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2400000032

第32章 画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8)

(2)一视同仁,公正无私

惩罚对任何人都要一视同仁,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感情用事。对同样过错,不能因出身、职位、声誉和亲疏缘故而处理不一,表现出前后矛盾,甚至轻错重处、重错轻处。这样的惩罚只会涣散人心,松懈斗志,毫无激励的价值。

要做到公正无私,首先要“惩不畏强”。不能欺软怕硬、惩弱怕强。要敢于碰硬,特别对于那些逞凶霸道、蛮不讲理之徒,要拿出魄力,看准“火候”,敢于惩治那些害群之马。这样做,能够警醒一批胁从者,教育一些追随者,使广大正直的人们为之拍手称快,干劲倍添。其次,要“罚不避亲”。要做到“亲者严,疏者宽”,对于亲近者的过错更要果断而恰如其分地处理,不徇私情,必要时要“大义灭亲”。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从而激起人们的工作热情。

(3)掌握时机,慎重稳妥

一旦查明事实真相就要及时处理,以免错过良机,造成更大危害。适时是指掌握恰当的时机,瞧准火候。什么是惩罚最佳火候呢?其一,事实已查清,问题性质已分清;其二,当事人已冷静下来,对问题有所认识;其三,其错误的危害性已为群众所意识到。具备这三个条件,就是惩罚的恰当时机。这三个条件要靠惩罚者去创造,不能消极等待时机。惩罚,还应注意稳妥,不能一味蛮干,有的适当放一放,以免激化矛盾。特别是对一个人的首次惩罚,更要慎重稳妥,要十分讲究方式、方法。当然,也不能久拖不决,否则,时过境迁,就会降低惩罚的效果。

(4)功过分明

功与过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为要素。功就是功,过就是过,不能混同,也不能互相抵消。因此,在实施激励时,有功则赏,有过必罚,功过要分明。决不能因为某人过去工作有成绩或立过功,而对他所犯的错误姑息迁就,搞所谓以功抵过。这样做对他自己、对集体都没有好处,只有害处。同样,也不能因为一个人有了错误,而一笔抹煞他过去的成绩,或对他犯错误后所做的成绩不予承认、不予奖励。这样做也是不利于犯错误者进步的。对于一个人犯错误以后做出的成绩,更应注意给予肯定和奖励,这样才能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切实将奖惩制度落实到位

奖惩的制度制定得再好,如果不去实施还只是一纸空文。如同以前有些单位一样,领导拿着文件在全体员工大会上慷慨激昂地读一遍,散会后却弃之脑后,人们形象地称这种现象叫做“放空炮”。我们应该避免少放空炮,切实把奖惩制度落实到位。

一般单位传统的做法总是制度制定的多、检查落实的少;突击性检查的多、日常性检查的少;口头要求的多、实际落实的少;表面严格的多、具体过硬的少。检查的随意性成为“表面文章”的典型代表。不检查、不督促,就难以保证有效的落实。

检查与考核是保证落实到位的一对孪生兄弟,只检不考,检查缺乏力度;只考不检,考核便失去行使依据。强有力的核查是推进各项制度落实的锐利武器。

考核就是管理者透过镜子,检查下属,同时也检视自己。考核是一种制度,更是制度得以落实的核心环节。如果考核流于形式,模棱两可,无论是对管理者还是员工,都是一种欺骗和成本浪费。

没有监督检查的制度就根本不能称其为是一个制度,那只是一种美好的想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管理者应该把它写下来,压到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这样只要坐下来就可以看到它,它能提醒你随时站起来,走出去,到工作现场去检查工作。

对员工进行考核,最主要的内容是绩效考评。绩效考评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

绩效考评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一项管理沟通活动。绩效考评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绩效考评的最终目的是落实制度,并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以达到公司的经营目标,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

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标准必须具体

标准是考核中用来衡量员工的尺度,它表示员工完成工作任务时需要达到的状况。因此,标准必须具体明确,不能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对于那些可以直接用数字来表示成果的工作,比较容易理解。

