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5400000020

第20章 人要识时务,“喜新厌旧”不为过(1)

如果你手上有一粒理想的种子。就一定要找一个理想的地方把它种下去,别让你的理想因气候或水土不服而埋没了。深谙官场中人情世故的人都知道,不能把一身才华白白浪费在注定无所作为的主子身上,他们会在适当的时候和适当的地方让自己的理想再度萌发。

1、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做“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只有选择对了,优秀人物的才华和抱负才能实现。如果你一时不慎看走眼,没关系,另攀高枝是你唯一正确的选择。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愚忠之臣,他们死守做臣的道德准则,即使面对昏庸无比的皇帝,也死心塌地的跟着,到头来一腔热血最终洒在了崩溃王朝的废墟中,成了那个时代的殉葬品,他们的精神固然值得钦佩,但他们的做法实在是有待商榷。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做人准则,穿透千年历史风云,会处世的人就能悟透这一秘密玄机。

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谋臣之一的刘基(字伯温),便是这样一位识时务之人,他在元末明初的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最终为大明王朝的开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基少有大志,十四岁的时候便才华横溢了。

少年得志的刘基,颇想为元朝尽忠,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当时正处于元朝末期,官场腐败,贪官横行,整个社会统治已是大厦将倾。但刘基并没有感到独木难支。他一方面以身作则,为官清廉,另一方面与那些贪官污吏作斗争。可是不久之后,刘基的行为便让他碰了个灰头土脸,不久又因上文弹劾监察御史失职得罪上司,被排挤回家。

官场的第一次失意并没有使年轻的刘基灰心丧气。回乡隐居的日子里,他刻苦钻研易经八卦,兵书战策,并广交宾朋,扩大自己的影响,随时准备东山再起。他知道,有了梧桐树,不愁没凤凰。果然,刘基的名声越来越大,有人甚至认为他的才干足以与诸葛亮相比,于是很多人纷纷登门求教。刘基觉得,离他出头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适值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黄岩人方国珍因被诬告通寇,杀仇家,率兄弟三人聚集海寇数千骚扰江浙,朝廷几次派兵都没剿灭,连江浙行省左丞孛帖木儿都被其活捉,于是朝廷决定许以高官厚禄招降方国珍。但方国珍几降几叛,弄得人心惶惶。江浙行省终于想到了刘基,举荐他为元帅府都事。

深居简出十几年的刘基再一次感到眼前出现了光明。他一到任就力主用武力严剿方国珍,刘基做梦也没想到,正布置出兵时,朝廷令下,说他擅作主张,夺去兵权不算,还把他羁管在绍兴。刘基一气之下,头发都白了一半,弃官回青田老家,再度隐居。

这次官场失意对刘基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

此时的刘基已年近五十,他以为此生将不再有什么机会了,一身的才华抱负也就要付之东流。谁知道此时农民领袖之一的朱元璋再度请刘基出山,刘基对朱元璋半信半疑,很不愿意出山,经过朋友再三劝告,刘基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到了朱元璋驻扎的应天。

刘基到了应天之后,心情仍然很抑郁。朱元璋召见他的那天,他懒懒散散地来到朱元璋的帅府,见朱元璋时只是略略一拜。当朱元璋问到关于如何建立功业时,刘基随机想出了治国十八策,说得朱元璋连连点头称是,亲自为刘基斟茶,继续向他征求有关军事作战等各方面的意见。

朱元璋为了笼络像刘基这样的文人,专门修了一所礼贤馆,对文人们给予很高的待遇,而且一旦听到他们有什么高明的见解,立刻予以采纳。刘基感到终于遇到了明主,便死心塌地地追随朱元璋,他决心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为朱元璋出谋划策。

从此,朱元璋把刘基当成心腹谋士,事无大小,都要同刘基商量。朱元璋称呼刘基只用先生而不呼其名以示尊重,和别人谈起也常把刘基比做汉初的张良。这就更加增强了刘基报答知遇之恩的愿望。

最后在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众多武将文臣的辅佐之下,朱元璋终于一统江山,开创了大明王朝的几百年基业。

刘基审时度势,不盲目愚忠于元朝,最后得以成为明朝开国的第一功臣,这与他善于择主是密不可分的。

2.学学“墙头草”,把握好风向

做人应该学学“墙头草”的精神,尤其是在变幻莫测的官场,更是要把握好风向,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官场“不倒翁”。

