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8400000050

第50章 小和尚与佛祖

有一座寺庙,寺中的老和尚因身体不好,已不能自我控制大小便,需要寺里的小和尚们轮流去帮忙清理,所以这些小和尚们,都把去清理的工作当作是倒霉的事,当被轮到时,心理都老大不情愿的。

这天,寺里来了一位新进的小和尚,大伙就让他去帮老和尚清理,小和尚傻乎乎的就去了,一进房门迎面就闻到臭味,小和尚就赶紧跟老和尚请罪:“师父请原谅,弟子来晚了,让师父臭了这么久。”

小和尚就立即动手帮老和尚清理,发现老和尚的衣服弄脏了,小和尚就帮老和尚把脏衣服脱下,又怕光着身子的老和尚会着凉,就顺手脱下自己的衣服,衣服太小,老和尚没法穿,小和尚就帮老和尚肚子围了围。

小和尚提了老和尚的脏衣服就赶紧去洗干净,再去找了一套老和尚的干净衣服,准备回去帮老和尚换,一回老和尚房间,又闻到臭味,老和尚又排大便了,小和尚把弄脏的那件自己的衣服拿下,再帮老和尚清理干净后,把老和尚的干净衣服换上。

在换穿衣服的同时,小和尚就向佛祖祈求:希望佛祖慈悲,赶快让老和尚身体变好,就不会常常排便,也就不会让老和尚臭到。

这时,突然小和尚听到佛祖开口对他说:“孩子,我当然有办法让你师父的身体不会再臭了。你先去忙,下次我再告诉你。”

小和尚就把衣服拿去洗,外面那些师兄们见小和尚来了,就追着问他今天如何?臭不臭?小和尚这时才想起还没考虑到臭不臭的问题,就已经把事情做完了。因为刚洗完衣服,身上反而香香的,小和尚就回答师兄们:“臭不臭我倒是不记得了,不过我已祈求佛祖保佑,让师父身体赶快好起来,就不会再臭了。而且,佛祖还回答我说:‘孩子,我当然有办法让你师父身体不会再臭了。你先去忙,下次我再告诉你。’”

这些师兄一听这小师弟没闻到臭味倒算了,反而有幸听到佛祖跟他说话。每个人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也都急着要去帮老和尚清理换衣服。至于佛祖用什么方法让老和尚不再臭了呢?不过只是一句话:你先去忙,下次我再告诉你。

感悟

我们做一件不太好的事时,往往会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推三阻四,实际上全是因为我们没去用心。当我们用心去做事的时候,我们就会忽略很多不利因素,并能把事情做得很好。

佛学常识什么叫开光?

开光,又称开眼、开光明、开明、开眼供养。开光,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要置于佛殿、佛堂时,必需恭请众高僧大德,按照一定的佛教仪轨要求举行盛大法会,替佛开眼,通过诵经、祈请等形式使泥塑木雕的佛像或法物具有“佛性的力量”。

《禅林象器笺·垂说门》中说:“凡新造佛祖大像者,请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光明。”在佛教中,只有经过开光后,佛像便不是原来的木雕石塑,而具有了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佛教认为,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开发我们内具的智慧。

唐代神秀禅师说过:“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以,在开光仪式中,行使主法的人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就是表示要拂去众生心地上的垢尘,用镜子一照,表示垢除净显,明心见性,真正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用朱砂笔点向佛眼,是因为眼睛代表了智慧,所以点开佛眼,开发众生的内在智慧。如果人世众生没有智慧,对诸法妄起分别,就如眼睛有病,见到空花,还执为实有,所以需要除去眼病,发掘原有的般若智慧。

佛学典籍《观无量寿佛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此经一开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古印度王舍城中的故事:王舍城太子受提婆达多调唆,幽闭其父王频婆娑罗于七重密室,并将千方百计帮助父王的母后韦提希夫人幽禁在王宫中。看见儿子如此不孝,韦提希夫人痛不欲生,求告于佛,希望佛能救她出苦难,往生佛国净土。佛即为她宣说西方净土的无限美妙庄严和往生净土的十六种观想法门,即日观、水观、地观、树观、八功德水观、总想观、花座观、佛像观、色身观、观音观、势至观、上辈生观、中辈生观、下辈生观。前十三观是从“依报”和“正报”去观想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这西方三圣的功德妙相;后三观讲的是依据个人的信仰程度及修为对往生西方净土者所分的三品九等。

经文为我们描绘了西方极乐净土的殊胜美妙,教主阿弥陀佛、左右胁侍观世音和大势至的殊胜功德以及往生净土的十六观想法门。奉劝众生信仰净土,受持观想法门,以便死后往生此极乐世界,永离苦海。

