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1600000005

第5章 华北汉族史(4)

2.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

北辛文化(又称青莲岗文化)是以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命名的,距今约7000~6000年,属于山东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其分布范围大致以泰山为中心,地跨今鲁中南、苏北等地。北辛文化的人们尚过着氏族公社生活,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大汶口文化距今大约6000~4000年,以特点鲜明的陶器为特征,已发现的墓葬有两千余座,此遗址展现了那个时代山东先民活动的情景,此时人类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3.龙山文化

大约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是中华民族起源时代社会进化以空前速度发展的时期,部落与部落间的战争兼并,加速了部落间的交往,形成了众多的军事民主制古国,表现在文化上,出现了龙山文化。龙山文化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河北、陕西等地。龙山文化的农业生产规模比仰韶文化有所扩大。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到龙山文化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引起了社会经济的变化。到龙山晚期,母权制逐渐为父权制所代替。龙山文化还与以后的夏文化有明显的继承关系,龙山文化衰落后,夏文化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远古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而无法详考,传说中的华北地区的部落和部落联盟主要有:黄帝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太昊部落、少昊部落等等。

据古史传说,黄帝族渊源于少典氏(有熊氏)和有娇氏(蛇氏)部落集团。黄帝族最初在姬水流域活动,后来进入中原地区,与九黎部互相争雄,结果九黎部战败,黄帝部落遂成为中原地区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黄帝集团“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据《括地志》可知,釜山即今河北省涿鹿县南桑干河南岸,由此可见,黄帝族的势力已扩展到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黄帝族融合了来自不同祖先的其他民族共同体成员,为后来华夏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古代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分布着来自不同远祖的族群,其中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神农氏即黄帝族有血缘关系的炎帝族,就是当时一个着名的民族共同体。炎帝族最初的活动范围在渭水流域,后发展到今河北、山东、河南一带,与东夷、九黎杂处。

在传说时代,分布于东方的部落族群,统称之为“东夷”。东夷的活动范围大致在今山东中、南部,后扩展至海。东夷族族群中最早的一个氏族部落集团,称为太昊氏。太昊氏首领太昊被尊称为海岱一带东夷族的明神和始祖。东夷族中的另一个氏族部落集团,称为少昊氏。少昊氏的统治中心在今山东曲阜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可见,少昊氏是以鸟为图腾。由于太昊和少昊都以鸟为图腾,古人又称之为“鸟夷”。自从炎、黄之族向东发展而定居于黄河中下游及其周围地区,出现了东夷、炎、黄三族杂处的局面。三族之间时有联合,时有斗争,最后东夷族的一部分融合于黄帝族。到传说中的尧舜时期,活动于今山东境内的长夷、鸟夷、凤夷等族群,均属东夷族,后来也渐渐与黄帝族融合,尊黄帝为始祖,成为汉族在东方的先民。

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不少原始部落联盟的传说,与山西有关的甚多,如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板(今永济县),禹都安邑(今夏县)。尽管这只是传说,可能有虚构的成分,但“传说中亦往往有事实之素地”,它至少说明今天的晋南一带,曾经是原始部落联盟的首领们活动较多的地方。

传说中的两次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部落集团间的战争都发生在华北地区。一次是黄炎阪泉之战,一次是黄帝与两昊、蚩尤间的冀州涿鹿之战、据考证,阪泉在今山西运城市。阪泉之战,是两大亲缘部落集团间的兼并,结果黄帝战胜了炎帝,成为炎黄两集团的共主。涿鹿,今人考证在今河北涿县、保定一带。冀州涿鹿之战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两大部落集团间的兼并。

按照《史记·五帝本纪》等书的记载,从黄帝到尧、舜、禹,都出自黄帝一系,中原、华北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始终在黄帝一系中世选或禅让,黄帝一直是新形成的部落大联盟的象征,后世成为中华民族统一的象征和始祖。

以黄帝为共同天神与共祖的部落大联盟,经过无数岁月,促进了原有各部落集团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为夏、商、周三族,与此相应的,出现了前后相继的夏朝、商朝、周朝三个国家。

二、先秦的华北族群

先秦时期,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到西周时,华北地区主要有以下族群。

(一)周人

居住在陕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间的周人,原来是商王朝部属的周部落,在臣属于商王朝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发展成了周民族。因周民族崛起于周原,故简称“周人”。

周民族的形成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自公刘到古公亶父为第一阶段,是周民族开始形成时期;自季历到武王为第二阶段,是周民族正式形成时期。

