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7200000030

第30章 民俗礼仪(1)

1.年节风俗

(1)春节的起源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就是春节了,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

春节,我国城乡张灯结彩,常举行一系列喜庆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舞狮、吃年糕等。宋代宰相王安石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初一早晨人们相见,总要以“恭贺新禧”、“祝君如意”等来互相祝福。

春节的命名始于1913年。当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向袁世凯提出一个《定四时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夏节”、“秋节”、“冬节”则没有放假休息。这一制度一直沿用下来。

(2)春节守岁的风俗

守岁,即除夕之夜人们通宵不寐,要聊天、放鞭炮、打牌、包饺子守岁习俗最早始于南北朝,梁朝的庚肩吾、徐君倩,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3)春节拜年的习俗

大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夕”。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夕”饱餐后扬长而去。后来,玉帝派天神“年”在腊月三十晚将正在为非作歹的夕杀死。早晨,人们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夕”吃掉,并感谢“年”为民除害。于是拜年之风便流传开来。

(4)春节扫尘的由来

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人们喷刷房子,清洗家具,拆洗被褥,古称“扫年”。

春节扫尘。不只是为了干干净净过新年。它还有些来历讲究呢!

“扫年”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由古代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中演变而来。到了唐宋时期,“扫年”之风盛行。据宋人吴白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祝新岁之安”。至今民间还流行着“腊月二十四,掸土扫房子”的谚语。

在民闻还流传着一则传说。扫尘习俗是因通州(今南通)佃农为迎接玉帝的年粮而来。早先,这里的佃农一年忙到头,除纳粮交税外,所剩无几。他们祈求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日上天奉本时多说好话,以便玉帝开恩,从天仓拨点恩赐,在除夕前降下年粮——米雪,让他们饱饱地吃顿团圆饭。为了迎接玉帝的恩赐,佃农们每年都在腊月二十四日前,将宅院里外打扫得清清爽爽,以迎接天赐年粮,这样年复一年。春节扫尘的风俗便一代代延续流传下来。

(5)元宵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祭祀“泰一神”。

汉武帝在五帝之上又设立了个最高天帝“泰一神”,在甘泉宫修建泰一神祠坛。正月十五黄昏开始,用盛大的灯火祭祖,通宵达旦,从此,就有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风俗。

东汉时,明帝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此后,礼仪便演变为民间节日。

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放灯时间,汉代为一晚,唐玄宗规定为三个晚上,北宋延长至五个晚上,明代朱元璋规定从正月初八晚始张灯,至十七日晚落灯。

节日里灯火辉煌,万灯展姿,绮丽无比。

元宵节,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6)元旦的由来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传统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头一天。“元旦”是合成词,拆开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升起。

在中国,“元旦”这一名称,都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据《史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以十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我国把正月初一称作春节,公历1月1日叫新年,不称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才又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7)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三大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端午有吃粽子、躲午、赛龙舟、戴艾蒿、带香包、驱五毒、饮雄黄酒、挂长命锁、挂老虎素等习俗。各地饮食习惯也有不同。

端午节的起源民间流传较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楚国,曾为楚国左徒(仅次于宰相的官职)。由于楚王宠信奸佞,听信谗言,政治腐败,当楚国首都为秦攻破时,屈原无力挽救危亡,又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就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抱石跳入今湖南省汩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投江后,尸体始终未浮上来,当地渔民为了使尸身免遭鱼龙虾蟹的侵害,便包了许多粽子扔进江里。以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8)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4月5日前后。这一天,人们有扫墓、踏青之俗。扫墓时,剪除荆草,供上祭品,焚化纸钱。都市人们出郊踏青,抵暮而归。秦以前已有祭墓事,唐时始盛行。

此节日缘何而起,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相传春秋时,帮助晋文公重耳复国的大臣介子推功成身退,隐居绵山。为迫使他出山做官,晋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也不愿从命。文公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介山”,还规定每到介子推被烧那天,禁火3天,不吃烟火食。从此,清明前夕便有了“寒食节”,寒食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明日。

(9)重阳节的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节,正值金秋,古人赏菊花、佩茱萸(一种浓香的药草)。我国古代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月日并阳,故名“重阳”。重阳节,早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到了汉代,渐渐盛行起来,至唐代正式定为节日。

