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8400000071

第71章 不知足就难以成佛

南阳慧忠禅师被唐肃宗封为“国师”。有一天,肃宗问他:“朕如何可以得到佛法?”

慧忠答道:“佛在自己心中,他人无法给予!陛下看见殿外空中的一片云了吗?能否让侍卫把它摘下来放在大殿里?”

“当然不能!”

慧忠又说:“世人痴心向佛,有的人为了让佛祖保佑,取得功名;有的人为了求财富、求福寿;有的人是为了摆脱心灵的责问,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几个?”

“怎样才能有佛的化身?”

“欲望让陛下有这样的想法!不要把生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几十年的醉生梦死,到头来不过是腐尸与白骸而已,何苦呢?”

“哦!如何能不烦恼不忧愁?”

慧忠答:“您踩着佛的头顶走过去吧!”

“这是什么意思?”

“不烦恼的人,看自己很清楚,即使修成了佛身,也绝对不会自认是清净佛身。只有烦恼的人才整日想摆脱烦恼。修行的过程是心地清明的过程,无法让别人替代。放弃自身的欲望,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其实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可是得到整个世界又能怎么样?依然不能成佛!”

慧忠问:“你为什么要成佛呢?”

“因为我想像佛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

“现在你贵为皇帝,难道还不够吗?人的欲望总是难以得到满足,怎么能成佛呢?”

感悟

欲望永远无法获得满足,是因为欲望的繁殖力很强。人的烦恼来自不合理的欲望,内心能不受欲望的冲激与勾引,烦恼自然会减少。战胜欲望才能称为自由人,也才能成佛。

佛教名人道安大师

道安大师(312-385年),自他建立僧团以后,使中国僧徒有了严格的生活戒律,同时也为佛教僧团加入了凝聚的力量,使之能流传久远,为佛法的传播打下健全的基础。道安大师同时制定了《僧尼规范》、《法门清规二十国条》及制定了佛法宪章三例,将僧团的行为仪轨作了计划与统一。

在道安大师以前,僧人的姓,主要是以出生国或师父的姓为基准。自从道安大师在长安率先提倡出家人以释姓为姓。自称释道安,后来的僧人也起而仿效,中国人一直用到现在,对于加强佛教僧侣的共同意识及僧团的统理有极大的帮助。当时名播四方,百姓称他为“印手菩萨”,鸠摩罗什在西域,听到他的名声,更称他为“东方圣人”。

佛禅故事禅宗的真谛

有一个小和尚问他的师父:“什么是禅宗的真谛?”

师父告诉他:“只要你把这一大片地的杂草都除光了我就告诉你。”

于是小和尚就整日整夜的忙活在田里,不停地拔野草。一年下来拔起的杂草的草籽掉进土壤里新的小野苗又长了出来。第二年他去附近的村子牵来了牛和羊让它们不停的啃野草,但是一年下来还是没有成功。第三年的时候他放火烧了一整片地,可是春风吹又生了。第四年他买来了很多碱平铺在土地上,终于都被烧死了。

他高兴地去找师父,希望得到禅宗的真谛。没想到师父责骂了他:“我们世世代代生存的土地被你毁得一毛不拔了,你必须给我恢复土质!你简直就是欺师灭祖!”

小和尚吓坏了,急忙跑回去除去土壤的碱。这样又花去了一年的时间,他仍然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师父满意。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是不能坐吃山空的。他开始不停的翻土施肥恢复土壤的养分,他又去买来了麦苗的种子,又是不停的施肥。

很多年过去了,他已经是个老和尚了,在他师父去世之前,他都没有得到师父的回答。他看着田里金黄的麦苗,突然发现田里已经没有一棵杂草了,他在田里激动的奔跑,终于自己悟出了禅宗的真谛。

怎样除去我们心中的杂草:一切嫉妒、怨恨、猜疑、迷茫、空虚、可悲的孤独?小和尚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想除去心中的一切杂念,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在心田播种、耕耘、收获更多的价值,让杂念没有生长的养分和空间。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往事百语(一)

