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1600000021

第21章 华中汉族史(8)

今湖南西部的雪峰山区和武陵山区,宋代以前几乎是纯少数民族土着族群的聚居区;只有极少数的汉人或逃入或被掠入而杂居于这里。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宋朝用兵梅山蛮所在的雪峰山区,设新化、安化二县。熙宁七年(1074年),又用兵南江蛮所在的湘西南地区,设沅州(治今芷江县),下辖卢阳、麻阳、黔阳三县;后又置诚州(后改渠阳军、靖州,治今靖县),下辖会同、通道等县。与此同时,辰州(治今沅陵)的地位也得到加强,对湘西山区的渗透也已开始。

为了加强对新开发地区的统治,宋朝在这一带设置了大量的寨堡,并派官兵驻守。据《元丰九域志》《武经总要》等文献记载统计,宋朝于辰州先后设立有卢溪等19个寨,于澧州(治今澧县)设有伏求等10寨,于沅州设有安江等9寨,于诚州设有狼江等4寨,于邵州和武冈军设有惜溪等10寨。另外,湘南的衡、道、全、永诸州也设有不少寨堡,显示出宋代对湖南少数民族土着族群聚居区的开发呈全面的态势。实际上除湘西山区外,宋代汉族已发展到了湖南全境。

中央王朝统治的深入必然导致汉族移民的迁入。宋代上述地区的汉族移民以戍卒弓兵及其家属为最多。

北宋后期驻守湘西的戍兵人数,辰州为1400余人,靖州为3000人,沅州有3000人左右,武冈军约有2000人,如加上邻近的鼎(治今常德市)、澧、邵等州的驻军,总人数可达15000人。宋朝在各地的驻军一般都携带家属,连其家属可达四五万人。由于长期驻守,应有相当一部分人定居于此。除戍卒外,宋朝政府还在辰、澧、邵、道、永诸州通过组织弓弩手的形式,招募外地移民前往非汉族地区屯田。弓弩手亦有本地人,但由于本地人不多,只能招募外地人担当。而由于弓弩手以弹压当地非汉族为目的,其成员只能是汉族。这些人也是宋代湖南非汉族地区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唐宋时期湖南汉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北方移民的迁入最终基本确定了现代湖南汉语方言的分布格局,而南方籍移民的迁入及向山区的开发,则奠定了除湘西山区以外今天湖南汉族的分布格局。

四、元明清汉族向华中的迁徙和发展

元明清时期,随着“江西填湖广”过程的基本结束和两湖经济的全面发展,华中汉族步入了基本同步发展的时期,人口大增,分布也扩展到湘鄂西山区,使汉族在华中全面分布的格局最终形成。

(一)“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潮

南宋与元之间的长期战争,使华中人口损失严重,尤以两湖为甚。湖北的襄阳是南宋重兵防守的重镇,宋元双方在这一带进行了长期的攻守战,致使这一地区人口损失特别惨重。此后元兵南下,围武昌城数月而解去。湘中的长沙,也被元兵围城达三个月之久,城破之后,守将李芾等人自杀,“谭民闻之,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缢林木者累累相比”。乱后的襄阳路,直到至顺年间(1330~1332年)也只有钱粮户5090户;“湖湘之间,千里为墟,驿驰十余日,荆棘没人,漫不见行迹”。

到元末明初,由于战乱,两湖地区人口损失更大。元末群雄并起,黄州一带有徐寿辉与陈友谅组织起义,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长江沿线摆开战场,与朱元璋决战,邻近地区也深受其害;襄阳一带,南琐、北琐红军以此为根据地起义,致使襄阳地区更成人稀之地;湘中湘北地区,也难逃战火之灾,《醴陵县志·氏族志》称:“元明之际,土着存者仅十八户。”

江西除赣北一小片地区受到影响较大外,绝大部分地区保持相对稳定,人口损失不大。明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户口统计显示,湖广布政司有775851户,4702660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98人;而江西布政司有1553923户,8982481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8.37人。当战乱平息后,向人烟稀少的两湖地区的移民便势不可挡,而邻近的江西人必将成为这股移民浪潮的主力军。“江西填湖广”的高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江西是长江流域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历次北方汉族重要迁入地之一,加上长期社会相对稳定,受战乱影响较小,因此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到宋代已步入全国先进行列,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也面临着沉重的人口压力,从而开始了向邻近省区大量输出人口的历史。由于两湖地邻江西,自然条件优越而且气候条件与江西相近,所以成为江西移民的首选目的地。而由于自唐末五代以来,江西人一直占据着湖广移民的主体地位,所以民间以“江西填湖广”来指称这场移民运动。