重阳节,实际上是我国农民喜庆丰收的一个节日。因“九”与“久”谐音。“久久”又有“宜于长久”、“年年丰收”之意。

重阳节有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传说,在很早以前,在一座高山下住着一个庄户人家。户主人是个为人忠厚慈善的庄稼汉。一天,他从地里回家,路遇一老先生。老先生对庄稼汉说:“九月初九,你家里要遭灾。你要拣草木少的高地方搬家,越高越好。”老先生说完就不见了。

九月初九清晨,庄稼汉依老者的话领着家人刚爬到一座山顶上,就见家里房子着起火来,很快,山脚下一片火海。

爬山登高避灾一事很快传开了。到了第二年九月初九,一些人也登高避灾。可是,住在平原的人家怎么办呢?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办法,九月初九做糕吃,“糕”、“高”同音,以吃糕来表示登高消灾。从此,重阳节吃糕的风俗流传至今。

我国民间流传的九月初九重阳节赏菊习俗,始于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陶渊明,他一生酷爱菊花,以菊为伴,号称“菊友”,被人们奉为“九月花神”。

陶渊明种菊,既食用又观赏。每逢秋日,当菊花盛开的时候,附近的乡亲、远处的朋友,常到他家做客赏菊。来赏菊的人们川流不息,常使他不能按时去田园耕作。他灌园浇菊时,自语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说来奇怪,到九月九日那天,含苞欲放的菊花真的争妍斗奇地一齐盛开了,客人们也都在那天来了。亲朋好友相约,年年重阳一日来赏菊,重阳赏菊的习俗便由此形成,流传至今。

采茱萸的习俗可能源于汉代。据说,采茱萸能够消灾避邪,保佑平安。

据记载:东汉年间,有个叫桓景的人历尽艰险入山,拜道士费长房为师,学习消灾救人的法术。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九日这天要人们登高,把茱萸装在红布袋里扎在胳膊上,再喝菊花酒就能挫败瘟魔,消除灾祸。”桓景回到家乡遍告乡亲。因而人们免除了灾祸。从此,每年的九月九日,大家都登高采茱萸避祸,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我国政府于1988年定重阳节为敬老节,每年九月初九,全国开展敬老活动,关心老人生活,请老人参加庆祝会,观看文娱演出等。

(10)中秋节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的习惯,在我国历史悠久。关于中秋吃月饼的由来,有许多的说法。

普遍的说法是: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屡建奇功。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进献给李世民一盒胡饼。唐太宗李世民接过装饰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贺饼分给了文武臣官。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2.少数民族节日风俗

(1)藏族的沐浴节

沐浴节是我国藏族人民的一个节日,历时七天。每年夏末秋初,拉萨东南天空出现一颗明亮之星时,各地的藏族百姓,都到附近的江河里去沐浴。

相传,从前草原上有一个人叫宇托,是云旦贡布的名医,医术十分高明。有一年,瘟疫在草原蔓延,宇托利用其妙手回春的医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后来,宇托去世了,草原又遭到更严重的瘟疫,一天晚上,有一个病危的妇女,梦见宇托告诉她:“明晚,东南天空出现一颗明亮的星星时,你就下到吉曲河去洗澡,洗完澡,病就会好。”这妇女照此去做,果真恢复了健康。其他去洗澡的病人也都因此除病。人们说这颗星是宇托的化身,他把河水变成药水,让人们洗澡治病。因为天帝只给宇托七天假,这颗星也就只出现七天。从此以后,藏族人民把这七天定为沐浴节。

(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那达慕”一词是蒙语,意为“娱乐”或“游戏”。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内容有摔跤、射箭、歌舞以及贸易活动。节日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会场上,彩旗飘扬,人闹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在节日的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多姿的歌舞,有各种展览,进行物资交流。那达慕大会,是蒙古牧民欢乐的节日。

(3)苗族龙船节

苗族人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三至二十七日过龙船节,也有的在五月初五。节日的主要活动是龙船竞渡,沿江观看者往往达数万人。

(4)彝族的火把节

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几天是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节日里,人们盛装庆祝,举行摔跤、斗牛、射箭、赛马等游乐活动。入夜点燃火把,挨家挨户走访,并奔驰山乡田野,驱除“鬼邪”。

火把节要欢度三天。头一天,白天各个村堡都要杀牛,将牛肉砍成大小均匀的坨坨煮着吃,称为吃“坨坨肉”;晚上,人人举火把。第二天和第三天,白天开展文体活动,人们斗牛、斗羊、摔跤、跑马、弹月琴、弹口弦、唱歌、跳冬格舞等;晚上以堡为单位,举火把,一条条火龙绕着堡子和庄稼地转,山山岭岭,村村寨寨到处出现火龙、火花、火环等。

