的相遇,注定要把英国搞得天翻地覆!华丽丽的爱情,注定会成为人们口中的佳话!
  • 异世女邪王妃

    异世女邪王妃

    刚穿来异界的她,就身怀绝顶灵力,容颜永驻。什么红月国的神女,翼南国的皇后之位,那都不是她想要的。原来,在灵力顶峰的上面还有更高的修为,突如其来的一道雷把她给劈懵了,这是要干嘛?升仙么?
  • 小白兔吃橙子

    小白兔吃橙子

    被命名为“天使”的神秘物品将一个视橙子如命的普通女高中生白小兔卷入一次次的危险之中,好不容易死里逃脱却发现身边早已经被编织了一张叫做阴谋的网,她还能再相信吗?神秘的冰块“橙子”:“相信我。”骄傲的富家“橙子”:“我绝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你!”温柔体贴的“橙子”:“我一定会成为守护你的骑士!”邪魅的诡异“橙子”:“向我求救一次会怎样?!”兔子的笑魅惑众生,这一次次的周旋究竟是为了什么?“不好意思,我只是喜欢吃橙子而已,而且……对味道极其的挑拣!”最后兔子究竟会选择哪一只橙子?又有哪一只橙子心甘情愿的被兔子吃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