在第一阶段,公刘前,周部落已从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了父系氏族公社。公刘时,周部落开始定居于豳。《诗·公刘》中详细描述了公刘率领族人装满干粮,携带弓矢干戈,一路察看地形,探找水源,以及盖房、修桥、造工具,在豳定居下来的情景,生动地反映了周部落生产力日益增长,社会分工日益扩大,阶级分化的历史背景。更重要的是,在这次迁徙过程中,周部落与其他一些氏族部落杂居起来。《史记·周本纪》说:“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在这里“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表明周部落与其他氏族部落在豳开始杂居,血缘关系开始向地缘关系转化。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公刘后经9世,传到了古公亶父时代。这时,周部落在北方游牧部落薰鬻戎狄的逼迫下,古公亶父不得不放弃豳,带领本部落的人迁到了岐山之南的周原定居。古公亶父走后,“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复归古公于岐下。及其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可见这时各氏族部落的相互杂居,比公刘时更加厉害了。所以古公亶父只好“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让归附的人以“邑”为单位居住。这时,古公亶父改“陶复陶穴,未有家室”的落后生活方式为“筑室”而居,既反映共同地域的固定,又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就为周民族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从此以后,本来是姬姓的周部落以“周原”这个地名为据,称呼自己为“周人”了。这不仅表明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进一步转化,也表明居住在周原的以周部落为核心的各氏族部落结成了一个“永久的联盟”。周原也就成了周民族崛起的根据地。

第二阶段,即从季历到武王阶段,是周民族正式形成的阶段。季历时,周部落已臣属于商朝。受商朝奴隶制的影响,在商的支持下,季历就“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接着又先后伐余无之戎、始之戎和翳徒之戎,均取得了胜利。显然,周部落的氏族贵族在这些战争中获得了大量的奴隶和财富,而成了奴隶主贵族。因此,商王太丁封季历为“牧师”。在季历的儿子文王统治的整整50年中,周部落一面名义上是商朝的属国,一面对周围的方国、部落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先后征昆夷,灭密须,克黎国,进邗地,使虞、芮归服,特别是灭崇国一举,周全力以赴取胜后,“作邑于丰”,建立了新的都城——丰京(今陕西长安南沣河以西)。这时,周文王的军事首领的性质也变了,《诗·大雅·文王有声》说:“文王烝哉”,“烝”即君也。文王成为国王,国家诞生了。文王死后,其子武王继位,出兵东征,行至孟津,四方小部落纷纷归附,加入到周部落联盟中来。公元前1027年,武王正式伐商,更有庸、蜀、羌、髳、微、鲈、彭、濮等族军队参加,又有更多的氏族部落加入周部落联盟之中。所有这些都进一步瓦解了血缘关系,大大促进了周民族的形成。

武王“克商”后,即“封邦建国”,大规模分封诸侯。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建置71国。分封的时候,还要举行授土授民的仪式,周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从主观上来说,虽然是为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但在客观上却表明巩固对其征服地区的统治,已“不依亲属集团而依共同居住地区为了公共目的来划分人民”了。“氏族组织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地区组织,因而才能够和国家相适应”。所以刘熙《释名·释州国》即说:“邦,封也。”而且为了搞好地域的划分,西周还专门设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陧之名物”。这样“封邦建国”就使周民族的共同地域最后稳定下来了。从民族形成的意义上来说,这就标志着周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也就标志着周民族的正式形成。

周人也是一个人文特征十分鲜明的族群,他们一向务农,农业生产的情况在《诗经》的《生民》《七月》《臣工》《丰年》《良耜》等篇目中有生动的记述。并建立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国有制,并发展了商王朝的井田制,使之有了完备的形态。这就是:(1)有了准确的亩制。周制百步为亩,一夫百亩(约合今31.2亩),称为一出,是井田的基本单位。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有的“九夫为井”,以四进位上推,构成邑、丘、甸、县、都的体系;有的“一里为井”,以十进位上推,组成通、成、终、同、封、畿的体系。(2)有比较完整的灌溉和道路系统。西周时,无论哪一种体系的井田,在井田中间的灌溉系统都称遂、沟、洫、浍、川,与其相应的道路系统则称为径、畛、途、道、路,所谓“土田附庸”。

在宗教信仰上,周人崇拜二元的上帝神和祖先神,所谓“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隆,在帝左右”。把宗教观念上的敬天,延伸为伦理观念上的敬德,即《庄子·天下篇》所称的:周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又把宗教观念上的尊祖,延伸为伦理观念上的“宗孝”,也就是以祖为宗,以孝为本。这样,德以配天,孝以对祖,形成“有孝有德”的伦理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宗法制度,即天子世世相传,每代的天子都是以嫡长子继承父位,奉始祖为大宗,嫡长子的诸弟封为诸侯,为小宗。每代的诸侯也是以嫡长子继承父位,奉始祖为大宗,任命诸弟为卿大夫,为小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也是如此。简单地说,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凡大宗必是始祖的嫡系子孙。小宗对大宗来讲是小宗,但对本族来讲又是大宗。在这里大宗小宗从血缘上说是兄弟关系,从政治上说则是君臣关系。于是大宗小宗从上到下地联结起来,就形成了周人族群意识上以“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字,宗子维城”的宗法性特点。

