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5700000003

第3章 比较的力量

标准是相对的,但不能失去内心的尺度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

美是什么?老子觉得没有固定标准,审美是人类对事物做出的一种切合自己利益的现象判断,说通了,自己觉得美就美。它并不能说明事物性质的内在优劣。事实上,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不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常见到一种人以固执的态度来认识“美”,认为别人没有审美观,这是很可笑的。

有句俗话说,乌鸦耻笑猪头黑,自己丑不晓得。善恶,古人争议得不可开交,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恶是与生俱来的,还有杨朱说无所谓善与恶。我赞同孟子的说法。其实老子也认为善是人的一种行为方式,这种行为容易被人接受,于是人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善”,相反让人不舒服、难以接受的行为就叫“恶”。不仅人类这样,善是事物普遍具有的本性。善的行为不是对自己行为的故意掩饰或有意做作,而是一种本性的流露,直白地说,善是自然的本性和行为,它不能被制造或鼓吹出来。

人活动范围越小,选择的机会越少,所以要走出去,扩大视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寻找新大陆,寻找香格里拉,何尝不是对美的猎取。就是中国宋朝的徽宗皇帝也知道到了宫外,才发现天下并非只是宫里女人好看。

提倡多走走、多看看,这是调整自己的视角所必要的,封闭,关起门来,就会夜郎自大。缺少比较,是一个人不得进步、不得成长的重要因素。

你美不美,去美人堆中比一比,就知道了;你高不高,到大个子当中量一量,就发现了。

现在提出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是正确的,没有比较就没有自己的位置。要赢得自己的位置,就得与人竞争。

是的,什么东西经过比较,才能得出不同的个体特征,这些特征,就是美与不美,善与不善。记得我小时候在河边玩,看见船,兴奋不已,并觉得船好大好大。一次,一艘江轮在涨潮水的季节开进了内河,一下子,那些我平日看见的船突然小得可怜。从此动摇了我的信念,眼前见到的并非最大的,最美的,楼外有楼、天外有天。世上没有权威,没有至高无上的东西。

有些人自高自大,就是因为没有进行比较的缘故。一个团队,要不断引进人才,新型人才,使原有的人才不至于自以为是。有的人爱摆资格,仿佛什么事只有他会,他的欣赏水平最高,结果把人才气跑了。人才在一起,相互竞争,可以分出优劣来。无能力的人向有能力的人学习,提高自己,或者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要相信,谁都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有优势。但是,谁又都不重要,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具备所有人的特长。所以,老子说:“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随,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思维,具有“正反合”的逻辑辩证性,他不会一味地肯定,或者否定。“道”是变动的,要想明白这个不可见、不可得的“道”,只有在生活中去体会。

关于美与善的观念,老子是用归纳方法来阐述的。我还注意了佛家,佛家用的是演绎方法分析美与善。大乘佛学说,“真者如也,如其真也。”如果把“真如”确定在美善的范畴,这个“真”也就不自在了。

由此可见,人们把佛家学说与老子道家思想相提并论,并非偶然。宋朝的儒生习惯“佛老并称”,大加排斥,这让我不能接受。

有真善美,便有假恶丑与它对立。可是“文革”时期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有的甚至是牛鬼蛇神。文学作品,稍反映一点人性化的东西就被批判为毒草。所以,真善美也好,假恶丑也好,是人为定出来的,不能相信。

看人类社会应该有善恶标准,否则有人对自己的行为无法约束。

老子对标准问题琢磨了好多年,他悟出美与丑、善与恶根本没有绝对标准。建立一个善的典型,那个善便会为人利用,成为作恶多端的挡箭牌。“纣为长夜之饮,通国之人皆失日”,“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所以,一有偏好与偏爱,就会被人利用。即使是偏重于仁义道德、自由民主,也会被人大做文章。

爱美、向善,是人心灵的自然表现。可是,往往权力一介入,就会把美、善引向反面,造成丑恶的结果,所以,老子深刻而尖锐地指出:“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南怀瑾先生说,从商汤、周武王征诛开始,一直到秦汉以后,凡是开国之君,没有哪个不深通老子“有无相生、前后相随”的路线。例如秦始皇蚕食吞并六国的谋略,汉高祖刘邦称帝,曹操父子阴谋篡位,唐太宗李世民的反隋,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忽必烈的声东击西,朱元璋的奋起淮泗,多尔衮的乘机入关,康熙的帝王术,都是深明黄老,用作韬略的大原则,师承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原理,建立起世系基业。

这么说,老子成为权谋的祖师爷了,他的智慧岂不成了双刃剑?后来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既是对仁义的嘲讽,又是对老子权谋之术的警惕。庄子更心灵化,洒脱得可爱,他试图磨掉老子之学的剑锋。

老庄之道,既是前后相继,也是“同出而异名”。老子虽然说的是天地间循环往复的大原则,聪明人、狡狯者用它当作欺世盗国的大阴谋,实在和老子毫不相干,老子不应遭到责难的。老子当时也意识到了他的原则会被人利用,所以他对自己的学说又进行了否定,“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叫别人不要信。对于权谋,他说:“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本义来看老子,老子并不是个创造者,《周易》的卦、爻辞中,再三申述宇宙的一切法则,始终不离循环往复的因果定律。