为了恢复和发展两湖地区经济,明朝政府十分重视向两湖地区的移民,并组织了多次的迁移运动。今湖北人称上厕所为“解手”,据称即源于先民被强迫迁徙途中要方便必先呼押送官兵解开手上绳索的特殊经历。文献也对明初有组织的移民有所反映。如洪武三十年(1397年),湖广常德府武陵县民以当地自战乱之后,“人民逃散,虽或复业,而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邻近江西州县,多有无田失业之人,乞敕江西量迁贫民开种,庶农尽其力,地尽其利”,于是明太祖“命户部遣官于江西,分丁多人民及无产业者于其地耕种”。

不过,相对于政府有组织的移民,江西民间自发地向两湖地区的移民规模更大。这类移民最重要的起因,一方面由于原住区的人口压力,另一方面也由于迁入区能提供更多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所产生的诱惑力和拉力。于是明初就出现了“其由江右而播迁荆楚者,几如江出西陵”壮观的“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浪潮。邱浚《江右民迁荆楚议》也指出了这一点:“以今言之,荆楚之地,田多而人少;江右之地,田少而人多。江右之人,大半侨寓于荆湖。盖江右之地力所出,不足以给其人,必资荆湖之粟以为养也。”

当然,元末明初向两湖的移民并非全部来自江西,江、浙、皖、闽、粤各省也占一定分量,如襄樊一带的鄂北地区,还有不少来自山西、河南等地的移民迁入。

(二)“湖广熟,天下足”

大量移民的迁徙,给华中尤其是给两湖地区注入了大量的劳动力,加速了两湖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首先,江西与两湖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接近,这就使江西移民对迁入地的适应过程十分短暂,他们原来掌握的生产技术,所熟悉的耕作方式均无须改变,一旦在迁入地安顿下来,即可有效地投入正常的生产活动。其二,元明之际向两湖的移民主要是自发移民,他们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而远走他乡的,因此他们都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回迁率也很低。正是由于以江西籍移民为主的广大移民及其后裔的艰苦创业,才使湖广地区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导致在明中期以后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张国雄指出“没有移民就没有两湖的经济大开发”是十分正确的。

随着平原和低平丘陵地区完全得到开发和人口迁入的饱和,这时华中移民还形成了另一个特点,即向山区等僻远地方移民。

赣东北的移民主要来自福建(操闽南和闽北方言),部分来自浙江和安徽,江西当地亦有迁居山区者。他们大多是清初乾隆中期迁入的。外省移民人数,至乾隆中期,贵溪南部山区约有3000人,如加上散处中部河谷地区的,约有5000人;铅山约有3万,占全县人口的23%左右;上饶约有13万,占全县人口的48%左右;玉山约有8.4万,比例与上饶相当。

赣南和湘赣边界以及赣东北山区,在地理分布上连成一片。对该山区的移民在明中叶后已陆续展开,但高潮仍在清代前期。

这一大片山区的移民,其来源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闽西粤北的客家人,一是操赣方言的来自腹地的江西人,湖北人也有部分迁入赣西北山区。

赣南和湘东南山区主要是客家人迁入区。这是今天赣南几乎成为纯客家住地的根本原因。湘东南的桂东、酃县、茶陵、攸县等地的客家人,也主要是这时期从粤北、赣南迁入的。

赣中、赣西北和湘东北部山区,也有不少的客家人迁入。今赣西北的铜鼓县大部分地区通行客家话,即是明证。不过,相对于客家人,操赣方言的本地江西人迁入的更多,或者因为客家人迁入该区的已经较少,现代湘东北区以东是赣方言占主导地位的地区。

明末清初向山区的移民,根本改变了山区地广人稀的面貌。如赣南地区,洪武年间人口不过40多万,但到乾隆中期,其人口总数已达260万左右,至嘉庆年间(1796~1820年),更增加到397万。昔日荒凉的赣南山区,已成为一个新的人口稠密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100人左右。但由于山区耕地面积小,山地面积大,过高的人口密度必然以破坏森林为代价,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利于当地人民的发展。

这时汉族移民还有一个特点,即向少数民族土着族群聚居区迁徙和发展。湘鄂西山区大致相当于今湘西和鄂西这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土家族和苗族先民的聚居区,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均在这里设立土司,实行间接统治,并规定了“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禁令。因此,到清代改土归流以前,除极少数被掠入或逃入的汉人外,几乎没有汉人在这里定居。改土归流主要集中在雍正年间,改流后鄂西设立了施南府,湘西设立了永顺府等府州厅。

随着改土归流的完成,“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禁令也被废除,从此,汉族人大规模迁入该地区。

移民的来源,主要是本省和江西、贵州,四川也有部分灾民流入。如《来凤县志·人口》载:“改土归流后,废除‘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禁令,江西、湖南等地汉人大量向来凤迁徙。”建始县“由是荆州、湖南、江西等处流民竞集”;湘西龙山县,“客民多长(沙)、衡(州)、常(德)、辰(州)各府及江西、贵州各省者”。