(5)白族斗鸡节

夏历二月初八是白族人民传统的斗鸡节。这一天,各村寨的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捉来事先就精心喂养的大公鸡,把它梳理干净,在它脖子上系一根红丝线,然后双手把鸡举过头顶到堂屋里磕头,祈祷祖宗保佑自家的鸡取得胜利。

(6)布依族跳花会

跳花会是布依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一举行。跳花会一般设在平坦的大草坝上。会上鼓声铿锵,歌声悠扬,参加者少则数千多则过万。跳花节过后即转入繁忙的春耕生产。

(7)傣族泼水节

傣历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即公历四月中旬,是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的新年,通常称为泼水节。

泼水节的第一天名叫“桑刊日”,是送旧迎新的日子。通常这一天不泼水,而是在澜沧江上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

泼水节的第二天举行泼水活动,晚上有盛大的文艺晚会。泼水分为文泼和武泼两种。文泼是对长者的一种泼水方式。泼水时被泼者不能跑,泼水者口念祝词,用橄榄枝蘸上清水,向长者的头上、身上洒几滴,或者舀上一勺净水,口唱赞词,拉开长者的衣领,顺着脊背倒下去。武泼即不分男女老幼,人们用脸盆、水桶,将一盆盆、一桶桶的净水,兜头兜脸地泼去,淋个浑身透湿。泼水是傣族人民的一种祝福的仪式,一个人被泼得越多,表示受到的祝福越多,会因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8)黎族的情人节

“三月三”是黎族的情人节,是黎族青年开展社交、娱乐的喜庆日子。

同类推荐
  • 送礼有学问:教你何时何地怎样送礼

    送礼有学问:教你何时何地怎样送礼

    本书首先介绍包罗万象的可作为礼物的物品,礼品的包装,并对亲朋、年节、婚庆、商务公关等送礼的学问进行讨论。
  • 九型人格:展现工作中的的最佳自我

    九型人格:展现工作中的的最佳自我

    金杰?拉皮德?伯格达,国际九型人格协会前主席,担任管理咨询师已有三十余年。她堪称迄今为止将九型人格理论与商业结合得最好的培训师和作者。所培训的公司包括苹果公司、惠普公司、时代华纳等跨国集团。曾著有畅销书《九型人格与领导力》。
  • 决不找借口

    决不找借口

    也许面对工作一些人会有一种莫名的烦躁,他们在工作中找不到丝毫的乐趣,也毫无创造性可言,甚至有种百无聊赖“简直烦透了!”的感觉,这类人一般都是在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还有一类人是为了生活而工作,一天到晚就是为手中的那几个钱而工作,甚至有一种“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感觉,毫无工作热情可言。其实,工作就是一种使命,工作就是一种责任,我们只要怀抱热情,脚塌实地而科学有效的去工作,才能脱颖而出,才能从平凡走向伟大。
  • 积极沟通的7种习惯

    积极沟通的7种习惯

    该书阐述了沟通的7种习惯,包括高度重视人际的交往、随处训练沟通的技巧、强化特殊场合的影响、提高日常社交的品位、适时加大礼仪的频率等。沟通能力是维系人脉的纽带,培养与人积极沟通的良好习惯,可以使你的人际网络越织越宽。善与他人积极沟通的人,必须练就高超的社交手腕,拥有左右逢源的人际管道,这就等于为自己寻找到了通向成功的一条捷径。相信本书能给读者以新的启示,帮助。
  • 高端女性:当今世界最有权力的女人

    高端女性:当今世界最有权力的女人

    整个世界的变化,是全人类共同推动的结果。但在许多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横断面上,却只有少数人留下了印记。她们,是对世界发展各个领域具有深刻影响的高端人物。她们,是国际重大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制造人。她们,更是铁骨柔情、势临天下的女强人。站在高端,领略大家风范:走进高端.倾听时代强音:面对高端,探究世界变幻。
热门推荐
  • 马戏团表演