墙头草的特点是风吹两边倒,哪边势力强便倒向哪边,也许有人会说它意志不坚定,是个不折不扣的“两面派”,其实不然,这里蕴涵着一种深刻的处世哲学,试想,如果墙头草“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恐怕过不了几天便会被大风拦腰折断。做人应该学学“墙头草”的精神,尤其是在变幻莫测的官场,更是要把握好风向,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官场“不倒翁”。

时代与时代不一样,为官之道也是有所区别的,房玄龄能做二十年的太平宰相,一生极尽荣宠,关键还在于那是个和平年代,稳定的政治环境为他施展自己的抱负提供了充分的舞台。但倘若一个人处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那么忠侍一主则极有可能被时代所无情的吞噬掉。俗话说“乱世宜用重典”,精明的人应该知道乱世要学做“墙头草”的道理,五代时候的官场“不倒翁”冯道,便是这样一位深谙人情世故、懂得择主而事的“教父”级人物。

冯道历经五朝宰相,一直至病死家中,造就了中国古代官场的一段神话,恐怕他的记录在中国古代官场是独一无二的了。他为人极富“心机”,在五代那个纷繁复杂的环境里,周旋于各国国君之间,以极高明的手段,随事各代,从而创造了历事五朝“不倒翁”的官场纪录。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冯道是有官就长乐;中国人说“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冯道是无官不能活,有官万事足。

冯道出身在自给自足的小康之家,以这样的家庭出身,在当时极重门第出身的社会风气下,想跻身官场是很难的。但冯道并不甘心,他也并不盲目投奔,而是仔细观察,选择一位明君,冯道还真找到了一位明主,他经人介绍投奔到了李存勖的门下,成了李存勖的亲信。从此,冯道踏上了他传奇般的仕途。

五代时期是个战乱纷繁的时期,握有兵权,略有些头脑的将帅便可称王称帝,但他们对领兵打仗是内行,治理国家却是个外行,在他们眼里有了军队就有了一切,对读书人极不重视。富有“心机”的冯道极力讨好逢迎李存勖,同时,他口齿伶俐,颇善言辞,还能引经据典,劝说君臣之间的纠纷。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之后,只重视名门贵族出身的人,对冯道这样没有“来历”的人并不重用,但冯道却并不着急,而且仍旧像原来那样谦恭、谨慎,至于他心里的打算,谁也不知道。后来明宗即位,他吸取前朝教训,决定以文治国,他想到冯道平时“表现不错”便用其为宰相,这时冯道才真正开始发迹。

冯道凭“谦虚谨慎”的形象爬上相位,但他并没有居相位而安心行其职,他还是密切地注意着时局的发展,当叛将李从珂兵变攻打京城,狡猾的冯道一想,李从珂虽然刚愎自用但他拥有大军,而刚继位的李从厚不过是个孩子而已,肯定不是李从珂的对手,于是打定了投降的主意,但一个人投降,落个骂名不说,也不会得到重用,不如劝说文武百官和自己一起投降,这样肯定能为自己捞个好差事。于是冯道使尽手段,苦口婆心,总算劝动了百官,一起到洛阳郊外迎接李从珂,并献上了请李从珂当皇帝的劝谏文书。就这样,冯道由前朝元老重臣摇身一变成了新朝的开国功臣。

冯道对官场的敏感预见是一般人无法与之相比的。也正因为如此,有好多人办不成的事,他都能办成。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研究了中国历史后指出,中国古代最无耻的时代是五代。确实,五代是一个纷乱的时代,各色人物粉墨登场,这个时期便出了个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瑭。石敬瑭为了能夺取皇帝的位置,答应了契丹出兵的条件,其中有一条最难的是石敬瑭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称儿子。据载,写这道诏书的官吏当时是“色变手颤”乃至于“泣下”,可见这是一种奇耻大辱。至于派人去契丹当册礼使,更是一件既要忍辱负重,又要冒生命危险的事。石敬瑭想派宰相冯道去,一是显得郑重;二是冯道狡诈老练。但石敬瑭也很为难,害怕冯道拒绝。谁知他一开口,冯道居然毫不推辞地答应了,这真使石敬瑭喜出望外。其实,城府极深的冯道另有打算,他想要得宠于“儿皇帝”,就必须笼络好“老皇帝”,从他的这一做法看,冯道对于保全富贵,的确算得上有胆有识了。

冯道见当时契丹强大,便使尽手段讨好耶律德光,但他很快发现契丹统治残暴,不会长久。于是,他又重新寻找主子,果不其然,石敬瑭的大将刘知远夺取政权建立了后汉。冯道因“保护汉人”有功,而被拜为太师。冯道摇身一变又做了后汉的宰相。