    往事百语(一)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嗔心起时要思员,熄下怒火最吉祥。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以虛养心,以德养身;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人我国。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可爱梦幻

    守护甜心之可爱梦幻

    一个转校生的到来,并没有破坏日奈森亚梦和边里唯世的感情,反而让他们的感情更深了。不可思议的是,那个转校生是被其它人附体了,亚梦帮助她把另一个人从她的体内逼了出来,从此成为了朋友。。璃茉是亚梦的亲妹妹,而且亚梦还有一个妹妹也参与其中,风彦是唯世的亲弟弟。他们六人的身份还不只这些,心灵之锁居然变成了六个。他们六人拥有了世界上最高级的锁,从此过着互相信任的日子。然而附体人怎么会放过她们呢?她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扰亚梦,但都没有得逞。一个新的故事就此开始!欢迎大家来看哦!
  • 龙骑无双

    龙骑无双

    我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成为一名翱翔天际的龙骑士!
  • 淡不出我的记忆

    淡不出我的记忆

    十七岁那一年抓住那只蝉,以为能抓住夏天。有些时光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有人说,青春仿佛是朵素洁的昙花,来不及铺张、来不及遐思,甚至来不及弥补欠缺和瑕庛,就那么匆匆地谢了。记得《匆匆那年》里面有一句:“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岁月太急着流过,有些事情总会淡不出我们的记忆。由于本人比较忙,所以更新字数比较少。
  • 狂魔绝迹之归来

    狂魔绝迹之归来

    狂魔绝迹系列书本——狂魔显世,路西法为了保护狂魔发现了神庭的腐败,堕落到了凡界。转世狂魔得知此事后,最终上演了魔神的灭世之战,最终失败……但十八年后狂魔再现。再现狂魔发现神的真相后,踏上了新的旅程。最终他的史诗……成为狂魔绝迹……——每周五更新,请继续关注《狂魔绝迹之归来》
  • 仙侠六界1

    仙侠六界1

    在这庞大的六界中,修真,到底修的是什么?修心,修仙,修法力。修心,即是修炼品德与精神;修仙,即是修炼长生不老之体;修法力,即是修炼创造与毁灭的能力。少年叶云飞以平凡的修为踏入仙途,历经坎坷,一步一步向着六界巅峰迈进……
  • 河西教育史

    河西教育史

    本书论述了从远古时期到2005年河西地区的教育史,主要内容为各个时期的学校设置,教材选用,教育管理机构以及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 女博士的罗曼史

    女博士的罗曼史

    她,眉如远山秋水盈盈,而且柳絮才高毕业于百年名校,这样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博士为什么云英未嫁?有人说是因为她的伤风败俗,例如大学临近毕业时的那场风波,使得她不得不与初恋的富家公子劳燕分飞;再比如她远走他乡在大学里任教,不甘寂寞勾引她的学生,使得那个学生差点就要跳楼。还有人说她之所以不嫁是因为眼高于顶,不管多好的条件都看不上,所以被岁月蹉跎了。真的是这样吗?他,人称“二少”的商界新贵,因为曾经爱一个女孩而求不得就变成浪迹花丛,可他遇上了她就产生了浓烈的兴趣,那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会由针锋相对变成两情缱绻吗?还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诗意福安

    诗意福安

    本书主要内容为: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福安风情。
  •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本书以“两浙”地域文化视角来探讨“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的内在关联,目的是要努力地揭示出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两浙”作家为什么会整体性地崛起的文化根源,并试图结合文化原型和母文化的孕育功能,以及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积淀等特点,探讨“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发展中的思想理念、价值建构、心路历程、精神轨迹和艺术探索等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为中国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以确立他们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本书的部分章节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在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 倾城妖妃灭君王

    倾城妖妃灭君王

    她一朝灵魂穿越皇宫,变身废妃一枚?皇后欺凌,姐妹相残,宫人唾弃,就连最卑微的恶奴都可以欺压上身?当魂魄归来,她锋芒毕露,惊才艳艳,覆手为雨,重颠王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