事事讲礼也是周人突出的人文特征。周礼大体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喜礼,使每个人从生到死,从人间到鬼神,从日常生活到政治、军事活动,都处在与其身份相适合的礼乐之中。正如《礼记·礼运》所说:“是故夫礼,为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指、朝聘。”而且按照周人的风俗习惯,“礼”不能单独进行,必须有“乐”相配,否则不仅礼将失去庄严肃穆的气氛,就是行礼的节奏和顺序也将无法控制。所以《周礼·大司乐》云:“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精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与此同时,由于宗法性的制约,使得不同的祭祀又要按不同的音乐来进行袁祭天神用的乐,从歌、舞、乐章、乐调到乐器等,都不同于祭地只,祭四望,祭山川,祭先妣、先祖的乐。至于王、诸侯、大夫、士的朝觐、宴会,迎送宾客等日常生活都要按不同等级,各用不同的音乐,故形成“礼乐相须为用”的风俗习惯。

同类推荐
  • 南国传说

    南国传说

    在纷乱的五代十国,中国的西南域孕育出一位烁古耀今的伟大人物。他犹如一颗“震天雷”烟花,先于黑暗中划过一道微不可查的上升轨迹,待到达适当的高度那一刻,便伴着震撼人心“轰”的一声,迸射出绚丽多彩的光芒,照亮一段悠久的历史时空!彼时,此人创建了一个空前绝后、政通人和的社会新气象,就算放眼于现代社会仍是熠熠生辉!述古宜今,诸位放点耐心请细细品一品!
  • 重生在水浒

    重生在水浒

    小公务员穿越到了水浒这个草莽世界,还成了那位无大量大才,容不得人的可怜寨主王伦。此时林冲还未上山,好汉尚未聚义,一切都还有机会改变。不通兵法,不谙武艺的王伦同志靠着思想工作,建立梁山根据地,领导了一场史上最为轰动人心的农民起义。(求收藏,推荐,点击:-D,想养肥的兄弟可以先收藏了,等肥了再宰。)
  • 唐伯基传奇

    唐伯基传奇

    闷骚的半宅男唐杰,因误观“水货”爱情动作片,意外穿越至大周朝,成为凤栖县唐家独子:唐伯基。在陌生的世界中,他不会武功,毛笔字更是有如狗啃一般,却依靠从小独自生存的经验,胡吹瞎侃,混的是风生水起,天下闻名。唐伯基性格无耻奸滑,猥琐卑鄙,心狠手黑,让敌人胆寒,做事更是狠辣绝决,不留余地。斗四大才子,剿灭闻香逆党,智破天下迷案,铲除谋反王爷,诛杀朝中奸党,泡得数位美女(不上两位数),引得众人心妒。但最终发现,自己的身份居然是个巨大的谜团。他又该何去何从,且看《唐伯基传奇》。巧渡乌江称霸道,骚客浪心荡涟漪。浪涛暗涌袭轻舟,心若磐石智掌橹。风云突变朝胜潮,迷雾盲阻搅乾坤。笑看红尘仙踪觅,半身轻来伴山青。----------唐伯基注:文中度娘未能查到的诗句都是基哥原创
  • 这有一只吕奉先

    这有一只吕奉先

    之前有很多人怀疑过我是不是天下第一,然后他们都死了。之前有很多人怀疑过我是不是不忠不义,然后他们都死了。之前有很多人怀疑过我是不是一方统帅,然后他们都死了。之前有很多人怀疑过我是不是有勇无谋,然后,我死了。(很久之前写的小说,发过来试一下)
  • 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永昌二年,洛阳城中,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日月当空,篡唐改周,武曌欲与天公试比高。来俊臣、索元礼,酷吏恶行满朝野。魏元忠、苏良嗣,老臣忠骨碧青天。狄仁杰、娄师德,名臣良将治天下。太平公主,美人如玉,艳比花娇。上官婉儿,顾目盼兮,指点江山。这一年,远在长安数千里之外的泉州城中,家道中落的崔耕从一场荒唐大梦中醒来……
热门推荐
  • 绝色红杏:极品废材妃