岂料后汉也没存在几年,部将郭威便又造反建立了后周。他故技重施,又做了后周的宰相,冯道每次投靠新主都用不同的手段,比如这次投奔后周,在官场混迹多年的冯道心想,自己多次易主,这次再想轻易立足很难,怎么办呢?他有自己的一套办法,那就是总得有点见面礼。于是,他打起了刘知远宗族刘崇等人的主意,他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这些人。果然,他又被推荐当上了后周的宰相。

冯道当后周的宰相没几年,郭威死了,郭威义子柴荣继位,这时后汉贵族勾结契丹要恢复后汉政权,冯道根据他半个世纪的经验判断,此次后周怕是保不住了。自己要想保住官位还得重新物色新主。柴荣绝非以前冯道所事的几位主子可比,很有胆识气魄。当后汉、契丹联军袭来时,一般大臣都认为主上新丧,人心动摇,不可轻动,但柴荣决定亲征,别人见柴荣意志坚定,便不再说什么,只有冯道在一边冷嘲热讽,下面的对话很能刻画出冯道的心态:

柴荣说:“过去唐太宗出战,都是亲自出征,难道我就不能学他吗?”

冯道说:“不知陛下是不是唐太宗?”

柴荣又说:“以我兵力之强,出击刘崇、契丹联军,犹如以山压卵,如何不胜?”

冯道说:“陛下能为山吗?”

这些莫名其妙的话说得柴荣大怒,他私下里对人说:“冯道看不起我!”

刚毅的柴荣哪里知道已成“人精”的冯道的心态,冯道不是看不起柴荣,而是为自己在下一个什么朝代做官留下一条后路,弄一点投靠的资本。不过马也有失蹄的时候,这次冯道确实是看走眼了。柴荣真不怕邪,率军亲征,大败后汉、契丹联军,以事实给了冯道一个响亮的耳光。冯道自知时日无多,这位传奇般的“不倒翁”从此结束了自己的宦海生涯,老死家中。

冯道一生历事五代君主,虽然最后一场看走了眼,却无损于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官场“不倒翁”的“美名”,这与他深谙官场中的人情世故、善于处世是不可分的。

3.制造自己的“主人”

一山不能容二虎,当你不能成为那只老虎时,最好的办法便是将小老虎喂养长大,等到虎威初现的时候,你便是那隐居“虎”后的太上皇了。

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历来被世人所称道,他的经商法则成为后人学习的“宝典”,殊不知,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商人吕不韦,用他的经商手段买下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胡雪岩与他相比,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

世界上哪一个民族最会做买卖?也许有人会说,犹太人是个商业民族,最会精打细算,中华民族是个重农轻商的民族,是个不懂经商的民族。的确,传统中国的商业很不发达,传统观念一直把商人看做为社会的蛀虫,认为他们是些居中盘剥,不劳而获的人。商人们即便家财万贯,也抵不上清贫的书香门第,也人不了正人君子的眼。进入史书,能上功德牌坊的都是明君贤相、烈女功臣,却从未见到过一个商人。

然而,谁又能料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桩“生意”就出在中国呢?越是精于商业的民族,越有严格的商业观念,越是不善商业的民族,却往往思想解放,胆量无边,什么生意都敢做,失败与成功全不在乎。中国商人的气魄是令全世界文明人都感到震惊的,因为他能买下的对象不是一宗财产,也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更加奇怪的是,这桩生意居然成功了。

这个做买卖国家的生意人就是吕不韦,他生活在战国时代的卫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他“养虎”自用,制造自己的“主人”,做了一笔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生意。

战国末期,秦赵两国争端大起,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只好罢兵,并互换人质。异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做了赵国的人质,他的处境也是可以想象的。异人身在赵国作为人质,处境极其艰难,甚至连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吕不韦瞅准时机,决定要做好这桩政治生意,便去赵国见了异人。

吕不韦是一个深谙人情世故的人,为了让自己以后有个好靠山,他运用过人的手腕把异人推荐给当时秦国的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为嫡子,这就意味着异人将来会是秦国未来皇位的继承人。

接着,为了通过血缘关系把自己的命运同秦国未来王位继承人联系起来。他挑选了貌美风流、能歌善舞的赵姬,使她怀孕后,再用计谋将这位妖艳的美人献给异人。赵姬果然生了个男孩,并被异人立为嫡子,这个男孩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赢政。

同类推荐
  • 把话说到心坎里把事做到点子上

    把话说到心坎里把事做到点子上

    你是否有过一通海阔天空、天南地北的侃侃而谈之后,听众反而更加莫名其妙,如坠云里雾里的窘境;你是否有过一片真心实意、任劳任怨的工作之后,别人反倒不领情的尴尬。这是由于你没有把话说到心坎里,没有把事做到点子上。本书可以让你在复杂的职场与社会中,更加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 逆境中的自在