曹树基先生对清代湘鄂西山区的汉族移民人口作了如下估测: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施南府人口约有92万,按客户占全区总人口的50%计,移民人口约有46万。如加上宜昌府接纳的移民,合计应有移民及其后裔50万人。

同期,永顺府人数为64万余,其中约33%为清代移民,则有移民人口21万。永绥、乾州、凤凰、晃州等四厅的汉人比例大约为30%。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四厅有人口共19万余,移民人口则有近6万。由此可见清代改土归流后有不少汉族移民迁入了湘鄂西山区。他们的迁入改变了山区人烟稀少的面貌,加速了山区的开发,使“昔日禽兽窝巢,今皆膏腴之所”。

至此,华中汉族的分布格局最终基本完成。江西全省除局部的极少片地区为汉族与土着畲族杂居之外,其余为纯汉族居住区(不计元明以后迁入的回、满等族);湖北全省仅鄂西州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土着族群杂居区,余为纯汉族分布区;湖南省,湘西、湘西南、湘南部分地区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土着族群杂居区,余为纯汉族区。这种格局延及现代而未变。

同类推荐
  • 骠骑大将军

    骠骑大将军

    谁说古代就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时代?谁说古人就是淳朴厚道的代表?谁说古人的智慧和眼光没有我们远大?苏任来到大汉,被大汉朝坑了!刘彻坑他他忍了,卫子夫坑他他也忍了,卫青、霍去病一起坑他他还忍了!匈奴凭什么坑我?高句丽凭什么坑我?长条岛上的野人都想坑我?那就忍无可忍了!
  • 伏魔断妖传

    伏魔断妖传

    北宋宣和年间,方腊起事,朝廷发兵征讨。南唐后主李煜玄孙李钰,与结义兄弟曹宝、徐良奋起响应,南征北伐,屡建战功,官拜统制。后遭蔡京、童贯陷害,逼上梁山,然忠君之心不改。靖康之变,二圣被掳,李钰率军往救,大战金兵,功败垂成。后高举义旗,群起响应,抗屡败金兵,立誓要迎回二圣,遭高宗猜忌,被下毒害死。
  • 清代战争史

    清代战争史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战争史是记述这一特殊社会现象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专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主体组成部分。我国几千年来,有记载的部落之间、民族之间、诸侯之间、新旧王朝之间、阶级之间、阶级内部及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战......
  • 肥唐

    肥唐

    军医张建因为参加地震救灾工作,遇到了余震之后,穿越到了唐朝末年。元和初年,大唐经历安史之乱之后初定,天下疲惫,百废待兴,张建复生与名将张巡后人张去病之身。回不去之后,张建决定接受张去病的身份,留在唐末,他要用自己前生的记忆与后世的生活来帮助唐末唯一一个英明的君主李纯,来彻底实现他的“元和中兴”“打仗最需要的是粮食,张巡就是因为没有粮食所以才吃人,我做张巡第二,就万万不会再吃人了,所以我要种田。”山河破碎风飘絮,岭南开荒赈天下,张去病去的不仅是人的病,还是国的病。
  • 纵横民国

    纵横民国

    “晋系军,友好度63,战斗力85,继续交往可获得信任。”张一凡携游戏系统穿越民国,这下他可逆天了!士兵?是他忠诚的单兵作战单位;敌人?都是一堆供他升级的经验;战争?更只是他手中的一场即时战略游戏而已!两军对垒,实力强弱只是他眼中的数据,避强击弱,无往不利!纵横民国,常胜谁人可挡?
热门推荐
  • 霸刀恩仇录

    霸刀恩仇录

    狂风揽黄沙,抽刀斩牵挂。无畏孤冢葬,仗剑走天涯。霸刀现世,所向披靡。泯断恩仇,笑傲江湖。看袁天行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彷徨中决断。只为寻找家族被灭元凶,突破重重险阻。为对抗仇敌组建帮派,在混世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成就霸业。一路走来,金钱、美女、诱惑、欲望、名利,到底什么才是他所追求的终点?任时间掩埋平淡,一切浮华背后隐藏着一颗无愧天下的赤子之心。
  • 三十六计一日一得

    三十六计一日一得

    《三十六计》是一部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兵法,可以说是一部纯粹讲实用的谋略之书。它不只用于军事,也可用于人生,被称为“文武兵法”。理解了古计中的智慧,我们便懂得了谋略的精髓。
  • 重生之锦绣婚程