2.标准应该适度

所谓“适度”,简单地说就是制定的标准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再形象一点说,就是“跳一跳便可以摘到树上的桃子”。

标准过低,员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达到,这样考核就失去了意义;标准过高,员工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达到,他们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正也达不到要求,干脆不干了。这样还不如不制定标准。只有那些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标准,才能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

3.标准应当可以改变

考核的标准制定出来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略加改动。

4.标准应当有时间限制

这一条主要是针对业绩考核来说的。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地做到了这一点,这里只不过再提醒一下罢了。

制度的落实是奖惩的最关键环节。无论多么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就无法发挥奖惩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不注重落实一旦形成习惯和风气,将会影响整个组织的有效运转,甚至会导致组织的灭亡。

一手赏一手罚,两手都要硬

赏与罚的目的,都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奖赏是件好事,惩罚也很必要,对有功劳员工的奖赏和对犯了错误员工的惩罚是理所当然的,不能有半点儿的迟疑与含糊。赏罚的关键在于一手赏一手罚,两手都要硬,切实做到赏罚分明与赏罚公正,否则赏罚就会失去应有的效力,也就谈不上管理者的权威。

对该赏的人要赏,对该罚的人一定要罚;另一方面,对同一个人,该赏的时候要赏,该严该罚的时候也不能姑息。做到宽严相济、赏罚分明,才能更好地管理部属。

清代乾隆即位后,边疆叛乱不断,人民起义也相继而起。乾隆擅文好武,自称文治武功为古今第一人。为振励戎行,巩固自己的统治,他重视驭将励士,注重明赏严罚,一改过去封赏较低的做法。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始,概予以汉人封爵位,世袭罔替,追授了一批名将爵位。乾隆四十七年追进赵良栋、王进宝一等伯,世袭罔替。昭椹在《啸亭杂录》里说:

“国初定制,凡旗员阵亡者,荫以世爵,汉员犹沿明制,惟荫以难荫,官及其身而已。纯皇念一体殉节而有等差,其制不无偏袒之势,下诏命凡汉员文武各员如有阵亡者皆荫以世职,虽微员末吏亦得荫云骑尉。故人皆感激用命,三省教匪之役,殉难以数千计,盖上之恩泽论浃之深也。”

为了明确赏罚之制,乾隆帝在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颁布了《行军简明军律》,严格规定下几十条赏罚条例,用以“整饬戎行”。《军律》阐明:“赏与罚,皆为军令所重,兹以军令各条谨加登载,至于计功叙赏,亦有一定之典,所以鼓励戎行,振兴士气。”将士在战场上只要勇于作战,都可获得从赏银到授予世职的不等奖赏。魏源在《圣武记》中论述说:“国朝武功之赏,至乾隆而始重。”

在用将方面,乾隆帝也是“尤多破格用人,不次拔擢”。最为著名的要数任举、高天喜二将。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固原兵变,夜攻提署。固原游击任举闻乱,单骑诣鼓楼鸣角,叛兵惧而退,追斩十余人,擒四十余人,击败攻城叛军,即擢参将。十二年(公元1747年)征金川,骁勇善战,乾隆帝谕谓:“在军诸将狃于瞻对之役,庸儒欺蒙,已成夙习。今别用举等,皆未从征瞻对,无所掣肘,宜鼓励勇往。”总督张广泗也上奏说:在川镇将,忠勇无出任举右者。遂破格拔至重庆镇总兵。前后一年时间,任举由游击升至总兵,可见乾隆破格用人的气魄。任举战死于金川后,乾隆“阅疏为泣下”,并谕:“举忠愤激发,甘死如饴,而朕以小丑跳梁,用良臣于危地,思之深恻。”命视提督例赐恤,加都督同知,谥勇烈,祀昭忠祠。以示厚爱之心。