经中所宣讲的净土信仰,也就是大乘佛教所谓的彼岸世界信仰。所谓净土,是相对世俗有情众生居住的所谓“秽土”、“秽国”而言的。净土思想起源很早,在古印度婆罗门和小乘佛教中,都可找到渊源。然而直到大乘佛教产生之后,才成为系统的思想。但在印度并不流行,而一经传入中国,则大受欢迎,很快流传起来。所以,对净土的信仰成为中国大乘佛教的一大特色。

同类推荐
  • 伊斯兰文化散论

    伊斯兰文化散论

    本书介绍了:《古兰经》名称考释;《古兰经》与圣训的文学价值;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述评;回族穆斯林对中国阿拉伯语教学事业的历史贡献等。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生命的觉醒

    生命的觉醒

    这是一本生命修行指南: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不顺心、不如意。我们总是要付出很多辛苦和努力,极力想从外面的世界寻求,却往往会无功而返。不妨试着用佛教看待生命的方式观照内心世界:如果你的内心混乱,体会到的也是混乱迷茫;如果你的内心清净不染,体悟到的却将是清净祥和……藏传活佛嘎玛仁波切引导大家切实修行,化解烦恼!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往事百语(二)

    往事百语(二)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热门推荐
  • 赏心乐事

    赏心乐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维多利亚贵族学院

    维多利亚贵族学院

    “妈咪,抱抱”申屠寒风对着冰撒娇,“妈咪,我们去游泳,好吗?”冷傲兮维对蝶说道,“妈咪,我要睡觉觉”尉迟埔落对萱撒娇
  • 御猎

    御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生棋局

    长生棋局

    生命的奥秘,谁能洞悉?轮回尽头,谁能主宰乾坤?失去记忆的青年林之轩误入火族禁地,被没落的火族所救,无意间发现火族始祖预言。一个又一个惊天阴谋浮出水面,命运弄人,一切皆是虚妄!天地棋局,众生为子,天地为局!他一步步走向强大,却发现更高处那令人绝望的存在!生与死的抉择,爱与恨的纠缠。前世今生,他究竟该何去何从,轮回尽头,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一切尽在《天地棋局》!
  • 灵瞳

    灵瞳

    胡征天生双瞳,自幼不受同学朋友家人亲戚的待见,这种异相在以前或许是圣人转世,但是现在这个年代,用左丘涵的话说就是“这个时代不需要圣人”,然后胡征得灵瞳被封印。七月十五日鬼节,茅山屠戮峰被破,各国势力开始了对华夏黑暗世界的破坏,表面和气的国际氛围在黑暗世界中重新开始了征伐,看主角如何斗式神,灭巫蛊,压降头,战僵尸,惩处吸血鬼,调戏光明教……
  • 尘殇

    尘殇

    她是清冷的郡主,是无爱的皇女。他和她不过是一眼回眸,她芳心暗许,再见时他的身旁早已是佳人相伴。她在绝望中重生。没有背叛,她报复的是薄凉的人。伴着那血色的迷离,她永远是那傲世的女皇!逐鹿天下,浮华过往,谁将伴她身侧,许她一世繁华!
  • 我的养女是个鬼

    我的养女是个鬼

    作为古道传人的王旭,二十岁退隐,成了一名大学生,无意中收养了一个弃婴,哪知这弃婴竟是王旭在黄宫修行时救助的一个女鬼,身边有鬼陪伴,是艳遇?是荒唐?是人鬼情未了?还是南柯一梦?
  • 来自星星的我:烈火军校

    来自星星的我:烈火军校

    海诺一直深信作为一个游戏主角,命途必定是坦荡的,打怪必定是能升级的,美男必定是要倒贴上来的,在学院里必定是要风生水起的……可是,不结婚就要去军校,入学测试倒数第一,召灵召出一丝火苗,大学四年还要去烧锅炉?这个世界搞咩呀?!!!(我唯一的希望是每个读完这本书的人心中都有一所军校,里面有傻笑的海诺、冷傲的李斯特、火爆的亚瑟、优雅的欧尼、痴心的都尔,还有一群叽叽喳喳总爱炫灵的骑士们。新作者新书,每个读者都是新朋友,让我们一起创造新的天地!)
  • 庄周录

    庄周录

    这是一个关于梦的故事。兰瑜是坤州的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因为一场意外成为了“梦的旅人”,游走在世人的梦境之中,与姬家的后人一起助人解读那幻真幻假的梦境,改变世人的命运,在这样的过程中,他是否能有机会恢复以前的生活,亦或得到自我救赎获得灵魂上的升华。“记住人之一生,犹为轻梦,梦之所求,梦亦所幻,但人必为此等过眼云烟所困,以后所求凡是点到为止,不可执着。”曾经饱含因缘的册子,到了主角们手上,该如何区解读?
  •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