    绝色红杏:极品废材妃

    他,一个打工北漂的司机,在妻子、孩子、房子、车子的压力下,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米虫。言灵言灵,有言既灵,古人诚不欺我。可当他真的成为一个米虫之后,事实真能如他所料般一帆风顺吗?当他经历了酸甜苦辣,爱恨情仇和背叛之后,他是否能够保持初心?将会如何?敬请期待PS:穿越、女强、爽文、废材、古代后宅、平凡生活、女扮男装、家长里短。【喜欢本书请积极投票、收藏、打赏、评论、谢谢,书友群:341548080】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 重生之相府千金

    重生之相府千金

    因为爱,前世她选择了离开,因为爱今世她选择了相守,相府的千金又如何?太子妃的位置又如何?皇室的后位又如何?在她的眼睛不过是过眼的云烟。前世因为她的离开让他悔恨不已,今世因为她的出现生活从此与众不同,什么当朝的公主,什么世子的位置都比不上她的一颦一笑,可是为何她还要决绝的离开……
  • 守护甜心之绯色契灵

    守护甜心之绯色契灵

    序:俊美妖冶,张驰邪肆的他将一脸惊惧的她压在身下,衣襟染血,如来自深渊地狱般的盛开红莲,绯丽血红,诡魅嗜杀。少年美得纯粹如透亮璞玉水晶般的紫罗兰眼眸冷冷望着她,冷冽如暗夜寒星流雪的森冷嗓音开口:“与吾血契。”那如百合花般纯净的少女亚梦瞳孔一缩,还没来得及反应,唇上掠过一片腥凉,那如魔神般的少年用舌头撑开她的唇瓣,如品香茗泉茶般,她顿时感觉咽下一口酸涩火辣的血红液体,感觉喉咙火辣得似乎要烧着,本能地打算逃离他霸道却青涩的吻。
  • 龙战:明日黄昏

    龙战:明日黄昏

    国泽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片文明的乐土。龙族从地球的守卫者发生分裂,邪恶龙族的统领星域战龙企图占据能够使龙族生灵永世长生的神物“龙鳞石”——它能够弥补龙族项下的龙鳞致命的唯一法门,使自身真正长生不死,因此星域战龙发动了对国泽大陆的攻击。远古东方传承而下的“龙鳞石”危在旦夕,地球联盟的战士为了守卫家园,在遗留人间的唯一正义龙族之子北辰的带领下,对邪恶龙族星域战龙发出了誓死之战。一场惨烈的保卫家园的战役,序幕才刚刚拉开……
  • 闻道录

    闻道录

    天下是什么?是场阴谋。阴谋为什么?不外人欲。沸热血,黄沙万里征战。舞长刀,破去贼子重围。却不料,矛盾纠结,相生相克。繁花落尽,满目悲凉。还好,一颗向道的心,依旧不死。又一场轰轰烈烈的武至极道的传说。
  • 生存的尽头

    生存的尽头

    生存的尽头,只有看不见如星耀般的回忆;而生存的前奏,早已吹起号角,整装待发。在一个名为S.N的密岛上,一个名为曙神的战斗探险队和名为缚人绝&天苍的战斗探险队进行着一场异常艰难的生存。他们的答案毫无疑问就是:活下去...
  • 弑天神尊

    弑天神尊

    一次不寻常的治病,洛尘踏上修行之路奇怪的灰石,强大的血脉苍茫大道,谁是主宰?弑天灭神我为尊!
  • 寻找迷失的自己

    寻找迷失的自己

    《寻找迷失的自己》是一本励志图书。作者书将带你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盛宴,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智慧。书中收录的经典哲理文章,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围绕本书主题,从四个方面入手:树立自信、改变想法、追随灵感、突破困难。通对树立起的自信心,改变原有的落后的观念和想法,追随自己感觉,勇于面对困难,接受困难,最终,在迷失的路途中寻回自己。
  • 妃要逆天:纨绔九小姐

    妃要逆天:纨绔九小姐

    她懒散、洒脱、爱管闲事,他黑心、毒舌、腹黑深沉。她嚣张纨绔、恣意潇洒,他机敏睿智,云淡风轻。她有一张厉害的嘴巴,能将黑白颠倒、是非扭曲,可却每每败在那个黑心黑肺、毒嘴毒舌的他。他一天不欺负她,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于是,她每每见到他就像见到毒蛇猛兽避之不及。他却总是如影随从般跟着她,然后掐掉她遇到的一朵又一朵桃花。而他却一朵又一朵的乱惹桃花?天哪!这公平吗?不公平!凤九殊愤怒了!“凤未离,你这只黑心黑肺毒舌烂嘴的死狐狸,给老娘去——死!”“哎,九九,你搞错了吧,你才是狐狸的好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