高天喜是乾隆帝一手破格提拔起来的另一位清朝名将。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高天喜时任甘州守备,随参将迈斯汉与副将军兆惠击噶尔丹部于北路,风雪道梗单骑往探,奋欲赴援,为迈斯汉所阻,乾隆诏革迈斯汉职,即以高天喜代为参将,寻迁金塔协副将,再迁西宁镇总兵,授领队大臣。一年之内由守备升至总兵,连跳数级,在明清一代也实属罕见。高天喜在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回疆之役中战死。乾隆御制诗悼之,称其为“绿旗中第一人”,“祀昭忠祠,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图形紫光阁。”乾隆御制赞曰:“爪牙之将,用不拘资,感予特达,授命何辞?百战百进,义弗旋踵,怒则面赤,是为血勇。呜呼!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爱将之心溢于言表。乾隆帝破格用将,不次拔擢,重封重赏高天喜之例最为典型。在这种重赏拔擢政策下,乾隆一朝涌现出一批打仗勇猛、能征善战的将领,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

乾隆帝驭将,赏固信,罚亦严。对有功之将予以重赏,对于无功败将则处以重罚。平定大小金川之战,总督张广泗以三万清军在近两年时间里仅下五十余碉,进展迟缓,且死伤惨重。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加派大学士讷亲,至川指挥作战。张广泗与讷亲闹矛盾,各持己见。进攻四月有余,损兵折将,仍毫无进展。乾隆将张广泗、讷亲撤职诛杀,以示军威。此次统兵将帅出征不能努力作战,故意迁延,教训惨痛,为此乾隆帝于十三年针对将帅贻误军机而“刑律内玩寇老师有心贻误,毫无正条”的问题,特意研究讨论增军律三条:“一、统兵将帅苟图安逸,故意迁延不将实在情形具奏,贻误军机者,斩立决。二、将帅因私忿娼疾推诿牵制,以致糜饷老师贻误军机者,拟斩立决。三、身为主帅,不能克敌,传布流言摇惑众心,藉以倾陷他人贻误军机者,拟斩立决。”乾隆帝强调:“此非朕欲用重典,实以昭示武臣肃纪律而励勇敢。”此三条针对将帅的军律制定后,乾隆帝对于那些再敢不努力作战者,坚决严惩不贷。

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讲,赏罚为什么是管理团队的有效手段?就在于它的公正性。因此,惩罚要铁面无私、六亲不认,奖励更要实事求是、论功行赏。如果失去了公平性,会让小人得志、有功者寒心,会极大地损害团队的战斗力以及管理者自身的威信。

作为一个管理者,只有切实做到“一手赏一手罚,两手都要硬”,公平公正地实施赏罚,团体的纪律才能获得有效的维护,团体中的每一个人也才能尽心尽力地去工作。相反地,一手软一手硬或者两手都不硬,总有一些人放心大胆地胡作非为,那么整个团队纪律及秩序都将会遭到破坏,整个团队就会失去战斗力。

切实做到执法严明、不徇私情

要想达到赏罚的激励与惩戒效果,必须做到执法严明、不徇私情。这一原则在当今社会也许并不难做到,但在封建社会,讲究礼仪和刑罚要分对象,主张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特权阶层,贵族士大夫是被国家统治机器保护得最完好的一帮人;如果是皇亲国戚、皇子皇孙,更是被优容在王法之外,也就是说王法不应该去惩治他们,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代表着王法。尽管如此,历史上仍有不少非凡之士秉公执法,清朝的乾隆帝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乾隆惩戒违犯王法的行为时,常常从皇族开刀,以慑服广大朝臣人臣,从而维护以皇帝为中心的皇权统治。