    马戏团表演

    猩红的眸子在铁笼的缝隙闪现,优雅的男子游走在纤细的钢丝,当天使生于地狱,当恶魔生于天堂,那个名为黑白的小小马戏团的团长,究竟是善亦或者恶?无论预言亦或者诅咒,不死的恶魔终将死去,命定之日的到来,究竟是此生的结束,亦或者来生的开始?当那一双眸子睁开,世界,不过是一场杂乱的马戏表演罢了……
  • 子尧

    子尧

    桃花开,桃花落,桃花尽了笙歌没!浮尘晓,红尘落,千载轮回情依旧!为何三生三世我都是你的劫难?前两世你因我而死,这一世,我在望尘殿外守你千年。这一世,我绝不会让你离去!哪怕桃花散尽,我也要换你平安。生生世世,只要世间还有轮回,我便一直爱你!
  • 真封神

    真封神

    夜叉一见那人,叩首便拜:“巡海夜叉李良,奉主之命,捉拿扰我水族之罪人,六指勤摸,幸不辱命,今要犯在此,请君侯发落。”“大胆六指勤摸,既见我主,为何不跪!”夜叉转头,对我怒道。“我顶你个肺!我现在这个样子难道不叫下跪吗?”我在心里骂道,见过会下跪的海龟吗?可惜实力不如这个家伙,我强咽下这口恶气,眼下还不是发火的时候,只好忍气吞声,以自己最无辜的表情(我想这个时候,我是没什么表情的)说:“龙王大哥您老明鉴,俺本来是东海边上一老实渔民,出海捕鱼乃是常情,这民以食为天,要说俺捕了几只海龟,就算有罪的话,是不是有点过份了,常言道,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照这样规定,那岂不是整个水族都有罪过!”书友群:18421090,欢迎大家加入
  • 三年就像一瞬间

    三年就像一瞬间

    本来以为写到time12应该就是最后一篇文章了吧,本来就是写初中的故事,但现在,初中的朋友也没有几个再联系了。我写这个文章不是为了什么,只是想纪念那段美好的回忆吧,我知道我的文章写得通俗易懂,写得很简单,我就像在对着我的朋友描述着我经历过的事情,我不会用什么多厉害的成语,更不会用很多的修辞手法,我想要写的很简单,就想把心里写的说出来,所以如果有人跟我一样很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话,就适当的回忆回忆吧,多找朋友聚聚会,不要因为工作忙就忘了他们。
  • 薄情总裁失忆妻

    薄情总裁失忆妻

    “刚才,你跟他做了什么?”将甄慧贤逼到无人的角落,他支着墙壁,一手捏着她光洁的下颌,令她直视着她。甄慧贤摇头,却看到他那双邪魅的眼眸越发的犀利。“我要一个诚实的妻子。”冷酷无温的话语再次响起,字字铿锵有力,几乎是从齿间挤出。同时,捏着她的手也越发的用力。
  • 清心相随

    清心相随

    漫长的寂寞、悲伤与恐惧,只在那一瞬间云消雾散。悠然的邂逅,忐忑的开始,坎坷的路程,他们至死不渝。不论天地间会怎样变化,永恒不变的,只那一句,“清心相随”。
  • 军刀淋漓

    军刀淋漓

    杜师长是八路军的高级指挥官,他战功卓著,但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他亲手从日军师团长手里缴获一把军刀,这把军刀是日本天皇赐予日军享有赫赫战功的将军,杜师长拥有军刀后,如虎添翼,所向披靡。但是倨傲的战功,也给他带来了负面影响。他如同美国军事史上杰出的巴顿将军,杀敌让日本人闻风丧胆,但是却犯下许多错误,这让他的传奇般的戎马生涯,增添了神秘的和神话般的色彩。军刀如人,刀锋杀敌斩断生活烦恼事,快刀如乱麻,痛快淋漓,但同时却让人唏嘘不已......
  • 琉璃心爱

    琉璃心爱

    如果时间再重复一次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在那个夜晚抓住他,只因为那时他的眼神太过熟悉,熟悉到,我不能放手。如果时间再重复一次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在那个夜晚救她,只因为那时她的眼神太过冰冷,冰冷到,我不能放手。
  • 柳下阴

    柳下阴

    小时候算命先生说我五行缺木,我妈就逼我认了一棵树做干爹,于是我每天早上路过那棵树都要跟他说声:干爹,我去上学了!柳下借阴,阴魂不散!!!
  • 傲娇公主:你被捕了

    傲娇公主:你被捕了

    此文以弃。换成《我唯一的公主殿下》,请大家重搜!【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