老子坚持事物差异性的观点。天下没有容易成就的事,但天下事当在成功的一刹那,是非常容易的,而且凡事的开始,看来都很容易,做起来却都难。

同类推荐
  • 孟子一百句

    孟子一百句

    本书内容包括:人性原本是善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善?;说“心”;人与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等。
  •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是出了名的扑朔迷离、晦涩难懂,那么,古人是怎么读《周易》的呢?是怎么用《周易》的呢?本书从考察最贴近《周易》诞生时代的历史文献入手,详细讲解《左传》里的丰富卦例,再和曲折离奇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叙述是有趣的,讲解是易懂的,史料是扎实的,分析和启发是可以让你当成智力游戏一样来玩的。
  • 求索

    求索

    形式和内容是相对而言的,既没有绝对的现象也没有绝对的本质。作为物质的任何结构的本质在这一结构中的更深一层的结构之中。依次下去,以至无穷。后者总做为前者的本质,前者总做为后者的现象。
  •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灵修大师,他一生致力引导人们点亮自性之光:认识自我,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自由境界。在本书中,我们撷取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的精粹,在其的引导下深入探讨与心灵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心灵送去一星火种,点亮人类的自性之光。
  • 身边的哲学(下)

    身边的哲学(下)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终极商人

    网游之终极商人

    只要你能抓住商机,在游戏里经商一样可以白手起家。只要你能琢磨玩家消费心理,同样可以把原本一万游戏币的装备哄抬十万游戏币。不管是现实还是网络并不是说物以稀为贵,囤积居奇才是关键。凤姐只有一个,为什么没有真心着手抢她的男人呢?原因很简单,她达不到固有抢购的价值。让我们跟着杨瓜瓜从一百万游戏币抄手成为百亿大商................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独宠娇妃

    独宠娇妃

    她是林府千金,万千宠爱,恣意洒脱;他是将军遗子,家仇国恨,深沉稳重;她自小心里眼中只有他一人,能如愿嫁给他,与他携手到老,便已觉得是上天最大的恩赐;他心思深沉,却只对她毫无保留,万般艰辛只愿诉与她,无奈造化弄人,步步沉陷,眼见她渐行渐远却无能为力;一段挥之不去家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个强行搅局的异族女子,让他们日渐远离,未来何去何从,如何才能独宠你一人。
  • 青春,放飞的梦想

    青春,放飞的梦想

    昔日里那纯真的笑脸,仿佛永远印在了那泛黄的相册里面,现在的我们永远也回不到那美好的时光了,天空还是那么蓝,小溪还是那么清澈,空气还是那么清新,什么都没变,而唯一变的仿佛只有我们曾经那青涩的爱情,回首过去我们那纯纯的友情和青涩的爱情,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爱情故事、、、
  • 诱人的海洋

    诱人的海洋

    本书介绍了海洋蕴藏的能量和资源,孕育的动物和相关趣事,海底世界的地理奇观和大量宝藏,以及海洋里的许多奇异现象和未解之谜等。
  • 蛇王的曼珠沙华

    蛇王的曼珠沙华

    能够存活万年亿年,能够与天地共存又如何,能够拥有整个蛇族如何,能够坐上万妖之王又如何,如果没有人陪我分享,与天地共存只是在孤独中受着无限期的煎熬,高山上,无人与我并肩感受夜的美月的媚,包裹我的只有凄凉。我为她所做的一切,相比较在日后漫漫岁月里她带给我的,根本不值一提。
  • 极地精灵的呢喃

    极地精灵的呢喃

    在动物界,人们经常用“朝生暮死”的蜉蝣来比喻生命的短暂与易逝。因此,野生动物从不“迷惘”,也不会“抱怨”.只会按照自然的安排去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们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一一使自己的基因更好地传承下去。在这一目标的推动下,动物们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天赋异禀”,并逐步进化成了异彩纷呈的生命特质。由此,我们才能看到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各种“武器”、本领、习性、繁殖策略等。
  • 邪君盛宠:一品废材太嚣张

    邪君盛宠:一品废材太嚣张

    堂堂天才神偷,竟穿越成了人人可欺的极品废材?好吧,她忍!就算换了个世界,她也能照样混它个风生水起。可是谁能告诉她,为毛一穿来就惹上了这么一尊顶级大Boss?不行,她得逃!!于是某个月黑风高夜,某女终于成功跃上了墙头,然而却还没等她笑出声来……“去哪?”某男慵懒斜靠在树荫下,声音凉凉。某女立刻猛咽口水:“看……看星星。”某男抬头看了眼黑漆漆的夜空,挑唇勾起一抹流丽的笑,一步一步缓缓朝她走近:“星星哪有为夫好看,来,跟为夫回去,为夫让你看个够。”某女宽面条泪,嘶声哀嚎:“不要!我不要回去!!!”
  • 私家职业者

    私家职业者

    “为人民服务?不,我们只服务与个人!”易帅说:“我们要赚并且也只赚有钱人的钱!”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的小私家侦探,在一次奇遇后,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原本只存在于自己脑海里的梦想终于有了腾飞的翅膀!
  • 万界魔主

    万界魔主

    少年方泽拥有混元魔体而无人知晓,被当做修炼废材鄙视,直到某天遭遇魔头残魂,签下天魔契约,以十年之后的一切换来觉醒绝世天赋。魔气霸道,不适合炼药炼器,而魔道强者人人喊打,遇到趁手之物无人愿意交易,于是魔道之人曰:抢来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