爱新觉罗·弘昼是乾隆的弟弟,仅比他小几个月。雍正帝在位时,兄弟二人朝夕相处,同吃同住,同师同窗,手足之情甚笃。当时,兄弟二人经常互赠诗文以表情深。乾隆登位以后,兄弟二人的身份和关系发生骤变,兄弟与君臣的双重关系显得既亲切又威严。弘昼突然间由弟变成了“臣”,遇事都要奏请,要在以往朝夕相处的哥哥面前叩头,这未免显得有点尴尬。更重要的是弘昼自幼性格骄奢,处处盛气凌人,贱视王公大臣,还贪财成性。乾隆弘历深知这个弟弟的性格,处处都让他几分。父皇雍正帝去世后,乾隆把雍亲王府的所有财产都赐给了弘昼,但他依然不满足,想进一步把整个府邸占为己有。拥有雍正帝的私产,弘昼已成为王公宗室中首屈一指的富豪了。为了防止弘昼过于贪纵,乾隆就以此府为两代龙飞之地为由,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

弘昼并未觉察皇兄对他的限制,依然骄横取闹。有一次,他和军机大臣讷亲因一点小事闹得十分不快,竟然不顾体面,在朝中公然殴辱。乾隆对弘昼采取了暂时包容的态度。还有一次,乾隆和弘昼一块监试八旗子弟,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乾隆仍不退朝进食,主要是担心八旗士子习性顽劣,夹带作弊。哪知此时弘昼竟然没有分寸地对皇兄说:“上疑吾买诸子心耶?”意思是你难道还怕我也被士子们收买了吗?按照当时的礼法,这根本不是臣子对皇上说的话,不管是谁,因为这显出臣下对皇帝权威的不恭顺。乾隆听了心里自然十分不高兴,就一言不发地退朝了。事后,有人提醒了弘昼。第二天,弘昼向皇上请罪,乾隆借此教训弘昼说那句话是出于友爱,但有违礼法,告诫他以后要谨慎言行,此后他仍然对弘昼友爱如初。

在日常生活上虽然乾隆对皇室优化的待遇,但在政治上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皇室大部分成员只要做错了一点小事,乾隆就要对他们加以训诫,甚至给以惩戒,提醒他们不要因为身份特殊就忘乎所以。

同类推荐
  • 一切从赞美开始:无往而不胜的销售宝典

    一切从赞美开始:无往而不胜的销售宝典

    赞美是一切人际沟通的开始,俘获人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去赞美他,以赞美为首要手段,辅以与人沟通的其他技巧,那么你将无往而不胜。本书具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高度,又有作者生动翔实的销售经历,每个销售故事都作了简洁的点评和提长,使本书既趣味横生,又充满了哲理和智慧,是销售人员、市场推广人员必读的销售圣经。
  •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价值投资时代的选股策略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价值投资时代的选股策略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仍将继续大发展,并且是加速度发展。大发展将促使中国股市进入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牛市,对于投资中国股市的人来说,2006年~2010年将是他们一生中最后的投资良机,在这些年得到的投资回报将是以前回报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 工作分析与应用

    工作分析与应用

    本书结合大量的分析案例介绍了工作分析概述;工作分析实施;工作分析结果的实践功能;工作评价等。
  • 运命之谜

    运命之谜

    本书蕴藏了世界主要宗教、哲学、心理学领域以及具有极高意识层次的世界级大师作品中的精华,同时也是过去十年来作者的关于个人发展和转变的演讲实践以及研讨会的经验总结。展示了一张人生蓝图,指导读者绘出自己的非凡人生。
  • 创投中国:优秀创投机构

    创投中国:优秀创投机构

    该系列丛书包括创投家篇、创投机构篇、创投案例篇三《创投中国:优秀创投机构》,60万字,案例生动、资料翔实,集中展现了各优秀创投家、创投机构和创业企业的成长历程和风采。丛书将成为树立创业投资行业标杆,推广行业最佳实践,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更好地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文献。《创投中国:优秀创投机构》他们支持创新,扶持创业,引领中国创投行业发展方向,持续创新发展,坚持中早期投资,实力铸就知名名牌。受到投资人和创业者的认可和尊重,是创投行业的标杆和榜样。
热门推荐
  • 千金与少爷之手心里的宝