    重生之锦绣婚程

    ——联姻前某夜,某男夜潜进她的房中,扮作采花大盗,对她上下其手。他问:“你不怕?”她满脸媚笑,“怕什么?怕你会将本宫吃了么?”他轻浮道:“原来你是这么迫不及待。”她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迷人,“是啊,本宫真有点迫不及待……”话间,一根细小银针狠狠地往他手臂迅速扎去。哼!占了本宫的便宜,就要付出代价的,不毒死你也会折磨死你。——婚后生活,丫鬟终于憋不住问她:“公主,你干嘛宁愿搂着抱枕睡,也不跟王爷同枕,甚至将他赶到别的女人房里?”“哎呀!这怎么说呢,男人嘛不都是一样的,被女人抱多了,就自然不好用,就好比再粗的铁杵久了也磨成绣花针,他曾流连花丛多年,你确定他还能用吗?”“嘭——”的一声响起,大门被踢开,一个高大俊美的男子走进来,面容怒极,指着她道:“轩辕臻,你敢说我那里不行!”某女吓了一跳,但很快恢复镇定,媚笑道:“王爷,本宫没说你不行啊。”某男冷笑,直接将她扑倒床上,以实际行动让她知道自己是铁杵还是绣花针……★以上是小片段,下面才是简介:他说,若有一朝我登上权力最高位置,以天下最尊贵之聘迎娶你,让你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然而,在她的家族,她的亲人惨遭灭门后,临死前她才知道,原来之前所有的承诺和幸福,只不过是一场骗局、一桩笑话。借尸还魂?很荒谬吧。但奇迹真的降临在她身上,让她重生在邻国公主身上,带着满腔的伤痕与仇恨,以联姻之名,重返故土……传言,他因举发炎家谋反有功,受到群臣拥戴,坐上太子宝座,权势滔天。据说,曾许诺的最尊贵之聘迎娶终梦想成真,只是站在他身边的竟是她推心置腹,无话不说的闺蜜。听闻,曾恶名昭彰、正邪难分、道德败坏的雍亲王,改邪归正,重返朝堂,与太子争夺战天下。她再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了,这次,换我为刀俎,人为鱼肉,一步步辟开血路,爬向权力核心,誓要将谋害她家族的人,一个个得到该有的报应……只是没想到,一心报仇雪恨的她,却卷进两王相争却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到底是爱情的战争,还是阴谋的较量?然而,当宫闱秘密一件件如抽丝剥茧般被一点一滴剥开,原来真相竟然是如此不堪。事到如此,她已无路可退,只能向前!她相信,只要够坚强,阳光总会照落她身上!★本文绝对是一对一,女强男强,男女主身心干净,腹黑VS腹黑,亲爱的,喜欢的话就加入书架收藏支持个,谢谢!!!(>^ω^<)喵~
  • 唐前史传文学研究

    唐前史传文学研究

    本书包括:史官文化与唐前史传文学、唐前史传文学的嬗变轨迹、唐前史传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建立、唐前史传文学中人性的展现、唐前史传与民间文学等内容。
  • 洛水浮生

    洛水浮生

    她是昆仑派高徒,亲眼看着师父为救她而死。她踏入京城,只为寻找一个真相,找回她的母亲。不料,总被某人缠着。“你倒是很有趣。”他丹凤眼一挑,玩味。当他和她终于修成正果,真相也一点点浮出水面。他竟是……
  •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龙传记

    九龙传记

    圣域龙族,千年前的辉煌成就。如今没落成三流家族,一代不如一代,然而当曙光走向千年之后,一个为了查询父母失踪之谜的少年。为了完成对爷爷的承诺,一步步重现家族的辉煌,最终重现家族昔日的辉煌。当年家族的落魄少年最终成为站在大陆的最高峰。
  • 帅之校草

    帅之校草

    《经典校园小说*经典校园小说*经典校园小说》--------------------------------------------他是一个蜀山脚下的穷小子没想到他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为了上学离开家乡从未涉足外面世界的他........仿若你一只洁白的羔羊,毫无阅历经验他被女同学强逼当男朋友,原因只是因为他太英俊...................全国排名第一的SH大学,中文系大一年纪第一,被评为校草的他,苦恼不已.........唱片公司,舞蹈团,模特公司一个一个找上门来但同时麻烦、凶险也接踵而至我们的主人公会如何选择,他将有怎样不平凡的经历..........--------------------------------------------
  • 英雄纪

    英雄纪

    中国首部以彝族奴隶社会、摩梭母系社会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大西南少数民族异域风情之旅,您将领略到一幅古老的彝族奴隶社会和神秘的摩梭女儿王国画卷。
  • 奇才奇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奇才奇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上最奇妙的事件比电视剧都精彩……通过这本《奇才奇事》可以了解到,我们所身处的,是一个远远超出你我想象的神秘世界。可怕的“夺命琴音”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一个吻也会置人于死地吗?蜜月旅行是怎样死里逃生的呢?在这个世界上,奇才奇事层出不穷,可以说“每一刻都存在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