    逆境中的自在

    领悟佛语经典,参透人生百味,看破荣辱得失,活得自在安然。一桩桩禅宗公案,一则则佛家故事,在轻松自然的享受中,让你参透人生的禅机,发现人生的真谛,升华人生的意义。
  • 黑格尔的智慧

    黑格尔的智慧

    黑格尔(Hegel 1770~1831),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被誉为“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的黑格尔哲学,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的一座高峰。
  • 内心城市

    内心城市

    人生在世总会有所追求。尽管追求的目标各异,但这种追求是永恒的。可惜并非人人都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你所追寻的东西已经存在于己身,你又该如何处置?你只需去明白、领会而已。明白、领会什么呢?本书会让你有所领悟的。
  • 用沟通代替争执

    用沟通代替争执

    这是个沟通的年代,两国的争端,不应该用打仗解决;夫妻有矛盾,不必破口大骂;这次生意不成,下次还可以合作;会议上“水火不容”,可以沟通后“共同改进”……只要我们有爱心、有耐心、有诚心地去沟通,这世界必能和谐,这社会必能进步!本书提出“用沟通代替争执”的理念,就是力图让每一位读者将本书提到的70个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让生活变得和谐,让人生变得快乐!
热门推荐
  • 六十种曲还魂记

    六十种曲还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阳光偏移,遗失温暖

    阳光偏移,遗失温暖

    爱情真的是一剂强有力的毒药,它在慢慢侵蚀着你的五脏六腑,而你却浑然不知,当你终于感觉到不适时,它已经侵入了你的骨髓,与你的生命融为一体,有些毒解了就不会死,但有些毒解了却会生不如死。那一年,安然15岁,晨锦16岁,在这场不被祝福的爱情里,他害得她家破人亡,害得自己远走他乡,他们的相遇注定就是一场残忍的对白。七年后他的归来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年少的虐恋与现实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在他与另一个相伴七年的人当中,她又该如何抉择,他们还能够找回那份遗失的温暖吗?
  • 捉妖那种事

    捉妖那种事

    妖,有恶有善,只是因为怨念而生。一次偶然的遇见,却改变了一个普通高中生普通的一生
  • 总裁非常不善

    总裁非常不善

    秋可沁十八岁成年礼喝醉了。喝醉之后的她,放下豪言,要扑倒帝都高不可攀,30岁都没有和任何一个女人或者男人传过绯闻的宫邢珩。扑倒是扑倒了。但事后,秋可沁就后悔了。可后悔没用,她被宫邢珩豢养了。成了宫邢珩的未婚妻,开始了隐藏而又害怕的未婚生活。可在某一天,秋可沁发现,宫邢珩竟然是因为这样才娶她的。
  • 宠冠天下

    宠冠天下

    宠冠天下,在劫难逃。可以爱得深情,却不能爱得失去了自我。可以爱得不主动,却不能爱得没有激情。万千宠爱在身,便任性一回又何妨?
  • 做人要懂心理学 做事要讲博弈术

    做人要懂心理学 做事要讲博弈术

    要想让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各个方面都游刃有余,那就要注意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博弈术也同样如此,懂得了博弈术,生活中就能少了很多阻碍,懂得了博弈术,一切都会变得更顺利。本书从做人、做事两个大的方向出发,讲述做人要懂心理学,做事要讲博弈术的道理。文字生动简洁,案例翔实,耐人寻味。读了这本书,会让读者从中受到启迪,让自己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圈养游戏:帝少的火辣小妻

    圈养游戏:帝少的火辣小妻

    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
  • 丧尸恋:我的丧尸男友

    丧尸恋:我的丧尸男友

    2025年,世界末日。什么,我居然变成了丧尸?慢着,你靠我那么近干嘛!丧尸也能谈恋爱?那我们凑一对吧。
  • 冬梅之童年虐心

    冬梅之童年虐心

    1989年的寒夜,一个婴孩伴随着梅香出生了,她的父亲给她取名为:冬梅。父亲希望她:迎“寒”不怕冷;迎“苦”不惧炼;迎“忧”不落泪;迎“悲”不伤心。一个名字就给予了她过多的期望,那些期望被换作一切实际的磨炼,让小小的她,整个童年都布满了虐心的挣扎!“梅儿我们要离婚了,你选谁?”
  • 兴善南明广禅师语录

    兴善南明广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