    千金与少爷之手心里的宝

    “别跑!你给我站住”好听的声音在别院中回荡姓名:叶雪隐,柳浩天年龄:17,17年月:3月初三;2月初三身份:叶家千金,相反与柳浩天青梅竹马长大性格:活泼好动;沉稳,帅气
  • 西风度皇城

    西风度皇城

    她在皇宫里着西服、讲西闻、教洋文,无拘又无束,仿佛铜墙铁壁里一股自由自在的西洋风,可终有一日,她才发觉,皇宫是万顷波涛她却只是一叶轻舟……
  • 像游击队员那样做营销

    像游击队员那样做营销

    游击队员作战的神出鬼没、机智百变,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众多红色经典战例更是为人耳熟能详。在商场如战场的当代社会,营销的成败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且取决于谋划能力。红色经典战例中,游击队所运用的智谋韬略和现代营销有着微妙联系,善加运用,一定会给现代营销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边伯贤有你才完好

    边伯贤有你才完好

    我爱你谢谢你给我的爱我不能为你付出什么但你要记住我曾经爱过你
  • 丢了半个世纪

    丢了半个世纪

    我距离你半个世纪我怎敢放弃我怕我刚放弃就再也找不到你毕竟我们本不该有太多太多交集
  • 本宫36计:邪皇宠妻很缠绵

    本宫36计:邪皇宠妻很缠绵

    “看你还有什么法宝?”邪魅的男人一把抓住女人,将她压在身下,轻轻地撩起她的秀发。木槿坏笑,“三十六计,美人计!”夙思羽,冷酷邪魅残酷霸道,运筹帷幄,将世人玩弄,却忽略了他身边隐藏的炸弹。木槿在他身边横行游走,铲除挡在她前面的所有敌人,包括他的老娘,大小老婆,还有他儿子......等她想拍拍屁股走人的时候,夙思羽却抓住她的小屁股,邪魅道:“你铲除我身边这么多人,总该赔偿我点什么吧?”木槿笑道:“那又不是你亲娘,你感激我还来不及?你大小老婆没了,再找不就有了吗?至于你儿子嘛......”“那你就为本帝君生一个好了!”木槿,“......”【推荐《皇上去哪儿:回来种田》请加群:363290192】
  • 龙瞳少年

    龙瞳少年

    雄狮在大地上大步流星,群山和沟壑延绵不尽,长弓强弩让天空充满黑暗,地平线上站着一个不羁的声影,他的背后还传来声声怒吼。金色的左眼带来光明,黑色的右眼却召唤黑暗,当巨龙展翅飞翔,黑暗就只能在角落里尖叫发抖。————出自《诸王·强者》
  • 正说孙子兵法(大众阅读系列)

    正说孙子兵法(大众阅读系列)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兵学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百世谈兵之祖”。它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始终是我们在从事各项工作时所必须遵循的认识路线和指导原则。本书完整介绍《孙子兵法》的兵学理论体系,揭示《孙子兵法》的重大学术价值,同时考察《孙子兵法》的历史文化渊源,认识《孙子兵法》的辩证思维方法和卓越的领导艺术,并对《孙子兵法》在当今社会活动中的启迪潜鉴意义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有助于广大读者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兵家文化的成就和影响,理解和运用兵家领导艺术和管理智慧,在人生竞争中牢牢立于不败之地。
  • 豪门哑妻

    豪门哑妻

    那年,一场大火将念恩家烧成灰烬,她失去了所有亲人,再也说不出一句话。冯家收养了她,冯言陌逼她成为自己的情人。"记住,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人,你的身体,你的灵魂都属于我,我一个人。不管你活着还是死着,都是我的!"冯言陌要了她的身子,还想要她的命。四年后,念恩要嫁给冯言陌的哥哥冯成麟,婚礼前,冯成麟突遇交通事故。念恩与冯言陌对质,却只得到他冷冷的一句话,"这就是你背叛我的下场。"念恩因为故意杀人锒铛入狱,而冯言陌与他的新婚妻子,登上了蜜月的航班。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